日本人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怎樣的體驗?

最好有實例


剛開始聽說要陪日本人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時候,我其實是拒絕的,因為能想到的只是無盡的尷尬尷尬尷尬。

同行的日本人有兩個老師(一個來過很多次中國,算半個中國通,另一個是第一次來中國)和五名學生,此外還有二三十名澳洲人。中方陪同人員有2個老師和七八名學生(2個懂日語),我和@此處省略四個字主要負責陪同日方校長。

安檢過後算是正式進館參觀,先是一排戶外雕塑,因為雕塑的解釋只有中文英文,再加上雕塑本身有些抽象,所以主要內容估計日本人都沒看懂。校長先生還問了我們是不是第一次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紀念館建成多久了等問題。

進入館內,昏暗的燈光,遊客的低語,讓氣氛一下子變得嚴肅了。所有老師學生都會認真地看本國語言的解釋,校長先生看得尤其認真,每一張圖,每一個字都不想錯過,以至於我不得不時不時地催促他看快點(學校給的參觀時間不到一小時),然後他嘴上說著好,速度卻一點也沒有加快┐(『~`;)┌。看到一句「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歴史は許すことができても、忘れ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時,校長先生深表贊同。看到一段受害者回憶的視頻採訪卻是中音中字時,他還請曹同學進行同聲翻譯,問她視頻講的什麼內容。整個參觀過程,校長先生還會經常發出ó ò én èn等感嘆聲。

參觀快結束的時候,大概是為了緩和緊張的氣氛,校長先生指著日文的結束語問我們:「這段日語你們會讀嗎?」wuli小哥哥這麼厲害當然沒有被難倒啦~然後整個參觀過程就結束了,好像也沒想像的那麼尷尬?笑

出來後,我們和日方老師又互相了解了一下對方國家人民對於這段歷史的了解程度,校長表示在日本聽說過南京大屠殺的和沒聽說過的都有很多,但大多數人了解得不如紀念館裡記載的這麼嚴重。伊藤老師還問了我對於這段歷史的看法,我的回答借用了結束語里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之後我看到了剛看完走出來的日本住家妹子,似乎情緒不太好,都沒有和我打招呼。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晚上回家,在地鐵上,住家妹子說,在參觀前一天伊藤老師已經提前對她們科普過了南京大屠殺事件,但參觀時還是受到了驚嚇,事件遠比想像的要慘烈。參觀的時候總覺得不停地有人在背後看她,讓她不太舒服(那天日本學生穿的都是高中校服,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本人)我安慰她說不用在意,政治和民間是要分開討論的,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對日本人很友好的。她點了點頭,說要把今天看到的回去告訴她爸爸媽媽。

Ps:在紀念館門口的路邊有許多垃圾,甚至還有被丟棄的小國旗,我住家妹子看到特別驚訝:「國旗為什麼會被丟在路邊?」我一時竟不知如何解釋。所以提醒大家不要隨手亂丟垃圾,尤其是國旗等帶有特殊意義的,哪怕你買它只花了一塊錢!

就是這樣的小紅旗

以上。


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我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

旅行過很多地方,一直不願去南京。雖然我是九零後,並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但只要一想起這個城市,就會有一種心酸流淚的感覺。

其實早在南京之前,日軍就已經對無辜的平民百姓進行屠殺,只是南京是他們所屠殺的第一座大規模人口城市。

如今我只願和平永駐,不要再有戰火和硝煙。

南京,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心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越共60黨員上書要求放棄社會主義?其深層次的變化需求具體是什麼?
特朗普就職後會怎樣對待中國?中國當如何應對?
在美國,「通俄」就是叛國嗎?
為什麼西方不認為中國的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
中國現在應該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

TAG:歷史 | 心理 | 國際關係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南京大屠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