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歌曲中的「角色」的「角」會念成 「jiǎo」?

如許茹芸的《獨角戲》、楊宗緯《洋蔥》、羽泉《彩虹》和TFBOYS《大夢想家》等。好像所有歌曲提到「角色」「主角」「配角」的時候都是唱成「角度」的讀音,是不是為了發音方便,就像胡彥斌將「山丘」唱成「山鳩」那樣


其實就是文白讀罷了

普通話作為來自於四音不全的北京話的後代

繼承了入聲字文白讀的情況

比如 鑰 躍 剝 泊 樂 落 等古入聲字都有這個現象

然後實際使用的時候

又經常是按照大眾習慣來制定標準

就像大陸標準里 鑰yao匙 密鑰yue

所以有時候會讓人困惑

具體到角 這個字文讀jue白讀jiao

做角色的時候 其實無論哪個音都可以用

但是這個辭彙最開始是來源於戲曲

而戲曲來源於中州韻

有媚官的現象而多用文讀

所以就普遍念成jue咯

同理還有最開始同樣來源戲曲的流行樂

歌詞里的「的」也會念成 di

因為戲曲就是這麼念的


你就像一個筷子手把我出賣。


注意,新版新華字典已經改成「jiao3色」了,所以家裡有小朋友的請注意「標準」發音

另外還有「一騎qi2紅塵」,「一騎qi2當千」,「證據確鑿zao2」,「作zuo4坊」

「梅蘭芳先生真是個角 jiao3 兒」

——反正我是很不滿語委這幫叉叉,你們全家都是腳兒

==================

關於來源,手頭沒有新版新華字典,不知有沒有誰提供一下準確來源

@星雄是只哥布林 同學查證角色的讀音沒變,各位快去科普,那難道是我記錯了?是不是規定兩音可以並存的?另外這位同學你的漢語拼音聲調標錯位置了o(╯□╰)o

其實我可以接受jiao色的兩讀音並存,因為一開始這個詞本來就是「角色」「腳色」並用,腳色的台詞本叫「腳本」——本來就是文白異讀產生的分化,然而其他詞比如「角兒」「名角兒」我接受不了,已經讓人嚴重聽不懂了:私以為既然兩個讀音的意思已經分開,就不宜再合併了

同理「一騎qi2紅塵」我接受不了,「呆dai1板」可以接受


其實歌詞發音大量出錯的原因是……

這些讀音在台灣全部都屬於標準發音

像有些答案裡面提到的角色和劊子手 台灣人就是這麼讀的

而香港歌手是不唱普通話歌曲的

他們唱的那叫國語歌

國語特指台灣普通話

說起來的時候都說港台而不是港陸 更不是港粵之類的

就醬

大陸人唱錯了是因為他們土鱉 或者他們小時候吃多了非要學台灣腔調

另外講真 單純從傳統角度來說 台灣的是對的 大陸這邊奇怪的音大多是後改的 理由不明


-

看到有朋友說台灣的讀音,忍不住想呼喊「快停下」,奉一個叛變省的讀音為論據,你這是想引起網路大戰嗎?(笑)不過各位也應當息怒,此事是因為分裂客觀存在的原因,與中國簡化字時一些失誤也相關。

文字的讀音應當從眾,使用人數多即可改正,因為文字是用來交流的,人為增添干擾是不當的。

我當初學中國的古文是《尚書》,真是恨得牙癢癢,字字看上去都認識,讀起來卻全然不認識,自不用說各種多音文字。

到了白話文,覺得空氣輕鬆了幾許,一發不可收拾地讀了好多本書,現在我的車上還放有劉半農的詩集、魯迅的《故事新編》、曹文軒的《草房子》好幾本書(這本書是中國的鄉土文學佳作,極為推薦)。

關於讀音這一點,之前也很奇怪很多中國的年輕人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將「著急」讀成「灼急」。

後來看了文字以後,就明白這個讀法也是正確的,「灼燒一般地急」,就是「灼急」,比原來的讀音更有涵義。

還有相通音「拙計」,看漢字的意思應該是「沒有辦法」,是替你「拙計」,替你想不出辦法,自然也是很著急。

就此我一直覺得,漢字和漢語真是太棒了,比起拼音文字的變化來。

-


這種情況還是比腳常見的,主要是因為歌唱者的語文水平摻插不齊。有些曲子的指量還是很高的,但一旦念出明顯的錯別字,就會對這個歌手的文化修養產生懷疑。建議歌手在進錄音屎之前,將歌詞逐個查驗,逼竟承宰著傳播的捉用,不要麻屁大意。

更新:

其他答案有提到角色源自腳色一詞,但這兩個詞不是一回事。

即便如此,我當時也沒意識到還有腳色這個詞,這主要是由於知識水平不行導致的,一碼歸一碼,謝謝諸位的提醒。


好久沒見了,什麼jiao色呢


每當我回頭 內疚是筷子手——《內疚》-陳奕迅


書面語多讀jue

口頭語多讀jiao


我竟悲傷的不能自己


蔡依林《懷念》

關起滿室 不足的氧氣

點著煙蒂 回味你的呼吸

搜索腦里 未完的組語(齟齬)


很多字灣灣那邊和大陸這邊的讀音都是不一樣的。像懸崖的崖,灣灣讀癌;還有法國的法,灣灣讀四聲。不多舉了。

角色的角,灣灣讀腳,大陸念爵。

如果在歌詞里聽到腳的發音,先看下歌手是哪裡人。如果是灣灣那邊的,那很正常;如果是大陸人,那大概是被灣灣的讀音帶「跑偏」了吧。

不過也確實有不少歌手的唱的歌里存在個別詞的讀音是錯的。本來挺喜歡的一首歌,瞬間就覺得聽起來很難受了。



羽扇綸(lun)巾談笑間。——伊能靜《念奴嬌》


相對於「筷子手」,我更不能忍的是「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詞,從古至今都是要配合曲的,要考慮到音律、格調。(就算是現代詩也是要考慮律動性的喲。)不然你覺得作詞家的韻腳和字眼都是隨便拉來的嗎?

「jue」唱起來的口型半閉不張,不是不能用,而是在有些情況下,配合著旋律和音符顯得很尷尬,唱起來不舒服,當然聽著也是不舒服。

題主可以找來含「角色」的歌詞自己替換著發音感受下。

另外,還有台灣、大陸的發音習慣不盡相同之原因,其它答案有說,在此就不贅述了。


他們為了押韻什麼都做得出來


你以為唱歌的那些人多有文化?


角字在台灣統讀jiǎo 歌手演唱時可能受到台灣發音的影響


不成熟的一家之言:

按有些歌的旋律,一句話最後兩個字唱成三聲+四聲比較舒服

這樣的話唱成juě sè好難聽,不如jiǎo sè好聽一些(可能因為是聽jiǎo sè聽多了才覺得好聽= =)


推薦閱讀:

漢語和英語哪個是更優秀的語言?
有沒有一句日語全是用漢字寫的?
漢語究竟有沒有語法?
「見學」一詞究竟是中文辭彙還是日文辭彙?
日語,韓語,越南語中有沒有《施氏食獅史》?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唱歌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