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大多數中央王朝都沒有吞併朝鮮?
看了一下中國各朝代概況及地圖,發現大部分朝代都沒有吞併朝鮮,而只是作為附屬國,這是為什麼呢?
一,由於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的存在,華北地區大部分時候只能通過燕山邊上那條狹窄的走道(山海關)與遼東地區聯繫,而北部「漁獵民族」很容易切斷這種聯繫。中國在清朝入關將東北作為陪嫁帶入中原王朝之前,始終未能有效地將遼東地區長期有效地至於中央政府統治之下,遼東作為農耕民族和漁獵民族的拉鋸地帶,被雙方反覆爭奪。進攻朝鮮的前提是平定遼東,歷史上中原大一統且遼東無戰事的時期並不多。
二,朝鮮的地形多山多水(實為丘陵地帶),以本人去朝鮮的經歷來看,朝鮮是一個山地國家,尤其是北部地區,80%都是山區,平原極少,南部相對來說平原還多一些。但中原民族進入朝鮮半島必須從北部進,北部山區的地形易守難攻,加大了中原王朝進攻的難度。
雖然北部地形多山不利於農業生產,但利於防守,而南部有幾個相對面積較大的平原,農業相對發達。這樣也獨立形成了一個類似於中國的南北互助的地緣結構。即北部地區用來阻隔外地的入侵,南部地區提供相應的經濟支援。朝鮮半島自成一個小系統,外部勢力並不容易徹底打破。中國曾經在短期內前突進了朝鮮半島北部,事實上漢族勢力只能沿著朝鮮半島的西海岸地勢較平緩的地區前進一點,並非能佔領全部的北朝鮮地區。至於朝鮮南方的情況和中國南方的情況很類似。雖然北方曾一次次的失守,但南方充足的經濟基礎和複雜的地形使得其失守的次數要遠遠小於北方。南部主要為丘陵平原地區,既可成為重要的農業中心,又可依地勢進行有效的抵抗,收復失地,使外部勢力難以立足。因此漢族很難將勢力長駐於朝鮮半島。三,中國是一個陸權國家,一個內向封閉型國家,沒有什麼海權意識,中國人衡量一個地方值不值得打的標準就是這個地方適不適合種地。朝鮮半島產的糧食能勉強養活自己就不錯了,遇到災荒年還得救濟他,純屬是浪費糧食。費力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來也沒什麼好處,因此被明太祖列為不征之地。
四,朝鮮的統治者比較聽話,意識到身邊龐然大物的天朝存在,大部分時候還能安心做個小弟,稱臣納貢,送點人蔘送幾個美女。你就算打下了朝鮮,這個地方對統治者的意義無非也就是這兩樣。因此對於統治者來說能控制住朝鮮就沒必要非把它划進領土,區別不大。中國古代也是沒有什麼領土意識的,很多時候都是雙方心裡默認這是你的,那是我的,不像歐洲人必須一個山頭一個水溝地劃清楚。只要你老實聽話不給天朝搗亂,天朝是沒必要揍你的。
縱觀朝鮮半島的歷史進程,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三國時期(公元前後—668年),二是新羅王朝時期(669—935年),三是高麗王朝時期(935—1392年),四是朝鮮王朝時期(1393—1910年)。
中國勢力第一次正式進入朝鮮——漢武帝派兵消滅衛滿朝鮮設置四郡後,正式將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中原王朝統治範圍。但是隨著漢王朝的滅亡,魏晉的衰落,朝鮮人不斷反抗,最終將中國勢力驅逐出朝鮮,逐漸形成高句麗(不同於高麗)、新羅和百濟三國,史稱「三國時期」。
西漢全圖
西漢時期朝鮮半島
北魏時期朝鮮半島——中國統一後即是隋唐時代
隋唐帝國時期,中國勢力第二次嘗試進入朝鮮。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直到唐高宗連續征伐高句麗,最後唐朝聯合新羅消滅高麗、百濟。但中原王朝耗費人力物力,卻始終未在朝鮮半島重建統治,反而間接促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
唐前期——朝鮮半島仍在三國時代
唐後期,朝鮮半島趨於統一,不過也抵擋住了日本的侵略
究其原因,在農業文明時代,朝鮮半島遠離中原文明核心區,從華北平原到半島,陸路要經過遼西平原、千山山脈、長白山脈,穿越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由於戰場遠離本土核心區,需要龐大的後勤做支撐,極為消耗國力,加上冬季嚴寒,可用時間有限,中原王朝需要速戰取勝。一旦高句麗據險而守,中原王朝不能迅速擴大戰果,很容易進退失據。
鑒於隋唐傾國之力仍難以征服朝鮮半島,且朝鮮半島多山,平原狹小,征服的成本與收益不成比例,後世中原王朝便沒有再次試圖征服朝鮮。而朝鮮半島政權也樂於與中原王朝保持名義上的藩屬關係,實質上保持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首次顯露出對朝鮮半島的興趣。在白江口之戰中,中國介入,唐與新羅聯軍大敗日軍,此戰至關重要,奠定了東北亞基本格局直至近代。日本於明朝萬曆年間再次入侵朝鮮失敗,則是將近一千年之後的事了。
關鍵就在制海權
先在東邊跟日本開干,西邊阿拉伯觀望
日本被打服,和阿拉伯開干
縱覽半島歷史,以中國為代表的大陸文明曾試圖征服朝鮮半島,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後放棄。之後則幫助朝鮮半島抵抗來自海洋方面(日、美)的威脅。
日本三次入侵朝鮮。隨著俄國擴張至遠東,以及美國的崛起,二戰之後,朝鮮半島成為四個大國縱橫捭闔之地。儘管半島政權巧妙周旋始終意圖保持獨立,但是地緣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個政權都無法迴避強鄰對半島的巨大影響,這是歷史定論。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diqiuzhishiju(地球知識局)http://weixin.qq.com/r/0zmOluPEU74sraf192zB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這一問題說來話長需要回顧中國歷代王朝在朝鮮半島經營的歷史過程。打字慢,做答不容易看到的煩請點個贊。滿550贊持續更新。
先來看秦漢時期,先秦時期的箕子朝鮮有些玄乎說不清。但秦代漢初的衛氏朝鮮卻可以看做是朝鮮半島與遼東歷史淵源的最可靠的歷史記載。
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鄣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餘人,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
引用自《史記》之朝鮮列傳》從這段史料記載可以看到至少在戰國中後期(前4世紀後期-前3世紀)。燕人已經在朝鮮半島北部地區進行行政管轄,構築軍事防禦設施,鄣塞本身既是防禦的支點,也是繼續開發的前站。
什麼是鄣塞呢?古代防守國境的城堡關塞。《史記·張儀列傳》:「料大王之卒……除守徼亭鄣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隋書·周搖傳》:「 搖 修鄣塞,謹斥候,邊民以安。」 清 陳廷敬 《出關門百里宿沙河站》詩:「一片山河圍鄣塞,幾家煙火接邊庭。」
"鄣塞"指秦漢邊塞險要處用於防禦的小城,是邊城派出的鄣尉所在的地方,形同後代的哨所,一般設置在長城沿線南側,規模小於邊城,並且設有圍牆,圍牆有石砌也有土築。平面一般呈方形,每邊長數十米到100、200、300米不等。南牆設門,門作瓮城形。城的四角向外斜出,形同後代的馬面設施。熟讀唐詩的朋友大概記得「征蓬出漢塞」的句子,這裡燕人在戰國最強盛的時候已經把邊塞推進到朝鮮半島北部,這自然是無可置疑的。若從考古證據上來說,這裡文化也存在著後來文化居上疊加的影響。轉折點:秦滅燕後,這裡屬於外檄。仍然屬於中央政權的掌控,事實上自戰國後期燕人經營到秦漢之間,這裡 都是設置官吏有效管理的,雖然地域遙遠。
-----------------------------------------------------------手動分割線,碼字不易不定時更新(滿100贊會繼續寫到隋唐部分)感謝大家的贊,因腳硌傷下午和晚上沒有更新,不過在此還是先更新一點文字,為後文開個頭吧。秦代在這裡應當繼承了燕的管轄機構設置,仍然控制著這裡。但西漢初年正是因為這裡路遠難守而放棄了朝鮮半島的經營。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在古代,朝鮮半島之所以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距離遙遠,征討難度並不亞於南方的越族人。這裡需要補充說明古代從華北平原進入遼東地區的主要通道介紹,正是因為當時道路條件十分艱險,很多地方現在是陸地的當時都是海洋。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管理與征服朝鮮半島政權的成本一般都很高,後文會具體說明,這也是一大原因---------------------------------------------------------------------今日更新部分請看上圖,左圖右史有助於理解歷史問題的空間舞台。
大家看,在東北,大興安嶺從南到北橫亘,其下接著的是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和燕山,這連綿不斷的一片山脈把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分割開來,形成了三塊基本獨立的地理單元。要想從華北平原到達東北,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條是穿越喜峰口(即古代盧龍口),經凌源、大凌河、朝陽,到達遼河流域。這條道路就叫做「盧龍道」;另一條是穿越古北口,即從北京出發,經過順義、密雲,到達古北口,然後渡過灤河,到達平泉,再應該巴林左旗,最後到達松嫩平原。這條道路就叫做「古北口道」。
以上兩條道路,全部都是沿著河谷而行,在遼西山地的崇山峻岭之間穿梭,其道路之難行,是可想而知的。那麼,有沒有一條比較好走的路呢?有的,沿著遼西山地和渤海之間,有一片非常狹窄而又細長的平地,這就是傳說中的「遼西走廊」,毫無疑問,沿著這條路走,其便捷性遠遠超過了上述兩條道路,這條道路就被稱作「傍海道」。而山海關,就扼守在這條傍海道上。因為山海關建關之初,被稱為「榆關」,所以這條路又被稱作「榆關道」。
從歷史上來說最早開發使用的道路是中間深藍色的那條盧龍道,這條道路大概在殷商時期已經存在了,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相對於濱海道路這裡依山而行,地勢相對較高,容易長時間通行,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在古代秦漢時期盧龍道是主要從中原到遼東地區的交通道路。盧龍塞以南的令支更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重要的關塞。而要去開發經營朝鮮半島首先需要開發經營遼東地區,在當時秦漢時期這裡生活著族類眾多的東胡部落。
視線稍微轉向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就曾經討伐孤竹、山戎,幫助燕國恢復國土。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史記.齊世家》
漫長複雜的道路使得從華北進入遼東地區並不容易,更不用說深入三千里江山的朝鮮半島。補給難以持續一直是中原王朝難以長期有效控制朝鮮半島的死結所在,特別是到了隋唐時代這一問題更加明顯。在秦漢時期的長期控制是基於強大的國力基礎,同時也是以當時半島之上沒有統一強大的部族政權的出現為前提。一旦在半島上出現了強大而統一的政權實體,對中原王朝則是鞭長莫及而只能採取懷柔政策。隋唐時代征伐高句麗算是例外,這種例外也是有原因,後文會提及。
總結如下:隋唐以前盧龍道在東北與中原的交通上起著主導作用。這一方面在於沿海地表積水,難以通行;另一方面則與東北開發順序有關,大凌河流域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是當時東北地區開發主要聚居地,在唐代之前。而大凌河恰好從西南流向東北,構成了一個天然的走廊,最適宜人員流動。
----------------------------------------------------------手動分割線)(滿500贊繼續更新,查找地圖中)
今日更新部分,話說回來回到西漢武帝
漢武帝的軍隊正是越過了秦始皇長城東端的遼東,開始討伐當時的朝鮮,也就是衛氏朝鮮。而朝鮮王殺害遼東都尉這件事就是一個借口,從當時的背景來看漢武帝正在野心勃勃的開疆拓土,擴充這帝國版圖,從小漢到大漢的真正決定性動作大多是在武帝時期完成。
上地圖:
秦代遼東部分區域行政區域設置圖,截取自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圖為西漢時期遼東與朝鮮半島示意圖
從地理角度來看,曹操寫就《觀滄海》一詩的碣石的對面就是遼東半島,而遼東半島向東南方向延伸便是朝鮮半島。前面我們說了秦漢之交的時候衛滿率領一千多人跑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在這裡稱王。這些人應該在當地站穩了腳跟,讓周圍的一些部族也歸屬自己。
與南越類似,朝鮮與西漢的關係是外臣,與西漢中央一直保持著比較友好的外交關係,百年之後同樣是漢武帝時代,同樣是後輩不爭氣的子孫,這裡歷史有著巧合性,但也恰恰說明了無論南越國還是朝鮮,此時上層統治者都已經有了更為鮮明的獨立色彩,與地方文化融合的更加緊密。換言之他們與初代之間相比,漢化的色彩要淡的多。
當時衛氏朝鮮的國王右渠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開始不準備追隨強大起來的西漢,也不理睬漢朝使者的說服。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外交糾紛,漢的使者殺死了送行的朝鮮的副王,朝鮮沒有考慮到隱藏的風險而貿然派兵追殺了遼東都尉涉河。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
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子,又擁閼不通。元封二年,漢使涉何譙諭右渠,終不肯奉詔。何去至界上,臨浿水,使御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兵襲攻之。史記里這一段記載說的已十分清楚。朝鮮當時在羽翼豐滿之後開始不斷的招誘漢亡人,這裡的亡人饒有意味,以前讀史書讀到這裡想這朝鮮王右渠不過是潑皮無賴之類,夜郎自大之屬,坑蒙邊塞人口而已。後來聯繫當時朝鮮半島的歷史背景與前文交代,才讀出了這麼一層意思:
之所以不斷招募亡人,恰恰說明了此時隨著衛滿祖孫三代的經營,在朝鮮半島北部的土地擴大。發展農業生產和從事其他生產活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些人口對於古代國家政權無疑是寶貴的資源,所以從自己鄰近的地區引誘人口前來開墾荒地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 碼字不易,後文會繼續更新並不是如此。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實際上,中國古代能夠把觸角伸到東北的王朝,也不是沒有短期吞併過朝鮮北部的時候。秦朝,漢朝都曾統治過朝鮮北部。隋朝的三征高麗雖然沒有成功,但也代表了當時統治者的一個大致想法,消滅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北部。唐高宗時期終於消滅高句麗,朝鮮北部短暫屬於過唐王朝,後唐王朝衰落,高句麗故地出現了渤海國,脫離了唐王朝的直接統治。實際上出現渤海國後,唐王朝直到宋朝,東北地區就再也沒有屬於過漢人政權。中間後高句麗即王氏高麗建立,與宋朝結盟對抗契丹。王氏高麗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抵禦住了契丹的入侵,曾經打敗過女真人。後來漢人政權只有半壁江山甚至失去江山,根本談不上控制朝鮮。蒙古入侵高麗,高麗不敵,屈服於元,但元朝似乎對於吞併高麗不感興趣,經歷過一系列的波折後,高麗國王必須是元朝駙馬這件事成為定例,元朝似乎更沒有吞併高麗的必要了。但即便不吞併,元朝對於高麗的控制還是很嚴密的,高麗王經常被叫到大都。雖然元朝名義上沒有吞併高麗,但事實上高麗在元朝的統治下自主權也受到限制。 元順帝北逃後,高麗王氏王室對此觀望,首鼠兩端,妄圖趁機進攻遼東,吞併鴨綠江以北的中國領土。但計劃尚未成功李成桂便反戈一擊滅了王氏高麗建立了李氏朝鮮。此時李氏朝鮮採取了事大主義,就連朝鮮的這個國號也是朱元璋賜的,取「朝正鮮明」之義。當時明王朝的心腹大患為元朝殘留政權北元,而且為了恢復中國的對外交往,朱元璋本人並沒有採取元朝的對外擴張、四處樹敵的侵略政策,加之朝鮮如此恭順,有這麼一個低姿態,朱元璋自然順水推舟,承認了李氏朝鮮的地位,中朝的藩屬關係也至此確立,清承明制,直到甲午戰後中朝(韓)才斷絕藩屬關係。 可以看出,中國很多朝代對於朝鮮並不是沒有吞併的意圖,有的甚至短暫成功過,只是出於種種原因,朝鮮最終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元朝之後,朝鮮成為獨立性較強的中國藩屬國已是既定事實,明清兩朝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朝鮮的獨立自主,已經沒有了吞併朝鮮的必要。 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高句麗屬不屬於朝鮮歷史有爭議。有學者認為高句麗是中國境內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只是統治勢力曾到達過朝鮮北部,但並不能算作朝鮮政權。 二.直到明朝,中朝邊境線仍不是鴨綠江。在明朝之前,朝鮮北部多屬於中國管轄。但朝鮮對於中國的東北一直抱有吞併之心。明朝時期朝鮮曾經提出過中朝邊境應以鐵嶺為界去試探明朝政府的態度,被明朝政府駁回。但即便如此朝鮮仍不斷蠶食中國在鴨綠江以南的領土,驅趕居住於此的女真人。後朝鮮利用明朝政府利用明朝政府中朝邊境線不了解的情況,將鴨綠江以南的中國領土竊踞,以至於現在成為既定事實。後在清末以及偽滿洲國時期,曾出現間島問題,直到今天,仍有韓國人認為間島屬於韓國。 中國身為一個大國,大到不僅大國想吃它,就連一些小國也妄圖從它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吞併一個國家,要麼其有經濟價值,要麼其地有軍事價值。
經濟價值,
朝鮮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簡單農業國,到17世紀依然以稻米為主,18世紀經濟作物和藥材貿易比重才開始逐漸增加。在中國與朝鮮相伴的大多數時間裡,這個地方的經濟價值與維持它所需要的軍隊支出和災害賑濟是沒什麼突出優勢的,而且畢竟這塊地自古就不是中國的,沒有必要開動戰爭機器來吞併之。軍事價值,
如今朝鮮這塊地具備的軍事價值,在古代不值一提。事實上海那邊的那個國家崛起以前朝鮮的軍事價值就是雞肋。而當海那邊那個國家崛起以後,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還是後來,我們都發現其實朝鮮是個藩屬國但獨立的狀態比直接從屬於己更有價值……此外,朝鮮半島上出現過的政權,從三國時期開始,軍事實力就是個bug,
三國時期的魏國、十六國時期前燕就和高句麗打來打去「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立這flag的人叫楊堅,後來真打了,但卻不是「命一將軍」,他兒子親征三次,結果把自己的帝國打沒了。唐朝也費了N多工夫,但總算是在隋唐兩朝的不懈努力下把高句麗打服了遼朝和高麗倆菜雞互啄打得不亦樂乎,遼朝被高麗打回鴨綠江北,終遼一世直到滅亡都沒收回來。元朝,元朝和高麗前後打了十次戰爭,被高麗從戰場上羞辱過(部落首領戰死)也從外交上羞辱過(送個下人過去當人質),當然最終還是在其內部分裂的情況下把它打服了,後來朝鮮整體採取親元(親中)的政策。你能把它打倒,但很難打死。有些傢伙把朝鮮打倒了結果自己也跟著死了。
戰爭這個東西,把一個國家擊敗、打得服氣、稱臣、納貢,是容易實現的,但是發動戰爭把一個歷來獨立於自身國家以外的國家吞併並保持地區持續穩定,是不容易的。何況朝鮮在元朝以後持續採取以小事大的所謂「事大主義」(讀作「徹底打服」),對中國非常友好,清朝在被打成豬頭的時候朝鮮視清朝為宗主國,更沒有必要吞併了。個人簡單的說一下:
1.朝鮮和中國說不清道不明的「親戚關係」。不要忘了箕子朝鮮、衛氏朝鮮的由來。2.朝鮮的地形,多山地,而且相對於中原來說也屬於蠻夷地區了,所以基本看不上。不過複雜的地形也使得朝鮮半島作戰對中原王朝而言很有壓力。而朝鮮偏僻的位置也使得作戰的話軍隊的後勤至關重要,增加了軍隊後勤的壓力,也使得中原王朝征服朝鮮顯得有些得不償失。3.朝鮮政權比較聽話。朝鮮的名字還是朱元璋取的,朝鮮王室每年都給朱棣送泡菜。所以朝鮮屬於「十五不征國」4.宗藩體系。與朝鮮同樣地位的還有越南。中國古代沒有吞併這些地區,除了當地環境惡劣,只有土著能活的比較開心外,中國還將這些地區作為防止外來侵略的屏障。而歷史也證明了這套體系還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法國先侵略越南然後才滲透中國雲南,朝鮮歷史上多次遭受日本的進攻。一定程度上都降低了中國本土直面敵人的風險。感覺有點不全,但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先這樣吧。中國屬於農耕文明,加之自然環境相對封閉,文明性格偏向於保守內斂。歷代中原王朝衣食無憂,缺乏向外擴張的源動力。所以當它們決心突破地理界限去攫取領土時,首要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通商或是獲取資源,而是為了滿足一個簡單目的:讓中原更加安全。
所以歷代中原王朝的戰略原則是:凡是事關國家安全的土地,要盡量抓到手裡;於國防安全無關痛癢的土地,即便你主動給我,我也不一定要。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長城情結,我們可以稱之為「長城」戰略。中國這幾千年來的疆域盈縮背後,一直都是在被這一指導思想所支配。
當初漢朝不惜靡費鉅億鑿空西域,佔領河西走廊,最強烈的動機,乃是為了從側翼鉗制匈奴,削弱對中原北部的威脅,維護絲綢之路不過是摟草打兔子。
終北宋一世,對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問題始終耿耿於懷,成為趙匡胤以降所有皇帝的心結;可同樣是這批人,卻對安南的喪失顯得漠不關心。理由也很簡單,燕雲關係到中原興衰,安南卻是可有可無。
更典型的例子,是台灣島,雖然與大陸只相隔一個海峽,可古代中國沒有來自海洋的威脅,也就沒有戰略上的急迫需求——因此台灣要一直到明末清初才被中原王朝懶洋洋地收入版圖。即便收下來了,還是有大臣屢次上書讓台灣軍民內遷,覺得這塊蠻荒之地無甚價值。一直到西方的堅船利炮打破了海洋的藩籬,台灣對中國的戰略價值才真正凸顯出來。
明確了這個特點,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朝鮮半島的地理位置,便會恍然大悟。
這一條西接遼東、東入黃海的狹長半島,是深入太平洋的一座大陸橋。當海洋文明強盛時,會循這條通道進入大陸——比如日本;當大陸文明強盛時,則會利用這條通道進入海洋——比如元朝。
可東亞最強大的中原文明奉行的是「長城」戰略,它既不需要借道朝鮮去進攻海洋文明,也不擔心有海上的敵人通過朝鮮進入大陸——在工業革命之前,沒有一個海洋文明有足夠的資源和技術能力,能威脅到中原王朝的生存。所以在中原王朝的戰略框架中,朝鮮半島的地位十分尷尬:佔了吧,沒多大意義;不管吧,又不太好。它無論是從形狀還是戰略價值,都象是一塊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用。早期半島與中原關係史中的政權更迭與領土紛爭,與這種尷尬、混亂的戰略不無關係。一邊「怎麼打都不服」,一邊是「怎麼打都打不過」,兩邊都沒想明白該拿對方怎麼辦,陷入打打停停的怪圈。
經過了數百年的磨合、反覆與拉鋸,一直到了公元六七六年,中原與朝鮮半島才算找准了兩者關係的定位。大唐承認朝鮮半島的獨立治權,而新羅王國則稱臣事大——所謂的「事大字小」。
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從此以後,中原王朝與朝鮮半島的關係便被體制化了。朝鮮半島從此再不用擔心來自大國的軍事、政治壓力,保持著獨立發展;而中原帝國則為自己找了一個聽話的小弟,可以替自己看守一個不太重要的門戶,省了許多麻煩。
摘自《帝國最後的榮耀》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世界觀的原因:
下圖是中國歷代統治者眼中的世界格局
歷代天子所關心的「天下」,是指最中心的3個圈,3個圈以外的部分不在天子考慮之列。天子所考慮的天下有個大前提是必須使用相同的語言,語言文字不通,就不在天下之列。所以不光是朝鮮,所有不以漢語為主要流通語言的地區天子向來是不太重視的。就算秦皇漢武唐宗這類頂級的統治者,對外用兵,最終的戰略目標也只是把蠻族趕出視野之外。並不像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拿本聖經插個旗,就嚷嚷著這塊地方歸女王。而朝鮮,最早是作為夷狄,然後是作為朝貢國對待的,地位一直是比較低的。
中土對朝鮮的征伐歷史上並不少見,但是總是站不穩腳跟,換句話說,「老子想兼并你那是看得起你,就你們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老子根本看不上,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中國對地理的認識不充分,千萬不要以為當時統治階級高層人手一本像現在初中地理中高精度的世界地圖,古代的地圖誤差非常誇張,還非常貴,能搞清楚大體的方向已經笑的合不攏嘴了。下圖是明代的御用地圖:可以看到中南半島,印度,非洲,歐洲都被擠壓的不成型了。
朝鮮和日本的比例和位置從大方向來說是比較正確的。圖上的白點是地名,從白點的分布看來,中國大陸肯定是人口集中高度富庶的地區,朝鮮半島的白點基本集中在南部地區,要吞併的話,肯定需要越過大量不毛之地,加上漢代,三國,隋煬帝對朝鮮多次用兵都沒有太好的結果,我樓上的諸位都對此做了很優質的回答。朝鮮本身又對中央裝孫子,所以不是腦子有病的天子一般不太會考慮吞併朝鮮。大多數時候比較老實,與其吞併掉,不如留個藩屬國的榜樣,來讓其他藩屬向其學習
因為沒打過,隋朝三征朝鮮沒有成功,最後打到自己亡國,唐朝建立以後死性不改,趁朝鮮半島內戰拉一派打一派試圖干涉半島政局,長期焦土戰把人家打的一片荒蕪,終究還是沒打服。
農業社會控制遙遠領土那麼困難,比起冒亡國風險勞師遠征,還是大家意思意思就行了。因為他們把這個任務留給了我們
連富饒的紅河三角洲經營幾百年都被人家獨立為越南了。更何況鬼不下蛋,在古代毫無經濟價值的朝鮮半島?
春秋戰國時期韓國燕國的屬地就靠近哪兒,一直到隋朝,隋揚帝還三征高麗,真正番屬要從宋說起,宋軍事很弱,沒有掌控朝鮮,到了元朝鮮求和親,做為元皇帝的女婿,元派官員去朝鮮做幕後的太上皇,而且老婆都得是元朝宮裡的女人,明繼承元的傳統,做為天朝上國,而朝鮮從元開始正式做為藩屬一直到清,從天朝看,他就是個有藩國的親王,天朝還有派去的官員幕後掌控,名義上算裂土分封,可以收會封地的,就像周朝一樣,分封天下,其實好多候國他一個兵都打不到哪裡,還是名義上把土地分封給哪裡的候了,候畏懼王,不想惹事,就認個天子把,每年送2斤米什麼的算是認了,唐朝也有這樣的叫叫什麼留來著,再派個官員過去,逐漸那個候就真成了藩臣了,這也是明以後開始朝貢貿易,不認其他國家為國家的緣由,清就更別提了,提了太蠢,明雖然也以天朝上國自居,官方認可的就是朝貢,但明還會時不時的往外面跑,清呢?除了康熙還會看2本幾何書,測個土地,而且他是跟湯若望學的,追起來那些西洋修士還是從明朝時陸續進入的中國,清以後幾個皇帝在了解世界地圖,科學方面幾乎一無所知,一方面受儒家重人文,輕科技技術和工匠的影響,一方面又是漁獵民族土包子得了地,牛x以為了不起以天朝上國自居,再加上後來幾個皇帝資質一個比一個差,就搞成了後面這回事情
說朝鮮沒人想要的,我也真是醉了
你們都是見過大世面的富二代,朝鮮那破地方你們不稀罕。
那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是屌絲唄,把那破地方當做寶?隋煬帝征三次,唐太宗親征一次。說到底都是因為沒上知乎沒遇到各位富二代大神唄?
談歷史,先講事實,再說評論。你滅不了人家就是滅不了人家,別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不尊重事實的結果,就是把中國歷史上兩個頗有作為的君王(隋煬帝屬於作為大發了)給罵了,你說怎麼說你們好?
中國曆朝沒吞掉朝鮮,首先是因為戰爭失利,換句話說,朝鮮人能打仗。如果隋唐軍隊打過去,朝鮮領導層學「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那就沒有後邊的事了。
基本上講,朝鮮從屬國地位,是從隋唐征朝鮮定下來的,有隋煬帝和唐太宗的背書——這地方我倆都沒打下來,你們自己看著辦。再加上朝鮮自己也比較明白,沒有像豐臣秀吉那樣說三年要吃掉中國的二逼想法。這才有中國曆朝的普遍認知——朝鮮不動他的話,他很老實。真要滅他吃虧的是自己。
8月23日更新
今天聊聊唐朝和朝鮮有人說,唐朝沒打朝鮮,打的是高句麗。還是先上圖吧
朝鮮半島當時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唐太宗時期,唐聯合新羅攻擊百濟和高句麗。太宗之後,唐朝聯合新羅先後滅掉百濟和高句麗。之後為爭奪兩國故土,唐與新羅進行了七年的戰爭,最終新羅獲勝,奪取了朝鮮半島。所以唐朝不是只打了高句麗,而是只「打下了」高句麗,請搞清楚。
8月23日二次更新
網圖侵刪 某些人自己想歪曲歷史,也不問問其他人的意見。@德瑪西亞 你自己看看,從日本學者的著作,到中國公認的歷史網頁,再到比較火的歷史愛好者作品,有把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的么?自己在這大言不慚半天有意思么?8月24日更新
關於唐,與高句麗史書有如下記載《舊唐書》 注意「不克,乃班師」,什麼意思?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下來。 攻平壤城,再次不克而還。關於唐與新羅,《資治通鑒》記載如下。
唐朝統治者因戰事,自己把安東都護府內遷。 之後,軍隊也撤了回來。無論是高句麗還是新羅,對於唐朝軍隊都不是弱敵,加上兩國的外交斡旋,最終唐朝沒有軍事征服朝鮮。
就這麼兩個史書記載的事實,某些人就是打死不認。如此態度我也只能呵呵了。沒關係,你們開心就好。他一直跪著,你捨得打他嗎
隋唐兩朝攻滅高麗,然而守不住,跟蒙古的突厥守不住一樣。
不過元代征服了高麗,設置達魯花赤,高麗國王避戰江華島。紅巾軍中路軍北伐,一度攻克平壤,但最終被李成桂所敗。中央王朝至此停止了統一朝鮮的步伐。明朝建立,高麗欲爭持,李成桂兵變滅高麗,稱李氏朝鮮,奉明為正朔,事大主義六百年。明兩次援朝,明亡也以漢正統自居,都城都叫漢城。後金政權對峙明朝,首先也是擊敗朝鮮。不過清志在關內,戰爭連綿,直至滅亡葛爾丹。朝鮮事大,恭順,沒有攻略理由。清朝衰落,而東北空虛,更沒有滅亡朝鮮的條件。甲午戰敗,失去朝鮮。統一機會再也沒有了。有人說取朝鮮必先取東北,的確有道理。不過明清取了東北,不欲統一。一是說明取東北只是個充分條件。朝鮮自古不屬於漢家領土,如隋唐教訓攻略代價甚大,這是重要考量。而漢族移民才是鞏固中國疆域的主要力量,東北地區直至民國闖關東才算真正鞏固了東北。抗美援朝,內外交困,蘇聯示強,無力滅之。當然也可以認為中國作為大陸文明,對跨海作戰不熟悉。滅朝鮮必取東北的邏輯,就是大陸思維。現在人們還是這思維,唐滅高句麗,部分是海戰。善用海軍,近在咫尺的朝鮮並不難消滅。不過中國沒有這樣的決心。康熙派施琅滅台灣鄭氏,是因為它對抗清王朝。朝鮮沒人對抗。所以基於種種原因,朝鮮一直為藩屬。隋唐若說是東北不鞏固,明清就是朝鮮會做人。朝鮮終究獨立改換文字,目前反而成了心腹之患。可以認為抗美援朝沒有在朝鮮留下軍事力量是個重大敗筆。未來是否會統一?民族覺醒時代了,以前吞不了,現在或未來,也不能吞了,韓國發達,緊跟美國,文化輸出,也無從消化。雖然中國海軍強大,東北人口也多。佔盡優勢。若談統一,或許就是全球化本身的世界大融合了。朝鮮對於中國一直是特殊的,現在是,未來也會是。不排除未來中國會武力控制朝鮮。歷史地看,中國大一統中央政府,不打朝鮮都不算立國。朝鮮內附,成了第一個小弟,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預計,未來會打的。公眾號:eziv587漢族人祖居的地方叫關內,長城以內的地區,主要是河南那塊兒,被稱為中原,向西發展是因為秦統一六國,江南淮南發展是因為楊廣挖了條大運河,這些地區才日漸繁華,再向南方向的廣州等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宋朝積弱拚命發展經濟,東北那塊兒一直就不是漢人的聚居地,清朝時候為了保護髮祥地還特意限制人口,清朝崩潰之後有了闖關東潮。東北直向南部才是朝鮮,沒有充足的漢族人口移民過去。朝鮮也就是被電視劇拍的光鮮亮麗,其實一直很積貧積弱。開始南朝鮮那麼大的地方還分了新羅百濟等多個國家,東北地區中原王朝的政權更迭使得朝鮮趁機開疆拓土。一旦中原王朝建立,基本俯首稱臣,然後共同制約東北地區的政權,呈犄角之勢。當然朝鮮也不是總是忠於中原王朝的,它也是誰強聽誰的。到現代,朝鮮的位置重要是因為視角轉移,海洋成為視角的焦點。朝鮮半島西側正好對應東北和山東半島渤海和黃海域,東側對應日本本州島九洲島,北上還有一個俄羅斯,朝鮮半島是隔離地帶,朝鮮半島分化成倆國家是地緣政治的結果。其實不應該說是日本,應該是大國政治博弈的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中國,蘇聯的博弈。其實有個朝鮮還有個韓國也蠻好的,幹嘛一定要中國來呢,不然我們怎麼會有金正恩辣么可愛的表情包呢。
因為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疆域的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你臣服就可以了,算我封給你的地方。
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蒙元之前,中國從來沒有實現過真正的一統,儘管先秦時期的北方政權對遼東地區有名義上的管轄權,但實際那裡天寒地凍、窮山僻壤,地廣人稀,主要都是一些游牧和漁獵民族活動,沒有任何的經濟和軍事價值(長時間的重心一直是對付蒙古高原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所以河套地區才是爭奪的重點,後來東北地區更加兇悍的漁獵民族崛起,中原王朝就更加沒有機會去攻打朝鮮半島了,因為攻打朝鮮半島必須經過遼東這個虎狼之地,隋煬帝打過幾次,但是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比美國打伊拉克的代價還大,一點便宜沒佔到。2、蒙元之後,東北正式劃入中原版圖,所以從地緣上具備了攻打朝鮮的客觀條件,事實上,蒙古和女真確實沒少打朝鮮,而且是輕而易舉的就把朝鮮打服了(韓國很多這個題材的電影《王的女人》《弓》),只是滿蒙覺得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開發的價值,只要服從管制就好,定期把人質押送到京城,按時納貢就可以了,不值得一打。3、漢人政權一直是以招撫為主,遠交近攻,要不是匈奴突厥蹬鼻子上臉,以華夏文明的價值觀也是不會打的,不僅不打,甚至會還會給很多禮物以示天朝威嚴,另一方面與朝鮮半島的國策有關,沒事的時候我就裝裝逼,你一來打我立馬跪下叫爹,你走後我還裝逼,你再來我還跪下叫爹,就是這麼個識時務的策略讓這個民族一直延續至今,在歷史上生生不息。
房玄齡:彼高麗者,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若必欲絕其種類,恐獸窮則搏。
其實這裡的高麗指高句麗,被唐滅掉後人口一部分歸朝鮮,一部分歸中國,中國和棒子在搶高句麗的歷史。推薦閱讀:
※美國黑人的長相與非洲黑人有明顯不同的緣由是什麼?
※如何考證自己的家世,比如說要修族譜,有哪些現實可行的辦法可以考明自己家族這一支是古代哪一家族的後裔?
※近代西班牙為何衰落?
※西周時期人們吃什麼?
※從古至今有哪些錯誤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