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國人在一戰前搞馬奇諾防線,能否在西線擋住德國人?

一戰前法國搞的超級工程不少,埃菲爾鐵塔、滇越鐵路、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同時還維持了一隻強大的軍隊,只是因為非要對德復仇和收回失地,才沒有選擇大搞防線。但要是他們突然開了竅呢?


首先給出幾張圖:

(1)普法戰爭(1870)

(2)施里芬計劃及其實際執行結果(1914)

(3)馬奇諾防線

(4)黃色方案的實施(1940)

樓主既然問說穿越到一戰的馬奇諾防線能不能擋住德國人,那我們就得先說清楚一戰是怎麼進行的。其實,一戰的爆發是以協約國方面的災難性的戰略誤判為開始的:法國方面認為德軍會延續1871年的思路,從法德邊境線上實施進攻。即便進攻涉及到比利時和盧森堡,那也只可能經過比利時南部,其目的是向凡爾登實施鉗擊。為此,信奉進攻主義的法軍在1911年制定了臭名昭著的「第十七號計劃」,廢棄了此前提出的先發制人入侵比利時(比利時:……)的主張,轉而計劃在戰爭爆發時便以主力部隊先發制人攻入阿爾薩斯和洛林。

結果,德國方面的計劃完全超越了法國總參謀部的貧乏的想像力。戰爭剛一開始,德方根據施里芬計劃踐踏了中立國比利時(比利時:日了狗……),實施了一次重大的戰略左旋,目標是巴黎而非凡爾登,而德軍旋轉著的右翼(恰恰是在後來馬奇諾防線沒有覆蓋的位置,也就是法比邊境和法國西北部)面前的協約國軍隊寥寥無幾,德軍幾乎要不經抵抗就佔領巴黎。與此同時,十七號計劃的執行也是災難性的,法軍在前沿作戰中僅傷亡就達到了329000人。幸運的是由於種種因素(比利時的頑強抵抗,德軍機動速度的不足,俄軍動員速度遠快於預計,德方前線指揮官和總參謀部的一些錯誤決斷)德軍沒能夠攻佔巴黎,但其也已經佔據了比利時全境和法國的相當的一片區域,這給協約國在隨後的戰爭中造成了慘痛的後果。

正是在一戰的經驗教訓中產生了馬奇諾防線這一計劃:英法意識到,如果和德國發生戰爭,那麼德國將有兩條進攻路線可以選擇:要麼從阿爾薩斯-洛林的法德邊境線進攻,要麼從低地國家進攻。法國方面更傾向於未來的進攻會來自於低地國家(判斷正確),為此法軍將主力部隊部署在比利時方向。然而,這樣一來就必須保護阿爾薩斯-洛林的薄弱側翼,否則如果德國這次從阿爾薩斯-洛林打進來,1914年的災難很可能重演——為此,馬奇諾防線被設計了出來。

這一防線覆蓋了法國和德國、盧森堡的直接邊境線,其作用是在德國可能從這個方向發動重大進攻的時候給予英法方面足夠的預警時間,避免因為戰略方向誤判而產生的災難後果。而法軍的主力則會被設置在低地國家方向,並且有可能率先入侵比利時,把戰火燒到比利時甚至德國境內。(比利時:真是日了狗……)如果德軍進攻比利時,法軍2個集團軍和英軍1個集團軍應迅速進入比利時,在比軍配合下,堅守代爾河一線;如果德軍進攻馬奇諾防線,則以1個集團軍依託工事進行防禦,再以1個集團軍為二梯隊,隨時增援。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當然了,結果是德國方面的計劃又一次完全超越了法國總參謀部的貧乏的想像力:黃色方案不是法國方面所料想的左旋,而恰恰是一次右旋。德軍B集團軍群入侵中立國比利時和荷蘭(比利時:這tm簡直日了狗……),將法軍和英國遠征軍吸引到低地國家,而A集團軍群的裝甲力量則從阿登森林實施突破,用了一周時間將比利時境內的英、法、比軍全部合圍。結果就是敦刻爾克撤退和法國的投降。

===================================

做了以上這麼多鋪墊,我們回到樓主的題目上來:一個穿越到1914年的馬奇諾防線能否阻擋德軍的攻勢?

綜合上面對兩次大戰中法國戰略的分析,問題就變成了:

1、馬奇諾防線的出現會不會改變1914年8月間法軍的戰略方向?

現在看來是不能的。主導當時的法國總參謀部的是約瑟夫·霞飛的進攻主義理論。在他所制定的十七號計劃的指導下,法軍的目的是在這個方向實施進攻而不是防禦,為此其主要兵力必然被集結在面對阿爾薩斯-洛林的方向上,是否存在一條築壘地域對恐怕很難影響法國或者說法軍總參謀部的決心。不過說起來,馬奇諾防線的存在就表明法軍不打算在這個方向實施進攻,所以說馬奇諾防線和當時法國的戰爭策略是相違背的。

2、馬奇諾防線的出現會不會至少改變法國方面的部署狀況?

個人覺得很難。因為法軍必然會在第一時間集中全部力量實施進攻,這也是法國從普法戰爭學來的教訓。而既然法國根本沒有意識到比利時可能成為戰場,那麼法國就沒有理由在比利時方向留存軍隊。

3、馬奇諾防線能否使得法軍更容易穩住陣腳?

能但是沒有意義。馬奇諾方向並不在德軍的主要進攻方向上,而在和比利時的交界部分法軍是基本不設防的。在一戰中法國在馬奇諾防線所在的方向沒有遭到重大挫折,而是在左翼從凡爾登以西的方向(以及那些根本唱了空城計的方向)遭到潰敗。德國也從來沒有打算在南線實施決定性的攻勢。當然了,這條防線的存在或許會使得法軍能夠在發現德軍的戰略目的之後更果斷的向左翼增援。

4、馬奇諾防線會不會對施里芬計劃產生影響?

這是可能的,德國人可能將進一步將兵力部署在右翼,因為已經清楚在阿爾薩斯-洛林方向很難實施突破。一戰期間德軍除了少數重炮(為了克服比利時的要塞群主要部署在右翼)外沒有什麼能夠對付永備工事的武器,攻克有法國野戰部隊支持的要塞群會相當困難。

說來說去,防線就是一種防禦體系,而如果你跟1914年的法國人說」防禦「,法國軍官們肯定笑話你是膽小鬼。可惜的是,自負的法國的總參謀部在兩次大戰中又表現出了驚人的無能和愚蠢,他們幾乎把一切有利於自己的條件都應用出了不利的後果。


法國人不會同意的。

因為近代幾乎每一場戰爭的準備都是基於最近的上一場戰爭中得到的經驗教訓。而普法戰爭的寶貴經驗就是——集中兵力打運動戰。

——————————————————————————————————————————————————

一戰前的法國人從普法戰爭中學到了集中使用兵力、總參謀部制度和義務兵役制動員體系。崇尚進攻主義。沒有人會考慮修一個馬奇諾這樣龐大的防線。

在奔向大海之前雙方都沒有考慮過塹壕戰的情形,更不會意識到這種戰爭模式在90%的時間裡是這次大戰的常態。然而事實上這個模式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幾乎是必然出現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歐洲的工業技術和生產力突飛猛進。軍事技術和新發明層出不窮,但是已經幾乎四十年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軍事理論——至少是戰術理論的發展已經完全落後于軍事技術的發展。

由於機關槍和彈匣式線膛步槍的發明和運用,以及火炮和炸藥的發展。軍隊的火力增強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全民動員、無線電、鐵路和總參謀部制度讓軍隊的規模和人員大幅度擴張,而補給水平卻無法支撐大範圍的機動作戰。

因此我們說,這個時代的軍隊只有火力而缺乏運動的機動性,和機動性所帶來的突破能力。這是塹壕戰這種血肉磨坊式的戰鬥模式之所以能存在的根本原因。

但是當時的軍事家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在當時歐洲兩個主要國家——德國和法國的軍事計劃中。都沒有考慮過這種情況下的戰略相持。雙方都想的是速戰速決。寄希望於在一場主力會戰中決定性的打垮對方。贏得一場像普法戰爭那樣迅速且光榮的勝利。幾乎沒有人預料到了日後那種漫長且殘酷的——能夠榨乾一個國家最後一滴血的總體戰。(這導致開戰幾個月後雙方儲存的彈藥物資迅速耗盡)

當然由於洛林被割讓。昔日的邊境要塞梅斯淪為敵境。法國出於維護邊境安全的考慮,以沿著一百五十英里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系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凡爾登以北約二十英里,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當然這一系列堡壘並非是為了作為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防禦支點。也是德軍選擇從比利時突破的一大原因。

可見題主的問題不準確。這類超級工程其實是有的。只是還沒有馬奇諾防線那麼誇張。

——————————————————————————————————————————————————

德國的施里芬計劃

這個計劃樓上答案里有詳細的介紹。我這個外行就不多著墨了。這一計劃的核心旨在借道比利時——以繞過法國人的一系列防線,打出一個戰略左旋。直取巴黎。

若非德國人在巴黎城下暴露的側翼被加利埃尼看出破綻,使得法國有機會絕地反擊。這次大戰很可能會以施里芬計劃的成功執行和法國的迅速戰敗為結束。從而英國也會退出戰爭。這樣塹壕戰的模式很可能不會出現了。

但是且不說以當時的補給水平能否支持施里芬計劃的順利實施。一旦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塹壕戰就已經成為了必然的選擇。機關槍和彈匣步槍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恐怖火力已經足以擊碎有關於拿破崙時代的任何浪漫幻想。因此像黑格爵士所想的那種「步兵打開缺口,騎兵集群突擊」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成功。

——————————————————————————————————————————————————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人來說——無論是法國人還是德國人。塹壕戰和總體戰都是他們所不曾設想過的一種屬於未來的戰爭模式。

在他們的戰略規劃中。只有像施里芬計劃這樣的——依靠常備軍主力,寄希望於在運動戰的一場主力決戰中決定性的打垮對方,進而贏得一次短暫且光榮的勝利的作戰計劃。

這個計劃簡潔且完美。並且處處充滿著德國式的嚴謹。充分考慮到了執行中的每一個細節。

卻唯獨沒有想到,如果計劃失敗,將會是怎樣的情形。

所以小毛奇對威廉二世說:我們輸掉了戰爭。

德皇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這樣悲觀的答案,於是讓法爾肯海因接替了他。

然後就是持續了四年的戰略相持階段,全民動員,蕪青之冬。靠吃土豆過活的柏林市民。陰冷的戰壕和絕望的士兵。

索姆河,凡爾登,第二次埃納河戰役,魯登道夫攻勢。

士兵們周而復始的向著防禦完備的陣地推進。忍受著機關槍的交叉掃射和炮兵暴雨般的轟擊。一次次的血流成河。換來的往往只是幾公里的戰線變動。

戰場就像是一個奇怪的血肉磨坊。毫無意義的消耗人命。卻遲遲不給出一個結果。

直到美國的加入,最終讓這個磨坊先耗盡了德國的最後一滴血。

當勝利者們紅著眼瓜分失敗者的財產時,不經意間回頭望去。卻發現了一個悲觀而殘酷的事實。

整個歐洲都已經奄奄一息了。

——————————————————————————————————————————————————

戰勝的法國已無力再戰。這個在列強中人數最少(戰前僅有3960萬人)的國家在這次戰爭中付出了一百二十四萬士兵戰死(另有15萬外籍士兵戰死),四萬無辜平民被殺,二十六萬人因為天災人禍而死。共計一百六十九萬人死亡,四百二十六萬人永久殘疾的慘重代價。一代精英都葬送在了戰場上。活下來的人都憤怒的大喊:「永不再戰」。然而僅僅在四年前,傲慢的法國人還固執的認為在對方機關槍的掃射下哪怕是小跑著前進也是有失榮譽的。他們要的只是不停的進攻和對德國人絕不妥協的態度。布朗熱事件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儘管法國在工農業產值上依然是可以毫無疑問的躋身為世界前五的列強。可是其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精神——和制霸歐陸三百年的榮耀已經不復存在。凡爾賽戰爭側廊里所記載的22次重大勝利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極端慘痛代價使這個國家失去了進行戰爭的勇氣。在五大洲中的四個洲都留下過赫赫威名的法軍最終只滿足於縮在一條鋼鐵防線中保家衛國。寄希望於愚蠢的敵人在這條天才設計的防線上撞得頭破血流。然後在三十個師的機動兵力打擊下灰飛煙滅。

「不用懷疑,馬奇諾的整個觀點是天才的設想。但是!它只給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認為法國本來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錢花在機動防禦的裝備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飛機和更多的裝甲師,而不是把錢扔進地下……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給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鋼鐵防線後面的感覺,一旦這種感覺被打破,法國的戰鬥意志將一起被粉碎。」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爵士。二戰時的英國陸軍元帥和總參謀長。

一戰時曾在駐法國的皇家炮兵服役,戰爭結束時軍銜是中校。在1939年和1940年兩次參觀馬奇諾防線。得出了如此感慨。

終於,費迪南·福煦元帥所預言的休戰期結束了。戰火再次燃起。這位崇尚進攻精神的將軍,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實現他的戰略構想。

當德國的裝甲師從防禦薄弱的阿登森林突破時,他們發現,英國和法國的軍隊——共計七十個師,不出所料的,基於上次戰爭的經驗,被部署在比利時的邊境。等待著和來自東方的德國人決一死戰。

於是德國人——和施里芬計劃完全相反——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左勾拳。敲響了法蘭西的喪鐘。


「說得就像一戰法國人沒有防住德國人一樣」


我就想說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你弄什麼都打不過


那十月革命就在馬賽爆發了……


關鍵在於,沒有了阿爾薩斯和莫澤爾,法德邊境根本沒有地形地貌上的分隔,基本等於無險可守,所以很難建立起複雜的永固防線。另外一方面,一戰時期,法國的戰略目標就是通過進攻奪回阿爾薩斯和莫澤爾,自然也不會在那個方向上建立永固防線


希特勒進攻法國和一戰時施里芬計劃如出一轍,都是從北方繞過去。所以一戰時修馬其諾防線也一樣然並卵。不過,如果一戰就修了馬其諾防線,那麼二戰前馬其諾防線北方就可能布上一直延伸到海邊。


一戰前法國搞丟洛林、阿爾薩斯。你讓天天喊收復失地的法國人採用守勢是什麼居心?你讓作為協約國的英國人和俄國人怎麼看?


其實在一戰爆發前,法德邊境的法國一邊雖說沒有馬奇諾防線那樣變態的工事群,但也還是有一條堅固的防線,雖然和日後的馬奇諾防線比小兒科了點,但也確實讓德國人放棄了正面強攻的念頭,影響了老毛奇,施利芬兩代(其實是四代)總參謀部作戰計劃的制定。

這條防線大概是在1879年左右成形,這讓老毛奇打消了在與法俄兩面作戰時在西線發動戰略進攻的念頭。轉而依託孚日山與比利時間狹窄的法德邊境(比利時當時是中立國,而且德國是比利時中立的保證國之一),以及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一系列的要塞進行防禦。考慮到法國人收復失地心切,老毛奇也覺得法國人會在西線採取攻勢。由此總參謀部形成了西守東功的作戰計劃。而這一計劃又被其後任瓦德西繼承。

到了施利芬時代,這一計劃開始受到質疑。主要是在俄國方向發動進攻是否可行。原先德軍計劃與奧匈配合,奪取俄屬波蘭這一突出部,同時殲滅西部俄軍主力。但此時,在德軍的進攻方向,俄國的「那累福」防線已初具規模,即使可以突破這條防線,俄軍也不會向南(奧軍方向)撤退,不會死板的在俄屬波蘭打轉,更可能會向東後撤,這時,俄國可怕的戰略縱深優勢將會現象出來。德奧無法取得速勝,而且拖的越久,失敗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施利芬開始設想對俄採取守勢(計劃成型後,東線不是防守,而是相當於不設防),對法國採取攻勢,以追求一種快速的勝利。

然而,法德邊境的那條防線又橫亘在了施利芬面前。起初,施利芬設想在防線的北部末梢凡爾登附近強度馬斯河,從北部迂迴,南下包抄法軍。之後的修改也都以凡爾登以北這一突破點展開。但施利芬發現,比利時與凡爾登之間的空隙實在太小,大部隊很難快速通過。由此,施利芬才想到破壞比利時中立,以確保德軍有足夠的運動空間來包圍法國防線北部(對的,最初版本的施利芬計劃就這點出息)。施利芬計劃後來的修改,也都是在破壞比利時中立的基礎上修改的。

可以說,正是法國在法德邊境修築的堅固防線,才迫使德軍將主攻方向的北移。取到了和日後馬奇諾防線相似的作用。當然,法國人當時信奉進攻主義(當然,當時歐洲列強都信這套),法國最初總結普法戰爭的教訓是「現代」戰爭中,防守有時會取得更好的效果。但不久,便改成了由於進攻精神不足,才導致了戰敗,之後便一股腦的想著如何加強進攻了,為後來的「17號計劃」打下了紮實的思想基礎。於是開戰初,心高氣傲(普遍)又腦殘(大部分軍官)的法軍沖向德軍,慘狀大家都知道,然後迅速落敗,潰退,唉,反正也就那樣啦~~

可以說,一戰爆發前以及一戰前期,大家都有一條堅固的防線但都想打進攻。都想打一場1866—1870式的會戰。不僅法軍滿腦子想著進攻,施利芬為代表的普魯士總參謀部也是滿腦子的迂迴,包抄,殲滅戰。施利芬之所以將進攻方向從東線換成西線,就是因為這裡更容易進行他理想中的決定性的殲滅戰。不過形勢比人強,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大戰開始後,「必然性」的幽靈隱約的從馬克沁的槍口中鑽出,從孚日山遊盪到法國海岸,那巨大的陰影,籠罩在塹壕間無人區焦土的上空。

—— —— —— ——

看到有不少答主延伸了下,討論了下馬奇諾防線的事,那我也來湊個熱鬧,討論下。

法國國力弱於德國,這是在一戰前就已經形成的態勢。一戰後,雖然德國也是損兵折將,而且割地賠款甚多,但仍在不少方面強於法國。法國人很清楚的認識到,雖然有凡爾賽和約,但德國必將不可阻擋的再次崛起,法國人必須想辦法抵抗一個比自己強大的多的德國。

說起馬奇諾防線,其構想產生與20年代。當時法軍想在法德邊境修一條防線,可對於把防線修成什麼樣的問題,法軍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修一條1918式的帶鐵絲網的連續的輕型工事,另一派主張選擇在戰略要地修建大型的混凝土公式。法軍依託這些強大的點狀要塞,進行集結,機動或攻擊,防禦。畢竟那時的萊茵蘭地區還是非軍事化的,法軍還設想戰爭爆發後,由此突入德國,打亂德國的動員。潘勒維上任後,混凝土方案得到採納,不過因為沒錢,方案僅停留在紙面。到馬奇諾時,防線終於開工,而這時,防線已不再是原先的點狀防禦工事,要點之間已由較小的混凝土工事連接成線。因為在28年後,法國的義務兵役制改成了一年期,軍隊素質嚴重下滑。這樣的士兵,還是讓他們躲在混凝土工事里開槍比較保險,進攻的事還是免了吧。,34年萊茵蘭地區重新軍事化後,法國人基本打消了進攻德國的念頭


不可能


法國防住了德國啊!東邊的俄國已經挑了白旗,法國的陸軍17年的時候也已經嘩變了。如果美國不參與,英法戰敗是早晚的事。當然美國不參與是不可能的,英美借了美國太多的錢,一旦英法把錢賠給了德國,美國想再把錢拿回來要到50年後了,換誰也不會願意這種情況出現的!


鋼鐵雄心玩德國,我都是先在上段對峙,把法軍放開在萊茵河畔包的餃子,然後整個馬奇諾中段下段沒剩幾個,優勢兵力突破,右端大迴旋,再包餃子,沒人的防線就是渣渣(??????) ?,希特勒都沒動過馬奇諾,就是一部分兵力佯攻,牽制防線里的機動部隊,英國對我宣戰,結果卻是法國填坑,真是好隊友? ? ?

(●—●)原來是一戰啊


推薦閱讀:

92式5.8MM手槍和FN57相比如何?誰的威力更大?
二戰時期的蘇聯有哪些牛逼的裝備?
把部隊演慣用的火箭彈拿去賣了會怎麼樣?
為什麼自古以來中國都沒有將朝鮮併入?

TAG:法國 | 軍事 | 德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