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牛為什麼那麼貴?

傳說中和牛都是喝啤酒聽音樂長大的,真的假的?和牛和普通牛肉到底有啥區別?和牛貴得有理由么?在中國可以買到嗎?


消費主義簡單原理:


每次一談到「日本」就會有一群人跳出來吵來吵去並樂此不疲,也是無奈了。

1、和牛肉的確和普通牛肉不一樣,你去農村拉頭老黃牛再怎麼喂都長不出和牛肉來,所以和牛的確是一種特別的品種。至於這種不一樣是更好吃了還是更難吃了因人而異。

2、整個和牛產業為了維持這種「不一樣」花費了很多成本,包括但不限於定級、推廣、保護種群等等,並且一頭牛等級最高的部位有限,所以價格會高。

這兩點不就解決了么,有啥好吵的。

還想吵的話,那我問你,為啥草雞蛋比一般雞蛋貴?為啥陽澄湖大閘蟹比你家後面河溝里的螃蟹貴?為啥黑豬肉比一般豬肉貴?

這種問題你確定有意義嗎。至少和牛肉跟普通牛肉間的差距,絕壁比黑豬肉跟普通豬肉間的差距大。


這個問題回答了一段時間,只是想心平氣和的說說和牛這種食物。畢竟題主提出了這個問題,又是一味美食,所以就在「受限於自身的文化水平」的情況下寫了這洋洋洒洒的一篇,並不想涉及到什麼「日吹」之類的(如果有人覺得是,那也理解)。

寫美食,肯定會寫入口XXX,每個回答用一次,十個回答就用了十次,一百個回答就用了一百次。畢竟我們吃東西,都是先張嘴才到胃的吧。

以下是正文~~~

---------------------------------------

和牛到底是什麼?

日本人的牛肉編年史,始於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挾的那一筷子牛肉。在那之前,牛肉在日本的地位遠不如魚肉,是沒錢的老百姓才吃的「屌絲食物」。

但是牛肉一吃上,就再也停不下來了。味蕾開了光的日本人驚喜地發現,本國的牛雖然幹活不行,吃起來卻不孬。

經過幾代人和幾代牛的努力,日本人的身高沒怎麼變,但日本牛的個頭長了起來,並且飼養周期更短、霜降更明顯。——牛肉中有雪花散落般的脂肪,是為「霜降」。

隨著牛種越交越雜,日本牛的「霜降」基因被逐漸稀釋,長此以往,牛將不牛。

日本政府不得不在上世紀50年代,把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短角和牛和無角和牛四個品種確立為「和牛」,並嚴禁這四種牛再與外來牛雜交。

物美價不廉的「霜降」牛肉,滿足了吃貨的所有夢想——桃紅色的肌肉間鑲嵌著細碎的白色脂肪,稍加炙烤後便肉汁飽滿,焦香四溢,嫰滑的口感纏綿於唇齒之間。

和牛也分階級!

比起和牛的歷史,我吃到的和牛到底是幾級的,顯然更讓人感興趣。

「和牛」概念確立之初,和牛都以產地命名,比如福建產的叫「胡建牛」,廣東產的叫「大吃牛」。但問題隨之而來,要是通州產的牛肉比朝陽的好,通州人就不願意用「北京牛」這個稱號。

因此,許多牛肉養殖協會便開始對有特定產地、穩定血統、高級肥育技術的高級牛肉進行了商標保護,這就是所謂的「銘柄牛肉」。

「銘柄」就是名牌的意思,「銘柄和牛」就是「名牌和牛」,我們常說的「」三大和牛「——神戶牛、松阪牛、近江牛就是最有名的三個「銘柄」。

因為「銘柄」的存在,日本牛肉被分成了三大陣營:銘柄和牛、非銘柄和牛和普通國產牛,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理解為新包裝衛龍辣條、老包裝衛龍辣條和其它辣

近些年「銘柄和牛」有泛濫的趨勢——原本鐵嶺只有「鐵嶺牛」一種牛肉,王大拿為了賣高價,管自家的牛肉叫「象牙山牛」,隔壁村子有樣學樣,搞出了「靠山屯牛」。這還不算完,劉能家開始養「能牛」,謝廣坤家的牛叫「騰飛牛」,王老七家的牛總吃豆腐,喚作「小蒙牛」......

這樣下去,日本的相聲演員早晚要背《報銘柄》這段貫口。

相比越來越玄的「銘柄」,「日本食肉格付協會」對和牛的分級還算靠得住——按照「肌肉色澤度」、「脂肪色澤度」、「肉鬆弛度」、「脂肪交雜度」四個指標對肉牛評分。

每個指標都分為5個等級,最終的評級不按平均值計算,而是按最小值來確定。比如有3項指標是5,一項是1,不好意思,A1走你。只有四項都是5,才能稱為A5和牛。

你以為日本人的強(zhuang)迫(bi)症到底為止了嗎?當然不是!日本人又把「脂肪交雜度」(B.M.S.)細分成了12級,等級越高,霜降感越強。

簡單點說,如果一塊和牛能讓你患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當場暈厥,那麼它的B.M.S.級別絕對低不了。

去日本吃肉的小夥伴們切記,不用刻意追求高級別的和牛,也別覺得和牛的名字越長越好。A5級別的和牛雖好,但因脂肪太多、彈性較差而不適合碳烤,反倒是A4、A3的牛肉烤起來口感更好。

和牛料理才是重點!

在「食不厭精」的日本,有太多的方法料理和牛。以下的幾種料理方式最具代表性,到底選哪種,全看個人喜好——

日式烤肉:分屍的藝術

為了珍惜每一克和牛,日本的烤肉店也是蠻拼的,廚師會依肉的部位不同、切割的大小、切割的厚度來進行區分,講究的燒肉店甚至會把每個部位需要炙烤的時間標註在菜單上。

一頭和牛可以分割為十幾個部位,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切法和吃法。僅以下圖,紀念為了滿足人類口舌之欲而被分屍的、患有嚴重「三高」的和牛。

想品嘗烤和牛,東京、京都都有很好的店鋪。要是想親自動手烤肉,大阪的松阪牛燒肉M很是合適。點上一份包含了6個部位的和牛套餐,慢慢感受霜降牛肉瘋狂地轟炸味蕾的快感。別忘了點上一杯清酒,有酒有肉,快意人生。

刺身握壽司:脂肪是最好的潤滑劑

只有頂級的霜降牛肉,才適合製作牛肉刺身和握壽司。雪花均勻的牛肉中,瘦肉和脂肪均勻的混合在一起,肉質細嫩柔軟,毫不腥膻,還帶有一絲絲清甜甘潤。不過牛肉刺身不可多食,嘗嘗味道就好。

想解鎖牛肉刺身成就,推薦去東京六本木的三田和牛料理。這家店主營神戶牛中的三田牛,不提供點菜,只有固定的和牛Omakase,以懷石料理的方式烹飪和牛。牛肝刺身和牛肉壽司是店內的限定美食,值得專門跑一趟。

壽喜燒:你才是火鍋,你們全家都是火鍋

壽喜燒,關東叫「牛鍋」,關西稱「鋤焼」,經常被和涮涮鍋搞混。先在鍋底均勻的抹上一層牛油,貼上牛肉稍稍加熱,倒入醬汁放入各式蔬菜,最後蘸上生雞蛋後入口,稍加涮燙後的霜降和牛,有著入口即化的爽嫩口感。

想品嘗地道的和牛壽喜燒,京都的木村壽喜燒店值得一去,這家80年的老店至今還保持著大正、昭和時代的復古裝飾。在寒冷的冬天,一鍋暖暖的壽喜燒,格外的溫暖人心。

涮涮鍋:就是火鍋怎麼了?

不要覺得日本人因為矯情,才強行區分壽喜燒和涮涮鍋,頂級的和牛值得你認真對待。和用醬油砂糖調味的壽喜鍋不同,日式涮涮鍋則是將多脂肥厚的牛肉涮著吃,味道清淡。切得極薄的肉片下鍋一涮,數個一二三,就能撈出來吃了。

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銀座牛庵,是一家可以解鎖牛肉涮涮鍋和西式煎牛排兩種吃法的餐廳。穿著傳統服飾的服務人員會幫你涮牛肉,以免你把牛肉煮得太老。

鐵板燒:幾分熟?這是個問題

看似簡單、實則考究的鐵板燒,與和牛是天作之和。親眼看著藝術品般的和牛在廚師的料理下慢慢變色,聽著牛肉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最後變成一口令人回味的香氣,是何等奇妙的體驗。

對了,牛肉的熟度都是單數,三分、五分、七分、全熟,建議從五分熟嘗起。

曾獲得TripAdvisor"旅行者之選" 日本最佳餐廳的神戶鐵板燒·白秋是品嘗和牛鐵板燒的不二之選。這家店鋪由一對老夫婦經營,位於東京澀谷區。比起裝修華麗的高檔餐廳,白秋的平民范兒更讓人放鬆。

日本料理和牛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你是正經的肉食動物,完全可以天天吃和牛。不過,這個價格嗎,嘿嘿嘿~

而吃和牛最好的裝逼方式,就是對著和牛幽幽一嘆——

如果真的有上帝,我覺得它是頭和牛。

----------------------------------------

日本傳送門:

北海道的雪,是甜的

我在東京買瘋了!

築地市場,你愛拆不拆!

日本溫泉:全裸即正義

日本星野:開最美的房,滾最棒的床

在東京,我一天吃七頓


點擊鏈接,了解更多日本吃貨路線!

https://www.uniqueway.com/countries/japan?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questionutm_campaign=Japanbeef-35253222-japan

歡迎關注能賣萌,會開車,還熬的一手美味雞湯的海外旅行專欄:無二之旅


日本人有一個購物習慣跟咱們國家的消費者截然相反,在過去的近百年時間裡中國人任何事物都以進口的為貴,而隔壁日本則處處以本國產的為貴,尤其是在食物這方面。

如果你在日本生活過一定對這一點感同身受,日本超市裡日本國產的大蒜兩百塊錢一顆,中國產的大蒜一百塊錢三顆,日本本國產的菠蘿一顆七百日元,而菲律賓產的兩三百一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日本的飲食店也各種以「使用國產食材」標榜自己,這種對國產食品的推崇是奶粉、紙尿布、馬桶蓋、電飯鍋甚至醬油都要找代購的國人難以想像的。

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和牛的高價也就不難理解了。不僅是和牛,「和豬」、「和羊」、「和雞」在日本都挺高價的。

至於和牛為什麼好吃,我覺得跟什麼聽音樂、啤酒花什麼的關係都不大,主要是因為……屠宰。

牛的主要產地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實行「人道主義屠宰」制度,也就是不直接用刀給豬牛放血,而是先電暈牲畜再進行庖解。這樣雖然人道,但是電的時候很多血就膩死在牲畜的毛細血管,事後再放的時候就放不幹凈了。

咱們中國人最擅烹調,做過飯的同學應該都知道放血對於烹調肉食的重要性,肉一旦有血就腥,一腥就不好吃。因為澳洲、美國都是電牛,而日本則是傳統的刀差動脈放血,血放的乾淨,豬肉、牛肉的口感自然也就提升了。

其實在中國,真正懂吃的人也都知道咱們本國產、農村土法宰殺的土黃牛、內蒙羊,比美國牛羊、阿根廷牛羊好吃的多。但是咱們的商家沒有日本人會炒作,農業主管部門也沒有去建立統一的評級、育種體系。中國黃牛、中國氂牛、內蒙肥羊、黑毛土豬,咱們的農業系統以後要是也學會炒作,比日本能炒作的東西多多了。

什麼三元豚?知不知道黑毛藏香豬?渴了喝雪山冰川水,餓了吃高原中草藥。

什麼A5神戶和牛聽音樂吃啤酒花?聽沒聽過魯西黃牛?餓了嚼壽光大蔥,悶了聽山東快書。

什麼純和雞、健彩雞?聽沒聽過江西泰和烏骨雞?《本草綱目》記載的漢方藥材,乾隆皇帝御賜名,萬國博覽會拿金獎,跟著神舟三號上太空,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不就是炒作么?誰不會似的。

日吹們千萬別跟我扯什麼「和牛歷史悠久」之類的,古代日本全民信奉漢傳佛教,正式開始吃肉的歷史從明治維新開始才剛一百多年,咱們中國人,尤其是蒙族同胞、藏族同胞開始有系統地培育肉牛的時候,日本人還尼瑪嗑鹹魚干呢。

————————————————

忍不住要吐槽一下日吹了,評論里說什麼「和牛脂肪分布的均勻漂亮,中國沒有這樣入口即化的雪花牛肉。」真是夠了,你們是沒吃過潮汕牛肉火鍋么?你自己沒吃過正經好東西,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

你沒吃過,不是中國沒有。


日吹總覺得兩萬塊錢去趟日本自己就比別人有見識了。能不用搜索引擎告訴我injera,fufu,rendang,paneer,chicharron,choucroute,九節坂分別是什麼嗎?

我就不艾特人了。我發現日吹一到飲食上,說話跟文盲沒什麼區別啊。除了「入口XX」——這個詞你們用在日本威士忌上、用在靜岡瓜夕張瓜上、用在和牛上我看見已經不止十次二十次了——就算是真心喜歡,能不能發明點兒別的詞形容一下口感?入口即化,你哈喇子是硫酸嗎?

當然這個也不怪你們。「入口」是沒有什麼品鑒功力的人評價飲食時常出現的中文辭彙,有人可能會說要什麼品鑒,喜歡吃不就得了?能吸引小白,這個正是日本很多產品流行的道理。有人就是喜歡嘛,讓我推薦個比和牛好吃的,我說出來人家說就是沒和牛好吃,我也沒辦法。中國很多人獨尊日貨,更多的是因為日貨是很多朋友在國內能接觸到的唯一高級產品,因為對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了解不多,所以難以跳出comfort zone,形成了一種死循環。你說伊朗的魚子醬,法國的藤壺,伊比利亞的橡飼豬後腿,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吃到,日本的東西同文同種,成本還算低一點。

在北京我就覺得福合埕比和牛好吃,沃夫剛也不差。像我這種多吃肉主義者,最喜歡乾式熟成的紐約牛排,吃上一塊12盎司的安格斯毫不費力,但是5A和牛我吃不過一半,簡直就是喝油,所以我除了偶爾會要求一口以外,並不喜歡和牛。你們說中國沒有和牛,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吃過真正的和牛,只是單純地喜歡不起來而已。

人們付出的成本高的時候,就很容易對購買的物品產生額外的高評價——所以請日吹們明白一個道理,和牛並不是因為好吃才貴,更多是因為貴才好吃。高價純粹是由於它奇高的養殖成本、保鮮成本和一種類似AOC的產地保護和分級制度決定的。

同樣,網紋瓜這種糖分高到口感像濕棉花(「入口」黨看好了!代入感強的評價是這麼寫的)一樣毫無果香的水果,我一個甜黨都覺得單調無味。有人就是覺得無出其右,我也沒辦法。一千多塊錢一個瓜都買了,真覺得好吃那太好了;但就算不合自己口味,有幾個人願意說自己交了智商稅呢?更何況很多人說愛日料勝在原味清淡,然後告訴我這種糖水棉花套好吃,我真的沒法理解。

和牛這個東西貴,無非就是因為成本高。養殖、屠宰、冰鮮的成本都高,產量卻很低,而且相比安格斯,和牛產業的自動化程度也差了很多。現代社會就是手工比自動貴,稀有比大眾貴。設若有人說和牛佔據了世界高檔料理牛肉的全部,一看就是沒體驗過幾家高檔料理。不過因為和牛本質上稀少,並且對於世界高檔料理的法餐部分有異國色彩的補充,確實有很多歐美餐廳用和牛——同時人家也用喀拉拉的胡椒、阿勒頗的香料,這是他們本身需要集中世界料理的屬性決定的。但畢竟是一些精緻化的嘗試,因為和牛自己在主流的西式飲食中,有著致命的缺陷。和牛在餐廳的溢價就更有道理了:因為量走不上,它的單價必須貴,小菜化、香料化,以match餐廳的價格水平。

本來這些吃食,誰喜歡什麼真的沒必要judge,可惜偏偏這幾年中國人對於日料有一種類似傳銷的熱情,總是喜歡在吃東西上搞鄙視鏈,而又總是認為日本飲食在世界鄙視鏈的頂端。有人說沒有硬實力,炒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然而日本有一點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在我國的市場上,日本對他們產品營銷的投入真的比世界其他地方高太多,無論這鐘東西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不信就數數諸答案下這樣的結尾:

這也是因為日本的飲食體系比較單一,公眾號的寫手受限於自身的文化水平,日本寫起來門檻低更容易;更因為近年赴日旅遊行情大漲,產業已經形成的緣故,畢竟這年頭的大城市幾乎是個常住居民都去得起日本了,歐美卻還不一定。世界其他地方的硬實力食品,哪有那麼多的專欄公眾號宣傳啊?

無論日吹和日黑似乎都沒有辦法理解一件事情:在飲食方面,面對大眾,沒有任何選項是最佳解或者唯一解。就算是最貴的也不是唯一解,各位還是捫心自問下你們自己作為沒有什麼品鑒能力的人,朋友問吃什麼的時候有沒有滿懷信心地說和牛就是比韓牛安格斯牛水牛氂牛逼格高?然後就開始像孔乙己一樣「入口即化」「入口OO」,這樣真的挺傻逼的。我反感這麼說話的所有人,只是放到中國的大環境里來說,恰恰這麼說話的都是日吹罷了。日本菜別具一格,挺好吃的,你們卻在捧殺它。


恰好之前去日本,有吃到過一頓還算正宗的黑毛和牛燒烤料理,從刺身到燒烤。各種烹飪手法都有嘗,價格是真的不菲,但是總體也算是滿足了我的一個小的心愿。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我算是學習養殖相關專業的,在讀書時候就一直看到說和牛多好吃,總算可以一嘗究竟。

首先說說吃的感覺,我不知別人的口味如何,但是和牛確實很合我的口味,一般對於牛肉的評價,來自於牛肉所含有的肌間脂肪,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大理石紋,和牛的肌間脂肪確實十分發達,入口確實是像樓上有的朋友提到的說比較肥,但是我的感覺確實是肥而不膩,而且真的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不誇張的說,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肉。

再略微分析一下為什麼這麼貴,首先聲明,我的專業並不是養牛學,因此分析的也是根據我本科基礎課的一些知識和實習所見,如果有錯誤還希望不吝賜教,第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物以稀為貴。和牛的肌間脂肪發達,並不是飼養時間,或者營養角度決定的,更多的來自遺傳因素。不信你整頭秦川牛之類的喂喂,我估計喂的再胖出來大部分也是皮下脂肪。而這種遺傳因素往往都是育種學家常年累月基因改良的結果,這就有了貴的基礎。那這種人工培育出來某些項目非常強勢的品種,一般情況都不是很好飼養,養殖的成本就會增加(包括營養成本和基礎設備的成本),因此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和牛肉在成本上,就會遠遠高於普通牛肉。國內有一家品牌,秦寶肥牛就是專門做肥牛的,本人有幸曾經去過他們的養殖基地進行參觀,秦寶牛就是以日本和牛作為終端父本進行培育繁殖的。在養殖基地有幾頭做父本的黑毛和牛,飼養環境可以用優渥來形容,不光是和牛,就秦寶牛的母牛等,都配備有按摩設備,以及會定時為牛放音樂聽,因此養殖的成本,就很高。各位如果不方便去日本,可以去超市買一些秦寶牛肉嘗一嘗,是否會比普通牛肉更好吃,也就可以理解一二。

然後,我都不用想,肯定可以知道會有人說這些養殖方式都是想當然的徒增成本,無非就是增加噱頭。那麼我想給各位說的一點在於,養殖業最看中的就是成本,他們這麼做,一定是有文獻或者實驗來作為基礎的,不信的,可以去谷歌學術搜索一下飼養環境對於肉質的影響之類的文章,我想應該不難找到。這和現在國內大肆售賣的各種土豬肉差不多,只不過區別在於,土豬肉大部分都是噱頭,而和牛可能貨真價實的地方更多一些。

最後,我想和一部分人說。美食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食無定味,適口者珍。如果連美食都要和人去爭好不好吃,一定要說服別人,那實在是太悲哀了。本人很愛吃,也不太挑,基本上常去路邊蒼蠅館,但也有幸吃過米其林三星和世界排位較前的餐廳,有一位朋友就一定要證明這些東西不值得。我覺得實在是太悲哀了,尚不說食無定味,這種東西,至少你要吃過,才有資格來評價吧。這些東西在我的承受範圍內,而我又恰巧有興趣去嘗試,吃完以後我覺得值得,是我的權利,你吃完以後覺得不好,也是你的自由,沒有標準答案的。

以上


國內消費者受企業宣傳、致富經、農廣天地、消費主張之類的東西誤導嚴重,本來對畜牧行業就不熟悉,現在偏見更加嚴重,更遑論和牛之類高檔牛、牛肉進入國內市場時間較短,市場認知度低,謠言四起。偶然看到話題,本著分享知識,校正觀念的目的,把過去七八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一下。術業有專攻,加工和市場方面並不熟悉,儘可能講的明白,也希望看官儘可能看明白。

本帖不討論喂飼料、添加劑、激素、食品安全之類的問題。不喜勿噴,和氣交流。

先插一句題外話,牛處於用途和性能的區別,大致分為肉牛和奶牛,介於其中的是兼用牛。水牛是另外一個物種,染色體跟普通牛都不一樣。常見的普通牛多半用於產肉,奶牛最常見的莫過於黑白花(荷斯坦奶牛)。和牛就是用來吃肉的,所以區別於奶牛,雖然祖上也有荷斯坦的血統。

和牛之於普通牛肉的貴當然在於成本高的多,國內和雜牛為了生產雪花牛肉每天光飼料成本就在30元人民幣左右。飼養周期長,從6月齡左右即開始育肥,育肥時間長達22-24個月甚至更長。相應的飼料成本就高的驚人,出欄時僅飼料一項就高達2萬元以上。因為牛金貴,所以樣的也金貴,飼養模式為小欄散養,一個欄里飼養7-9頭牛,每頭牛僅有不到10平方米的活動空間。讓它活動又要嚴格限制活動,一方面適當活動保證健康,一方面活動多了消耗能量增加,應該沉積脂肪的能量會被消耗掉,還有一方面是活動過多運動肌肉(比如腿)會因為負重而得到鍛煉,纖維變粗,肉質變硬。跟廣大烤肉店宣傳的「活肉好吃」之類的說法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吐槽下「活肉」這個說法,各家店都不一樣,有的是背上不太活動的肉,有的是尾巴腿上經常活動的肉,反正主打那個部位肉的產品就說那個肉是「活肉」,誰愛信誰信)

至於和牛之於普通牛肉的好主要取決於脂肪、嫩度、風味、顏色、部位細分這幾方面。

脂肪不消說,是動物(不僅是人)食物中對口味影響最大的因素,脂肪多一點就一個字:香!就是食慾大開,就是垂涎欲滴。(部分不喜歡肉食或者脂肪味道的人請先聽我跟其他人說完)和牛經過長年品種選育,配合嚴格的飼養管理方式和高能量的飼料,使其脂肪能夠沉積進入脂肪纖維之間,實現每一口都有足夠的脂肪,所以吃起來很香。就跟國內大量烤肉店裡用烤盤烤肉時必須加入大量油一樣,一來怕粘鍋二來普通的牛肉或者豬肉瘦肉部分脂肪含量很少,吃起來很柴就是因為缺少脂肪。

嫩度,科學的評價指標是剪切力,就是你吃起來感覺咬斷肉所需要多大力量。和牛因為品種和缺少運動的原因(),除了腿肉其他部位肉的剪切力很低,也就是在你吃的時候幾乎不需要用力就嚼碎了。加上和牛的熔點很低,低於體溫(理論上),所以就有了入口即化的感覺,因為脂肪真的化了....化了....了

風味,說起來比較複雜除了常見的呈鮮物質(核苷酸、谷氨酸等)之外,前文提過的脂肪的味道也是風味中非常重要的組成。有說法認為和牛因為育肥時間長(屠宰時往往大於24月齡以上,常見於28-30月齡甚至更長),所以可以沉積更多風味物質。就好像說自家養的豬和雞一年多才食用,所以風味比市場買的肉要好吃。(但從這個角度講為什麼老母雞燉湯是補品,老母豬就成了坑人?)另一方面在加工過程中,和牛肉多半採用碳烤、鐵板等方式加工,高溫下發生的美拉德反應會產生多種風味物質,進一步增加肉的鮮美。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到排酸了。排酸已經常規應用到大量肉類生產中,豬、牛甚至魚也有用到。所謂排酸是在屠宰後的牛胴體放置在4℃左右乾燥的環境中放置,沒錯就那麼掛著,48-72小時(有更長的)。目的是動物死後細胞逐步死亡,細菌和殘存的酶開始作用與組織細胞,降解蛋白質。這個過程有兩個結果,一個肌肉纖維蛋白降解後肉開始變軟,也就是嫩度增加,另一個是降解的過程產生大量氨基酸和其他物質,沒錯產生了大量風味物質,肉的味道更鮮美。一系列作用之下,肉開始變得鮮美、柔軟、多汁。這一過程在肉被分割包裝之後仍然在發生,一直到端上餐桌。所以有些地方有熟成肉的加工方式,密封或不密封,放置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讓其自然降解甚至發酵,使肉進一步變軟,風味增加。沒吃過所以不知道好不好吃(擦下口水)。

顏色主要指的是肉的顏色和脂肪的顏色。中國人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和牛肉也一樣,肉色應該是淺紅或櫻桃紅,暗紅是絕對不可以的。脂肪的顏色應該是白色略帶一點黃色。不要小瞧這兩個指標,雖然僅僅是顏色,好不好看有時候甚至決定了好不好吃。一方面肉品顏色對人的食慾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比你想像的更大,所以品嘗實驗的時候為了修正這一影響,需要通過燈光或盲試來消除影響),另一方面肉色能反映處飼養和加工過程到底是否到位。肉色過淺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肉色過深可能放血不凈,應激或者傷病均可能影響肉色,而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最終肉質的口感。所以肉色很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呢?且聽下文。

我們都聽過日本和牛分為A1~A5五個等級,這個等級是怎麼分的呢?首先必須是品種,拿一頭西門塔爾或者夏洛萊牛來大家是不會承認的。然後是育肥時間,必須強化育肥達到20個月以上才能拿到A,否則無論雪花紋多好也只能是B甚至C(短期育肥能沉積足夠的花紋當然厲害,但是概率小,且風味沉積不夠,肉不見得好吃)。再然後是1~5的評分,共有體重、眼肌脂肪沉積水平、肉色、脂色這幾個指標。體重達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參評,眼肌(背最長肌7-12肋之間的部分,不是眼睛上的肌肉)上脂肪沉積或者叫油花或者叫雪花紋都有分為五級,肉色脂色也分為五級,所有這些綜合之下選擇最低的一項作為整頭牛的等級(各國家地區標準不同,區別不大)。所以肉色和脂色可以一票否定整頭牛的等級,你說重要不重要。

最後說部位細分,一頭豬分成多少個部位?一頭羊呢?一頭和牛能分成三十幾個不同的部位,再算上肝、大腸、小腸、動脈、四個胃、蹄筋等等,一頭牛根據部位、等級可以分成數十個產品,每一個部位都有其獨特的口感和口味,也有其獨特的加工方式。比如最出名也是最貴最軟嫩的上腦、西冷、眼肉、三角牛腩這些部位脂肪沉積豐富,口感軟嫩非常適合燒烤和鐵板(也有涮著吃的,個人覺得太膩);小牛柳、辣椒肉之流軟嫩但是脂肪沉積不多,除了烤還適合炒、刺身、壽司等;牛展(腱子肉)幾乎沒有脂肪,肉質略硬但是筋道,更適合燉煮(切片煎烤也非常帶勁,嚼頭十足);牛胸牛勁肉量大肉略硬脂肪沉積也不錯,適合做涮肉;牛尾不用說,紅燒、燉湯。

幾乎每個老饕都有自己愛吃的部位和烹飪方式,就好像牛排從3分熟到全熟各有所愛一樣。和牛不同部位、不同等級、不同加工方法有不同的口感風味,全憑你的舌頭決定。當然,好不好吃是一回事,貴不貴是另一回事。因為脂肪沉積很困難,所以A4-A5等級的肉很難養出來,而且脂肪越多越香,當然也就越貴了。

至於聽音樂喝啤酒也不是子虛烏有,也不完全是宣傳噱頭。牛這類反芻動物對發酵類的飼料都很喜歡,啤酒、酸奶這類發酵產品是很好的飼料(成本是另一方面)。適當喝點酒促進血液循環,但是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所以飼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酒糟就起作用了,營養豐富、口感好、味道好、還有活菌,在瘤胃細菌作用下對肉的味道有著重要影響。至於音樂嘛,都知道要放舒緩的音樂,主要是安撫牛隻情緒,避免突然噪音的驚擾。要知道後期的和牛經過強力育肥,已經胖的走路都晃,三高是跑不了了,心肺功能很脆弱,突然的驚嚇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參見過年鄰居放掛鞭,雞場全部死翹翹的新聞)。

口腹之慾的東西很難說個對錯,只有健康不健康,和好吃不好吃,兩者有時候還不太好平衡(比如脂肪)。前面有回答說:「願意為了高出普通牛肉30%的口感付出130%以上溢價的人自然覺得貴得有理。」當然比普通牛肉好不止30%,當然價格也不止貴出130%,全看你的認可程度了。好一定是好東西,值不值得為之花費如此多的金錢?看完本帖你也不一定有答案,不如攢兩個月的工資找個像樣的館子(和牛招牌的店不少,是不是真·和牛肉還需要認真分辨,比如選擇更貴的那家)品嘗一次再說。

各個國家之間口味不同,標準不同。國內目前還很難統一標準,所以評價體系是討論的前提,你的個人口味和好惡可不是共同討論的評價體系。

經歷有限,文中必有疏漏,如有不準確、不妥之處,歡迎指出。

寫了半天,幹了七八年,多少也算一點心血,轉發的時候請先知會我一下,務必說明出處。


凡是拿「和牛」黑日本的都屬於沒什麼常識的。和牛是啥都不知道。

和牛≠日本的牛,更≠日本產的牛,ok?

而且和牛追溯根源,血統上一半是來自於歐美的「外來」牛,沒錯,也就是和牛本身就是雜交品種。

不要以為在日本吃到日本產的牛就一定是「和牛」,也不要以為歐美,亞洲等其他地方就一定吃不到正宗的和牛。和牛有自己一套審評標準,除了日本外,澳加美,蘇格蘭,甚至灣灣都有產。

最後就是,和牛肉不代表就是固定印象里的那種脂肪遠大於赤身的霜降肉,那是腹部,腰部這種高脂肪率部位,菲力或腿肉就不會那樣,反而原本赤身肉的代表配上稍高的脂肪率,比起一般的口感倒是好了不少。

肉這東西,本身就有人愛肥有人愛瘦。你覺得不合你胃口,就說這東西不好,那合著世上東西都是圍著你轉的?至於那些說吃和牛是交智商稅的,我也就呵呵,不想多說了。


聽音樂和啤酒那是作秀用的。

貴的原因是脂肪含量高且分布均勻,肉質細嫩多汁,至於值不值看個人。

至於哪裡能買到,日本和牛我國海關是不允許進口的,美國牛肉也是。因此,世面上號稱和牛的要麼是澳洲進口的和牛種,要麼是日本走私貨,甚至直接是非和牛的假貨。


我真誠地希望——在這個問題下聲稱「認為日本和牛好吃都是日吹的」答主們,請你們把你們認為能和日本和牛媲美的國內牛肉店的地址告訴我,真心跪求~~~~~!

~~~~~~~~~~~~~~~~~~~雪花分割線~~~~~~~~~~~~~~~~~~~~~~~

1.

「滔滔江水綿綿不絕」這個詞,無論是用來形容我看見牛肉時口腔分泌的哈喇子,還是品嘗牛肉時我大腦分泌的多巴胺,都再恰當不過。

其實在吃過日本和牛之前,我對牛肉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偏愛。

第一次吃日本和牛,是在大阪一家普通的街邊烤肉店裡,具體的地址和名字我已記不確切,但就是這家不起眼的小店,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入口即化,唇齒留香,如果那個時候我看見了天堂,那上帝一定是一頭慈祥的和牛。

至此之後,我對和牛,便如同痴漢對少女,一發不可收拾那就再來一發。

回到正題。

幾個認為鼓吹和牛好吃就是日吹的高票答案將日本和牛價高的原因,歸結於「會忽悠」、「會炒作」,這真的有點過於片面了。

現如今,如果沒有過硬的質量,「炒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那塊石頭。

炒得越生猛,砸得越帶勁。

影視圈中人可以說深諳炒作之道,但這有什麼用呢,就像一部電影,無論炒作得多麼人盡皆知,一旦上映,維繫它生命力的只能是它的口碑。

而日本和牛能在世界範圍內,如此經久不衰,光依靠炒作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關鍵的,依然是它經得起群眾檢驗的口味——日本和牛確實好吃!

而大部分持反對意見的答主,包括最高票的回答,都忽略了對於「味道」的評價,或者說他們認為日和和牛在味道上沒什麼特別之處,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出這樣的結論的,反正我是無法苟同。

牛肉佔據了我今年伙食費的絕大部分,平時吃盒飯就能心滿意足的我,為了能在北京吃到足以媲美日本和牛的牛肉,已經把老婆本都花出去了。

但可惜,我至今沒找到一家牛肉店,能和日本和牛一較高下。

我在北京主要尋覓的是牛排館和日料店。

牛排館,從人均400的王品、牛排家,到人均900的沃夫岡、恰牛排,我為了不錯過上等的牛肉,每每都是含淚咬牙,點了每家店最貴的,單塊牛排的價格大約在1-2K……每每吃完我都會上知乎查一個即將面臨的問題——長得難看,兜里沒錢,個人能力不足的人,怎麼活下去?

再說日料店,大眾點評里北京地區人均最貴的京都懷石也被友人拉著去了,為了感謝他陪我找肉吃,說好了這頓我請。

去的路上聽友人「不經意」地提起,說這家店的套餐人均10K起。

……

我一邊猛踩剎車一邊深情款款地對他唱了一首歌——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他一看情況不對,立刻改口,聲稱10K套餐那是從前,現在這家店已經變得親民了很多。

親民這個詞很好,我很喜歡。

我剛露出一絲和藹的笑容,他又繼續道,現在是5K,唉,就5K而已,你的眼睛怎麼就嚇尿了?

總結一下在北京吃過的牛肉館,除了京都懷石等幾家高端日料店以外,大部分牛排館用的都是澳洲和牛,微有肉香,但和日本和牛那種濃郁的肉香沒法比,在口感上更是連一個能做到入口即化的都沒有……而京都懷石的日本和牛(由於國內命令禁止進口日本和牛,所以我不知道這家的貨源是真是假),選用的是脂肪含量極其高的部位,說實話,我個人並不喜歡,過於油膩的口感掩蓋了一切。

如果一定要推薦一家北京吃牛肉的館子,我其實會推薦大董——大董的青檸海鹽牛肉粒,雖然選用的也是澳洲和牛,但無論是肉香還是口感,都能略微撫慰我吃不到日本和牛的心。

聊完北京的牛肉,我們再來說一下最高票答案推崇的潮汕牛肉。

為了吃到好吃的潮汕牛肉,我主要去了潮州和深圳。

這兩個城市,無論是大眾點評上有數的潮汕牛肉店,還是當地老饕掐著進貨時間帶我去的頂級私房,我都嘗了遍,說實話,在國內我吃過的牛肉里,潮汕牛肉整體上確實是最好吃的,我個人認為比我在北京吃到的部分澳洲和牛更好吃,但是要說跟日本和牛比,真的無法相提並論。

今年由於《鐵拳》的宣傳工作,我也一口氣跑了不少城市,雖然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拜託經紀人幫我去買當地知名的牛肉,但都不如以上三個城市吃得那麼系統,就不做過多評價了,如果有各地方的朋友覺得有值得推薦的牛肉店,歡迎私信我~~~

2.

其實在落筆寫這個問題之前,我著實糾結了好久,因為「好吃不好吃」這是一個極其玄學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就算說得再多,那也只是我的主觀判斷,沒有辦法以量化的方式向大家證明——日本和牛究竟有多麼好吃。

但日本和牛在世界頂級肉食料理中的地位,卻一直牢不可破,這既不是我們這些「日吹」吹出來的,也不是持反對意見的答主所能撼動的,它經過長時間大範圍地檢驗,它肯定能滿足大部分人挑剔的味蕾。

所以,我只能真心推薦,還沒有吃過日本和牛的朋友,有機會去日本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而且一定要去日本吃,和那些國內能吃到的日和、澳和、本地牛肉,真的完全不一樣。

究竟有多不一樣呢?

老饕都將頂級的金槍魚大腩比作上等牛肉,頂級的金槍魚大腩是什麼口感,日本和牛就是什麼口感。如果屏幕前的你,還沒吃到過這種口感的牛肉,那就快去日本嘗嘗吧。

另外,要說的一點是,其實我在日本的時候,反而沒吃過貴的和牛,我吃的都是連鎖店,從人均200的牛角到人均400的敘敘苑,這些連鎖店的牛肉已經足夠滿足我了。

換言之,我在日本的隨意之選,遠勝我在國內的精挑細選。

如果你還要問我,日本和牛為什麼那麼貴?

以我的經驗看,因為它足夠好吃!

但是其實比較一下我自己在日本和北京吃牛肉的花費,我想說,日本和牛並不算貴,論性價比,比國內我吃過的牛肉高多了。

3.

最後再來說說我了解到的日本和牛。

其實無論是神戶牛、近江牛,還是松阪牛,都產自兵庫縣但馬地區。

但馬地區出產的黑毛和牛牛犢會被神戶等不同地區買走,進而在不同地區飼養長大。在神戶養大的叫神戶牛,在近江養大的叫近江牛。

至於飼養方法和國內有何不同,除了最高票答案提到的人道宰殺方法外(傳統宰殺方法的牛肉顏色更暗沉,血腥氣重,同時肉發酸),還有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牛做按摩。

當然,給牛做按摩,不是找姑娘給它做馬殺雞,更不是做大保健,而是用木棍去擀牛身上的肌肉。

科學的育種體系,加上完善精心的飼養宰殺方法,和國內相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還是那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啊。

4.

插個題外話。

圖上這個滾圓的水果,也產自日本,叫網瓜,我這張網瓜拍攝於東京一家普通超市,價格大約是900人民幣。

也許你會覺得一個破瓜憑什麼那麼貴,但如果你嘗過,就會覺得——超~~~~~值!!

值在哪?我只能說,網瓜比網紅好吃多了~~~

要知道,在北京要吃到品質優良的網瓜,我所知的,只有京都懷石的套餐,以及北京三元里菜市場的日本進口。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有些美食,日本確實更勝一籌,那是建立在他們通過長時間摸索出的科學養殖種植基礎上的,不是運氣,不是妙手偶得,不是我們靠著民族自豪感就該掩耳盜鈴的真實存在,更不是坐在電腦前拍腦袋的所得。

最後,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有哪位牛肉屆老饕持反對意見,請告訴我確切的牛肉店地址,我的味蕾已經饑渴難耐~~~!!!

就說這些吧,畢竟艾倫還在床上等我。

~~~~~~~~~~~~~~~~~~~~~~~~~~~補充~~~~~~~~~~~~~~~~~~~~~~~

1.

評論里有朋友說有盲測證明和牛是騙局……我不知道這位朋友看的是哪個盲測,如果國內的盲測就別偏聽偏信了,因為國內就沒有正規渠道的日本和牛。

其實這類盲測有很多,由於對比的牛肉各不相同,所以結果五花八門,我的建議是,看再多盲測,都不如自己親測啊。

2.

竟然有人說在日本買網紋瓜也被視為腦殘……這真是……不了解也能信口開河……

實際情況是網紋瓜在日本多被用來送禮。

另外,三元里菜市場的網紋瓜每到一批分分鐘就被搶購完。

其實,網瓜觸動我的不是它有多甜,而是它神奇的口感,在吃過網瓜之前,我從來沒想到水果能有這樣的口感。

有朋友說,「一個瓜賣得再貴也還是瓜,國內也有只是你不知道」。

話是沒錯,但我的建議還是,真的去嘗一下吧~~~嘗完如果發現國內還有類似品種的瓜,也請私我,我要搞種植去了。

3.

「可能有很多人感受與我們相同,也可能有很多人感受與我們不同,感受是自己的,都是OK的。」

好基友總結得太到位了!

最後再啰嗦一句,一個食材,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不是政治站隊,更不是x教分歧,大家都放輕鬆點:)

~~~~~~~~~~~~~~~~~~~~~~~~~~~~~~~~~~~~~~~~~~~~

匯總一下評論里推薦的肉食:

1、大連雪龍黑牛;2、加拿大阿爾伯塔牛肉;3、呼倫貝爾南屯牛肉;4、天譜樂澳洲和牛(我在京東買過天譜樂M9,是我在京東買過的牛排里覺得不錯吃的)


牛肉養殖我不懂,說點別的。

我以前接觸過一陣子iPhone炒貨黨,就是從上游接貨賣、自己不囤貨的那種經銷商,對商品的售價沒有太多話語權,拿貨什麼價,就加價50-200賣。

他們每天給我iPhone4s的報價,有時候港版比行貨便宜,有時間行貨有比港版便宜,我就好奇的問他們,港版怎麼還漲價了?不是一向都是國行比港版貴嗎?

他們說,港版漲價其實就是市場缺貨了。

iPhone4s後來由於國行供貨充足,加上港版運輸受限,所以市場逐漸國行量多,港版量少,導致國行便宜,港版貴。

再比如,以前年底北京的蘋果市場商品都會漲價,也有部分願意是因為中間鏈條環節的人都回家過年了,北京市場缺貨,導致漲價。

以前初中政治學的:

供給>需求=低價

供給<需求=高價

放在牛肉市場我覺得應該也能說得通吧。

我在日本也吃過幾次牛肉,日本牛一般是吃烤肉,澳洲牛吃蓋飯。烤日本牛肉一般人均5000-10000日元;澳洲牛蓋飯中午吃定食,2000日元不到。

日本烤牛肉的中文菜單

一片起售,想起了之前網上看到的嘲笑韓國的段子,蘋果按個賣,那不還是因為貴嘛╮(╯_╰)╭

一盤8片

按照一片300日元計算,這一盤也2400日元了。

這一份澳大利亞進口牛肉套餐,不到2000日元。

查了下數據,日本2007年牛的存欄量為439.8萬頭,澳洲牛群規模2800萬頭,60%出口,就是1680萬頭。

日本牛的存欄量都不足澳洲牛的出口量的零頭,奇貨可居,可不就貴嘛~不過那頓烤肉,確實很好吃,尤其是霜降那種的肉肉,入口即化沒有錯。但是澳洲牛肉套餐也不錯啊,五分熟有嚼勁,嘎嘣脆牛肉味,吃的撐到嗓子眼才回去嘎嘎~


憋醬~一口一個日吹的,多難看,顯得自己很沒雅量。

我雖然沒吃過和牛,甚至沒了解過,但是也知道那是一個很知名的牛肉品牌。能夠風靡世界,並且得到廣泛認可,肯定不是噱頭+炒作那麼簡單。

看了幾個挺和牛的答案,這個真算不上日吹或者和吹,吹牛算一點,但也有不吹牛的地方。這不吹牛的地方,就是和牛貴的原因——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是否要學習,思考後再說

其實那些說的天花亂墜口沫橫飛動輒數千字幾十張圖的答案,總結下來就兩點:正牌看血統、品質看脂肪。

但這不是簡單的兩句話。

血統方面,日本政府為和牛設立了4個品系,無論後續市場怎麼變化,這4個品系放在這裡,就亂不了。

品質方面,更是細緻的分出了幾十個評判等級,還有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判。

入口即化你不喜歡?可以選有咬頭的嘛……不想生吃,可以選烤出來更香的嘛……只要細緻的等級在這裡,你就會輕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個,而不用擔心商家以次充好,掛牛頭賣豬肉。

而在中國市場上,很多時候,你只能用「好」、「不好」來區分。那家牛肉好吃,新鮮嫩。

所以,和牛至少在品質的「穩定性」、「標準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說到這裡,就要順便說一下工匠精神。其實我感覺日本炒作的工匠精神,和中國人潛意識裡的工匠精神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在共性上,當然都是對某一類工作做到了極致,特別在實物的打造生方面。區別么,日本的工匠精神,很多程度上是「嚴謹」,而中國其實更多崇尚的是「千錘百鍊」。

和牛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工匠精神,嚴謹的標準和流程,製造了這樣一批優良產品。

中國不是沒有同樣品質的,甚至可能找到更好的。但你幾乎別想在官方,或者量化的角度來確認。

這就是人家貴的道理。

當然,貴肯定不是學習的充足理由~~即使在經濟社會。


如果仔細看我的答案就知道,我雖然沒吃過和牛,但這篇回答和吃過和牛與否並沒有關係。

不過,我在評論里對部分吃過和牛的人有了直觀感受:吃和牛吃的嘴也臭了,腦也沒了,連基本的文字邏輯都看不懂了。至於心黑沒黑,那就不知道了。


你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問「為什麼律師費不降低到12元一小時」,你就知道為什麼中國營銷不出和牛了。與此類似的還有「醫院能不能治好了再付錢」。

之前那個「輕奢」被譏諷為「中產階級陷阱」,輕奢有錯嗎?人家在用料上可能沒有那麼值錢,但是包裝和環境花了很多啊。這種模式很多國外餐廳都在用,還有大量不好吃的米其林一星其實也就營銷得好而已。

包括內地為什麼沒有「頂級中餐廳」,因為大家都喜歡實惠,而且對高價營銷有一種天然的反感,相反,如果是hk或者國外就很容易營銷高價餐廳了。

要有高價高質的牛肉,得經濟提高上來改變群眾觀念,否則現有的市場就是小雞互啄。我在廈門一家生煎店吃蟹黃小籠包,味道比鼎泰豐的同類包子好吃多了,一盒7個的費用和鼎泰豐一個差不多,鼎泰豐還要收服務費,你說不實惠那部分是不是靠營銷?是不是要洗腦「米其林」,「輕奢」來讓大家消費?

本質上還是太多低端入口,接受不了消費主義洗腦,需求不足而已。


看到那句如果你吃過日本水果就會發現國內水果只是長的像水果的東西 笑了

————————————————————————————————————

還有入口即化 驚為天人 學到了嘛 手動滑稽


先不說別的,你問問搞養殖的,帶酒精的玩意對家畜什麼影響?損壞動物的肝腎功能還能讓肉(脂肪,肌肉)更好?搞正統養殖的都害怕酒糟中毒,日本人直接喂啤酒?

順便,在動物園干過的反正說過遊客投喂的酒類能引起動物急性酒精中毒,還喝死過熊的。

對"絕大多數"動物來說,酒精都是毒藥,致死量比你想的要低。不好分解,排泄,各種損害神經,肝腎,稍微喝多點就中毒暴斃,動物園裡手賤扔酒賠了錢的真不缺。


沒有大樣本雙盲之前,說和牛確實好吃跟說和牛是智商稅的,我全不信。


我也是醉了。吹完日本產品質量高,結果船斷兩截、高鐵漏水來打臉;又改吹日本工匠嚴謹,結果又被鋼鐵到處造假、氣囊造假打臉打得啪啪的。

現在又吹起了日本農業,吹出一個「和牛」來。

日本的牛肉貴的實質原因是:產出有限和農業保護。

講真:能夠不遺餘力地滿足國內吃貨們的嘴的政府,全世界還真不多。

美國每年的糧食、肉類多得吃不完,政府不用操太多心,但即使如此,普通民眾吃著高脂高熱高糖的不健康食品,精英們吃著高蛋白低脂肪多纖維的健康食品。

英國政府糧食不用操多太多心,但難吃的那叫一個勁,為了保護本土的食品工業不惜犧牲屁民的味蕾。

法國、義大利、德國的飲食綜合下來,也算是矮子中的高個吧,但水果蔬菜的價格還是很高的,黃瓜一歐一根。

日本和韓國這兩貨,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農民利益,不惜犧牲大多數國民的利益。不搞規模化養殖,通過搞協會搞認證來變相壟斷,同時限制外來農產品進口,使得國內肉類相對短缺,價格高得出奇。

印度這種國家就別說了,產的糧食自己都不夠吃,還在大興糧食出口。也好在阿三神教護體,吃點咖喱糊糊就滿足了。

吃貨生在中國真算是生對了地方。

不僅國家儲備著幾億噸糧食防你餓著,而且水果、蔬菜、肉類、水產、禽類、特殊物植物,應有盡有,不僅數量充足,而且品種多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譜。八大菜系,還有無窮地方菜分支。色香味俱全。走到哪吃到哪,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我也是醉了。吹完日本產品質量高,結果船斷兩截、高鐵漏水來打臉;又改吹日本工匠嚴謹,結果又被鋼鐵到處造假、氣囊造假打臉打得啪啪的。

現在又吹起了日本農業,吹出一個「和牛」來。

日本的牛肉貴的實質原因是:產出有限和農業保護。

日本和牛為什麼那麼貴? - 空一格的回答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53222/answer/268971959

為什麼要給我推送這麼反智的答案?和牛是風靡全世界幾十年的美食,歐美饕客趨之若鶩。你在知乎上聽到這個名詞之前,就有無數美食雜誌討論過它。怎麼就成了現在才吹給你聽的?

還有說「工匠精神」是日本企業衰退的產物,因為實力不行了,才來吹情懷。這樣的答案也有大把點贊。工匠精神(日語叫做職人気質)是存在日本企業、匠人之間上百年的一個概念。中國在搭上WTO快車實現經濟騰飛以前,追求的是有而不是好,這個概念在國內自然也就流行不起來。近年隨著中國人收入的提高,大家對商品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開始更多的關注生活品質,所以日本的工匠精神也就順理成章的在中國大行其道。你們的意思是,這玩意是日本人發明出來專門為了忽悠你中國人的,其實壓根沒有這麼個東西。那製造業水平不如日本的德國和美國當然也沒有,畢竟美國工業符號底特律都已經破產了。那麼中國人如果想過的更好點,用上更好的產品,吃上更好的牛肉的願景都是泡影。中國現在已經是最好的了?

吃貨生在中國真算是生對了地方。

不僅國家儲備著幾億噸糧食防你餓著,而且水果、蔬菜、肉類、水產、禽類、特殊物植物,應有盡有,不僅數量充足,而且品種多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譜。八大菜系,還有無窮地方菜分支。色香味俱全。走到哪吃到哪,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看來還真是這麼覺得的。

日本和韓國這兩貨,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農民利益,不惜犧牲大多數國民的利益。不搞規模化養殖,通過搞協會搞認證來變相壟斷,同時限制外來農產品進口,使得國內肉類相對短缺,價格高得出奇。

@空一格 你為什麼敢對你一點都不了解的問題大放厥詞?日本滿大街的進口肉,快餐店裡幾乎都是進口美國加拿大的牛肉,圖經濟實惠的日本人就吃歐美的進口貨,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日本人就吃國產貨。日本國產雞肉更是便宜得不得了,而且肉質鬆軟,不像國內的雞肉比較硬。還肉類短缺,笑死人。日本有吃不起肉的人?反倒是日本人吃的最差的肉(美國牛肉)和最差的魚(挪威三文魚),放在國內都是價格高昂品質優秀的印象。


我就好奇為啥一定要肉入口即化…這麼喜歡脂肪和入口即化 可以去吃美乃滋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傳說——和牛都是喝著啤酒,聽著輕音樂,做著按摩長大的 (所以太好吃了!)。這一說法誠然有些誇張,但不得不說,頂級和牛的品質,絕對非普通牛所能及。

和牛從何而來?

上世紀中葉,為了扭轉日本原產牛血脈日漸稀釋的狀況,日本對全國各縣的家畜牛進行了品種改良,最終確定了黑毛、褐毛、短角、無角四大和牛品種,其中黑毛和牛數量最多,佔比超過90%。

▲四大和牛品種

作為世界公認的最頂級牛肉,和牛肉質細嫩多汁、入口即化,紅色的肌肉組織中大理石狀的脂肪紋理分布均勻、間隔細緻,一眼看去宛如美麗的雪花灑落於紅寶石上 。

和牛的判定標準

和牛價值極高,頂級的松阪牛肉或是神戶牛肉一斤的售價動輒數萬日元,但並不是所有的日本牛都能被稱為和牛,其判定需要三個必要條件——血統、產地和等級。

血統:純種。必須為黑毛、褐毛、短角、無角四大品種之一(且不可混血),每隻和牛從誕生之日起就有身份記錄,以保證流入市場的牛肉皆有源可尋。

產地:和牛的生長地一定要在日本。現如今市場上會看到諸如澳洲和牛等招牌,即將日本牛引入澳洲養殖生產,嚴格來說是不能被稱作和牛的。

等級:專業評估。日本對牛肉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且有專職的評級機構日本肉類評價協會(JMGA)對牛肉質量進行評估,只有上等品質的牛肉才能被冠以和牛之名,比例通常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等級如何劃分?

如果你常看日劇或是日漫,應該聽過「A5牛肉」,沒錯,這就是牛肉中的至高品級。實際上,A5代表的是兩個不同方向的等級劃分規則中的最高標準,其中A代表步留等級,5代表肉質等級。

步留等級,是以去除內臟、皮毛、骨頭後剩下的食用肉佔比為標準進行的評級,超過72%的為A級,69%至72%的為B級,不足69%的為C級,數字越大,代表肉量越高,價錢也自然越貴。

肉質等級取決於脂肪交雜度、鬆弛程度、肌肉色澤、脂肪色澤等四個方面,每個方面都分為1-5五個等級,數字越大品級越高,評選方式主要是專家肉眼判斷。牛肉的最終等級取決於以上四項中的最低評分,即如果一塊牛肉在三個方面都達到了5級,最後一項卻是1級,那麼它的最終等級依然會是1級,這便解釋了為什麼A5級和牛往往能夠賣出天價。

肉質評定中,脂肪交雜度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和牛區別於其他牛肉的一大特點便在於肌肉中散布著條狀或點狀脂肪,因色白如霜,故有「霜降」之稱。根據B.M.S(Beef Marbling Standard)評定標準,和牛的脂肪交雜度可以劃分為12種,對應5個等級,其中第12種的肉脂分布最為均勻,為最上等。

A5級牛肉雖然無比珍貴,但卻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料理。比如壽司,由於A5級牛肉脂肪含量較高,所以作為壽司口感並非最佳,A3牛肉則恰好合適;若是做刺身,A5牛肉因有著絕對的優勢——雪花般均勻分布的脂肪,這讓它有著獨一無二、入口即化的口感,此時A3則顯得較干較柴,口感不佳。

日本三大和牛

產地不同,血統不同,育肥技術不同,都會使牛肉的口感與味道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為了凸顯自身特色,日本各地的牛肉養殖協會往往會給本地的優質牛肉冠以品牌,即所謂的「銘柄牛肉」。如今,日本已有了超過200種的牛肉品牌,其中肉質最佳、人氣最高、售價最貴的非「日本三大和牛」——松阪牛、神戶牛、近江牛三者莫屬了。

(三大和牛這一稱呼並沒有權威或固定的說法。其中松阪牛和神戶牛公認度較高,而近江牛則有時會被替換為前澤牛、米澤牛。)

▲主要和牛品牌及分布

▲三大和牛及價格對比

肉類中的藝術品

松阪牛

松阪牛有著「肉類中的藝術品」的美稱,作為和牛中最高級、最昂貴的品牌,松阪牛並不等於松阪產牛,而是指從全日本購入優質牛犢,在三重縣松阪市中心的一小片地區統一飼養的黑毛和種母牛。

松阪牛的幼牛大多選用兵庫縣的但馬牛,需要經過至少三年的飼養育肥才能正式流入市場。其生長環境堪稱奢侈,每天吃著大麥、豆餅、麥麩等所混合而成的飼料;為了促進血液循環以使皮下脂肪均勻,農戶會用日本燒酒對其進行全身按摩;為了防止食慾下降,更要給它們喝啤酒以開胃……(這是真的!)

▲金松阪

每年11月底,「松阪肉牛促進會」都會舉辦優質松阪牛的評選活動,在這裡能看到最專業的松阪牛拍賣大會。有史以來拍賣價格最高的一次是在2002年,當時有一頭最頂級的松阪牛賣出了5000萬日元的天價。

▲2016年松阪牛王

品嘗最地道的松阪牛肉,可以考慮有著130年歷史的和牛老店——「和田金」。為了保持最頂級的口感,這裡只使用自家飼養的松阪牛,根據牛肉部位的不同設計出了豐富多樣的菜式。老店的招牌為傳統日式火鍋「壽喜燒」,選用散熱穩定的上等菊炭,以均勻的火候鎖住肉汁,慢慢誘出最極致的細膩味道。

地址:三重縣松阪市中町1878

營業時間:11:30~20:00

休息日:每月第四個星期二、1月1日、1月2日

最具知名度

神戶牛

說起頂級和牛,即使沒吃過的人也會想到神戶牛肉這個名字,拜其藝術般的肉質所賜,神戶牛不僅在日本國內廣受歡迎,更在國際市場受到食客們的大肆追捧。

神戶牛產於關西兵庫縣,其認證極為嚴格,只有同時滿足「純種但馬牛血統」、「未產子的母牛或絕育後的公牛」、「由縣內指定生產者養殖育肥」、「牛肉等級達到4級及以上」等多個條件才可得神戶牛之名。每年大約有五千餘頭但馬牛流入市場,但其中只有約半數可被評定為神戶牛肉,在日本牛肉市場僅佔0.06%,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關於神戶牛有這麼一則小故事。據說,前NBA巨星科比的父親極愛神戶牛肉,科比出生之時,為了表達自己對孩子深深的愛意,便從他最愛的一道菜——神戶牛排「Kobe steak」中取了Kobe一詞給自己的孩子命名。

位於兵庫縣神戶市三宮車站西口的Mouriya本店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是品嘗神戶牛肉的絕佳去處。店家嚴選最上等的神戶牛肉作為食材,主營料理為各式牛排。在本店的附近有著Mouriya的其他四家分店,除了「餐廳Mouriya」之外,在其他店內食客都可以近距離觀察廚師處理牛肉的高超技藝。

地址: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北下山手通2丁目1-17

營業時間:11:00~22:00

日本歷史最久的肉用牛

近江牛

近江牛是指飼養於滋賀縣近江八幡市等地的黑毛和種母牛,是日本歷史最久的肉用牛。近江牛的飲水取自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飼料多以麥和米糠為主,有時更會喂以糯米做的甜酒以刺激食慾,每年的產量約在5000頭左右(作個對比,澳洲每年屠宰肉牛數量為5000萬頭)。

精緻的食譜使得近江牛肉質柔嫩甜美、雪花細密均勻,據說,最頂級的近江牛肉入口即化,無需太多咀嚼,僅靠吸吮便可正常食用。

近江牛是日本各地牛肉中最早開始大規模宣傳推廣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滋賀的畜農們將牛放在拖拉機上,運到東京環街遊行,大力宣傳近江牛肉質之好;又在東京的百貨商店裡開展試食會、拍賣會以造勢;更把自己的牛與松阪牛、神戶牛綁在一起,合稱「三大和牛」。近江牛是上等牛肉這一印象從此在人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

位於近江八幡市的「カネ吉山本」始建於明治年間,距今已有超過120年的歷史。該店所選用的牛肉為牧場直送,料理形式除了近江牛肉火鍋、涮牛肉、牛排、烤肉外,還獨創了味增腌制近江牛肉、和牛咖喱等等。

位置:滋賀縣近江八幡市鷹飼町558

營業時間:11:30~20:30

休息日:周二定休

不知道去哪玩兒?

預定餐廳太麻煩?

交通線路太複雜?

?JC富士?幫你搞定!

您的日本出行行程定製管家

微信公眾號:【JC富士】

客服微信號:18705120002

我們最近召喚JC富士第一批宇宙無敵可愛的粉絲到我們的VIP粉絲群!探討關於日本的吃喝玩樂,有趣的餐廳、奇葩的新聞、動人的美景等等,有興趣的話加我們的微信:18705120002,備註知乎,就知道你是我的粉啦~~


推薦閱讀:

日本社會有哪些令人暖心和令人寒心的現象?
日本人有哪些優點?
日本人常說的「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現在的日本真的比中國發達嗎?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中的琅矢雜貨店和孤兒院為何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TAG:美食 | 日本文化 | 廣告 | 日本料理 | 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