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時期的姓和現在的差不多,可東周時期的姓和現在就差很多?

三國時期的大姓現在基本上也都是大姓,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姓很多現在都非常罕見了,在秦漢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種姓分布有了如此大的變化,而之後屢經亂世為何我國的種姓分布都能夠保持得較為完好?


先秦稱呼人和後世不同。

首先是姓和氏的不同。

姓來源於母系社會,同姓則代表有同一個老祖母,這裡面是血緣關係,不能更改。姓一般都帶女子邊。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媯、姒、嬴、妘、姞;

氏是父系社會的產物,來源於封地、封號、皇帝賜「姓」等。氏是可以根據需要更改的,比如陳國的公子完奔齊避禍,就把陳氏改為近音的田氏。

先秦規矩是男子有氏則不能稱姓,因為氏是地位的象徵。所以趙盾不能叫嬴盾,嬴政正確叫法是趙政,因嬴姓始祖造父平叛有功,被周穆王分封在趙地,因以為氏。女子只呼其姓,而無氏,一般也沒有名,起碼沒怎麼流傳下來。比如先秦見於史書的兩個趙姬,都是是趙國姓姬的女子;一代蕩婦夏姬,也是夏國姬姓女子;齊姜,是齊國姓姜的女子;褒姒,是褒國姓姒的女子;懷嬴,懷是謚號,死後才有的,嬴是姓。而後世多以「姬」代指女性,也是這個由來,比如妖姬,起先可能只是形容妖冶的姬姓女子。

名和字的叫法也不同。

先秦稱呼人一般是:代稱+名。忽略姓,其中「代稱」可以是 國名、封地、官職、身份、字。如周文王嫡長子 伯邑考,伯邑應該是封地(官職?),考是名。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孟明是字,視是名,姓百里。還有他們舉了個很典型的例子----商鞅。商鞅,姬姓,又稱呼為 衛央、公孫央。衛 表明他是衛國人,公孫表明他是諸侯的子孫,商表明他的封地是商。看到沒,都是身份。

√√√√√√√√√√

補充一句。

上面說的全部都是貴族,一般平民或身份低賤的的人,我傾向是無姓無氏,或者有姓無氏?比如偷了公子重耳盤纏的頭須,可能只是一個名,沒有姓和氏

————————

16年2月23日補充

孟和伯,古代都是代表排行老大,但還是有點區別的,伯是嫡長子,孟是庶長子。。。

叔並不一定是排行第三,只要比老二小,比老幺大的都是叔

另外轉發微博 @戰爭史研究WHS 回答關於女性名和字的叫法:

原文那個「月羋」也是扯。實際上假如宣太后名月,為長女,則小時應叫月女或月母;及笄許嫁時取字,稱為伯羋或孟羋(字名連稱叫伯羋月也可)。若作為正室嫁給秦國君,則叫秦羋;作為側室則叫楚羋(楚為母國)或辛羋(母家辛氏)。秦惠文王死後隨夫謚稱惠羋;或另取別謚,稱宣羋。

古代女性十五歲及笄時要取字,此後別人就要稱呼她的字,只有在婚嫁時男方才可知道其名。這個字就是在母家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排行,比如孟子(宋武公女、魯惠公夫人)、伯姬(魯宣公女、宋共公夫人)、叔隗、季隗、少姜等。有時女性的字取三個字,為排行+姓+「母」、「女」等字,比如「孟姜女」。


春秋時期的人有姓有氏,如趙盾, 「趙盾,嬴姓,趙氏」。姓嬴不姓趙,趙是氏,所以有趙氏孤兒,不是趙姓孤兒。

春秋以前每個部落有一個姓,用姓來區分部落,氏是部落內部區分人的。春秋戰國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變革,姓消失了,因為亂世中,部落血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實力。

秦漢開始,沒有姓,只有氏,(也就是現在的姓趙錢孫李)。

民國開始沒了字,因為太麻煩了。

現在的人的姓其實是氏。氏比較容易認,呵呵。

--

補充問題商鞅姓氏是什麼?

商鞅衛國國君後裔,姓姬,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姬昌姬發姬考)的姓,姬,可以看出來古代母系氏族的影子,

黃帝也姓姬,所以《天子傳奇》裡面黃帝一直罩著姬發。

氏公孫,所以也叫公孫鞅。


謝邀。

姓氏合一問題研究--《鄭州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試論姓氏合一

淺析姓氏合一之社會成因

論姓氏合一 - 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

中國古代婚姻演變與姓氏源流問題(上)

中國古代婚姻演變與姓氏源流問題(下)

漢族姓氏演變源流述略

中國上古姓族制度研究

商王名號與上古日名制研究

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先秦姓氏與名字初探

周代姓氏制度研究

……


晉國 姬,魯國 姬,衛國 姬,鄭國 姬,宋國 子,中山國 子,吳國 姬,越國 姒,齊國 姜/田,楚國 羋,燕國 姬,韓國 姬,趙國 贏,魏國 姬,秦國 贏 。

春秋戰國大姓估計這七個了:姬子姒姜田贏羋。其他答主也說了,這幾個大姓消失的都是因為姓氏合一。比如姬姓(百度百科):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魯姓、魏姓、楊姓、蔡姓、韓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衛姓、畢姓、蔣姓等411個姓占《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

其他一些姓的消失主要是因為絕嗣,歷史越長越難傳承,越是大姓越容易傳下來,符合馬太效應。詳見 大象公會


實際上戰國以來我國的大姓(氏)已經很穩定了。

可以認為我國的姓氏起源於周代(最遲是戰國時代),傳統的關於姓氏的書籍對於姓氏起源的描述大體上沒什麼問題,主要的問題是改姓及冒姓問題。

通過查看先秦私璽(私人印章),可以看出大姓(氏)的變化並不大。

秦印的前十大姓氏:

1、王

2、李

3、張

4、趙

5、楊

6、任

7、徐 公孫

8、高

9、橋 呂 郭

10、蘇 韓 司馬 董

三晉印璽與秦印類似,張王李趙佔據前四

另外楚簡也顯示江淮地區的特色姓氏在楚國已經有所表現了,比如:

鄧黃周陳。

ps 俗語中的張王李趙遍地劉,只有劉姓不在前十,這與漢劉有關。

雙姓其實是越來越少的,但是即使在戰國雙姓也不是主流。

不應該強調現在的姓與先秦的姓不同,其實秦漢發生了姓氏合流,後來的姓主要是繼承了先秦的氏。

參見:

《古璽彙編》

出土楚簡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56


針對排名第一的那個答案 補充一下

先秦貴族有姓有氏 姓是別婚姻 氏是別貴賤 男子稱氏不稱姓 女子稱姓 同姓不婚 不過後期也不嚴了 比如晉文公重耳就是父母都姬姓『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

秦漢之後的姓氏~=先秦的氏

以晉國六卿中的中行氏跟知氏為例。中行氏的最開始的家主叫荀林父,做了晉文公的中行將,因此他被叫做中行林父,或者荀林父,但是不能叫他姬林父。荀林父的弟弟叫做荀首,他被封在『知』這個地方,所以也叫知首,但是不能叫他姬首。

先秦氏的來源主要有1.封地:比如知氏,令狐氏 2.官職:比如中行氏 士氏 3.地名:比如東門氏 東郭氏 4.祖先的名字:比如齊國的貴族國氏來源於祖先公子國 高氏來源於祖先公子高

庖丁解牛那個』庖丁『,丁是這個人的名字,皰是職業,不是氏。類似的王孫滿,名字是滿,王孫是表身份用的。同樣的,出土的呂不韋戈上面刻著:「五年,相邦呂不韋造。詔事圖、丞蕺、工寅。」後面的意思是叫蕺的官員監工,叫寅的工匠製作,都不是氏。

類似的命名方法見於很多國家,比較類似的是日本跟古羅馬。

比如: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 這哥們大家都知道哈

家名:德川 約等於先秦的氏

氏:源 約等於先秦的姓

感興趣的可以搜搜五攝家,他們都是藤原不比等的後代,分為近衛 鷹司 一條 二條 九條五家

比如凱撒 全名Gaius Julius Caesar

氏族名:Julius 約等於先秦的姓

家族名:Caesar 約等於先秦的氏

戰國秦漢以來,姓氏之分逐漸消亡,平民也有了氏。你去翻翻自己家的家譜,肯定都是x氏宗譜(或者族譜),沒有寫x姓的。


我猜題主一定在想那麼多姓公孫的都跑哪裡去了。。。


這個問題一篇博士論文都論述不全。其實這個問題很籠統,東周姓氏數量有多少?究竟與三國時期有多大差異?我們現在能統計的姓,是從戰國時期開始,因為有包山楚簡、有古璽,這時期的姓比較接近我們現在意義的姓。再往前,氏姓混雜,起碼從統計角度是很難說清的。所以這個問題選的時間點進行比較是有點問題的。


前面說的都特別正確,特別全面,屬於直接原因。最簡單,最根本的原因是歷史的進程註定伴隨方方面面的改變。從周朝到魏晉,再到現在,舊的姓氏不斷消失,新的姓也在慢慢出現。除了姓,不斷改變的還有俚語,服飾,建築……太多太多。


我們現在的姓是從古姓流傳下來的,即使現在數千萬人口的旺姓在古代也可能只是一個幾百人口微不足道的小姓,旺及一時只能說明當時的成功,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倒推歷史,尋找古代旺姓在哪個時代大量減少。

我們需要把政治穩定的時間壓縮以提高搜索效率,試著把三國時期向前追溯直到漢初,還要把漢前最穩定的組織找出來,嗯,應該是周朝下的各個封國,旺姓依附於國家權力的現實不變,引起姓氏群體變化最大的是滅國戰爭,所以我們將範圍縮減到春秋戰國和秦滅六國時期,可以不負責任的妄斷一下,會不會是滅國戰爭的爆發,導致依附封國權力的姓氏為求自保,改名換姓,舉族遷移。

嗯,有這個可能。

我們繼續往下思考,為什麼漢以後,姓氏的變動與今天差異小了?

我第一想到的是,姓做為組織起來的共同依據在周朝無數的兼并戰爭中作用被削弱,同姓氏族不足以對抗更優秀的異姓僱傭組織甚至還不如異姓結拜組織。更多的是依靠家族勢力與志同道合的人合作,瓜分中央權力來獲得競爭優勢。

當國家一統,皇族大姓與權貴大姓對國家更重要,而對廣大百姓,也只是父親留下的記號,沒有功利價值的姓,反倒穩定的流傳下來。


推薦閱讀:

戰爭年代,給您留下最深的印象和畫面是什麼?
社會制度有可能改變嗎?
為什麼同樣是藝術造詣深厚,同為亡國之君的宋徽宗與李煜;世人評價完全不同?
十四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本土國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和中國大陸老百姓比呢?
為什麼很多漢字只用來做姓氏?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姓氏 | 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