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賣給中國的德械師武器真的很先進么?與真正的德國師裝備相比如何?


調整師武器絕大部分仍為國造(中正步,二四式,捷克式,二十年迫,滬造山炮),一部分歐式機關炮,瑞造博福斯M1930型山炮。德式武器只有pak35/36型戰防炮,flak30型高射炮,M35型鋼盔。但編製內的山炮營和戰防炮連只有個別師才有配置。

普通一師重武器只有72重機,8門20炮,24門82迫。而有完整山炮營和戰防炮連的僅有教導總隊一師。

這種裝備跟同期的德國顯然是不能比的。


德國之所以給中國狂賣武器,並不是德國對中國好,而是因為小鬍子上台後向英美大量借債給工人發工資,外債還不起啊,國際公約是什麼?不存在的。能賣就賣,能鑽漏洞就鑽漏洞。可是後來還是還不起,怎麼辦?打啊!我有坦克!於是戰爭一下來,外債就解決了,小鬍子真聰明。

大家就發現了,只要民國多買德國貨,德國就還得起債了,德國還得起,就不會打仗了,德國不打仗,怎麼會有二戰呢?

於是我們發現,二戰元兇竟是中華民國(說的我自己都信了


實際上在當時是德軍的制式裝備。但因為一戰時的制裁等原因,當時德軍的制式裝備大多為一戰樣式,很多新式武器都僅僅為試造。

而民國政府購買槍支時,大多還需要引進生產設備進行生產,所以儘可能選取的是成熟生產工藝的裝備。所以一些當時尚未經過驗證的新式裝備並沒有去購買。

==============================================================

先更新一下國軍在32年調整全國軍隊裝備的制式

衝鋒槍(毛瑟手槍/駁殼槍、MP18)

步騎槍 (改造並統一1924式步騎兩用槍)

輕機槍 (哈斯開奇1931式輕機槍)

重機槍 (哈斯開奇1930式重機槍)

二十公釐小加農炮 (博福斯式47mm平射炮)

步兵輕榴彈炮 (施耐德75mm輕便山炮、博福斯75mm輕便山炮)

野炮 (施耐德75mm野炮)

山炮 (博福斯75mm山炮)

輕榴彈炮(施耐德105mm輕榴彈炮)

山榴彈炮 (施耐德105mm山地榴彈炮)

重榴彈炮 (施耐德155mm榴彈炮)

重野炮 (一五式105mm加農炮)

重迫擊炮(新式150mm重迫擊炮)

輕迫擊炮(布朗德1930式81迫擊炮)

75高射炮 (博福斯75mm高射炮、施耐德75mm高射炮)

小口徑高射炮 (哈斯開奇25mm高射炮)

高射機槍(哈斯開奇13.2mm高射機槍)

手槍(美國11毫米柯爾特手槍)

==============================================================

備註:國軍整備前,全國武器情況

我國現用各種火炮一覽表 共32種

迫擊炮有8種:

七五迫擊炮(遼造、滬造、晉造),

八二迫擊炮(晉造、滬造、金陵二十年式),

十五公分重迫擊炮 (鞏造、華陰造)。

【可能還有:魯造84毫米迫擊炮,遼16年式新150毫米迫擊炮, 遼13年式和遼15年式80毫米迫擊炮,漢造83毫米迫擊炮,川造82.5毫米迫擊炮】

山炮有6種:

七五山炮(滬造克式、漢造十年式、晉造一三式、遼造一四式),

俄造七六二山炮,

瑞典博孚士七五山炮。

【可能還有晉12年式75毫米山炮,晉17年式75毫米山炮,晉16年式105毫米山炮、 江南造二九倍七五山炮】

野炮有7種:

七五山炮(漢造二九倍、遼造十三年式),

遼造十四年式七七野炮,

晉造十四年式八八野炮,

七五野炮(德造三十倍克式、日造三八式、日造改造三八式)。

重炮有3種:

遼造一四式百公釐輕榴彈炮,

遼造一四式105公釐加農炮,

日造四年式十五公分重榴彈炮

【可能還有遼造仿日38式150毫米榴彈炮】

高射炮有2種:

遼造十六年式七五高射炮、

瑞典博孚士七五高射炮

【可能還有滬造57毫米高射炮】

輕榴迫1種:

荷蘭哈衣哈七五輕榴彈炮

平射炮有2種:

漢造三七平射炮

遼造三七平射炮

高/平射炮有3種:

二公分加農炮(瑞士歐立根、瑞士蘇魯通、義大利伯來達)

--------------------------------------------------------------------------------------------------

(2)我國現有機槍一覽表 共21種

重機槍8種:

馬克沁七九水機關(寧造、大沽造、閩造、湘造、魯造)

三十節式七九水機槍(漢造、華陰造、滬造)

【可能還有24年式馬克沁重機槍(粵造、鞏造、漢造、、滬造、川造、黔造)

三十節重機槍(湘造、黔造,桂造)

漢造改良式三十節重機槍

遼造13年式七九重機槍】

手提機槍7種 :

七六三手提機槍(華陰造、鞏造、滬造、漢造、德造自來得)

德造白格門 765手提機槍

美造十一米厘手提機槍

【可能還有仿德765手提機槍(漢造、寧造、鞏造、滬造、粵造)

仿美國1921年式湯姆生衝鋒槍(粵造、晉造、川造)】

輕機槍6種 :

寧造自動八米厘步槍,

鞏造雙輪七六二水機槍

大沽造捷克式七九輕機槍

川造六八水機槍

粵造單人八米厘機槍

晉造十一米厘衝鋒槍

【可能還有7.9毫米氣冷式機關槍(粵造)、7.9毫米氣退式7.9毫米輕機槍(滬造、湘造、晉造)、遼造17年式輕機槍,川造啟拉利式7.9毫米輕機槍、捷克式七九輕機槍(粵造、川造、晉造、、川造、桂造)】

(3)我國現用各種步馬槍一覽表 共52種 手槍16種

步槍44種:

七九步槍(漢造、鞏造、粵造、奉造、川造、江南造、晉造、德造九八式、德造八八式套筒、德造二十四年式、比造二十四年式)

六八步槍(滬造、粵造、奧造、菲利賓),

十一公釐步槍(德造格拉司毛瑟、德國造九響毛瑟、德造單響毛瑟、黎意五響、黎意單響、英造馬梯呢、英造比伯地)

八米厘步槍(日造村田式、奧造曼利夏、奧造赫德曼邊針)

三分五步槍(法造哈乞開斯、美造溫者司、英造林門登邊針)

六五步槍(日造十三年式、日造三八式)

七七步槍(比造、奧造史高達)

四分五步槍(英造林門登邊針、英造士乃德、美造米斯力)

德造九響毛瑟十公釐步槍

英造太白胎六分步槍

法造法得利步槍

美造哈乞開斯十一厘步槍

美造雲吉司一生一步槍

美造七米厘步槍

俄造7.62步槍

俄造單筒一生的毛瑟槍

意造六六步槍

【可能還有晉造六五步槍】

馬槍6種:

馬槍(法造法得利馬槍、日造村田式八米厘馬槍、日造三八式六五馬槍、日造三十年式六五馬槍、奧造曼利夏八米厘馬槍、日造村田式八米厘馬槍)

【可能還有粵造七九馬槍】

手槍16種:

七六三手槍(漢造自來得、鞏造自來得、恩斯達自來得、恩斯達二十響自來得、德造二十響自來得、德造十響自來得)

九米厘手槍(日造二十六年式、比造白郎林、自來得蓮蓬式)

比造白郎林七六五手槍

自來得八米厘八手槍

比造皇家牌八寸白郎林手槍

地蒙牌八寸白郎林手槍

六三五四寸白郎林手槍

三八號左輪手槍

三二號左輪手槍。

【可能還有1896年式毛瑟半自動手槍(亦稱763自來得手槍)(川造、大沽造、晉造、遼造、汴造、湘造、黔造)】


1934.1-1937.7國府訂購德造陸軍裝備一覽表 "

此表為綜合下列資料製作:《孔祥熙為對德訂購武器事致蔣介石函》,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全宗號:三,案卷號:22586;辛達謨:〈德國外交檔案中的中德關係〉(五),《傳記文學》第42卷第3期(1983,台北),頁82--86;〈何應欽為購德國軍火價格事致翁文灝函兩件〉、〈顧振等赴德期間就中德間簽約、購械及雙邊關係諸問題與翁文灝等往來電〉,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德外交密檔(192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4),頁234、頁364-383;《關於對美易貨償債及外銷礦品的函電》,中國第二檔案館藏,全宗號:二八(2),案卷號:2101;馬振犢:〈抗戰爆發前德國軍火輸華述評〉,《民國檔案》1996年第3期(南京),頁82;《整軍建軍方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570.3/5810,轉引王正華:《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台北:環球書局,1987),頁58-61;火器堂堂主:《論抗戰初期中央軍「德式裝備師」》

由該表不難看出,國府自德國輸入的武器裝備大到坦克,小到子彈,細到電纜,包括幾乎陸軍武器裝備的方方面面,其總數約佔全部輸入軍火的八成以上14,而這些軍火的品質基本上又都有保障。一時間,「在南京附近可以看到戴著德國式鋼盔的中國兵操作的德國制88mm口徑的高射炮。德國制75mm炮、博福斯炮、韓塞爾(Daimler-Benz Henschel)、M. A. N牽引車,以及其他德國武器在南京街上列隊行進」。國府一改從前的盲目與混亂,既注重系統引進又注重兵器品質,是有其良苦用心的:既希望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能夠加快陸軍現代化的進程,同時也認定德式裝備將成為日後對付日本侵略軍的「殺手鐧」。

第一次補充。有知友希望貼出實際收貨表。因為資料太多了,我就挑最後一年和抗戰爆發後補充訂貨和孔祥熙訂貨的表。其他還有很多就不貼了,太麻煩了

1937年開戰後,中國又有緊急補充訂貨1937年12月初起運一批,其中包括:10.5公分大炮36門並炮彈36,000發,15公分海防重炮4門並炮彈400發,測量儀器,13公分高射炮汽車及零件13套,HS123速墜轟炸機12架。

1937年12月15日起運的軍火,其中包括:7.5公分高射炮24門(6連)並炮彈92,000發,Ju86戰鬥轟炸機。

隨著日本對德外交壓力的日益增強,希特勒決心停止中德軍事貿易關係,蔣介石訓令之最後緊急訂貨,這批訂貨數量非常龐大,最後實際運到的包括:

據資料統計,在1938年1月中國進口的3萬餘噸軍火中,絕大部分來自德國。2月間,德國又運到12架HS123,3月間,價值3000多萬馬克的軍多又運到香港,包括上述訂單中的迫擊炮300門,高射炮300門,駁殼槍2萬支。

4月27日,主管對華貿易的戈林親自下令,停止一切對華軍事輸出。但這還不是最後。

儘管希特勒下了禁令,但從清末開始的中德軍工合作在德國培養了一大批對華有深厚感情的勢力。德國軍方和經濟界人士都不願意輕易和中國斷絕數十年的關係。

對華軍事貿易的德國總代表「合步樓公司」告知,供華軍火依然在秘密裝船運往中國,易貨貿易依然要履行。

7月9日,中國又通過芬蘭,盧森堡等曲線進口。10月19日,德國政府又和中方在重慶簽署了新的易貨貿易合同,大批德國軍火又通過香港源源不斷運往中國抗日前線。到39年5月,又和德國西門子和奧托公司在香港強頂軍用電話和卡車的易貨貿易合同。

到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法西斯軸心同盟建立,中德軍事貿易最終停止,此時,合步樓公司還有9,900萬馬克中國已付款訂單需要履行。

第二次補充:有人問中國進口的德國軍事裝備是否都是淘汰品?那麼我以當時的骨幹火力05榴彈炮做例子。

LeFH 18 式105毫米榴彈炮是20世紀20-30年代德國研製、裝備納粹國防軍的師屬輕型野戰壓制火炮。被廣泛用於二戰各個戰場,幾乎打滿二戰全場。

1933年2月14日,德國在華軍事顧問向蔣介石建議:---編成分隸新式各師炮兵團。每個炮兵團編製「博福斯山炮一營、十公分五輕榴彈炮一營、十五公分榴彈炮一連」。

就105毫米榴彈炮而言,德國當時有兩款。1936年4月國民政府赴德代表團團長顧振報告:一種是16式(LeFH 16),射程9000米。德軍仍在使用,但不久之後將會換裝18式(LeFH 18),射程10,000米。他請示兩種炮買哪一種?要16式可以馬上交貨20門,以後每月給5門。而18式要等到1937年1月交貨,以後也是每月交5門。國內答覆:買120門18式,希望儘快交貨。每門炮附400發炮彈,德國人開價930萬金馬克。

LeFH 18 榴彈炮的製造商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代理人是瑞士蘇羅通公司。所以該炮在民國年代一般被稱為「蘇羅通十公分五榴彈炮」。由此可見。中國進口的德國軍火都是當時德國最新研製的,和德軍本身同步裝備,甚至更早。

1936年,國民政府實際訂購LeFH 18 榴彈炮60門。1938年10月到貨4門,36門在運輸途中。另外20門需再訂。12月 36門炮全部運抵國內,裝備炮11團,炮13團和個別德械師屬炮兵。1942年,國軍有該炮10個機械化炮兵連,按編製數在40門

該火炮是國內唯一保存的一門 105毫米le.FH 18榴彈炮 ,且狀態良好,炮閂也可以打開


呃,鋼盔還是比國防軍好一丟丟的。

國府的問題是貪大求洋、追求高逼格,當然這樣回扣也高。要是希特勒也想斯大林那樣搞,這市場就沒法做下去了。


為什麼我在南京保衛戰遺照里看到了嶄新的閹割版一號坦克?(僅裝備7.92mm機槍),德國佬真心賣了不少來,侵華日軍跟列強一比就是渣,別說t34 4號了,bt7 3號都能吊打侵華日軍裝甲部隊,至於步兵,見過大♂炮嗎,日軍其實沒強到哪去,就是國軍太渣,恭喜你再一次洗地失敗了,成功轉化為高端黑


從我知道的情況來看,調整師更多的是滲透了德國人充實火力的思想,跟德械關係不大…
1、 步兵方面,通過中正式,捷克式、民二四、82迫的裝備,國軍大致過了一戰結束後德國自由軍團的水平吧…

2、你說無論是索羅通、施耐德、施泰爾甚至國造克虜伯、萊茵金屬以及各種渠道搞來的日本炮湊在一起了都填不滿的國軍炮兵缺編(這還是相對德軍減少了編製的情況),怎麼比較德軍師啊?

再說,其實大部分的裝備都是單獨編組的(比如150榴彈炮…),跟你師關係也不大…

3、坦克?一號坦克我怎麼說好呢?

即使這樣,還是那個問題,早期國軍機械化的就只有一個200師,而到了1942年,反而其實一個機械化師都沒有了(200師的機械化部隊在升格第五軍的過程中歸第五軍直轄)

4、以中國軍隊連軍靴、防毒面具都欠奉的情況來看,就不要指望德盔師能買得起什麼好東西了(我甚至懷疑德盔師的鋼盔是不是熟鐵做的)


詳情請見被isis怒草多次的伊軍美械師


賣的啥?

水壺?

為了獲取中國戰略原料鎢、銻等,德國政府代表克蘭與中國政府代表孔祥熙於1934 年8 月23
日簽署了《中國原料及產品對德國工業產品交易合約》,亦即以貨易貨協定,其主要內容是以德國的工業產品、武器裝備、機器設備、技術、人員等換取中國農礦產
品和原料。1936 年,南京國民政府派出以資源委員會委員、開灤煤礦總經理顧振為首的代表團赴德國。希特勒兩次接見代表團。最後於4 月8
日,由德國經濟部長沙赫特與中國代表團簽署了《信用貸款合同》,作為中德交易合約的補充條款。雙方議定,中國政府聲明同意於1934 年8 月23
日與克蘭簽定的交易合約由德國政府承擔責任,德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供一億馬克的信用貸款,中國每年可用2000
萬馬克向德國購買軍火、兵工廠及重工業設備,而以價值1000
萬馬克的鎢、銻、桐油、生絲、大豆等農礦產品償還,期限為十年,等於德國每年給予中國1000
萬馬克的信用貸款。雙方還一致同意,由德國工業產品貿易公司(時稱合步樓公司,1934 年克蘭在德國柏林創立,1936 年4
月將股權讓渡於德國國防部) 負責把商品交換協定中規定的軍事物資從德國運到中國,並把中國的原料和農產品運往德國。

土鱉康鐵牛


有些東西指標上可能還會好些,比如拿到24門32倍徑的sFH18什麼的(德軍自用型也就30倍)

其他的也就那樣,委員長一個是買不動,主要錢袋子也不是他控制,畢竟孔祥熙宋子文又不捨得掏大錢建設國防,只靠自己沒有動力也沒有足夠財力。

另外一個是德國一戰之後被閹割的幾乎只剩人了,產能本來就有限,但重建德軍的需求缺口倒是非常大,39年德軍最能打還有數量的坦克還是非德制,卡車這類輔助車輛則是整戰一直都沒有整軍齊裝過,希特勒也不可能賣多少東西給你。

還有德軍整戰的武器里也就只有戰鬥機和機槍的性能還比較好看,其他的真只靠人猛和在單個設備上堆錢(39年還沒什麼體現),然而國軍精銳在重炮掩護下也沒把日本上海特別陸戰隊打的怎麼樣,有再多裝備也是送。

坦克裝甲運兵車這類就別說,到蘇德德軍還有一大波徒步步兵師連火炮牽引車都湊不夠,泥腿子的卡車和摩托車也不夠用,也就實現了部分部隊的部分摩托化,就算摩托化了也還欠編製。

民國自己的底子還是前清打的,又不搞工業,顯而易見也是積重難返的,孔蔣的手筆也小,尚不如李秀成和李鴻章,安慶陷落之後也就一兩年天京的城樓上就都是恩菲爾德了,想想看兵力就知道了,淞滬之前的照片還顯示那兩精銳師至少部分部隊還在用老套筒/漢陽造,考慮到快彈即使上原版M1888也有炸膛風險+彈藥通用問題,恐怕.....


火影裡面有一句台詞;上忍扔出的小石頭可能會比凡人扔出去的手裏劍更具殺傷力。

首先在軍隊素質方面不可同日而語,其次所謂德械師,也並不像真正德軍那麼先進啊,跟現在軍火兜售一樣,將自己的淘汰裝備改改,加點新技術賣給落後國家,就拿裝備坦克來說,還是1號坦克,裝備兩挺機槍,缺乏重武器,根本不具備反坦克能力,很多時候真的像影視劇拿血肉之軀去阻擋。

平心而論,日本陸軍算不上強,坦克放到歐洲戰場未必打得過德軍履帶車 但是東南亞諸國實在弱雞落後,反坦克武器匱乏導致在面對日軍裝甲不厚但是表面滲碳的裝甲車面前束手無策。

再者德械師數量有限,本國做不到集團化,打掉一個沒一個,補充不來。

最後不是為國軍洗白,淞滬會戰真心不能讓國軍背鍋,首先地理位置不適合陣地戰,加上日軍飛機軍艦支援,國軍戰術思想守舊落後,後勤保障跟不上,因傷減員嚴重。同樣也是衛國犧牲,為什麼就不值得心疼尊重?


準確的說應該叫德械輕步兵師,輕武器方面跟日軍應該不相上下,重武器完全沒有得到元首的真傳啊。

想想後面內戰時的美械國軍的遭遇,在微操大神蔣光頭的微操下,就算德國國防軍過來也是送經驗。


樓上朋友們都說了,37年德國自己的德械也不能說是怎麼牛逼的,何況是給國軍的。但話又反過來講,日本吊打國軍那麼多年,不是日軍強,而是國軍弱。就全世界範圍來看日本陸軍裝備應該在列強平均水平之下。所以說如果能有足夠量的德械,國軍至少在硬體上能和日本持平。兵員的話我相信國軍精銳的戰鬥意志和執行力,不過在近代化戰術方面、兵員文化水平上可能不如日本兵員。比如至少日本兵都識字,知道電是怎麼回事,知道輕重武器怎麼搭配使用。


也就87師88師教導總隊三個樣板師勉強稱得上是德械輕裝步兵師,炮兵等都缺編


首先,是德國賣給中國的武器,不是希特勒。其次,從清末開始中國就比較青睞德國的武器,一是德國是先進國家,武器裝備性能質量都不錯。二是日本對中國早有圖謀,而日美英是盟國,中國想買他們的武器有些難度。

至於是否先進,跟中國花多少錢買有關,一分錢一分貨,中國想買什麼,只要德國有,而中國又付得起價錢,德國就賣。


陸軍師要比較硬體的話,要看1、火力投射水平也就是炮火、2、防禦能力和突破能力也就是裝甲、3、機動能力也就是摩托化或者機械化的水平。

德械師炮火尤其是重炮不足,裝甲力量么買了個1號坦克,摩托化水平么就更呵呵了,也就是步兵裝備還算過得去。跟真正的德械師比起來,屬於嚴重縮水版的輕裝步兵師,實力比1910年的德國步兵師都差的多,打第一次世界大戰都不行的,真當「大炮是戰爭之神」是喊口號么。


貌似1937到1939年國軍德械師基本全滅之後,斯大林賣了20個師的裝備給國軍。據說20個蘇械師包括74軍等國軍精銳。

不知道蘇械師閹割了多少。


是不錯,但有些錢花的太爛,例如m-35鋼盔就沒有必要買,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英國鋼盔代替,國內還能自造,中日都達不到歐洲機械化戰爭的水平,適用於一戰塹壕戰的英國鋼盔足以應付,至於水壺、武裝帶、乾糧袋、皮靴更是沒有必要買,別的什麼1型坦克、88mm高射炮買來也根本沒有用,日本坦克用37mm反坦克炮、20mm機關炮足以應付,150mm、105mm炮買少量編成固定的重炮團作戰時加強給主要方向即可。最應該的是從德國購買囤積巨量的75mm山野炮炮管以及其他國內不能製造的部件例如復進彈簧等,其他部件國內都可以製造,盡量做到師有12門制式的山野炮團,不足的用150mm重迫擊炮代替,鋁錠、馬口鐵也儘可能囤積,以應付軍用水壺、罐頭的生產,各種光學器材的關鍵部件多多囤積,這樣花同樣的錢,軍隊的整體裝備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是僅僅那幾個樣子師一樣的德械師


德國人是做生意,又不是援助中國,犯不著得罪日本。中國當時是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換來的裝備,數量當然很有限。蘇聯倒是真的在援助,很慷慨的,他想讓我們拖住日本人。


所謂德械師,既不德械,更不德國,實際上國軍裝備的根本提升要靠抗戰中和抗戰後接收日軍裝備和美援(主要為日械),以及整編後精縮規模,即使如此,其師級部隊平均裝備水準仍不高,即使中央軍系統也只有五大主力在傳統步炮火力上可基本達到30年代列強常備師水平,也就是有師有榴山炮團,團有獨立炮兵,營、連有迫擊炮、輕反坦克武器加強,班有輕機槍,比較欠缺的是快速偵察部隊和獨立運輸力量,當然這跟國情相關,綜合作戰實力等於日軍甲等師到乙等師之間,其它十餘個嫡系整編師(軍)裝備在日軍治安師到獨立旅之間,戰力在日軍團級上下,旁系或收編部隊則天差地別,沒法說


推薦閱讀:

請問圖中二戰德軍使用的是什麼火炮?
死在萊茵大營德軍戰俘真有75萬之眾?
為什麼二戰時期德國坦克的技術那麼厲害,以至於在火力和裝甲上遠超美軍?
為什麼山本五十六戰死之後,日本海軍會選擇古賀峰一作為繼任者?
二戰期間的日本海航/陸航可以用自殺式攻擊的方式攻擊美軍轟炸機嗎?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