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為何沒有入聲這一聲調?
如題。求詳釋。以及這一變化的時間?謝謝!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普通話是動物不能成精之後才有的概念,而普通話中從來都沒有過入聲這種音節或者調類。
題主可能問的主流官話或者官話口語吧?
身邊沒資料,憑記憶說一些:
北宋文人詞已經出現一些入聲韻尾合併簡化的情況(公元960-1127年)。北宋邵雍記錄的河北地區方言,出現了入聲韻母變成復母音的情況。大約三百年後,元朝(1279-1368)《中原音韻》記錄的某一支北方話(大都話還是中州話有爭議),已經合併入聲到其它聲調中,但是否當時的口語中還存在入聲獨立調類還有爭議,從《中原音韻》與官話中某些方言的歸併方式有相似之處來看,似乎記錄的就是已經消失獨立入聲調類的那種方言,但周德清又加了句:這是為了押韻,普通人說話還有入聲(大意),於是,就有了爭議了。但是從周德清的分類中,沒有按照之前韻書那樣按入聲韻尾分部或歸併,那個時候,最保守的估計,也應該是喉塞音入聲,再激進一些也僅僅是一種獨立調類(獨立調類的可能性極低,想想這本書目的是什麼就應該可以明白了)。
到明朝後期,儘管一般的記錄都存在入聲(調類),但很多涉及到入聲的字已經出現大量文白異讀,可以認為,當時的口語中,除非模仿官方韻書的讀音,已經沒有入聲調類了。
到民國,新國音取代老國音,沒有入聲的音系轉正成為國語標準。
做一個最簡單的模擬,這樣一組音:
階段一:[ta1、ta2、ta3、tap、tak、tat]
階段二:→[ta1、ta2、ta3、tak]
階段三:→[ta11、ta12、ta2、ta3、taq]
階段四:→[ta11、ta12、ta2、ta3、ta4]
階段五:→[ta11、ta12、ta2、ta3]
上面為模擬普通話,調類1分化為調類11和12,但如果僅僅是回答入聲消失的問題的話,可以免去這個變化。
階段一,為標準中古漢語的形態以及粵客的狀態(閩語比較特殊,有方言存在四種入聲韻尾,這裡不作為例子),
階段二,就是上面說到的北宋文人詞有些入聲尾已經合併的狀態。
階段三,就是《中原音韻》最保守的一種狀態以及江淮官話、晉語的狀態。
階段四,就是《中原音韻》稍激進那麼一點的狀態,以及南方某個方言的狀態(入聲仍然為獨立於平上去的一調類,但沒有塞音尾,記不清哪個方言了)
階段五,就是普通話的狀態。以及大部分北方話的狀態。
具體到時間,如果入聲指的是完整的塞音尾入聲,那麼最早可查的消失時間是北宋河北方言,如果指的是入聲調類合併到其它調中,那麼,應該是中原音韻(如果我沒記錯,應該1320年前後吧)到明朝末年這一段時間。
如果指的官話標準音中沒有入聲,那麼就是新國音取代老國音的時候(民國)。具體的時間是1932年。《國音常用字彙》公布,書中指出: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並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漢語中入聲並沒有消失 在南京話客家話廣東話中都有所保留
如果是說普通話的話 應該是問北京話中的入派三聲才更準確
入聲消失 和韻尾塞脫落的時間接近
是個逐漸的過程
多數學者認為 北方普通話的大部分地區 入聲調類消失大約始於晚唐 至宋末或元初完成
普通話的基礎語音是北京音,屬於北方官話方言區,自《中原音韻》時代起,入聲已派如平上去三生
普通話中的」入聲字「概念就證明入聲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在實際應用上被歸到其他三聲去了
普通話以前有過入聲?
謝謝邀請,漢語當中的入聲並沒有消失,漢語的入聲,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喉塞音,靠氣流來切斷聲音;一種是以韻母做韻尾切斷氣流。不同的方言當中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譬如晉語和江淮官話就是以喉塞音為主,而粵語大部分是只保留了以「ptk」做韻尾的入聲,贛語主流則是喉塞音和「kt」韻尾同時存在,總之,現代漢語的入聲並沒有消失,它非常鮮活的保留在各路方言當中。 目前存有入聲的大方言區有「西南官話,江淮官話,晉語,吳語,閩語,粵語,客家話,湘語,贛語,平話,徽語」 不僅僅是入聲,濁音,小舌音,彈舌音,邊擦音,都鮮活的保留在某些漢語方言當中(或者是後期演變),漢語是一門美麗而高雅的語言,希望大家感受到漢語的魅力!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好多地區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話最接近?
※你在家裡為什麼不講標準一甲普通話?
※方言是否阻礙溝通 是否應該消除方言?
※捲舌和翹舌兩種發音描述在語音學中是一回事嗎?
※蠅營狗苟這個成語在普通話里的讀音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