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無戰事》中,崔中石跳湖前(第 17 集第 17 分鐘左右),身上穿的衣服是假領子嗎?

這個主要原因是當時布匹供應不足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很流行這個的,這裡的穿著是否符合當時情況?


主要是因為即使是北平銀行副主任,但廉潔清貧,即使天天過手百萬錢款,也依然不為所動。 有信仰的人。當然這裡因為脫衣服這個細節展示,使方孟敖震驚又欽佩。更加強了如兄如師的崔叔形象。讓方孟敖認識到共產黨其中之一的品質氣節。所以即使崔叔到死都說他不是共產黨,方孟敖依然不能相信。後面大紅叔和方孟敖攤牌時孟敖就說為什麼派崔叔來單線聯繫他,一方面也是讓他看到了共產黨這個黨派中存在優秀人才而且整體也如他管中窺豹那樣如其所見。 搜狐視頻里採訪祖峰時他也說這個細節十分到位。


剛剛看完小說,小說里這個情節通過方孟敖的心理活動作了解釋。

(大致意思是)方孟敖看到的時候時有些驚訝,因為即使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北平銀行金庫副主任的長衫里也不應該居然只有假領子,非常寒酸。

根據崔中石一絲不苟的性格,他穿假領子更多是因為清貧的無奈。如果假領是當時流行,我覺得其他人物比如徐鐵英馬漢山,都更有可能穿假領,然而劇終他們都還是正常的襯衫和中山裝。


這個細節如果和本劇前面中石同志在茶樓聽一曲《花好月圓》把找頭7美元全部作為小費一對照,就可以知道那7美元小費完全是扯淡。那時候,1944年,美、英、中等44國通過《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最後決議書》,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35美元是一盎司黃金相當於現在1200美元(這兩天跌破1200了)。

清廉的革命同志不帶這麼土豪的,一出手相當於現在的1500元人民幣,劉和平老師還以為7美元是現在40多元人民幣了吧?


因為崔叔窮……

順便跪摸我崔叔二頭肌……


這種衣服解放後也有。

是因為窮,買不起整件的,而這種衣服省布料、便宜,穿上外衣後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因為他窮。

之前有幾幕,在崔中石家裡,吃的飯菜都是清湯寡水,去領糧食的時候,碧玉十分欣喜的神情,孟家送了一些糕點,碧玉捏了一點分給孩子吃,每次崔中石回家,碧玉都要抱怨。很多地方都說明這位銀行要員生活狀況非常平寒,崔中石作為潛伏在方家的我黨,左要完成任務暗中扶持方孟敖,右要坐穩金庫主任的位子,手握重金卻一貧如洗,老婆孩子都快要吃不上飯了。可矛盾的是,他在請求徐鐵英解救方孟敖時卻一擲千金,絕不含糊。

崔中石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和信仰上,以至於連一件完整的白襯衫都穿不起。

電視劇中祖峰老師的演繹其實已經十分到位,但許多刻畫需要觀眾自行理解,看過原著之後回想細節,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崔中石這個人物正直,清廉,悲情,如果演不好會顯得特別虛偽,幸好有祖峰老師實打實的演技詮釋,在前期特別出彩。


聽說過去窮的時候,人們的襯衫除了能從外衣里露出來的部分,其他地方都沒有布料,真有這麼回事嗎?

如果你看過《北平無戰事》,可能對這一幕印象深刻:

祖峰扮演的崔中石脫掉長衫準備跳水時,露出了一件像加料版女式運動內衣,又像縮水無袖高齡毛衣的東西。

這到底是個什麼鬼?

《北平無戰事》的故事背景在四十年代末,崔中石是個上海人

他身上穿的那件無袖衫,還真不是劇組開腦洞亂設計的,這東西學名叫「節約領」,又叫「經濟領」、「假領頭」。

它們衣領部分大多挺整齊,高級點的用的確良,前胸後背都有半截布,貧窮些的用紗咔白布,而且要像肚兜一樣在身後系根繩子。

● 節約領

雖然不確定具體發明年代,但是節約領確實最早出現於上海,三十年代的老電影《馬路天使》里就有了它的身影。

在六十年代以後的大中型城市節約領已經相當常見了。

為什麼要有這種鬼畜的設計?

一個首要原因是窮,更確切地說,是因為買布要布票

我國經過戰爭摧殘,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棉花產量從1936年的84.9萬噸下降到44.4萬噸,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棉布消費量5米多,這還是包括了被褥和服裝用布的總數。

● 「補丁越多越進步」

當時的情況是,即使在全國經濟最好的上海,一家四口除了單褲和單短衫,其他衣服每人平均還不能擁有一件,比如四個人總共有1.8件棉袍、兩件棉襖、兩條棉褲。

到了1952年城鄉居民用於衣著的平均年消費只有8.95元

衣著以純棉布為主,但平均每人消費純棉布僅5.6米

其他衣料消費更低,呢絨每157人一米,絲綢每18人一米,棉線襪每5人一雙,毛線每174人一斤。

在這種情況下,1954年9月,政務院通過了《關於實行棉布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關於實行棉花計劃收購的命令》兩份文件。

以後近30年中,每個人所能消費的棉布量都是國家決定的。

必須憑布票購買,由國營中國花紗布公司統購統銷。

● 1969年浙江省布票

從1954年到1960年,最多的時候是每人每年供應棉布8.9米,最少時是6.9米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

長袖襯衫,一般一個用布1.5米,也就是在理想情況下,一個人一年的布夠做五六個長袖襯衫。

可除了襯衫,你家的床單、被罩、窗帘、枕套都需要布,而做一個1.5米寬2米長的被罩,就要用3米布。

而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都要從做鋪蓋剩下的布里出。

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講面子的上海人,尤其是成分欄里填著「幹部」的人該怎麼辦呢?

勤勞勇敢的城市居民們靈光一閃,發明了跨世紀的「節約領」。

雖說節約領有可能借鑒了歐洲十九世紀資產階級反覆拆卸漿洗的假領子,但是它們的發明邏輯不大一樣。

中國人愛穿節約領,並不是為了減輕洗衣工作量主要還是因為貧窮而熱愛生活。

因為布票不夠,因為買零碎布頭經常不要布票

這種極具設計感的服裝,六十年代風靡大半個上海,又迅速蔓延到北京等地,直到改革開放以後的八十年代,還擁有相當穩定的受眾群。

據說當時上海的全泰服飾鞋業總公司,節約領只賣幾毛錢,每天能賣出近千個

其實到了現在,節約領也並沒有銷聲匿跡,很多地方都還在堅持銷售這種商品,13塊錢左右一個

消費者主要是中老年。

愛懷舊的中老年群體喜歡節約領,它的變體就要常見得多。

打開淘寶搜「假兩件」,你會看到各種男士女士純色格子加絨加厚繁多花色。

支配假兩件受眾的,主要是一種特殊的審美趣味對「兩件只要一件錢」的執念、以及「反正沒人知道是真襯衫假襯衫」的購物心態

而這三者,都與節約領的哲學一脈相承。

參考資料:

1. 沈蘭:《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城鎮居民服裝消費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2. 吳為忠:《穿越時空的「節約領」》,《解放日報》,2014年11月。

3. 吳芳:《假領子,真時尚——經典國貨假領子流行熱的冷思考》,《藝術科技》,2014年。

出品丨視知TV 作者丨馬馬馬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看過原著的告訴你那是窮


是的,無論是七十年代還是解放前,經濟窘迫,城裡的男人既要節儉又要保持形象,以上海男人為典型代表,假領頭就這樣應運而生!


沒看電視劇,假領子是當時沒那麼多衣服換洗,而領子又容易臟


我小時候跟我媽到賣襯衫的商店裡,還專門有賣這種的。。。


在這裡說一下,根據考證,其實這種假領子是在解放後的上海才出現的,之前並不流行,這裡可能是編劇的疏忽之處。當然,這不影響我愛崔叔!喜歡崔中石的朋友可以來群390420504


崔中石的清廉顯示出他的不專業或編劇的不專業。

試想,出淤泥而不染是不是想讓自己更招(懷)風(疑)吶?

真正的有策略應該是自己跟著環境錦衣玉食,把金(黨)條(費)藏在雞窩裡。

想到我說的哪部據了吧?


推薦閱讀:

能否用視頻分享一下,穿漢服是怎樣的體驗~?
吃貨木下視頻里穿的這件衣服是否真的是南京大屠殺照片?
怎麼評價電影《盜夢空間》里的西裝?
身為漢人,你會成年後給自己買套漢服嗎?或者在自己孩子成年禮上送一套漢服給他?
除了傳統的木屐外,和服還可以配什麼鞋?

TAG:衣服 | 電視劇 | 北平無戰事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