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芝加哥大學(TheUniversity of Chicago)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是美國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芝加哥大學從建校起,便以宏觀教育理念與微觀實驗精神奠定了她在美國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時,該校對於學術研究的貢獻也使其擁有極高的聲譽。世界上很少有一所大學像芝大那樣在各個學科領域均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學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經濟學派,芝加哥社會學派,芝加哥建築學派、芝加哥氣象學派、芝加哥文學批判學派以及芝加哥數理分析學派等等,芝加哥大學也是行為主義政治學和法律經濟學的誕生地和搖籃。此外,該校在人類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地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數學、物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神學等領域的教育地位與學術貢獻同樣值得稱道。
&> 芝加哥大學 (英語: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是一所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該大學包括本科學院以及由 4 個系、6 所職業學院和 1 所繼續教育學院組成的各種研究生項目和跨學科委員會。芝加哥大學有約 5000 名本科生和 10,000 名研究生。芝大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有 89 位教師和校友曾獲諾貝爾獎,為美國大學中最多。2 位校友曾獲圖靈獎,12 位教授榮獲過國家科學獎章,現任教授中有超過 60 位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 與哈佛、耶魯等大學相比,芝加哥大學只能算作一所年輕的大學。但是,由於芝加哥大學以開放的精神,兼收並蓄地包容了洪堡與紐曼兩種大學理念,並結合美國社會的現實,建構了獨特而卓越的組織理念、研究理念和教學理念,使其在較短的時間成為美國,乃至世界一流大學,並被譽為第一所美式大學…
Source: 芝加哥大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感覺就是只要不了解內幕的人,看到你的GPA都覺得你是學渣。畢業後在國外找工作,HR把我的成績跟英式的比較,說我這隻能算是second upper, 還差點減我的工資。你妹的姐姐是top 10%好嗎?
芝大GPA極其嚴苛。大學四年讀完很多人還沒破處,但GPA往往第一學期就跌至4.0以下。聽聞建校一百餘年內無人能打破完美GPA這個魔咒。平均GPA是二點幾的美國高校恐怕再難找到第二家。
我第一學期剛入學,雞血打得比較足,挑燈夜戰三個月,學期結束時洋洋得意,覺得考試發揮蠻好。三科成績出來果真是三個A,只剩下最後一門中級微積分。當時考試成績是全班第三,九十分這樣子,三四十人的班級,拿了個B, 3.0的GPA,頓覺天昏地暗。去找老師問是不是除了差錯,老師說,這個成績已經很好了,大部分的同學得了C, 還有幾個是F (對,你沒算錯,就是0.0GPA)。
某次恐怕要掛科,但仍信誓旦旦的對周圍人說,姐姐我是學術的人,是高尚的人,是有情懷和高級志趣的人; 我人生的價值難道只在於這個分數么? 但事實上是,我們大家都漸漸被虐習慣了,而且重點是,姐特么哪還有人生啊?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我只是在芝大的夏校經歷過,今年在申請他們的本科,不過大半的可能是不會去念了。
夏校的經歷和正常學年肯定很不一樣,第一點是壓力小很多,但是也見到了不少芝大的本科學生和教授。在我的經歷里,芝大是個在那裡學習的時候挺壓抑,但是離開了之後很想念的地方。因為要曾益其所不能,就必須要先經歷過那些痛苦的過程。學習的工作量非常大,我是文科生,選的歷史和人文課加起來每天都要讀200-300頁,芝大的學生每個人都非常厲害,我就完全是被在讀生碾壓。學校的設施不是非常好,但是教授都非常厲害。有一些教授非常自傲,但也有其他的很平易近人。我在芝大的夏天呆了六周,遇見了很喜歡芝大的在讀生,也遇到了很討厭芝大的在讀生。一個人會跟我說,雖然在收到錄取的時候因為聽說這裡是"where all the fun comes to die」而難過地哭,但是來了以後很愛很愛的。但是也有另外一個人直接告訴我,「just don"t come here".
至於生活,雖然學校在風城旁邊,但是進城還是挺花時間的,不過城裡的確是該有的都有了。最重要的是學校和芝加哥城有非常緊密的聯繫,芝加哥的學生很容易通過學校的關係找到城裡的實習工作等等。I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s a History Major specializing in Late 19th Century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and I wrote my senior thesis on the developing of banking regulations in early 20th century America.
I』ll break down my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to a couple of categories:
1. Academics.
My teachers and classes at UChicago varied widely in quality, ranging from some of the best academic classes I have ever taken with amazing teachers, to quite boring classes with mediocre teachers.
The lesson I learned from this variation in quality is that no matter how prestigious a school is, it can still have weak points. If anything, UChicago』s fame creates a lot of tradeoffs which can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its education. For instance, UChicago attracts some of the best academic minds of the world to its campus, but because those minds are so well-known they are able to get hired despite teaching very few classes each year. The really famous UChicago professors, like Freakonomics author Steven Levitt, and Economics Nobel Prize winner Eugene Fama only teach one class every year or two. Likewise, UChicago』s core curriculum does a good job of teaching all student the basic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but it also forces students to take lots of classes they don』t want to and probably won』t like.
So you can』t just take random classes at a school like UChicago and expect everything to be high quality. You should research which classes and teachers to find the good ones. Based on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elite liberal arts colleges probably offer better teachers on average than elite universities like UChicago, but if you are careful in your course and teacher selection, you can still have a gre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2. Social Life
UChicago is known as 「The Place Where Fun Goes to Die,」 and that』s sort of half-true.
When it comes to a school』s 「culture,」 people tend to overstate how different schools are. Any time you gather thousands of individuals in one area, there will naturally be a lot of variation of personalities and culture between them. So even though UChicago is a generally nerdy, party-adverse school, there are still parties you can go to every weekend to get black-out drunk if you want. Likewise, famous party schools like NYU and UCLA will have plenty of nerdy kids who prefer playing League of Legends over going to bars.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t UChicago is that I met a ton of really smart people and made some good friends. If you are intellectually oriented, this is a good school to meet people who like to discuss abstract ideas, though you should be warned that not everyone fits that mold. Most econ majors (the largest major at the school) only care about getting jobs at Goldman Sachs and don』t actually care about econ. Likewise, many bio majors only care about getting high-paid doctor jobs and have no intellectual passion. That』s ok of course, just note that while UChicago is a more intellectual campus than most, there are plenty of students who are not-intellectually oriented as well.
When I wasn』t studying and writing essays, my average weekend was spent playing video games and board games with friends in the common area of our dorm, often with a beer. This seems to be a pretty common trend among UChicago students, so if you like that sort of low-intensity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chool is perfect for you. I should also note that though alcohol abuse is relatively uncommon, alcohol-ban enforcement is quite weak, with RAs and administrators generally not caring if you drink alcohol as long as you aren』t being disruptive.
3. Food and Dorms
Honestly, UChicago』s amenities are mediocre. The dorms are mostly old and uncomfortable – famously a dorm was decommissioned while I studied at UChicago because a toilet literally exploded. I stayed in the same dorm my entire time at school because I liked the location, but the rooms and especially bathrooms were nothing special. Newer dorms on campus are more comfortable, but there』s nothing modern about them, aside from their exteriors. For instance, there is no control over temperature in individual rooms, and I distinctly remember students freaking out over unending blasting heat during my first year.
Likewise, the food is… meh. The students are constantly launching complaints and protests against Aramark, the company which supplies the cafeterias, for unsanitary conditions and worker abuse. I can』t confirm if the cafeterias are actually dirty, but I never found the food particularly good, or having much variety. Fortunately, there are some excellent restaurants in all price ranges nearby – a personal favorite of mine is Salonica, a Greek diner with delicious burgers and steaks. However, off-campus food is not covered by UChicago』s meal plan, and the meal plan is mandatory for all students who live in dorms, so a lot of students are trapped eating expensive, and mediocre food by the University』s bullshit scheme.
4. Location
The city of Chicago is fantastic, easily one of the most-comfortable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a beautiful downtown and skyline to rival New York City without being as crowded, expensive, or dirty. It also has a cultural legacy to rival Los Angeles, but with a more thriving, big-city feel. UChicago students should and do take every opportunity to hop on one of two conveniently located trains near campus to travel to the city center to visit sky scrapers, malls, movie theaters, museums, the aquarium, the zoo, sports games, or just to walk around a gorgeous city. I would personally go to the city at least once every week or two with friends or my girlfriend.
Unfortunately, UChicago isn』t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Chicago. Rather, it』s in what』s called the 「South Side,」 a notorious impoverished and crime-ridden area. The school has spent a fortune making sure it』s campus sits in a safe security bubble by buying up and renovating nearby property and employing a private security guard on every street corner. So while UChicago is technically 「in」 a great American city, it』s not in the best part of it.
A lot of Chinese parents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UChicago』s safety and I can confidently say they shouldn』t be. Yes, the area around the campus is quite dangerous, but the campus itself is very safe. So as long as students don』t stray too far from campus they will be fine. And honestly, there is no real reason to leave the immediate area around campus accept to go downtown, for which there is a convenient train on campus.
5. Weather
It mostly sucks. The Winters are freezing and made even worse by wind-chill (Chicago is known as the 「windy city」). Snow clogs up the campus and patches of ice make biking dangerous. The Summers are surprisingly sweltering, and made even hotter as the city itself traps in heat.
However, during the narrow stretches of Spring and Autumn when students are at school, it』s beautiful! It』s neither hot nor cold, neither windy nor still, and the leaves either turn bright green or dark red. Now if only the rest of the year were as nice…
2016/12/20 更新
好多同學私信我說最近剛剛收到錄取信,真的很為被錄取的同學開心~
大三開始的很順利。我在芝加哥大學的經歷似乎是曲線的,時好時壞,但總體呈上升——回想起來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經歷。
現在越來越開心,芝加哥大學讓我越來越好,所以剛剛錄取的同學放心的來吧哈哈哈,磨難都是一時,很多其他東西都會伴隨你很久。
————————————————
2016/8/29 更新
又上了一年大學,馬上要開始第三年。第一年的時候在這裡極其不快樂,多次在洗澡的時候坐在地上大哭,對著圖書館的人偷偷翻白眼,常常逃到另一個城市逍遙,不止一回考慮轉學。
後來我和一個當時的大三學長聊,我說我很不快樂,他說,我也不快樂啊,不完全快樂,我說,是嗎,我聽到的人都說覺得這裡酷斃了,很適合他們,而我卻一直厭惡這裡,想轉學,我應該是另類。
他放下筆,推開剛才還一邊和我聊天一邊寫的econ pset,說,你看看這個咖啡館裡的人,我跟你說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考慮過轉學,其中估計有個一半多填好了申請還遞出去了。我說,真假的?他說,是啊,我就遞過,填好了轉去Stanford的申請書,交到學校的時候接待的阿姨說,不少人都會選擇轉去斯坦福。
那個時候我看著圖書館裡那麼多的人,低頭學習的,和同學討論的,無一不帶著笑容。可我忽然想起也見過凌晨三點的時候有個女同學拉著男朋友的手在書堆面前狂掉淚,南邊法院圖書館裡突然有人大喊「f**k this sh*t」,哦,好像我也不像我想得那麼孤獨,不是一個人。
後來呢,我也沒轉學,一般是懶得,一半是因為,我覺得芝加哥大學的非人類一般困難也非人類一般厲害的學術,把我磨練的難以適應大部分其他學校。這樣的氛圍如此特殊,我恨它,怕它,卻也馴服於它,在它的磨礪下飛速成長,長成了我不敢想的優秀模樣。
就是這樣,打擊你,不給你好日子過,最後挺過來的人,就收穫的不是一點半點。有天半夜我學習完從圖書館出來,遠方Reynolds Club的燈光在一片薄霧裡極其美麗,那個時候我突然內心充盈,覺得自己還是愛著這裡。雖然還會在學弟學妹面前半開玩笑的說,算了,我們學校不會讓你開心的,別選這裡了,但是其實心底里自己知道這種複雜的感情是怎麼一回事。
怎麼形容這種感情比較好呢?我在波士頓藝術館買票時,剛好遇到一個在那裡實習的姐姐在賣票櫃檯。她看到我的學生卡,說好巧,我也是芝大畢業的,怎麼樣,你現在感覺如何?我猶豫了一會兒,說,還行吧,就那樣。她笑了,說,I never knew anyone who entirely loved it; a love hate relationship sounds about right.
But it"s the best kind.
————————————————
剛好處在大學這一年來較為低谷的時候,於是決定寫這個讓我感覺極為複雜的問題。
這裡並沒有不安全
剛剛錄取的學弟學妹都會一遍遍的問我,「學姐芝大是不是天黑不能出去呀?」「學姐需不需要我帶電擊棒?」「請問住在南邊宿舍可以自己走回去嗎?」 我都會不厭其煩的說沒問題,不需要,當然可以。似乎芝加哥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槍響,搶劫,黑哥哥——我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大白天走在路上被cat call這樣的事情。可是芝加哥大學的這一片地方,雖然處於芝加哥南邊,但個人感覺是個safe bubble。只要不去一到晚上就幾乎沒有夜燈的hyde park,61街以南各家各戶都裝防盜門的區域,和西邊某些幫派區(說實話你真的會有時間去這些地方探險嗎,一沒有美食二沒有娛樂三沒有美女帥哥,學習很忙根本不會去的),其他地方都可以自己隨便走走。我和女伴在黑夜的時候兩個人走過二十多分鐘夜路,和男朋友從宿舍走到Treasure Island又走回來共四十分鐘,凌晨兩三點從校園最南邊的法律圖書館走回北邊的宿舍,以及許許多多同例,都沒有問題。內心一定要強大
說芝大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奇怪的地方真的不是說笑,但除了這些所謂的quirks,還要適應的地方千千萬,必須有強大的內心。 來到芝大的人無疑都是自己原來圈子裡最優秀的,大家都是被原來的成績慣壞,又被芝大的嚴酷打入現實。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不少厲害的人忍受住衝擊,一如既往的優秀。而作為不幸被衝擊所影響到的人中的一位,我現在已經逐漸適應很多原先會讓我很不舒服很不開心的情況,比如周圍的人說「學業全線崩潰」卻其實又是3.8+的GPA,比如告訴學姐我的某某課得了B+收穫來的是尷尬的沉默(因為對方明顯覺得這已經十分之差卻又不好意思就這麼說出來),比如一個你認為是學霸的人星星眼崇拜另一個更厲害的人,比如不論是從食堂去上課還是從圖書館回宿舍,路遇的人們都在討論學習或實習或某些嚴肅的話題——有時候芝大這「追求學術追求知識」的主題真的是被實現的淋漓盡致,甚至都覺得有點過了,讓人連連嘆服招生官是如此招到這麼一批批完全符合學校大環境的人們。這個時候只好告訴自己,這些挫折都是刻意用來挑戰你的極限,你被錄取一定是因為你很優秀,才能頂住有時候的一些精神刺激...誰都是很優秀的人,我也要承受很多的心理落差,英語演講和辯論一直是為我帶來最多頭銜、冠軍、成績的一項技能,可是來了美國,大家說英文都不錯,而我原來引以為傲的一項特長淪為了一個僅是比別人稍微用的好一點的工具。我從小就桂冠無數,成績突出,被人圍著誇,從一個頂尖的學校考到另一個頂尖的學校——而在這裡誰不是呢?說到成績和學習,不得不說芝大的GPA是需要努力得來的,而不是隨便混混就能夠通過curve和boost變得閃亮亮。當然,如果來了這裡以後成績不盡人意,覺得自己努力了卻沒有結果或是因為一些疏忽而造成影響——習以為常吧,困境才能磨練出更好的自己。
堅持做自己,不忘初心
來了芝大以後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本事,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且不忘初心。在這樣一個強者雲集的地方,很難不受挫,而受到了挫折,就難免會追求聚光燈、追求認可、追求別人的接受。這是一個挺危險的想法,因為這其實往往就意味著你要放棄你自己、放棄一些真實的東西,去追求虛無。解藥只有一副:接受現狀,堅持做自己。如果我現在成績稍有不好,那我就接受我現在的狀態,而不要因為見到了各種優秀的人、優秀的結果,就開始眼花繚亂,繼而苦惱,然後試圖改變自己改變現狀——當然,這僅僅是指那些不好的、刻意的、有悖於自我而最終不可能有效的改變,時刻做個更好的自己,是必須要也肯定會的。感覺特別值得一說的說完了,幾點簡單的隨便提提:
1. 食堂不好吃,但是還很貴——所以湊合吃吧。2. 學習真心不能懈怠,我已經吃到苦頭了...3. 對於純大陸學生來說,個人覺得交朋友還是會稍微有一些小難處。畢竟我們從小都是和一群一樣的人天天見面,做相同的事,這樣一過就是三年六年,很難沒有很好的朋友。因為這樣的習慣,我們的社交態度被慣壞了——反正生活會給我們帶來各種羈絆,沒必要次次都自己主動經營一段友情。但是在這邊大家都很主動,而至少我還是會羞澀(這真的非常不科學,因為在這邊我是眾人皆知的開朗),所以不要害怕尷尬,勇敢的去吧~4. 冬天一定一定備好羽絨服厚毛雪靴圍巾蓋耳帽!!真心非常冷,非常費鞋,而且大風真的是惡魔。5. 春天(也就是說好天氣)不會持續多久,冬天過後很快就是夏天,要麼悶熱,要麼大雨...呵呵。6. 離好餐廳雲集區較遠(相信我,我的主業是吃),離電影院不近,其他的都還好,但是不需要車。歡迎任何有勇有智的人們來芝大呀~
謝謝邀請!
去年去美國訪校,在芝加哥大學逗留了一段時間,對這所學校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
回國後,我們專門邀請了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通過網路向我們的家長和學生做了關於這個學校的分享,希望能通過採訪的形式讓更多學生和家長了解芝加哥大學。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背景:芝加哥大三學生,經濟專業,高中畢業於北京四中。
Q1:進入學校後,你覺得哪些方面和你想像的不一樣呢?
學生:來之前就聽說這個學校比較學術,來了之後發現,學校的學術節奏的確很快,但是學校的校園氣氛比我想像的更特別。學校的社交環境較為不同,比較有特點,大家確實比較喜歡通過學術建交,而且整體學校氛圍沒有那麼活躍。
Q2:在學術方面,學校提供哪些支持給你?
學術方面,我們學校的課程還有專業的選擇非常廣泛。從師資,到課程安排,到周遭同學的學術能力,這方面芝加哥大學做得非常好。另外,課程也比較精,質量比較高。
我們學校的提供老師資源非常豐富,我們雖然是一個大學校,但是課也不算是太大,比如你上了一個比較有名的老師的課,他也不會說不理你,可以近距離接觸。
Q3:你是如何選擇專業的?
我是要去讀法學院,所以對於我來說本科學什麼沒有那麼大的重要性。我天生文科理科學習的都比較好,但是不想去一味的鑽研數學、古典文學這種比較刁鑽的學科,也不想去學習什麼政治科學、女權主義這種的科目,以後也不會太沾邊。所以最後選擇了經濟,經濟專業的資源也更多一點,經濟專業與其他專業比較來說,專業構造和設計更成熟一些,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文理結合的專業,所以最終選擇的這個專業。
Q4:你的學業壓力大嗎?平均一天要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上?
學習壓力我個人感覺不算過大,但是我們學校的學習壓力一定是高過幾乎所有大學的。花多少時間說不好,大概4、5個小時吧。可以說正常生活,吃飯睡覺、娛樂社交都不會耽誤。
Q5:學校一般是如何上課的?教授和助教上課的比例如何?
看你上什麼課了。語言課一般都是少於15人的小班。文學課和很多注重討論的社會學科目也都是小課。但是很多專業的入門課程都是上百人的大課,我上過的一些統計學、數學課,也都不小,在五六十人左右。但是這就是我們學校的大概程度了,二百多人的課都很少見。
助教的話,數量是肯定夠,有70人配一個助教的,也有80多人的課配3個助教,看教授的個人喜好,有的時候10個人的寫作課也會配一個寫作的助教。還不會出現助教不夠的情況。
Q6:學校是如何計算GPA的?課程難度如何?
學校就用標準的方法計算gpa。4分封頂,A是4,A-是3.7,B+是3.3,以此類推。課程難度因教授而異,總體來說較其他學校來說較難,也沒有分數膨脹,甚至可能有分數貶值。
Q7:你身邊有因為學習跟不上被退學嗎?
不確定是否有這樣的人,我認為應該會有因為學習跟不上轉學或者學習很差的,這兩個應該是很普遍。但是退學情況可能發生的較少,我也不認識這樣的人。
Q8:學校的住宿情況和飲食情況如何?
住宿情況很好,學校可以提供四年住宿。我們學校很多人大二會搬出去住,因為在學校住會有一些局限性,不過學校條件是提供到了。咖啡廳、食堂都還不錯,伙食不算是全國最高,平均水準吧。
Q9:學校的交通情況如何?
我們學校處於芝加哥的深南部,離城裡有一定的距離,不過進城的話還可以。打uber很方便,進城稍微需要一點點時間,但是進城的機會也不多。公交車地鐵都有,而且有一個離的很近的機場。
Q10:校園內中國學生大概有多少個?最近的中國超市離學校多遠?去中國超市打車要多少錢?聽說芝加哥不安全,要注意哪些?
芝加哥是一個非常喜歡中國人的學校,我們這個年級招了60多人,相對其他私立大學來說,算是比較多的學校。附近沒有什麼中國超市,離我們學校車程有唐人街,大概15分鐘車程,那裡面有。
芝加哥這個城市相對美國其他城市確實是不安全一些,但是我們學校是一個大學區,樓比較密集,整體來說不分散,有一個安全的範圍,只要夜裡盡量不去沒有燈的地方就可以了,我個人的切身感受,安全並不是我太大的問題,我甚至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從側面可以看出我們學校還是很安全的。
Q11:學校有什麼奇怪的傳統嗎?
沒有什麼特別奇怪的傳統,因為我們學校比較注重學生和學術,相對來說學校本身的奇怪歷史啊傳統啊就不多,這些在哈佛耶魯那邊估計多一些。我知道的也就是我們學校有一個鑲在地上的大校徽,沒有人去踩,因為傳說踩了就沒法四年畢業。雖然沒有人踩,但也沒人真的信。大概就這樣
Q12:你參加教授的科研嗎?
我曾經做過我們經濟專業department head的一個大經濟慈善項目的基礎data analyst,我和幾個其他同學主要跟著他的一個博士生做事,做了大概1年,主要工作時統計數據、整理數據、寫總結報告,大概做過兩三次實地實驗和項目研究。後來又給一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生做過data analyst,幫助設計實驗、統計數據,但是後來這個項目中止。
Q13:你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我未來的規劃是畢業上法學院,讀完法學院之後直接就業做律師這樣的行業。
Q14:你計劃在美國找工作嗎?就業難度如何?
就我個人而言,律師找工作的話,因為申請法學院、就讀法學院的難度都很大,所以只要進入了一個很優秀的法學院,並且優秀畢業,就業難度應該不大。我不太知道其他的行業是怎麼樣的,比如投行、顧問這個行業,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做,大家也都在努力,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Q15:你對想來學校的學生有什麼建議嗎?
第一, 在申請過程中,不要為了考上一個的好學校,就虛假報自己的能力、活動。因為你最終上這個學校不見得適應這個學校,我身邊有不少學弟學妹確實會有這種情況,所以不要為了上好學校而為難自己。
第二, 芝加哥大學整體風格比較特別,所以要從各方面好好了解一下,畢竟是要讀四年,不應該做輕浮或者膚淺的決定。
明天考兩門midterm,確實有的時候生活比較壓抑,學得比較悶,食堂又不太盡人意。但是在芝大的College讀書,真正感受到了一種歸屬感,和一種沒有在浪費生命的慶幸。深刻體會到了什麼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算看再多的知乎回答或者官網介紹,也根本體會不到在芝大讀書的感受。
上哲學課一開始沒有很理解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什麼厲害的地方,但是每節課通過討論和教授的引導,當終於明白什麼是蘇格拉底真正想表達的智慧和正義的時候,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舒暢。這種長時間的困惑和掙扎給了我更多想通時的喜悅,也許是在大部分地方永遠體會不到的吧。2017.10.18更新
數學midterm很難,一半都不會,我上的是比較低級別的數學課。paper和reading感覺像洪水不斷湧來沒有盡頭。晚上的圖書館基本都是滿的,跟幾個同學聊天好像都兩三點才睡覺,一天睡6小時不錯了。我目前還好,能保證10個小時,偶爾看看視頻參加些活動,可能交paper前會更忙吧。這是gym,我也就去過一次哈哈
2017.10.23 更新
周末寫了三篇paper加在一起三千多字,寫paper需要的reading大概有三百多頁,根本沒有過周末的感覺,周一又寫了一天才寫完。下雨的時候很冷,從食堂走到宿舍膝蓋以下都濕了,更冷。晚上十一點圖書館還是全滿的,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Harper Library是比較老的一個,很安靜。雖然叫library但是裡面並沒有書,只有自習的地方。
萬聖節快到了宿舍給每個房間25美刀現金給小朋友買糖果,如果拿了錢就會在門上貼一個標誌,萬聖節前的周末就會有小朋友來敲門要糖果,挺好玩的。這是我們買的糖的三分之一,小朋友都穿得超可愛來要糖,很開心!
RA和advisor其實都很關心我們,壓力大的時候得到一點鼓勵和關心都挺令人開心的!另外周末的homecoming也很好玩!
2017.11.3更新
生活非常艱難,實驗課基本沒有一秒鐘休息的時間,很壓抑,一直都在做實驗、分析數據、寫report。這還是最基本的物理課,聽說化學課的實驗也很難。因為一個學期只有十周,很多課程還有兩個midterm或者三篇大paper,平時生活真的非常單調,甚至沒有時間吃飯(當然選擇吃飯犧牲睡眠也是可以的)。我這周連續兩天每天只吃了一頓飯,還喝了很多很多的茶所以後來餓到打不動字。但是因為早上起不來所以也沒有辦法去食堂。很多教授改論文很嚴,經常聽到同學訴苦論文又得了很低的等地,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學習基本上是生活的90%,可能更多。芝大告訴我熱愛知識就很難珍愛生命。
11.11更新前幾天去看了latke hamantash debate,非常有趣,現場效果特別好,感覺參加辯論的教授都很博學且幽默。昨天下了初雪,很漂亮,但有的時候確實冷到不想出宿舍門。2017.11.22更新
終於放感恩節的假了,很多其他學校都是九天十天的假,而芝大只有兩天加周末四天的break。給大家講一個我室友這兩天的慘痛經歷。她前幾周比較放鬆,沒有特別努力學習,上周三到周五還去Florida小浪了一下,結果周六回來發現三周積累下來總共十五頁的論文都是下周二due,而且論文要分析的書她還沒讀,周一的課還有四百頁reading,周一還要補考上周度假錯過的midterm,於是整個人開啟了戰鬥模式。周六到周二除了上課其他時間全部都在宿舍里寫論文讀書,整整四天沒有吃正餐,整個周末就喝了一碗罐頭加熱後的湯,沒喝幾口水,每晚因為擔心做不完作業只睡兩個小時,其他什麼都沒幹,我也不敢打擾她。終於到周二晚上十一點四十,她完成了最後一個十二點due的paper。當時她躺在床上看著電腦,我把那種捏著玩的解壓球扔給她,她都虛弱到捏不動… 真的很可怕,不敢想像為了學業芝大的學生可以突破多少身體的極限,而且在身體完全不工作的時候還能全心投入到論文里。請大家不要學習這種做法,一方面芝大的作業壓力比較大,但是合理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拖延症真的很害人。同時也不要被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而擊垮,人的潛能無限而且要知道 life will only get better. 祝大家感恩節快樂!2017.11.25 更新
剛寫了室友的慘痛經歷自己就犯了同樣的錯誤。感恩節期間周六早上due一篇6頁的論文,我以為周五開始寫就沒問題,周四第一天放假好好玩了一天,周五早上起的比較晚,吃完午飯後就開始在美亞上看黑五打折,又睡了會兒午覺,打算開始學習的時候已經晚上六點了,讀了一下prompt發現超級難,查資料想論點列框架就到一點多了,打算開始寫但是又很困,於是就睡覺了。周六早上七點半起來正式開始寫,寫著寫著發現之前的框架有邏輯問題,修修改改一直到十二點才基本寫完,然後就上傳了。其實沒有感到很stressful但是基本上是出了睡覺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周末還要再寫一篇5頁的paper,希望自己加油哈哈。2017.11.30好快就到十二月了,這周三這學期的課就結束了,周四周五是Reading period,下周就是交論文和期末考。寫論文很費腦子,每天睡十一個小時都還覺得腦子跟不上,經常走路的時候會整個人放空。周三晚上十一點開始有24小時的quiet hours,不能製造任何噪音,於是在10:59整個宿舍的人都在一起尖叫,既是釋放壓力也是趁機製造最後一點噪音。期末加油吧!2017.12.09秋季的學期已經結束了,這也會是我今年最後一次更新了。總體來說學業壓力是可以承受的,課程量也不會離譜的大,畢竟我最後兩周天天可以睡11個小時,還去了幾次健身房。想分享的是芝加哥這個城市真的很令人震撼,我感覺城市的規模比所有中國的城市都大而且更有序。在Willis Tower的103層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燈火輝煌,連120層的香港麗思卡爾頓都完全不能比,而且芝加哥的藝術很成氣候,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已經不知道多少年被評為best museum in the world了。羅丹雕塑展??
一方面因為生存壓力,另一方面因為從小作為優秀學生而有的一種不服輸的性格,中國學生會很在意成績,也很希望能夠在其他方面都做的完美。
不過呢,一般人是無法同時實現這三點:成績優異、活動做的風生水起、睡眠足夠。這就導致了壓力巨大。
就我來說,我第一學期只選擇了保證成績和睡眠,其他的都先暫時擱著吧。
於是,我已經三個禮拜沒出校園,三個禮拜只吃食堂和小賣部,犧牲所有娛樂。
但是,
我是快樂的,
因為Prof Fefferman的人格魅力和講的有趣的數分知識;
因為Prof Rees顛覆認知的寫作要求;因為集百家之長的社科導論課;因為美到窒息的校園;因為這所學校的格言「益智厚生」。來到這所學校的人多多少少都對知識有種渴求,願意犧牲娛樂的時間,而將探索知識作為愛好。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假設讀者是尋常人,因而說芝大多多辛苦。不過,只要自己有追求,哪裡的大學生活不辛苦呢?另外,如果你不是個「尋常人」,你甚至會喜歡上這裡的生活。
更新:12月12日
成績出來以後,開始面對現實,曾經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理想受到了打擊。理科課穩的,成績可控。但是文科課就呵呵了,成績不可控。有一門課找了教授4次office hour,聊完每次感覺自己寫的還是不錯的,結果paper依舊低於平均分。還有,學弟學妹們,大一別hum和sosc一起上,GPA有很大概率會賊難看,影響大一暑假的安排,除非a. 你運氣好選上了水教授的課 b. 你寫paper的能力能和native speaker媲美 c. 棄療。血與淚的教訓啊。有一門B基本就有很大概率可以毀掉一個學期的gpa了,而很多大一暑期的research,internship等等的申請截至日期前也只有第一個學期的成績,撐死有兩個學期。
I just feel lucky that I graduated from this school.
1.入學
2001年九月初,父母陪伴著我這個他們唯一的孩子離開了家,開始了維持一周的旅行。這次和我家其他家庭旅遊不同,因為這次是送我去上大學。
在美國,很多家庭都會把送子女去上大學看成是一件大事,很有可能是孩子多大了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所以 父母不放心孩子單身去學校,但送孩子去學校也標誌著孩子從此離開家裡開始他的獨立生活。
雖然我對我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感到興奮,但可能下意識中也對離開家而感到不適應,所以我一下飛機就開始發燒。我的燒還沒有退,9-11就發生了。一 時間美國有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有一半的新生不能在新生周開始的第一天到校。如果不是父母和我在出事之前提前來到學校的所在城市,八成也會遲到。
當可以正式搬入宿舍的時候,我的燒也退了,雖然悲劇的氣氛還是回蕩在空中,但好像都被隔離在我們學校那古堡性建築厚厚的校牆之外。校園中到處可見興
奮的新生和他們的父母。我當然也是其中之一。當父母還在為我整理宿舍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和我的新朋友們一起去領取學生證了。
忙了一天,當再次看到父母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母親好像有很多話要囑咐我。只是興奮的擁抱了一下父母,就又和新朋友們離開了。對當時的我來講,父母雖然
明天就要飛回家中,和我的距離坐飛機也要5個小時,但我沒有意識到我從那時起就離開家了,還沉浸在剛入大學的興奮中。
現在想想,可能媽媽當時想告訴我很多話,像「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愛上一個會讓你心碎的女孩」之類的……但媽媽什麼都沒有說,就微笑著看著我和同學們走了。 2.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我大學讀了兩個專業:經濟和數學。到校後就按著我的計划去選課。但是在我選經濟入門課的時候遇到了麻煩。首先是我的學業指導(Academic
Counselor)說我要上的課都是高年級上的,不適合一年級的新生。如果我一定要上的話,需要經濟系本科主任同意。
在談話中,主任的態度很堅決,他說:「你這種非常積極的學生我見多了。每年都會有那麼幾個,一入學就想上些高年級的課。但後來都是慘淡收場,成績很差。我是不會同意你註冊這門課的。」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可能都會放棄了。不過事在人為,就算主任不同意,還可以想一些別的辦法。
我們學校有一個規矩,就是如果學生由於某些原因不能註冊的課(比如課已被注滿,或學生還沒有資格上這個課),可以在老師的同意下,拿著老師的簽字,去註冊這門課。
在開學的前一天,我就向一位學長借了經濟課的書,把老師第一堂課會講的內容都看了一遍。等到了開學正式的第一天,我起了個大早。跑到我要上的經濟課
去聽課。到了課後,我找到了老師說了自己的情況,問他能不能讓我註冊他的課。他問了我幾個問題,看我回答得都還行,就同意我上他的課了。
為了不出現主任說的慘淡收場,我非常努力的學習,幾乎每晚都會在我最喜歡的圖書館中學到11點才回宿舍。
在期末考試後不久,我收到了老師的電子郵件,裡面說我的答案體現了我對經濟學較高的天賦,希望我可以考慮為他做科研,當然是有經濟報酬的。當時我差點沒樂傻了。
後來,這位老師在我找工作和申請學校讀博士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3.神仙姐姐
我們學校的必修課很多,每個同學都要一個學年的哲學。哲學並不是我的強項,當第一個作文題目下來後,我有點發愁,因為我對自己的寫作能力並不看好。
這一天,我帶著寫好了的草稿跑到圖書館,希望能得到寫作輔導的一些幫助,但可能是我去得晚了,寫作輔導告訴我他當晚的時間已經滿了,不能幫助我。
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位美女出現了。在聊天的過程中,她知道我正在為我的哲學作文無法得到修改而犯愁,就非常友好的幫助我修改我的作文。
我真得有點不敢相信我的好運,一位漂亮的女學長,在沒有任何必要、而且自己功課還沒有做完的情況下,幫助我這個愣頭愣腦的新生修改作文。
這一改就是兩三個小時,這樣的發展就有點像小說了……如果說她是看上我的英俊瀟洒而無法自拔,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當然,在小說中是美麗的女主人公出現,幫助了正在鬱悶的男主人公,兩人之間碰撞出閃亮的愛情火花,然後經歷匆匆阻撓,終成眷屬。
可惜,生活不是小說,當她終於幫我修改完文章,又解釋給我聽後,已經快凌晨一點了。
如果在一般情況下,有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和我搭茬,我肯定會把她的電話號碼要來。但當晚,我的耳邊似乎有人用只能我自己聽得到的聲音和我說:「人不能太貪婪……」
後來我的作文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評價(從成績上看出來的)——這是後話。
等回到宿舍和幾個好友說了這段故事,大家都不太相信,不要說別人,就連我這個當事人都有點懷疑。
而且還有更神奇的事,就是這位「神仙姐姐」——後來在2005年的Apprentice中得到第二名,現在在CNN(也有可能是CNBC)做主持人。說真的,我都不好意思相信,但這個故事的確發生了。4. 離開家的第一個中秋節
大一的中秋節,是我第一個沒有和家人一起度過的中秋節。當時我已經習慣了新的規律,白天上課(每天大概2節課,課間時間就在圖書館學習)。晚飯前回到宿
舍,然後和同學們一起去食堂吃晚餐。晚餐後散步到體育館進行2-3個小時的籃球加健身。之後去最喜歡的圖書館學到11點左右。回宿舍,當然如果有需要還會
繼續學習到凌晨一點多。睡前和好朋友們聊聊天或是打打撞球。所以當中秋節凌晨來臨的時候,由於期中考試要到了,我還在宿舍的學習室中複習。當然也有一些其
他的同學在。這時候一個同宿舍一個平時看起來很文靜的女孩走到我的桌邊,小聲和我說請我和她出去一下。我想可能是她有事問我但又不想影響到其他學習的同
學,就放下筆跟在她身後和她出了自習室。當我們進入走廊的時候,由於已經是凌晨也沒人了,走在我前面的她突然說了一句「中秋快樂,請你賞月!」然後就迅速
的脫下了她的睡褲,幾秒鐘後再用同樣快的速度提起睡褲,飛快的跑掉了。前後不到十秒鐘的時間,我都沒太反映過來她就消失在走廊盡頭了,同時還傳來她的笑
聲。我獃獃的站在那裡,好一陣才回過神來。回到自習室里,一位同學看我表情有點怪就問了一句怎麼了?我只能回答「I just got mooned."5.「那你可想好了。」
大一好像就在不斷的上課,準備考試,和考試的重複中過去了。當然這只是學業方面。當暑假快要來臨的時候,很多同學已經對學校周圍有所了解而考慮搬出宿舍而去租房子住。
當我非常興奮地告訴媽媽我下個學年可能會搬出學校和三個女孩子一起住的時候,電話那面經過幾秒鐘的平靜後,我媽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那你可想好了。」
由於這麼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我謝絕了朋友的邀請,第二年還是住在了學生宿舍。
在我當時19歲的印象中,媽媽好像只有兩次對我說過「那你可想好了」這句話。
第一次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當時是3年級還是4年級我已經不太清楚了。從小到大,我經常會有一些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想法。那一次,我又有了一個天才
想法:那就是如果兩樣東西分開來很好喝,那他們混在一起肯定更好喝。這天早晨,8歲(或者是9歲)的我用興奮的口吻對媽說:「媽媽!今天我要把我的巧克力
奶和橙汁混起來發明一種新的飲料,肯定很好喝!」也是同樣經過了幾秒鐘,我媽淡淡的回復了一句:「那你可想好了。」年幼的我就把我的想法付之於行動了。前
車之鑒,後事之師,所以在19歲的時候,我沒有犯同樣的錯誤。
6. 誰吃我的烤鴨了?
大一的時候,經常和幾個哥們去吃烤鴨。有的時候還會買回來一隻,放在宿舍的集體冰箱里。但是到了後來,總是發現有人會吃我的烤鴨。覺得很鬱悶,後來想想,
八成是宿舍中有些人晚上餓了,就把我的烤鴨吃了。我還為這事和幾個非常好的朋友發過牢騷,他們也會非常同情的罵上這些無恥的小偷幾句。後來我也就不再買烤
鴨回來了。
後來畢業了,和大學時的好朋友還經常聯繫。我大學時代最好的哥們中有一個,咱就叫他「五世」吧。因為他的名字後面帶個羅馬數字的「五。」有一天聊到大學的
一些事,我突然又想到我烤鴨的事了。就和五世提到了,他八成喝多了,終於對我小聲說,「你知道你鴨子是誰吃的么?是曙光(Dawn)吃的。」
我一聽,原來是她呀。得,以我和曙光的關係,她吃我鴨子我真是說不出來什麼。大一時候她就住我對面。在大學的某一階段我們還是戀人。絕對是我的死黨。
過了幾天,和曙光打電話。我就說,「就咱倆當時的關係,你吃我的烤鴨咋沒跟我說一聲呢?讓我這麼多年還以為是大麻抽多了的那幫煙鬼抽完了餓了偷我的鴨子呢。五世都和我說了。」
「五世說是我吃的么?」
「對呀。」
「那我也說實話吧,每次都是五世帶我去吃的!他說你的烤鴨,用不著客氣。」7. 火警的時候怎麼辦?說到曙光,她是我大學階段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朋友之一。我和她的故事一兩句說不完,談到哪算哪吧。她是我們學校啦啦隊員,舞姿,相貌,身材大家可以腦補。大一和大二我們倆的寢室是對門,中間只隔著一條不寬的走廊。芝加哥的冬天在大一那年好像來的特別早。入學不到兩個月,天氣就比較冷了。還好室內都有暖氣。一天晚上,突然火警響了。而且應該不是演習。我當時剛洗完澡,只穿著籃球短褲,開門一看大家都在向樓下跑。我當時也有點慌張,畢竟離開家不久也沒在要睡覺的時候遇見過這種情況。隨手拿起一件大襯衫就要跟著向外跑。剛開門就看到對面門還是關著的,但我剛才看到曙光回來了,打了個招呼她說比較累了要早點睡。現在不知到她出去了沒有。我二話沒說上去用力敲門,大聲問在裡面么?她匆忙的打開門,只穿著內衣,也有點慌張,但還問有時間穿衣服么?我非常粗暴的回復了一句"穿什麼穿,趕快跟我走。"拽著她就加入了往出跑的隊伍中。出來了知道大家都在外面等著火警趕來。都不太清楚出了啥事兒。幾分鐘之後就發現這溫差有點頂不住。很多同學的狀態都差不多,身上沒幾件衣服。大家也沒時間討論誰體型好誰體型差了。都盼著火警快點來。這時候我又發現曙光抱著膀子,在那發抖。沒啥生命危險了我覺得挺過意不去的,畢竟要不是我催她,人家多穿兩件再跑出來現在也沒啥問題。但我身上當時也不富裕,咋辦呢?裝看不見肯定不行,以後咋做鄰居呢。硬著頭皮上去,把襯衫扣子解開,想脫下來給她。但芝加哥入冬時晚上的風真不是蓋的,扣子剛解開就更冷了。這時候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她身體像我靠了一下,正好碰到我懷裡來了。哈哈!!!看來做人真誠老天都不好意思讓你受罪,我就把襯衫一圍,我們倆就那樣一起站在人群中。其他同學發現後,是情侶的肯定有樣學樣。我也沒向他們收發明費。只不過當時我倆還不是情侶。
8. 世界好小
我
大二的時候宿舍樓里有位好友。算是紅顏
知己吧。我們是一屆的,但到了二年級才認識。原因是她大一時不住在我樓里,聽她說她和她大一的室友關係並不是很好,所以才傳社的。女孩子么,住得近總會有
些摩擦。因為我不認識她前室友,所以可能對我發些牢騷無傷大雅。再說了,朋友么,就是要聽朋友發牢騷的。我當時的女朋友也一樣。也會時不長發些前室友的牢
騷。當然了,可能成為前室友的原因就是有過摩擦才換的。要不就不換了。她們都很善良可愛(至少我眼中如此),而且很有禮貌,只是為了發牢騷,所以也從來不提具體姓名。當然,一面是我的女友(或好友),另外一面是從未謀面的人。隨便想想都知道聽故事的時候要站在什麼角度,幫誰說話。如果女友說前室友總不整理屋子,雖然我也覺得女友整潔的有點過分,但當然不會說出來。
一天,和同學吃飯。好友剛好也在,本來我打算介紹的,但後來才知道她們早就認識。好友走後,我問同學,「你和她怎麼認識的?」
同學:去年一個宿舍樓。她和她室友最後不太愉快所以今年搬家了。
我:(看來不是秘密)她人這麼好,真想不通為什麼和室友會有摩擦。她很遷就別人的(至少很遷就我)。
同學:誰知道了,她室友也很友善,很漂亮。
男孩子就是這樣,一聽人家漂亮,馬上就來精神。雖然有女友了,但打聽不算違規。
我:是么?叫什麼?
同學:算了吧,你肯定沒戲。
我:當然當然,再說我也有女友了。隨便問問罷了。
同學:是么?行呀,一段時間不見發展很快呀?告訴你,但不要打她主意。聽說她現在有男朋友了。
我:好好!快說,我還要上課呢。
同學:她叫][]]]]]]]]
我:(怎麼和我女朋友同名同姓呢?)。。。。。行了,我要上課去了。改天再聊!
然後一路小跑的溜了。
9. 我和你搬出去住
到了大二快結束的時候,我又有了般出去住的想法。因為以我當時的速度,本科學業3年肯定可以畢業,就意味著我沒有大四,也同樣意味著大學生涯也已經結束了三分之二。總覺得如果不能和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租個地方住,有點遺憾。
我當時最要好的朋友里,石油打算繼續留在宿舍,按他的話說是總要留下一個堅守陣地的,這樣有好的聚會的時候好約請我。
曙光是女孩子,不合適(我當時已經做好不和非女友的異性同居的打算,而且當時有女朋友,再和其他女性朋友同居我自己認為是自找不自在)。那就只剩下五世了。
但五式卻一直舉棋不定。我有點煩心之餘在和一位來自歐洲的美女同學吃午飯的時候說出了沒有合適的室友一起租房子的遺憾。
我:「好希望和好朋友們出去住呀!可惜五世還定不下來。」
她:「你想住哪裡?」
我:「住在湖邊的那個高層公寓里,選一個在客廳可以看到湖的公寓。兩室或三室,度過我大學的最後一年。」
她:「你真的大三就畢業么?不能多等一年么?」
我:「不等了,已經雙專業了,就算繼續讀書也是讀博,八成也要離開這裡了。」
她放下手裡的水杯,看了看我,然後突然說「我跟你出去住!」
當然,由於很多原因(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後來我們沒有一起出去住,是和五世一起租了一套公寓,在湖邊,22樓。直道現在五式還會說,她沒有一起搬出來太遺憾了。不知道如果他知道這段對話後會是什麼表情。
10. 牙缸和怪物
在下從小有個習慣,就是刷牙的時候 喜歡有個杯子裝水,我把這杯子叫牙缸。從小到大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對頭的,而且認為所有的人都用牙缸。直到大學最後那年。當時我有直接讀博的打算。被學校 入取後就打著看學校的名義和同學飛過去玩玩兒。當時我和女友,五世和他的女性朋友(除我之外都是白人)一起飛出去玩兒。晚上住旅店洗完澡看到女友在刷 牙才發現忘帶牙缸了。我就說「親愛的,你也忘帶牙缸了?」「什麼?」她怪怪的看著我。
「你知道,刷牙裝水的杯子。」
「我不知道。你說什麼呢?」
「上帝呀,我的女朋友刷牙不用杯子,真是個怪物。」
「你才是怪物呢!」
最後我們把我的哥們和他朋友叫來問,結果是在下的怪物身份在3比1的投票決定下被通過。
讀書的時候感覺是程序員 畢業之後才發現自己工資根本比不過程序員
先說說學習,我學的是MPP,這個專業中國人太少,匿了
專業課與選修課加起來一共是18門。因為學校是quarter制的,所以每年有三個學期。通常情況下一個學期三門課。沒有畢業論文的要求。
來自每個國家的人都很多,其中美國人大概佔40-50%。。因為Harris本身是一個professional school,所以MPP項目的大多數學生都有過工作經驗,有點類似於MBA。大家的從業背景大概分為三種:其中一種是政府工作人員,墨西哥、日本這些國家會公派他們來念MPP學位;第二種是在非營利、非政府組織或者是相同性質的國際性組織有過工作經驗的;第三種就是在諮詢公司、投行有過工作經歷的同學。大家畢業之後的就業方向也大多是這三種其中的一種。
就以我的專業來說, 課程整體來說比較靈活。我們有很多的研究方向,包括經濟政策、公共財政、醫療保險、campaign management等等。 因為Harris是一個professional school,所以會有大量的活動供學生參與。Networking方面,我們每周定點會有happy hour,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認識不同的人,跟不同的人建立聯繫。每天中午每個教室都會有研討會或是宣講會,會圍繞熱點話題,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歐洲的難民危機,來組織研討會。經濟、金融方面,經常會有公司過來,所以如果是畢業後想留在美國工作的話,Harris的校友資源還是蠻豐富的。
學習任務很繁重,我們基本上每周都會有teamwork,也會有essay和考試。考試基本一quarter兩次,essay 少則有一兩篇,篇幅都不長,大多是policy memo,多則一學期四篇,每篇三四頁。課程對閱讀量的要求還都比較大。所以如果不太用心學的話,還是很危險的。
教授大部分都是全職的,有一些是之前在金融或經濟領域發展的特別好,現在轉行做全職教授的。必修課通常都是小班教學,所有人四個班,一個班二三十人的樣子。選修課也是一個班幾十個人。
生活方面。
芝加哥是大城市,所以什麼都很方便,但是我們學校在南邊的黑人區,有黑人的地方就有暴力,所以學校周圍的安全性不太好。不過只要你在學校範圍內,還是很安全的,每個十字路口都會有巡邏警察,每隔十米就有報警電話,校園裡有不安全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學校也會通過郵件形式通報所有學生。即使這樣,晚上還是盡量不要一個人出去。。
芝加哥的冬天冷,特別冷,對於我這種南方人來說,雖然喜歡雪,但還是受不了零下20-30度的氣候,另外芝加哥是個風成,風特別大。
吃飯的話,我吃不慣美國菜,學校附近的中國菜也不多,好消息是學校里芝加哥的唐人街開車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所以還是能應付,離市中心也只要20分鐘車程,生活還是比較方便的。
平時的校園活動就是參加學校的社團,學校有很多社團,也會經常組織大家去海洋館,去看橄欖球賽等等。Party和體育比賽也都很多。只不過研究生平時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找工作上,這些活動都不是很經常參與。
先說這麼多,另外上幾張隨手拍的圖。
痛苦並快樂著在法學院打著醬油混吃等死中,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作業寫完了memo憋出來了T.T--------來自學渣的痛苦
以下是快樂與生活日常的美好
一周一天一塊錢的milkshake
一天最美的日出日落
學校四處的落葉 現在是光禿禿的樹丫:)
給自己打點氣加點油,我會成功的!
大家好,我的朋友們,我是芝加哥大學的畢業生,我很愛我的大學,我也覺得我很想回答這個問題!
The City of Chicago is comprised of 70 communities and more than 200 neighborhoods. Every block offers local flavors, colorful characters and vibrant culture. When I applied to college, I was looking for a rigorous academic institution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 exactly what I foun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Known affectionately as 「The place where fun goes to die,」 it is easy to imagine droves of students holed up in the library for days and days, leaving just long enough to buy more ramen and red bull. Those students certainly exist, don』t get me wrong, but the majority of my community at UChicago was comprised of students who did, in fact, leave the library.
Activities I did for personal enrichment (ie fun!) during my four years at UChicago include: culture shows, art exhibits, block parties, parades, concerts, sports games, amusement parks, pub-crawls, brewery tours, restaurant week, the opera, the theater, the symphony, comedy shows, cooking classes, bartending clas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onferences, architectural tours, camping trips, sailing trips, canoe trips, river boat cruises, Critical Mass (a monthly event when cyclists take over Chicago) the taping of a live talk show, and more. You could easily fill all of your waking hours in class and doing work for class; you could also easily spend all of your time attending lectures, symposiums, and other events where free food and great ideas are discussed on campus; you could also spend all of your time exploring the City of Chicago. The key is finding a balance that suits you by taking into account your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as well as your academic potential.
UChicago offers students a plethora of ways to engage with the communities near campus and farther afield. Close to campus,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to volunteer in community gardens, arts festivals, and music festivals: You can tutor local Chicago Public School (CPS)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subjects. Farther afield, the UChicago ArtsPass gives you free or reduced admission to more than 60 Chicagoland theater, music, dance, visual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The UChicago Office of Career Advancement will keep you updated about local conferences and professional events that might be relevant to your life after UChicago. You can also visit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UCSC) to see about Chicago-based internships and programs that will teach you valuable professional skills while enabling you to serve your communities. You can volunteer or get an internship in social just, community building and learn a lot about this city in the process. 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nd at least one summer in Chicago, I highly recommend you do it. Your relationship to the city is quite different when you are a student with your nose to the grind as opposed to an intern in a downtown office. The Metcalf Internship Program offers paid, substantive internships to UChicago undergraduates and becoming a Metcalf Fellow is a great honor. Although one can accept a Metcalf opportunity in cities around the globe, it is great to know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450 Metcalf Fellowships in Chicago alone!
The City of Chicago has literally hundreds of annual festivals and public events that showcase ethnic food, music, customs and more. This city is famous for it』s neighborhoods, many of which showcase the diverse roots of their residents. Interested in celebrating Polish culture? Join the Polish Constitution Day Parade, the largest Polish parade outside of Poland. Ever wondered what the Day of the Dead really means, outside of our modern mangling of this ancient cultural tradition? Venture off to Pilsen for Dia des Los Muertos, a 3-day celebration honoring deceased loved one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on through the neighborhood, face painting, and event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exican Art. Chicago』s St. Patrick』s Day Parade is a great way to celebrate the Irish holiday tradition – the City even dyes the Chicago River a special shade of Irish Green! Chicago』s Chinatown is epic and I definitely recommend making a visit around Chinese New Year to soak up the sights, sounds and smells of the Orient.
As a resident of Chicago』s South Side,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become a White Sox fan. The games are cheap and the stadium is close to home, but if you』d like a real adventure I recommend heading to Wrigleyville, the neighborhood that includes the 97-year old clubhouse known as Wrigley Field, home of the Chicago』s Cubs. The stadium is small and smack-dab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 a great atmosphere for your first live baseball game.
Chicago offers more than 26 miles of waterfront, upwards of 550 public parks, ample bike and running paths, and 15 miles of public beaches. But don』t think that the famed frigid temperatures and high winds of winter keep people inside. Chicagoans can be found outside year-round whether they』re ice-skating, riding bicycles and playing beach volleyball or running the Chicago marathon, Chicago』s public spaces offer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exploration no matter what season it is.
Several Registered Student Organizations (RSOs) help students engage with the community, broadly defined. You can work with the Peer Health Exchange to teach sex education to CPS student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each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Moneythink, a national non-profit founded at UChicago by UChciago students to teach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inner-city youth. If you join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 known as FOTA (Festival of the Arts), you will be able to work with artists on-campus and in the city at large. You can volunteer with Doc Films, the oldest student-run film society in the country. All of Doc』s programming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both students and Chicagoans who are film lovers attend the weekly programming meetings as well as the nightly screenings. If you』re interested in the great outdoors, you can join the Outdoor Adventure Club (OAC). You』ll join a listhost too, so you can learn when someone is planning a cycling trip from Hyde Park to the Loop or a camping trip to the Boundary Waters up near Canada. Once, I went 『urban foraging』 with a specialist the OAC brought to campus; we walked through Washington Park and found dozens of edible plants such as mushrooms and grasses I had seen a million times but had no idea one could eat! It was quite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The reality is that as a student, you won』t have nearly enough time to do everything you』ll want to do. Making those choices is hard: should I see that avant garde film I read about a few months ago at Doc Films or go to ballroom dance class or watch my roommate』s swim meet or stop by my econ TA』s office hours or go to Pilsen for the monthly art gallery tours or watch the sports game with housemates in our house lounge or… the list literally goes on forever. But that』s the beauty of college at a place like UChicago. Step onto our campus and into a whole new world just waiting to be explored by you!
然後我想說Dyad的紅就是芝加哥大學的著名的Maroon色的呀!歡迎你們也跟我交流芝加哥大學,加入我們的芝加哥大學校友人際網,這是我們Dyad一直努力的工作:建立一張龐大的全球人際網,我們有來自頂尖大學的校友都加入了我們的人際網路,朋友們也歡迎你們提問。
如果你有問題,儘管請教:)
Team Dyad is glad to help.
謝謝!
馬千里
貴,讀不起。。。19屆i20上大概是8w刀?申請的時候wl本來想爭取一下,看到同學i20果斷放棄了。。
因為導師要於18年離開芝大去Berkeley,他可以帶學生過去,所以我現在就存在去留決定的問題。正如我導師說,他去Berkeley是因為value system問題,儘管Berkeley即使給了他chancellor professor的位置,工資還是比他現在associate professor少,但因為Berkeley是公立學校,更是左派學校,和他立場有更多rapport。對於我來說,這同樣也更多是value system問題。對於我而言,如果去Berkeley,就意味著有了更正常的校園文化。同時,從往年placement record而言,Berkeley的博士生更好找工作。雖然對於PhD而言,校園文化沒有對於undergrads那麼重要,但對於學humanities的,校園文化和智識氛圍仍然對研究靈感非常重要。就我而言,如果留在芝大,就意味著有了個更nerdy的環境,和與歐洲(歐陸)智識傳統有了更多譜繫上的聯繫。
從很大程度上,芝大在我眼裡一直是歐洲大陸思想在美國的一個影子,高中時第一次聽說芝大就是因為長期在芝大執教的德國思想家Leo Strauss。15年12月在申請學校時,來了芝大一趟,既為了見我未來導師,也為旁聽芝大和Collège de France的一個會,在會上無比激動見到那麼多法國最一流的學者,包括程抱一先生的女公子程艾蘭教授。從那以後到現在在巴黎拚命學法語就是為了把自己和芝大精神祖先聯繫起來。除此之外,剛剛過去這一學年之內,也見到了不少法國教授。在美國沒有第二個地方能見到那麼多法國學者了吧。
雖然這一年在社會生活上乏善可陳,回憶起這一年,也基本覺得芝大幾無校園文化可言,並且校園很陰沉,不像我本科學校,天天音樂會各種藝術活動,再加上非常漂亮的校園,暑假想起來會引發一種school pride。Spring break時去LA,順便去了下Irvine,感到終於來到一個正常學習。但在智識上,這一學年的確是一個快速成長期,原來一直覺得沒有合適的研究課題,現在發現到處都是問題,等著我去做。
總之,如果我去Berkeley,會有一個更正常的校園文化,即使我可能沒多少時間主動參與,仍然可以浸泡其中。同時,也許有更好的initial placement。如果呆在芝大,則是讓自己繼續浸泡在與歐洲祖先聯繫的智識氛圍里。每次去seminary co-op書店都可以感到芝大難得之處,在美國這個反智的社會裡,很難有這樣的書店,紐約也沒有幾家這樣的,不像巴黎遍地都是。
今天下課後在路上偶遇程抱一先生,感嘆程先生和余國藩、余英時等美國華人學者大體是一個時代的人物,論成就各有千秋,很難說真正有高下,可是後兩位的影響都只限自己學校和所處的學術界,不像程先生成為全法國的household name,這隻能歸結於美國的反智氛圍了。選擇留在芝大,也意味著從心底里認同法國的文化體系。我導師常掛在嘴上的we have well-established relation with Paris scholars community包含多層含義。而對我而言,第三共和國後法國獨特的教育和文化體系是以宋朝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士大夫文化的禮失求諸野......
天黑不敢出門吧
—這是就讀體驗系列的第14個學校—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寫一寫我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體驗。儘管我在那裡只讀了短短的一個碩士學位,儘管距離我2014從那裡年畢業已經過去快要三年了,但芝加哥大學依舊是我求學生涯中一段非常美麗而難忘的回憶。
-part 1-學校的地理位置和環境
顧名思義,芝加哥大學坐落在五大湖區的核心城市芝加哥,這也是在美國為數不多可稱為「大都會(metropolitan)」的城市之一。美麗是我對芝加哥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還記得飛機降落在O』Hare機場的那天晚上,來接機的師兄載著我這個新鮮人在I-90高速上飛馳。從南向北,整座芝加哥城市天際線慢慢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奪目而不晃眼,錯落有致而不覺得擁擠不堪。後來我才知道,芝加哥城市天際線在建築界擁有的獨特地位。
圖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ph4nn1/9496114032
芝大的佔地面積很小,只有217英畝,大約是斯坦福大學的1/40。校園整體呈開放式,沒有圍欄,與海德公園社區融為一體。不過雖然面積不大,但芝大卻依然美麗。最初建校時的教學區域是仿照英國牛津劍橋等傳統學府建設的,這一塊區域正是如今芝大的核心區,被稱為主廣場(Main Quad),由數座古典建築環繞而成,具有很明顯的英國學院派特徵。廣場內是草坪、樹木和人行步道。春夏枝繁葉茂,秋天色彩斑斕,冬天霜雪素凈,一年四季都非常漂亮。這也是我在念書時最喜歡散步和靜坐的地方。
圖源:University of Chicago – Main Quad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Planning | GreenbergFarrow
美麗的芝大主廣場
(圖源:芝加哥大學官方Facebook)
-part 2-芝大的安全問題
芝加哥大學坐落在芝加哥市區向南20分鐘的海德公園(Hyde Park)社區,這裡雖然以黑人生活為主,但並不想很多旅遊指南上寫的那麼危言聳聽。事實上海德公園的治安在芝加哥算是不錯的,尤其是校園所在的55-60街內,每到夜晚各個轉角處都有學校的保安在巡邏。每天白天都有工作170, 171, 172路直通學校的行政區、圖書館和各院系教學樓。從晚上五點到次日凌晨五點,則有東西南北中五路小巴(Shuttle Bus)穿梭在整個社區之間,送晚歸的學生回家。所以,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別在深夜走小路獨行,在芝大念書還是相當安全的。我當年經常凌晨一點圖書館閉館時才回家,都是搭乘學校的小巴,走到小巴站的路途中總能看見保安,所以非常安全。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part 3-芝大的日常生活
芝加哥大學距離芝加哥市中心有6/28路直達公交車,走幾步路也有綠線地鐵,即使是打Uber也不過小几塊錢,交通是非常方便的,這一點比芝加哥北邊的另一所名校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感興趣的可以看:在美國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要好上許多。
芝加哥整個東邊都沿密歇根湖,所以從學校出發向東走,不出十分鐘就能看到湖灘、湖鷗和湛藍的湖水。湖邊有蜿蜒向前的慢跑徑,早晨和傍晚在這裡鍛煉的人很多,迎著朝陽跑跑步也是很多芝大學生的樂事之一。
芝加哥的中國城也在南邊,離芝大開車大約15分鐘,沿著湖濱公路開很快就能到。中國城裡不僅有各色美食,有小肥羊這樣的國際分店,還有賣奶茶、雞排、鴨脖之類的小鋪子,是很多芝大學生安撫鄉愁的好去處。有一些餐廳還提供午飯外賣業務送至學校,對於不想吃食堂的中國學生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城新翻修的圖書館也已經開放,裡面能看到很多近年初版的國產文學書籍(沒錯,就連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蝴蝶藍的全職高手這類網文精品都有),也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
至於芝大校園周邊的餐飲嘛,在我念書的2013-2014年,幾乎可以用乏善可陳來形容。或許用乏善可陳這四個字已經是很客氣了,因為芝大自己的學生曾經在臉書上建立了一個大型開放Group,叫做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all good food goes to die(芝加哥大學,一個好吃的全都死絕了的地方)……可見大家對於學校食物之糟糕的沉痛怨念。
學校里一般吃飯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主食堂,一個是六十街的分食堂,還有一個是Reynold Hall里的餐吧。食堂不便宜,沒記錯的話晚餐都要十幾塊錢,裡面吃的選擇也很少,口感一般,我說我曾經吃到過只有面沒有澆頭的義大利面你信嗎……大概唯一的好處就是水果還挺多吧。餐吧倒是不貴,就是選擇實在太太太太太少了。芝大讀書又是出了名的辛苦,當年每一個考試周,我吃餐吧那1.99的必勝客比薩片,或者五塊錢的賽百味三明治吃了無數次,以至於我畢業到現在三年了,如無必要對這兩家的食品絕對是敬謝不敏。
倒是零星散步在幾座醫學院建築里的餐廳口味價格都很不錯,親身試驗表明絕對比學校食堂靠譜,歡迎大家去試試。
跳出校園,來看看整個海德公園社區。遺憾的是社區里幾乎沒有正規中餐。日韓泰等亞洲餐廳倒是有幾家,但是在Yelp上的評分也十分慘不忍睹。我念書的那幾年,大家打牙祭的方式就是攛掇有車的同學開去中國城吃夜宵,哈哈。
不過這兩年海德公園社區開了一家Whole Foods,對於社區整體就餐的情況應該有顯著提升。究竟提升到如何地步,就靜待後來人補充吧。
「芝大食堂,價性比之王,誰吃誰知道」 圖源:http://sustainability.uchicago.edu/about/news/uchicago_dining_reducing_our_carbon_footprint_one_meal_swipe_at_a_time/
-part 4-芝大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
可能有讀者注意到,我剛剛寫到要來談一談芝大的活動與周邊情況。可是我只談及了周邊,卻沒有談及「活動」。沒錯,寫到這裡我也覺得犯了難,因為在我就讀碩士的那一年裡,我好像每天都只忙著學習學習學習,完全沒有注意過特色活動這件事。
不過就算你現在去芝大拽一個學生來問問,到底芝大有什麼特色活動,估計也沒有多少人能答得上來,除了每年的新生聚會,偶爾的戶外燒烤之外,好像就沒有什麼全校性質的大型活動了。我覺得這種「學術至上,party靠邊」的氛圍卻正好是芝大的特色。以前跟其他科系的朋友聊天,大家相視一笑,都贊同一個觀點:芝大是個熱愛學習的地方,這裡的人都是學霸,不是學霸不要來……
這並不是開玩笑。翻一翻今年的USNews美國大學排名,芝大已經達到了全美第三,僅次於哈佛和普林斯頓;搜一搜維基百科,芝大出過89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物理、化學、經濟學、文學、生理及醫學、和平所有獎項。對於任何一個像我一樣學過宏觀經濟學的學生,「芝加哥學派」這個詞都是如雷貫耳的。
在這些閃閃發亮的數字和成就背後,是這所學校近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嚴謹而刻苦的學風。芝加哥實行quarter制,即每年分隔為春夏秋冬四個quarter。每個quarter的時間比semester制的學校少了1/3至一半,學的內容卻並沒有減少多少。那麼怎麼辦?只好硬著頭皮上。我念書的那陣子,有一個學期要修五門課,每門課每一周都有1-2個數學或大作業,同時還給商學院的老師做RA,還兼任著一個公司的研究性實習工作……現在回頭看,自己也有點疑惑那個學期是怎麼活下來的?但是橫向比較看看,好像大家都是這樣的過來的,誰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
我曾經在習慣於在圖書館待到主樓閉館才走,但凌晨一點後,仍然有許多學生轉移到通宵開放的樓層繼續看書,不管我去的多早,圖書館裡肯定都已經坐了不少人;學校的海報欄里,貼著的多半是學術講座,討論panel或者藝術演出,社交活動都要相對要少一些;芝大沒有出名的運動隊(似乎有一支女子足球隊戰績佔據),大家的愛好似乎都是上自習,所以才能在餐吧里一邊忍受著日復一日的必勝客披薩和賽百味三明治,一邊開著電腦看論文;就連錄取方面,芝大似乎都對GPA高的學生更加青睞一些。我們班相熟的同學曾經互相比對過GPA,幾乎沒有3.8以下的。
我在芝大念了一段時間書之後曾有機會去洛杉磯玩,走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感興趣可看: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的校園裡,看著人行道兩旁成排的體育隊應援旗幟,看著校園裡抱著飲料和燒烤架的開心爽朗的少男少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美國的大學大多數是這樣子的,可是我在芝大從來沒有見過。
但我仍舊更愛我的芝大,就像這學校里大部分學生一樣為它的低調沉穩、厚積薄發而自豪。儘管私下裡大家也吐槽「在這兒只有學習沒有生活」,但是也正是全校師生共同的這一份刻苦努力,才帶來了它幾乎各科都在全美名列前茅的驕傲成績。
在芝大,選課很自由。我的學籍屬於理學院,但是仍有機會選擇布斯商學院(Chicago Booth)的課程。像統計、公共政策與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都有機會去選擇商學院或者計算機系的相關課程。尤其是Booth這所世界排位名列前茅,甚至近兩年還奪過MBA項目No.1的商學院,擁有太多名師。他們就在你眼前走著,甚至有機會能去選修或旁聽他們的課,這種感覺還是相當好的。
寫到這裡想起一件趣事。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了芝大Booth商學院的Fama教授和經濟系的Hanson教授。Fama那可是投資學領域祖師級的人物,三因子模型全世界任何一本投資分析教材上都會有,大概沒有哪個學金融的學生不知道這尊神吧?我本科那時候翻著書,總覺得這是個已經離非常久遠的垂垂老矣的形象。後來當我在Booth的教室里上自習,一抬頭看見Fama教授正拿著講義進來準備上課的時候,那一瞬間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布斯商學院教授Eugene Fama。我在商學院教學樓無意中碰到他時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天啊,原來這位屢次出現在課本上的祖師爺還活著!
圖源:Two with local ties share Nobel for economics - The Boston Globe
-part 5-芝大畢業生的總體就業前景
良好的學術聲譽、自由又嚴謹的學風以及地理位置帶來的是芝大學子的就業優勢。芝加哥是一個工業、服務業和金融業都很發達的城市,本身就有許多工作崗位。就以我熟悉的金融業為例,全美知名對沖基金Citadal, AQR、國際投行UBS, Merrill Lynch,大型保險公司CNA, Prudential……坐落在這座城市的巨頭數不勝數。Google近日也在芝加哥開設了新的辦公室,也許IT業也將會往五大湖區延伸……
除了直接的區位優勢,芝大這座全美頂尖的大學每年都會吸引不少公司都來開辦宣講會,你將有機會與整個世界最優秀的公司直接面對面。很多時候,這張芝大畢業證書還能直接為你帶來一個面試的機會(尤其當你是本科生的時候)。
我念本科的時候,忙於出國的各項考試、學生工作、出去交換等雜七雜八的事情,似乎並沒有真正坐下來好好學習、好好讀書,這份「遺憾」在芝加哥大學被結結實實地圓滿了一回。用我一個師姐的話說,那真是把她本科四年都沒泡的圖書館統統給補泡了一遍。很累,在這裡學習真的很累,但是我也真的覺得值得,所以才覺得難忘。
-part 6-金融數學碩士項目
來談談我就讀的金融數學專業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專業的弟弟妹妹們。相信有意於金數master申請的同學對芝大都不會陌生,這是一所開設在芝加哥大學理學院下的歷史不短的碩士項目。芝大的金數曾經因為九個月(一學年)的短期制而在就業上存在一定的壓力,好在項目時長已經修改,現在完整的學制是15個月(一學年半),在校生都有機會在畢業前完整的完成一個暑期實習。
金數的課程設置
隨機微積分、風險管理與統計、數值方法等為主的數學硬課;加上量化交易、資產組合理論、固定收益衍生品定價、微觀市場結構等實打實的金融課程,再輔以Python編程、機器學習等計算機方法論課程……整套課程的設計涵蓋了金數的主要知識點架構,設計上還是相當用心的,只要願意好好學,能學到很多硬功夫。另外,金數的學生可以選修一些Booth商學院的課程,這也是它的優勢之一。
然而芝大獨特的quarter制度和密集的課程所帶來的是非常大的學習壓力。現在學制改到了五個學期,學生們相對輕鬆,像我們當年九個月畢業的那批人,真的是每天寫作業寫到十二點有沒有……
金數的就業
實話實說,芝大金數項目本身的就業服務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美國各大高校的金數項目里算是居中吧。對於學生來說最有價值的是project lab選修課,每個學生都可以選修project lab,和芝大介紹的公司合作進行課題研究與彙報,其中一些還可以認定實習。我當時參加的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關於流動性風險的課題小組,每周都要去CME和那裡的員工進行研究討論,到學期末的時候還要給他們彙報課程。除了CME之外,我的同學們有的去了資產管理公司的項目,有的去了對沖基金(筆者註:對沖基金,又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英語:Hedge Fund,是指由金融期貨、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組織結合後,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的項目,選擇還是非常豐富多樣的,也有做得很好的同學直接被對方留用成了正式員工。
另外芝大的學生內部也有交易俱樂部、會安排和做交易員/資產管理的校友的一些活動,每年我們的學生也有機會參與世界上各大交易比賽和量化分析比賽,總的來說還算不錯。況且畢竟芝大坐落在芝加哥,這裡大概是除了紐約之外最適合金融專業的學生找工作的城市了吧。
這兩年畢業回國發展的學生也多了起來,此時就體現出芝大作為一個綜排名列前茅的高校的好處了。據我所知現在每年畢業回亞太的學弟學妹中,有去香港各大國際投行的、有去中金中信廣發等大機構的,還有各種悶聲發大財去精品投行和私募基金的等等,而且這其中有做一級的,有做二級的,有做投研的,有做量化的,各類工種五花八門,竟然每條路都能走得通……感覺芝大這塊招牌還是很好用的敲門磚呀。
金數的申請
我個人的感覺是芝大是一個非常看重GPA和專業排名的學校(正所謂不是學霸不要來),如果本科GPA夠高,不要猶豫,歡迎申請芝大!GT等英語成績反倒是其次。貌似到現在為止芝大的金數項目還是無需面試的,這也正反映了她對成績這種硬材料的看重。想來這裡的同學們,建議刷刷學分績。
如果學分績不夠高也沒關係,盡量多準備些金融領域的實習,尤其是在基金公司的投研、交易部門,或者大型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的實習經歷,都是和金數專業非常對口的,任何一個金融相關項目都不會拒絕實習簡歷優秀的學生呀。祝大家好運!
這就是我在芝大讀書的體驗,希望對你有用。這是個很棒的學校,歡迎你來!
編者碎碎念:15年去芝加哥的時候也去芝大看了Layla,加上西北大學的一位好朋友,三個人還一起吃了個「奧巴馬早餐」。Layla帶我們逛了芝大的校園,如同她在文中所說,非常古典,非常美麗,這是一所很有底蘊的學校;如果有機會能在這裡讀書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奧巴馬早餐
芝大圖書館
金數的系樓
金數系樓的閱覽室:皮質和紅木的古典奢華風格
隔著密歇根湖實拍芝加哥夜景
我建議你點個贊再走?^???^?
作者:Layla
編輯:Ray,Lily
你可能也想了解這個學校的商學院:在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RPI)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 知乎
作者:Hayden劉元鴻
鏈接:在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利益相關:芝大在讀學生,Class of 2019。
先根據我現有的生活、學習體驗說幾個大家都很關心的事情。
官網:http://www.uchicago.edu
更新:Class of 2020整體情況
參考:芝大夏報紙做的調查Class of 2020 Survey和Profile for the Class of 2020
共31411人左右申請,錄取2498人,1591人入學;錄取率7.9%,yield rate 63.7%。
關於考試分數:34%的同學舊SAT在2300以上,平均分2221。有25%的學生新SAT在1560以上。
附:芝大本科中國大陸錄取情況
芝大一年在中國大陸會錄取大約60個,這幾年大約會有50人左右最終決定來芝大,這是非常難得的。芝大一直都對中國學生、亞裔學生非常友善,不算國際學生學校里也有28%的亞裔學生,對比一下Yale只有16.8%, Williams、Amherst只有14% 。
對於考慮申請芝大本科的高中生的一點建議:
芝大在國內錄取並不保證所有人都有面試,保險起見如果高一高二的時候來芝大參觀可以順便做一個校內面試,這個面試會很輕鬆然後應該會對錄取有幫助。
並推薦芝大在北京和香港的暑假項目和在芝大的經濟暑假項目:
1. Pre-College Summer Programs in Asia(適合高二同學)
2. University of Chicago Summer Session(適合高一同學)
我想主要討論一個大學的學術體驗的問題。學術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學校的學術實力, 一個學校的學術實力主要取決於這個學校教授的學術水平和成就。 討論這個問題,我想引入三個指標。 為了便於描述,用1分至10分打分(一分最低,10分最高)。
1) 有關頂尖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打分:10分
一所學校的頂尖教授指的是一所大學裡面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授群體。這部分教授一般不經常出來教課,大部分隱藏在大學裡探索著知識的前沿,也積極尋找著這個時代最有天賦的學生並給予他們極大的幫助。
芝大頂尖教授的水平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最高水平,現任教授中有5個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兩個菲爾茲獎(都是IMO金牌+滿分)得主。歷史上,費米(當年費米一個人在芝大教出了7個諾貝爾獎,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他在芝大物理系的學生)、錢德拉塞卡、TS艾略特、費里德曼、陳省身、保守派最高法院法官Scalia都曾在芝大任教。
在絕對數量上,芝大相對還是不錯的,有美國科學院/文學院院士70位,但是因為學校大小的原因,還是落後於Stanford/Harvard/Berkeley,但應該是要領先於多數的常青藤學校的。
這個有關頂尖教授的指標影響最大的是在某些學科上特別有天賦的同學,我指的特別有天賦是在高中階段學科競賽/研究中的佼佼者。推薦這類同學去擁有大量頂尖教授的大學。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如果你是高中生中理科水平很高的同學,你對數學、物理或者是經濟有濃厚的興趣,並有讀PhD的打算,強烈推薦你嚴肅考慮ED/ED2/EA芝大。
2) 有關正常的終身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
相對強勢學科打分:9分; 相對弱勢學科打分:8分
正常的終身教授指的是一所學校里拿到終身教職的教授,他們會是本科生大部分專業課和選修課的任課教師。
因為美國大學變態的學術晉陞道路,美國大學裡的終身教授的學術水平和能力雖然跟頂尖教授還有差距,但是整體來說都非常不錯。這部分教授一般不會是留名歷史的學術大家,但都會有一技之長和很好的綜合學術能力。一般來說,這部分美國大學top 20的教授水平差距不會很大。芝大強勢學科(諸如經濟、數學、物理、統計、歷史、社會學、人類學等)的教授水平會相對來說更好一些。
這部分教授會是本科生接觸最多的一群教授,他們的水平會比較影響本科生的綜合學術能力。
3)有關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講師(Lecturer)
打分:9分
助理教授和講師是那些沒有拿到終身教職的教學人員,在芝大他們會教授本科生一部分的入門課和基礎課。
這部分教職人員的主要想法是在一所名氣和實力不錯的大學鍛煉他們的教學和研究能力。相對來說,學校名氣越大、實力越強,這部分人的水平也就越好。根據我的個人感覺,他們的研究水平不得而知,教學水平因為經過了學校的篩選都還可以。從他們身上本科生更多是得到幫助與指導,真正學術上的成長還是要靠終身教授們。
這群人中也會有一部分不會進入學術圈,芝大的這群人種最有名的就是在芝大法學院擔任講師12年的前任總統奧巴馬。奧巴馬在芝大據說教課水平還算不錯。關於他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奧巴馬在芝大除了上課還特別喜歡打籃球,每周都會在體育館裡跟芝大的同學打接波全場,打控衛。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我每次去打體育館打全場的時候都會去看看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有志青年,多跟他們打配合,爭取遇到下一個奧巴馬哈哈。
以下是對於芝大錄取的本科學生一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 GPA的問題
芝大的GPA是出了名的低,這個低是相比於很多Grade Inflation的學校,學校很多人會因為學校沒有Grade Inflation而感到非常自豪;同時,GPA的中位數應該在3.3左右,中國學生的大一平均GPA應該在3.6左右。學校的Dean"s list (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學習優秀獎)設在了3.25,也就是說學校認為你如果能拿到3.25的GPA就算不錯的,根據校友在College Confidential的數據(source:average GPA at UC),大約有一半多的人能拿到Dean"s list。
GPA的確很難拿,但是根據我身邊的情況,如果你能很好的計劃好時間,不要太過度的挑戰自己(比如一點微積分不會就去上analysis),拿一個能找得到工作的GPA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諸如一些有很多平時分的課程,如語言課、藝術課,還有一些入門課,比如入門物理課,這些課正常學習可以輕鬆拿到A-(3.7)。這裡要稍微分析一下為什麼芝大有GPA低到慘無人道的名聲,因為在上個世紀GPA的確慘無人道,當時芝大是學術象牙塔,留下了寶貴的學術嚴謹的基因以及獨一無二的低GPA臭名聲。如今學校擺希望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專註於本科生教育(低GPA是自己學校坑自己人,一個2.8的GPA很難找到很好的法學院、醫學院、投行金融的工作),因此GPA已經變得人性化、正常化很多了。不過,芝大永遠不會像很多學校一樣有GPA inflation,讓所有人都拿A;芝大校友們也永遠會為自己辛辛苦苦、來之不易的低GPA自豪,同時順帶咒罵一句學校。
二. 課業壓力的問題
說完GPA的情況,簡單講一下芝大的課業壓力。考慮一個芝大大一有著正常學習動力的本科生,他/她會每學期上四門課,他一周會上4*160min的課,共計640min,大約10個小時,對於每一門課程,他平均需要3-8個小時完成作業,因此一周總共需要學習22-42小時(學校給出的官方數據是24-45小時)。我們來對比一下我高中時的課業壓力:我高中就讀於北京四中,高一的時候在高考班,每天上八節課,其中有一節體育課,平均一天會有一節自習、班會這種課,那麼一天上六節課,一共上課6*40min,每周上課5天,共計1200min,20個小時,每天會花2個小時在作業上,周末的話需要5-10個小時,這樣的話每周固定學習時間會是33-43個小時,我還參加物理競賽,因此每周還有額外5-8個小時的課業。需要說的是,芝大可以選上三門課,這樣的話一周課業時間會在20小時左右;因此僅從學校的固定課業壓力來說,芝大的課業壓力應該略小於我高一上學時的課業壓力,也肯定要比中國學生高三備考的時候至少80個小時每周的課業壓力小太多。
那麼為什麼芝大的課業壓力還算大呢?因為雖然總的投入時間不比我高中的時候多,但是效率和強度卻高了至少一個檔次。我拿我先在正在學的微積分(Honors Calculus 非IBL)做一個例子。我高一的時候學高考數學,諸如二次函數、集合、圓、不等式這樣的內容,一周七節數學課,每天花一小時做作業;在芝大我一周上三節數學課,每節課50min,每周花大約五小時做作業、複習,僅從時間上來看是要遠小於我高中時候的課業壓力的。但是高中學數學的時候,聽講十分鐘就能把所有概念弄懂,之後的三十分鐘都在做鞏固概念的基礎題目,最後再拓展一些難題;而在大學上課50分鐘幾乎全部在講新的概念,而且對於所有的步驟都有證明(這個應該是芝大特色,強調數學證明和基礎的絕對紮實,這學期證過π為什麼是無理數,e為什麼transcendental等等)。每周一次作業,諸如在中國高中上課的時候那後三十分鐘的練習是完全放在課下去做的,也就是說上課效率、強度提高了很多。學校非常鼓勵自學、小組合作,達到的效果是每次考試平均分不錯,標準差小,不像是在國內考試班級標準差會很大。
學業壓力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一個人主觀決定的。芝大的學業壓力『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和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很大。下面進行簡單的闡述: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一個班四十二人我知道我只要排名在前五我就可以考上不錯的大學,但是來了大學發現學習好僅僅是一切的基礎了,我身邊的厲害的同學們都在優秀完成課業的基礎上找研究、實習機會,在社團(RSO)裡面做不明覺厲的事情,有很好的人際網路 (network),而且在抓緊時間鍛煉身體;這時候我需要努力,在其他方面多花精力,自然在學習上的要求也就高了。機會成本大更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國際學生我父母付著學費,如果我不去上大學,我至少能當個頂尖的SAT老師,拿學費環球旅遊很多年(不一定環球旅遊學到的東西就比學校里少哈哈),這個時候我在大學的機會成本就很大了。加上芝大相比其他美國頂尖大學更加繁重的課業壓力和大學課程本身的挑戰,自然作為一個芝大學生對於外界反映的信息是「學業壓力大到要死」,不過應該是要比北京頂尖高中高考班高三的時候課業壓力小的。
三. 安全的問題
美國大城市的安全都不是很好,很多城市的居民天黑後也不敢去其他的街區轉悠。芝加哥這座城市安全不是很好,芝大的安全問題肯定也要比中國大學的安全問題多很多。芝大學校可以保證在學校的範圍內不存在人身安全問題,晚上六點之後每一個路口都站著一個學校的保安,但是因為芝大被黑人區環繞,所以出了學校的監管範圍後安全自然得不到保證,芝大旁邊的公園裡也的確兇險;不過有一個重大利好是奧巴馬的總統圖書館回修在芝大西邊一公里處,建成之後應該會大大改善社區的環境;道理很清楚,不獨自一人黑夜張出學校監管範圍就好。
四. 名氣(reputation)的問題
下面列出對中國人來說比較知名的校友:
Bernie Sanders(B.A. 64);連戰(Political Science PhD);微軟現任CEO Nadella (商學院 MBA);麥肯錫(就是那個諮詢公司的namesake,芝大商學院教授);楊振寧(物理系PhD, 幾乎是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葉啟孫(清華的應該都聽說過他)...
從知乎上面對於不同美國頂尖大學話題的關注我們能側面看出這些美國大學在中國的名氣。以下數據均截止於北京時間2016/12/24。
Princeton: 2387; Harvard: 13000; 芝大: 1254;耶魯2929;哥大: 4470;斯坦福:8267
從Quora(美國版知乎)上面的各個大學的關注數可以揣測這些大學在美國的名氣
Princeton: 51,400; Harvard: 246,600; UChicago: 15,300; Yale: 60,600; Columbia: 33,400; Stanford: 187,800
這個對比非常有意思。
芝大不是常青藤,不是典型美國精英價值觀下的學校,體育也不是很強。芝大也不會被很多人念叨在嘴上,有一個個網紅可以被關注。 實際上每個學校的校友都能列出一大堆,每個學校都出了無數有影響力的人有無數有影響力的教授,不過名聲這個問題因為中國媒體和家長的bias,像芝大這種學校不會吸引眼球,因此也會少了很多關注。
有趣的是芝大在中國的戰略開始的很早,也是美國Top5大學裡在中國招生最多的學校,芝大很看好中國的發展,在中國修建了兩個芝大中心,一個在北京,一個北京在香港,經常會舉辦一些活動,歡迎大家去拜訪。
五. 芝大本科生的課程設置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雖然芝大有極其嚴格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但是在芝大double major是極其容易的,而且在double major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選擇學習很多其他領域的東西;據我所知,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難得的,很多頂尖學校(諸如Princeton)在double major上的難度是很大的。對於一個比較有學習動力的學生,每學期上四門課,每年三個學期,四年不上暑校是可以上48門課的,這其中Core只會佔掉9(文科core)+2(生物core+elective),11門課,剩下還有37門課可以自由選擇,這其中數學、物理、經濟、計算機在基礎課上大量重合,可以做到輕鬆四選二,如果學霸的話可以做到四選三;因為有這37門課的自由,也可以輕鬆做到文史哲古典四選一+數學or 經濟四年畢業;如果抓緊的話,最快可以兩年半數學+經濟雙專業畢業。
如此設置可以給在校生的極大的靈活性。比如考慮題主本人,我暫時不想讀PhD,我可以在大一選擇我喜歡的Core的文科課程(世界文學)+Honors 微積分(可以作為很多專業課的基礎課)+intro 物理(高中時的興趣)+拉丁語(純粹elective,調節生活,提高GPA),在大二的時候可以Core 文科課程(自己喜歡的課程,應該會是Classic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數學分析(專業課)+Econ analysis(Econ高端基礎課)+哲學基礎課程(個人興趣,potential minor,以後可以用來裝逼)。這樣四年下來,我可以有數學major+經濟 minor+如果我努力的話能有的哲學minor+4門任意課程(諸如考古等興趣為主的選修課)。
六. 所有人都在學經濟?
實際上不是的,根據學校的調查,大約1/4的學生是經濟專業。學經濟的人相對多是因為芝大的經濟系比較厲害(US news 專業排名全美第一),加上Booth商學院的一些影響,加上經濟專業的要求的課程要比其他學科少一些,加上經濟專業就業非常好,自然很多人都會想經濟專業。
Photo Credit:UChicago Wikipedia,UChicago Admission Website, http://modauchicago.com
以後接著寫。。。
喵喵喵喵
我畢業啦第n次來更新答案--------Line of Glory-----------------想說芝大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還是非常棒的,畢業以後記憶最深刻的反而是各種small discussion class, 大lecture課幾乎都沒什麼印象了。還有就是follow your heart, 很後悔在Econ蹉跎了那麼多歲月才決定commit to humanities,其實人吶,還是要在年輕的時候選擇一個自己所愛的專業,哪怕畢業以後不好找個工作呢,畢竟你大學四年是快樂的呀。而且Humanities也沒有不好找工作嘛,其實fit最重要。現在在NGO工作的我如果當年按部就班的學了econ去了finance industry我想我現在會痛苦死......每天正裝商務加班加點各種數據....哪裡有我現在的team這麼棒噠.....
嗯 中心思想就是 芝大是所好大學 但並不適合每個人
econ也是個好專業
但也並不是one size fit all人吶 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工作 以及生活方式
別人再怎麼給你建議
最終的選擇都要自己做路是自己走出來噠&>&<-------THE END---------------------
好吧我又一次來更新回答了。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畢業了,回顧一下我的大學生涯,發現我還是挺感激這所學校的。雖然很多時候都是在各種不適應中度過的,但不可否認能力的確在一次次被動的困難面前提升了。閱讀速度,省題能力,寫作能力,發言能力都在各種core class以及後來ealc的專業課上被打磨了。UChi真的是各種注重balance啊,大四最後一個學期我還在努力填滿core這個坑。剛開始兩年都很討厭討論課,但臨近畢業卻發現最鍛煉自己的反而就是那些十幾二十個人的課。因為課上必須平衡記筆記和發言,所以把邊聽邊記邊想著怎麼反駁別人觀點的能力練出來了。
還有就是轉專業不需要辦手續,junior year才需要declare major這點好處吧。畢竟我就挺迷茫的。本來因為高中ap microeconomic遇到了一位特別棒的老師所以篤定非econ不學,但到了uchi以後發現數學太差跟不上。入學分班考試臨時抱佛腳複習了半天才分到151系列,然而經濟大牛們大都上161系列,最不濟也是從152開始上起。大一整個學年被151系列虐的不要不要的,但好歹還是堅持下來了。大二就沒那麼幸運了,econ的專業課+多元微積分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加上大一暑假就開始狂刷實習兼職各種社團活動,興趣點本身就有轉移,時間精力也大都放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了,gpa跪了是必然的。大二winter和spring quarter都休學了,暑假去了一個房地產公司做marketing。大三開學再次挑戰econ 200,再次跪,比上次好點就是沒直接掛,D+過的。大三spring quarter又休學了,跑到北京去散心了一個月,五月份回來上了一個uic的美術史暑期課但是沒兩天就drop了。其實那個時候壓力已經大的出現嚴重情緒問題了,大概躁鬱症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
大三的暑假依然去了marketing實習,然後實習結束後開學前各種鍛煉旅遊調整狀態。
大四開學已經明確知道econ沒希望了,遂轉東亞文化(ealc)。哈哈不過之前我大概把ealc的教授都得罪了個遍,畢竟我上課都在走神想兼職的事情(窩是反面教材,請大家不要學我&>&<所以繼續選課,同時避開之前印象不好的教授。
大四這年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我就不說是什麼了,反正磕磕巴巴總算是把整年的課complete了,各種C啊D啊(學渣低空飛過:(
然鵝. 你以為這就是結局了嗎.
摔. 我並沒有畢業. 因為學分沒修夠42門課.
大五的我依然在努力complete中.....
最後一個學期了....1個多月就可以畢業了(微笑臉
finally......
等畢業了我來認真寫篇答案吧. 用電腦. 畢竟我99.9%的答案都是手機碼的. 看在我這麼勤奮的份上給個贊吧!贊的人都能進入dream school(並不能,哈哈,我不是錦鯉
愛你們么么噠
———半夜睡不著的分割線—————眼看著本科就要讀到讀五年了...心累
—————大學四年的分割線———轉文科以後雖然也累 但是心理上釋然很多。某種程度上 研究東亞歷史 做東西方比較研究 也是研究我自己的過去.....所以哪怕我有一次writersblock遇到瓶頸了.....我依然不後悔從econ轉east asian studies......
好吧第一次答題的時候 的確壓力也很大 沖著 在知乎上黑自己的學校沒人知道
就跑來各種吐槽了....以下是大一大二的心(吐)得(槽):感覺每天累成狗TT每天除了睡覺都在上課做作業每個周末都在補作業複習每三周一次期中考每十周一次期末考。同學個個都是超級大學霸,在這裡指望交到正常的朋友基本上是奢望,每個人都很咄咄逼人信心爆滿~我是經濟系的,這裡的經濟系就等於投行的預科班,很多人從大一開始就加入了各種business and consulting club然後大學期間就有在投行和基金實習的經歷~這所大學拼的不僅僅智力還有體力,連續熬夜一個星期的學生隨處可見,很多人因為忙一天只吃一頓飯~如果樓主是考慮來芝大讀書的話我建議還是想想自己願不願意成為一台學習機器先~推薦閱讀: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美國卡爾頓(Carleton College)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TAG:留學美國 |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 | 芝加哥大學TheUniversityofChicago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