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辭彙,英語發音和法語發音為什麼有明顯區別?

最近在學習法語,了解到英語中很多單詞都是從法語中來的,但是疑惑為什麼形成了兩套很不同的發音體系。

個人猜測:是因為在法語進入英語前,英語就已經有了完整的發音系統,所以吸收的只是法語的辭彙而不吸收法語發音嗎?

古代日語和古代漢語的關係有沒有可比性?

希望懂得其中原委的知友能夠指點一二。

具體問題如下,

1.法語中有對應的辭彙,比如trouble,法語的讀音是[trubl],英語的音標是["tr?bl]。法語的輔音/t/加上小舌音/R/,是怎麼變成英語的輔音/tr/的呢?

2.同樣的,比如fracture這個詞,法語讀[fraktyr],而英語是["fr?kt??(r)]。-ture這個詞後綴是怎麼發生語音流轉的?

3.類似的包括possible之類的以-le結尾的單詞。

【補充問題:

和法語比起來,英語的字母和音素的對應性差多了,發音的規律性也相對減弱,導致遇到生詞時常常不能正確發音(主要是母音多變),而法語的發音規律性非常強。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古英語的正字法看上去倒是借鑒法語的,a e i o ou和法語相同,u讀/ju:/和法語的/y/讀音也接近。後來英語產生了母音大推移,法語也有母音推移以及輔音失落,導致英語早期的借詞和法語讀音相差較大。英語的早期借詞都是按照自己的正字法去改拼改讀的,比如reason-raison, faith-fei(古法語feid),不了解的人可能看不出是古法語/古諾曼語借詞,但當時的讀音是很接近的。

而中期英語直接借法語拼寫的詞,讀音不一樣是很正常的。畢竟英語是重音語言,法語是音節語言,兩者音系相差也不小,後來又都有較大音變。

英語近代的借詞有很多都在模仿法語的讀音,不過美式英語逐漸在用英語自己的拼讀規則代替接近法語的讀法。比如timbre。

題主問的r,法語十七世紀左右才改讀小舌音,英語讀近音的歷史也未必很長,早期兩種語言里都是大舌音。就算髮音不一樣,英語用自己的r或捲舌母音去對譯也是可行的,只是英語不允許輔音加r結尾的組合把法語的re結尾改讀/?/而已(話說法語的re也來自於er)。

ture是英語自己/t/+/j/齶化了。

le尾可能是法語後來的音變。法語的l早期發音和現在英語是一樣的(暗l),後來部分母音後的l和母音結合了之後(參考-al複數-aux以及中式英語口音),剩下的l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正常l)。不過就算髮音不一樣,英語也應該讀暗l,像現代法語那樣讀成正常的l不符合自己的規則。

題主的補充問題嘛,法語有過正字法改革,大部分不符合讀音的拼寫都被改掉了。英語經歷過母音大推移,而且這些音變大部分都沒有進行完全,又沒有正字法改革,讀音多樣是正常的。


英語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古英語,中古英語,近現代英語和現代英語。

由於羅馬人對英國的佔領,古英語和德語非常相近。可以說英語和德語同源。如果你學習德語,會發現非常多基礎詞同意同音,但是不同拼寫。

維京人也佔領過英國的一些地區,所以丹麥語在英語中也有殘留。還有由於基督教的傳教,也引入了一些拉丁辭彙(按分類來看,法語也是拉丁語的一種)。

以上就是外來語言對古英語的影響。

而到了中古英語階段。由於某段300年的時間,英國國王都不會說英語,使用法語,所以英國在原生英語環境下,存在一種自上而下的法語普及,從貴族向百姓,這時候收錄了一萬多法語辭彙。與德語同源的英語更像是平民和口語語言,被收入英語的法語辭彙,顯得更加正式,書面,貴族化。

舉例,德語hier,英語here,法語president,英語president。口語和書寫用語的區別。

到了近現代英語時期,因為文藝復興,也有大量法語湧入。

以現代的數據來看,法語和拉丁語辭彙約佔英語總辭彙的55%以上。

以上解釋了為啥英語中法語辭彙多。

那麼為什麼讀音不同呢?我覺得原因三點。

一是之前答案有人提過法國正字改革。規範過讀音。(這部分暫時還沒深查過資料,先放這)。

二是英國經歷過很多次母音大遷移。讀音一變再變。

三是英國儘管吸收了很多外來語,但沒有進行過規範和統一。


英語在受法語影響之前,曾經有很多地方被丹麥殖民,導致很多英語的底層辭彙與丹麥語相同,比如have、over、under、for、kat之類,這些辭彙拼寫丹麥語與英語一樣,讀音完全不同。

而丹麥語正是這種發音不規則的典範,大量丹麥語辭彙在形式上並不符合發音規則,這與英語的情況差不多。應該說,古英國人各地方言不同,接受外來語的影響之後,在各地形成的發音也不同,最後演變成標準英語的時候,保留了不同的發音形式,而英語又沒有經歷過規範語言的過程,導致現在的發音仍然混亂。

比如英語同一個字母a,有時發音是face,有時是bag,有時是class或者calendar(注意第二個a),以上四個英語詞當中,face、class、calendar來自法語,bag來自挪威語(起源於古丹麥語),法語的發音統一,a就是a,不會有第二種發音,跟漢語拼音的情況類似。

註:法語的aeiou的發音與漢語拼音aeioü相同,因為最早的漢語拼音是法國傳教士金尼格萊發明的,現代漢語拼音改良了也變化不大,上述三個法語辭彙當中的a發音與漢語拼音的a一樣,但是在英語就完全不同了。


謝邀,不過對古代英語和法語的發音沒了解過。

我感覺英語吸收其他語言的辭彙,一般是按照英語自身的發音規則來讀,有些不符合英語規則的讀法(比如fiancé,résumé等等),也應該只是改變重音位置和字母發音,但不會出現英語里沒有的發音。r 還是按照英語的發音,而不會發成英語里沒有的小舌音。

其他語言進入英語應該也都是類似的情況,比如電影《My Name Is Khan》里男主角的名字 Khan,美國人都會直接發成類似 /kan/ 的音,不會按照印度的發音方式,帶有喉嚨的摩擦。

再比如日語的「侍(さむらい)」也會被美國人念成/?s?m??ra?/,只是按照英語讀法來讀日語羅馬字 samurai,不會考慮具體字母表示的讀音有什麼區別。

再再比如漢語辭彙通過拼音進入英語,同樣不會管按照漢語拼音的發音方式。即使是盡量去靠近中文發音,也是用英語里存在的發音,比如「beijing」會讀成 /be?"d???/,而不是 /peit?i?/(可能寫的不準確),聲調就更沒有了。

至於當年法語為什麼沒有影響到英語的發音方式,我不太清楚。也許是貴族的法語和平民的英語差別太大了吧。至於英語讀音為什麼不規則,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外來詞太多,模仿其他語言發音規律導致的吧。我說了這麼多,好像什麼都沒說,不好意思。

日語里的漢字,根據我淺顯的了解,也是按照日語的發音方式來的。音讀的話,就像英語里的法語詞一樣,用日語里有的發音去盡量靠近漢語發音。比如戀愛(れんあい),人(じん,にん),應該都是模仿古代這些漢字的漢語發音的。有些入聲字,比如「國」,在日語里是「ごく」,這個「く」應該就是因為日語里沒有入聲,所以把原本不發出來的「-k」念成「ku」了。所以,同樣還是日式的發音,並沒有受漢語影響而發生很大的變化。

至於專業的知識,還是等專業人士來分享吧,我先拋磚了,有錯誤請指出。


推薦閱讀:

你認為法語最美的單詞是什麼?
如何區分法語字母「B、P」、「G、J」和「D、T」的發音?
Café 是法語詞嗎?英語中為什麼會出現法語詞?
法語單詞的記憶疑惑?

TAG:發音 | 語言 | 英語 | 語言文化 | 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