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和中國的人口密度差不多,為什麼荷蘭人民多住別墅,中國人民多住「鴿籠」?

今天看世紀大講堂說,荷蘭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由於中國有三分之二不能住人,算下來,荷蘭和中國的人口密度是一樣的。為什麼荷蘭人民多住別墅,中國人民多住「鴿籠」?


農村的房子應該算「劣質別墅」,所以其實大部分中國人民也住別墅。

不過,提問者問的應該是城市裡的中國人民。

那原因應該是土地所有制的區別:從國家手裡買地很貴,而且國家還限制供應。如果城市人像農村人那樣能分一塊宅基地,或者像列強那樣能以(相對與中國來說)很低的價格買一塊地,很多人都會自己蓋別墅。

.

但荷蘭的大城市裡應該也是住公寓的多吧?

-----------------------------------------------------------------------------------------------------------------------------------------

查了一下,原來荷蘭人真的大部分都住別墅。

2011年的時候,有61.2%的荷蘭人住在半獨立的別墅里,還有約10%的人住獨立別墅。

說明:61.2%是文中給的,10%是我看圖表估的。

原文在這裡:Housing statistics

鏈接裡面有圖,但還是放一張上來:

深黃色是公寓,藍色是獨立別墅,淺黃色是半獨立別墅,暗紅色是其他。從右邊數第六個是荷蘭。圖裡都是歐盟國家。

2004年,荷蘭的人均可用住房面積為41平方米

數據出處(第11頁的小字):http://www.architecture.com/Files/RIBAHoldings/Policy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HomeWise/CaseforSpace.pdf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的說法:從2002~2011年,全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2002年的24.5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32.7平方米」。

這兩個數據說的都是「建築面積」,按80%的使用率算,那就是:官方數據2002年人均可用面積19.6平方米,2011年人均可用面積26.16平方米。

但這篇文章(城鎮人均住房超32平米?中國民生的最大謊言_B面)經過分析後認為:

全國城鎮真實人均住房面積不可能超過20平米。

去掉公攤後就是人均可用面積16平方米。

中國的數據是城鎮人口的,荷蘭是全國的,但荷蘭也沒幾個農民。

最後來一張2006年荷蘭的人口密度圖:


因為土地國有制和土地財政,政府故意搞飢餓營銷推高地價,每個月只推幾塊很小的地,導致只有建高密度小戶型住宅才能把價格壓低。即使是高密度住宅,土地成本也能佔到房價的百分之六七十,可見中國的土地有多貴。

在土地私有制國家,土地由市場供應。當房價地價上漲的時候,賣地的人也會增多,導致地價漲幅減緩甚至下降。中國的小產權房便宜,就是因為小產權房的價格形成機制類似於土地私有制國家。

另外,政府以人多地少,保護耕地為借口,非要把規劃做成高密度。

中國的優質住房(低密度,價格適中,裝修好環境好)供給嚴重不足,是大量中產階級出國買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哪塊地做耕地,哪塊地建房,建什麼樣的房,應該由市場決定。以前什麼都搞憑票計劃供應,導致商品嚴重短缺。現在的土地和規劃制度,和以前的計劃供應制度如出一轍,是導致高房價的主要推手,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推手。


歡迎來到百強縣。。。。。。。。


套路:凡事不問是不是,先問為什麼?

人口密度差不多,荷蘭城市化水平還不知道比中國高到哪裡去了?那荷蘭人都住小別墅,中國人都住鴿籠顯然不正常嘍!

人均住房面積和人均可利用面積能一樣嗎?

一個小別墅里除了自己一大家子有的還會出租多餘房間,一個100平左右的只有一家三口,我覺得後者舒適性更好。

就跟我們老師說的一樣,成天黑別人印度巴西貧民窟遍地,中國從來也沒聽說過貧民窟,所以我們真幸福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貧民窟別稱城中村,棚戶區,待開發地區,以上。


誰說中國人住鴿籠了?老子第一個不服


先看幾張圖。

第一張,中國各省級行政區人口密度。

第二張,北京市人口密度。

第三張,北京市城六區(核心六區)人口分布圖。

第四張,河南省各市人口分布圖。

第五張,洛陽市人口分布。

第六張,上海市人口分布。

好,我們再來看荷蘭人口分布。

再看阿姆斯特丹的衛星圖。

看看大帝都密雲的衛星圖。

你有沒有發現,就算是北京、上海、河南這種人口密度很大的地方,放大了看也有人煙稀少的區域?

你有沒有發現,就算是洛陽這種平均人口密度只有四百多的地方,放大了看也有人口密度大於北京平均人口密度的地方?

你有沒有發現,阿姆斯特丹核心城區的衛星圖也挺密集的?

你有沒有發現,大帝都北部區域的衛星圖居然山清水秀風光好?

荷蘭人口總共1650萬,面積4.1萬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

北京常住人口2100萬,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

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32.9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7.1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

其實我想說的是:

誰告訴你荷蘭人民多住別墅了?

人都擠到一起的時候,有個毛的別墅住啊!


玩把瘟疫公司你就知道了,中國是城市國家。大城市緊湊的風格使得公寓成為主要住宅形式。而中國的鄉鎮也有不少別墅。


中國的政治體制導致了這個國家在擁有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的時候是不穩定的。所以必須壓制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壓回到無產階級的生活狀態上。表觀狀態就是沒房子住。而荷蘭沒有這個問題。


荷蘭因為填海或填河造陸的原因,處處是平地,可利用面積率比較高,這是我國無法相比的,由於是發達國家城市化率非常高。國內坐火車經常都路過一片農田啊什麼的,會遇到那種人煙稀少的地方;荷蘭的話城市連著城市,坐個火車或者trum(類似城市間輕軌)一路上處處都是住宅,房子都基本沒斷過,感覺房子密度還是很高的,另外荷蘭也有很多social housing公寓式的。綜合起來:城市化率高+地面平整


貴國雖大,胡煥庸線以外悉非本土;

憑著天朝上國的記憶一次次浪費鮮血奪來那些土地不放,自然跟前朝一樣只用它來滿足記憶中的天朝上國。蠻夷之土那堪別墅,大抵只適合流放知青、鍍金基層、支教還貸、小資騎行而已。

———————————————————————————————————————————

剛才題目好像沒讀全,三分之二不可住人是前提,那麼剩下的是戶籍制度的問題,北上廣深居住密度極大不是人太多而是人太少,郊區無外來人口建設不起來,能落戶的都是擠城市的實力階層,久而久之有空地無建設者,有人口無空地,惡性循環。隨便搜一張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表和人口數量曲線,和東京紐約對比一下就可見端倪。


廣州城中村這些是不是獨棟的別墅?

要不是技術不過關和城市管理控制,這些城中村村民恨不得將他們的別墅再建個幾十層。一個十平米房間一個月七百塊少不了。也有不少人等拆遷,一棟房子拿個幾百上千萬不是夢。

有些地方例如蘇州這方面保護得好一些,但是你要是放開讓山塘街的居民完全擁有產權和自主建設權的話這些市中心的歷史古街分分鐘變成縮小版浦東。

經濟利益很重要,一般人不會跟錢過不去。

廣州從化,當然往外跑一點所謂的獨棟還是有的。城裡人一般不會去住。交通不便是一回事,網線空調等設備不夠格是一回事。再說那些口口聲聲嚮往田園生活的偽文青,把他們丟掉一個快遞做不到一小時內到達,吃個早餐要走十幾分鐘甚至一小時品種還少,夜深了外面寂寞到連街燈都可能沒有,看個電影買個進口巧克力要先花一小時出城的地方,呆一天兩天可以,一周一個月肯定要走掉並得到心理治療自愈。那些出國前羨慕外國好山好水的,很多人也不是在一直吐槽好寂寞么?在歐洲的中國人,也會自動將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昵稱為蘇村。

當然了,大部分人想要的是一線城市核心市區的別墅,中南海西湖邊二沙島法租區觀瀾湖畔等等標價一個億以上那種的啦。很遺憾,就算實現了共產主義,這種資源也絕對只能極少部分人(&<&<1%)才能擁有。
感覺樓主一定是受了片面的誤導。 我在荷蘭留學,我所看到的是,荷蘭人大部分人住的都是類似公寓式的住宅,別墅區很少,公寓式住宅卻隨處可見。

為什麼說是公寓式住宅?就我所求學的城市為例,這是一個小城,人口密度不高。城中心聚集的大都是荷蘭白人,房屋樣式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歐式風格,樓層一般是三層左右,外貌喜人,但建築都非常密集;城市另一側是外來移民聚集區,尤其是土耳其穆斯林居多,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就是明顯的公寓式住房,樓層很高,房型也很統一,非常像我們國內的學生宿舍,對我而言看著絲毫沒有家的感覺。

至於你所提到的別墅,確實有,但很少,在城市郊區可以看到,但那更像是由鄉村的性質決定的,而不是生活水平決定的。在城市裡別墅很稀少,倒是經常會見到一戶人家獨佔二層小樓,但面積也不大,而且沒有庭院。

ps:荷蘭房子很難買的,一次出售十幾套住房,可能會有幾百人來看房,荷蘭土地面積不像澳洲,根本不具備大規模建造別墅的條件。

這是從我所住的地方拍攝的隔壁小區,基本就是典型的荷蘭住房,屬於市區,每個門代表一戶人家。而且陽台在荷蘭不多見,大部分住房是沒有陽台的。


荷蘭一馬平川,城鎮分布非常均勻,大城市很少,多為人口在幾十到十萬左右的小城市,所以少見高樓,多數建築為3到4層。

畢竟人口密度大,荷蘭的house也不同於美國的模式。

荷蘭城市裡的house大多數是聯排,面積不大,多數在120到140之間,價格在30萬歐元左右(各地價格有差)。那種獨棟的house在城市裡比較少見,價格也偏貴。

這種連排house的格局很固定,對應的是四口之家的經典模式。一樓是客廳廚房加一個衛生間,二樓3個面積不大的房間加一個衛生間,3樓多為閣樓,不少家庭隔成兩間作為娛樂或者書房,或儲存雜物晾晒衣服。每個house還帶一個院子。

公寓也不少,居住的多數是剛工作的年輕人和老人。一般的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就會考慮買house。

總體來說,荷蘭的居住環境是經濟實用舒適型(管夠不浪費)。非常符合荷蘭人的整體性格特徵。


我笑笑不語

你見過固定在運河裡的船嗎?

那是窮人的住所。

對,就像漁民,縮在狹小的船室內。

而且,荷蘭市區的房子,小的,跟上海的平米公寓一樣。


1:荷蘭面積大約4萬平方千米,中國面積大約963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可比性極低。

2:荷蘭國家面積小,資源分布相對平均,城市發展相對均衡(相對於中國)。而中國人口大量集中在大中城市。

3:在荷蘭,如果你在阿姆上班,住在鹿特丹,上班坐火車也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而且大部分時間有座位)。荷蘭公共交通非常發達,多式聯運也做得很好,下了火車就是公交車站,電車站和自行車租賃。所以選擇住址的時候其實靈活性更大,各地房價差較小(不過好像阿姆的房價也不便宜),人口分布可以較平均。


老家河南通許縣..經濟不算髮達,但也不能算貧困縣

基本2/3都是這樣的

(網上找的圖,但差不多,陽台沒這麼大)

其實。。。基本上就是別墅了


現在鄉下人都自己蓋二三層的住宅了,只不過景觀和道路規劃方面沒有別墅那麼優美,畢竟沒有人交物業費。全世界的大城市都一樣,寸地寸金。


首先,我想說荷蘭的house並不是我們觀念里的別墅,這個很多回答都沒有提到。荷蘭的house和公寓在居住面積上差別很小,house的面積都在150平左右,甚至很多聯排house只有100平左右,但是卻住著一家四口或五口,卧室小到只能放下床,樓梯浪費了大量面積。中國的公寓現在100多平住著一家三口,我覺得要比荷蘭的普通人住的寬敞。荷蘭當然也有富人住獨棟villa,這才是我們概念中的別墅,而在荷蘭住villa的不多,有農業省會有很多特別大的農場,房子特別大,但是我覺得那個房子應該理解為農舍,實際居住面積也不大。


荷蘭雖然別墅多,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租房子,雖然是大house,可裡面經常是好多戶


還有人拿別人發展了幾百年高度發達高度城市化的全國人均水平來和咱中國密集度最高的大城市人均水平比,相當流氓,還有人相信,只能用無知缺乏思考能力。理直氣壯的說因為這是因為中國土地是國家的,可見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當年咱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地主豪強手握大部分土地資源,廣大普通百姓都成為佃農,住土房,不知怎麼看今天我們的廣大農村,不知怎麼看這幾位答最不好是土地國家的?想清楚情況和問題,就自己去好好了解荷蘭,了解清楚諸如美國、英國、澳洲、歐洲,不要百度一下看一家之言,看了還當真。這裡的大家都有家鄉農村,即使大城市土生土長的,也有自家的村,好好問問,在村裡房子是怎麼建起來的,村裡的土地是怎麼分配的,怎麼買賣的,假如不是集體所有制,土地國有制,看看村民能不能有宅基地。


推薦閱讀:

在荷蘭留學是怎麼樣的體驗?
尼德蘭,弗蘭德斯,荷蘭的聯繫與差別?
想了解荷蘭留學讀研的一切?我是專升本學生?
【糾結】想去荷蘭留學 家裡支持我也鼓勵我,但是家庭條件比較一般?
對華人年輕工程師而言,歐洲哪個國家長遠發展的前景最好,到了中年成就期望極值最大?

TAG:人口 | 荷蘭 | 中國 | 土地制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