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積分的商業邏輯是什麼?不同商業勢力為什麼要把積分拿出來通兌和流通?
舉例,「把(國內)不同銀行的積分打通」;舉例,「航空公司、石油公司、旅遊公司聯合,把航旅積分打通」。『#集分寶#問題』
鄭總單獨提了這個問題,本來是打算在評論中補充的,那麼就簡單的說明一下。
要弄清楚問為什麼有積分匯兌這種形態,就要從積分最初設計的意圖來說明。 積分是會員系統的一部分,是組成CRM客戶管理的核心系統之一,通過積分系統,可以追溯用戶的行為、消費習慣,可以衡量用戶對企業的價值和反向沉澱用戶,增強用戶對企業的忠誠度。 前半部分不用說明了,所有有價積分的獲得都是通過用戶遞交成本,或用戶按照企業所希望的用戶行為實現來換取的,後半部分與這道題目有直接必然的聯繫。 要提高用戶對企業的忠誠度,就要鼓勵用戶行為,如果說直接贈送用戶金錢是露骨且容易培養用戶的貪婪甚至觸發法律問題的話,那麼本身沒有價值的積分作為贈送的物件,是最好的選擇,它首先是虛擬貨幣,其次發行積分本身是沒有成本的,第三積分定價權和溢價權是企業可控可調節的。於是,積分能夠幹什麼就很關鍵。
當大多數企業都意識到積分是個有價值的好東西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用戶在A商戶消費獲得了A商戶積分,用戶在B商戶消費,獲得了B商戶積分。但是這些積分在A或B都很難獲得很好的兌換禮品,而C商戶這時候可以允許A商戶和B商戶的積分通兌到C平台,並提供不錯的兌換禮品作為回報。這時用戶就可以去先匯兌積分,再進行積分消費。 我們可以用興業銀行信用卡積分和某網站消費積分來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某網站消費積分獲取方式,消費1元獲得1積分,興業銀行信用卡積分也是消費1元獲得1積分。 假設,用戶小王,一年在網站消費獲得了1000積分,而小王一年使用信用卡買東西,消費了20000元,那麼在興業這裡,他有20000積分。 1000積分在網站上,可能只能換取30元話費,而興業的20000積分,可以換一個加菲貓的水壺。 這時用戶需要在某網站和興業分別進行積分兌換,此時,移動付出了30元的花費賬面成本,興業付出了20元的水壺採購的成本。 這個時候,有一個中間的通用積分平台,30000分可以換一個飈王的8G U盤,市價39元,採購價30元。這時,有用戶把20000興業信用卡積分和1000某網站積分通兌到這個平台,去換了U盤。 OK,對某網站來說,節省了30元的賬面成本,而只需要付給通用積分平台一筆積分成本費用,同樣,對興業來說,省了20元的採購費用,只需要付給通用積分平台一筆積分成本費用。而成本費用幾乎可以肯定是低於原本的賬面支出費用的。 如果再加上匯兌中代扣的手續費,實際上兩方支出的費用更低,而對中間通用積分平台來說,依然有賺頭,朋友們,對比原先的50元成本,中間平台省了20元啊,而且還成功帶來了一個活躍用戶!同時,這些用戶依然還在使用某網站的服務和興業的信用卡,用戶並沒有轉移到別的網站或者銀行去。最後要說的是,通用積分這件事情,國外有成功的案例,但是,以Nectar舉例,Nectar之所以成功就是在於它是由英國Barklay銀行、Sainsbury超市、Debenham百貨公司和BP石油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聯合發起的,很快就可以聚集一大批忠實會員,然後再去拓展其他商戶就輕而易舉。而國內的通用積分平台大多數是一家發起,然後再去找大的公司和企業去聯手。誰好做誰難做,一眼便知。
通兌,確實是一個能降低成本的思路。問題是如何把A,B,C …… 平台上的積分都通兌到X平台上來。這個信譽度如何保障。
針對單一電子商務平台來說,也可以抽象出一個X平台來完成這個通兌過程,在商家A消費的積分和在商家B消費的積分,通過X平台集中起來,可以解決A或B都很難獲得很好的兌換禮品。從而讓用戶能夠去兌換更有價值的禮品。也可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關鍵是X平台的角色由誰來扮演的問題。運營商?還是第三方?
請問現在有比較成熟的X平台嗎?他們又是如何運營的呢?
國內積分消費佔比低
先看個數據,
2013年至2018年,國內14家主要銀行積分新增積分價值超過80億,而且每年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2013-2015年國內四大航空(南方航空、中國航空、東方航空、海南航空)新增積分價值分別為54.99億、59、36億、61.55億元;2013年-2015年三大電訊運營商新增積分價值分別為45.49億、45.45億、46.25億。
數據來自網路
但從銀行信用卡積分來講,從2013-2018年銀信用卡積分存量價值逐年增加,新增積分價值也在穩步增加,但是積分消費佔比雖有增長,但是很緩慢。
對於銀行信用卡、電訊運行商、航空公司等大型企業來講,基於海量用戶、積分存量等優勢原因,這些大型商戶習慣自建積分運營平台。但是由於積分兌換渠道、禮品有限,有大量的積分是被閑置,沒有有效被利用的。
國外比較成功的積分計劃
英國的Nectar積分計劃,是當前比較成功的通用積分之一。其聯合了Barclay銀行、Sainsbury超市、Debenham商場和BP加油站,實現了積分跨商戶、跨行業、跨地區的有效使用。據Nectar網站數據顯示,超過70%的用兌換了各種商品和服務,價值超過了13億英鎊。
因為積分具有增強用戶粘性、刺激消費的優勢,用戶消費越多,獲得的積分越多,積累到一定數額可以兌換或者「購買」某些商品或服務。
通用積分使積分的消費佔比提升
自建積分運營平台採取內耗是積分消費的一種方式,但是積分消費或兌換率低,不能很好的刺激用戶消費。通用積分打通不同商戶之間的壁壘,實現積分的通兌通換,提高的積分的使用效率。對於用戶而言,不僅提升了積分的使用效率,而且帶來經濟價值;對於商家而言,積分的消費能力提升了,商家的經濟也盤活了;同時,也刺激了經濟發展。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一句話,積分就是貨幣的變種,不能通兌的貨幣自然價值就低,通用積分平台想做的就是搞美元那一套,而且直接跨過金本位,所以就看信用能否支持,你信用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通用積分僅適合於積分發行巨頭(一般為某消費領域霸主,如航空業、電信業、零售業等)來玩,首先要巨頭自己大量發行積分,然後才能吸引中小散戶發行,兩者是主從關係。但國內現狀是積分發行巨頭一般均為壟斷國企,他們沒有動力做這事。而靠小公司是搞不起來的。因此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較成功的通用積分。
積分互通最主要是掌握其中的匯率
大型的公司、商業機構要做通用積分的邏輯是:企業聯盟,建立平台,從各個方面獲取用戶的消費信息,完成對用戶的精準畫像,深入挖掘數據的價值,以此進行產品、服務的設計、優化、營銷。
積分是一種虛擬貨幣,縱使虛擬,它也需要流通。積分是用戶忠誠度管理的一部分,國內近幾年很少有公司可以有大的突破主要就是因為在中國通用積分模式應該怎麼做想得不是太明白。通兌雖然存有風險,但更多的是促進小价值積分的流通和匯聚,最終真正達到積分可以花出去的目的。
我認為通兌積分不是集分寶最好的商業模式;集分寶可以通過積分做成一個返利平台!
通兌,滿足的是人們真是的需求。
通兌通換,運用積分的模式,用戶消費就贈送積分,拿著積分在通兌寶APP或者通兌寶線下實體店,進行積分兌商品,此時積分與商品的市場價是相等的
積分是企業進行忠誠度維護的一部分。企業設置積分的初衷是為了把消費者留在自己平台,通過出讓部分利潤的方式鼓勵和刺激消費者進行重複消費。
而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積分已然成為各類型商家的標配,信用卡消費有積分,超市購物有積分,甚至連街角的咖啡店也有積分,商家都試圖用積分回饋這個福利去拉住消費者的衣角。
對於企業而言,積分也是不得不實行的用戶服務。畢竟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開通了積分服務,而你不開通,那麼你就會在競爭中多一項弱勢。另外,發放出去而未使用的積分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負債。
對於消費者而言,手上的積分種類太多,管理困難,而且價值量不高,想用而用不了,那麼有積分等於沒積分,企業的煞費苦心也顯得沒有價值。
國內積分做得比較好的當屬信用卡積分(無論是從積分消費量和積分重視度來看)。各大銀行在積分累積的比例上幾乎沒有差別,但是他們往往會通過積分活動去提高積分流通,用戶手中的積分可以使用出去並給帶來利益,那用戶也樂意使用他們的信用卡從而累積積分。中信的9積分活動就曾為中信信用卡帶來一大批用戶。
對於一般的企業而言,積分價值過低,會無法吸引客戶,而積分價值過高,會對企業的運營造成負擔。那隻能在積分流通上下功夫,而積分通兌是一種讓積分流通起來的方式。通過積分通兌,可以讓小額的積分集中起來,讓積分在使用上有更多的選擇。
規避風險時,我們知道「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是對於積分這種價值量較低資產,不把它放進一個籃子是無法發揮它的使用價值。就好比我需要500塊人民幣,但是你卻給我50美元和20英鎊,在沒有銀行把它們兌換成人民幣之前,這美元和英鎊對我而言是毫無價值的。
財途積分錢包是一個積分管理和通兌的平台,用戶不僅可以在這個平台管理積分,還可以將各類積分統一轉換成「財幣」。積分轉換為「財幣」後,不僅僅可以在商城裡購買商品,更出彩的是,可以將「財幣」轉成現金提取出來。
積分我能想到的用處1.返利,增加用戶權益2.增加用戶活躍度
通兌,難道是提升積分的價值?
主要的原因在於積分的使用範圍和兌換商品的豐富程度,通用積分的話,更能滿足消費都不同的需求! 像萬里通、集分寶、貓王聯盟等平台,積分使用的靈活性就比單一商家的積分要高!
推薦閱讀:
※過去一年,使你印象最深的新興的產品、商業模式、公司有什麼?
※很多商業模式聽上去很簡單,為什麼沒有人複製他?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回歸製造業?
※學大K12傳統一對一績效模式的開創者,估值卻只有23億,一對一商業模式究竟出了那些問題?怎麼改革?
※有哪些以無恥為核心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