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燭影斧聲是否在南宋時期就已官方定案?

燭影斧聲這件大案從形式上來說,至今未破,事實上來說,在南宋孝宗(太祖之後)時,此案實際上已經破了。孝宗朝的禮部侍郎、南宋著名史學家李燾經過認真考證,把趙光義與程德玄、王繼恩兩人在當時的活動寫得清清楚楚,整個記入《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7,全文由宋孝宗親自審閱一遍,因此可以認為已經得到宋王朝官方的認可。

這一年開封冷得很早,已經北風驟起,大雪紛飛。官家召晉王入宮一邊飲酒,一邊商量國家大事。因為談話的聲音很低,門外聽不清楚。一會兒,晉王出門,揮手叫幾個內侍退出,遠立於寢門之外。大家不敢違命,只好遠遠站著,一聲不響,注視那門裡的動靜。宮內掛著青布製成的門帘窗帘, 隔著帘布只看到紅燭高燒,看不清兩個人有何動作。不久,談話的聲音漸高,好像有所爭執。晉王連連起身,似有謙讓遜謝的動作。這時燭影搖晃,光線或明或暗,只聽到在爭執中,官家以柱斧頻頻戳地,大聲對晉王說:你好自為之!聲音激越而凄厲。以後即久無聲息。晉王離開之後,約在四更時分,內侍入內巡視,發現官家目閉口張,已經辭世。內侍急報宋皇后。宋皇后命內侍王繼恩急呼趙德芳(官家少子),但是王繼恩不呼趙德芳,卻把晉王呼來。宋皇后在寢殿等候,一見王繼恩進來,忙問德芳來了沒有?王繼恩回答:是晉王來了。宋皇后一見晉王,大吃一驚,連忙呼晉王為官家,並且說:「我母子之命,皆託付於官家。」晉王回答:「共保富貴,不必擔憂。」

李燾在記事中,記錄下趙光義、程德玄、王繼恩這三個人的行動與語言。當時王繼恩受宋皇后之命去找趙德芳,他卻背著宋皇后偷偷地來給趙光義送信。王繼恩催促他進宮,說是「事久,將為他人有矣!」

宋皇后聽說王繼恩回來了,還在急切地問:「德芳來了沒有?」但她在此時一旦見到了趙光義,不禁「愕然」,就立即明白自己已經完全落在趙光義的圈套之中,只好馬上改口,稱他為「官家」,希望能夠保住母子之命。

從這部官修史書來講,宋孝宗作為太祖之後,其實是不是已經默認燭影斧聲?但又有一個疑問?皇后為何支持德芳而不是德昭?就這兩個疑問請教大家。


先說結論——

1、沒有明確的證據說明趙匡胤死於謀殺;趙光義有不在場證明,謀殺他的動機也不足。

2、有研究顯示趙氏皇族有心腦疾病家族遺傳病史,有學者推測趙匡胤的死因在此。

首先,燭影斧聲的故事最早的出處是南宋史學家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這是宋史的基本史料。但李燾只是引用(並且在引用中註明了部分懷疑態度)。真正的出處是北宋僧文瑩的《續湘山野錄》。

首先看原文——

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或數日不見。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之前還有大段無關論述省略,簡單總結一下,文瑩的記載是這麼個邏輯——

1、宋太祖身體不適,有個道士預言他壽數某月某日,如天晴可能延命(文瑩和尚你這麼給道士做廣告,佛祖知道嗎?)

2、當天突降大雪,太祖預感道士預言應驗,緊急召趙光義(當時的儲君)入宮

3、燭影——兄弟兩人獨飲對談,有內侍隔窗看見燭影下,趙光義有推辭的動作

4、斧聲——飲完太祖送趙光義出門,太祖手持柱斧戳雪,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好好乾!)」

(柱斧,又名「柱拂子」,就是武俠片中公公們常用的拂塵。拂塵能殺人,還要從「一條桿棒打下四百座軍州」的趙匡胤手中搶過來,這武功想必要接近東方不敗的水準)

5、太祖回寢宮睡覺,趙光義留宿宮中其他房間(東方不敗的話,不驚動大內高手的情況下要重新潛回寢宮也不是難事?)

6、太祖當夜鼾聲如雷,等到內侍聽不見響聲去查看,發現已駕崩;趙光義繼位。

首先,對於這個記述,李燾引用的時候是抱有懷疑態度的。他在引用之後,做了幾點批駁:第一點是道士預言部分過於怪力亂神;第二點根據李燾之前的記載,太祖駕崩當夜,趙光義是在宮外的王府中的——包括司馬光等人的筆記也是這麼記載的。但是李燾為什麼還要引用這個與自己原文相矛盾的史料呢?李燾的理由是這樣的——

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

換句話說,「這雖然是扯淡,但很符合太祖皇帝豁達的人生態度啊」——至少在南宋時,燭影斧聲這個故事是作為主旋律小故事來宣揚的。

而這個名詞轉變為現在大多數人熟知的「趙光義弒兄篡位」,是在清代以後!代表作品有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是不嚴肅的演義小說。在這類小說中,通過曲解、重組文瑩的故事,大致變成了以下這個模樣——

1、宋太祖身體強壯,某日請趙光義喝酒

2、內侍在屋外隔著窗,看到燭影搖動、聽到斧聲(更誇張的乾脆說燭光斧影,這個詞是從刀光劍影來的么?兩大高手決戰紫禁之巔么?)

3、還有人聽到太祖臨死前大喊「好做!好做!」——被理解為「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被斧頭砍了還這麼生龍活虎?你有力氣喊,你特么不會叫救命么?還有趴牆角那個,你聽到這個都沒有喊人沒問題?)

4、趙光義走出房間,宋太祖駕崩(多麼有畫面感!李白贊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註:新加坡電視劇《絕代雙雄》片頭,蠟燭後面,趙光義手持砍柴斧(你特么在皇宮裡哪裡搞來的砍柴斧??),一斧頭剁下去,飈出一大坨狗血!!


其實我挺懷疑題主有沒有翻過《續資治通鑒長編》的……

《長編》明明是否定「燭影斧聲」的,並沒有題主所謂的默認……

我們來看李燾在《長編》文中的辨析:

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翟攴〉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文瑩宜不妄,故特著於此。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豈即張守真耶?或復一道士也。恐文瑩得之傳聞,故不審,如雲「於西沼木陰下笑揖太祖」,「止宿後苑鳥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則聖壽可延一紀」,疑皆好事者飾說,未必然也。又雲「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太祖既不豫,寧復自登閣,且至殿庭〈翟攴〉雪乎?今略加刪潤,更俟考詳。顧命,大事也,而實錄、正史皆不能記,可不惜哉。

李燾通過對國史的《程德玄傳》、溫公《涑水記聞》、王禹偁的《建隆遺事》(下文李燾對《遺事》記載的一些細節也做了駁斥)等史料的對比,並從常理分析,認為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燭影斧聲」的這段,是「傳聞」而已,而且「謬誤」。

如真如題主所說,《長編》全文由宋孝宗親自審閱一遍(這句是不是正確先擱一邊),那南宋政府默認的也應該是「燭影斧聲」是虛妄之說,何來的什麼所謂「定案」?而且「燭影斧聲」說在現今宋史學界也公認是虛妄之說,又何來題主所說的「答案至今未破」?(詳見鄧廣銘《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問題辨析》、《試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詔書之謎》、王育濟《宋太祖傳位遺詔的發現及其意義》等)

宋太宗即位固然有諸多撲朔迷離之處,但是他私自結交內侍,扶植黨羽,等不及企圖「竊取」政權等事,卻是十分明了的。所以內侍王繼恩不選擇聽從開寶宋太后懿旨召見德芳而選擇了晉王,並說出「事久,將為他人有矣!」的話,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題主問道「皇后為何支持德芳而不是德昭」,這個問題很簡單……

這是開寶宋皇后的私心,召見德芳也是臨時起意,按照 @崔竹修同志在評論里補充指出的那樣,這是宋皇后臨時謀劃的一場沒腦子的「宮廷政變」。因為宋皇后開寶元年入宮時年僅17歲,僅僅比趙德昭大一歲,且宋皇后入宮當年,趙德昭就已經出居宮外藩邸,兩人關係較為疏遠。而趙德芳當時尚在年幼,且宋皇后也「撫養」了幾年之後,趙德芳才出居藩邸。從宋皇后自己的考慮來說,當然要選擇一個自己能控制的人,起碼是和自己有一定感情的人入繼大統,對自己的將來才是有利的,即便不是個人政治上的利益,如果太后和皇帝兩宮和睦的話,對國家政治也是有一定利處的。只不過最後王繼恩領來的是晉王趙光義,而不是趙德芳罷了……而且,此事屬於臨時起意,宋皇后沒有任何周密計劃,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女子,看到二叔叔的到來,又有什麼辦法呢……只好口稱「官家」,並祈求「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

從此事來看,首先破壞「金匱之盟」條約的,當是開寶宋皇后。(「金匱之盟」真偽辨析,見金匱之盟__金匱之盟_真偽考_對一樁學術定案的重新甄別pdf下載_愛問共享資料

李超字子躍:金匱之盟的具體經過是什麼樣的?中間又有怎樣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紅茶魔術貓:金匱之盟是真是偽?)


宋太祖駕崩過程,寫得明明白白:

至期前夕,上不寢。初,夜遣宮人出視,回奏星象明燦。交更,再令出視,乃奏天陰,繼言雪下,遂出禁鑰,遣中使召太宗入對,命置酒,付宸翰屬以繼位,夜分乃退。上就寢,侍寢者聞鼻息聲異,急視之,已崩。

而宋太宗繼位過程的原文是這樣的:

癸丑,上崩於萬歲殿。時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繼恩出,召貴州防禦使德芳。繼恩以太祖傳國晉王之志素定,乃不詣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見左押衙程德玄先坐於府門。德玄者,滎澤人,善為醫。繼恩詰之,德玄對曰:「我宿於信陵坊,乙夜有當關疾呼者曰:『晉王召。』出視則無人,如是者三。吾恐晉王有疾,故來。」繼恩異之,乃告以故,扣門與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恩促之曰:「事久,將為它人有矣。」時大雪,遂與王於雪中步至宮。繼恩使王止於直廬,曰:「王且待於此,繼恩當先入言之。」德玄曰:「便應直前,何待之有!」乃與王俱進至寢殿。後聞繼恩至,問曰:「德芳來耶?」繼恩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勿憂也。」

這一段你倒是引用對了,但是後面所謂的「落入趙光義圈套」,你確定不是你腦補的?

圈套倒是有一個,皇后不想讓晉王趙光義繼位,所以想去請趙德芳。可是她明顯是昏了頭了,也不想想趙德芳現在什麼身份,能不能壓服禁軍和晉王,簡直不知所謂。晉王在接到消息之後,也猶豫過要不要進宮。顯然他也覺得此時進宮很可能有危險。萬一皇后瘋了,把他誘殺於宮中,豈不冤枉?如果宋太祖真是趙光義幹掉的,一切都是他計劃好的陰謀,那說明宮中已經被他滲透得厲害,可以說完全是他主場,那他怕什麼?直接大搖大擺進宮繼位不就完了。

宋太祖駕崩後,皇后請王繼恩出宮召趙德芳,此時趙德芳的身份是什麼?貴州防禦使。不但沒有加封王爵,甚至連兵權都沒接觸過。作為靠軍事政變上位的皇帝,趙匡胤難道這點逼數都沒有嗎?可見他至少在去世前,壓根就沒考慮過讓自己兒子上位——在軍中毫無根基的年幼的兒子,守不住這個江山,與其如此,不如讓給正當壯年的弟弟。

再看趙光義的履歷:趙匡胤即位之後,封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寧軍節度使。征討李重進之後,趙光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進佔太原之後,趙光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已經明明白白地確立了趙光義皇位繼承人的身份,而皇后居然想把趙德芳引入皇宮繼位。還好王繼恩是個值得託付大事的人,不然趙德芳多半會被桀驁不馴的禁軍將領給幹掉,然後重複五代十國的故事。

再看趙光義繼位之後的動作:

庚申,以皇弟永興節度使、兼侍中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

這說明什麼?說明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二人,很可能在生前就約定過,他們這一代,皇位是兄終弟及。趙光義一開始可能也的確是這樣想並且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隨後事態發展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為什麼呢?因為在接下來的北伐中,禁軍損失慘重,已經不再有像趙匡胤和趙光義這樣能夠威脅皇權的軍頭存在。因此就用不著把繼承人培養成下一代軍頭,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皇權傳承方式走流程即可。如果趙光義去世前,禁軍還是像趙匡胤去世時一樣桀驁不馴,那麼宋真宗多半也是沒機會繼位的。

--------------------------------------------分割線-----------------------------------------

扯點題外話:

「斧聲燭影」且不談到底是真是假,咱們先看看這個「斧」是個什麼玩意兒。

其實這個「斧」和「宋揮玉斧」里的這個「斧」是差不多的一個東西,說白了,就是儀仗器柱斧。

柱斧是什麼樣子,目前未見明確記載。目前主要有四個說法:

1.拄杖說。元朝劉塤《隱居通議》:「玉斧非刀斧也,乃金杖子,約長四五尺,以片玉冠其首。人主閑步則持之,猶今之柱杖等類。」張士儒認為趙匡胤所用的柱斧就是玉斧,「是在步行時和處理日常事務時用作拄杖或指劃事物甚至體罰別人用的一種『玉杖』」。

2.禮器說。錢杭考證:柱斧又稱玉柱斧、玉斧,起先為類似干戚的禮器。但到宋代發生了變

化,形制不詳。

3.斧頭說。《漢語大詞典》釋「柱斧」為「用水晶制的小斧。朝官所用」。

4.柱拂子說。馮青認為柱斧是民間日常所用的「柱拂子」,「是一種由水晶、玉或銅鐵等製成的可供皇帝、人臣使用的有柄有穗的日常用具」。

不管是哪個說法,首先這玩意兒肯定不大,其次這玩意兒質地肯定很脆,最後這玩意兒必然不鋒利,因此,基本上毫無殺傷力。

趙匡胤好歹也是武力值極高的武皇帝,你覺得他會被這麼個小東西,給劈死在皇宮中?再聯想到趙匡胤已經有過一次前科——我是說「宋揮玉斧」——說明他聊天的時候喜歡揮舞這玩意兒,可見當時即便有柱斧出場,持有人那也是趙匡胤啊。

玉斧事,乃宋太祖開基時,閱地輿圖,偶持玉斧,因以柄畫其分界。

-----------------------------------------------------------------------------------------

這種對五代史毫無了解的人怎麼好意思來答題的啊?拿初唐故事去映照五代故事,這不是搞笑么。一般這種人都會腦補李建成和李恪英明無比,至於為什麼沒有乾貨支撐,「因為改史了啊」。

聊歷史,最怕遇到這種「歷史虛無主義者」,因為這基本上等於他無視你扔出來的任何乾貨。包括這一點,我明明說的是「因為宋太宗在接到太祖駕崩之後卻猶豫不決,不敢入宮,說明宋太宗此時對宮內具體什麼情況是兩眼一抹黑,怕入宮被誘殺,側面證明了宮廷不但不是宋太宗主場,甚至連消息都被隔絕,根本沒這麼個能力暗殺宋太祖」,如果某些答主在現代漢語都讀不明白的情況下就去啃文言文,是要鬧笑話的啊。

這位答主一邊說宋太宗以下的文臣給宋太宗洗地所以編故事,一邊又保留了皇后第一時間去召喚宋太祖幼子這個情節,然後被此人拿來當做證明宋太祖搞事情的證據。

有兩個巨大邏輯漏洞:

1、為什麼皇后去找幼子,而不是找在此人眼中最有資格繼位的宋太祖長子?第一次聽說先帝駕崩,皇后不馬上找自己屬意的皇子入宮「定大事」,反而去找不相干的幼子「商議對策,提前通氣」?連王繼恩這個太監在宋太宗猶豫不決的情況下都知道提醒他「事久,將為它人有矣」,皇后自己不懂嗎?

2、既然宋太宗和他的擁護者們都給宋太宗把地給洗乾淨了,為什麼還保留了「宋皇后使王繼恩出,召貴州防禦使德芳」這麼大個漏洞不堵住?是想證明什麼?證明宋太宗和自己嫂子關係不好?證明宋太宗不是嫂子甚至大哥中意的繼承人?瓜田李下宋太宗不懂嗎?

在毫無乾貨的情況下腦補,然後腦補出來的情節又不合常理。

既沒有史料支撐,又沒有常理支撐,這是在搞笑吧?

最重要的一點:這位答主沖著「三傳約」打了半天的無影拳,但是包括我在內大部分答主都表示「傳位太宗」可信,並沒有誰明確支持「三傳約」,自己樹個靶子打這麼嗨,有趣么?

辯不過就拉黑,嘿嘿。


看毛澤東的點評,他也認同,趙光義篡位的。說他「不擇手段,急於登台」。

並且老毛,對趙光義極為鄙視:「不知兵」又瞎幾把搞的人(「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政治上又「不擇手段、沉不住氣」的人。。。人品還是「趙匡義小人之言」!

作為吃瓜觀眾,我也極為討厭趙光義!關鍵是他的無能!一個無能的人還汲汲於做大國的皇帝,能不禍國殃民嗎? !

朱棣的篡法,其實也不光彩。但朱棣是牛人啊!永樂盛世! 觀感多好啊!


原文紅茶貓已經貼了,讀過了也就知道跟太宗篡位沒關係。

這個故事恰恰反過來,一是強調太宗繼位的合法性。二是表現太祖在天數面前的豁達,讀起來不禁使人感到故事中人物的豪氣洒脫。

後人如何,郢書燕說魯魚亥豕而已。


幾個回答真是各種狗屁洗,不召你們去某些部門真是可惜了。

宋朝官方可能明確定案太宗謀殺太祖嗎,你政權還要不要了?那些拿宋朝後世一些文人編寫的東西來論據的,有沒有點腦子? 不管怎麼說宋高宗還皇位給太祖後人了,還能去挖人家祖墳鞭屍?

唐朝會承認李建成其實也是一代有作為且宅心仁厚的好青年嗎?

趙普炮製出來的金匱之盟,就跟唐代官方記載的李建成請李世民喝酒下毒一樣,純屬扯淡。趙光義的爵位官職也做不了任何數,唐朝一樣有中宗睿宗的例子,李顯真的想讓「皇太弟」即位?

至於那些拿德昭、德芳和太宗官職說事的,有點腦子。以宋太祖生前的政治舉措,和其本人出身行伍武力值高強,會在自己剛過四十的壯年就安排後繼事宜?那為什麼不明確昭告天下,把趙二是唯一的接班人寫進憲法?金匱之盟如果真有其事,到太祖離世也有十幾年了,還不夠樹立地位嗎?

三傳論這種東西,真假難說,邏輯卻是漏洞百出。其根本目的在於防止主少臣強。先不說杯酒釋兵權已經大大減弱了臣強的問題,就是五代十國的主少,前提也是子嗣不旺且君王早亡,最典型的是後漢和後周。你杜太后指定一代還好,往後指定三代,這是咒自己三個兒子都早死嗎?

但凡有卓見的政治家都會看得到金匱之盟的荒謬之處。越強調金匱之盟這種邏輯上智障的東西,越說明心虛。何況,一個跟著兒子當上開國太后的,能有指定皇權繼承人的話語權?

很可能的情況是,杜太后有心提醒太祖不要重蹈五代覆轍,確立了一個萬一兒子早死的不成文的繼承順序。太祖本人是否認同暫且不說,正確的做法顯然是視情況而變。萬一太祖活個80歲,是傳70歲的弟弟還是50歲的兒子?

太祖故而採用模糊化處理,一方面立弟弟威信和地位,另一方面也給兒子一定歷練,但並不急於立太子和安排其他繼承事宜。自己還未到五十知天命,來日方長。萬一自己早死兒子不成器,則傳位於弟,總比做第六個短命王朝好;如果自己活很久,直接傳給兒子,弟弟年紀已經很大也不會是問題;萬一活的短不短長不長,再來平衡這個事情。壯年之時,外敵未滅,兒子尚缺歷練,理性上天平是稍微偏向弟弟的。

然後,剛開始歷練兒子,莫名其妙崩了。

結論:金匱之盟不僅邏輯難以自洽,而且即使存在也是一個毫無效力的東西。宋太宗遵守並利用了對自己有利的內容,即位後卻遲遲不敢公布盟約,因為他抹去了後面的東西,並很快害死了弟弟和侄子,違背了盟約。這樣一個人,還能叫合法繼位?

不是在兄長暴斃的時候順勢拿不成規定且不合禮法的母親遺命篡位,就是從一開始就用下毒之類的方式暗害了太祖再編造一個不合邏輯的金匱之盟。

當然,一切有待更多證據考證。然而那些拿各種東西洗地合法繼位的,你們腦子被殭屍吃了嗎?

還是毛主席的點評最為中肯,不管哪種情況,「不擇手段,急於登台」都是毫無疑問的。

你們真的還是要學習一個。

「燭影斧聲」,更像一個春秋筆法。趙光義即使是害死趙匡胤,也肯定不會是自己去拿把斧子砍人(所以那些不在場論的,快去洗洗睡了)。以這種不合理的方式記載一個懸案,更像是用一種誇張來表述宋王朝無論如何不會承認的真相。

PS:回到題主這段宋皇后的記載。按照有些人的邏輯,王繼恩是無論如何不知道金匱之盟的,皇帝死了他不聽從皇后的叫皇帝嫡子,也不去召集其他皇子和重臣,而直接找來皇叔,這不是事先被收買的證據是什麼?有人居然還能洗白說這不是趙二主場?

還有些說宋皇后其實是政變的,洗洗睡吧。宋皇后作為一個重臣女兒,以及見到趙光義之後的政治敏銳,會蠢到以為自己一個女流之輩就能隨意更改指定的繼承人?

宋皇后的反應恰恰說明趙匡胤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故而宋皇后此時心裡非常沒有底氣,而急於找來跟自己親近的養子來商議對策。趙德芳是不太可能繼承皇位的,找他來主要是為了提前通氣,做好外交策略。宋皇后無子,無論哪個兒子繼位,都不能動搖她太后的事實。況且按照有些人的邏輯,她並不知道金匱之盟的存在,又何來陰謀政變之說?

而她看到趙光義就明白了,一切都是計劃好的。即使太祖是病發暴斃,趙光義也不應該這麼快就得到消息,那麼真相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


經本人考察,野史《史上第一混亂》中所記頗為令人信服,即趙匡胤死前嘴饞,想讓趙光義砸兩個核桃吃。


題外話,題外話。

(宋)太宗同志搞砸了事情,於是大家為泄憤,就將大帽子往他一個人頭上扣。

後面(明)太祖發動群眾大肆批鬥官僚與有產者,大家為了泄憤,也就編纂了諸如火燒功臣樓,送鵝殺徐達的段子。

黑得越狠,也許當事人做的正確的事情反而越多。


不是說砸核桃吃么……


肯定不是官方定案。支持燭影斧聲這個說法的,除了最原始的文瑩那個寫作手法略像偵探小說的《湘山野錄續篇》以外,宋朝時支持這個說法基本就是《建隆遺事》、《楊公談苑》、《國史·符瑞志》這幾本書。然而這幾本書都是引用了文瑩的那個說法,沒有拿出別的證據,而且寫的都及其曖昧(現在手機打字來不及上原文,等用電腦補上),基本上都是在暗示宋太宗弒兄。真正將這個問題表面化,光明正大地寫出來的都是元朝和明朝的時候了。元朝的胡一貴《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明朝陳檉的《通鑒續篇》還有劉定之的《宋史論》。但是問題就是上述的這些書籍可信度都十分成疑。而且基本上都是根據最早的文瑩的版本發展而來。

反駁燭影斧聲的言論就更多了,除了正史沒有記載以外,像丘濬就直接說過像文瑩這種小和尚,呆在偏遠的地方聽到個大新聞就不顧一切的記錄下來,這絕對是活脫脫的私史(類似於這個意思)。還有程敏政和乾隆也反駁過宋太宗弒兄這個說法。

至於皇后支持德芳這個事,我覺得上面的答案都說的很好了。畢竟當時德昭都26了,和皇后沒差幾歲,想立德芳也是正常的,反正都不是親生的,當然要找個好控制的。


稍稍說個題外話:確定不是窒息死的?現代醫學表明,打呼嚕也可能會死人的。。。因為呼吸不暢,導致的猝死也不是不可能。


鑒於趙二御極之後對趙大子孫的做法來看,是不是他殺的趙大很難講,但是他繼位的合法性很成問題。綜合金匱之盟的說法,他死了要傳給趙大的兒子。他就把趙大的兒子搞死,怎麼看也不是在自己母親榻前許下重諾的樣子,更像是自己編了個繼位的理由然後再把前提條件排除。

當然現在怎麼也得不出方面趙二篡位的證據了,畢竟趙二還是當上了皇上,宮闈之內的政變想要抹殺所有證據還是比較容易的。朱老四就吃了這個虧,造反造到那個程度,怎麼也藏不住。

對於一般人,更願意相信趙二是篡位的(比如我),因為仗打得太丑了。值北宋立國之初,真的是兵強馬壯(好像真沒啥馬),可以說是中原王朝奪回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機會。結果硬生生讓趙二敗光了本錢。哪怕他真的是合理合法繼承的皇位,讓他在唾沫星子里多泡一會也沒毛病,活該。


我就想問一下,他拿斧頭砍他哥,宋太祖死了之後別人都不看他的屍體的嗎


好問題。


砸核桃呢沒準

張小花說的。


應該是爭執中情緒激動引發了心腦有關疾病,參考偉大太祖的病因,不多不少一千年了,完全可以對照看,套路還是那個套路……


從高宗趙傳位於孝宗趙昚而言,就說明在北宋皇室里對趙光義繼位的不正當性是心知肚明的,但是祖宗的不光彩事也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因此當趙構自己的兒子死後,才會選太祖一脈的趙昚來繼皇位。

宋史-孝宗本紀里記載: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後,而昭慈聖獻皇后亦自江西還行在,後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會右僕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於是詔選太祖之後。

就是說高宗的皇后做了一個怪夢,告訴趙構,趙構恍然大悟,於是詔選太祖之後作為接班人的考察人選。為什麼恍然大悟,就說明太宗一脈虧欠人家太祖這事是心知肚明的,一點就透,不必多費唇舌。注意這句: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這就已經夠委屈人家的了,更何況現在,遭時多艱,零落可憫,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了。因此不難推斷,即便太祖不是太宗殺的,最起碼太宗即位也肯定採取了不正當的手段。

但為什麼趙昚即位之後修史也沒有明說是太宗謀害了太祖呢,一是年代已久,具體情況確實不可考,其次,也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家高宗已經把皇位重新又傳給你們太祖一脈了,等於是補償你們了,你還想怎樣?再把人家老祖宗的醜事再扒出來,那也太不講究了。所以官方說法就把這口鍋扔給了王繼恩,但是從王繼恩在太宗朝的待遇來看應該也不冤枉他。

所以說此事在南宋朝可以認為已成官方定案之說。

至於為什麼皇后當時要召喚德芳而不是德昭,大概是出於感情因素,既然太祖沒有立德昭為太子,那麼皇后讓兩個兒子中的任何一個來繼位都是合法的,出於爹媽疼幼子的慣例,即便不是親生的,也很可能皇后更喜歡德芳,更傾向於他來繼位吧


趙大病死與趙二篡位並不矛盾,趙大生前遷都等種種想法都證明他對趙二既不再信任也有矛盾,但趙大應該還在猶豫,自己都沒想好的事後人怎麼猜都對怎麼猜都錯,這似乎也反證杜太后沒準還真有個遺言什麼的,漢景帝他媽竇太主不就讓他死後傳位給梁武么,在開國已久的漢朝都有此先河,何況北宋帝業草創,彌留之際女流之輩出此妄語也能理解。但趙大肯定是一百個不願意的,不需史料人性而已,因而一直在想辦法拖,直到把自己拖死了,把兒子接班也拖黃了。作為德昭德芳後來的命運來說,這個父親太過優柔寡斷婦人之仁,放李二那種性格,趙二不知死多少回了恐怕他也壓根不敢覬覦神器;在旁觀者看來,趙大則無愧宅心仁厚德藝雙馨。


推薦閱讀:

北宋汝窯瓷器存世量究竟有多少?民間是否存有真品?
李煜如何做才能讓南唐不被宋滅亡?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在港拍出2.94億港元,有哪裡令你印象深刻的瓷器呢?它們有怎樣的藝術價值?
從北宋時期民族利益關係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動畫片《大英雄狄青》中狄青和百花公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有人說北宋有了燕雲十六州就能擊敗契丹,明朝有燕雲十六州怎麼還是打不過蒙古,皇帝被俘?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 歷史人物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