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吳」對於日本影響那麼大?
感覺古代他們去膠東應該更方便啊…
之前的其他回答沒有提到核心原因——季風洋流,所以解釋太牽強。
而且是從日本遣華使節的角度立論的,沒有注意到古時候日本的造船技術遠遠落後於中國。
那時候,中日之間的交流,官方交流佔比很低,絕大多數是中國商人,利用中日之間的季風洋流完成的。
直到地理大發現前,亞洲的航海貿易,是遠勝於歐洲的,這倒不是說亞洲的航海技術遠超歐洲,而是因為,亞洲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高中地理也提到過,亞洲沿海是最大的大洲亞洲與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地方,再加上最大的高原隆起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東亞東南亞沿海發育出了最明顯的季風系統和季風環流。
由於海陸間熱力差異而引起的季風環流,稱為海陸季風(Sea—land Monsoon)。夏季大陸增熱比海洋劇烈,氣壓隨高度變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產生從大陸指向海洋的水平氣壓梯度,空氣由大陸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壓,大陸形成低壓,空氣從海洋流向大陸,形成了與高空氣流方向相反的氣流,構成了夏季的季風環流。
冬季大陸迅速冷卻,海洋上溫度比陸地上要高些,因此大陸為高壓,海洋上為低壓,低層氣流由大陸流向海洋,高層氣流由海洋流向大陸,形成冬季的季風環流。海陸季風與海陸熱力差異有關,因此凡海陸之間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海陸季風就很盛行。地球上季風最強盛的區域在熱帶和副熱帶的範圍內。這是因為在赤道附近海陸溫度差異終年都很小,隨著緯度的增高,海陸溫度差異增大,季風勢力增強。但至中緯度以上,氣旋活動增多,風向變化複雜。季風規律性便受到擾亂。青藏高原對季風環流的影響,既有熱力作用,又有地形動力作用。巨大而高聳的青藏高原與周圍自由大氣間同樣存在季節性熱力差異。對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氣來說,從3~9月是個熱源,導致印度低壓形成,對維持和加強南亞季風起了重要作用。模擬實驗表明,如果不存在青藏高原,南亞季風現象就會明顯減弱。它的存在對維持和加強南亞季風起了重要的作用,是西南季風較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由於強烈的輻射冷卻,青藏高原不僅是個冷源,而且由於大地形的阻擋作用,冷空氣進入南亞後強度明顯減弱,因此南亞冬季風的強度較弱。
東亞季風系統包括南海季風系統(發生於南海西太平洋一帶的熱帶季風區,冬季為東北季風,夏季為西南季風),以及副熱帶季風系統(發生於東亞大陸、日本一帶的副熱帶季風區,冬季盛行西北季風或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或東南季風)。
在蒸汽機未發明以前,帆船航海的動力來源於風吹和海流。如果能夠順風順水,那就是事半功倍。如果逆風,那還可以利用之字形航路前進,事倍功半。如果無風,只依靠划槳,那就要累死人了。
江南地區,也就是題主說的「吳」地,瀕臨東海,終年被季風吹拂,聰明的中國人對季風的規律早就有了經驗。早在唐代之前就利用季風遠航日本。
日本學者木宮泰彥在討論中日航路時指出,除了中國造船技術高於日本之外,中國人發現季風規律遠早於日本。
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唐朝商人已經掌握了東中國海的氣象而航行的。試看前表,便知唐朝商船開往日本的時期,都在四月到七月初旬,即大體限於夏季。這時中國沿海常刮西南季節風,所以如趁此風就比較容易到達日本。其次,從日本赴唐的時期,也可從前表看出,以從八月底到九月初旬為最多。這一定是估計到颱風期既過,秋季過半,快颳起冬季季節風才出海的。
到了宋元時代,東亞季風不僅為船工、商人熟知,甚至成為沿海老百姓的常識。
元朝管理貿易的機構市舶司給中央上報的條格里說:「諸處舶商,每遇冬汛北風發舶」。這是指下南洋(冬發夏回),而往日本、高麗則是春夏發秋冬回。
現代地理學研究表明,在中國的東海,大體上存在著近海洋流與外海洋流這兩大系統。近海洋流包括冬夏的東海沿岸流,外海洋流包括日本暖流和台灣暖流。日本暖流因海水呈深藍色,故又被稱為黑潮。它從呂宋島開始向北,流經台灣東部沿海和琉球群島以西而進入東海,然後向東北流到日本九州島以南,一支折向東通過吐噶喇海峽流回太平洋,一支則繼續沿本州北上,穿過對馬海峽向東,成為北太平洋暖流。黑潮的流向與近海洋流不同,它終年不變,但有夏強冬弱的變化。夏季,在東南季風的助推下,它的右界向西推移,而左側仍以大陸架前緣為界,因此流幅變窄而致表面流速增加。冬季,西北季風使流幅加寬,因而表層強度減弱。
據《安祥寺惠運傳》記載,明州舟師張支信於唐大中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即公元847年8月6日)從明州望海鎮出發「得西南風三個日夜,才歸著遠值嘉島那留浦」 。這恐怕是唐代渡日最快的記錄了,宋元明清朝似乎也無超乎其右的。從日本回到寧波,見於文獻記載的最快速度,四個晝夜,也是張支信創造的。
總的來說,寧波與日本之間,去的速度要快於來的速度,由此不難推斷,季風並非是這種時差的肇因,而應該另有緣由,——那就是黑潮。如前所述,黑潮流向(朝北)終年不變,無非春夏強秋冬弱。正是黑潮,造成了去速來遲的結果,也就是說,寧波去日本,順風順水;日本返寧波,順風未必順水,這正是《頭陀親王入唐略記》所述「順風忽止,逆浪打艫」的情形。
因為東亞季風和東亞洋流的原因,從江南到日本的航線,成為最方便的中日航海路徑。使得江南與日本的貿易往來遠遠多於中國其他地方與日本的貿易往來。
那為什麼日本人入華,初期會走北路航線,而不是中路航線呢?這就要怪日本人太落後了,一開始只能沿海航行。
沿海航行與遠洋航行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能夠看到陸上的風景和地標,不至於迷路;而後者深處茫茫大海,得有先進的技術來測算船隻所處的方位,才不會迷路,而日本人早期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們會儘可能地沿著海岸線航行,於是就有了北路航線。
從公元631年到894年,260年間,日本遣唐使去往中國20次,實際上只有15次到達。派往中國的遣唐使船隊,一般由4 艘組成。但是,最終能夠成功到達中國的,往往只有一艘。其他三艘。不是沉沒,就是中途折返。但是,即使中途折返,也有很多不能回到日本。
日本遣唐使船一般長30米,寬7-8米,有2張帆。船型為平底箱型,建造時不用釘子,直接用平板拼合而成。這種船抗風浪能力太差,沿海航行還湊合,遠洋航行就危險多了。再加上他們不懂季風和洋流,經常選擇了錯誤的出發時間和航路,所以翻船遇難的事情不少見。
日本與朝鮮的新羅國鬧翻後,不敢從人家家門口經過,只好冒險從琉球群島走南路航線。
而南路航線特別危險,好在此時日本引入了百濟國的造船技術,終於造出了船底更厚更寬、抗風浪能力更強的大型帆船。但是,由於不懂季風洋流,平安時代的18次使船入華,據說只有8次平安歸來。
中國人不僅造出技術比日本先進很多,航海定位技術也很先進。明代人吳朴所作的《渡海方程》,詳細地描寫了如何利用指南針走太倉到日本的海路。
太倉港口開船,用單乙針,一更船,平。吳淞江用單乙針及乙卯針,一更,平。寶山到南匯嘴,用乙辰針出港口。打水六七丈,沙泥地是正路。三更,見茶山。自此用坤申及丁未針,行三更,船直至大小七山,灘山在東北邊。灘山下水深七八托。用單丁針及丁午針,三更船,至霍山。霍山用單午針,至西後門。西後門用巽巳針,三更船,至茅山。茅山用辰巳針取廟州門,船從門下行過,取升羅嶼。升羅嶼用丁未針,經崎頭山,出雙嶼港。雙嶼港用丙丁針,三更船,至孝順洋及亂礁洋。亂礁洋水深八九托,取九山以行。九山用單卯針,二十七更過洋,至日本港口。又有從烏沙門開洋,七日即至日本。若陳錢山至日本,用艮針。
到了明朝,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向明朝進貢,於是有了遣明使入華和「勘合貿易」。
此時日本的造船技術也有了進步,有了船底棚板、L型材、折中型船頭等新技術,也學會了利用季風洋流,於是一個半世紀里就有了17次84船次的遣明使船訪華記錄。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多是因為,明朝皇帝嫌日本人在朝貢貿易中太貪婪,主動限制了他們的訪華次數,否則不知道會翻幾倍。
後來明朝實施禁海,堵塞了正常的航海貿易,致使走私行為越來越多,而走私和"倭寇「,仍然主要發生在與日本交流密切的江南地區。
總之,江南與日本的貿易交流遠遠多於中國其他地方與日本的貿易交流,自然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還是中日之間的季風洋流系統。
為什麼影響大?因為千年以來,日本與中國的貿易、交流幾乎都是在江南進行。
為什麼不去山東?雖然近、安全(可以沿朝鮮半島西海岸航行)。但沒有必要去山東,江南發達繁榮啊,物流發達,物資豐富,做生意的好地方。還有就是有一段時期中國首都在江南。去山東能幹啥?拜孔子?登泰山?不過也有段很短的時間主要航線是登陸山東,但只是借道去西安。但是也不是一點都不走山東路線,也有,比如有時回日本時走,一些貿易船也走,但是和穿越東海的江南航路以及江南的貿易相比差別太大了。
當中國還是西漢、三國、西晉時,日本列島的文明才剛剛開始,尚未有可以代表列島的統一政權,幾百個小國在列島上鬥爭,就像戰國時代那種樣,日本的雛形大和王權也在其中參與鬥爭。
等大和王權差不多成長起來,可以與大陸政權展開頻繁交流時,中國已經是東晉與南朝時期了,東晉與南朝的中心在江南地區,也就是吳地,東晉與南朝以南京為首都,統治南中國約兩百八十多年,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均轉移到了江南地區。大和王權想與大陸政權交流的話,自然首選去首都了,首都當時在江南地區,所以就去那兒了,大和王權的使節團路線大致是這樣,從大阪出發,沿朝鮮半島西海岸,再沿山東江蘇海岸線,進入杭州灣,登陸會稽(紹興),走陸路前往建康(南京)。下面有圖展示。而此時的山東,不屬於南朝的管轄中,雖然曾經屬於過(南朝宋),但是首都在南京,何必捨近求遠從山東登陸去南京。可以從中國史書里看看日本與東晉、南朝交流的情況。首先在東晉成立以前,日本與大陸政權的聯繫,都是邪馬台國、奴國這些地方小政權,而不是統一日本的大和王權。
東晉前的最後一項與日本使中有關的史書記錄是239年曹魏時期,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朝貢曹魏,獲賜「親魏倭王」印。然後接下來的一百五十多年裡,中國史書沒有出現關於日本使中的記錄了。四世紀,大和王權逐步在日本列島建立起了支配體制,成為了日本列島的支配政權。
到了五世紀,413年東晉時期,中國史書再次出現了新的日本使中的記錄—倭王讃(一般認為是履中天皇)獻禮物於東晉皇帝,也是大和王權第一次與大陸政權的正式接觸。從此以後大和王權就開始與大陸政權交流了。從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大和王權與東晉、南朝的交流很頻繁,遠遠多於前面地方小政權與大陸政權的交流。然後接下來的歷史,因為有東晉與南朝的開發,以及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江南變得富庶起來,不再是蠻荒之地,成為了經濟發達地區,如唐朝的揚一益二,南宋的杭甬,明清的寧蘇杭。
589年,隋朝滅了南朝陳,統一了中國,此時大和王權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對大陸文化與制度極其渴望,開始派遣使節團(遣隋使)前往大陸。在這個時期,隋的首都在大興(西安),而不是之前東晉、南朝那樣在南京,因此有了在山東登陸的山東路線(北路),該路和大和王權遣南朝使節的路線差不多,只是最後登陸地點不是紹興,而是山東的登州(蓬萊),然後走陸路去西安。在當時那個航洋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出海非常危險,沿著海岸線前進比較安全。而且此時中國首都已經不在江南,所以日本將這條路線作為了去中國的主要交通路線(但沒用多久)。遣隋使共派遣了五次,起源於推古天皇8年(600年),終止於推古天皇26年(618年)的隋朝滅亡。然後唐朝成立了,首都繼續沿用大興,改稱長安。618年最後一個遣隋使回來後,22年之間,直到630年為止,日本沒有再派使節團去大陸,並不是因為日本不知道唐朝已經成立,現在認為可能是因為618年後,日本的三個重要人物相繼去世,政局動蕩,無暇顧及遣使,廄戶王(聖德太子)逝於622年,蘇我馬子逝於626年,推古天皇崩於628年。
630年,推古天皇崩御後的兩年,此時是舒明天皇(天智、天武之父)在位,遣使制度恢復,因為隋朝已經滅亡,所以改名叫遣唐使。遣唐使繼續沿用過去遣隋使的山東路線,但是,這條路線只沿用了35年,共派了五回使節團,在天智天皇4年(665年)就因朝鮮半島局勢變化而停止了。而此時,因為航海技術的進步,日本開始開闢新路線,出現了沖繩路線/南島路(702年-752年)、江南路線/南路(773年—838年),兩條路線最後都是登陸寧波、南通、蘇州等現江浙城市。894年,因為唐朝的混亂與日本文化的發達,右大臣菅原道真向宇多天皇提議廢除遣唐制度,天皇應允,遣唐制度從此終結。宋朝,日宋貿易興盛,此時江南已經很富庶,日宋貿易以江南為中心,日宋主要交通也是走江南,繁榮的港口有寧波、揚州。
明朝,日明貿易開始,還是走江南,繁榮的港口還是寧波。
清朝時,因為日本德川幕府鎖國與清朝鎖國,貿易衰落。
江南在對日本的影響還可以從「南京」冠名看出,日本約從江戶時代開始,喜歡用「南京」來給來自海外的東西、珍貴的東西、小型的東西冠名,如南京蟲(臭蟲)、南京錠(常見的那種小鎖)、南京豆(花生)等。隋唐以後,江南地區富庶發達,經濟繁榮,且航海技術也發達了,商人自然都會選擇這兒,而此時的山東,不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沒有理由去那邊了。謝邀,看了幾個答案,
我覺得「季風」並不是主要因素
實際上,倭五王的事件說明了,日本人就算對季風一竅不通,繞道黃海,
費盡艱難也還是要去南朝金陵
原因在另一個答案提到了,就是4世紀,Yamato國統一日本之後,
才有了能力以官方的姿態跟中國交往
這就類似於公元前3世紀秦國統一中華,或者說統一的秦,漢建立之後,中華才去通了西域
那麼在4-5世紀的時候,當時整個北方是不如南方安定的,
而且跟日本交往密切的百濟完全是偏向金陵政權,百濟的佛教也是來自金陵
所以日本很自然的就選擇跟金陵政權來往了
在唐朝的時候,日本王室對長安、「長安音」同樣充滿了迷戀,
只不過跟佛教綁定的金陵語音在日本根基已深,
後來的1000多年,「長安音」(漢音)始終停留在文讀層面,無法深入日本社會
「金陵語音」的頑固性,主要體現在閩語、日語、越南語的白讀里
說白了,就是對於中原來說,太「偏僻」
舉個共同的例子,「節」:
閩南:節(tseh/tsueh),A-節日。例:年節 n?-tseh(春節前後的數日,或指年中的節日。);B-季節。例:節氣 tseh-khuì
日本:節(sechi),A-時節。季節。 「やよひの日數のうちに夏の節の來たる/経信母集」;B-
節日(せちにち)。節供(せちく)。 「 節は五月にしく月はなし/枕草子 39」
——お節(o-sechi),正月の特別な料理,年節菜,節日食物
越南:T?t,A-Lunar New Year;B-Used in the names of some other holidays/festivals
後來雖然唐長安音強勢,產生了唐代層:閩南(tsiat/tsat),日本(setsu),越南(ti?t)
但在這三處始終沒能取代六朝金陵層
反對一百多票那個答案
日本到江南的航程明明遠小于山東好吧!唐代不光日本去中國在江南登陸,中國去日本也是從江南出發。
圖為鑒真東渡,鑒真六次東渡也都是從江南出發啊!題主地理不好,由於朝鮮半島的阻擋,日本離山東一點都不近,不是看緯度的,離山東近的是朝鮮,日本去山東必須要繞過朝鮮半島。(所以現在京津冀、山東對接的是韓國,江浙滬對接的是日本,珠三角對接東南亞)朝鮮半島最南端確切地說和蘇北同緯度。從圖上就可以看出,那裡離江南近,離膠東遠。遣唐使去山東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時間,而走南路去江南,快的話三天就到了。所以明朝時倭寇騷擾的是東南沿海,而不是山東。
遣唐使初期走北路是因為安全,而不是因為近。
況且唐朝後期日本與朝鮮關係緊張,日本航海技術進步了,採取南路大大縮短了航程,宋朝經濟重心南移,日本更無需捨近求遠了。
遣唐使在難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過瀨戶內海,從博多(今日本福岡)出發。從 7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約四十年間,航線採取北路,即沿朝鮮半島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南岸西行,跨過渤海,在山東半島登陸,再由陸路西赴經過洛陽﹑最後到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船隻遇難情況較少。以後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統一半島,與日本關係一度不甚融洽。於是遣唐使船在7世紀70年代到8世紀60年代這一百年間,改取南島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向西北橫跨中國東海,在長江口登陸,再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難以靠岸,危險較大。北路和南島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長時間。8世紀70年代以後,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線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徑向西南,橫渡東海,在長江口的蘇州﹑明州一帶登陸,轉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所需時間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達,但風濤之險基本上與南島路相同。
突然想起來五十音圖裡很多是吳音的簡化,現代日語又在此基礎上簡化了。
くれる曾經還寫作【呉れる】
古代的中國人以為日本在浙江的正東方向(見《魏志倭人傳》),且距離江南較近的九州和山陰地區有「吳」「唐津」這樣的地名,也許和這個有關。
山東和日本隔著朝鮮 去山東登陸還不如直接朝鮮登陸再走走路繞一圈去中國呢 何必走走海運在當時這麼危險的交通方式呢。
雖然不懂影響為什麼這麼大,但這種影響體現在諸多方面還是能感受到的,比如說日語
日語中音讀部分不僅借鑒了唐音,還借鑒了大量吳音,所謂吳音,正是現在浙江上海通用方言吳語的發音,直到現在,日語中諸多辭彙的發音與吳語發音完全一致,比如葡萄(ぶどう)、椅子(いす)、醫療(いりょう) 等等
怪不得上大學時候,宿舍里給父母打個電話都說我在給日本人打電話,哎,說個方言而已啦。
---------------------我是分界線----------------------
謝謝評論區msoeg指出錯誤,吳音與吳語其實是兩碼事,雖然兩者有相似性,但不能劃等號。
具體來說,吳音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南朝建康(けんこう)地區,暫且稱為建康音,而後來以建康音為發音特點的古吳語演化為兩種方言:閩語及現代吳語。
而日本與當時的建康地區交流密切,借鑒吸收部分吳音(建康音),所以確切得講,日語中吳音應該是以建康音為主。
話說回來,建康音又是現代吳語發音的始祖,所以日語發音與現代吳語發音相似也不足為奇。
好吧,樓上沒有一個說到點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三國中只有吳有當時最強的水軍,並且不多不少可以到日本,並且三國里最弱的也是只有吳,而且也是最沒有野心統一的,所以大陸拓展不下去,出海去的了日本
推薦閱讀:
※日本人為什麼把沖繩叫沖繩,是因為琉球群島像繩子被海水沖開了嗎?
※日本人為什麼反對身份證制度?
※在日本古代貴族才能享用的東西,現在平民就很容易買到的有什麼?
※為什麼日本的影視作品內容經常會涉及「寂寞」「羈絆」「溫柔」的主題?
※真田昌幸真的邀請過武田勝賴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