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 共享單車最近在北京瘋狂鋪單車數量,摩拜應該做什麼?
瘋狂鋪量是否能搶下共享單車市場?是否會帶來其他後續問題?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博弈人生,更多「博弈論」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摩拜應該堅持自己的模式:
在ofo與摩拜的競爭中,兩家用不同的策略是無可厚非的,公司發展到了這個程度 ,ofo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自己和用戶怎樣找到小黃車、而摩拜的問題則是如何讓運營成本和製造成本降下來。如果兩家公司的收費都不提高的話,兩家公司至少要對以下情況瞭然於胸:
--ofo的綜合運營成本(包括維修、快速更新、回收)與全周期成本能夠被租車收益覆蓋。
--摩拜的製造成本能否被租車收益覆蓋。
為什麼摩拜和ofo最好都不要接入另外一方的商業模式呢
首先要看到的是這個市場仍然屬於擴張階段,知乎和IT圈子都是很有前瞻性的平台,然而事實上一種產品真正擴散到一個城市的多數居民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我們這裡大家聊得熱鬧,實際上距離滴滴和快的當年的對抗還是差了一個量級。
一個驗證是滴滴的用戶數量比這兩個加起來還要高几倍,共享單車的市場成長還有很大空間。之前我的幾篇文章都有詳細介紹(因為公交優先和最後一公里需求特性):
「共享單車」的使用頻率會遠高於滴滴出行
另外一個驗證就是融資輪次還不到位,市場對於兩個模式孰優孰劣還有分歧。
共享單車和滴滴不一樣,是自己採購車輛,製造端與運營端的成本都還有優化空間,融來的錢是要花在研發上的。正因為最慘烈的階段還沒有到,所以無論是摩拜還是ofo都不會也不應該輕易切換商業模式。對ofo來說解決定位問題和修理回收效率就能提升不小業績,而摩拜提高使用率降低製造成本也能提升業績。兩方還在優化模式的階段,用死砸錢是沒什麼效率的。什麼時候兩家要麼就是混合策略、要麼就是運營效率趨同了,真正的大戰就開始了,現在看起來還是各顯其能階段。
那麼ofo的這種態勢,對整個市場有怎樣的影響?
我的態度是怎樣的呢?在特大城市ofo的瘋狂擴張可能的外部政策更大,而摩拜的經營風險更大。摩拜這種高成本帶來更大的經營風險就不說了,畢竟是模式比較重。我在這裡要說說ofo。在共享單車這個賽道上,絕對、絕對、絕對不是自由競爭的市場,也就是說一家共享單車的企業不僅僅要面對市場中的競爭對手,更要面對城市交通領域的終極玩家:政府。。。
[北京]《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發布-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有興趣的人可以先下載這個文件看一看,另外也可以找找相關新聞:
在政府的規劃中,用於自行車停車的場地是有限的,十三五留給自行車的停車、路權和管理端人力成本是有計劃的,突然殺出這麼一個連的程咬金,你說最後政府會坐視不管,誰也不信。
僅僅就管理城市自行車來說,就涉及到:規劃、城管、交管、住建、交通、街道等諸多部門,瘋狂投放車輛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平白無故給以上部門帶來了很多額外工作量。城市發展是一個更注重規劃的公益性的領域,突然出現不可控的:亂停車、亂扔廢品、交通流量大、事故增加。共享單車必然會背鍋,誰讓你們這些車長相這麼骨骼清奇呢。
摩拜在這個時候如果從商業之外找另外一個理由,不要跟隨ofo的瘋狂擴張,就應該是迅速找到政府對共享單車的真實看法。無論是公關、還是科研、還是其他科技手段,都要在今天這個進度下與政府達成莫種默契。
總結一下:
摩拜真正的trade off是:
這裡面實際上不存在壓倒性優勢的策略,一切看摩拜如何估計政府政策的力度了,也許最後是個混合策略吧。有朋友說摩拜玩不起,因為單量車成本高,其實從全周期看兩家公司差不多,ofo修車、回收、損耗成本高出不少。退一步講,在這個級別的市場中,錢是前三開外要考慮的因素了。
------------
今天開始我放上個人的公眾號碼:西南郊的東北望。純粹為了留個證據,當然也方便大伙兒查找,最近的抄襲太令人不能忍了。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哎,不說了。在知乎留底微信和今日頭條都投訴各種不搭理,貌似只有自己公眾號的才受理,MLGB。
http://weixin.qq.com/r/-Ci8pPrEbacSrb7H933u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謝 @Joe De 的邀請。 誤機了滯留機場答題什麼感受?
之所以隔了很久才貼上答案,是因為開始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認為瘋狂的鋪設單車的數量,正是這種帶網路效應的寡頭競爭中企業的理性行為。 但是後來仔細一想,似乎網路效應用在共享單車上並不合適。
一般我們說到網路效應是指消費者之間存在正或者負的外部性。典型的比如電腦操作系統,你是Mac我也是Mac,我們可以非常快樂的互相用air drop傳文件,這個時候『我的朋友用Mac』對我來說就有一個正的效用,那麼當你周圍的人都用Mac的時候,自己堅持用windows就享受不到這個效用,所以購買Mac筆記本的積極性會提高。 同樣的還有微信和Facebook,如果你所有的朋友的都在微信或者Facebook上,那麼你也有動機加入——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微信開始做出來的,我是很反感的,我當時天天二十四小時掛手機QQ覺得挺方便的,沒有感覺微信有任何的特別之處。這個時候,安裝微信對我來說有一個負的效用。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在QQ上問我微信號的時候,我意識到申請一個微信號給我帶來的聯絡的方便度大於了因為某些情懷給我帶來的負效用,於是我就裝了微信。這也是網路效應的作用。
有正向網路效應的寡頭競爭的特點,和OFO的行為非常相像,就是瘋狂的燒錢,把消費者導流到自己的平台上。因為自己平台的消費者越多,新消費者就越有動機加入,從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到碾壓對方。如果兩個企業完全一樣,那麼誰先到50%的市場份額,誰就到達了『賽點』,也就是所謂的『Tipping Point』,因為一旦其中一方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0%以上,這家企業平台內消費者的之間的網路效應就會不斷的從另外一家企業那裡吸引來客戶,最終獨霸整個市場。
但是在共享單車這個問題上,你用OFO,我用摩拜似乎不存在任何的影響,而朋友一起出去玩,都騎車,也不會因為雙方都騎一樣的車或者不一樣的使得自己的效用得到任何的提高或者降低。所以在這方面消費者之間在需求端並沒有強烈的網路效應。
所以要把鋪設網點和增加單車數量分開來看。
鋪設網點的意圖很簡單,就是增加對消費者的覆蓋面,對消費者需求進行更好的匹配,最終提高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做到在任何地方都有自行車可以用。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網點越多,對消費者而言,選擇自己單車的概率越大。
與此同時,感謝 @小樓 的評論,用戶之間的網路效應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影響的不是需求端,而是供給端。也就是會降低企業的平均成本。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用戶把車停到了停靠點,那麼也就意味著企業不需要人為的調度自行車,就可以滿足另外一個用戶取自行車的需求,用戶自己的騎行節省了企業的調度成本,所以單車越多,範圍越廣,平均滿足一個客戶需求的成本在下降,這就是典型的『規模經濟』。
那麼瘋狂增加單車數量呢?我認為這個可以考慮雙方的競爭模式。經濟學教科書上管同質商品的價格競爭,叫做伯川德競爭。但是OFO和摩拜之間並非伯川德競爭,因為他們不滿足伯川德競爭的關鍵的條件之一——無產能限制。顯然自行車的產能是受限制的,產能限制下的伯川德競爭,我們一般稱之為『古諾競爭』^_^。
古諾競爭可以拆分為兩步,第一步,每一家企業選擇自己的最大產能,也就是有多少單車投放市場;第二步,在給定充分利用產能的基礎上,進行伯川德價格競爭。
OFO可以看作是在為第二步布局,因為當產能大體固定下來之後, 雙方就要進行價格競爭了,那麼誰在產能方面佔到先機,誰在價格上就有更大的話語權。就像OPEC內部一樣,沙特的產能巨大,所以無論是競爭,還是搞Cartel,沙特都能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分到很大的一塊蛋糕。OFO也是一樣的,自己的產能上去之後,是打價格戰打敗其他的競爭者,還是和摩拜聯合收取高價,自己都會佔據一個相對優勢的地位。所以OFO當然有很大的積極性投入來擴充自己的產能了。
對於摩拜而言,應對方式有兩個,一個是和OFO一樣瘋狂擴軍,在產能上試圖壓過對手;二就是創造差異化的體驗或者區域,因為OFO的單車整體來說成本比較低,摩拜要學OFO那樣成本可能太大,但是可以考慮在取車的方便程度等其他方面做文章,塑造自己質量好,不容易壞(和被破壞)的形象。但是同位單車,在差異化上的體驗是有限的,所以事實上摩拜也在加班加點的生產新車,這種產能上的競爭,正是古諾競爭第一階段的標誌。
坐標武漢,小黃車100輛大概有99輛是不能用的。要麼是壞的,要麼是號牌被遮蓋塗改無法掃碼的。能用的基本都是摩拜。當然這裡一代跟二代是混合的,熟悉的人都知道摩拜只有二代才好騎,一代比較難騎。
小黃車的損壞率意味著必須以極高的鋪車率覆蓋率去補充,但這需要人去做。顯然小黃車目前只關注了心目中的重點城市。其他沒有關注到的城市或地區,小黃車只要不定期補車,就是完全名存實亡的結果。
小黃車在一線城市用不斷鋪車的辦法確實可以拍死摩拜等競爭對手。問題在於小黃車究竟能在幾個城市做到這一點?人工成本可是很高的。別以為小黃車成本低就真的有成本優勢,小黃車省下來的成本都要用人力去填,而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力成本將來會是最高的成本。
你周圍有小黃車用,可能僅僅因為剛好周圍鋪車不久,如果過一段時間不補,就完蛋了。
大量的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小黃車根本不是摩拜等gps車的對手。因為小黃車不可能對所有城市所有地區實現高補貨量。在沒有持續補貨供應的地區,你根本找不到能用的小黃車,這就是現實。摩拜應對OFO瘋狂鋪車的手段目前已經看到了,那就是:
紅包車(摩拜紅包車這樣騎賺得多,攻略自取不謝!-搜狐)
不得不說,互聯網經濟的博弈是有趣和殘酷的(有點像古羅馬的斗獸場,勝者等來的是山呼海嘯的讚美,失敗者則只能面臨死亡的命運)
首先很多之前的答友說摩拜單車質量好,有GPS,客戶體驗好,丟車和損害率低,而小黃車雖然成本低,但是丟車和損害率高,在騎行體驗上摩拜通過推出lite版已經改善了過去過於笨重的騎行體驗,且獲得富士康的投資,似乎一切正在朝有利於摩拜的方向發展。
但是摩拜的單車成本雖然從早期的接近3000元/台,據說下降到現在的1500元/台,但是依然比OFO的200--300元/台(很多人甚至說更低比如100元/台)高出不少,也就是說OFO鋪5-8台車的成本才比的上摩拜台車的成本,雖然OFO的車損壞和丟失率很高,但摩拜真的一輛車吸收用戶的效率能頂OFO5--8台嗎?而且我們做個簡單計算
一台OFO只需要吸引兩-三個新用戶就基本可以覆蓋單台車輛製造成本,而摩拜需要至少5個用戶才能覆蓋單車製造成本。這還是在摩拜的押金已經是OFO3倍的情況,而摩拜在獲得如此多的融資沒有降低押金標準,可見資金壓力很大。
也正是看到這一點,OFO春節後發起了春季攻勢
1.大規模鋪車, 我丟車多,壞車多,但我鋪的也多,同樣的成本我鋪6輛,摩拜只能鋪1輛,就算OFO丟車和損壞率達到50%,依然是3(6×0.5)台OFO:1台摩拜。且上面提到的OFO單車押金/成本比例高,資金壓力較摩拜小
2. 免押金(ofo加入免押金陣營,免押金會是將來嗎?_大楚網_騰訊網):這條其實比免費騎行還要致命,因為押金的資金流對共享單車企業更為關鍵。
3.免費騎行。
對手出招,雖然很多人說摩拜通過車輛優勢長期看好,但是作為一個拿了那麼多融資的企業,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不能容忍失敗,萬一OFO靠著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車真的打贏了呢?
所以摩拜也得亮劍了,摩拜也亮出了自己的三板斧
1. 紅包車:OFO不是免押金嗎,不是不要錢嗎,那我開始送錢,不得不說紅包車確實反映出摩拜團隊的運營和營銷能力十分出色,不愧是uber出來的團隊。紅包車除了營銷噱頭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摩拜現有的資產和技術優勢
A. 調動那些騎到流量死角的車。所謂流量死角就是車輛被騎到了一個不好找的地方,導致沒人願意去騎(比如某個偏僻寫字樓下),而因為共享單車主要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用戶很難走很遠去尋找單車,這就造成單車資產浪費,如果想讓這輛單車重新被用戶使用,就得摩拜自己投入人力去找車,要麼資產就有徹底被廢棄的危險。通過紅包的形式,摩拜可以確保一部分單車被從流量死角帶了出來,盤活了資產,又省去了自己僱人找車的成本。
B 充分發揮自己單車GPS的優勢:過去單車GPS定位方便用戶找車,但因為共享單車企業都大規模鋪車,導致用戶靠目測就能找到車,無需開APP找車了。但是紅包車就不一樣了,通過紅包可以吸引用戶去找車,而OFO沒有單車定位(最近OFO也宣布有了定位),無法跟進紅包大戰。
2.接入微信小程序:除了傳統的線下鋪設單車獲取用戶外,有沒有可能通過流量巨頭引入新的流量源呢?借用巨頭流量推廣自己的APP毫無疑問是摩拜的夢想(洗一遍巨頭的流量),用戶只要開始使用摩拜的服務,就可以通過首次下載送紅包等營銷活動把用戶拉到自己的APP來。
3. 繼續吸引投資:據說摩拜和OFO創始人每天主要工作就是見投資人。。。。
回到問題本身摩拜還應該繼續做什麼呢?
1 要想辦法將單車成本降到1000元/台左右,否則摩拜將可能面臨「雙券難敵四手,猛虎難耐群狼」的困境。而且單車成本不降低,一旦OFO的免押金真的跑通(目前僅僅在長三角部分地區試點),那麼摩拜就岌岌可危了(單車成本不降低,摩拜很難跟進免押金)。
2. 接入更多的APP,比如支付寶等等,從各種角度搜刮流量,汲取用戶。
3. 通過紅包精細化運營:目前摩拜已經開始通過紅包對車輛做精細化運營,未來能否通過紅包對用戶做大量精細化運營(比如用戶定向紅包),精細化運營不僅對團隊有要求,也需要公司在數據基礎建設和分析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是僅僅雇幾個做數據分析的人就可以的。
4. 儘快擴展到全國,畢竟讓用戶替換APP的成本,遠遠高於新裝一個。
評論區關了,最討厭撕逼了,與其不帶髒話「有素質」的撕逼,為什麼不放下你們「文明人」的身份屈尊對罵一句傻逼互相結束爭論呢。
補充答案,很多人說ofo先出來的,但是我不認為在學校里那段時間也能算進去,你談諾基亞手機和蘋果手機的歷史,不能把蘋果生產電腦的歷史也算進去吧。所以攔一條線,做城市共享單車開始算。另外有人說壞車不會影響,因為壞的多補得也多,這點我是不同意的,一輛被損壞的自行車是有安全隱患的,主要是指剎車問題,想像一下如果在騎行當中遇到緊急情況,結果剎車失靈,造成的後果有可能會是很嚴重的。不知道怎麼畫分割線 反正以下是正文。作為最早的一批共享單車用戶,我覺得摩拜根本不用理睬,走自己的路就行了。mobike和ofo兩家目前佔據了共享單車市場的前兩位,也是最早鋪開的兩個共享單車的品牌。最早mobike出來的時候,對於共享單車會遇到的問題採取了兩項重要措施,一是掃描開鎖機制和gps定位系統確保車輛不易被盜,二是單車結構簡單牢固不容易壞。這兩項措施必要,但是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開鎖失敗率高,二是單車實在太笨重碰到上坡基本撲街。這時候ofo出現了,並且捨棄了這兩項措施,密碼鎖讓單車所見即所得,輕盈的單車也比mobike騎行輕鬆。設想都是好的,實際操作卻是事與願違。ofo為解決摩拜產品的弊端,不計後果得使用了密碼鎖+輕便單車的策略,結果現在的情況是ofo遍地壞車,偷盜私用成風。另一方面摩拜則循序漸進,推出騎行體驗更好的二代三代單車,即使重量依舊比ofo重很多,但是騎行比以前輕便很多,小籃子的設計也帶來了方便,雖然用了鏈條的設計,但是車輛損壞率還是比較低的。至於防盜方面也做得更好,當年港人浦江怒沉摩拜,居然還能搜到這輛車,最後還給撈上來了……總結一下,兩家人最初的運營策略決定了目前摩拜處於領先地位,ofo不做出重大改變,光靠堆積數量,四處可見的ofo屍體會變成他的負面廣告。共享單車偷盜私用問題不解決,被盜的就永遠是ofo,就像那個段子,兩個人被老虎追,雖然跑不過老虎,但是跑過另外一個人就行了。聽說現在ofo要裝gps我覺得是件好事,解決共享單車最基本的問題,另車輛損壞率的問題也有待解決。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ofo才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摩拜的競爭對手,要是再能解決摩拜掃碼成功率低,忘關鎖風險大的問題,那幹掉摩拜也是指日可待了。要是不能改變,光靠砸錢堆數量,那未來就是摩拜和小鳴這樣的後來者競爭,沒ofo什麼事兒。這兩天在馬路上又看到幾輛新出來的共享單車,已經在用兩種顏色了,看來共享單車的品牌已經多到顏色不夠用了,這個市場,還真是競爭激烈……摩拜完全不用在意OFO的鋪車行動,只要修鍊自身內功就好。
共享單車界上周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把ofo押金退了,換了bluegogo。
一、OFO的問題出在哪裡?
OFO早期抓住了共享單車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海量的鋪車量,所以選擇了低價爆鋪流。意圖用絕對優勢的單車數量迅速佔領市場,在用戶中形成口碑。
但OFO失算的三點:
1、OFO奇高的盜損率,以及運營對已投放單車的失控。
2、資本對共享單車竟如此狂熱,使摩拜等高價單車服務商在主要戰場並不缺錢。考慮到盜損,長期來看摩拜在單車數量上並不比OFO劣勢。
3、消費者毫無忠誠度可言,使得OFO的先發優勢可有可無。
可以這麼說,當OFO開始製作有GPS定位單車的開始,就是對自己之前廉價策略的全盤否定。那麼長期來看,所有沒有裝GPS的單車如果無法有效回收(也很難回收),就都會變成無效投入,會迅速損失掉。所以OFO相當於重新開始布局單車市場,他們比後入局者的優勢恐怕只有那一點點品牌認知度和人才積累。
所以,當OFO開始上GPS鎖的一剎那,OFO就變成了一個跟隨者,它的單車數量、運營能力都被摩拜落下一大截,摩拜完全可以不把他當作第一對手,也不需要把和OFO作戰繼續放在極高的優先順序。
二、摩拜現在在做什麼?
摩拜的運營也是看到了OFO挫敗所帶來的優勢,很明顯可以看到的一點就是,摩拜漲價了。
是的,新鋪的摩拜單車成本比原來的mobike lite更低,但是價格回到了「1元用車」,這就可以體現出他們對市場的了解和自信。
摩拜現在的發力點有這麼幾個:
1、改進單車,包括降低成本和提高用戶體驗,簡單說幾點。
a.將二維碼放在醒目位置,用過mobikelite的都知道彎腰在車尾找二維碼並不是什麼好的體驗。(這個看樣子是吸取了Bluegogo的優點?)
b.加固車軸,從已有損壞數據上應該可以看出這是個不小的問題。
c.簡化車體,繼續降低成本。比如這個擋泥板。mobikelite的後擋泥板是和車體連為一體的金屬結構,很好看。換成獨立塑料擋板可以降低部分成本,並且減輕車身重量。但塑料帶來的易損特性也會在即將到來的雨季成為一個挑戰。
2、紅包戰略
這不得不給摩拜點個贊。紅包戰略一箭雙鵰。
首先低成本地將不活躍的單車盤活;其次,用紅包和漲價將價格敏感用戶和剛需用戶區分開來,讓營銷資金使用得更高效,實在不錯。
三、給摩拜發展的幾點建議
1、與O2O平台合作,比如說我東家美團
通過定位信息給商家打廣告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把定位信息利用到極致則建議做本地區域性商家的推廣。最近看了Bluegogo的紅包營銷,以某金融產品名義發紅包,結果滿城找不到幾個。如果與區域性商家,比如餐館、商城合作則不同,比如他們包下一個小區域,這個區域內所有單車發10塊錢代金券,則更精準,更有針對性。
說到區域型商家、代金券,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找美團合作的原因了。豐厚的商家資源,成熟的優惠、打折產品,遍布各地的銷售團隊,以及摩拜和王興的關係,我就不多說啥了。
2、正視其他單車平台的挑戰
單車體驗的同質化現已顯現。北京來說,bluegogo的覆蓋率飛速提升,價格比摩拜便宜,押金便宜,車體更輕便些,除了營銷手段略顯不成熟和車覆蓋率還沒有追上摩拜,已經沒什麼不同。所以在對手大方向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摩拜保持現有策略的基礎是單車總供應量仍然不足,在可以預見的今年的主要城市單車市場飽和中是否還能堅持高押金和高價格,要畫個問號。
3、開放用車平台
不要想著消滅其他的單車品牌,而應追求當武林盟主。允許別的單車品牌以加盟的形式接入摩拜的平台,那麼用戶體驗和車輛總數立刻增多,大家也可以風險共擔,豈不美哉?
四、OFO的運營你們還是要學習一個
1、掃二維碼不能直接開鎖,用戶體驗極差。
2、營銷活動吸引力不佳(這裡有人看再寫吧,先按下不表)
恭喜摩拜跳出惡性競爭了。
之前一段時間,摩拜與ofo在各自推出二代車之後就進入了以增加投入量與免費騎乘活動來搶奪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中。然而26號,ofo宣布新一輪免費騎乘的活動後,摩拜並沒有跟進。
如果考慮到ofo更加兇猛的新車投放數量,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摩拜是不是已經在這場資本耐力賽中失去了爭奪市場的能力?
恰恰相反,這預示著摩拜將進入了共享單車經營的下一階段: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單車效益。
3月23號開始,摩拜上線了「紅包車」。摩拜的用戶會發現在地圖中有一部分車是以紅包圖標顯示的,解鎖此標示的車輛完成10分鐘騎乘便可以獲得100元以內的紅包。而這些紅包車設置並不是隨機的,而是要引導用戶去解鎖那些偏僻角落、集中閑置的摩拜單車。這便是將運營與調度結合在一起的智能化思路。
這與ofo依舊狂砸投放量與免費活動的策略相比,高下立判。
深入分析就可以知道,「紅包車」僅僅是摩拜前期技術冗餘度優勢的一種體現。相對於沒有定位簡單密碼鎖的小黃車,摩拜的智能定位、掃碼鎖在前期投放量比拼上確實有所欠缺,但是隨著市場量的飽和以及長期成本因素影響,越大但欠缺管理與維護的投放所帶來的對客戶信任、市場監管、社會效益負面影響將越來越多。
3月25日天津的《共享單車團體標準》工作會議,多家自行車協會最近便對共享單車走向低端化提出質疑,認為大量技術標準過低的共享單車除了會造成資源浪費、安全隱患外,甚至將威脅到我國自行車產業健康發展。對於會議的意見,除了行業利益以外,也必須看到比起ofo無定位密碼鎖的車輛投放後的一鎚子買賣,摩拜單車由於定位功能與智能鎖,將來統籌管理靈活應變的能力更強、管理成本也更低,更容易應對外部風險。
當然,ofo也推出了可以定位的新車,那又憑什麼說摩拜更勝一籌呢?
所以只有看到這一輪共享經濟熱潮背後的資本屬性,才能認清誰才更有可能是未來的贏家。OFO與摩拜雖然都是風口上的豬,但一個是校園創意團隊起家另一個是智能硬體技術公司,這就決定了兩者不同的發展道路。這其中比起能夠實時應變不斷更新車輛的摩拜,ofo更容易陷入質量與數量的矛盾中。資本是逐利的,即使ofo已經推出更高技術標準的車輛,但從巨大的舊版車型存量以及雙方已經分道揚鑣的經營理念上看,ofo可能已經錯過了利用資本擴張進行技術轉型的最佳時機,除了不斷投放低成本車輛彌補壞車保住市場份額並維持資本熱度,剩下的就是花更大成本走摩拜已經走很遠的老路。
監管、輿論、對手轉型近在眼前,面對未來的盈利壓力,資本會繼續給ofo這個機會嗎?不好說。但即使ofo能90度轉彎,面對已經在這方面獲取大量車輛使用數據而足以進行資源精確化配置管理的摩拜單車,ofo單車成本這一前期最大的競爭優勢將蕩然無存…結論先行 ,摩拜什麼都不用做。
或者換句話說,維持自己的技術優勢,利用技術做好運營優化用戶體驗即可。
畢竟只要小黃車不改變,投再多的車也干不過摩拜,畢竟新車替補了損毀的舊車,門口看到能騎的,仍然還是只有那麼一兩個……
然後一本正經的回答個可能很長的文。
先多句嘴,很多人回答問題都是帶著刻板印象來的,還有的是道聽途說。
比如小黃車的易損毀(雖然這是真的)比如摩拜的難騎(雖然這曾經也是真的)。
從資本層面、從公司運營這些層面去講,真的講不來,畢竟沒那麼高的層次。所以今天要克服刻板印象,講講目前遇到的摩拜和小黃車的情況和體驗。
先說題主問題里提到的瘋狂鋪單車數量的ofo小黃車。
因為沒有定位,當小黃車不多的時候,你是很難找到它的,所以要肯定的是,小黃車現在這樣大規模鋪單車數量之後,起碼變得好找了;還要肯定的是由於小黃車結構跟普通自行車一樣,自重輕,方便騎行,從騎行舒適度來講,好過一代摩拜。上兩張截圖,也能說明這兩點,同時說明更關鍵的第三點。
如上圖,以及上文。第三點就是,小黃車好騎,然後,也就僅止於好騎了,因為損毀率太高。一堆我知道好騎但是不能騎的壞車,還不如給我個不好騎的摩拜呢。
說到不好騎的摩拜,就要說到前文提到的刻板印象了。
很多人說(包括但不限於前邊高贊的答案,身邊很多人也這樣說),摩拜掃碼成功率低,摩拜重,摩拜難騎。凡是說摩拜太沉摩拜難騎的,大概印象還停留在一代車上,掃碼成功率低這一條怎麼來的我就不清楚了,因為從一開始也沒覺著成功率低……到現在新車還有了藍牙輔助解鎖的功能,只覺得摩拜越來越好用,隨著更輕更便宜的lite版本也就是二代及以後的車型推出,摩拜也變得更好騎了。
好了,認真說體驗。從開始騎摩拜說。
第一單應該是摩拜進了北京不久,網路上一開始有討論,附近發現了摩拜,就跑去騎了。那時候只有一代車,搬車的第一感覺,我去,死沉。騎起來的感覺是,開始比較沉,類似於我那個21速山地車調到前三後七的檔位,就是最大齒輪比的狀態,起步困難。然後,因為個子高,答主184身高,那個體驗,對高個不友好這種形容都覺著是輕的,各種彆扭。但是騎起來之後還是覺著比較輕鬆的,畢竟快過走路。但是別剎車,原因看了上文你也就懂了……
後來沒過多久,就發現摩拜app里地圖上多了新品種——mobike lite。不僅價格便宜了,車還輕了,好騎了,橙色的車胎看著也很漂亮。於是乎,能找這種車的時候,就找這個,實在找不到了,那就一代,mobike。
再後來換了工作地點,很少能用到共享單車,偶爾單位同事一起出去吃東西,要跑到比較遠的地方,開車不值當,就紛紛找車騎。也是出於好玩兒的心理,我跟同事曾經比拼過速度,我騎mobike lite ,他騎小黃車小輪的版本、貌似算是二代車,直線加速賽——什麼都不管的從起點騎到終點,只看誰最快。我倆體型相當,體力相當,到最後,到終點的時間也相當。從這兒能大概看出來,摩拜發展到最新一代(帶藍牙解鎖的可能是第四代了),從解鎖到停車的整個流程中,體驗都很不錯。
因此從上文看,騎行體驗上,摩拜和小黃車差別不是很大。確實,mobike lite版也略重,但它並不難騎,高矮也合適。唯一要吐槽的是那個不會變方向的車筐——總帶來一種轉向不靈的錯覺,其實不能轉向的車筐更適合保持平衡。騎過普通帶車筐自行車(車把轉向車車筐也跟著動的那種)的人估計都知道,轉向過快車筐內東西過重的時候是有可能失去平衡摔倒的。
然後是對壞車的報修流程,同樣,先上來自我們群里的一張截圖。
先說明上截圖的原因,我一直引用的這些都來自於兩種車都騎的比較多的人的體驗。而我小黃車也騎過,但是沒報修過,因為發現的小黃車,一大半是被塗了二維碼的,沒被塗二維碼的還有加私鎖的。這倆都沒有,也就是二維碼正常,沒有私鎖的車,又不少是壞的,加上沒有定位可以找車,通常我都是在一群小黃裡邊挑出摩拜騎的……
說完原因可以看到,摩拜在運營上可說更勝一籌。不單是報修流程,摩拜還有一個完善的信用體制。
很多吐槽摩拜的人光盯著摩拜一代的車的問題,卻沒看到摩拜本身為了共享單車能夠長久存在並運行做出的其他努力。
做這種共享單車,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人性之惡,塗二維碼,加私鎖,惡意破壞都在內。而摩拜一開始就有相應的應對機制。對於加私鎖的用戶,只要被其他人舉報,以後就沒機會用摩拜,因為信用分被扣掉了。同時,配合著定位系統、掃碼開鎖這些設計,通過對騎行、舉報、報修贈予信用分的形式,摩拜成功利用規則引導、培育著用戶的良好使用習慣。
說自己親歷的一件事兒,剛開始用摩拜的時候,第一次騎行未能成行。因為當我根據定位千辛萬苦找到那輛摩拜的時候,它正和另外一個摩拜以及另外一個市政公共自行車鎖在一起,三個車,兩把鎖。於是迅速的用軟體舉報功能舉報了兩個車,在那之後,在那片區域,我再沒見到過被加上私鎖的摩拜。甚至在後來的所有使用過程中,我可能因為bug到了定位點找不到車(我懷疑是正在使用的車被顯示在地圖上了,或者是被藏匿的,就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卻再也沒遇到過被加了私鎖的摩拜自行車。
因此,摩拜從硬體和軟體(並不單指app,還包括制度設計)兩方面儘可能確保了不會出現惡意用戶(黑車司機毀車這事兒不要在這裡扯,黑車司機連用戶都不是,那屬於競爭對手惡意損壞)。
反觀ofo都做了些什麼呢……鋪車、鋪車、鋪車……我確實見到了一些新設計的小黃車,比如下圖
但是形式上再怎麼變化、數量上再怎麼變多,不從底層設計做好規劃,不從根本上改掉問題,數量到最後只能成為拖累。
因此開篇觀點就是,如果ofo僅僅就是瘋狂鋪單車數量,而不做改變的話,摩拜什麼都不做也能笑到最後。
最後再更新一張我們群里的聊天記錄,覺著挺命中要害的
不管是曾經火爆的網約車,還是現如今的共享單車,持續高強力度的補貼和價格戰不免又帶來新的問題:在所有的充返活動背後,預付費模式開始引發用戶的廣泛質疑。在網約車平台大肆進行充返活動時,細心的用戶發現,多個網約車平台在條款中明確列有』充值後不能退款』的霸王條款。在易到客戶端的充返協議中,也明確聲明充值後餘額不能退還。
有網友稱,「易到們這是口惠而實不至,表面上是給用戶優惠,實際上是給用戶下套,對充值資金設置了種種使用條件。」而這也成了後來大量用戶維權的難點。
一位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這次周航與易到和樂視撕破臉,不僅將易到的資金困難情況擺在了明面,還讓人們對預付費消費模式產生更多的質疑。「如果嚴格查起來,摩拜、滴滴等企業的預付費模式一個都跑不了。」
此外,由於押金與充值成為共享單車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此前,摩拜、ofo等平台的盈利模式就一直被質疑。不過,日前ofo已與芝麻信用合作採取「免押金」模式,小藍單車、永安行等也開始用徵信積分來免除押金,而摩拜單車依舊向用戶收取299元押金,並依舊沒有提出免押金的計劃。
當前,易到的資金荒及提現難問題仍在發酵,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司機紛紛前往易到公司申請提現,讓處於風口浪尖的易到直接陷入困境當中。摩拜等共享單車平台與易到的相似度不可謂不小,若不儘早解決押金、退款等問題,那麼,距離成為第二個易到或許已經不遠了。
以下是本人的其他問題的回答。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你聽過哪些賺錢的歪點子?
淘寶職業打假是否合法?
你聽說過什麼隱性產業鏈(非灰色產業)?
OFO小黃車紅包BUG
摩拜請水軍也要請專業一點的。王夢和朝言的回答一模一樣。水軍?
前天開始在公司樓下出現了大量的小黃車,開始的時候感覺很新鮮,嘩嘩嘩的一大排一大排擺在那裡。我還專門拍了一張照片,小黃車還是很漂亮的!
於是晚上下班很興奮的騎了一把,很輕,騎起來也挺舒服的,真的好漂亮啊!
但是騎完之後,問題就來了。
我像往常騎HelloBike一樣,騎完了把鎖一關,密碼打亂,就回家睡覺了。第二天,我又想騎車的時候,打開一看,竟然竟然還沒有付費?趕緊確認付費,2塊錢。夥伴不是說前3次免費的嗎?啊,仔細一看,幸好有2塊錢優惠券。那就算免費吧。
然後又騎了一輛去吃飯了,又想上次那樣子,把鎖一關,密碼打亂,就沒管了。吃完飯,再騎的時候,啥?1塊錢?窩草,要扣1塊錢?這次沒有優惠券。額,好吧,那就扣吧。
後來聽夥伴們說,是確認付費後才算完成一段騎行,不然還算時間。好吧,那我記住了。
再後來騎黃車的時候,就感覺小黃車太麻煩了,掃碼或手動輸入車牌號後,自己再手動調密碼,然後手動按開車鎖才能騎,完了上鎖之後還要手動轉亂密碼,還要手動確認付費....全手動,太不方便了。真的不知道,小黃車的產品經理是怎麼想的!
摩拜怎麼還不來啊!/(ㄒoㄒ)/~~
如此多的共享單車
目前市場上共享單車已經有這些: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智享單車、北京公共自行車、騎點、奇奇出行、CCbike、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hellobike、酷騎單車、1步單車、由你單車、踏踏、Funbike單車、悠悠單車、騎唄、熊貓單車、雲單車、優拜單車、電電Go單車、永安行、小鹿單車、小白單車、快兔出行。
從這麼多的共享單車中,是不是讓你想起了去年的直播APP,群雄混戰,藩鎮割據,但是歷時一年左右,如今的直播平台也就只剩下那幾家。
從去年9月份起來的共享單車,到現在也近半年了,所以也到了差不多見分曉的時候了,我猜測會在今年夏天到秋天就能看見那幾個單車APP是可以留下來的。
而現在共享單車的藩鎮割據,比較強大的無非就是ofo和摩拜,所以人們都說,共享單車也只剩下三家,一個就是ofo,一個就是摩拜,第三個就是其他,從下面的市場佔有率足以說明這一點。
而我們都知道,摩拜的策略是向左,重產品,而ofo是向右,重運營的。在最近幾天,ofo和摩拜都開始展開了拉鋸戰,不單是這兩家,其他共享單車,小藍單車,小藍單車也是虎視眈眈,加緊在各個城市投放單車,但是ofo單車投放量最多,達到80萬台,市場佔有率51.2%,ofo單車目前在全國進駐33座城市。相比較於摩拜等其他共享單車的進駐城市數量以及單車數量,都是遠遠甩開對手。
但是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如北上廣深相關部門都開始相繼約談各個共享單車的部門負責人,限制單車的投放數量,比如上海就開始約談,而後面廣州、北京也開始限制在城中心投放,所以ofo的這招瘋狂地鋪單車數量終於遇到了政策 的限制。
所以接下來的共享單車接下來就不能單單靠著這些野蠻的運營手段去獲得更高的市場佔有率,而這樣鋪法,也很容易帶來一系列負面城市管制問題,所以接下來不管是ofo還是摩拜亦或是其他共享單車,要靠精細化運營了,以用戶的體驗度和留存率為運營中心,加之共享單車本身在風口的優勢,其實說白了就是錢,如果說好的差異化運營策略加上比較雄厚的資金資源支持,就一定能獲得用戶認可,因為共享單車的網路效應不如社交產品,所以騎什麼顏色的單車並不會是主要因素,而是你給與這部單車什麼樣的社交貨幣價值,這個社交貨幣價值來自於企業的文化以及運營所帶給用戶的產品價值。
因此,我覺得摩拜就沒必要在單車數量上較真,我覺得摩拜的運營團隊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接下來的應對策略就是精細化運營,制定更多與其他共享單車的差異化運營戰略,讓用戶對這個產品,這個APP產生更深的認知和文化的所屬關係,這樣才能不被這個風口給吹走。
關注藝林小宇 - 知乎
老婆喜歡摩拜的女ceo,我相對偏ofo。
昨天,我與老婆在三里屯,老婆指著街邊停車點說:看,都是摩拜的車,ofo只有幾輛,是不是說明摩拜更受歡迎!
我說,錯,說明ofo都騎走了,摩拜沒人要剩下了,明顯ofo更受歡迎!
老婆讚賞了我的機智,刷我卡買了個lv安慰自己。把名字改成同音字,用車時間一秒一秒的加,以便吸引更多客戶群
OFO拼上鋪車滿大街的戰術(簡稱鋪街),摩拜應該怎麼辦?
先說我的觀點:摩拜繼續按自己的戰略走,該做什麼做什麼。
知乎當年就是被分答帶了一波節奏,出了一個奇怪的非主流產品值乎。然後分答隔幾天收工休假了,值乎也被live取代了。
ofo的鋪街戰術是必然的選擇:
1.沒有GPS,用戶要找到小黃車,只有一種方法:出了門就能看到。
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懂。摩拜是可以定位車輛的。
2.沒有GPS,沒法做相應的營銷。
ofo可以拍腦袋,五道口應該用車多,陸家嘴用車也許不多。但是只有數據才會清晰的告訴你,用戶用車的規律。而在車輛安排和市場營銷活動都需要數據作為依託。
3.沒有GPS,車損高
小黃車很容易被人往家裡搬,丟了就丟了,也沒轍。戴威在採訪中說:丟車說明車還不夠多,我們繼續鋪到大家都沒興趣往家裡搬為止(大意如此)。車損高,還不得不繼續鋪街。
4.ofo的目標是和摩拜合併
摩拜的目標我不知道,但ofo的策略非常明顯。
無論是騎車補貼政策,還是和支付寶合作的信用擔保,都是攻擊性戰術,ofo在用自己融的錢去衝擊摩拜的現金流。反正大家都融了一堆錢,砸唄(套用一個圖,圖二的蜘蛛俠由易到客串)。砸到哪一天資本看不下去了,合併勢在必行。
戴威背後,有深諳此道的程維,所以ofo的策略應當是在合併前,儘可能的爭取市場份額,期待在合併時要麼賣個好價錢,要麼拿到控制權。
你去看OFO推出的廣告:
ofo 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互聯網行業整體雖處於「寒冬期」,但共享單車領域發展火熱,ofo的自我造血能力很強,而共享單車市場需求旺盛,所以此時將是接觸目標用戶、建立用戶認知的絕佳機會。未來我們還將會加大營銷宣傳力度,力爭進一步擴大 ofo 的領先優勢。
但仔細看海報和視頻廣告的內容,你會發現:這根本不是OFO的廣告,這是共享單車的廣告。做這種廣告,定位很奇特,自我感覺良好的ofo認為自己是共享單車第一品牌,如同淘寶之於網店,谷歌之於搜索一下。
事實上,重視公關的摩拜,在不少人,尤其是媒體人眼中才是共享單車的第一品牌,至少不比ofo差。ofo不管,我就是行業老大,我就是市場老大,不信?你看我滿大街的小黃車。
這個戰略是唯一選擇,從現在來看也是相對成功的。
摩拜,已經被ofo帶起了節奏,開始從補貼戰應戰,我的同事已經通過騎摩拜賺了不少錢。
我和互聯網行業的朋友討論過:
摩拜的優勢在於有GPS,用戶能找到它;數據分析,營銷戰略都會更有針對性;而且未來做廣告,投放也更精準。
但是,有GPS的車貴,鋪街鋪不動。摩拜要贏,市場份額也很重要。那麼摩拜的重心應該放在降低市場投放的成本。
今年在摩拜巨額融資和OFO更巨額融資之間,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消息:富士康戰略投資摩拜,將為摩拜開單獨的生產線。這一合作,可能對ofo的打擊最大,畢竟鋪街不是護城河,技術含量也不高,你撲街我難道不會撲嗎?一旦摩拜的單車成本下去了,ofo將會面臨更艱巨的挑戰。
都說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從沒看走眼過。這一次,難說。
當然,對於吃瓜群眾來說,這劇本挺歡樂的,不說了我去樓下練車了。
更新:
謝評論區提醒,ofo已經開始鋪帶GPS的車輛,但到底舊車上不上還不確認。對於ofo來說,增加GPS是彌補自身短板,但由此導致的單車成本上浮,如何解決?據說ofo已經簽了很多獨家的車輛供貨商,那麼這些供應商是否能滿足改裝需求。
ofo原先成本500一輛,現在增加gps,成本目測將上浮到近千;據說摩拜的成本原先是1500,現在和富士康的合作是否能將成本壓到1000以內。繼續圍觀。
更新二:
評論區主流還是站摩拜的,然而在風投圈子裡,摩拜王曉峰的風評並不太好。別問我為啥,我也不知道。
更新三:
很多人喜歡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一個回答,無可厚非。但你的生活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別人或企業,自己調研也沒做過,憑藉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就砸場子,噴答主不懂,挺low的。
ofo500元成本不是我說的,是內部員工分享。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瞎說職場
信息來源:
小黃車刷爆北上廣 ofo打響共享單車廣告戰第一槍
融資31億!400塊到獨角獸,ofo背後的逆襲之路-搜狐
富士康戰略投資摩拜 年產單車將達1000萬
不用跟著燒錢鋪單車,只要找水軍來黑一下ofo就行了。
也不用花大錢,ofo本身黑點就多,稍微引導一下就行。看這個問題下大部分答案都一個一個指出來了ofo的黑點。
現在的摩拜並不難騎,只有最老的那一批確實難騎,但是給人形成了一個固有的印象:摩拜太難騎了!ofo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機會崛起,並給了大眾「ofo就是好騎」這麼一個品牌的心理定位。
但同時,常見到缺胳膊少腿的ofo,讓人實在不放心。
補充,小黃車變化,往摩拜發展:電子鎖,實心輪胎等等…還東施效顰搞了個框…摩拜框是為了保護太陽能板的…並且原先自己的輕便沒有了…ofo出發的很早,反而走的沒有bluegogo快…
補充,推廣方式:
摩拜紅包車,充值優惠,免費騎車,分享獲免費日,微信小程序改善體驗…ofo只有充值優惠跟免費騎車…另外多了支付寶入口的…感覺摩拜推廣的可持續性更好,也看到摩拜更用心在提高體驗,想辦法掙錢…而ofo是粗暴免費推廣…但是ofo還能瘋狂鋪量,說明積極拉投資,但是用戶體驗提升很慢…個人感覺摩拜更加多面協調可持續燒錢發展,ofo是拚命專心燒錢搶市場…個人更喜歡摩拜方式…很多說量不夠的,所以要鋪量,這個摩拜也是在做的,並且每增加一輛,幾乎最少半年不用管,能正常使用…
但是ofo,兩個月內就沒法騎了(這個可以比較大街上損壞數量,ofo一般是摩拜的5倍以上,越老的車比例越高,新車幾乎是三倍)所以一般來說小黃車走量到摩拜三倍以上,半年後能騎的才差不多,但是ofo後期運營成本遠高於摩拜…都知道,人工最貴,所以才需要人工智慧………………………………………………………………………
分割線(下面原答案)……………………………………………………………………沒有一個談細節的,我補充幾個…1.大家都看得到的小黃車在換GPS鎖,但是騎過的都知道,ofo的GPS鎖卡腳踝…摩拜不卡,因為摩拜把它做窄了2.車把,ofo經常歪掉,但是摩拜極少,因為摩拜車把不是常規設計,專門設計的車把3.各種螺絲零件,ofo也是常見規格,摩拜的很特殊,這避免了普通人從公車拆零件私用4.太陽能板,摩拜帶籃子的下面是太陽能板,電池可持續性應該會好很多5.車胎,摩拜完全避免沒氣的可能…6.車輛定位系統,找車容易,無論用戶,還是廠家維護7.最新小黃車後輪齒輪處理,避免鏈子掉了…從各種細節,都看到摩拜更用心,並且從設計端就改進,避免被作惡 的可能,後期維護成本遠低於小黃車…如果不是我小黃車9.9半年,我根本不考慮小黃車…但是小黃車在大街上越來越找不到能騎的了…反而摩拜更多…我個人堅信摩拜會幹掉小黃車…畢竟摩拜從出發就比小黃車認真很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感受不到小黃車用心…bluegogo看起來也不錯…至少用心了坐標北京,在校學生,無任何利益關係大幅看空OFO
最近出差了十天,出差地正好OFO,摩拜,永安行三家都在大規模投放新車。摩拜和永安行的損壞率我不知道,反正只要看見的基本都能用。街面上隨處可見小黃車,但基本見不到好的,感覺一周前投放的車消失了一小半,壞了一小半,剩下幾個能騎。還遇到了特別不可思議的問題,找到了一個好的小黃車但掃碼之後APP說沒有這輛車!很顯然內部的信息流轉出了大問題,這輛車不會賺回來一分錢,擺在那裡就是個廣告牌,而且不知道是正廣告還是負面廣告。
十天之後回到北京,也發現量變變為質變了,小區里停滿了摩拜、GreenGo,還有小黃車屍體。
前兩天,摩拜上線了尋找紅包車新功能,技術的優勢會帶來獨特的運營能力,和巨大的運營成本優勢。
初期,小黃車的低造價必然有利於大規模部署,但後期它的運營費用必然會大幅度超過其他的車,這個時間窗口有多長我不知道,但我確定窗口期已經過去了。OFO現在試圖延長這個窗口期,但多半是無效的,它現在開始就需要花更多錢補充自行車,修理自行車,甚至清理自行車屍體。
@朝顏 說得非常精妙
共享單車偷盜私用問題不解決,被盜的就永遠是ofo,就像那個段子,兩個人被老虎追,雖然跑不過老虎,但是跑過另外一個人就行了。
ofo那個「黃色」的廣告一出街,我就知道這個牌子走不遠,多少年前的廣告手法了,現在還用?你可以說有效就行,手法老一點又如何,但在廣告行業是很忌諱創意抄襲的,操的這麼明目張胆,要麼就是無腦要麼就是不要臉,這兩種都長久不了。
在營銷為導向的今時今日,這種創意能力所連帶出來的策略水平,鋪再多車也是空的,如果車多就能贏,大家比比銀行存款數字就好了,不要費這麼大勁。
坐標上海,摩拜的數量在大部分地區至少是不低於ofo,甚至還超出,在外環之外,小紅車的數量碾壓小黃車。我只想說,ofo的損壞率是真的高。。坐標西某二線城市。不是這壞了就是那壞了,在學校和在外面都一樣,斷鏈條,爆胎,甚至車把手都有斷的,一個學校很難找不到沒有毛病的小黃車了,在高校情況都這樣,在外面就更是如此了。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更糟糕。
我覺得,車子損壞率太高,不僅僅只是需要更高的維修成本和置換成本的問題,,,而是,作為普通吃瓜群眾,車子損壞率太高,我不敢騎了啊,我怕我騎著騎著,車子就散架了。。。。推薦閱讀:
※陽澄湖大閘蟹產量能否滿足市場需求?
※普通人是否有機會達到財務自由?
※雕爺開牛腩店的初衷是什麼?
※你有沒有看到後認為做得非常好的廣告?
※為什麼垃圾偽劣農產品大家爭相購買,而我的頂級農產品卻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