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輸掉了太平洋戰爭?

大家都知道有很淺顯的軍力對比,日本選錯了美國當它的對手。但是後面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說,日本對華戰爭陷入泥潭,美英以及荷屬東南亞殖民地對日本實施經濟封鎖,形成所謂「ABCD包圍網」,日本若不向英美開戰,石油儲備將僅剩一年不到可用。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是和1894年、1905年、1931年和1937年連成一系列的事件,是整個長期戰略失誤的必然結果


舊日本帝國最後的補救國運的機會是大正時代。

大正時代的日本是頗具發展潛力的,而且擁有朝鮮半島和台灣兩個策源地。朝鮮半島北部屬於富礦地區,善加經營可以獲取相當豐富的煤礦,金屬等礦物資源,台灣則有橡膠棕櫚等資源產出,這兩個地方對於日本的現代化和工業化來說,已經給予了相當充足的助力。

明治時代的元老及其幕僚在明治時期大家並肩奮進的過程中拋卻了太多的戒心和警惕,這使他們沒有在陸軍少壯軍官出現造反端倪的時候聯合起來給予一定的行動,而是懷著過於樂觀的態度放任其發展,這讓226前夕已經無人能夠阻擋那些少壯憤青搞事。如果明治時代的那些元老和跟隨他們政見的幕僚能夠保持警惕,在軍內維持強大影響力,及時處分一些極端思想軍官的話,少壯軍官的思潮逆流會極大概率得到遏制。這不但會讓國內有一個相對安穩理性的政局,擁有引導輿論,過渡疏導經濟危機的餘地,也可以用一種持續發展的溫吞態度細緻懷柔地開發朝鮮台灣等殖民地,用精耕細作取代掠奪式的殖民,培養殖民地親日的環境,讓自己在國聯中擁有一個威脅度不高的定位,可以避免許多事端。

這樣的日本,可以在未來可能出現的世界大戰中保有一個對自身非常有利的立場(日本是島國,並且海軍實力優秀,和被陸權主義裹挾的捷克等國截然不同,擁有非常強的自保能力)。即便被迫參戰,也可以如美國一般擁有一個相當長的觀望期以正確站隊保證大義名分。這種情況下,即便在戰後新世界秩序環境中日本不得不讓殖民地完成獨立,也完全可以在戰後獲得一個中立國甚至戰勝國的身份,甚至因為國內較為理性平穩的政壇,日本可以極大概率將意識形態平穩過渡至接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

而且由於日本不可替代的地緣價值,在戰後出現意識形態間對抗的話,日本依舊會獲得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重視和大量資助,而且雙方關係平等,日本甚至可以在這種合作的過程中進行討價還價。日本會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獨立的區域大國,甚至會以「亞洲國家的範本」取代民國成為未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擁有極大的外交優勢和國際秩序決策權。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的餘地,更沒有後悔葯可言。如 @田中四郎 君所說,日本在維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維持著非常高的對外戰爭勝率,也因此獲得了准列強的地位,但是很多時候,連續的勝利帶來的收益會全數賠在僅僅一個重大失誤上面。罔顧國際環境,國力差距,國內矛盾,一味叫囂擴張和沙文的鷹派呼聲,不啻就是這個重大失誤最好的註腳,也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引以為戒的前車之鑒。


國力的巨大差距使太平洋戰爭開始就宣告了結局,珍珠港、石油禁運、入侵東南亞、諾門坎、七七事變、九一八,不管推導到哪一步,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明明歐美採取綏靖,日本卻一定要侵略作死,而不是佔據東北朝鮮苦練內功,與沒骨氣的炮黨媾和呢?

因為日本缺乏資源?因為日本政治家短視?因為日本軍國主義盛行?因為日本下克上陸軍馬鹿?

錯!

因為日本必須侵略!

近代日本不是正常國家,希特勒的納粹崛起,德國人也跟著吃香喝辣;而明治後的日本再怎麼兵強馬壯大殺四方,都沒有改變一個根本事實——日本國民並沒有從國家振興中獲得利益,土改都沒有的國家裝什麼現代人?日本的門閥吃肉,老百姓不僅喝不到湯,還要把自己的兩粒米也交上去,該一揆還是要一揆,該賣淫還是要賣淫。階層固化到令人絕望,日本平民唯一的出頭之路,就是女子賣淫男子參軍,為天皇賣命當上了奴隸,起碼家裡能吃上白米。

軍隊高待遇是必須要創造價值的,如果不侵略,軍隊就沒了作用,就能省下勞動力苦練內功——別做夢了!

如果不侵略,不用贓物拉攏軍人,不用外部戰爭掩蓋內部矛盾,日本就必須對內改革,解決老百姓究竟是不是人的問題——此處應當@北一輝。

天皇當然不會改革,財閥當然不會改革,所以招核年間的日本只能軍國化,向著作死的大道一路狂奔。

所以日本教材不會仔細講述二戰史,難道要告訴國民,天皇一直把子民當狗,反而是麥克阿瑟拯救了日本么?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龍應台的「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中國崛起我們雞犬升天,可她畢竟更熟悉日本。


日本單礦憋到200人口帶農民懟了5礦12基地美國一波

有請知名老中醫黃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戰況!

我們來看現場局勢!

「本子這180人口帶航母吃美利堅的部隊易如反掌啊,美利堅不好推,只有一個艦隊。」

「哎呀奶不死的啊!這怎麼奶的死啊!老子可是專業解說,怎麼可能奶死啊!專業解說看這局面能看不懂!?」

「200人口打120人口,還有航母,怎麼輸?你告訴我!直接騎臉也贏了,怎麼可能會輸嘛,換家穩贏版。航母騎臉,也贏了,不可能輸得,不可能的。」

「哎呀!換家啊,你別沖BB啊你,你沖BB怎麼讓我解說啊你,等他航母出來再沖啊。」

「沖了!沖了沖了沖了沖沖沖沖了沖了!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專業解說好嘛?直接騎臉了,什麼叫航母騎臉!」

「偵查做得好有什麼用?」

「耶?別啊!唉!!呀!!這解說不下去了!哎呀這……呃……」

「為什麼會這樣!別打得這麼驚險啊!你別害我啊,MD這個罪名我當不起啊!我背不住這個罪名啊!我C!」

「唉!不敢相信,我打你MA啊!」

「讓我冷靜一下!讓我冷靜一下,讓我冷靜一下……這是個意外!這肯定是個意外!不可能出現這個情況啊……200人口打120人口輸了我怎麼糟的住啊!」

圖片是美國艦隊的,嘿嘿


日本人從決定打美國的那天開始,就已經註定會失敗,因為美國的工業能力吊打日本這種屌絲帝國主義國家,而日本人決定全面侵華開始,就已經註定早晚和美國開戰,因為日本的物資儲備壓根不夠一場全面侵華戰爭,只能從美國嘴裡奪食。

二戰對於日本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崛起機會,如果他沒傻逼的自己也下場博弈的話。918應該作為日本對華侵虐上限,不該再擴大戰果,到時候日本擁有台灣,朝鮮,東北,加上日本本土,這就是一個強國的底子。當時西方正在打成一鍋粥,美國正在搞孤立主義,哪怕是美國有識之士的目光也還放在歐洲,這是分裂中國唯一的機會,新疆,甘肅,蒙古,西藏以及邊疆一些少數民族土司,都可以是日本人的合作對象,相信以國民黨的無能壓根管不住日本撐腰的分裂勢力。

這樣中國的地盤得退回到宋朝時期,面對強大的擁有東北台灣朝鮮半島的日本,怎麼可能打得過,日本不在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選邊戰隊,像一戰一樣賣產品給歐洲,也就能悶聲發大財。

事實可以看出侵華壓根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這點 無論是日本文官甚至有腦子點的日本軍官都極力反對全面侵華,不過當時的日本壓根就不是一個正常國家,甚至比先軍政治的朝鮮還不正常,畢竟朝鮮還是黨指揮槍,軍人聽從國家命令,而日本已經是軍隊綁架國家,軍隊利益大於國家利益,軍隊為了軍功為了錢無視國家利益發動戰爭,海軍眼紅陸軍的軍功居然推動太平洋戰爭,顯然對弈軍隊來說戰爭越大軍隊能攫取的利益就越大,為了軍隊利益,國家利益算個p。

其實現在有一個國家就和當年日本情況差不多,那就是泰國,具體的可以看泰國的沙特王室珠寶被盜案和最近的湄公河案,都是軍隊為了自己一點點私人利益,哪怕損失龐大的國家利益也無所謂,比如沙特王室珠寶被盜案,為了包庇偷竊沙特王室珠寶的犯人,哪怕導致沙特泰國兩個關係極好的國家斷交並且損失金額100多億美元都在所不惜,湄公河案也是這樣,干出勾結毒販屠殺來泰國做生意的商人這種殺雞取卵的事情,要不是中國槍杆子比泰國軍人更硬,泰國軍方連糯康都不想交出來。


認為是日本的擴張政策純粹是因為「愚蠢」和「狂熱」,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日本人和其他人類沒有本質的區別,為什麼就日本人這麼特殊?這種觀點強調了日本民族的特殊性,卻忽視了歷史規律的普遍性。

縱觀日本從明治維新到二次大戰的歷史,日本無外乎走了前帝國主義國家走過的路線——侵略擴張-建立殖民地劃定勢力範圍-建立以日本為核心的市場體系。然而日本卻陷入了內政外交經濟的三重死循環中。

內政:擴張—軍官勢力龐大—軍部勢力擴大—影響政府決策—進一步擴張。

外交:擴張—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交惡—調整帝國主義之間的關係—受制國內政策—加緊擴張

經濟:經濟上的匱乏—擴張—經濟結構向軍事傾斜—民用經濟發展不足—加緊擴張

可怕的是,這三重政策還相互影響。

比如當需要調整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往往受制於國內民意。

而國內的民意又來自於經濟的困難。

經濟的困難導致必須加急擴張。

加急擴張必然導致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產生矛盾,調整關係變得更加困難。

比如日俄戰爭之後的日本騷亂,二戰戰前基層軍官影響決策所謂「下克上」等等。除了狂熱以外,往往還帶有很多深刻的政治經濟背景。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背景】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回答太平洋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日本難道真的夜郎自大,認為自己已經強大到可以與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對抗的地步?

縱觀整個二戰日本的策略,可以用一句英文來回答:Japan
won lots of battles but finally lost the war!日本人打贏了許多戰鬥,卻最終失去了整個戰爭。

1937年7月7日日本把戰火擴大到中國全境時,嚴重損害可美國乃至歐洲各國的利益,1940年開始,美國及英國等開始對日本實施制裁。而日本當時80%的石油、93%的銅和74%的鐵,來自於美國。另一個重要的石油產地——南洋油田(包括馬來半島、汶萊和印尼婆羅洲等)則被英國和荷蘭鎖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必須依靠進口石油等維持戰爭機器運轉所需資源的島國,擺在日本面前有兩條路:

1:放棄七七事變後侵吞的中國土地,回到之前的狀態;

2:迅速搞定中國戰場,逼迫中國政府向日本投降,形成既成事實。然後再與美國談判,確定各自的利益格局。

日本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道路,並企圖通過佔領越南、緬甸等打通陸上通路,然而中國政府一直咬牙堅持抗戰,同時美國、英國和荷蘭等相繼對日本實行貿易制裁,其中美國為了抑制日本的生命貿易線——南太平洋海運,將艦隊駐紮在珍珠港,這對日本的戰爭補給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在這樣的格局下,日本人只能選擇在與美國開戰,打通戰爭所需資源的貿易線路,力圖成為南太平洋的霸主。

太平洋戰場,日本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老蔣想分為國力對比、戰爭策略和武器裝備三個方面分析。

【日美國力相差懸殊】

先看看太平洋爆發時美國與日本的國力對比。

根據Military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提供的數據: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GDP是日本的7倍。

英國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提供的二戰中國家的相對戰爭潛力對比:

再列一些數據,1941年時,美國

  • l 鋼鐵產品是日本的6倍

  • l 煤炭產量是日本的8倍

  • l 汽車產量是日本的80倍

最後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美國的人口是日本的2倍,而其中受教育的人口總數,會操作汽車和機械的人口基數遠遠高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在戰爭初期死去大量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後,一直沒法彌補飛行員的空缺。

雖然二戰全面爆發後,美國需要同時兼顧歐洲和亞洲兩個戰場,但是第一兩國國力相差懸殊,第二日本轟炸珍珠港後極大地激怒了美國人,這是20世紀第一次美國遭到他國的直接侵略。對於美國而言,太平洋戰爭是臉面之戰,非勝不可,如果面對這種奇恥大辱美國都不能夠報復,那麼正在拚命爭取全球老大地位的美國就不可能被全世界的小弟們認可。

戰後統計,美國投入了大約1/6(15-20%)左右的國內資源用於太平洋戰場。而日本除了應對美國,還需要同時面對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抗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能夠投放的戰爭資源明顯要少於美國。

作為一個島國,維持戰爭機器運轉的石油等原材料等均需要進口,根據《大國的興衰》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日本運輸這些原材料的航運和保護航線所需的飛機製造能力一直遠遜於美國。

因此,國力對比來看,太平洋戰爭時,美國的國力遠強於日本。

【戰爭策略錯誤】

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一直秉持的戰略理念就是「Kantai Kessen艦隊決戰(Kantai Kessen)」,簡單地講就是一戰決定勝負

這種策略跟日本的戰爭歷史有關係,作為一個島國,日本之前打過的所有戰爭,都是「一戰定勝負」,換句話說,日本人總是依靠一次集中大多數力量的關鍵性戰役來徹底擊垮對方,從而獲得勝利。甲午戰爭如此,日俄戰爭也是這樣。

地處狹小島國的日本軍隊,從來沒有真正建構起一個強大的能夠支持長期戰爭的後勤體系。因此在二戰期間,中國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上,日本鬼子總是在尋找一次決戰的機會,打垮對手精銳部隊,逼迫對方投降,從而解決所有問題,可惜的是,無論在中國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上,他們遇到的對手都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夢想在一次大決戰中打敗美國艦隊,從心理徹底擊垮美國人,然後通過談判結束戰爭,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的基本策略。然而這種決戰戰略,對於後勤補給力量極強的美國,根本不奏效。

日本把十分有限的兵力分散在中國、東南亞及太平洋廣闊海域的各個島嶼上,戰線過長,而且長期忽略對運輸船隊的保護,反觀美國,通過航空母艦獲得制空權,藉助潛艇干擾貿易航行、實施跳島策略等各種戰術,成功地將日本拉入戰爭深淵,直至最終徹底失敗。

至於日本人這種急於獲得勝利的決戰思維,對佔領區平民百姓燒殺搶劫,導致被占區長期強烈反抗,也大大牽制了日本的兵力。下圖是一名菲律賓女游擊隊員向美軍示範他們是如何砍下日本人的頭顱的。

【武器相差懸殊】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不僅將生產能力發動到極致,還充分利用其科研能力,不斷研發改進其武器裝備,考慮到太平洋海戰上,主要的武器對比上是航空母艦等艦艇、潛水艇、戰鬥機、精準轟炸的轟炸機以及單兵裝備,以下選取戰鬥機、精確轟炸裝備和單兵裝備進行比較。

根據Fighter aircraft介紹,日本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主力戰鬥機一直是零式戰鬥機,戰爭初期零式戰鬥機與美軍戰鬥機的kill
ratio據說高達6:1,整體性能高於美軍的F4F、F2A、P40等戰鬥機,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美軍的F6F、F4U、以及P38、P47、P51,都相繼裝備美軍,這些戰鬥機在大部分性能上,都超越了日本的零式戰鬥機。至於用來替代零式的中島Ki-84和川西N1K戰鬥機,直到戰爭結束,還只是小規模裝備。

作為德國的盟國,日本還從德國獲得了Me163戰鬥機的授權,研發了J8M戰鬥機,但是直到1945年7月7日才進行了第一次試飛,而且試飛失敗…

老蔣還特別想介紹一個被許多人忽略的先進技術:諾頓轟炸機瞄準器(Norden bombsight)。

在二戰期間,精確的空中轟炸對日軍來講,一直是一個難題。

但是,這個難題美軍早就解決了!

早在二戰以前,為了實現精準轟炸,美軍就委託C.L Norden公司開發了諾頓轟炸機瞄準器(Norden Bombsight)-Mk.15/M系列,它能夠把空速和風速作為參數加以計算,從而得出飛機的地速,並根據風向、航向、偏航角等數據,測算出最佳投彈時機。這個裝置一直是美軍的高度機密。

在使用「諾頓」的情況下,理論上投彈手可以從約7000米的高空將炸彈投到距離目標半徑30米的圓周內。高空飛行和投彈在當時具有重要的戰術意義,這可以讓轟炸機飛行更遠的距離,地面上的大多數高炮也難以對其構成威脅,而炸彈的命中精度卻不會因投彈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為了保護諾頓的秘密,每次執行任務前,專門人員才把諾頓轟炸瞄準具裝上轟炸機,執行任務後又立即拆下,交給專業人員保存和維護。如果轟炸機在敵占區迫降,投彈手必須用手槍朝「諾頓」的關鍵部件射擊,將其破壞。因為這種方式的破壞效果不夠理想,美軍還為裝備「諾頓」的飛機配備了鋁熱劑槍,這種特殊的槍可以利用鋁熱劑釋放的強大熱量把「諾頓」燒成一團廢金屬。

至於單兵武器,日本在1905年設計定型的單發步槍,與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使用的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和M1加蘭德步槍,火力上相差甚遠。至於M2火焰噴射器、添加了紅外線照明可應用於夜間作戰的M3卡賓槍等先進武器,都是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夢魘。

終上所述,日本在國家整體實力、戰爭策略和武器裝備上,都遜色於美國,太平洋戰爭的失敗不可避免。


普通讀者對於太平洋戰爭的理解是很有局限的。一般認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然後突然就發生了太平洋戰爭。但實際上說來話長。最早,1854年美國海軍的佩里准將指揮一個艦隊打開了日本的門戶,日本就開始了「明治維新」。這是日本和美國的第一次交手。接著,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打了一場世界級的戰爭。這場戰爭主要發生在兩個海區:一個是加勒比海海區,一個是太平洋海區。當時的美國遠東艦隊,在杜威海軍上將的指揮下,攻佔了馬尼拉灣,殲滅了西班牙的菲律賓艦隊。這樣,整個菲律賓群島就屬於美國人了。美國本來雄踞在西半球,突然之間,1898年,接管了世界性帝國的「遺產」,包括古巴、墨西哥和菲律賓。美國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殖民地),就需要跨越整個太平洋18000海里的距離。美國怎樣保衛自己的這塊領地,始終貫穿整個太平洋戰爭。

美國必須首先佔領夏威夷群島,這樣保衛菲律賓的距離就只有一半了,大概7000多海里。接著還要佔領中途島、威克島、關島。直到今天還是這個態勢,把這些島嶼做跳板來介入亞洲海岸和西太平洋海岸。因為要保衛離它非常遙遠的菲律賓,美國對太平洋戰爭並不是一無準備。但他不可能把他的主力艦隊派到菲律賓。因為,一是補給線太長;二是,如果美國陷入菲律賓,對日本就沒有什麼威脅。他把他的主力艦隊放在珍珠港,採取了兩個方案保衛菲律賓:一個是把它剛裝備的B–17轟炸機大部分都部署在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另一個就是當時太平洋艦隊的兩隻潛艇部隊:一個駐在夏威夷,一個駐在菲律賓,就用菲律賓的美國海軍潛艇、轟炸機來保衛菲律賓。後來的演變也是按照這兩個方案進行的,只是B-17換成B-29了,再就是用潛艇戰來切斷日軍的補給。

日本的情況是,在中國打到1940年的時候,它就陷在中國大陸上了。當時日本的鋼只有450萬噸,原油基本上只夠打三個月。為了打贏戰爭,日本必須獲得石油。當時的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有石油,但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的這個距離被菲律賓在中間隔斷。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佔領菲律賓。因為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也有油田,所以日本也想佔領緬甸。佔領這兩個地方,就能補給戰爭。

問: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發揮了出乎意料的作用,您能不能針對您書中的內容和美國潛艇部隊在戰爭中的表現,把整個戰爭的思路給我們作一個梳理?

答: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接著就利用台灣轟炸了菲律賓,轟炸了美國的空軍基地。美國近一半的轟炸機遭襲,就只剩下潛艇了。當時,美軍企圖用潛艇來保衛菲律賓,但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潛艇艦隊,攔截日本運兵船的時候卻沒有戰鬥力了。美國當時設計的魚雷引信是電磁引信,魚雷不撞擊軍艦的殼體,通過磁場也能爆炸。但當時的魚雷沒有試驗好,結果有的魚雷打到對方的船上卻不爆炸,有的魚雷還沒到對方的船上就爆炸了。美軍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來調試魚雷,有一次潛艇戰鬥巡邏,發射了幾十條魚雷,基本上一條也沒有爆炸。美國保衛菲律賓,主要靠魚雷,但魚雷卻沒有準備好。當美國的潛艇不能保衛菲律賓的時候,潛艇艦隊就隨著麥克阿瑟撤向了澳大利亞。故事就從這裡展開了。

當時美軍潛艇撤向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澳大利亞西海岸的費里曼特爾,一個是東海岸的布里斯班。費里曼特爾大概有20艘潛艇,布里斯班有10艘潛艇;有兩個指揮官:一個是洛克伍德少將,一個是克里斯蒂中將。

洛克伍德後來成為最著名的潛艇明星和海戰明星。洛克伍德的潛艇部署在印度洋方向,離印度尼西亞很近,這裡有大量的珊瑚礁和淺海,日軍也控制不了很大海面。洛克伍德初期的任務就是改造魚雷,然後不斷偵查索拉維奇海、爪哇海等。日軍當時先佔領菲律賓,又佔領印度尼西亞。他們的船就在台灣、越南、馬來亞一帶來往頻繁,基本上沒有軍艦保衛。因為美國潛艇初期的拙劣表現,日本就放鬆了警惕。洛克伍德將軍的潛艇初期是在珊瑚礁和淺海偵查日本商船,竊聽密碼,作了相當長時間的準備。洛克伍德掌握了很多日本商船在南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一帶的活動規律,以及在亞洲海域的各種情況。日軍反倒摸不清美國潛艇的活動規律。克里斯蒂的潛艇主要是為了保護澳大利亞。後期,麥克阿瑟退到布里斯班,兩支潛艇部隊就合併了。

美國潛艇艦隊並未參加一戰,二戰對他們正是新手初練,他們必須花一段時間來學習。任何海軍都要在真槍實戰中才能成熟起來。

美國怎麼把太平洋戰爭當成一場海戰來打?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是麥克阿瑟的意見,也就是陸軍的意見,「我要打回菲律賓」。從陸上打,主要是沿著新幾內亞。打得非常艱苦,進展也非常遲緩,損失巨大,血腥而漫長。還有一種就是尼米茲的觀點。珍珠港被偷襲後,尼米茲就成為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是德裔美國人,很會處人際關係,母親懷他五個月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和爺爺把他帶大的。在任何一個職位上他都非常受歡迎,海軍也非常歡迎他。他執掌太平洋艦隊司令的時候,整個珍珠港被炸得一片狼藉。他就在一艘潛艇上升起了他的太平洋艦隊司令旗,表示他上任了。他干過潛艇,干過驅逐艦,干過巡洋艦,很理解潛艇的作用,很理解海戰。

洛克伍德的潛艇襲擊日本船的時候,連續打了9條魚雷,都沒中。一共10條魚雷,潛艇的艦長把不中的最後一條留下來了。後來就讓專家解剖看看為什麼沒有打中。因為有的打得非常近,而且是90度角,百分之百能打中。後來才發現是魚雷的故障。尼米茲和洛克伍德大發雷霆,下決心改進魚雷,把引信調好。電磁引信乾脆就改用撞擊的,日本船比較小,定深太深,有的從底下給打穿了。講一個插曲,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也有魚雷艇,也向日本的軍艦發射魚雷,也是從底下打過去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魚雷也經常不中。所以魚雷沒有命中是通病。後來,美國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洛克伍德潛艇的擊沉率不斷上升,到1943年打得日本望風披靡,不知道該往哪裡跑了。潛艇也在不斷增加,最後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大概擊沉了500多萬噸船,日本船幾乎全被打光了。對於嚴重依賴海外資源的日本來說,失去商船隊就無法生存,更何談作戰了。

當我們說麥克阿瑟的陸戰和海軍陸戰隊的島嶼戰時,請不要忘記美軍的潛艇部隊。當時太平洋艦隊的潛艇部隊就兩支:一支是菲律賓群島的潛艇部隊,另一支在夏威夷。夏威夷距離日本很遠,沒什麼建樹。後來洛克伍德被調回夏威夷,做了夏威夷潛艇艦隊的司令,後來升為中將,他作了很大貢獻,但比較鮮為人知。大部分人關注中途島海戰,珊瑚海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沖繩,硫黃,實際上日本的戰爭機器早就被美國釜底抽薪,抽光了。當時美軍佔領日本的時候,日軍的配給,窮到什麼程度呢?軍人一天是150克的米,三兩糧食;普通日本人,大概50克左右的米,糧食就一兩,就是因為全部被切斷了,被洛克伍德的潛艇給切斷了。實際上他用了很小的代價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果。

默默無聞的人做了默默無聞的工作。

問:作為交戰的另一方,日軍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它最大的失誤是什麼?

答:日本軍隊沒有一個最高統帥機構,他的部隊分成陸軍和海軍,陸軍又分成很多軍種。實際上各個戰場的部署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主要就是把行動分成陸軍的行動和海軍的行動。聯合艦隊的行動,從純粹的軍事角度講,尤其在初期,沒有特別大的失手。有些技術性失誤,但整體上沒有失誤。失誤的關鍵是,聯合艦隊也好,陸軍也好,對誰作戰,這是個最關鍵的問題。對於大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作,讀者閱讀時,對這個問題基本上都缺少一個宏觀的反傳統的視角。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前,它的敵人是ABCD:A是美國,American;B是英國,Britain;C是中國,China;D是荷蘭,Dutch。還有法國,French。這些國家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新興的強國,就是美國、蘇聯;第二類是衰落的強國,英國、法國、荷蘭。對付新興的強國和對付衰落的強國,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對付新興的蘇聯,無論是張鼓峰,還是諾門罕,都遭到了慘重的失敗。對付新興的美國,最終也被美國打敗了。但是對付那些衰落的強國,包括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它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就使他產生了一種錯覺,就是把英國和美國都當成了白人,實際上英國的這部分白人在走向衰落,美國還在蒸蒸日上。法國被德國打敗以後,當時日本就給法屬越南下了一個通知:行政治安由越南的警察來維持,其他一切問題都是日本說了算。實際上是越南向日本變相投降,還包括寮國、柬埔寨,然後日本強行佔領泰國,泰國成為日本的附屬國。日本的軍隊集結在泰國,還徵集泰國的民工。在跟英國作戰時,有幾次比較大的戰役,一個是進攻馬來亞,也沒費什麼勁,進攻新加坡也沒費什麼勁,打英國是勢如破竹。在緬甸,又擊敗了英國。

這時,如果是一個高明的棋手,應該感覺出來,打英國很輕鬆,那麼他的聯合艦隊應該是往西走,而不應該往東走。往西走實際上就是列印度,印度對英國的反叛精神非常強,而且印度的民族主義者還勾結日本人要把英國人趕走。因為打緬甸的時候就發現英軍並不樂意拚死保衛,因為英軍在為他的殖民地而戰,一位高級軍官說過:「我不願意死打。歷史上戰爭打來打去,有時候合約簽來簽去,我們今天丟了明天我們可以把它要回來。」英軍不願意死打就撤到印度,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轟炸了斯里蘭卡,如果在孟加拉灣登陸的話,英軍將撤向印度內陸。英國的部隊主要是在北非,和隆美爾作戰,同時還保衛本國,所以英國能夠保衛印度的力量是很有限的。當時日軍應該南下、西進。南下、西進的阻力要遠遠小於北上和東進,東進是對美國,北上就是對蘇聯。這兩個新興的國家和腐朽的幾個舊帝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就跟你打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和打老頭老太太一樣,所以,我認為日本的海軍、陸軍在方向上做了一個比較大的錯誤的判斷。

再講講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日本的基礎工業,只有450萬噸鋼材,這些鋼材既要生產軍艦,又要生產坦克、卡車、火炮、彈藥,還要生產其他戰略物資。這點鋼鐵無論如何也支撐不了太平洋戰爭。當時美國大約有4000萬噸鋼,德國大約2000多萬噸。日本人非常清楚,只要戰爭拖長了,那早晚美國會一艘一艘地生產航母軍艦、潛艇、各種軍用物資,再不會打,靠數量也能取勝。所以日本必須速戰速決。最好的速戰法就是消滅美軍的主力。偷襲珍珠港,襲擊中途島,都是為了消滅美國海軍的主力。當時德國人告誡日本人,日本的潛艇大,魚雷沒什麼問題,而且艇長都很優秀。但日本對潛艇的使用完全是反的,用潛艇獵襲航母。拿潛艇打民船,就像一個大漢去欺負小孩;潛艇攻擊軍艦,就如一個壯漢打另一個大漢。最後,當然也有其他的失誤,日軍就被美軍困在孤島上,全部被封鎖。日軍潛艇為了救士兵,用水下運輸船的方式來接濟他們。日本整個的目的就是想以最短的時間來結束戰爭。這個思路和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是一致的。

但美國人可以培訓一支部隊,也可以造更多的船。所以日本的判斷是錯誤的。對新興國家應該是另外一種判斷,和對衰老國家的判斷根本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同一種邏輯。新興國家是越打越強,衰老國家是越打越弱。日本海軍的武士道練得特別熟練,包括炮兵,夜間作戰特別准。但一旦這些精兵一死,其他的兵就不行了。精兵政策有一個前提,一場仗都不能輸,輸不起。日本就一仗也不能輸,就得策劃嚴密,高度謹慎。既然一仗都不能輸,哪一仗也不能隨便打。可是在打的時候又會有各方面的矛盾。有失誤,但一旦失誤,比如中途島戰役後,他的軍事機器也不能支持他打贏。精兵沒了之後,也不能支撐他打下去。日本的戰略,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精兵必須用在刀刃上。同時還不能失敗。一失敗,精兵一沒,就全完了,一敗以後就亂了,日本敗不起。有時候必須得敗得起,敗得起才能積累經驗,捲土重來。日本的戰略目標與它的實際力量矛盾非常尖銳。

《燃燒的島群》是一部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紀實性長篇軍史小說,曾被譽為最全面、最詳細、最真實的太平洋戰爭紀實文學,一直為廣大軍迷所稱道,所追尋。本書再版之際,責任編輯就廣大軍迷關心的一些問題,對宋宜昌先生作了訪談。代為後記,以饗讀者。

問:一些過去行之有效的「優良的傳統」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是否會成為僵化的教條?如日本陸軍一成不變的夜襲、萬歲衝鋒,海軍固執地追求與美軍海上決戰,航空兵和潛艇執意打擊敵方航母和戰鬥艦,片面地爭奪制空權等等,卻成了日軍失敗的原因。在所有參戰的大國中,相比之下,美軍最缺少戰爭經驗和軍事傳統,美軍參戰初期的幼稚表現遭到了盟軍和敵軍的雙重嘲笑。但美國人也最不在乎什麼軍事傳統,敢於創新、不受條條框框約束就是美軍的傳統。美國在二戰中的每一次重大戰役樣式都不一樣,其漂亮程度有的足以彪炳戰爭藝術的史冊,這也讓那些按照上一次戰爭來準備下一次戰爭的經驗主義的國家汗顏。太平洋戰爭中,無論是跳島攻擊,還是對日補給線的嚴密封鎖,都打到了日軍的痛處,正如一位美國將軍所說:「美軍最大的傳統就是沒有傳統」。今天美軍依然繼承著這樣一個沒有傳統的「傳統」,請問美國是如何將「傳統」變成「創新」的?

答:美國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傳統,它的傳統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那麼美國的傳統是什麼呢?

一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他打得比較大的就是一戰和二戰。一戰他參加了八九個月,還看不出來他打得怎麼樣。二戰呢,其他國家都打了兩年了,中國1931年算起都打了十年了,他才介入。那我們看他怎麼在戰爭學習戰爭。舉陸軍的例子。陸軍開始確實不會打,但是很聰明。既然我的部隊不會打,那我先找比較軟的地方,作戰不太激烈的地方,我先試試。於是選擇北非,英軍(蒙哥馬利)從正面牽制隆美爾,美軍就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登陸。當時法屬北非向德國人投降了。這時候就牽扯摩洛哥跟不跟法國,主要是一個外交問題。做了很多的外交斡旋,美軍沒費什麼勁就登陸了,傷亡微不足道。登陸以後,美軍開始從隆美爾的後路接近德國部隊,一直打到突尼西亞。美軍在凱賽林隘口之戰中被打得鼻青臉腫,一敗塗地。從凱賽林隘口美軍是如何學會打仗的呢?美軍在軍官中採取的辦法就是誰能打誰就先打,誰厲害就讓誰先打,就把誰放在最關鍵的位置上。北非戰役選擇了巴頓,這是美軍的幸運。中共三野選擇了粟裕,這是三野和華東戰區的幸運。

克里斯蒂就保守,洛克伍德就一路青雲直上。他們兩個上面還要有一個將領來領導他們,也就是他們同時又受麥克阿瑟的制約。洛克伍德被直接提拔到珍珠港,指揮整個潛艇戰。巴頓也提得特別快。巴頓手下的人,布萊德雷提得比巴頓還快,超過了巴頓。與英軍傳統的逐級提升辦法相比,這是特別快的機制。中共的軍隊也具備這個特點,歷史上蒙古軍隊更是如此。

二是整體作戰。這個一般的人看不出來,總覺得老美是將軍作戰,實際上它是整體作戰。因為美國人生活太好了,美國人的子弟是不願意死在戰場上的。不像日德,日本有武士道,德國有軍官團,美國沒有這樣的傳統。在一戰、二戰之前,一共才十幾萬人的軍隊,跟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差不多。這種情況下,一下子發展到百萬大軍,最後是千萬大軍,仰仗的就是整體作戰,就是各條戰線、各個部門都要想辦法。舉幾個例子。美軍當時是用飛機轟炸德國,轟炸哪裡是很講究的。一般來說,英國轟炸就是炸居民區或者工廠。但美國不同,美國就找了一幫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數學的,讓數學家們計算一下,炸哪裡是最要害的。美軍要炸就要使戰爭機器癱瘓。麻省理工學院這幫數學家組成了一個戰略小組,屬於陸軍航空隊,專門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哪個環節在工業系統中最重要。研究發現,滾珠軸承最重要。車輛要軸承,火炮要軸承,飛機、坦克、機床,都需要軸承。德國有兩個大的軸承廠,其中一個是施瓦因福特。德國也知道這個地方特別重要,用大量的高炮來保護。美軍不在乎,見你重要就要炸。就派了上千架飛機來炸,第一次損失很大,最後終於給炸了。炸了一兩個月之後,德國就沒有軸承了,坦克什麼的都轉不動了。後來德國才把軸承廠分散到各個小城鎮,開始都在大城市。

密碼破譯也好,炸軸承廠也好,都是他們的創新。兩棲作戰的時候,當時人們不知道登陸艇這個東西,有一個企業家給發明出來了,這個企業家不是直接的軍人。當時有大量的發明創造,比如說吉普也是美國發明的。吉普還可以發電,還可以磨糧食。有人說戰爭就是吉普給打贏的。所以美國是全民參加戰爭。另外,當時福特發明了汽車流水線之後,就讓福特生產卡車,生產飛機。後來又讓福特生產船,因為船在戰爭中用得非常多。福特不會,船的生產線和汽車不一樣,和飛機也不一樣。後來就有一個人懂這項技術。他把船都分解成一個段一個段的,很多公司分開生產,然後到大工廠一組合,就是一艘船。美國最後造船成了世界第一。美國不斷地做各種各樣創新,而且全部是國家投入,包括知識分子。比如阿富汗戰爭的時候,用地質學家來摸清阿富汗的地形。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少死人,因為美國對死人是最敏感的。所有人都想方設法幫著讓他們的孩子早回家,讓美國子弟早回家。為了少死人,什麼辦法都可以想,什麼錢都可以花,什麼東西都可以扔。所以他的戰略,包括跳島戰略也好,使用各種各樣的大規模現代化武器也好,使用原子彈也好,都是為了少死人。

再舉一個例子,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發現日軍每天到夜間才開始突襲。日軍一直就是連續夜間突襲,包括和蘇軍在諾門罕的戰爭,還有太平洋戰爭,還有跟中國的志願軍在朝鮮作戰。對美軍來說,晚上作戰就得受損失。美軍就發展夜視裝備來彌補。開始時特別原始,特別貴。後來國家投資,最後投到了30個億,終於把夜間作戰給拿下來了。所以美軍就有了單兵的夜視儀器,還有大的夜視儀器和飛機吊艙,夜戰成了美軍的長項。美軍看得清清楚楚,把黑夜變成了他的白天。美國人通過發明創造減少傷亡。

再比如說激光制導炸彈。過去沒有這個東西,美軍是靠後勤,靠飛機、輪船運來的大量彈藥,保證前線軍人的供給。他認為其他國家也是靠後勤,所以就特別注重切斷人家的後勤。抗美援朝是這樣,越南戰爭也是這樣。越南有好多東西向的河流,他就炸人家的橋。橋是南北向的,而河谷的山又是東西向的,往往橋就在峽谷中間,從南北方向攻橋的時候,看到橋的時間特別短,飛機剛看到橋,就飛過去了,只能從東西方向來攻。東西方向,橋又特別窄,所以特別難打,損失特別大。後來為了炸橋就開始動腦子:怎麼一下子把橋炸了。這就是美國的傳統。美軍的官員有一個責任,就是看看下面有什麼發明創造。一個上校提出拿激光來控制炸橋,然後國家開始投資,最後特別成功。激光一照,利用反射光制導炸彈就炸掉了。經過反覆的實驗,就有了激光炸彈,再炸橋的時候,越南還沒看清楚呢,一顆炸彈就炸垮了大橋。

其實美國也不是那麼靈活,也很死板。他的部隊有很多手冊,坦克的手冊,飛機的手冊,各種各樣的手冊,一大堆條例,不勝煩瑣。西點軍校也好,弗吉尼亞軍校也好,都是這樣。但是一旦損失了,一旦在這個地方被伏擊了,被炸了,死了人,尤其死的人比較多,就有一個特別快的制度——彙報制度特別快,很快就會報上去。每一個都要求提出解決方案,匯總到上面以後,有幾種辦法來解決。第一,士兵能不能用簡易的辦法來對付。第二,連、排一級的,能不能對付。如果不能,就發到比較大的基地。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好,美國陸軍也好,作戰基地都是模擬戰場,發來之後,這邊馬上就開始模擬怎麼炸,就開始研究怎麼對付。與此同時,跟美國的大學簽了很多合同,大學拿了這些合同,錢很富餘,能養活自己。美國的大學特別願意搞科研。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在伊拉克,美軍被路邊炸彈和簡易炸彈給炸了以後,美軍就開始想辦法對付。因為炸彈都是無線電引信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無線電專業特別好,所以就乾脆包給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就研究了各種對付無線電引信的辦法。美國的反饋機制非常快。一個要求,大概是24小時之內達到哪一層,48小時之內必須反饋回去。如果超過 3天,也就是 72小時,相應的措施跟不上,就要撤職了。不是美軍沒什麼傳統,瞎打,他還是按部就班地打,但他就是學得快,改正的過程也快;另外就是參與的人多,整體作戰。通過太平洋作戰,美國一步一步進入戰爭,並且最終學會了戰爭,打贏了戰爭。


「以戰養戰」策略,制約了日本工業的能力,最終失掉了整場戰爭。

第一、日本向美國宣戰,絕不是一時衝動,是因為太平洋戰爭前美國的制裁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日本以戰養戰的戰略。特種鋼和石油的禁運,勒緊了日本的脖子,使它必須先發制人。

第二、日本的國力很一般,德國的實力才叫逆天。美國、蘇聯、英國都沒把日本視為主要威脅,是先歐後亞戰略讓人覺得日本好像挺強。

第三、美日之間科技實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明顯,通過侵略戰爭日本無法彌補同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二戰時德國通過侵略戰爭,不僅可以掠奪佔領區及僕從國的煤、鐵、石油等資源,更獲得了法國、捷克等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反觀日本,無論佔領中國還是東南亞都是農業國,只能作為原料產地。日本的工業能力不僅未能因侵略戰爭而提高,反而因為青壯年的大規模入伍,而有所下降。

第四、太平洋戰場,日軍損失的主要是海空軍主力,其陸軍主力從未遠離中國。日軍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潭,治安戰導致其機動兵力疲於奔命、捉襟見肘。


永田鐵山遇刺。二二六兵變的導火索。隨後皇道派勢力雖被清算,但統制派獨迅速獨大,全面掌控了軍政權,日本開始全面法西斯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至於永田鐵山,可以去看看他向日本陸軍提出的《國家總動員意見書》,以及他提出的一些對華的長期政策。

永田不死,中國百年之內則亡矣。


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甲午戰爭前就種下了。

日本近代崛起的本質,是英國扶持他成為自己看護東亞利益的狗,因此英國在給狗餵食的同時,還順帶打造了一副狗鏈。狗鏈保證日本的國力上限是「軍事上可以擊敗清政府和俄國在遠東的軍隊,無法威脅英國的遠東利益。經濟上擁有完整的輕工業,少量軍事工業,不擁有資源產地」。

狗鏈的本質是資源。當時的東亞形勢為:英法佔據華南地區,英法美佔據東南亞,俄國滲透東北,日本佔據朝鮮台灣。

日本無論是本土還是殖民地,都不產石油、不產橡膠、不產優質鐵礦(至少當時人們這樣認為)。沒有這三項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日本無論是發展重工業還是發動戰爭,都只能逞一時淫威而已。想要這些?要麼北上去和俄國全面開戰,要麼南下和英法美翻臉。

這下就很明白了吧?

以英國對日本的支持,日本可以擊敗孱弱的滿清,可以捅俄國的菊花,但如果他威脅了英國的利益,那僅僅資源一項,就可以把日本勒死。北邊的俄國要是認真起來,聯合滿清對日本開戰,日本不是對手。而南下和英法美翻臉呢?缺鋼少油的日本海軍面對英法美三個在東南亞根深蒂固的傳統海上列強,和太平洋戰爭一樣樣的啊。

太平洋戰爭的禍根已經種下,雖然因為一戰和二戰推遲了十幾年,雖然日本爆發出來的困獸之鬥超出了預期,雖然英法的衰弱讓戰爭變成了美帝的獨角戲,但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經常有人提到:日本在918之後悶聲發大財,就能blablabla,然而有三方面的因素決定了這是不可能的:

歐美:一旦二戰結束,美蘇騰出手來,怎麼可能讓德國的盟友在東亞坐大?尤其是蘇聯,昔日日本佔個遼東沙俄都要搞個「三國干涉還遼」,絕對無法容忍日本佔據東北。到時日本要麼面對100萬蘇軍,要麼面對50艘美帝航母和幾十枚原子彈,還是個死。

日本本身:日本內部為了湊出侵略戰爭(從甲午戰爭起)的經費,把p民壓榨的欲仙欲死,東條時期日本警察翻垃圾桶查經濟犯的故事也堪稱經典。一旦轉嫁國內危機的對外侵略停下,日本就得自爆或者爆發共產主義革命。

中國:戰五渣國民黨根本不是共產黨的對手,等二戰打完,估計共軍也成功統一中國了,到時候老毛一聲令下,打過長城去,解放全中國。然後兩百萬紅軍(來自中蘇)兩面夾擊,國內暴動此起彼伏,本土天天被美帝拿來做bbq順帶測試核武器威力,這還不如按著本次元的劇情打到底然後投降呢。

日本的綜合國力在明治時代就已經被限制死了,既無法產業升級(沒資源)也無法殖民擴張(還是沒資源)只能乖乖給英國美國當狗。除非他真的能拳打美帝腳踩蘇修順便一指頭摁死中英法,否則怎麼投機取巧也沒卵用。


日清 日露一連串的勝利和一戰後國際上的擠壓讓帝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對英米的憤怒都到了極點,結果有腦子的人都被打壓或者天誅了,把明治大正一步步建立起來的憲政體質撕的粉碎,沒腦子的軍部綁著高呼八紘一宇 看見帝國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的民眾,和大日本帝國一起走向了深淵。

太戰怎麼打都是輸,因為實力差太懸殊了,除非真的天照大神顯靈。所以問題就是為什麼上到軍部下到平民都敢去打這場仗,這裡還是安利卧煙社的【走向戰爭的日本】系列,比在知乎看文字直觀多了,還能每集都貢獻幾秒給他(笑)


前些天看YouTube上美國軍事院校的二戰史講座,說是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日本軍隊與美國軍隊得到的各種補給數量的比例,是 1 : 65 ! 二戰後期美國每個月生產的槍支數量,超過了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槍支產量的總和。日本這仗確實沒法往下打了!


其實這個問題簡單到沒邊了…

你知道太平洋戰爭肯定是在太平洋上打的對吧太平洋全是海對吧?打海戰要有船對吧?

日本二戰一共建/改造了30艘航空母艦…

你知道美國造了多少艘嗎?

200艘…

光一個艾塞克斯級(餃子級)就比整個日本造過的所有航母數量都多了…

航母騎臉…我就問你怎麼輸?

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在中國它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小日本為啥在太平洋上惹美國?

除了海軍的馬鹿以外…

因為陸軍的馬鹿在大陸主戰場由一開始的勢如破竹變得只能打打KMT「偏師」,被「主力」紅軍揍的不要不要的…

即運不出資源,又沒辦法從泥潭裡抽身,還需要本土不斷的往裡填錢和填人命…

那就只好開闢第二戰場了…

其實二戰軸心都是這麼輸的…

主戰場打不動了就去開闢第二戰場,然後就輸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要打就正面肛,別玩兒什麼迂迴策應,沒什麼卵用…


日本的敵人是:

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

全世界實力最強的美國,

全世界面積最大的俄國,

全世界殖民地最多的英國。。。


二戰是總體戰,拼的是生產力,不是哪一方有一兩種性能優異的武器或者幾個指揮水平高超的將軍就能贏的。實際上開戰之初,日本的軍力不比美軍差,海軍馬鹿還能先騎在美國海軍臉上打半年,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由於雙方生產力的巨大差距,日本註定要被碾壓。實際上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已經使得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成為必然了。


當時任何一個國家和美國對抗有不輸的?彼時的美國早就做好了接替日不落做世界霸主的準備,任何阻礙都是螳臂擋車。


很簡單,二戰是一場總體戰,什麼叫總體戰?總體戰比的就是國力,就是工業能力、動員能力、生產能力、資源發掘能力。總體戰時代,幾個優秀的指揮官,打幾場漂亮的突襲決戰,並不會左右戰局,戰爭也不會因為一兩場決戰就結束。

縱觀太平洋戰爭,日本從始至終都貫徹著決戰思維(也沒辦法,這是從日俄戰爭時代留下來的光榮傳統,直到二戰還抱著九段作戰的精髓不撒手),珍珠港是一場賭國運的決戰,中途島也是,甚至到了1944年,美國人都打到馬里亞納和菲律賓了,此時的IJN還指望通過打一場阿號決戰和台灣海空戰爭取全滅美帝第5艦隊。

然而,IJN在1942年全殲太平洋艦隊有如何?最多就是戰爭推遲幾個月結束,該來的B29和原子彈一樣會來,恐怕到1945年聯合艦隊面對的就是36條餃子和3艘中途島級、甚至還有蒙大拿級BB和得梅因級CA,沒準還有更加鬼畜的軍艦。

沒辦法,這就是國力的差距,1941年聯合艦隊傾盡全力也只是打造了一隻第一機動艦隊,三個航空戰隊加上陸攻,飛機和飛行員數量也就是1000+到頭了,一旦陷入瓜達爾卡納爾這樣消耗戰,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哦。


如果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就不急著打東南亞了。本土,東北,台灣合力經營數年,和美國未必沒有一拼


宏觀是必然性,微觀是偶然性。

就算日軍全軍是軍神,北上也走不通。

然而北上是獲得美英支援並且強化自己正當性(反共)的唯一通道。

那麼南下?

南下是有資源啊,但是資源都在美英手裡啊。那就必須和美英翻臉,多樹強敵。

既不北上也不南下?耗的過中國?

看看從武漢會戰開始,日軍戰鬥力相對下降了多少?日本和朝鮮還有多少炮灰能投入到中國來?

真以為偽滿軍那樣的堪用?不通蔣的只怕都沒幾個,隨時準備看風向倒戈一擊呢。

資源?

玉門油田39年投產,南桐煤礦39年投產,綦江鐵礦39年投產。

日本還要靠日佔區草民勒緊褲腰帶供應糧食呢(這是汪精衛的功勞),能坐穩幾天都是問題。

真以為中國人願意吃協和面當「五族共和」里的五等人?

那就硬著頭皮南下唄。

嗯,下面我要放日曆了。

1939年1月13日,日軍御前會議做出攻佔海南島的決定。

1939年1月14日,美國發布聲明,禁止對日出口飛機及其他戰略物資。

1940年7月16日,日軍基本完成對海南島的佔領。

1940年7月20日,美國發布道義禁運聲明,對有限的物質進行禁運。

1940年9月26日,美國宣布禁止對日輸出廢鋼鐵和航空燃料,並對一切其他商品實行道義禁運

1940年9月27日,日本加入軸心國。(這次美國搶到先手)

1941年4月13日,《蘇日中立條約》簽訂。

1941年4月17日,美國批准批准第一批價值4500萬美元的援華軍用器材。

1941年7月25日,日軍向法屬印度支那進軍。

1941年7月26日,美國凍結日本資產,對供應日本的石油和廢鐵實行許可證制度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珍珠港。

二戰根本沒有什麼「大義」,全部是赤裸裸的利益衝突。

日本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要維持侵略所得,就必然會和美國衝突。然後就是單純的國力比拼而已。

我再重複一次,日軍即便全軍都是軍神,也沒用。


推薦閱讀:

中國的茶葉出口到了日本銷量怎樣?
什麼是日本語言學校?
日本人有哪些比較獨特的推卸責任的方式?
安倍為什麼沒有下台?
就我的條件,日本大學研究生的成功率?

TAG:日本 | 歷史 | 美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太平洋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