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想渡化人,是否是一種欲?


佛典中,幾乎沒有佛要度化誰的記載。

釋迦摩尼佛降臨娑婆世界,

具有種種圓滿的智慧和福德。

包括相貌也是圓滿的。

講真,佛要是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確實會不由得升起恭敬心及好樂之心。

可以說,佛每天教導出家在家的弟子已經很忙了。

當然,這是佛典的記載,

我輩末學未曾有福報親近佛陀。

要說欲,作為一個出家人,

我是有度化別人的想法的。

說度化其實不太準確,確切的說是:

佛法真好,我真的想和你分享的那種心情。

我看不透人心,看不到宿世因緣,

因此不管是什麼人出現在我的面前,

我都覺得是一種緣分。

雖然我不會主動「弘法」,但是我有這個欲在。

因為我還是人。


謝邀。

一個錯綜複雜的路口,有些通往懸崖,有些則是坦途。佛陀一看,就搬了個小板凳坐在那裡,提醒過路人,不要走錯了路。

這麼做的出發點,不是因為慾望,而是慈悲。


我們眼見耳聞著這一切生命,我們與一些人相處交流,同床共枕,推心置腹

有一天我們忽然醒悟,發現自己竟是在作著荒唐的夢

回首看看夢裡的人們  五欲熾盛,離合悲歡

日復一日,生老病死,死生老病

他們曾是我們骨肉相連的父母

他們曾是我們同床共枕的愛人

他們曾是我們推心置腹的兄弟

曾經的我們也茫然如他們一般於夢境流連

所以驚醒之後

我們發願要遇見每一個生命,告訴他們人類這個世界本是一個宏大壯觀的夢境

並與他們相處交流,同床共枕,推心置腹

告訴他們呼喚著他們要醒來呀

無盡久遠的歲月一晃而過,我們正身而起從夢中醒來,哪裡有什麼眾生可以相處交流同床共枕推心置腹呢?

於是眾生便渡盡了

因為本來就沒有眾生的緣故

註:正面回答問題的話,聖者們渡化有緣眾生的願望與行為,並不等同於我們凡夫的慾望追求,因為聖者心中沒有執著於自我與他人的概念、形相,他們是真正的可以做到「在慾望中遠離於慾望,在塵世中不沾染塵世」的無上境界。


題主你搞錯因果關係了。不是佛想度人,而是你想解脫,又曾經與佛陀結緣,所以才會見到佛陀為你說法或者佛經。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金剛經·化無所化分》


地藏菩薩想度化所有眾生,然後經題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而不是本欲經。

欲是欲界眾生特有的東西。娑婆世界分成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沉浸在貪嗔痴里的無禪定散亂狀態。

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得初禪定。就有了定力,雖是外道定,也是禪定。

那麼對於由禪定生起的智慧,脫離了無明的念,就叫願。阿彌陀佛48大願,普賢行願,地藏本願

而對於沒有禪定,純靠六識而生起的分別妄想執著,就叫欲。

所以佛的」欲「不是眾生的」欲「;眾生的」願「也不是佛的」願「。


這只是你自己認為「佛欲度人」,又不肯看經書。

《金剛經》——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巴拉巴拉。。。

翻譯:須菩提,你怎麼想?你別說如來有「我要度眾生」這種想法。巴拉巴拉。。

人家佛根本沒這種想法,是你硬加上去的。


大師看我沉淪魔道,我卻笑大師心中痴迷,這世間萬道,皆在道理,難道你的岸方是岸,我的岸便是海嗎?

——誅仙


請參看金剛經原文。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無邊眾生,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以上,是佛回答你問題的原話。

以下為經常被引用的兩句話:「不俗乃仙骨,多情乃佛心」。關於你說的「想要去滅度眾生」,維摩詰所說經里也有解釋,關於慈、悲、喜、舍。

「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凈慈諸法性凈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凈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舍。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

願您在了解這些後,能夠明了不可思議之智慧。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金剛經 第三品》


右耳長了一個大瘡很痛苦。治病的時候,你的左手給右耳上藥的時候你不會想到左手在幫助(度)右耳。


當然是,更確切地說是有意識的行為,人的行為,除了條件反射外,都是有意識、有慾望驅動的行為,有慾望本身並無善惡、正邪之別,關鍵是不要和現實起衝突,不要執著於既定的慾望,不要被慾望所擾。佛陀在菩提樹下也正是覺悟到了這一點,所以佛教絕不是一個主張禁慾的宗教,當時的一些外道認為個人和人類社會的苦難原因在於人的私慾,主張通過苦修達到滅欲的目的,而佛陀則堅決反對苦修,導致後有提婆達多壞佛身血。所謂慾望就是人的主觀需求,當主觀需求和現實和諧不衝突的時候,這種需求的滿足於己於社會都是正面的,利己和利他也是統一的,自由買賣就是醬紫,我們的幸福感也來源於此。但是,當主觀需求和現實相衝突時,如果你依然堅持原有的價值認定,不能明了現相無常無我的本質,不能放下這一份執著,那麼各種苦難將會隨之生起。所以不是私慾,而是無明導致的我執才是產生一切苦難的根本。


佛何曾想過要度化世人


先不管是不是 好想為這個問題點贊


自稱無欲無求卻用億倍回報去誘惑信徒

自稱無欲無求卻拚命念阿彌陀乞求上


1.為什麼螞蟻總是要知道人的思維呢?螞蟻一天不轉生成人,猜測的都是錯的(對人來說),對螞蟻來說倒是對的

2.要麼你自己親自去問佛,要麼自己換個好環境,修成佛,不就得了


這個有關如來藏的體性。

下面舉個例子說明。佛的生命層次和我們肯定不一樣,可以說不是一個維次(其實已經超過了維次概念),所以能量產出不同。把佛比作太陽,而我們是一般的物品,那麼在太陽下自然會升溫,太陽想溫暖我們嗎?並不是。太陽沒有溫暖我們嗎?也不是。可以透過這個比喻來簡單理解。

若透過如來藏的體性來講,你我之間,佛眾之間,非一非異,生不多一分,死不少一分,在這種萬有空性的攝持下,褪盡煩惱之後是佛性就是我們本來的樣子,萬無萬有。

最後用一句教證說明我們的一體性,也說明了佛欲度化人生的慾望是無所緣,同一體的 ,並不是我們認為的欲。

--------------------------------------------------------------------

中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能華果,何以故?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法欲,多多益善


佛渡有緣人,佛是智慧的,對於無緣渡的人,佛是不會糾結的。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上面佛在金剛經里自己說了,他不覺得自己是在度眾生。

再說慾念的事兒,到了天道里的初禪天,人就已經沒有慾念了,佛在六道之外,哪裡來的慾念。

佛度人,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除了他的言行,就是他的經書了。單說講經這事兒,不是佛主觀上想要講,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了,他應該講了,才會去講。

「如是我聞」:這是六種成就,這六種成就在每一個講經的人,都應該知道的。如果不知道六種成就,那你沒有法子講這個經的。六種成就是什麼呢?第一就信成就;第二是聞成就;第三是時成就;第四是主成就;第五是處成就;第六就是眾成就:這六種成就。這個「如是」就是信成就。「我聞」就是聞成就。「一時」就是時成就。「佛」就是主成就。「舍衛國」就是處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就處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眾成就。

————————————————

http://wenwen.m.sogou.com/qudetail.jsp?qid=197564145g_f=18719

這裡面的答案也不錯 尤其是前兩個


推薦閱讀:

如何更好地完成申請美國的藝術學校的作品集?
屌絲如何追到女神?
為什麼我向朋友推薦知乎,但他們都不重視我的建議呢?
獨生子女好孤獨?
如何與比自己個子矮的男友相處,並克服他人的眼光?

TAG:想法 | 佛教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