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所謂的
和服並不是特指某一套服飾,而是在日語辭彙中用來區別
洋服而泛指日本
和族的一切本民族服飾。首先要說的是一整套男式和服的組成部分,就拿當下最常見的傳統和服
紋付羽織袴來說,就是由
襦袢、著物、羽織、跨四個大部分組成。
● 最純正的男式和服,裡邊永遠不是穿三角或者四角內褲,必須是
兜襠布哈哈,如下圖。
● 嗯,兜襠布的外邊往往就是一件貼身的
襦袢,也就是上上圖中最裡層只露出衣領的白衣服。可分為
肌襦袢、
長襦袢、半襦袢。
襦袢是一種穿在和服內的中衣,和漢服的中衣沒什麼差別,男女均可穿著。襦袢的出現是因為和服多以絲質製成,非常纖弱以及難以清潔,穿上襦袢就可以避免身體與和服的接觸,減低弄污的機會。襦袢通常只會露出衣領的部分,而很多長襦袢的衣領是可移除的,容許人們將衣領配襯所穿著的和服,也方便了清洗。典型的襦袢是白色的,但也有花花綠綠的。
襦袢由於其舒適性,有時候也單獨用作寢巻(睡衣)穿。● 然後襦袢外頭的那層衣物被統稱為
著物或者小袖,按照尺寸可分為
長著和
半著,這才是和服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 著物依照其袖口樣式又可以分為大袖、小袖、筒袖等等種類:
大袖,一看就不方便,多見於公家(皇室)、祭祀、典禮等比較莊重的場合。
小袖,比較休閑,最常見的和服樣式,所以後來被用來統稱襦袢外層的那件和服。
筒袖,參考了洋服發展而來,比較實用,便於勞動。
● 也可以按照染印圖案分為白無垢、色無地、小紋、大紋、紋付等等種類。
白無垢(純白色,女性多穿於分娩、婚禮時,男性多穿於切腹時、或作壽服)
色無地(純色無圖案)
小紋(與和服中的大的或中等的圖案不同,它採用的是用紙型印染碎小花紋的工藝,因此配以這類紋樣的和服被命名為「小紋」。時至今日,小紋和服的定義有所改變,人們把無論圖案的大小,只要是有反覆印染的紋樣的和服,都統稱為「小紋」。)
大紋(這裡的紋多指家紋,也就是一個家族的徽章,大紋一般是家族的家督才有資格穿,戰國大名們的標配。)
紋付(這裡的紋也是指家紋,但比起上邊大紋里所印的家紋要小的多,而且往往只有三個或五個,如下圖,後身三個,前身兩襟各一個,供一般家族成員使用,其實這種嚴格身份等級限制在江戶時期以後逐漸被放鬆,然後平民也可以創建各種家紋印在和服上,只要別作死印上皇室的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就成。)
其實還可以按照其領口樣式分為盤領、方領、角襟、垂領、開襟等等種類。甚至可以按照其質地和做工分為羽二重、銘仙、博多織、桐生織等等N多種。太過繁瑣,這裡就不細說了。
一件襦袢+小袖,已經是一套可以穿出門最簡單的和服了。● 說完了著物,下面說
羽織。
羽織廣義上來說是雖然屬於著物的一種,穿在小袖的外頭,但並不屬於和服必需品,僅僅是為了禦寒和裝飾而添加的附加品,類似於大衣和斗篷的功能。
男裝的羽織跟女裝不同。女裝的羽織除了特殊情況一般都是防寒用的,進入室內會脫下。男裝的話一般是作為禮裝標配,進入室內也會穿著。
羽織的袖子跟身體部分是連在一起的,長度至少要到大腿中間,不過近些年日常的規定倒是沒那麼嚴格,但是遮住臀部是必須的。
穿羽織的時候,脖子後面的領子要對摺,往外翻,身前的順勢翻就好,中間掛著那個系衣襟的是羽織紐。
● 羽織也分為很多種比如:十德(最早的羽織雛形,僧侶、茶人等文化分子愛穿)
茶羽織(居家便裝,在旅館裡也很常見,泡完溫泉後穿的那種)
紋付羽織(印有家紋,多用於比較正式莊重的場合)
中羽織(名為中羽織,卻是羽織中最長的)
陣羽織(武士在上戰場時套於盔甲之外的羽織)
● 說完羽織再來說
袴,也就是大家印象里的裙褲。
和羽織一樣,袴並不是和服中標配的部件,因為已經穿了連體的長著小袖的話,再穿袴完全顯得多餘。袴最初是為了方便勞作和騎馬、作戰而發明的,最早期的袴有著兩條很明顯的褲管。
日本方面認為袴最初是前後兩幅布做成,後來增加到4副布,埴輪的人偶袴裝就是4幅布做成。後來為了方便運動又增加到六幅布。後來又變成了八幅布的指貫。江戶時代以後,袴增加到了十幅布。 袴在古代日本是作為男子象徵的服裝。正倉院所藏古代袴中就有開襠式袴(開股式)和合襠式袴(閉股式),一邊有帶子系攏,這種形制後來就成為後來的束帶和大口袴。平安時代,日本的表袴、指貫和長褲在官位上的適用、形態以及材質就確定下來了。近代增加了野袴、行燈袴和輕衫,也成為日本武士的常服和庶民的禮服。而女性的緋袴出現在平安時代,鎌倉時代以來成為普遍穿著。袴在日本很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方便活動,也能保護下身並起到保溫的作用。日本袴的種類有十四種,分別是:表袴、大口袴、指貫(奴袴)、小袴、四幅袴、長袴、馬乘袴、平袴、野袴、裁付(伊賀袴)、踏込袴、山袴、行燈袴、女袴。
● 穿袴與不穿袴的區別比較如下圖:
由此
襦袢 + 小袖著物 + 印有家紋的羽織 + 袴這四個部分就組成了現代日本最常見的和服禮裝:
紋付羽織袴。
然而在日本明治時代之前的封建時代,平民是不允許穿紋付羽織袴的。
- 在封建時代的日本,當時的服飾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公家著物、武家著物、平民著物。
- 公家著物多指日本皇室、朝廷公卿、朝臣們所穿的服飾,包括袞衣、束帶、直衣、狩衣、水乾等等。
袞衣天皇的專屬禮服,和中國帝王的冕服基本差不多,在明治之後被廢除。
束帶在日本的服制中被稱為「朝服」,即官員的制服。隨著時代的變遷,束帶的式樣漸漸向寬大舒適的日本國風化方向轉變。不過褲狀的下袴和革制腰帶則還殘留著唐風的痕迹。
a:垂櫻冠 b:袍 c:飾太刀 d:笏 e:平緒 f:下襲の裾 g:表袴 h:大口袴作為正式禮服,文官穿著的束帶叫做「縫腋(ほうえき)袍」,而武官的束帶則稱「闕腋(けってき)袍」——這種側袖與衣身不相縫合的束帶是為了便於活動特別設計的——不過三位以上的武官也穿著縫腋袍。在穿著正裝束帶時,武官和中務省的官人,以及得到敕許、位在參議以上的公卿,都需要佩帶刀劍。因此,腰間要繫上名為「平緒」的細長腰帶。穿著束帶時,在內衣外面要披上單(ひとえ),下身穿上紅色的大口袴和表袴(うえのはかま),上身再穿上「衵(あこめ)」,下襲,之後套上長裾,最後穿上外袍。另外,腰間要以上飾玉石、名為「石帶」的皮帶加以固定——總地來說,穿著方法是非常複雜的。袍的色彩按位階的劃分有所不同,因此正式的袍服又被稱為「位袍」。武官的闕腋袍又叫做「襖」,所以也稱「位襖(いおう)」。而不辨官位、任意選色的直衣則叫做「雜袍」。官員們在入朝時,懷中需放置檜扇和貼紙;手持象徵威儀的笏板;腰間掛著「魚袋(ぎょたい)」。在我國唐朝,魚袋是進入宮城的資格憑證;傳入日本後,金魚袋為公卿所佩,銀魚袋則被殿上人使用。在單外、下襲內里,要穿著紅色小葵紋綾(里側為平絹)製成的衵。此外,「下襲」後面原本有很長的「裾」,但是由於穿著時極其複雜,所以漸漸演變為只有皇室使用;而其他官員所著的下襲則與「裾」分離,將「裾」的部分加上繩帶,另外系在腰間,這稱為「別裾」。由於「裾」象徵著權力和威嚴,因此隨著時代的變化多次加長。現在,通過對官員著「裾」長度的分辨,我們便可判斷出其所處的歷史時代。
天皇所穿的束帶裝被稱為黃櫨染御袍(如下圖),是僅次於袞衣的禮服。
由於束帶本來是入宮參見時的禮服,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所以只有在盛大的禮儀場合才能著用。不過掌權者、得勢的藏人以及太政官的官員卻一直堅持著穿著束帶參內的習俗。純中國式的「禮服」(在即位禮時使用)於明治時代被廢止以後,束帶便成為登基典禮和皇室大婚時必著的正裝。因此,今天只能在「葵祭」、「石清水祭」等古老的祭典中才能見到束帶。
狩衣在歷史上最先是以野外狩獵時所用的運動裝——這樣的形象登場的,為方便起見運動袖與衣體未完全縫合,從肩部可以看見裡面所穿的單衣,整體的裝束都非常寬鬆。
由於穿著方便,又便於活動,因此一般公家平日里也喜歡穿用。後來便漸漸發展成為院參時的禮服。與此同時,狩衣的顏色也開始多樣化起來。古時的狩衣是用麻布製作的,也稱作布衣」。隨著使用階級的擴大,開始出現供公卿穿著的綾織材料,也出現了「有紋狩衣「、」無紋布衣「的稱呼。狩衣與布衣不同的地方在於,狩衣有襯裡(里地)。漸漸地,襯裡也隨狩衣一同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美麗顏色來。狩衣在衣袖的下方飾有袖露。根據年齡的不同分為薄平形(34、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使用)、厚細形、左右捻形、籠括形和嵶形。袖露的式樣是以公卿位元階等級來區分的。狩衣的穿著和搭配的褲裙都是特定的。指貫(或差袴。另外,自平安到室町時代,也用「狩袴」來稱呼細身六幅指貫的袴)就是狩衣較為固定的下著搭配。
小直衣是中和了狩衣的簡便和束帶的威儀這兩方面因素的產物。這種從鎌倉時代開始使用的簡便袍服又叫做「有襴狩衣」。如圖所示,它在通常狩衣的基礎上於裙裾處田添加了襴和蟻先。原本,為了方便脖頸轉動,狩衣被設計成前、後身分離的式樣;而小直衣則將前、後襴部分縫合起來,胸以上的部分則以最初計算好的形狀縫製而成。小直衣本來只有上皇(太上皇)、親王、大臣和大將品階以上的人才能穿著,其餘人等不得使用。但到了江戶時代,天皇也穿著小直衣,此時,它已經失去原有的象徵意義了。
天皇所穿的御小直衣現在,天皇、神宮祭主(限男子),延及皇族都可以穿著小直衣。天皇在6月和12月的「節折」、宮中神宮、神社舉行御奉納和御靈代御覽時使用小直衣;皇族則在修習神道時穿用。另外,出雲大社的神職人員也使用小直衣。如上所述,小直衣是上級貴族所穿著的特殊裝束,所以扎袖也有特別規定的式樣。扎袖的規定基本上與狩衣相同,即按照年齡大小使用相應的式樣。但在現實中,使用薄平形扎袖的情況很少,一般只使用厚細形的扎袖。這大概是因為如果已位至大臣、大將,仍使用薄平形扎袖便顯得不大莊重的緣故吧。因此,實際上使用薄平形扎袖的人只有年幼的親王。
水干與狩衣同源,最早是平民的日常著裝。與狩衣的式樣不同,水干在前、後身的縫合、連接處,都以「菊綴」進行加固;另外,水乾沒有狩衣的頸扣(とんぼ),而是以細帶接系領口。隨著時代的推移,水干逐漸成為武家及一部分公家的日常服裝,並很快成為了禮服的一種。現在,女性神職人員有時也穿著沒有菊綴的水干。
水乾的穿著方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像穿狩衣一樣,只系頸扣不系帶子;另外一種則是將領口內折成為V字型,把領口的長帶自右肩向後繞,經左脅拉到胸前與胸帶相結——這種情況下,要將後裾塞入裙袴(水乾的裙袴被稱為水干袴)中。不過,按照高倉流的穿法,後裾是不需要塞入袴中的;現在的女性神職人員所使用的穿著方法也是這樣。冠帽方面,五品以上的官員配戴烏帽子,六位以下則用風折烏帽子。此外,水干也是平安和鎌倉時代的平民服裝。在大部分繪卷中,平民穿著的水幹上,菊綴通常會被省略;而下級武士所著的水幹上,菊綴卻比較清晰。後來,由於公家也開始穿著水干,因此便逐漸產生了一系列的服制規定。對於攝家而言,必須使用V字垂領的穿著方法。而庶民則不能這樣著裝——特別是與上級人士見面時,穿著方法被視為一種身份和等級的象。地位低於攝家的清華家也是不系菊綴和扎袖的——這同樣是為了強調與貧民之間的區別。反過來說,一般的平民在穿著水干時,都是要系菊綴和扎袖的。不過,在鎌倉時代也有「衛府官人、檢非違使使用菊綴」的記錄,不過由於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據,這也只能算是一種臆測了。
本來,束帶是出入宮廷的勤務服,但是在官員擔當夜間守衛([宿直( とのい)])時卻十分不便。因此,人們將束帶的褲部分作了大幅度的簡化,除去了繁複的長裾,袴也被指貫取代。這種被稱為「宿直裝束」的簡化版束帶就是最初的衣冠。雖然通常被叫做「衣冠束帶」,但衣冠與束帶卻有著很多不同——它既沒有文武官員的式樣區分,也不需要經過敕許才可著用。隨著時代的推移,衣冠漸漸由最初用於宿直的簡便制服轉變為儀式禮服,到了院政時期則正式成為宮中勤務服的一種。穿著衣冠時,頭上要戴冠,在內衣外要披上單,下面穿指貫,最後在外面套上長袍。另外,也有連單都不穿的情況。因此,著單時特別稱為「單衣冠」、「衣冠單」。當然,入朝時懷中要備好貼紙,手中要有檜扇;不過通常情況下是用不著帶笏板的——但在神事場合就必須持笏了。在袍的穿著方法上,衣冠與束帶也有很大不同:不用石帶而使用相同材料製成的腰帶;背後的格帶也不像穿著束帶時要塞進石帶里,而是全部露在外面。衣冠的外袍與束帶完全相同(近世以來,衣冠袍服逐漸變成在脅下添增便於系扎的繩帶的式樣),按照位階的不同,顏色和紋樣也有所差異(當然,指貫也是一樣)。年輕人的袍服顏色較深,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逐漸變淡,至老年則穿白色的袍服。紋樣方面則是年輕人用小而多的花式,按年齡依次變大變少。另外,近世以來,指貫也朝著簡略化發展,形成了「差 袴」,因此也就有了每月朔、望兩日穿著指貫,其餘時間使用差袴的服飾制度。從簡便的宿制服裝開始,衣冠漸漸成為可以在幾乎所有宮廷禮儀慶典中使用的禮服。現在人們在穿著和式服裝時,腳上通常都穿白色的兩指足袋。而古代著用束帶時則使用稱為襪的不分指足袋;如果穿指貫便直接光腳。直到江戶時代,宮廷中仍然嚴格遵守著這種服制。對於高齡者,天皇會特別敕准免穿襪,這樣,就可以著履上殿了。當然,冬天的時候如果光腳就一定會覺得冷,因此公家在家裡是可以任意選用足袋或鞋子的。今天,按照場合的不同,也仍然有穿用白足袋或草鞋的情況。
直衣在外觀上與衣冠沒有大的區別,它的名稱來源於「直( ただ)の衣」一詞,屬於日常穿用的便服。不過經由天皇敕許,也可穿著直衣,戴冠謁見,這被稱為「冠直衣」。一般來說,得到敕許的都是一些特別受到天皇寵愛的公卿(三位以上參議及四品官)。在袍服的顏色和紋樣上,直衣本不需要以位元階官品加以區分。因此,相對於被稱為「位袍」的束帶,直衣常被稱做「雜袍」。不過到了攝關時期,由於官員們經常穿著直衣參內,因此它的顏色、紋樣也逐漸被固定下來。一般來說,夏天通用三重長帶紋的淺藍袍服或二藍色的直衣,冬天則穿浮線蝶紋的白色袍服。穿用冬直衣時,要將袖子和襟口向里折回些許;另外從裾襴的部分也能看到白色的里襯。除此以外的部分則呈現透過白袍所印出的水色。這樣的直衣因為四處顯白,故又稱「四白直衣」。穿著直衣時,在單外還要罩上一件出衣。它是一種前襟特長、質地與單相同的裡衣。穿著時,前襟不需塞進指貫,而是自然地令其垂落,自袍服下探出衣角來。另外,出衣的顏色基本上是可以自定的。穿著冠直衣入宮、辦理某些特定的政府事務時,下身要穿著布袴,這被稱為「大君姿」。
即使在平安時代,直衣的穿用階層也有嚴格的限定。冠直衣當然是入宮時的朝服,而日常穿著的直衣據說也需要經過敕許(關於這種說法,由於史料的不足,還存在有不同的意見);另外,還有的觀點認為五位以上官員不經敕許便可以穿著直衣。
- 武家著物多指地方領主大名、武士及幕府官僚所穿服飾。在江戸時代,幕府規定武家禮裝官位在3位以上[含4位的侍従]才可以穿直垂、4位狩衣、5位大紋、6位以下素襖、無官位的武士只允許穿肩衣袴(裃)或羽織袴作禮服。
- 直垂
直垂由安時期平民所穿著的水干(すいかん)為本演化而來,於鎌倉時期成為了武家的禮服,到了室町時代更成為了武家的第一正裝。是一種上衣下裙式服裝,上衣交領,三角形廣袖,胸前系帶。袴的式樣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穿括袴,後期穿切袴。直垂的材料和紋樣選用另有特殊的規定。
實際上,直垂的出現年代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對於圓形的「上領」袍服,V字型「垂領」的直垂在很長時間內都被作為平民服裝。到了平安時代後期,由於其設計簡便、易於活動,因而逐漸開始為武士階級所穿用。及至鎌倉時代,更成為出仕幕府的通常制服(此時,上級武士的制服是水干)。直垂在鎌倉時代後期最終取代了水干,成為武士階級的代表性服裝。另外,在室町時代,直垂也已成為禮服的一種,是武家常用的服裝之一。到了江戶時代,直垂成為束帶以外最為高級的禮服(出席盛大典禮時,搭配直垂,下身要穿著長袴)。幕末維新時期,頭戴佩有纏頭巾的梨打烏帽子、身穿直垂已成為公家和大名們的正式著裝方式。明治初期直垂也被無官位的藩士們當作出勤的制服使用。明治五年九月,在新橋--橫濱的鐵路開通典禮上,西鄉隆盛、大隈重信等高級官員仍穿著直垂瞻禮。直到十一月太政官布告宣布朝廷官員一律改穿西洋禮服,直垂服制才被廢止。現在,雅樂樂師、祭禮神官和大相撲裁判官仍然穿著直垂。
直垂是由垂領上衣和同色褲裙組合而成的一種裝束。最早只稱其中的上衣部分為「直垂」,後來漸漸將下身的褲 袴包括了進去。直垂上衣寬為2幅,采前、後身雙布縫紉,衣襟與袖腋不相縫合的設計。左右衣襟都佩有胸扣。隨著直垂的禮服化,其材料也漸漸高級起來,袖子像公家服裝般往寬大發展。另外,直垂也像水干一樣,在衣服背部中央及兩袖上佩飾五枚菊綴。不過直垂的菊綴與水干不同,是結成如同8字一樣的圓型組扣——但是穿著鎧直垂時,菊綴的形狀是與水干相同的。至於胸扣的設計,由於受到水乾的影響,也逐漸向裝飾化方向發展。到室町時代則完全成為形式化的裝飾物。直垂的扎袖被稱為「籠括」,原則上是不露在外頭的;其末端垂在袖下的部分則稱「露」。今天,由於考慮到美觀的因素,直垂的扎袖已經變得與狩衣基本相同了。直垂的裙袴寬約6幅,現在多用切?,不過鎌倉時代則通用腰間系帶(帶子一般為白色)的褲袴。到了室町時代就不再使用系帶而改為切袴;江戶時代的禮服則用長 袴。另外,裙袴上也有四處飾有菊綴。一般來說,直垂的上、下身皆遵循同色的原則,不過也有因使用他色裙袴而被稱為「直垂袴姿」的情況。在室町時代,穿用禮服時也可著白色大口袴。直垂的布料最早是布或麻,隨著其禮服化的進程,漸漸也開始使用生絹、絲綢、紗等材料。顏色和文樣則沒有特殊規定,可隨穿著者的喜好隨意變更。最後,在正式場合穿用直垂是不著襪子而赤足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直垂由平民日常用服逐漸演變為制服、禮服,最終在江戶時代成為最高級的正裝;甚至連公家們也經常私下穿用。
直垂自室町時代以來逐漸發展變化,大致分為直垂、大紋和素襖三個種類。與大紋、素襖不同,直垂衣內縫有里子;而前兩者與直垂相比,則多了胸扣和菊綴結。直垂和大紋都有圓形組扣,素襖則使用革制長帶。總體而言,直垂和大紋在外觀上沒有太大區別,如同名稱所示,大紋上有印染而成的家紋文樣。
1 侍烏帽子(さむらいえぼし)[折(おり)烏帽子] 2 頂頭掛(ちょうづがけ)の懸(かけ)[掛]緒(お) 3 大紋(だいもん) 4 胸紐(むなひも) 5 結び菊綴(きくとじ) 6 袖括(そでぐくり)の紐(お) 7 大紋の袴(はかま) 8 大紋の袴の腰(こし) 9 腰刀(こしがたな) 10 扇子(せんす)
素襖是在室町時代中後期由大紋發展而來的一種服裝式樣。相對於配有胸扣、露、菊綴結以及圓扣的大紋,素襖則採用皮扣(在歌舞伎服裝里,大紋和素襖都是使用皮扣的),因此也被叫做「皮帶直垂」。另外,素襖上印染的家紋較大紋稍小,這也是它的特徵之一。
戰國時代的素襖
江戸時代的素襖
1 舟型烏帽子(ふながたえぼし) 2 頂頭掛(ちょうずか)けの懸(かけ)[掛]緒(お) 3 素襖(すおう)[素袍] 4 素襖の胸紐(むなひも)[革製] 5 素襖の小露(こつゆ)[菊綴(きくとじ)の緒(お)][革製] 6 殿中差(でんちゅうざし)の刀(かたな) 7 素襖の袴(はかま) 8 素襖の袴の腰板(こしいた) 9 扇(おうぎ)[殿中扇(でんちゅうおうぎ)]
"裃",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相同,就是一種套裝。
上半身有「護肩」的部分叫「
肩衣」,一般是棉麻質地,比較挺直。下半身的寬大褲子叫「
袴」,一般和肩衣的材質花樣相同。裃的特點是在兩肩和脖頸後方有家紋。發明這種衣飾的人是戰國時期的松永久秀,而且很快在士族中蔓延開來,成為當時的時尚,並且延續到了江戶時期。根據法度,只有武士階層才可以穿著裃,而且作為禮服使用。在江戶時代的禮服中,裃屬於最低等級,更高級的還有直垂,大紋,素襖,但都分屬四品、五品、六品以上的高級武士才可以穿著。下次武士可以穿著的最高等級就是裃。戰國時期的肩衣袴
半裃
直裃(半裃加長版)
桐服桐服即加長版的羽織,在武士裝中屬於比較休閑的類型。下圖為參加北野大茶會時身穿桐服的豐臣秀吉。
1 頭巾(づきん)
2 胴服(どうぶく) 3 指貫(さしぬき)[奴袴(ぬばかま)] 4 小袖 5 足袋(たび) 6 雪洞(ぼんぼり)[扇] 7 二(ふた)つ折髷(おりまげ) 8 胡床(こしょう)
羽織+袴幕府禁止平民穿武士式服紋付羽織袴。明治維新以後,平民才有了取姓氏、乘馬以及穿紋付羽織袴的權利。明治四年頒布散發脫刀及制服著用令,規定大臣、參議、諸省長、次官除了朝儀以外,以羽織袴為便服。明治十年太政官宣布羽織袴為官吏通常禮服。
而幕末時潦倒的下層武士往往因為經濟原因,只穿小袖著物+袴,而不套羽織,比如說浪客劍心裡的劍心好像就從沒穿過羽織。
- 說完了公家和武家中官員和武士的服飾,再來說說平民著物也就是日本日常百姓所穿的常見服飾。
浴衣是一種較為輕便的和服。顧名思義,浴衣是與沐浴有關的衣著;在日式旅館中,浴衣是浸過溫泉或沐浴後常見的衣著。浴衣亦常見於日本夏季期間各地祭禮、節日及煙花大會中。浴衣與和服的區別在於:和服面料高檔,穿法極其複雜,而浴衣大多是棉、麻布料。浴衣與和服的主要區別就是和服比較正式,浴衣可以隨意一點。浴衣是簡易的和服 ,價錢比和服便宜,很多日本人到了夏天都會穿浴衣, 一般參加比較民風的節日,比如盂蘭盆節,也會穿浴衣。
浴衣作為日本夏季傳統服裝,在色彩和花式的搭配上,都盡量體現夏天清涼的感覺。藍底、紫底與白底是最常見的,配以金魚、煙花、蝴蝶等可愛的圖案。在浴衣下面女生或者可以穿一件薄薄的
肌襦袢,但大多數男人是什麼都不穿的。
甚平(じんべい)是一種日本傳統服裝,通常為男性或是兒童在夏天所穿著的家居服。有一種說法是起源自「名為甚兵衛的人穿著的服裝」。
傳統的甚平是由棉或是麻布料製成的無襯裡服裝,兩側腋下開有稱為馬乗り(うまのり/スリット)的細縫。袖子為五分長或是七分長的筒袖,袖口平且開口大。衣領為一般的細領,不若衽那麼粗。因為有繩結固定,並不需要穿著腰帶。由於自袖子到全身都相當的通風涼爽舒適,適合夏季作為家居服之用。而在夏日的慶典中,甚平也作為男性所穿著的服飾,相當於女性所穿著的浴衣(ゆかた?)。今日,甚平也常被當作是睡衣穿著。同時現今的甚平也有以其他的布料製成,並印有特別的圖案。另外,也有類似甚平的和服作為工作服之用。
袢纏 (又稱作半纏、袢天、半天、法被)舊時勞作人民的作業服,包括什麼餐營業者、手工業者、人力車夫、消防員、轎夫等等,上面通常還印著用於宣傳的「商標」貨標語,在祭祀活動中很常見,在諸如拉麵館的地方也一直在使用,在大選期間也有些議員穿著它以顯示親民拉票。半天一般是以棉花為內芯,類似於棉襖。男子的半天用八丈島產的黑色八丈絹作襯領,而女子則用緞子作襯領。半天有印半天、長半天、蝙蝠半天、龜甲半天和肥棉半天之分。其中印半天是職員或僱工穿的,所以又稱法被,藏青色的半天上印有白色紋樣和店號文字;龜甲半天一般是指給四五歲的孩子穿的;蝙蝠半天是旅商、郵差主事者穿的,這種半天到了文政以後,就由合羽取代了。
羽合、道中著、道行合羽,是雨天外出時穿的一種外套。慶長年間由西班牙人傳人日本,造型類似於傳教士的外套。最早的合羽是採用桐油紙製成,叫坊主合羽,有白、青、紅色條紋、黑色合羽等。寬文年間出現棉布合羽,有黑、藏青、藍、青灰色、茶色等。此外,合羽的種類還有平民用的半身短衣半合羽,武士、醫生、僧侶、富豪用的長合羽以及女合羽等。
桃山時代的緋地羅紗合羽
一件濃厚西洋風的半羽合
經過改良後江戶時期商旅常穿的半合羽
後來逐漸演化而來的道中著、道行(顧名思義,就是出行時為了遮風擋雨所罩的外套)
丹前加厚版的和服,相當於棉襖的作用,主要是冬天禦寒穿的外套。
掻巻日本北方寒冷地區平民的服飾,比丹前更厚,室內室外皆可穿,室內可作寢具,穿上睡覺都不用蓋被子。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