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腦科學、認知科學的相關知識對於普通人有哪些幫助?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認知解碼,更多認知科學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希望對非從業人士有用的話,那應該是需要聯繫到實際生活的、已經成型的知識。以下從普通心理學中認知部分的每個章節里選一兩個概念,先解釋再簡單延伸,隨意挑選,僅供參考。相關書目可選擇流傳甚廣的《生活中的心理學》:

一,感覺:

1,最小可覺差韋伯定律:當我們比較兩個刺激的強度大小(比如1kg與2kg)時,它們的強度差需達到一定數值我們才能察覺出差異,其中能引發「區別感」的最小強度差就是最小可覺差,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差別閾限。韋伯定律是指,這個最小強度差與標準刺激強度比之是恆定的。比如,假設對10kg的物體來說最小可覺差為1kg(10%),那麼對100kg的聲音來說,最小可覺差就是10kg了。

應用:一切需要誘發心理層面的「差異」的情境,比如說到底也不知真假的溫水煮青蛙,估計每一個時間點都沒達到差別閾限(或者「不能忍」閾限)。

2,中央凹視錐、視桿細胞:黃斑的中央稱為中央凹,是視錐細胞最密集,也是(明)視力最敏銳的地方。之所以說(明)視力是因為暗視力主要靠視桿細胞。視錐細胞有紅、綠、藍三種,它們共同打造了色覺;視桿細胞則主要用於感受光,在中央凹的分布反而比外周稀疏。

應用:夜晚一些微弱的星光用「餘光」可以看見,但眼睛注視過去卻看不見了。另外,大家記得保護眼睛。

3,一直記得書里有句話說「經常觸摸你所關心的人,並且鼓勵他人撫摸你,這不僅感覺很好,而且對你和他人的健康有好處。」尤其是嬰幼兒,請多觸摸。

二,知覺:

知覺與感覺的差異,個人理解在於知覺有「解釋」的成分。比如在森林裡看到草叢後有個若隱若現的黑東西,你有可能覺得它是動物,也可能覺得它是樹樁。這類「解釋」可以被很多東西影響,比如過去的經驗,比如當下的情緒。

1,各種錯覺:艾賓浩斯錯覺、月亮錯覺等等。

應用:前一陣兒朋友圈裡有個手機遊戲比較流行,大概是一個小人看到眼前有個溝,需要放下一座橋才能過去。這座橋一開始是豎直的,並且長度不斷變化,玩家的任務就是決定它需要多長。太短夠不到對岸,太長可能就越過對岸的陸地部分了。這個遊戲不那麼好過,就是因為同一長度的豎直的線看起來比水平的線長,所以橋放下後就總發現長度不夠。

2,知覺恆常性:這是人保持知覺恆定的能力。比如「近大遠小」,就是人們根據深度線索保持大小恆常性的例子;又比如環境中充滿亮度變化和陰影疊加,但我們何曾突然覺得關燈之後白色的桌子就變成灰的了呢?

應用:想想如果對於周圍的色彩、物體大小、形狀的知覺變來變去,那是否就該混亂了?我們的知覺系統是在自發地幫我們防止三觀崩塌。

3,適應(adaptation):長時間看一個顏色後突然看一張白紙,就會看到之前顏色的補色(如紅-綠、黃-藍)。

應用:外科醫生手術服是綠色的,就是為了防止長時間看血液引發適應。

三,注意

1,注意的選擇模型雞尾酒會效應:人們是只加工主動注意的信息,還是會初步加工所有信息並由注意選擇重要的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呢?這涉及注意理論里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論,按下不表。但其中經典的雞尾酒會效應不得不提:在嘈雜的酒會中我們會忽略來自周圍的很多信息,但某刻不知誰突然提到自己的名字,我們卻很可能察覺到。這是因為重要的信息會被賦予更高權重。

應用:重要的信息容易被注意到、進而引起警覺,這屬於重要的生存技能。反過來說,如果希望對某些東西更敏感,那就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權重」吧,比如增多暴露次數、引入獎勵與懲罰機制等。

2,非注意視盲:經典的demo是那個兩組人扔球,黑猩猩從中走過的視頻。概括來說就是我們很多時候會對不被注意的信息視而不見。

應用:在某些場合主動注意環境中的各種信息以避免遺漏,柯南總是這樣的。

3,注意缺陷多動症自閉症:「多動症」的一個明顯癥狀就是「坐不住」,而它其實是注意缺陷。自閉症也不只是不與人接觸等,很多研究表明患者的注意分配也與normal people相異。從認知方面了解各種疾病有利於患者相關功能的改善,也許也能幫助探究病因,而大眾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涉獵大概也能增進對患者的理解。比如「坐不住」的小孩可能是有生理層面的問題,簡單粗暴的管教顯然不恰當。

四,記憶

在知乎上看到過不少關於「記憶術」的問題,所以這裡也不討論太科研的東西了,說幾個能幫助記憶的:

1,睡眠有助於鞏固記憶:原理大約可以歸因於睡眠中神經系統的自我修復或突觸間聯結的增強,太「神經」的東西此處略去,不過應該有過其它問題系統地闡釋過,有興趣可以搜一下。總之就是,考前一定要睡好覺,且睡前的複習效果可能會好。

2,相同的情境線索有助於提取記憶:比如在考試的那個教室複習,並且坐在同一個位子上,就屬於應用了相同情境線索。情緒也是如此,在背東西的時候很開心,考的時候也很開心,就比鬱悶著回憶得好。這句話說得很不科學,因為既絕對又不一定保證對每個人都有效,更說不清多有效。但確實是有這麼個現象的。

3,組塊等記憶法:把散亂的單元通過聯想等方式組塊,能記住的單元總數就會更多;複述的時候速度越快效果越好,這也是為什麼漢語使用者背數字會比英語使用者有優勢,因為英語的數字音節更多,複述起來也就慢;序列位置效應:一開始的因為更有希望進入長時記憶所以記得好,最後的因為「還熱乎」所以保留在短時記憶里,也就「印象深」。據說有人把這個原理應用到面試順序上。

五,學習

1,經典條件作用與操作性條件作用:前者即巴甫洛夫的狗;後者則是通過獎勵與懲罰塑造人們的行為,對於兒童教育、組織管理等都有應用。

2,行為主義療法:一個臨床心理學流派。以恐懼症為例,暴露療法通常被認為效果很好,即強制將患者暴露在讓其產生恐懼的刺激下,但提供完全安全的環境。久而久之患者就會逐漸建立「安全」的聯結。

3,知覺學習:這個主要應用於知覺缺陷的治療上,比如弱視。因為實踐上需要有專業人員指導,所以相關原理等在此也不多提了,以免造成誤導。

六,判斷和決策

1,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ahneman的一系列研究,推翻了「理性人」的假設。個人理解這類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的框架(如描述方式等)對人們決策的影響。比如得到100元就沒有失去100元帶來的「心理衝擊」大,雖然數額是一樣的。

2,可用性啟發法:判斷基於記憶中易於使用的信息。比如經典的「飛機失事概率大嗎?」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概率很大,從而認為飛機是不安全的交通工具。但這其實是因為每次空難造成的影響很大,這個信息易於提取,實際上飛機失事的概率比發生交通事故小。

3,錨定法:判斷過分穩固地「錨定」在最初的猜測上。比如我們對某個商品進行估價,知情者給定或暗示了一個數值,其後我們的估計就很可能在這個數值附近。

應用:對這些可能造成偏差的因素有所了解,就可能有助於做出更為客觀、合理的決策。

七,問題解決

1,心理定勢:先前存在的心理狀態、習慣或態度。類似於「一……就……」的句式,建立這種定勢之後可以在有先前經驗的情境下迅速做出反應,但也可能阻礙新鮮想法的產生。

2,功能固著:一種心理上的阻塞。一些物體在之前是與一些用途聯繫起來的(比如蠟燭的功能通常是被點燃後照明),此時功能固著是指人們對這個物體的可能的新功能的知覺會被抑制(比如蠟燭的蠟滴其實可以充當「膠水」),於是對於某些需要考慮這類新功能的問題,功能固著便會對其解決產生不利影響。

這部分後面這個答案里有一些討論,就不多寫了當人們突然明白一件事的時候,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 周鉑的回答

八,其它

意識、語言、情緒等等,認知科學/腦科學包含的東西很廣。上面寫的這些只是小到幾乎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且深入到其中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更多、更新的探討。我們做的相關研究很多都沒有實際用處,或者說是看不到實際用處,但我個人相信,在它們成熟到成為相對確定、可以解釋的知識、甚至是「常識」之後,它們會是有用的。


我建議你關注下知乎心理學和社會學標籤下的問題,學習腦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對於解決這些問題有莫大幫助,對於自己生活中碰到的種種疑惑和難題,可以讓你知道what why and how。


說實話,感覺沒啥大用處

認識自己不如學心理學,認識大腦不如學解剖學

但是paper很好發


人的感知系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第一是人的視覺感知系統。人的視覺感知系統十分複雜。

生物的如何感知世界,就決定了在生物的意識中,世界是怎樣的!

也就是萬法唯心。一切唯識。

人的感知系統決定著人的意識中,外部世界是怎樣的。

人的意識就是對11維度宇宙一體世界的感知。

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喬普拉:您認為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奧爾福德:是的。那種執著地認為桌子上的水壺依賴於你或我的觀察的觀點,我並不認可。

  喬普拉:我認為水壺的形狀、顏色、質感依賴於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對這些信息的感知會完全不同。蜜蜂不會體驗到(同樣的)水壺,蝙蝠會體驗到超聲波的回聲,而蜥蜴的眼球能以兩個不同的軸轉動,我很難想像對一隻蜥蜴來說,水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水壺本身就是作為水壺而存在嗎?

  奧爾福德:是的。

喬普拉: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喬普拉點出了意識的關鍵,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水壺的形狀、顏色、質感依賴於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對這些信息的感知會完全不同。蜜蜂不會體驗到(同樣的)水壺,蝙蝠會體驗到超聲波的回聲,而蜥蜴的眼球能以兩個不同的軸轉動,我很難想像對一隻蜥蜴來說,水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水壺本身就是作為水壺而存在嗎?

對於人的大腦以及意識的探索,是當前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意識問題的認知,可以引發人類文明的又一次飛躍,可以導致人類衝出地球的壯舉成為現實。

探討人的意識,必須從從人視覺聽覺 自閉學者 語言 天賦論 引力場量子場論 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討論人的大腦暗能量-默認模式 入手,才可以得到答案。

大腦暗能量,大腦11空間是探索的核心。

從靈異故事、天賦論、天人合一論和引力場開始,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大腦11維度空間 討論人的知覺、意識 1

從人視覺聽覺 自閉學者 語言 天賦論 引力場量子場論 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討論人的大腦暗能量-默認模式 2

10.最關鍵的證據,是腦科學家提供的,21世紀量子場腦科學理論的關鍵證據,就是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這也是揭示了在現代物理理論基礎上,重新認知人類行為、認知、情緒、意識與靈魂的關鍵。

人類大腦非常複雜!竟然具有11維幾何空間 -人類大腦|幾何空間|維度-生物通

  最新研究揭曉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這種多維空間或許能破解人類記憶的形成之謎。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代數拓撲」的數學模型,確定軟體建立的虛擬大腦中的幾何結構位置。為了測試該模型,研究人員在真實大腦組織上進行了實驗。

據國外媒體報道,人類大腦是最複雜的結構之一,科學家仍需揭曉更多關於大腦的謎團。目前,最新一項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布滿一種多維結構,該結構可使大腦在

11 維空間正常運轉。同時,理解大腦多維結構將幫助我們揭開記憶是如何形成的。

這項研究使用複雜計算機模型理解大腦細胞如何自己組織起來,完成複雜的任務。瑞士「藍腦計劃」主管、神經系統科學家亨利·馬克拉姆(Henry Markram)說:「我們發現一個我們從未想過的世界,大腦中存在數千萬個幾何結構,它們可達到 7 維空間,甚至對於一些幾何結構,可以達到 11 維空間。」

當叫做神經元的大腦細胞組形成複雜幾何結構時,科學家稱它們為「團(clique)」。每一個神經元與鄰近神經元以特殊方式建立連接,從而形成具有複雜互連的幾何結構。越來越多的神經元加入「團」,從而使該幾何結構增添更多的維度。

三維是指高度、寬度和深度,現實生活中任何物體都具有三維結構。

目前,這項研究發現大腦的維度空間可達到 5、6、7,甚至是 11 維。比利時魯汶大學塞斯·范·李文(Cees van Leeuwen)教授說:「超過物理範圍之外,高維數空間被經常用於描述複雜數據結構或者系統狀況,例如:狀態空間中動力系統的狀態。」大腦空間僅是該幾何結構所有自由度的結合體,其狀態描述自由度的價值實際上是可以假設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代數拓撲」的數學模型,確定軟體建立的虛擬大腦中的幾何結構位置。為了測試這一模型,研究人員之後在真實大腦組織上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虛擬大腦能夠刺激形成漸進較高維數的結構,在這些結構之間是多面性洞狀結構。

英國阿伯丁大學拉恩·李維(Ran Levi)說:「當大腦處理信息時,高維洞狀結構的出現意味著大腦神經元網路以非常有組織的方式響應刺激。這就好像大腦對刺激的反應是建立之後消除一個多維塔狀積木,最開始是使用條棒(1 維),之後使用平板(2 維),再之後使用方塊(3 維),之後更複雜的幾何結構具有 4 維、5 維等。

通過大腦的活躍進程類似於一個多維度沙塔,它是在沙堆上建立,之後瓦解散落在沙堆之中。目前研究人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我們所進行任務的複雜性是否依賴於大腦建立的多維沙雕的複雜程度。

同時,神經系統科學家也努力探索大腦存儲記憶的區域,馬克拉姆教授說:「大腦記憶區域很可能『隱藏』在高維洞狀結構之中。」

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的證據,可與宇宙是11維度空間理論進行對照。

也就是說,人的意識是宏觀11 維空間意識體的在當下三維世界的映射,是宇宙11維度引力場運動的結果。

就超微觀層面而言,人的意識就是宇宙一體的、量子場的、大量量子糾纏行為,由於人的意念前期參與過程,量子場量子糾纏坍塌為當下三維世界的信息,有此而有了人的認知、、感知、情緒、記憶、抽象概念、邏輯關係、人的意識與潛意識、人的行為,人類的種種文化與文明由此產生。

人類大腦的物理化學反應現象,都是量子場量子糾纏坍塌為當下三維世界的信息過程的宏觀現象。

腦科學認知到大腦存在生物電的反應,生物離子的化學反應,神經元與神經網路系統的存在,人的意識或者無意識活動與大腦的某些區域存在關聯,外部環境的刺激可以通過大腦神經系統引發人體的反應。因此現代的腦科學,就構建了人的意識的認知體系。

外部刺激--傳導到神經末梢--引發周圍神經系統的生物電、生物化學反應--產生大腦神經元的信息--神經元信息傳給大腦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經過計算處理得出加工信息--加工信息通過物理化學反應傳導給生物體的末端--由此引發人體的行為、記憶、情緒、概念、意識--而且行為、記憶、情緒、概念、意識人腦可以存儲下來作為下次刺激信號的前反饋信號。

這些可以用三維世界的理論與儀器,觀察到並予以解釋的現象,都是量子坍塌的宏觀現象。

人的大腦11維度空間的發現,證實大腦以及人體確實處在11維度宇宙空間之中。

古老的佛學以及印度教理論與修行,一直在肯定人的超出當下三維世界的心識的存在,以及解釋人類意識的心法心所法、唯識學的六識身、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存在。

藏傳佛教的虹化的現象、三味真火的功力現象,就是證明了意識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高僧故事:聾子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轟動一時

具行法師(1876~1924),法名日辯,雲南大理人氏。幼失依怙,入贅曾氏。虛雲禪師至雞足山,法師全家八人在寺務工,漸生信仰。宣統元年(1909),師領其妻、子、侄、弟、嫂、岳母等全家八人同禮虛雲老和尚,剃度受戒。自此以後,日則種菜苦行,夜則禮佛、拜經、坐禪、念觀世音菩薩。1924年雲棲傳戒,虛雲老和尚請師為尊證。戒期將畢,法師變賣衣服設齋供眾,隨後告假回到下院,自取禾稈數把,身披袈裟趺坐,左手執引磬,右手敲木魚,面向西方念佛,現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雖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動,轟動一時。

上述大腦11維度空間、虹化現象、意識轉化能量的現象,放在現代物理理論世界中,放在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基礎上,是很好解釋的。

宇宙就是11維度的統一的一體世界,宏觀有引力場、宇宙星球構成的愛因斯坦相對論世界,超微觀有超弦不同震動頻率的閉環結構、量子場的量子糾纏結構,在人類的三維世界由牛頓物理公式表達的三維時空世界。

這些宏觀宇宙引力場、人類的三維時空世界、超微觀的超弦世界、量子世界,都是統一的一體的11維度世界的表達公式而已,也可以說只是人類意識的幻覺映射而已。

這些不是真實宇宙世界!!!!!!!!!!

在曼哈頓菲羅克忒忒斯多學科研究中心舉行的一場題為「真實的性質」辯論會的一個片段。彭羅斯的質疑給這場論辯提供了主題——物理學和數學能完整描述真實嗎?科學家、藝術家和學者們坐在一起探討主觀感知的世界,旨在為科學和人文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架起溝通的橋樑。

  討論由喬普拉基金創始人、內分泌學家迪帕克·喬普拉主持,參加者有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文理學院物理教授、夸克研究理論物理學家馬克·奧爾福德,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麻醉學與心理學教授、意識研究中心主任斯圖亞特·哈梅羅夫,英國皇家學會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等人。

什麼是真實?羅傑·彭羅斯在他的《真實之路》一書的結論章中提出這樣的質疑:「我認為至今尚未找到一條真正的『真實之路』。儘管2500年來,尤是最近的幾個世紀,人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某些根本性的新見解是必要的……一些人認為,這條路本身可能就是個海市蜃樓,具有真正客觀性質的、不依賴於人們怎樣去觀察它的『物理真實』,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場白日夢。」

2010年,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肉眼可見的量子機械,讓一個極小的半導體「量子鼓」同時處在振動和不振動的疊加態,進一步縮小了量子力學和我們現實感之間的距離。該研究成果獲評《科學》雜誌2010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根據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不會同時具有精確的動量和精確的位置,這一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了人們對微觀事物認識的極限,因為存在觀測者對觀測目標的擾動,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


你會知道腦部可以成像,如果不學你不會知道別人可以看到你腦部的成像(而僅僅需要採集腦指紋)


作者:許鐵-巡洋艦科技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大腦如何運作的機理可以和熱力學一樣系統完整完美解釋, 那這個理論將是物理學家的終究夢想。

而有一篇神文險些勝利。這套理論可以叫自由能大法,如果你通讀此文, 也會感覺到一種腦科學, 人工智慧, 物理學, 甚至經濟學都打通的感覺,然而, 估計99%的物理系讀者都很難讀通此文(The free-energy principle: a unified brain theory)

什麼是物理里的自由能法則? 一句話說就是: 任何處於平衡狀態的自組織系統均趨於自由能極小的狀態。 這話是什麼意思? 自由能又是什麼? 自由能和大腦有啥關係?

自由能是什麼?
自由能的物理公司E-TS極為簡潔,E是能量 ,S是熵。 統計物理說, 與外界具備能量交換的系統(一杯放在桌上的熱水,底下放著一塊冰糖)處於平衡狀態下,則自由能最小(水溫下降,冰糖擴散), 指的是一個能量儘可能小熵儘可能大的狀態。 當水溫下降到室溫, 冰糖均勻擴算, 此時水分子和外界環境的整體所能夠取得的微觀狀態數最多, 也就是最大概然狀態,或者說穩態。好比一個教室里沒有老師,學生就逐漸的變得亂遭遭的,這個亂遭遭的狀態就是穩態。 自由能最小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下系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法則。

生物系統呢?
生物系統和水這種系統恰好相反,因為它們是開放的非平衡耗散系統,它們所遵守的法則是趨於有序和結構確定的狀態, 相當於一個嚴厲的老師管制下的教室, 同學工作井井有條(這樣的狀態需要外界輸送能量,如老師的工資)。所以我們經常說生物遵守反方向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產生和維持秩序,而緊閉大多數自由狀態。 如果某個時刻你開始控制不住自己, 那也就是衰老的起點。

剛剛好,
生物系統也可以被一個形式類型自由能最小的定律結合。表現在認知系統,就是學習過程! 你讀過之後就會立刻發現它和機器學習的聯繫。

簡單的看,
你可以把你的腦子想成剛才說的那杯水,外部環境和這杯水具有一種能量交互關係,正好對應你的腦子通過眼睛和耳朵這樣的東西採集外部的信息(感知)。這杯水會越來越趨於室溫, 你的腦子像這杯水一樣與外界交換能量和信息, 只是, 這個過程中,你的腦子對外界的信息越來越豐富, 它不僅是被動的採納,還要主動的預測和做出行為。

那麼看看我們通常說的大腦對外界信息處理過程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感知(sensation)決定計入哪些數據, cognition(認知)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如分類, action(行為)一個由cognition的分類導致的決策, motion(運動),一系列的行為組成motion。

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 這一切行為的綜治是為了最大化生存可能性(maximize existence), 外部世界充滿危險, 如果把生物所有的行為可能性做成一個狀態空間, 那麼只有極少數是可以保證生存的, 生物越能夠綁定在這極少數狀態里, 生存機會就越大, 這也是生物需要抵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理由。
那麼如何不跑偏呢?

一方面我們有基因編碼(genetic encoding),使得我么的表現型(phenotype)只能在一個有限的範圍里(由一個條件概率函數P(pIg) 描述),這套編碼已經在我們的祖輩自然選擇里被遺傳下來,去掉了大部分不適宜生存的可能, 比如長出三頭六臂。

另一方面,
作為具有認知能力的動物,
能夠保證對生存最有利的狀態的辦法就是學習,整個對大腦外界信號的處理都可以通過"學習」來認識, 請看下圖(請始終想著機器學習)。

大腦的自由能最小定律說, 學習的狀態就是使得 1,通過不斷調整行為得到符合大腦預期的感知狀態(Accuracy) 2, 大腦內部的狀態能夠更加準確的匹配外部世界的變化 ,不至於出現沒有預期到的狀況(Divergence)。 兩部分何在一起使得上圖定義的大腦的自由能函數最小。這個原則的威力是巨大的, 它可以告訴你如此多你為什麼要這麼想, 這麼看,儘管你平時從未知覺。 比如為什麼你看到你想看的, 為什麼你想到的東西又總在隨時客觀情景調整。

註: 第一項D中p是已知生物的感知得到某種外部世界狀態的概率, q是已知大腦內部狀態生物猜測到某外部世界狀態的概率 , D是p和q兩個概率分布函數的距離, 指的是大腦猜測的真實之間的距離。 第二項是對數項內的p是已知外部世界的變化得到某種感知狀態的概率。

外界的信息是無窮多的,我們的腦子就那麼多, 選擇哪些信息錄入,就顯得特別重要。 感知的過程, 就是一個數據採樣的過程, 機器學習的同學都知道, 開始錄入什麼樣的特徵對機器學習是具有決定性的一步,而感知也一樣, 生物要做到的是要取樣哪些數據。 所以感知絕非被動的過程。

這裡的關鍵是要把感知,認知和行為放在一個循環里理解。這裡理解的框架就是貝葉斯決策。貝葉斯公式把事物之間的聯繫表現為一系列的條件概率關係, 並根據新的證據不停調整條件概率,最終我們要優化我們想得到的結果, 比如此處的生存機會, 就是通常生物系統優化的量, 為了優化生存機會,我們只有少數幾個想要達到的結果, 我們需要產生一個使得這一系列結果機會最大的決策機制(所謂我們不是為思考而思考,而是為生存而思考), 這一切決定了感知和認知的過程。

那麼我們是如何通過學習來找到這個機制的呢?
其實你會發現,這就是一個模型選擇過程(model selection)恰恰符合機器學習的本質。

所謂認知,即找到一個預測性模型使得感知得到的信號可以預測出未來外界物體的運動, 從而趨利避害。 所謂感知,就是尋找最能夠提供給這一模型預測效力的有用證據(feature engineering)。一句話說,世界很大, 我只要最和我的遊戲相關的。

那麼行為呢? 我們的行為最終還是要歸之於感官,所謂人生食色性也。行為如果帶來香甜的巧克力或可愛的美女,則得到嘉獎,這是符合你的理想的生存預期的。

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說明認知模型:一個黑暗裡摸索的人, 他不停猜測前面是什麼, 它會主動伸手去摸索,證實他的想法,一般如果我們發現我們的證實與內心的想法不符,則不停探索,知道符合它的預期,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認知模型。

這裡面我們看到認知模型包含兩方面, 一個是感知和行為所獲取的外部世界的狀態, 一個是大腦內部認知過程的內部狀態(模型)。 這個內部模型不停預測每個一個感官背後的動因, 和所蘊含的未來變化, 而行為本身則趨向於那些有利生存的結果。學習的目的就是讓那麼內部狀態的模型更準確(預測精準),另一方面讓行為決策獲取更多對生存有利的證據。 如果模型的預測不正確, 則行為決策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一原則所得到的啟示十分強大,可以直接打通認知科學和機器學習的諸多方面:

1, 貝葉斯大腦假設: 如之前提到的, 大腦是部貝葉斯機器。 貝葉斯推斷和決策的核心即由最新採納的證據更新先驗概率得到後驗概率。 認知科學的核心(Perception)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這裡再說兩句認知,
認知的過程用機器學習的語言說就是用大腦的內部變數來模擬外部世界, 並希望建立內部世界和外部的一個一一映射關係。 這裡我們說認知的模型是一個概率模型,並且可以被一系列條件概率所描述。如果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 你可以把你的大腦看成一個可以自由打隔斷的巨大倉庫, 你要把外部世界不同種類的貨放進不同的隔斷,你的大腦內部運作要有一種對外界真實變化的推測演繹能力, 即隨時根據新的證據調整的能力, 你和外界世界的模型匹配的越好, 你的腦子就運轉越有效率。 認知是對外部世界運動的一種編碼, 你可以立刻聯想到機器學習里的表徵方法(representation), 如果你熟悉RNN或CNN的embeding過程, 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雖然一時並不知有鳥用。


作為人類,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相關領域的專家,我們對於世界始終處於無知的狀態,由於無知,我們會產生的恐懼,我們不知道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大腦會抽風,有時候我們忽然產生了幻覺,無法分辨現實與幻覺的差別,比如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認知功能障礙,我們會以為世界瘋了,但其實是我們大腦的硬體和軟體壞了。

也許學習腦科學和認知方面的知識並不能當吃當喝,不如學習拖拉機技術來得實際快速,但它能夠讓你更了解世界,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他人,尤其是家裡如果有老人,多了解大腦中風,腦血管,腦梗死,帕金森相關問題的癥狀有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救人一命。

知識本身就是一個隨身的儲蓄庫,人生路漫漫,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用上什麼,但你回首往事的時候會驚奇地發現,很多不經意的知識總會在你人生某個階段蹦出來,助你一臂之力。

也有人認為,有專家就不用自己學了。

我認為,專家不是因為他們全能而為專家,而是比我們普通人更加專研,離腦科學更進一步,但有他們,我們普通人就對世界不迷惑了嗎?每個人多少都會對生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疑惑,人類太渺小,我們總希望找到解釋世界的答案,因此我們的祖先有了神話,而現在的我們有了科學。


個人認為是對「人作為一種生物「的事實的覺察,從自己身體內部跳脫出來,從更外部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潛力,也承認自己的局限。

拆解開看,上邊的敘述主要有三個重點:

1. 從另個一角度看自己。平時我們生活在自己的身體里,很少能跳出來看自己。而認知科學提供了這樣一個視角,讓我們可以從外星人的視角看自己,這樣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其實腦部的結構也是對生活的一個隱喻。比如大腦中的鏈接在青春期前是增加的,過了青春期會有一部分鏈接衰退。其實這個過程和我們的生活類似,20多歲之前,我們在不停的探索新鮮事物,有很多衝勁,但是20多歲到30歲左右慢慢開始收縮自己的興趣範圍,而重點發展自己的專長。這個過程其實和大腦中發生的變化類似。看到大腦的這個變化,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的生活。

2. 了解自己的潛力。很多腦科學的研究都發現,人腦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這樣可以讓我們更相信自己的潛力,更努力地去做出改變。比如冥想可以增加前額葉的質量,讓自己更有意志力;比如很多心理治療有了腦科學的基礎,就可以更有的放矢;比如了解了背單詞時腦子的機制,就可以更有效的用腦,更快速的背單詞。

3. 了解自己的局限。在了解了潛力以後,認識大腦也讓自己更接受自己的局限。因為你會發現,你的所有思想、行為、情緒都是有生理基礎的,並且有些時候這些腦子並不受到你自己的控制,比如受到驚嚇或者談戀愛等時候,主控情緒的神經系統會自動啟動,這時候,你腦皮層的認知活動會受到限制,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情緒來了無法思考。所以了解這些以後,可以更好地認識我們自身的局限性,接納自己,更好地生活


學習腦科學、認知科學的相關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直接的好處,應該就是了解自己,了解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從而找到最佳的學習路徑,達到的最好的學習效果


不會隨便說別的腦神經和感覺異於常人的人是神經病心理有問題。


抑鬱症等很多被人理解為心理上的疾病其實是生理上的(腦科學)。對抑鬱症不要誤解為「時間會抹平一切「,「只是想不開」。重視抑鬱症!去醫院看病!


我只學認知科學。。。不學腦科學。。

我表示,認知科學你學會了對普通人還真沒多大用。。。

誰關註記憶的7±2定律。。。誰關注人的認知機制到底是一般性的還是特殊性的。。

說實話,我搞了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搞了幾年。。。

現在還不能根據這些知識對我的記憶有多大明顯的幫助。。。。

我這還算好的了。

你挑個研究人工智慧的,除了工作和研究,普通生活用的著個毛線。。


學會打架 (滑稽)讓你知道拿根鐵棒能敲哪裡


絕對有用 就目前困擾我的問題 sm中有受虐傾向的一方的刺激和快感是怎麼來的


站在非專業的角度上,學習豐富自己,做人做事不會害怕心虛。


想答一下。水平有限請包涵。

1、多了一點對自己與外周世界之間關係的了解。我們怎樣感受外界的信息、儲存信息,怎麼發起、調控自己的運動等。原來我們那麼緊密地與外周世界發生著聯繫,如果這個聯繫斷了,我們應該也就不存在了。

2、多了一點對自身內在的了解,我們在生氣、飢、渴、快樂等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原來我們並不是如自己想像的那般自由,有很多神經過程調製著我們呢。

3、對科學保持一定的懷疑,因為覺得不可能通過這種機械還原論的方式去揭示人的本質。既不能也不美。


獲得了解自己和周圍人的知識所產生的滿足感。 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本身就應該是快樂的。其次就是為未來可能產生的新型職業做準備。


1.更好的了解自己。

2.更好的了解別人

3.看懂《腦科學先生》這部劇。。。


看各位答案,用的到的就好評,用不到的就會差評,


推薦閱讀:

去東京大學讀計算機研究生是個好選擇嗎?學界口碑如何?
Windows 7 為什麼不自動顯示文件夾大小?
如何評價神舟最近發布的售價19999元的神舟戰神GX8?
電腦都能幹什麼?

TAG:學習 | 計算機 | 認知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