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號稱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請問這個「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開始是怎麼來的?

注意,問的是日軍的神話,不是我軍在平型關的戰功!

不得不補充題目,原題目引來一堆不審題瞎答的實在是辣眼睛…


我是想給國民黨留點面子才沒寫完的啊!

結果都以為我在黑國民黨是什麼鬼?

難道非要我說國軍33軍第八旅裡邊下層士兵都做好出擊準備了,可就是等不到命令?還是彪哥派了好幾波聯絡員都沒用?果子都熟了摘一下就行的事兒國軍都不幹?··

--------------------以下原答案----------------------

就說二件事,平型關之前,蔣公電報都是朱總司令,平型關之後,電報開頭是朱總司令玉階兄……

2,蔣公大筆一揮,殲敵三千改一萬讓媒體發布,日本境內以為整個師團都沒了,引發了騷動……

說平型關一般的,那麼

你說以前咋就不這麼干呢?

因為以前是被吊著打啊!日軍幾個人就能佔領一個縣城啊!

終於主動出擊贏了一次啊!!

正文:開始打了一會兒,八路就給蔣介石發了電報

限三小時到。南京。大元帥蔣鈞鑒:謹密。(甲)一一五師有(廿五)日八時進行戰鬥,至廿四時止尚在激戰中,將平型關以北東跑池、辛庄、關溝及一八八六點標地完全攻佔,計己繳獲汽車六十餘輛、小摩托車三輛外,炮一門、炮彈二千餘發,俘虜敵官兵三百餘名。另有敵一部約四、五百人、馬數十匹被我軍完全包圍,死不繳械,故全部打死。(乙)我獨立支隊有日仍在廣靈、靈邱及淶、蔚間分途襲擾。腰站村、驛馬嶺之敵約一聯隊,向我白羊鋪之第三營攻擊,黃昏仍在對峙中。三山鎮、蕎麥川、水南背至蔚縣沿途,均有敵守據點,保護交通。(丙)我騎兵支隊仍在倒馬關附近與敵對峙中。職朱德、彭德懷叩。寢寅。印。(陽曲)。

PS:包圍了三百人後,以為會投降,就上報了俘虜官兵300餘名,後來發現,想多了,最後估計也是:死不繳械,全部打死····

蔣公是不信的,是吧,都被打成傻逼了都··

於是就按正常程序回了一封電報

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漾亥電悉。謹密。布〔部〕署周詳,至深嘉尚,希奮勉殺賊,以完成民族革命之大業為盼。中O,寢巳。侍參。京。

表示不信,我就鼓勵下你們好好打吧

這時候呢,介景和,是軍政部派往第15軍劉恩茂部的「聯絡參謀」。這個「聯絡參謀」備有密電碼,可以直接給軍事委員會第一部部長黃紹竑發電,報告戰場情況:

南京大本營第一部部長黃:1135密。昨敵我在平型關附近決戰竟日,我八路軍占蔡家峪、東西跑池各地,將敵主力包圍於鷂子澗、六郎村山。昨夜敵一部向王莊堡突圍而去,我除分隊追擊外,余仍在包圍殲滅中。又,本日午前各方報告,十五軍當面之敵,除師福溝附近夜間不斷進攻外,其左右地區,均向後退渾源、應縣大道上。拂曉起,先有敵大隊步兵隊形,混亂向西移動,後又有汽車約二百餘輛,滿載士兵向西駛去。綜上各情形,敵似有改變企圖模樣。職介景和。宥午。印。

徐永昌、林蔚發給蔣公的電報:

急。南京委員長蔣、參謀總長程、軍政部長何:謹密。情報:一、我八路軍一部迂迴敵之側背,在靈邱附近截獲滿載輜重汽車五十餘輛,並俘虜敵二百餘人。二 、我八路軍林師已到淶源南插箭嶺一帶,即取淶源。三、我紫荊關方面之朱師亦與八路軍取得連繫。謹聞。徐永昌、林蔚。儉午。一作石。印。

最後蔣公大悅:連發三次電報

朱總司令玉階兄:電悉,接誦捷報,無任欣慰,著即傳諭嘉獎。

朱總司令玉階兄:貴部林師及張旅,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深堪嘉慰。

朱總司令玉階兄:貴部忠勇之氣,益害敵膽,特電馳賀,續候佳音!

花絮:主席的記錄

二十五日平型關戰役,除繳獲汽車八十二輛,大炮一門,炮彈二千餘發,步槍數百枝,打死敵人一千多人外,還包圍了敵之高級司令部,繳獲秘密文件甚多,其中有敵整個華北作戰計劃及標示目的之日文地圖。被圍殘敵乘夜從晉軍陣地突圍而逃。是役晉軍本約定二路出擊,乃打至黃昏才出動,致未能全部消滅該敵。

本來彪哥是特別想打運動戰伏擊戰大規模戰鬥的,結果後來林彪在《平型關戰鬥的總結》中說:「友軍在戰鬥中的配合,實在太差。他們自訂的出擊計劃,他們自己卻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觀。」

聶榮臻派的匡根山,彪哥派的蘇靜,蘇靜去了 好幾次,國軍那裡都說是沒有接到命令。彪哥徹底無語。

順手發個日軍當時的戰報:

日軍第三大隊的戰報說,調去增援的第九中隊(龍澤)當天共有6死21傷,第十中隊(吉川)4死5傷,第十一中隊(內藤)3死31傷,第十二中隊(橘機槍中隊)25死3傷。合計第三大隊當天死傷人數約為98人。

註:這個就是現在所謂平型關打死日軍不到兩百人的來歷之一。

下面是這些所謂專家學者的意見:

日軍方面的統計,想亦大致可靠。…至有網民懷疑日軍增援部隊第三大隊的統計不實,此當屬一種缺少根據的猜測。造假之事在中國軍隊中久已成為一種陋習,而在日軍當時則頗難做到。這是因為故意隱瞞戰鬥傷亡在日軍條例里也是有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的。中日戰爭之初,日軍士氣較高,又是內部戰報,懷疑其不實,必須有確鑿的證據才是可以的。

咱們說個簡單的,

第三大隊滿員一千多人,我就算他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一,就剩下700人去增援,尼瑪死了

38個傷60人,就不進攻了,就看著被圍住的日軍被滅了?

得多弱智的智商才能信這個啊··

更不用說當年萬曆援朝的時候,前鋒1000人都沒有,日寇就憋出來一萬五的戰報了,李如松當時全軍覆沒也才五千啊····

人家這是有傳統的!

就像現在那些腦殘們一個一個信誓旦旦;日軍掃蕩死亡七八個··八路死亡好幾百··

幾千個鬼子下去掃蕩,死了七八個人就灰溜溜的退回城裡去了?

你是黑鬼子呢還是黑八路呢?還是黑國民黨連七八個鬼子都打不死呢?


這個神話的醞釀由來已久,自從甲午戰爭之後,一直到平型關大捷這幾十年的時間裡,與日本交戰無數次,憑我的印象,中國好像沒有勝績吧,每戰必敗,敗到心怵腿軟。中國許多人,一聽到大日本皇軍,就如同老鼠見了貓。

1931年日本大舉進攻中國,中國更是直接退避三省。一時間亡國論、投降論甚囂塵上,曲線救國論也大行其道,幾乎沒有人相信中國能打敗日本。一些機械唯物主義者認為中國的武器和國力都比日本差太多,無法和日本對抗;一些唯心主義者則認為日本皇軍都是天兵天將,中國還得走被蒙古族、滿族統治的老路。因此誰先投靠日本誰明智,都爭先恐後,偽政府、偽軍、偽警察、偽中國人遍地都是,比日本人還多。

中國人歡迎皇軍

就這樣。

而平型關一戰,讓中國人看到了大日本皇軍原來也是肉體凡胎,沒有不死的法身,而且落後武器照樣打敗先進裝備。

中共一不信神,二不信邪,三不信唯武器論,就是靠落後武器打敗先進武器起家的,所以碰到日本的先進武器,打起來很嫻熟。

------------------------------------------------------------------------------------

其它答案里有人說平型關大捷是吹出來的,還有人說打破神話的是台兒庄戰役,你們就別賣萌了好不好。

平型關大捷,為什麼國民黨叫它大捷,你們知道其深意嗎?就算平型關大捷是吹出來的,可是你們知道是誰吹出來的嗎?就是你們國民黨宣傳部吹出來的啊!

據我所知,中共在對外宣傳上,對於自己的勝仗,好像從沒用過「大捷」這個說法。淮海戰役叫淮海大捷了?遼瀋戰役叫遼瀋大捷了?這麼大的勝仗都沒叫大捷。倒是你們國府喜歡用大捷,屁點勝利都大捷大捷地叫,有時候連敗仗都叫大捷。所以我有理由認為平型關大捷就是你們國府叫出來的,當時國府的新聞鋪天蓋地地宣傳。後來中共也叫平型關大捷,是沿用你們國府的叫法。


先補充一張日軍甲種師團簡要編製。

上圖中,所有官佐的自衛武器,如指揮刀,手槍和望遠鏡等需自行購買。

從九一八開始捋一捋:

九一八,關東軍四萬,把十九萬東北軍打出了東北。用了多久?從1931年9月18日到1932年2月。

長城抗戰,日軍8萬,國軍25萬。唯一的喜峰口大捷,趙登禹和王長海打的是日軍一個500多人的先頭部隊,還沒能全殲,夜襲日軍的500人大刀隊僅生還20。萬福麟一個旅好幾千人被日軍一個大隊(相當於一個營)擊潰,15個日本兵,坐著卡車能佔領一個縣城。

綏遠抗戰,傅作義打的百靈廟大捷,殲敵600,還是偽蒙的偽軍。

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11個師,號稱15萬6000人,日軍約5600人。佟麟閣和趙登禹犧牲。

平型關,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2000人,板垣師團輜重隊加一個大隊及增援的一個聯隊約4000人,殲敵1000餘人,八路軍陣亡600餘人。

什麼概念呢?之前你用十個師去防日本一個師,結果被擊潰,自己傷亡一兩萬,日軍傷亡500,傷亡比40比1。絕望不絕望?老百姓也好,基層官兵也好,軍政高層也好,是不是覺得根本打不過日本?會不會認為日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察哈爾省日本人派了120多號人加偽軍就佔領了。

這時候你用一個師伏擊對面一個加強團,不但打贏了,傷亡還比對面小。是不是很提氣?我裝備不如你,訓練不如你,官兵身體素質不如你,甚至指揮體系不如你,但是只要指揮得當,有兵力優勢,還是能贏。

――――――割――――――


這個日軍軍部要背鍋,戰爭開端以後,無論日軍軍內還是議會國內輿論都是一股樂觀情緒,你看後面日本天皇跟他的兩個總長對華就知道了,更妄論《戰場美談集》這類雜誌渲染的皇軍不可戰勝勢如破竹之類話語:

「陛下問杉山參謀總長:「如果日美開戰的話,作為陸軍確信多久能夠收拾局面?」總長回答:「僅南洋方面打算用三個月予以解決。」陛下進一步朝向總長:「你是支那事變爆發當時的陸相,記得那時你曾說『一個月左右就能解決』,但已經四年之久不是還沒解決嗎?」,總長感到惶恐,羅羅嗦嗦地辯稱支那內陸地域寬廣未能按照預計展開作戰等等,陛下對總長厲聲責問:「說支那內陸地域寬廣的話,太平洋不就更寬廣了,怎麼就確信只需要三個月?」,總長垂頭無以應對……」~~~近衛筆記

而七七事變之後的發展確實能讓日軍有如此感受,就說華北,平津作戰同時打響,結果南苑慘敗,天津38師以絕對優勢不能吃掉日軍留守的3個步兵大隊,反而被拖到39旅團在南苑戰鬥立馬反撲天津,河邊旅團第二聯隊打垮傅鴻恩後在大紅門南截住佟麟閣趙登禹,三千將士陳屍,北平不攻自破。

然後東條英機的察哈爾軍配合香月清司第一軍成功在平漢線擊潰劉峙和商鎮,中國軍隊平漢線大潰敗。

接下來日軍兵鋒直指太原,太原會戰開始,王靖國、李服膺貪生怕死,把雁門關外諸要塞拱手相讓,輿論嘩然,李服膺因此被閻錫山處決,而後趙承綬何柱國騎兵軍被酒井旅團擊敗,原平姜玉貞旅以全旅陣亡的代價替衛立煌爭取了10天時間,衛立煌八萬多人跟板垣師團決戰,戰鬥後不久郝夢齡劉家琪等將領死傷,這種情況下八路軍從側翼打出一個勝仗,別說是輜重部隊了,就是把第5師團的全部炊事兵排頭砍了對全國抗戰都是一種鼓舞。


題主問的是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怎麼來的,結果幾個不審題的黑子在那巴拉巴拉平型關如何假。

黑子的水平這麼低我就放心了。

————————————

至於為什麼日軍有不可戰勝的神話,那是因為之前的中日戰爭不管是大的戰役還是小的戰鬥,中國軍隊沒有打贏過,更別說幾乎全殲日軍某一支部隊。


你開個二級車好幾回摸掉一個豹1,人家還給你個天神下凡獎章呢

連用伏特加做遊戲的干GAY都明白的事兒,你咋就不明白呢……

經過提示是神擋殺神,搞混了


一群驢唇不對馬嘴,審題都審不清楚的人。

題主問的不是平型關為什麼被吹。

而是日軍戰鬥力為什麼吹的這麼厲害。

1895年和日本乾的時候基本上沒人把日本人放在眼裡,清末稱日本為蕞(原寫為「撮」,評論指正「蕞」)爾小國,等到1895年簽了《馬關條約》,1905日俄戰爭擊敗沙俄,日本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一戰接盤德國在山東特權,21條,在中國人眼裡,日本就成了一個真正的帝國主義國家,和英法俄一樣,是大國強國。

再說到日本不可戰勝,奉軍張作霖和日本合作多,等到郭松齡反奉,日本人往鐵路邊一站,郭松齡就不敢進攻了,側面說明了,學生知道老師有多厲害。東北軍膽子都嚇沒了,九一八以後不抵抗,一個騎兵中隊120人佔領熱河全省。1.28打了幾個月不敢打了,長城抗戰打了幾年,慢慢的日本人挪到了北平城。國府還不敢宣戰,什麼《何梅協定》《淞滬停戰協定》。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正是 北洋政府、奉軍,國民政府、東北軍 吹出來的

相反人家十九路軍,東北抗聯就沒說過什麼日軍不可戰勝。


從甲午戰爭開始,中日交戰中國一方絕大部分以敗仗收場,稍有幾個小戰鬥打成相持或者擊潰也是中國方面損失慘重日軍損失不大戰略性撤退,更沒有任何一場全殲日軍的戰鬥,真的沒有。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日本人當時吹的,也是大力向中國人推廣宣傳用來打擊中國軍民抵抗意志的,說實話,效果還是不錯的。而9.18後的大小几百次作戰結果也基本上是這個樣子,盧溝橋事變駐守北京天津的29軍十幾萬人,日軍近萬人,經過幾天作戰,29軍這支也是長城抗戰很彪悍的軍隊損失慘重,副軍長,師長,旅長等等都戰死一大片,不可謂不頑強。但是最後戰果是幾天丟了北京,天津以及幾乎整個華北在內的地區,軍隊到河南才收攏住,10大概只有一兩萬人,日軍傷亡據說幾百人,戰死不到百人。而廣大華北大平原上,日軍為了能更快進佔這片地區,往往一個小隊甚至半個小隊,十幾個日軍或者七八個日軍刺刀上挑著一面日本國旗,進佔一座幾百上千中國軍隊駐守的縣城,控制幾十萬人口的一個縣城的事情遍地都是。當然,中國軍隊大多數時候在日軍到達前幾天都已經撤退了,少部分開城門那車小膏藥旗列隊歡迎的也有。


說平型關戰鬥前沒有勝仗,應該是不對的。長城抗戰中國軍隊有幾次偷襲擊潰日軍的例子,雖然並沒有行程乘勝追擊日軍支援火力一到就不得不退回來。而長城抗戰中,裝備很差的西北軍面對日本最精銳的常備師團,損失也是非常大的,中日戰損比是15:1左右。同樣的案例,東北義勇軍和吉鴻昌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也打過不止一次的勝仗,當然這兩種國民政府不承認力量,國軍也不可能算自己的戰果。

說平型關戰鬥前沒有全殲日軍,應該是不對的。華北大平原,日軍幾人十幾人收割縣城的時候,路過村莊也肯定是堅持傳統燒殺搶掠姦淫無道,華北平原出現多起當地民眾奮起抵抗全殲日軍小隊的事情。當時國民政府的報紙也有多次報道,日本史料也多有證實。只是這種全殲,國民政府的軍方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自己的戰果吧。


而平型關伏擊戰,算是中國軍隊,中國軍人正式的在大規模作戰中全殲日軍取的勝利,雖然傷亡基本上也快1:1了,但是這個傷亡比例,與整個抗戰中,中日兩軍總損失比例7:1(也有資料10:1),算上平民傷亡就更大的比例看,依然是很不錯的了。

這場戰鬥宣告了一點:日軍不但可以在大規模作戰中戰勝日軍,還全殲日軍1000人。這才叫真正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而且,我能這樣說么,抗戰中,中國軍隊包圍並全殲日軍的大規模作戰真的不多,尤其是正面戰場,大多是擊潰戰,包括徐州會戰中的台兒庄戰鬥。


補充一點,有人說平型關伏擊戰就是一次伏擊戰而不是戰役,這點其實也對也錯,平型關伏擊戰是一次伏擊戰,但是這場伏擊戰還包括附近阻援的幾隻部隊,最近的敵人援軍就差幾百米。而且,平型關伏擊戰是整個平型關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了減輕正面與日軍作戰的國軍兩個軍的一次牽制戰役。整個戰役中方投入兵力接近15萬人,日軍投入兵力接近5萬人,雙方20萬人的作戰,肯定算是戰役級別了吧。為了能把正面日軍牽制在陣地上,讓八路軍順利殲滅包圍圈的日軍,正面的國軍也是下了血本的,其中國軍17軍軍長高桂滋帶領的一個軍堅守在最前線,在本來原定的晉軍支援始終沒有來的情況下,高將軍誓死守衛在陣地上,自己部隊幾乎損失殆盡。平型關戰役結束後,《大公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高桂滋殘兵血戰》,其中寫道:「主軍(晉軍)頓兵不援,這一旅孤軍苦戰半月,全軍犧牲殆盡,壯烈慘淡!是中國人,都會對高將軍所部的將士們給予深切敬意。」上一張高將軍照片,典型關中大漢的形象,說實話照片如其人一樣。

高桂滋將軍作戰勇猛也是得到了國共雙方的讚賞的,當時毛主席都曾經讚揚過,說:「閣下率領數千健兒殺敵,光榮歷史,國人同佩!」

高桂滋將軍深感八路軍的作戰方法十分適合敵後作戰,多次派遣人員去八路軍學習作戰方法,在國軍中算是走的和八路軍比較近的。因此老蔣也是對高將軍各種責難,所有打光的軍隊編製都被撤銷了編製,其他方面也個各種限制和侮辱。但是在中條山戰役中,有敵特和副官勸說高將軍叛變投敵,因為高將軍早年與汪精衛有不錯的交情,但是高將軍誓死不降。

平型關戰役是國共合作的第一戰,也是配合相對不錯的一戰,雖然作戰中有幾隻國軍望風而逃,原計劃的一些支援甚至戰役後都沒有到。但是,平型關戰役是國共合作完成的一次作戰,這次作戰損失不可謂不大,大概損失數萬多人,而也殲滅日軍數千人。

所以,當我們談論著平型關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的時候,請也不要忘記那些為了創造這個神話而在正面頑強阻擊敵人的國軍將士。國軍從老蔣到底層軍官,雖然烏七八糟的人數不勝數,但是,還是有很多國軍將士很好的完成了作為一個中國軍人應盡的責任的。


這個神話是這麼來的

從甲午戰爭開始,人頭比不斷上升,打到抗日戰爭中期大概相當於60比零了

你見過人頭零比60翻盤的比賽嗎?

各種塔下強殺,一對三秀操作

落後這一方覺得對面都是神很正常

平型關大捷就是我方螳螂到六以後利用被動和地形靠操作和意識在對面支援到來之前拿了對面滿級打野的一血

然後高地掛機的中單肉裝卡牌公屏打出666的故事


一,宣傳需要。體現國民黨的無能。

二,國民黨真的無能。

1,平津保衛戰(1937.07.07--07.30)日軍死亡127人,負傷384人;第29軍陣亡5000餘人。

2,南口會戰(1937.08.07--08.27)日軍傷亡2600餘人,國軍傷亡29376人。

3,三、凇滬會戰(1937.08.13—11.12)日軍傷亡4萬餘人,國軍傷亡333500餘人。

而且整體上日軍如同打人機勢如破竹一路從北平一個月不到打到上海(兄弟們我這麼寫是誇張拉,但是後面一年內確實日本侵佔了淮海地區,甚至發生了南京大屠殺,打掉國民黨首府。整體上日軍勢如破竹從北平打到上海也沒毛病,只不過打下上海的時間比較早罷了),佟凌閣(佟麟閣算是我們後世誤傳)趙登禹這樣的將領就這麼沒了巨窩囊。這時候沒有個平型關打打氣,怕是真的要涼了。

最後吐槽一下,我選取這幾個戰役是因為這幾個戰役發生在平型關之前,而且較為重要,平型關之後的不做討論


我就想看看還會出現多少個從「我八路軍在晉北平型關與敵萬餘人激戰,…將進攻之敵全部擊潰,所有平型關以北之辛庄、關溝、東跑池一帶陣地完全奪取,敵官兵被擊斃者屍橫山野,一部被俘虜。繳獲汽車、唐克車、槍炮及其他軍用品甚多…。」這段話裡面看出來「共產黨吹殲滅萬餘」的高材生的


看到高票學術大師荒木飛呂在那裡瞎扯淡,我也是醉了。

竟然扯淡說平岩大隊(第三大隊)全員參加與八路軍戰鬥?老哥呀!你看看中共研究平型關的體制內專家高鳳山敢這麼扯淡嗎?

第三大隊當時和國民黨打的焦頭爛額,竟然還扯淡說是和共產黨打?你買本《濱田聯隊秘史》再說。

至於說荒木飛呂大師說殲敵1萬是蔣介石說的,抱歉,殲敵1萬還真是八路軍吹的,怪不到蔣光頭身上。

下面出示的1937年9月26日的捷報。是八路軍本部(參謀部)公開發給「前總和各(電)台」的宣傳速報。

稱平型關大捷的「九月廿五日,我八路軍在晉北平型關與敵萬餘人激戰,…將進攻之敵全部擊潰,所有平型關以北之辛庄、關溝、東跑池一帶陣地完全奪取,敵官兵被擊斃者屍橫山野,一部被俘虜。繳獲汽車、唐克車、槍炮及其他軍用品甚多…。

姜克實: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

在國內從4000人,3000人幾經輾轉已形成定論的「殲敵1000」的數據,基於兩個自動車隊和一個輜重行李隊全員被包圍,殲滅的認識基礎上。可是現存日軍的多種檔案記錄都可證實,自動車隊並沒有被殲滅,即八路軍確實布下了「口袋陣」,卻沒有收住袋口,使車隊大半逃脫。還有一個證據也可證明此事,即前線21連隊第三大隊第12中隊的一小隊,曾經於10:30趕到現場救援,並同車隊一起撤回。

   至今幾乎沒有國內的研究觸及到以上事實,都認為三浦部隊的増援隊在關溝村受阻,而自動車兩個中隊被「全殲」。可是、前述戰鬥詳報明確地記載著步兵增援小隊的到達時間,軍醫豐田志郎的陣中日記中也有25日「接到自動車隊遭到襲擊的報告,三浦部隊長派出增援部隊(12中隊)的記載。

   其實各種誤解,都出於《濱田聯隊史》的敘述中。此說的要點是:

   (1)為救援自動車隊,平岩大隊幾乎全部出動,回援小寨村附近汽車隊。

   (2)救援隊未能達到小寨村現場,反而被圍困在後勤所在的關溝村。

   此說曾被國內不少論文引用,至今仍為「全殲」日軍車隊的主要論據。關於《濱田聯隊史》,由於此書首先借用了生還者大賀春一的證言,生動地描繪了曾不為人所知的行李隊受難的場面(後述),所以被視為重寶,但在引用時幾乎沒有人對此書的敘述方法和資料來源進行過質疑,批判。其實此書的敘述部分很多都在誇張,提示的傷亡數字和記錄史料格格不入[12]。必須牢記,在存在相關記錄時,首先採用第一級記錄史料(個人日記,戰鬥詳報,電報等)才是學問研究方法的鐵則。聯隊史類的第二手資料僅有參考價值,而小說,報告文學(如兒島襄《平型關》,越智春海《平荊關》)等,雖比回顧談要強一點,但即使接近於事實,也沒有什麼學術上的引用價值,怎能作為歷史根據?。

   若仔細讀,可以判明《濱田聯隊史》有關此段的記載源,大部分來自於第九中隊森山正曹長(當時職位),和第三機關槍中隊指揮班長松丘德雄等人的「體驗記」一文,不是當時的記錄,當然不一定正確。且細看森山回顧的內容,可發現其並不是在敘述救援汽車隊,而講的是「掩護師團衛生隊」[13]。

   筆者認為該書最大錯誤在於把午前的小寨村汽車隊救援,和午後的後方基地關溝村危機兩碼事混同到了一起。對照下豐田軍醫的日記,我們可知,在接到車隊被伏擊的報告後,三浦旅團長受先派出第12中隊(中的一部分)去救援,時間應該是在10﹕00前後。此被派往救援的部隊,即是前述戰鬥詳報記載的到達現場的一步兵小隊。

   而關溝村衛生隊的危機發生的時間應該在下午15﹕00之後,即自動車部隊的狼狽撤退引來了乘勝追擊的大股八路軍,才發生了關溝村危機。八路軍115師戰果報告中稱「於十二時許已佔領關溝、辛庄、東跑池一帶敵陣地,繳獲汽車五十輛,滿載軍用品,俘虜二百餘人,敵傷亡甚重。但戰鬥尚未解決,仍向東跑池、團城口以東地區激戰中」,[14]指的就應是這一段。

   此時在關口南三角山頂高地苦戰的平岩大隊,不可能有很多能力救援,派出的只不過是在關口設營的大隊本部附近活動的各隊散兵。從記錄史料上可確認的救援部隊僅僅是幾輛卡車和大隊本部(26日夜返回),與第十中隊的一部分。另外從豐田日記中「敵徹夜吹號打鼓攻擊」,彈藥補充「在午夜三點到達」等記錄上看,戰鬥主要在傍晚至夜間進行,所以關溝村危機發生在小寨村救援之後的看法,應該是正確的解釋。

以下為平型關大捷日軍傷亡軍人名錄,在其他文章中略有更正,但大體如此。


看完上述答案,我覺得是白看那麼多年的中文。。題目後半句「這個神話」的指代難道不是前半句「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莫非,我的中文是火星人教的。。


不寫個都不行了!一幫蠢人或別有用心的人。。。。主動進攻和被動防禦是其與其他戰鬥不同的閃光點,有人會說也有其他主動進攻的戰鬥啊!注意我都沒說戰役,我說戰鬥。。。問題是主動進攻還戰之而勝。所以為打破不可戰勝的神話,換句話就是敢還手了,還贏了!明白嗎?腦殘們,唉。。。。自輕自賤。。。。。何時休


日軍有一支一次性的二戰海軍和一支一次性的凡爾登戰役一戰法國陸軍。將日軍陸軍擱在二戰的歐洲,打不打得過羅馬尼亞還是個問題。但是日本在亞洲,亞洲獨立的國家沒幾個能打過這支一次性陸軍。

先放結論,日軍陸軍有戰鬥力的,就是常備師團以及常備師團的預備役士兵,日軍沒有美、蘇、德那種動員能力,這部分士兵打光了,日軍就是軟柿子。

在中國勢如破竹的是第五師團(山西),第三、六、九(淞滬、武漢)等老牌部隊,在華北和硫磺島是109師團。在華北、馬來西亞是27師團。

這些部隊就是近衛師團、1~20師團、後來預備役組成的101~116師團、中國派遣旅團(27師團)、台灣旅團所屬的各支老牌聯隊。後來這些部隊在華北又抽調一部分組成混成旅團,混成旅團改製為50、60系列師團,大致上日軍能戰的部隊也只有這些。

後面組建的20~40系列,70~90系列等,戰鬥力不行。

本間雅晴是在冀中出名而不是菲律賓戰役突然冒出,山下奉文在冀南而不是馬來亞冒紅。

關東軍、南方軍、中國派遣軍等只是任務安排,實際上能打的就那麼點人。

總體上大概是40個師團左右,近百萬人。武漢會戰前,日軍在華編製還沒20、30系列師團,都是實打實精銳,85萬人都壓在中國戰場了。武漢會戰以後,這些部隊才從中國撤出去其他戰場。比如40年的關東軍、41年以後得南方軍。

這些部隊在37年侵華的時候,當然是不可一世的。戰績上也確實說明一切,兩三個師團就可以橫掃津蒲線,平漢線,四個師團就可以打進太原,八、九個師團就可以將大半個國軍打潰敗,一個旅團就可以沿著長江順江而上連著串了十多個國軍師。

中國軍隊直到1937年9月25日,才有了平型關的勝利。

直到1938年,共軍才有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晉西北反七路圍攻,國軍才有台兒庄(獲勝)、富金山(打出血性),這樣的史詩級別勝利。

這樣的日軍,所以才是不可一世。截止到1938年10月,日軍所有的作戰方案只有五台作戰失敗,上面的勝利只能算是戰術上勝利,所以說日軍是不可戰勝的。當然這個戰績全靠東北軍、中央軍、西北軍各系小軍閥襯托的好。

去了歐洲,一個斯摩棱斯克戰役就能讓日軍驚呼昭和男人血已經流盡。那有在華北、太平洋慢慢放血這樣的滋味


各位大佬們

九年制義務教育難道沒教審題嗎


據郭岱君說「這仗怎麼打」是汪精衛的口頭禪

胡適,宋哲元,張學良,還有誰忘了都認為和日本人開戰秒輸。

當時日本已經是工業化了,中國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國家的動員能力也根本不能比,所以蔣「以教育掩護動員」

說中國戰略縱深大的,當時西南有川軍,滇軍,中央的命令進不去,人進不去。

士兵的文化素質也差很多,據說中國連排一級的軍官都有許多文盲。

裝備差很多就不說了。

而且,先是甲午戰爭後有日俄戰爭,紅藍buff加身。當時奉軍在國內軍閥里裝備算好的,飛機坦克都有,直接就跑路了。長城抗戰有很多中國軍人拿大刀上戰場。

這樣想,日軍不可戰勝就不太不好理解了吧


題主是想問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怎麼來的吧。這涉及傳播史,問題很大,回答不了。

只能舉個例子,讓題主感受一下日軍作戰能力,了解下中日兩軍一點差距。

不喜歡的就別看了。

與行李隊作戰中日方的對戰者中並不包括70餘人的輜重兵,應只是步兵高橋小隊15名,歸隊兵5名,加師團司令部橋本中佐一行7人,共27名。最大可能擁有2挺11年式輕機槍(國內稱歪把子,步兵每小隊裝備2挺),其餘的70餘名特務兵,基本上沒有步槍。雖可能出現用護身刺刀,馬槍抵抗的行為,但不會去參加步兵組織的作戰,因為其一,此種輜重兵特務兵沒有受過任何戰鬥訓練,其二是沒有槍支彈藥,其三,當事者的證言中也只有逃竄的記錄,沒有抵抗,參戰的記錄。

9月25日在小寨村西一公里的行李隊伏擊現場真正和八路軍大部隊對戰,並堅持了四小時的,僅僅是高橋護衛小隊的步兵,戰鬥力加上歸隊兵5人,橋本中佐一行7人,最多也不會超過30人,兩挺輕機槍。

行李隊「神」嗎?他本身就沒有作戰的功用,沒必要「神」。但是扛了4個小時幾乎玉碎的步兵小隊不神嗎?


哪個神話?


吹來的。

抗戰時宣傳需要,現在也是宣傳需要。

平型關大捷是一次抗戰中的一次重大勝利,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這僅僅是一次戰鬥。

平型關大捷發生於1937年9月25日,正是國共第二次合作觀其建立開始,而且日本侵華戰爭發動以來,正面戰場的戰役結果基本都以敗退為終。共軍方面出於政治宣傳目的,為了表現出合作姿態積極抗日的態度,以及鼓舞抗日民眾的心理需要此類宣傳。

但是這個勝利僅代表此次戰鬥——以伏擊殲滅平型關附近日軍部隊和繳獲物資為目的。

勝利要區分判斷標準,是戰役勝利還是戰鬥勝利,戰鬥是以一次進攻還是最終戰鬥結果。平型關大捷符合戰鬥目標和戰鬥結果都勝利的例子。

以戰役結果判斷,日軍早起侵華部隊幾乎不可戰勝;但是戰役中每個戰鬥看結果,日軍還是多次被阻擊以至於被迫改變戰術,轉移攻擊地點,這些勝利來看,日軍並非戰無不勝。

熱河戰役(1933年),以戰役結果看,最終失敗,但是戰鬥過程中有如下勝利:

東路熱河省軍董福亭旅駐北票及朝陽南嶺,22日,日軍第八師團第四旅團在飛機、鐵甲車配合下,發動數次進攻,戰鬥極為激烈。東北義勇軍耿繼周率部迎敵,阻擊日軍不能前進

1933年3月1日,日軍第八師團主力開始進攻葉柏壽,遭到守軍黑龍江省軍於兆麟旅的抵抗,日軍約5000多人,有飛機9架、坦克30餘輛與陸軍配合向中國守軍陣地猛烈攻擊,激戰六、七個小時。於兆麟旅傷亡很大,六八八團第一連連長以下全部陣亡。但是,朱碌科陣地在二十九旅六八四團增援下,始終沒被攻下,日軍只好繞過葉柏壽直取凌源

長城戰役(1933年)最終結果失敗,期間的小戰鬥還是多次勝利:

在歷時三天的榆關抗戰中,日軍不斷從東北增加兵力,集中陸海空三軍從地面、天空、海上向榆關城內發起猛烈進攻。靠著先進的武器,日軍步步緊逼,先後佔領了南門、北門、西門。面對著兵力和武器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守城的中國軍隊抱著必死的決心,幾次奪回失地;城門被攻破後又與日軍展開巷戰。

不舉例了,這類形容在歷史課本里也多次出現。

平型關只不過是單次戰鬥的一次伏擊勝利,發生地點也並非戰略要地,這次勝利的宣傳意義大於戰鬥勝利意義。即能鼓舞民眾和部隊,也提升了國共雙方合作中的共方資本。

至於建國後極力宣傳的原因,除了建立民族自豪感之外,也還是有一些其他意義的。比如,LOL 的主播,一種是直接誇自己很厲害,但是看他直播的人並不多;一種是誇對面和自己對線選手特別厲害,最後還贏了對方,看這種主播比賽的人比上一種多。

至於這個當時被承認是因為日軍吹的,國共吹的,一起吹的。日軍初期確實厲害,國共不給力,就都吹嘍。

題外:查看問題有沒有重複的時候看見了這個問題:

平型關大捷日本損失多少? - 歷史

前兩名的回答一個引用薩蘇最早的文章說日本的史料珍貴

另一個引用薩蘇文章的日本資料說是1000人傷亡。

我感覺很好笑的原因是看見了下面這個,我也覺得這兩個回答中的史料真的很珍貴

盧溝橋事変から、すぐに日本軍は山西省に進入し、太原を手に入れようと企てた。國民政府はこれに対し太原會戦を組織、八路軍が山西の前線として會戦に參加した。9月に橫暴な日本軍が平型関に向けて進軍を開始、平型関の東側に潛伏していた八路軍115師団がそれを攻撃した。この攻撃によって、1000人を超える日本軍を壊滅させ、多くの軍事物資を手に入れたが、これは「平型関大捷」とよばれる、中國抗戦以來の大捷(大勝利)であった。

——中國の歴史教科書よ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歴史』第4冊 50ページ~55ページ)

不過我記得薩蘇自己後面的文章都承認日文資料是翻譯的中國資料了。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的日本天皇有沒有實權?
如何看待「潘基文駁斥日本質疑他出席北京閱兵」一事?
抗日戰爭時期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對抗日軍的武器/裝備?
一個抗戰的故事有人知道是真的假的,有出處嗎?
如何看待國家公布抗日英烈中國民黨將領佔三成?

TAG:歷史 | 軍事 | 抗日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