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反映了深刻歷史流變的歷史地理學意義上的地名遷移?

比如雲中名稱的南北移動、太原名稱的自南向北移動、北平名稱的東西移動等。

西方對殖民地的命名。


先佔個樓。

地理這門學科,研究的是人地關係,而地名是人與地發生關係的最初級產物。地名的變化(更替、遷移等),背後都是人的變化。

前邊幾位答主都說了不少例子,我稍微補充一些。另外,例子是舉不完的,最好能總結出一些理論性、規律性的東西。

地名的遠距離遷移,多與人口遷移有關,「新豐」就是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西漢高帝定都關中,因太上皇思念故鄉豐邑(秦屬沛縣,今江蘇豐縣),意欲東歸。劉邦為了取悅父親,就按照豐邑的城市街里改築秦驪邑,並分徙一部分豐民到驪邑來,因此叫「新豐」(高帝七年只置縣,並未改名,高帝十年太上皇崩後改名新豐。故城在今臨潼縣城東7公里新豐鎮西的長窵村附近)。傳說新豐的街市與幾千里外的豐邑完全相同,移民從老家帶來的雞和狗等,一放開就能找到各自的家(動物應該不止是依靠形象來識別居所,我本人對這個傳說是不大相信的)。而到東晉南朝時期,由於北方戰亂,人口大流徙,從北方遷播到南方者,稱為僑人,東晉南朝政府多在僑人比較集中的地區,以僑人原籍地名借地重置政區,叫做僑州、僑郡、僑縣(甚至還有僑鄉、僑里),簡稱「僑置」或「僑立」。《宋書?州郡志》:永嘉以後,「司、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隋書·食貨志》:「晉元帝寓居江左,百姓自拔南奔者,並謂之僑人,皆取舊壤之名,僑置郡縣,往往散居,無有土著。」隨著關中百姓的南遷,新豐縣也曾被反覆僑置,新豐這個地名也就發生了多次遷移。如東晉元帝時在今湖北荊沙市西北僑置新豐縣,屬新興僑郡。南朝梁時改名安業縣。而南朝宋時,又在今湖北襄陽縣北僑置新豐縣,屬京兆郡,梁時廢。南朝齊時,又析博羅縣置新豐縣,屬南海郡,治所在今廣東省新豐縣東北長吉屯。隋開皇十八年改休吉縣,大業初併入河源縣。明隆慶三年再析河源、英德、翁源三縣地重置長寧縣,屬惠州府。民國3年因與江西、福建長寧縣重名而復更名新豐縣。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南方多有僑置新豐縣,但關中地區的新豐縣仍然存在,直到唐代才最終被廢。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今天北京周邊各郊縣,就有許多從山西搬來的地名。大興區鳳河兩岸有長子營、沁水營、河津營、潞城營、蒲州營、霍州營、趙縣營、屯留營、黎城營、大同營等村落;房山區有石樓村;順義區西北有有稷山營、夏縣營、河津營、絳州營、紅銅(洪洞)營等、趙顯(縣)營。這裡的長子、沁水、河津、蒲州、屯留等,都是明初山西省內的州縣名,趙縣比較特殊,屬於河北。原因就在於元末明初時,由於華北地區長期戰亂,人口銳減,土地荒蕪,而太行山以西的山西省,卻因為戰亂較少和外地流民的湧入,變得地狹人稠。明政府為了加快充實河北的人口,恢復當地經濟,便開始從山西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移民。據《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一年,「徙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泰康諸處閑廣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洪武二十二年,又以「山西地狹民稠,下令許其民分丁於北平。」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命戶部遣官核實山西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又《明史·成祖紀》:「(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京。」「(三年秋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京。」至於移民的安置方式,從地名上觀察,則是採取以原籍地為名設置聚落,分散屯種。這樣,明初山西省的州縣地名便被成批的搬到了北京。

(待續)


地名的流變很有意思,簡單說幾個例子,以期拋磚引玉。

(1)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遷都

最典型的就是楚國。楚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在湖廣一帶,然戰國末期為秦所迫,國都屢次東遷,直到今天的淮河流域。項羽據此地稱西楚霸王;漢因之,置楚國於此。故而後世這一帶也逐漸稱作「楚」。比如今天的淮安市淮安區,就曾稱為楚州區。

另如鄭國由陝西東遷到河南,後世鄭國故地設為鄭縣(今屬陝西華縣),而遷移後的鄭國,如今叫做新鄭(河南新鄭)。

還有個例子是地名的分化。上古「」相通,泛指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但後世分化,越指代東南沿海,粵指代珠江流域。

(2)東晉和南朝的喬郡喬縣

比如,晉喬置蘭陵郡於今江蘇常州,如今常州仍然有「蘭陵」的別稱。

最著名但仍存在爭議的一例,是廣東東莞。最初東莞郡在今山東臨沂日照一帶(今仍存東莞鎮),後東晉喬置東莞郡於常州一帶(和蘭陵相近)。而同時東晉在今廣東東莞設立「東官郡」。有學者主張,原北方士人流寓江左後,復又散播嶺南,他們經常將「東官」訛寫作故郡「東莞」,後世積非成是,唐朝中葉,「東官」被正名為「東莞」。

(3)中土地名的海外拓展

台灣屏東今有「潮州鎮」,乃潮州移民懷念故鄉而取名。

另有日本的兩例。

1 平安京(今京都)為仿長安洛陽的格局所建。建都之初,稱左京(東半部)為「洛陽」,右京(西半部)為「長安」。後世右京長安荒廢,只剩下左京洛陽。所以「洛陽(rakuyo)」逐漸成為京都的別稱。戰國大名們念茲在茲的「上洛」,就源於此。

今天,京都仍然有「洛陽幼兒園」:http://www.rakuyo.ed.jp/kinder/

洛陽高中」:http://www.rakuyo.ed.jp/

2 鎌倉末年,日本有禪僧夢窗疏石,他覺得小田原一帶的風光很像他想像中的中國湘水流域南部,於是就把今天的神奈川縣南部稱作「湘南(shonan)」。

如今,仍然有JR湘南新宿線:湘南新宿ライン

到了上世紀末,漫畫家井上雄彥用自擬的「湘北(shohoku)」,泛指神奈川西北和東京武藏野地區——

寫到這兒,你能想像櫻木花道一邊騎單車,一邊啃著一串湘北特產——火宮殿臭豆腐嗎?


1.州名的流變

從武帝設置十三刺史部,帶州的名字成為準一級行政區劃以來,州的地位實際上處於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武帝十一州,晉州十九,晉宋多置僑州,梁魏濫設州郡,到南北朝末年,200多個州已經失去了其初設時的全部意義,於是被降為二級行政區劃,唐宋,重要的州不再使用州的通名而是叫府。事實上,唐州幾乎等同於漢郡或比漢郡更小,比如與漢初十一州同名的唐州與漢郡不那麼嚴密的對應關係如下:

唐州 漢郡

幽州 燕

冀州 信都

并州 太原

青州 齊

徐州 彭城

兗州 魯+任城

豫州 汝南

荊州 南郡

益州 蜀

揚州 廣陵

涼州 武威

但州的下降軌跡仍未結束。到了元朝,二級行政區劃被分為有統轄關係的兩層:路和州,一部分州被提升為路,州命名的區劃地位進一步下降。

明廢州倚郭,民國州改縣,是對現代地名影響、變化最大的兩個事件,而其導致的地名流變,大概就是薊縣這類遷移:古薊縣在今北京西南,而唐於漁陽置薊州,薊縣改名析津乃至大興,成為首都,而薊州失去附郭,後改名薊縣。雖然這一流變完成於民國,卻肇始於隋唐對行政區劃的重構。

2.隋唐間的地名重建

為了解決南北朝的地名濫置問題,有兩撥努力:一是高洋的並縣,二是隋唐的復縣、省郡。

這兩撥努力合力造就了縣級地名大量的「地名流變」。

一種典型的情形是:北齊將A、B兩縣並為A縣,縣城設在原B縣城。隋朝復縣,原B縣城為核心的原B縣區域得名A縣,原A縣區域另尋他名。

典型的如安喜盧奴二縣。北齊時兩縣和唐縣合併為安喜縣,治原盧奴城——此盧奴城自中山靖王以來均為中山國都、中山郡治,後為定州州治,甚至後燕都城——後隋唐分縣,以故盧奴城為安喜縣,以故安喜城為望都縣(後遷走,安喜城遂廢)。

而附近的蒲陰北平二縣情況類似:北齊合併為北平,隋分置後原蒲陰縣域得名北平,北平原縣得名永樂,而永樂一名得自遼東遷來的僑縣名。

郡奪州名的情形則更加奇葩。

有個複雜的故事。自漢以來涿郡治所在涿縣,一切很和諧,後來曹丕不知道為什麼把涿郡改為范陽郡(為了讓劉備他們家從此一吹牛就吹錯?),這樣範陽郡治所在涿縣,俗稱范陽,下邊還轄個范陽縣,俗稱小范陽(類似於上下武昌)。後來楊堅撤郡,但涿郡被叫范陽已經久了,可能還摻雜了范陽盧氏這類大家族的意向,原范陽郡治涿縣改名范陽縣。原范陽縣怎麼辦?一查原來這附近有個遒縣,現在已經廢了,因此就改遒算了,後來又改名容城,這又是個漢縣名,可惜也是張冠李戴。倒霉的遒縣後來終於重置的時候,也只好用新名淶水。變化見下:

涿-范陽

范陽-遒-容城

遒-淶水

3.僑縣

南方的僑縣大家已經舉了許多例子。北方實際上也有許多僑縣導致的地名變化,上面提到的永樂縣南北朝時由遼東內遷並一度奪原縣名即為一例。

北方在宋遼時期也有僑縣,比如契丹陷定州後擄民北遷,在今唐山設立僑置的安喜、義豐、望都三縣,以及今密雲一帶的行唐。這些僑縣中安喜留了下來,金奄有華北後為免與原來的安喜縣重名,改名遷安。


我舉殖民地的例子吧:

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脈vs阿爾卑斯山脈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vs威爾士


推薦閱讀:

鬱林(鬱林)當年改名為玉林,當地人是怎麼改口的?
中國有哪些地名的起源很浪漫或者很特殊?
理論上說地名可以作為人名使用嗎?
外國地名為什麼有的都帶「聖」?
中國有哪些詩意的地名和街道命名?

TAG:地名 | 歷史地理學 | 人文地理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