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5 年左右的中國,降低霧霾必須依靠天然氣替代煤炭(煤改氣)嗎?

在2月28日發布的柴靜製作的《穹頂之下》視頻中提到:

現在世界平均的天然氣占能源結構的比例是很高的,大概24%,因為天然氣是相對清潔的能源。那中國是多少呢?我們只有5%。中國並不是煤多、貧油、少氣的國家,我們天然氣探明佔22%,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大量的天然氣埋葬在中國大地之下,黑暗不知名的深處。我們石油探明量是38%,在每年探明這些儲量當中,比如說天然氣探明9000億立方米,但我們開採了多少呢?1000億立方米,有大量的資源我們知道它在哪兒,但卻沒有去開採,為什麼會這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美國來說,他們有6300家天然氣石油公司,我們有幾家呢?3家,其中70%集中在一家手裡——中石油。如果我們開放這個市場的話,我們天然氣的產量可以翻一番,我們探明儲量可以翻一番。

↑文本來自 新浪財經 整理

針對這一結論,微博用戶 @ 曹山石 轉發國金證券研報(目前未找到除這條長微博以外的其他來源):

國金證券今天發研報:從數據看柴靜《穹頂之下》的漏洞。在向柴靜表示敬意的同時,行業分析師不認可「降低霧霾必須依靠天然氣替代煤炭」這一根本結論,並結合專業澄清:中國是否有一半的油完全失控?天然氣無法大量開採根源是否在於中石化的壟斷?大幅提高天然氣需求是否可行?中國油品質量有那麼差嗎?【節省篇幅,點擊鏈接查看長微博圖片】

↑文本來自 微博

其中表示:

「倫敦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減少霧霾必須降低煤炭消耗量,增加天然氣用量,英國就是這樣變好的,所以我們也要大幅提高天然氣比例。」——我能告訴你英國天然氣用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北海油氣田的開發嗎?天然氣生產出來當然要用啊,這不是因為有霧霾英國大量進口天然氣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用天然氣比煤炭要環保,問題是中國有那麼多天然氣來替代煤炭嗎?現在中國能源結構以天然氣佔比5%,但同時中國已經是天然氣第六大生產國和第五大天然氣進口國,未來這個數字還會增加。但依靠天然氣替代煤炭沒有任何可能,只能很小幅度的替代。按照全球25%的比例,中國要增加五倍的天然氣需求。這哪裡去買啊?其他國家的人怎麼辦?

↑ 文本來自上條長微博圖片

在查找相關資料時我碰巧發現,在正好一年前,有位專家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採訪時認為,短期內用天然氣來替代煤炭不靠譜:

全國各地的「煤改氣」工程在霧霾天氣下加速度運行著,但問題比效果更早露頭。北京、天津、河北、甘肅、青海、新疆等10餘個省區市去年啟動「煤改氣」工程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煤改氣」正面臨成本高、氣源不足等問題,個別地區出現的「氣荒」現象更為多地一哄而上「煤改氣」拉響警報。

以西安為例,自去年入冬以來,陝西省西安市曾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導致10萬多戶居民的家庭生活和取暖用氣受到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氣」。西安正常的日用天然氣用量約為200萬立方米,但2013年入冬後,用氣量曾連續多日保持在800萬到810萬立方米以上,最嚴重時用氣缺口達50萬立方米。 

近來出現的霧霾天氣,倒逼我們在環境治理上必須採取「重典治理」,但病急容易亂投醫。對於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煤改氣」的其他地區而言,西安的這次「氣荒」事件無疑是個警報。我國受「富煤、少油、缺氣」資源性特點的影響,預計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以煤為主的資源結構無法根本改變。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是努力的大方向,但欲速則不達,幻想在短期內全面實現「煤改氣」是不可能的,還是應該用更多的措施協同來破解供熱時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

↑ 文本來自 央廣網

以及,面對史上最嚴重天然氣供需矛盾,2013年11月4日,國家發改委連發兩份文件,要求在多渠道籌措資源、增加市場供應的同時,切實落實「煤改氣」項目的氣源和供氣合同,各地發展「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天然氣利用項目不能一哄而上。

在大氣污染治理「國十條」的硬約束下,各地燃煤鍋爐、燃煤電廠的天然氣改造如火如荼。北京計划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河北石家莊計劃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燃煤鍋爐、窯爐、自備電站的天然氣替代改造任務。

甚至連地處南疆、氣源偏少的廣西也宣布,未來幾年投資約610億元,加快建設天然氣入桂支線、地級市專供管道、縣級支線、城區管網及附屬設施,到2017年年底,廣西將實現全區各縣送達天然氣。

為此,發改委在一份名為《關於切實落實氣源和供氣合同 確保「煤改氣」有序實施的緊急通知》的文件中指出「由於部分地區『煤改氣』改造過於集中,有的項目實施前沒有落實資源,加劇了天然氣供需矛盾,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

發改委明確提出,審批、核准「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項目時,沒有落實氣源的項目不予批准,未經審批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擅自實施「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天然氣利用項目的,要限期改正;因氣源不落實擅自實施「煤改氣」等項目導致居民生活受到影響的,將予以通報。

在控制消費增速的同時,發改委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保持在產氣田高負荷生產,加快新區塊投產進度,加強與資源國銜接協商,儘可能增加進口。

此外,發改委還要求,各地要研究出台一些臨時性優惠政策,支持城市燃氣經營企業及大用戶利用儲罐等設施增加儲氣,提高調峰能力。而用氣峰谷差大的地區要抓緊研究推行季節性差價、可中斷氣價等差別性價格政策,開展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試點,促進移峰填谷,引導合理消費。

↑ 文本來自 經濟參考報

知乎也有一個討論串(但是只有一個回答):各地為什麼會有煤改氣「一哄而上」集中進行的現象? - 天然氣

其他相關討論:國外燃煤在能源供應中只佔一小部分?對於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緊缺情況,用什麼能替代現有的污染較大的煤炭? - 環境保護

最後,關於《穹頂之下》紀錄片的相關討論:

如何評價柴靜的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 - 環境保護

看完《穹頂之下》後你有哪些觀後感? - 柴靜(記者)


我國的化石燃料儲量的現狀是多煤,貧油,少氣,所以無論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出發,煤炭在能源結構中佔大頭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發達國家燒煤帶來的污染要比我國燒煤帶來的污染低很多。

原煤的入選比例,煤炭的燃燒效率,火電廠煉焦廠化工廠的環保配套設施,甚至鋼產量過剩,這些問題更值得關注。


不需要,燒煤也是能燒的很乾凈的。

大中型火力發電在完成燃煤超凈排放改造,並且關停小機組以後,電廠燃煤大氣污染物問題可以得到基本解決(我感覺自己都要畢業即失業啦)。

別的大中型燃煤企業面臨各方壓力,也已經不得不開始進行燃煤無污染減排改造。雖然排放指標相對於電廠指標還有巨大差距,但已經在改變,並且隨著監管的愈發嚴厲,大中型企業偷排的風險越來越大。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本來應該優先供應某些規模較小缺乏資金進行環保改造的企業使用,而在國內由於大中型企業使用量大、行政及資金資源多的優勢反而會被首先使用,成為某些大中型企業逃避改造、完成排污指標使用的燃料。再多的天然氣無法提供給污染壓力更大且更難治理的小微型企業,也就失去了其作為清潔能源的意義。


看看最近煤改氣天然氣短缺的新聞吧,改完了,大家卻挨凍,天然氣供不應求,天然氣價格上漲,農民更得承擔高天然氣費用,還有高電費,本來就活不下去,還要花更多的錢

悲哀

禁煙才是王道,煙民製造了多少霧霾


改毛線,我們的天然氣儲量還不如煤多呢。。。想靠天然氣?買吧。想讓天然氣挑大樑?還是早點洗洗睡吧。。。


這下子好了,如你所願。


我覺得百姓最關心的就是成本問題,但是只有大規模工業化才能有效攤薄成本。大家想想,燃氣管網建設完,也需要布局一些小的集輸站,甚至從集輸站到更大一些的儲氣罐要用汽車運輸,這些都是成本,為什麼不先立足於對電網的煤改氣呢,然後對用電取暖做補貼,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把用煤供暖比例降低一些。


能源使用還是要以清潔能源為主。當然科技的發展就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啊開始喊口號了)所以對燃燒煤炭方面肯定是提高技術和標準。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的保護綠色地球(咦,你又開始了)


屁股決定腦袋。


從長遠角度來說還是要以清潔能源為主,不過燃燒煤炭只要按照國家規定和凈化技術來,是不會造成企業排放污染的

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且用且珍惜吧


就好奇,今年杭州怎麼沒有霧霾了,原來北方不燒煤了


用電,用氣都行,用電,得降電價,或者電補,用氣補要少很多。


煤改氣是某些資深人士處於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中國挖的一個坑,這樣的事情在80年代初期就露出苗頭了,那時候叫「煤改油」!

只有改變中國的能源結構,才能卡住中國的能源脖子,才能對中國進行訛詐、勒索、要挾甚至封鎖!

另一個坑已經挖好了,中國的農作物生產!

中國現在急需的不是什麼煤改氣,是煤炭的清潔利用技術!


推薦閱讀:

霧霾形成原因是什麼?
「煽除霧霾方案」申請國家專利,稱1500萬人往同一方向扇風即可吹走霧霾。這個方法靠譜嗎?
霧霾這麼嚴重,所以家裡適合養哪些可以凈化空氣的綠植呢?
霧霾生存手冊創始人方達公開叫板小米空氣凈化器雷軍,有人知道么?
如何評價微博網友「@希望是井越」的言論?

TAG:環境保護 | 能源 | 煤炭 | 採暖 | 霧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