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胃裡的烏龍茶是在哪些階段以何種方式去除油脂的?

大魚大肉一頓後,無意中喝了烏龍茶。

喝到肚子里晚上感覺蠻舒服,於是產生疑問:

烏龍茶喝到胃裡,是怎麼和胃裡的油脂發生反應進而降低身體血脂和油脂吸收的?

亦或者被腸胃吸收後,以對身體脂肪的加強分解?

整個過程是如何運作的?


前提

估計題主所學專業和醫學、生物之類的無關

估計不少人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不了解

估計絕大多數人對於分子生物完全不明白(這個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因此

說一堆「不明覺厲」的話,我覺得並非就是好答案

但題主這個問題如果認真說的話,真的是非常複雜,用來發文章都可以了

我儘可能的說的簡單一些,但簡單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就是不嚴謹,但願不要有人抓住這些地方不放,這東西不是要發期刊的,只是科普罷了

~~~~~~~~~~~~~~~~~~~~~前提完~~~~~~~~~~~~~~~~~~~~~~

分析問題

劇情回放

  • 劇情1、題主攝入大量脂肪

  • 劇情2、題主喝了烏龍茶飲料

  • 劇情3、喝完飲料後,覺得肚子舒服了

分析

  • 劇情1,沒什麼可說的

  • 劇情2,之前問題說的是喝了烏龍茶飲料,後來改成了烏龍茶,不知題主喝的是不是這個SUNTORY三得利 烏龍茶(無糖) 500ml*15瓶 (整箱),這點比較重要,因為這種飲料註明,不含咖啡因,而咖啡因,是茶葉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有效成分

  • 劇情3,題主在之前經歷劇情1之後,在沒有劇情2的情況下,是否會肚子不舒服?當發生劇情3的時候,是否被告知有消食、去脂之類的效果(或者之前就已經知道烏龍茶或者這類飲料有類似效果?)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不能排除有安慰劑效應。

問題

題主的問題,可以簡單分為兩個

1、烏龍茶(飲料)怎樣影響了蛋白質與脂肪的消化吸收?

2、烏龍茶(飲料)怎樣影響了脂肪代謝?

但是如果要回答者兩個問題,就需要以

1、脂肪是怎麼消化吸收的?

2、脂肪代謝是什麼樣的?

3、烏龍茶中都有什麼成分?

為前提

有鑒於此,我準備把這個回答分成這麼兩部分

1、人們吃的食物在人體內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

2、烏龍茶中的成分對於蛋白質與脂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代謝有什麼影響?

~~~~~~~~~~~~~~~~~~~~~~分析完,下面開始正式答題~~~~~~~~~~~~~~~~~~~~~

1、食物在人體內的變化

首先,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日常吃的食物,是不能直接被身體拿來利用的,不管是米飯饅頭麵條,還是牛肉魚肉雞肉,統統都需要身體將它們轉變為人體可以利用的能源

而人體最主要的供能單位是——ATP,這個可不是網球的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而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不過說真的,在學醫之後,每次看到電視上說ATP巡迴賽,我都覺得這個名字起的真好)

但是ATP有一個特性非常讓人鬱悶,就是它無法在人體內大量儲存,人體細胞中儲存的ATP總量,只有大概0.1mol(約50g),而一個70kg體重的成人每天大概需要至少消耗約120mol(約66kg)的ATP來提供能量,所以,ATP這個東西,在人身體中是一個不斷消耗,不斷生產的過程。而生產ATP的主要原料,分別是葡萄糖和脂肪酸。

btw:說個笑話,由於實驗需要,所以市面上有ATP出售, 價格大約是10刀/g,所以,一個人一天即使什麼都不做,我們身體細胞內所產出的價值,也是10x66000=660000刀,66萬刀,400萬人民幣左右,所以,其實每個活著的人,即使說不上「一分鐘幾十萬上下」,至少也是「一小時十幾萬上下了」

人體內糖分的主要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很顯然,這東西不是這個題目中的主角,所以,直接退下。下面只說脂肪酸

聽名字就知道,這玩意和脂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沒錯,當食物中的肥肉、油脂等東西入口之後,它們對人體最有用的時候,就是變成生產資料被送到細胞中,並最終被分解成ATP,為人體活動提供能量。

然而,實際總是比說起來複雜,雖然我們的細胞需要的是脂肪酸和葡萄糖,但是大多數食物中的肥肉、油脂等成分,主要是由甘油三酯組成的,也就是甘油和脂肪酸的結合體。

甘油三酯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無論是口腔內的嚼,還是胃裡的酸,都拿它沒辦法,而且,這東西還喜歡在胃裡賴著不走(所以才說吃肥肉抗餓),是所有食物中胃排空最慢的成分。

當甘油三脂終於通過胃的蠕動進入到小腸內,與膽汁混合後,才能被胰脂肪酶分解,也就是把甘油和脂肪酸這對好基友拆散,然後經過複雜的轉運過程,將部分脂肪酸輸送到需要它的細胞里。而另一部分,則通過門靜脈入肝,並在肝內重新合成為甘油三脂,再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身體各處的脂肪組織內儲存。如果這時合成的甘油三酯大於從肝往外運輸的承載量,就會造成肝內的甘油三酯無法及時運出,這時,就形成了現在常見的脂肪肝。

(小腸和脂肪細胞也會合成甘油三酯,但以肝合成能力最強)

從肝運出的甘油三酯,會被送到人體的脂肪組織內儲存起來

上面這張圖就是人體內的脂肪細胞,其實就是細胞膜內包著的一大滴油(甘油三酯),不過在人體的脂肪組織內,並不是只有脂肪細胞,這個脂肪細胞也不是自己憑空出現的。而是由其他的細胞逐漸分化而成,脂肪細胞的分化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胚胎幹細胞或脂肪組織中的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脂肪祖細胞並進一步形成脂肪前體細胞

第二個階段為脂肪前體細胞最終分化成為成熟的脂肪細胞

當人體需要ATP,而體內的葡萄糖又不夠用的時候,就會調動脂肪細胞內的甘油三酯,將其分解,並把分解後得到的脂肪酸送到需要的細胞中去。

直到這時,我們吃進去的油脂,終於被消耗掉了。

btw:脂肪酸能被運送到身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去當做原料,但是有一個地方去不了,那就是大腦,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使得大分子的脂肪酸無法通過血腦屏障,而是需要肝將脂肪酸進一步的分解為酮體,之後才能被大腦利用。所以,其實挑剔的人不吃肥肉也是有道理的,人類最精密的器官也「不吃」肥肉

2、烏龍茶內活性物質

烏龍茶作為半發酵茶,所含的物質融合了不發酵綠茶與全發酵紅茶的特點,基本上可以說是集兩家武功於一身

其中除了茶類特有的各種生物鹼之外,還有綠茶所大量富含的多酚類物質,以及影響紅茶品質的茶黃素、茶紅素。這些物質都可能影響人體內脂肪成分的吸收與代謝。

其中,以咖啡因為代表的生物鹼,可以興奮交感神經,使得胃腸道蠕動增強,胃酸分泌增多。這帶來的後果就是,胃排空加快。題主說喝完烏龍茶飲料之後肚子里舒服,我最開始以為是咖啡因的作用,避免了食物長時間在胃內停留造成的腹脹,但是後來發現,題主喝的可能是一種不含咖啡因的飲料……

另外,胃腸道蠕動加快,會導致食物在其中停留時間減少,要知道,脂肪的吸收主要就是在小腸的上半段,這才是實打實的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一旦通過之後,脂肪基本上無法再被人體吸收,所以,可以認為,咖啡因理論上可以起到減少脂肪吸收的作用。

另外一種能夠影響脂肪吸收的物質,就是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茶多酚可以和蛋白質結合,這個已經被說過無數次了,的確,茶多酚可以和蛋白質結合,但並不僅僅是和吃下去的蛋白質結合,也可以和人體內的蛋白質結合,而前面提到的「胰脂肪酶」,就是蛋白質的一種(身體內的各種酶,其實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當多酚類物質進入腸道,會與腸道內用來分解甘油三酯的胰脂肪酶結合,使得其失去分解脂肪的作用,進而使得甘油三酯沒能被分解,之前說過了,腸道無法直接吸收甘油三酯,所以,可以說,多酚類物質理論上可以減少脂肪吸收的作用

這是一個關於多酚類物質對於各種酶作用的相關研究匯總摘自Tea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9780123849373: Medicine Health Science Books @ Amazon.com

除了茶多酚之外,部分茶多酚的氧化產物,也有抑制胰脂肪酶的作用,而烏龍茶中,正是含有這些物質。

btw:不知道有沒有同學吃過阻止脂肪吸收的藥物(比如賽尼可_百度百科),其實茶葉中部分成分的效果,和這類藥物相似,通過抑制消化道中消化酶的活性,來減少甘油三酯在腸道內的分解吸收,而這種葯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腹瀉。這有點類似於乳糖不耐的人群,乳糖不耐也是由於缺乏分解乳糖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導致喝牛奶後腹瀉。有些人在喝茶後會腹瀉,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除了對於消化道的影響,以及降低相關消化酶的活性這種宏觀層面,茶葉中的一些物質還在微觀層面上影響著脂肪代謝。比如影響某種脂肪細胞分化的基因表達,進而使脂肪前體細胞無法正常分化為脂肪細胞

但是,以上種種關於茶葉內成分對於人體內脂肪代謝影響的研究,基本上都依賴兩點

1、作用劑量大

2、受外界影響小

由於人們日常獲取這些茶葉有效成分的途徑,大多數都是通過喝茶這一行為完成,這就使得攝入的劑量有限,而且這些成分同樣也會經過消化道的考驗,不可能100%的到達作用部位,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茶葉中的部分成分,能起到影響體內脂肪代謝的作用,但是,至於喝茶這一行為,是否能起同樣的作用,還需要流行病學觀察的證實。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我不認為一瓶不含咖啡因的茶飲料,能夠起到上述我說的那些作用,因此,我覺得,題主說晚上覺得肚子舒服,要不與喝飲料無關,要不就是安慰劑效應

關於茶與脂肪代謝,也可以參考這個問題

普洱茶能抑制脂肪有科學依據嗎? - 科學


推薦閱讀:

如何選購橄欖油?

TAG: | 腸胃 | 消化系統 | 油脂 | 烏龍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