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937年戰前的陸海軍裝備和經濟狀況具體是怎樣的?和歐美比較有何優劣?
1.陸軍的數量,素質。機械化程度。和歐美對比
2.海軍的軍艦和航母的先進程度如何。在1937-太平洋爆發之前(南下政策之前)海軍一直在幹嘛3.日本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如何,gdp和人均對比歐美是怎樣的一個水平。4.總結一下,然後和歐美做個總結性對比。
謝邀。
怕忘了,大晚上的我先挖個坑,明天白天更新海軍,晚上更新陸軍。——————————說好的更新————————
海軍篇1937年的1月1日,對於日本海軍來說,華盛頓海軍條約與倫敦海軍條約皆以到期,海軍假日時代正式結束,日本海軍在這一年正式迎來了無條約時代。因此,在1936年,日本海軍便制定了第三次海軍軍備擴充計劃,即丸三計劃。整個計劃自1937年開工,除66艘新造艦艇外,還有對海軍假日時代艦艇的改裝。
因此,對於日本海軍來說,1937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後,日本海軍進入了一個快速的擴充期,而丸三計劃也是對整個海軍假日時期造艦技術,兵器發展技術的總結。
所以,本文所介紹的所有日本海軍艦艇及裝備,皆為1937年之前已經服役的。
先說說艦艇,1937年前,日本海軍在役的主力艦艇共有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4艘(飛龍號與蒼龍號1937年底才服役),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21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潛水母艦3艘,一等驅逐艦76艘。
其中,戰列艦包括四艘在1934年升格為戰列艦的金剛級,兩艘扶桑級,兩艘伊勢級,兩艘長門級。
金剛級金剛號
扶桑級扶桑號
伊勢級日向號
長門級長門號
金剛級高速戰列艦,共建成四艘,分別為金剛,比叡,榛名,霧島。一號艦金剛於1911年起工,四號艦榛名於1912年起工,建成時作為巡洋戰艦入役,裝備4基毘式45倍徑356mm聯裝炮(榛名霧島為四一式),16基毘式50倍徑150mm單裝炮(榛名霧島為四一式),1931年升格為戰列艦,1938年進行第二次現代化改裝,改裝後公試排水量36314噸(榛名為36601噸,霧島為36668噸,40年比叡重新改裝為戰列艦為37000噸),航速30節。1928年,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于海軍高等技術會議上,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而提出了四艘金剛型代艦的計劃並於1929年列入昭和三年度艦船補充計劃,並於同年送交大藏省進行核算,結果適逢倫敦海軍會議召開,新造主力艦的時間又被延後了五年,這個計劃不得不中止。
扶桑級戰列艦,共建成兩艘,一號艦扶桑於1912年起工,,二號艦山城於1913年起工,裝備6基四一式356mm主炮,16基四一式150mm單裝炮。1935年現代化改裝後,公試排水量扶桑為39154噸,山城為38383噸,航速24.7節。扶桑級是日本海軍開戰時航速最低的主力艦艇,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違章建築一般的高大艦橋。其裝備的四一式主炮是引進自英國的毘式主炮的國產化版本。伊勢級戰列艦,共建成兩艘,原本為扶桑級的三四號艦,後因扶桑級的諸多缺陷,在設計上進行了修改,因而成為了全新的伊勢級,一號艦於1915年起工,二號艦也是在1915年起工,裝備6基四一式356mm聯裝炮,20基三年式140mm單裝炮,1937年現代化改裝後,公試排水量伊勢40169噸,日向39657噸,航速25.4節,,自伊勢級開始,日本海軍主力艦艇的副炮開始改為140mm主炮,以適應亞洲人的體格。本級艦於1943年被改為航空戰艦。長門級戰列艦,共建成兩艘,一號艦長門於1917年起工,二號艦陸奧於1918年起工,裝備4基三年式410mm聯裝炮,18基三年式140單裝炮,1936年現代化改裝後公試排水量長門43580噸,陸奧43400噸,航速25節。長門號長年擔任聯合艦隊旗艦,是大和號之前知名度最高的戰艦,與陸奧號一起並稱為海軍假日時期的big seven。長門號一直存活到戰後,是日本投降時唯一能動的戰列艦,陸奧號則在1943年於柱島泊地發生爆炸事故沉沒,事故原因不明。航空母艦主要包括由巡洋戰艦改裝而來的赤城號,由戰列艦改裝而來的加賀號,輕型航母鳳翔號和龍驤號。
鳳翔號
加賀號
龍驤號
赤城號
鳳翔號航空母艦,1919年起工,1922年完工,因早於競技神號航母完工,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完工服役的航空母艦,公試排水量9300噸,航速25節,可搭載艦載機15架,補用6架。
加賀號航空母艦,原本作為土佐級的二號艦開工,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本艦屬於將要被拆除的眾多艦艇中的一艘,後因被改裝為航空母艦的天城號在關東大地震中損毀,加賀號便頂替天城號的名額被改裝為航母。現代化改裝後公試排水量42,541噸,航速28節,可搭載常用機72架,補用機18架。龍驤號航空母艦,1929年起工,在當時由聯合艦隊所制定的《帝國軍隊用兵方針》中,建議以一大一小的航空母艦組成一航空戰隊,故日本海軍尚缺一艘小型航空母艦。由於華盛頓海軍公約並未對1萬噸以下的小型載機艦有所限制,日本海軍便於1927年的預算中計劃建造一艘8000噸級的水上機母艦,做為已老舊的若宮號的替代艦,隔年將艦型改為9800噸級的小型航母。為讓噸位達到限制標準,直接採用青葉級」的船體加以設計,采單層平甲板構造,主機與高雄級相同,搭載常用機36架,補用12架。77事變後,作為第一航空戰隊旗艦參與中日戰爭。
赤城號航空母艦,本艦原先作為天城級巡洋戰艦中的一艘起工,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而被改裝為航空母艦,建成時擁有三段飛行甲板,後在改裝後變為一層全通式甲板,近代化改裝完成後公試排水量41,300噸,航速30節,搭載艦載機常用66架、補用25架。改裝完成後的赤城仍然裝備6門203mm聯裝炮。以上14艘艦艇是1937年之前日本海軍的中堅力量,也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相當強大的力量,僅次於美英,但是其主力艦艇普遍存在服役時間過長的問題,其艦體強度與作戰能力都有很大的下降,最為典型的為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其建成時間大多在1920年代前後,服役時間均超過20年。其改裝與升級也非常有限,且防空能力嚴重不足。
重巡洋艦中,四艘最上級是1937年丸三計劃後改裝為重巡洋艦的。根據日本海軍1934年(昭和9年)5月31日作出主炮口徑大於15.5厘米為一等、主炮口徑15.5厘米為二等巡洋艦的等級分類修正,1937年之前的最上級仍為輕巡洋艦。但是最上級本身就是為規避海軍條約而建造的,設計時被定為大型輕巡洋艦,艦體空間很大,擁有非常大的改裝餘地。
古鷹級加古號
青葉級青葉號
妙高級妙高號
高雄級摩耶號
輕巡洋艦中,14艘5500噸級輕巡洋艦和一艘夕張號,全部建造於1920年代,至1937年時已經服役了十餘年,服役時間過長,設計思路也較為落後。運用思路上,大部分是作為水雷戰隊旗艦。
球磨級球磨號
長良級長亮號
天龍級天龍號,1919年服役,是所有一戰後建造的輕巡洋艦中服役時間最久的。
76艘驅逐艦中,峰風級,改峰風級,神風級,睦月級都為峰風級系列,是昭和時代初期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主力,且全部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吹雪級,曉級為特型驅逐艦,初春級,改初春級,白露級,改白露級,朝潮級則是倫敦條約後針對特型驅逐艦進行修改後的艦型。
睦月級
曉級
吹雪級
初春級
白露級
朝潮級
以上為日本海軍主力艦艇在1937年前的基本情況。下面來說一說航空機。
1937年之前,日本海軍戰機的編號模式類似於美國
機種代號:A—艦載戰鬥機B—艦載攻擊機C—艦載偵察機D—艦載轟炸機
E—水上偵察機F—水上觀測機G—陸基攻擊機H—飛船,即船身式水上飛機,日本人稱飛行艇J—陸基戰鬥機K—教練機L—運輸機M—水上特殊機N—水上戰鬥機P—陸基轟炸機
Q—巡邏機R—陸基偵察機S—夜間戰鬥機MX—特珠機該機種的計劃數字順序號和設計公司代號:A—愛知(AiChi)G—日立(Hitachi?)H—廣工廠I—石川島(IHI)J—日本小型飛機公司K—川西(Kawanishi)M—三菱(Mitsubishi)N—中島(Nakajima)P—日本飛機公司S—佐世保工廠(Sasebo)Si—昭和ShiaowaW—九州或渡邊(Kyushu或Watanabe)Y—橫須賀工廠或空技廠YokosukaZ—美津濃Mizuno機種代號+計劃數字序號+設計公司代號,構成了該飛機的編號。如A1N,制式名稱為3式艦載戰鬥機,A為戰鬥機,1為第一型戰鬥機,N為中島公司。直接放航空黃頁上的日本海軍飛行器列表。【懶癌沒有救贖
日本海軍的裝備小口徑炮:45口徑三年式12cm炮:通稱G型炮。峰風型、神風型、睦月型驅逐艦、千鳥型水雷艇(改裝後)。45口徑十一年式12cm:通稱M型炮:鴻型水雷艇。50口徑三年式12.7cm:A型單裝炮:千鳥型(改裝前)。A型改1單裝炮:初春型驅逐艦、白露。B型單裝炮:白露型驅逐艦(白露除外)。A型連裝炮:特型驅逐艦Ⅰ。B型連裝炮:特型Ⅱ、特型Ⅲ、初春型、千鳥型(改裝前)。B型改1連裝炮:有明、夕暮。C型連裝炮:白露型(白露除外)、朝潮型、陽炎型驅逐艦。中口徑炮
40口徑14cm單裝炮:潛水艦用。50口徑三年式14cm炮:單裝炮:天龍型、夕張、5500噸型、伊勢型、長門型。連裝炮:夕張、香取型。50口徑四十一式15cm炮:單裝炮:金剛型、扶桑型。連裝炮:阿賀野型。60口徑三年式15.5cm3連裝炮:最上型、大和型、大淀。50口徑三年式20cm:內徑200mm。A型單裝炮:古鷹型。A1型單裝炮:赤城、加賀。B型連裝炮:赤城、加賀。C型連裝炮:青葉型。D型連裝炮:妙高型。50口徑三年式2號20cm:內徑203.2mm。E型連裝炮:高雄型(摩耶號除外)。E1型連裝炮:摩耶、最上型。E2型連裝炮:古鷹型。大口徑炮
45口徑毗式36cm連裝炮:內徑35.6cm(14inch)。金剛、比睿。引進自英國。45口徑四一式36cm連裝炮:毗式國產化版。榛名、霧島、扶桑型、伊勢型。45口徑三式40cm連裝炮:內徑41.00cm。長門型。高角炮
40口徑三年式8cm單裝高角炮:內徑76.2mm。大正3年正式採用。古鷹型(竣工時)。五年式短8cm炮:內徑76.2mm、23.5口徑。通稱短8cm高角炮。潛水艦,炮艦。40口徑十一年式8cm單裝高角炮:呂33型潛水艦、呂35型潛水艦。60口徑九八式8cm連裝高角炮:內徑76.2mm。通稱長8cm高角炮。阿賀野型。50口徑八八式10cm高角炮:海大5型、海大6型a65口徑九八式10cm連裝高角炮:通稱長10cm高角炮。秋月型、大淀、大鳳。45口徑十年式12cm:大正11年正式採用。單裝高角炮:古鷹型(改裝後)、青葉型、妙高型(竣工時)、高雄型(竣工時)、御藏型以降の海防艦。連裝高角炮:赤城、加賀(竣工時)、御藏型海防艦、日振型海防艦、鵜來型海防艦。魚雷
53cm四四式一號:六年式:八九式:九二式:電池魚雷九五式:潛水艦用的酸素魚雷。61cm八年式:九〇式:九三式:別名酸素魚雷。魚雷發射管
固定式發射管一二式61cm連裝舷側發射管:古鷹型(竣工時)、青葉型(竣工時)。一二式61cm3連裝舷側發射管:妙高型(竣工時)。潛水艦用一〇年式發射管:海大1型、海中3型~4型、特中型、L3型~4型潛水艦一五式發射管:海大2型~4型、巡潛1型~1型改、機雷潛型八八式發射管:海大5型~6型b、巡潛2型~3型、呂33型迴轉式魚雷發射管
53cm53cm單裝水上發射管:六年式53cm連裝水上發射管:球磨型、香取型、江風型、峰風型、樅型、若竹型、千鳥型。六年式53cm3連裝水上發射管:天龍型。一〇年式53cm連裝水上發射管:神風型。九四式53cm3連裝水上發射管:鴻型。61cm八年式61cm連裝水上發射管:長良型、川內型、夕張。一二年式61cm3連裝水上發射管:睦月型、吹雪型。八九式61cm連裝水上發射管:高雄型。九〇式61cm3連裝水上發射管:初春型、最上型、利根型。九二式61cm4連裝水上發射管:1型:巡洋艦用。古鷹型、青葉型、妙高型、高雄型、五十鈴、神通、那珂2型:驅逐艦用。白露型、朝潮型彈射器
吳式1號1型:空氣式。吳式1號2型:伊5。吳式1號3型:伊6。吳式1號3型改:伊7。吳式1號4型:伊8、甲型、乙型潛水艦。吳式2號1型:火藥式彈射器最早的實用型號。吳式2號2型:鬼怒 吳式2號3型:高雄型重巡洋艦制動索
フュー式制動裝置萱場式制動裝置阻攔索(滑走靜止索)
三式滑走靜止裝置10型:測距儀
五年式測距儀:2.5m:一一式測距儀:66cm:初春型一四式測距儀:2m:峰風型、睦月型、吹雪型、綾波型、暁型、白露型、朝潮型1m:初春型九〇式測距儀:2m:初春型3m:吹雪型、曉型方位盤照準裝置
試製方位盤照準裝置:榛名一三式方位盤照準裝置:榛名一四式方位盤照準裝置:重巡洋艦一四式高角方位盤照準裝置:改裝後の重巡洋艦九四式方位盤照準裝置:重巡洋艦九四式3型方位盤照準裝置:驅逐艦用九五式方位盤照準裝置:比睿射擊指揮裝置
水上射擊用九一式射擊盤:14cm炮搭載艦九二式射擊盤:20cm,36cm,40cm炮搭載艦九二式測的盤:九四式距離苗頭盤:驅逐艦用九四式射擊盤:九八式測的盤:二式距離苗頭盤:驅逐艦用対空射擊対応高射射擊用
八九式高角射擊盤九一式高射裝置九四式高射裝置四式射擊指揮裝置機銃射擊裝置
九五式機銃射擊裝置:25mm機銃用至於1937年之前的日本海軍在幹啥,當然是以漸減邀擊作戰為核心進行海軍建設嘍。還有著名的高強度訓練「月月火水木金金」。以下是我在二戰前日本海軍實力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 袁蕾的回答下的部分內容資料引用包括:日文維基,日本海軍驅逐艦全史,航空黃頁,舊日本海軍輕巡洋艦戰史等——————————日本海軍部分完——————————在月月火水木金金打到高峰的1920年-1930年,由於訓練強度非常大,使得士兵十分疲勞,精神沮喪,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進行操練,發生事故的風險非常大。特別是巡洋艦隊,出動率高,非常容易中獎。1924年,第一個中獎的幸運兒產生了,那就是龍田號。1924年3月19號上午,龍田號與第22潛水戰隊進行反潛攻防演習,然後悲劇發生了,演習中龍田號撞沉了第43號潛水艇,造成45人死亡。而這個事件僅僅只是大正昭和年間一系列重大事故的開始,1924年9月23日,日向號四號炮塔發生爆炸,同年12月12日,工作艦關東號觸礁沉沒,99人死亡。三年後的1927年,疲勞訓練帶來的惡果終於達到了最高潮,也就是美保關事件。
1927年8月,月月火水木金金的推行者加藤寬治海軍大將率領聯合艦隊主力在美保關海面進行夜戰水雷演習,實際上,自七月起,聯合艦隊的的訓練就沒有中止過,水兵的精神狀態和艦上設備的運轉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階段。在當晚的演習中,加藤寬治急於讓所有驅逐艦隊體驗複雜的夜戰環境,所以將原來負責前敵接觸和打掃戰場的第27驅逐隊編入第二水雷戰隊,第27驅逐隊很少進行夜戰訓練,夜間作戰能力有限,在演習之前,第一水雷戰隊參謀小澤治三郎就向加藤寬治報告稱,第27水雷戰隊根本不適合進行夜戰演習,但是加藤寬治並未理會。8月24日晚,悲劇發生,23:19時,神通號撞上了27驅逐隊的蕨號,本來27驅逐隊應當緊隨在神通號和那珂號之後,可是由於之前神通號突然拐彎,一直關閉探照燈的27驅逐隊並沒有發現這一情況。相撞之後,蕨號被當場撞成兩截,緊接著,那珂號雖然發現了前方的相撞事故,但是已經來不及規避,23時25分,那珂號撞中27驅逐隊的葦號,造成27人死亡,那珂號艦首中度受損,只能低速前進。事故的發生後,加藤寬治很快的就了解了大概的情況,當知道第26驅逐隊的四艘驅逐艦已經開始進行救援之後,自己待在戰列艦上幫不上忙,頗有無所適從之感,而這時,深諳上司心態的高橋三吉竟然喊出來讓領導先走這種話,不過幸好被大川內傳七中佐制止。美保關事件中,求功心切的27驅逐隊司令倉田七郎中佐,在神通和那珂遭到照射射擊時,企圖亂中取勝,率領4艘缺乏夜戰經驗的驅逐艦快速接近目標,根本沒有發現已經轉向的神通和那珂正在接近。而強行將27驅逐隊編入第二水雷戰隊,在水兵精神和體能狀態都不好的情況繼續進行夜戰訓練,面對異議一意孤行的加藤寬治,則可以說是最大的責任人。但是也得益於這種瘋狂的操練,日本海軍官兵在開戰前的炮戰,雷擊戰和夜戰水平的確相當之高,也讓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吃了大虧。而海軍航空兵同樣是用這種月月水火木金金的操練和中國戰場的實戰訓練,鍛鍊出來一大批精英飛行員。
邀請了很多大神來寫答案的,你們怎麼改成給我點贊了?寫點東西啊,作為一個打工族我很忙的嘛 這沒法比,其實不需要問到知乎的,這樣的問題只要看幾部權威的舊日本戰前史就能解決了。想要有點挑戰性的話還能從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和盟軍之間的戰鬥中自己找出答案。至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只能說是國內開化程度高過中國,GDP等就未必高出中國很多,日屬台灣的生活水平要高過日本東北陸奧的農村,不少花姑娘為生活所迫南下東南亞做妓女。日本戰前(1932-1936年)海外投資年平均額約四億日元,占當時日本國民收入百分之四,投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流向近鄰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歐洲殖民地)。進口大米的全部,百分之九十的砂糖,百分之七十的煤炭和百分之三十的煤炭都依賴緊鄰亞洲國家,地區(歐洲殖民地)。日本軍隊在馬來亞地區的入侵行動中自行車部隊的機動性超過了英軍,因為當地是日本自行車的巨大市場,很容易就能從當地獲得日本自行車的部件。侵華戰爭前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額是超過中美貿易的,美國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主打商品是生絲。日本經濟雖然因為起步晚,底子薄,市場狹小,白人世界排擠等原因而舉步維艱,但是相比中國和印度那也是天與地的差別了。1915年商船產量為4.9萬總噸,而在1919年時增至61萬總噸,僅次於英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三位。1914~1922年間,共建造艦艇64艘、共7萬噸。戰爭結束後,造船工業急劇衰落,1934年後又重新膨脹,有大中型船廠60家,船台140餘座,職工近40萬人,當年艦艇產量達374艘、共40.8
萬噸。日本在二三十年代,其科技水平已相當高了,日本芝浦國產冰箱,廣泛應用於民間;日本國產洗衣機有點像現在的和面機,雖然自動化不高,但很耐用,效果也不錯;吸塵器,國產收音機進入了普通人的家庭;民用小型相機和民用大型相機,能拍出高清晰的黑白照片(比如:佳能相機);有的小孩子還能騎上電動自行車。爆發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軍需大幅增加,提振了日本經濟。重工業在日本經濟中的位置也因此大幅提升。當時日本開始出現自江戶時代計起的首次貿易順差;而到了1920年代,製造業和礦業在GDP中占的比重為23%,首度超越農業(21%)。但1929年,發生了全球性的大蕭條,世界經濟混亂,連帶日本經濟也深受牽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日本開始實行軍國主義,大規模侵略亞洲諸國,企圖通過軍事工業來帶動整個經濟。當時日本製造業和礦業總值,戲劇性地佔日本GDP超過30%。這是有賴于軍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
強兵VS富民,甲午戰前的日本經濟迷局 (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138jdfwkey=xgqc91經濟騰飛後折翼的東瀛:日本戰前經濟危機及其後果)二戰前主要國家各國實力排名 2006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前10名 --- ido.3mt.com.cn其他的部分需要有空的時候去圖書館借書再更新。 說到圖書館,突然記起來還有兩本書沒還!其中一本可能找不到了!想到高額的罰款,感覺不會再愛了。日本在1922年發生美日對華政策衝突之後曾計劃建造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但是由於擔心由此引發和擁有強大財力工業能力的美帝之間的軍備競賽,最後在華盛頓條約中限制為只有首兩批戰列艦得以建造(」長門「和」陸奧「,分別是三萬四千三百四十二噸和三萬三千八百噸),另外建成兩艘航母。日本在戰前是相對比較重視海軍航空兵的國家,航母數量也是比較多的。而且在之前的侵華戰爭時期海航參加了戰鬥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有用的實戰經驗。但是畢竟是新型兵種,因此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在下決心實施九段作戰,攻擊性防禦的大思想下,攻擊性極強,對海軍機動力要求高本身防護又比較差的航母的建造因為日本國力不足讓位給了戰列艦製造。所以後來日軍不得不將大量的戰艦甚至潛艇改造成載機戰艦和航母,另外日本航母單從載機量來看也都遠遠小於美國航母。日本的89-a式中型坦克,雖然1929年之前就設計出來了,但是直到1939年才面世,經過中國東北冬季野戰試用之後才裝備日軍,採用日軍坦克標準使用的氣冷式柴油發動機。在珍珠島之前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魚雷穩定裝置,可以使飛機上投下的十二公尺的水中順利的穿行並擊中目標。中島九七式戰機在1938年華北作戰中開始服役,在遇到速度更快的蘇制戰機前一直是遠東空中霸主,二戰開始初期參加了對東南亞的戰鬥。愛知九九式俯衝轟炸機是1936年為日軍海航研製的,精確轟炸能力讓人驚嘆,是襲擊珍珠島時的主力,就算擊沉的盟軍艦艇數量多過其他任何軸心國的軍機,但是開戰後還是很快就過時了。中島九七式的魚雷轟炸機系列是開戰時全世界相同機型中性能最好的,美國的列剋星敦,大黃蜂和約克城號航母比xx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統統被其炸沉!直到1944年才開始過時。最上號重型巡洋艦,1934年建成,次年在豐後水道試航,裝有十門八 口寸 大炮。Category:大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器Category: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器大日本帝國海軍Category:大日本帝答應的圖書館更新10.12.2014 ,以下內容來自於美帝 康拉德。托特曼著,王毅譯,李慶校。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日本史第二版中找出來的。早期奠基(1868-1890)1890年,從基礎教育到高等考試的公共教育體系已經建立起來,另外還有一些私立學校。各郡都不完全一樣,全國作為一個整體,學齡女童的入學比例達到了百分之35,男童高達百分之70.不過隨著政治動蕩,農民抗議等不斷發生,使得當局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加強對過去以學習歐洲現代文明轉為灌輸對社會的責任感,這為後來進一步變成軍國主義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說起來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在19世紀90年代之前,日本居然還是一個糧食凈出口國,但是隨著人口不斷的增加--從1872年的大約3400萬到1890的大約4000萬,這種不算太多的富裕還是最後還是被耗盡。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就開始開採煤礦了,這是對木材緊缺的回應,19世紀20年代年產煤15萬噸,60年代又增加到40萬噸左右,90年代達到260萬噸。銅產量1900年達到了29400噸,採用了西式採礦處理技術使得1900年鐵礦產量達到了28900噸,但是由於工業發展太快,(1884-1894十年中煤產量只增加了四倍,而工業用煤需求則增加了六倍)90年代開始礦產品進口不斷增加,1895年時電報線達到4000英里,到1895年鐵路則超過了2000英里,在城市中,到了1878年已經有了11萬人力車提供服務,1893年日本船隻已經佔了從外國進入日本港口的輪船的百分之14,。進出口貿易方面,日本進口鋼鐵輪船軍工和工業機械,糖,棉織物---1880年代後期則變成了原棉的大量進口。出口則以茶生絲,海產品,稻米(如前所述)煤炭(吃驚吧?)銅,手工業製品如陶瓷等,其中生絲從明治維新到1890年代初期產量增加了四倍,在90年代的出口中佔了總出口的百分之42.,在此階段,除了少數兵工廠和實驗性工廠和大阪紡紗廠之類的怪物以外,總體而言工業生產仍然以小作坊主導。在放眼兩億白銀給日本帶來的刺激同時,也不能無視日本此時工農業進步帶來的外貿平衡從而得到的積累。早期帝國的勝利(危險的賭博)-1890---1914日本在日俄戰爭中走向了危險和崩潰的邊緣,僥倖的勝利,官方的渲染,龐大的閱兵都不能阻止被戰爭中加稅物價上等激怒而未得到好處的人民發起的反政府暴亂,特別是戰爭結束後日本既欠下了巨額英國債務也沒有得到補償的賠款幾乎使得日本經濟破產不戰自潰,幸虧一戰在十年後爆發救了日本一命,白人的廝殺使得日本大獲其利,得到的土地海域和勢力範圍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日本收入大增,從戰前的債務國一躍而成戰後的債權國之一,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經濟。1890年代之前製成品對日本遠比原材料進口重要得多。在此之後日本非常依賴生絲出口,其中美國佔了四分之一。1901年時,日本對大陸有100萬美元左右的投資,1913年增至22000萬美元。1914年時,煤銅出口開始被煤銅進口所抵消,茶不再是重要的出口,被各種棉織品和製成品取代。1890年之前,幾乎全是外國船隻在處理日本對外貿易,日本船做沿海和中國貿易。兩次對外戰爭極大刺激了運輸船隊的規模和現代化---輪船從1894年的169艘增加到了1913年的1514艘,1893年日本船隻只承擔本國對外貿易的百分之8,1913年時則承擔了一半。1914年的日本的貿易和其他列強一樣,主要還是集中於與其他列強之間,1913年台灣朝鮮占日本出口額不到百分之13,提供的貨物不到百分之9.從英國進口船,鐵路車輛和其他機器,出口生絲至美國。隨著人口增加到1915年的5200萬和收入上升帶來的糧食攝取增加,儘管稻米產量增加至1910-1914年的年產5100萬石,一戰前數年仍然需要從近鄰進口300萬石---這裡說的近鄰是印度和東南亞,朝鮮和台灣要等到1914年之後才能成為主要來源。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5萬人或以上的城市中,1883---1913人口增加了一倍,而1萬人以上城鎮中的人口在1893年只有百分之13,1913年則為百分之28,農業比重佔國內生產成功從1885年的45%下降到了1914年的32%。早期明治時期鐵路由私人建設,不過日俄戰爭後意識到鐵路的戰略價值的政府在1906年對近5000英里的鐵路實現了國有化。做死的時代(1914-1945)人口從1914年的5100萬上升到1940年的超過7000萬,1940年29%的人住在十萬人口以上的的城市中。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在規模和多樣性上增長,但是封閉性也在不斷地增加,在1920年代之後的發展時仍然面臨戰時市場消失,中國棉花貿易困難,反日情緒增加,生絲價格下跌,國際貿易戰和政府支持進口稻米等的威脅---光農戶的實際收入在20年代後期就下降了大約三分之一。雖然日元在1932年大幅下降和1934年貿易復甦,但是軍事開銷也開始增加,抵消了機器更新,生產技術變革,嚴格勞動紀律,裁員促使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帶來的利潤。1914年之後,重工業發展很快,1913-1936年,國內鋼產量增加了18倍,年產增至450多萬噸。,外國鋼佔總量的數字從1913的70%下降到了1920年代後期的30%。不過30年代的鋼鐵需求消耗了日本及其殖民地,保護地區增長的鋼鐵產能(現在知道為啥當時滿洲高鐵工業有了碩帝所言的大爆發了吧? @方亮 )這使得日本不得不繼續依賴進口鋼材。由於一戰時失去了從德國進口化工產品的可能促使了日本化學產業從無到有的建立,這一發不可收拾,1930年化工產值凈產值357百萬日元,1936就達到了911百萬日元產值。水電和以煤為原料的火電,在1919-1937年增加了六倍,主要被用於工業。1935年日本普遍實現了電氣化,89%的日本家庭用上了電,同時期德國85%,美國68%,英國僅有44%。當然絕大多數家庭只用得起一兩盞燈,但是只要收入水平稍有提高,電線就會被接過來。在1920年代,十大財閥體系已經開始建立。農業總產出增加了,1913-1919增加了三倍的生絲產量---從那以後就開始穩定在了年產五萬噸。通過化肥使用(1912到1939年化肥產量增加三倍),強化耕作,動力設備增加(使用量從1920年的2500增至1939年的近30萬台。不過農業在國內產出中從佔32%(1914)降至19%(1940),由於成本增加和價格下降,農戶沒有增加,耕地在一戰後也沒有增加,1930年代殖民地供應日本國內所需糧食的15%,朝鮮和台灣供應零售市場上稻米的三分之一,單從朝鮮進口的稻米就從1917年的17000噸增加到了1919年的40萬噸,到了1930年代中期則增加到了150萬噸,急劇的增長固然靠朝鮮生產的增長,但也靠重稅---1915年大約12%的朝鮮稻米出口日本,到了19300年代初期則超過了一半,這造成了朝鮮自身的糧食短缺 @包睿,這些短缺靠在滿洲徵收高粱來解決,太窮的朝鮮人則移民去日本和中國(東北)。由於遠洋漁業的擴張(從零擴展到1938年的占漁業總產量的38%),對進口糧食的需求有所降低。儘管漁業收貨90%用於國內消費,仍然,漁業進口超出了出口量。儘管植樹造林在日本開始有所成績,木材出口也不斷萎縮,但是還是跟不上日本經濟的發展。1920年代日本終於成為了木材進口國,30年代時70%的木材依靠北海道,20%靠南庫頁的大規模開採,10%則來自殖民地和外國。1913年時銅產66500噸,有40000噸可用於出口---到了936年銅產雖然增至78000噸,但是出口下降致12400噸,被進口的53300噸所壓倒。煤炭貿易逆差到沒有這麼慘,但是即使從1913年的2100萬噸到1920年代後期的3300萬噸甚至1936年的4000萬噸,仍然,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而且國內煤炭不適合煉焦,出口高峰是1913年,六分之一出口國外。但之後出口不斷下降,1920年代進口長期多餘出口,1930年代時多出來的低質煤大多被輸入朝鮮。1936年時,水電已佔總用電量的四分之三,火力發電主要是作為低水位時水電的替補,1914-1923年,同樣數量的煤火力發電增長了三倍,1914-1920年代中期,鐵路機車和鋼廠耗煤效益提高了四分之三,但是仍然阻止不了煤炭進口量的增加。1917年登記的機動車輛3856輛,1937年增至128735台,還有航空,航海和軍隊需求。使得1932年時日本消耗的石油80%來自進口,而號稱國產的石油中,有40%來自於南庫頁。日本國內生活水平如何?對外移民數量反正很多,1930年代後期,200萬人移居滿洲和其他被佔領地區(滿洲75萬,朝鮮70萬,台灣30萬庫頁有20萬,密克羅尼西亞則有60萬,另有100萬生活在非日本帝國實際控制地區。你覺得當時日本的中下層人民生活如何呢?我覺得雖然不會比南義大利餓死人那麼慘,但也好的有限。卧槽圖全都沒有了。。。怎麼回事?謝題主邀請。
在下專業方向不是二戰史,所以就不胡亂總結了,只當下搬運工提供一下題主所需的各項數據。很多圖,慎入= =來源- Mark Harrison: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如果對二戰各國實力有興趣的可以細讀這本書。GDP 對比及逐年變動參軍人數
軍工生產力對比
最後是軍力對比
推薦閱讀:
※二戰德軍的戰鬥意志能有多強?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有哪些戰術上打得非常漂亮的戰鬥?
※二戰法國為什麼會走投降這條路?
※韓國二戰里明明是日本的一部分,為什麼他們不像奧地利那樣認為自己是軸心國,還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二戰波蘭和日軍軍事實力對比如何?如果雙方國土相連,開戰的結果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