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妖貓傳》,有點困惑,如何看待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到底是不是真愛?

如題。


謝邀。

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吧……的確該是真愛

雖然未必是唯一的真愛,而且摻雜了許多複雜的成分——但依然可以說是真愛。

正史,楊二十二歲出家做女道士,跟了五十六歲的玄宗。五年後玄宗六十一歲,冊立楊為貴妃。期間兩次得罪玄宗被遣出皇宮,兩次被召回。

十一年後,安史之亂。馬嵬驛兵變,貴妃死去。

就是如此。

因為愛情,因為白居易的詩,所以後世人民,都樂意相信這是真愛。

比如,楊貴妃真名史冊無載,一般史家稱她道號太真——但既然《明皇雜錄》這本真假雜說的書里說她叫楊玉環?那就叫楊玉環啦!

比如,人民樂意相信,楊貴妃和安祿山有點瓜葛。所以各色傳說奇多,還有說安祿山起兵是為了楊貴妃的。

比如,人民樂意相信各色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傳奇,還有著名曖昧段子,比如楊貴妃剛洗完澡出來,唐明皇一摸她的胸,說是新剝軟溫雞頭肉——後來明朝各色艷情小說都愛用這個梗。

比如,人民樂意相信,楊貴妃沒死在馬嵬驛。這不各種傳奇都說楊貴妃藏匿遠地了,甚至說東渡日本了云云——山口百惠還說自己是楊貴妃後裔呢。李碧華甚至還寫過一個,說楊貴妃一直活到20世紀。

比如,人民還熱愛《貴妃醉酒》的京劇,八卦出無數梅妃與楊妃宮斗的傳奇,甚至連華清池都好像成了楊貴妃專用澡堂似的。

當然這裡有許多虛構的成分。但皇家真愛少,難得有一個,大家都愛聽啊。


話說,唐玄宗自己怎麼想的?

李隆基不是個普通的天子。他是武則天的孫子,曾爺爺李世民,爺爺李治,奶奶武則天,都是權力欲和內鬥的天才——又都雅好文藝。

他自己,五歲時親歷武則天稱帝,親眼目睹自己父親退位。他二十歲時武則天退位,二十五歲時發動唐隆之變結束唐朝歷史最破碎的一段時光,二十七歲那年登基,二十八歲殺姑姑太平公主一統大業,然後開始中國史上傳奇的開元天寶。

李隆基不是宋徽宗,會因為花石綱和李師師就變得軟綿綿。他是一路看著權爭過來的殺伐天子。他自己在繼承人問題上也心狠手辣,殺過三個兒子。

按說這樣的人,不是普通的痴情男女了。

唐玄宗自己寵愛過的妃子,梅妃就不說了,杜撰可能性很大。

少年時愛趙麗妃。

中年時愛武惠妃,這個大大有名,愛了二十五年,死後追封皇后。三個兒子的死都多少跟她有關。當時武惠妃開元二十四年故去,一時無人可替,所謂:

後廷無當帝意者。

直到遇見楊貴妃,於是晚年寵愛彌加。

如果論寵愛的時間長度,大概是武惠妃為首。但楊貴妃跟李隆基在一起的方式太有名——掩人耳目的出家,公公貪媳婦的扒灰,最後漁陽鼙鼓動地來,馬嵬坡前草青青——所以格外引人注意了。

我的論斷是:唐玄宗愛趙妃,愛武惠妃,愛楊貴妃,都是真愛——雖然帝王真愛與普通人不太一樣。

以前打過個比方。

張無忌愛的姑娘們,其實是男人不同階段的情感。初戀朱九真。山裡困居五年後無人關心,所以對關心他的殷離心動;在地道里身處絕境,所以很喜歡唱歌為他開脫情緒的小昭;排難解紛當六強後,對少時交往、如今成為峨眉高足的周芷若動心;到他成了明教教主,名震天下時,能刺激到他的就是作為敵人的趙敏了。每個姑娘,都是人生不同階段的心動。

同理,唐玄宗對趙妃、武惠妃和楊貴妃,也是如此。


後來回長安前,唐玄宗後來密令,改葬楊貴妃於他所。當初安葬時以紫褥包裹屍體,再葬時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呈給玄宗,玄宗凄惋,命人畫貴妃的畫像於別殿,朝夕視之。

這個故事很動人。後來《酉陽雜俎》有一個思路類似,但更動人的故事。

天寶末年,交趾進貢來瑞龍腦香。唐玄宗賜給楊貴妃十枚,香氣傳出十來步。

唐玄宗夏天跟人下棋,讓賀懷智彈琵琶,楊貴妃在旁邊看玄宗要輸棋了,就放小狗弄亂了棋子。唐玄宗高興壞了。

風吹楊貴妃的領巾,沾了賀懷智的頭巾,好半天才落下。賀懷智回去,發現頭巾上奇香無比,於是擱進了錦囊。多年後安史之亂尾聲,唐玄宗回宮,賀懷智把錦囊呈上。

唐玄宗一打開錦囊,聞到香味,哭了:

「這是貴妃的瑞龍腦香啊!」

我覺得,可以這麼理解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愛。

年少時走一步看一步,連感情都跟政治有染,對趙妃是年少愛慕,跟武惠妃那是相濡以沫。

晚年了,鬥了一輩子,終於鬆快一點了。

他召楊太真入宮時自己五十五歲了,功業已成,信奉神仙,老了老了,是要享享福了。

楊貴妃對唐玄宗而言,不止是個年輕的美人。她跟唐玄宗時,恰好是唐玄宗心態上最放鬆愉快的時候。大唐鼎盛,萬邦來朝,天子可以舒服舒服,可以玩玩瑞龍腦香,鬧鬧梨園,做做《霓裳羽衣曲》,不用像年少時那麼勵精圖治,那麼緊張於武家的勢力了。

所以楊貴妃簡直就像是,命運給唐玄宗的退休禮物。「累了半輩子,可以快活一下了吧?」

到馬嵬驛被迫殺楊貴妃時,唐玄宗自己也送了半條命:楊貴妃的死,意味著唐玄宗自己威望的喪失,政治生涯的基本結束,意味著唐玄宗實際上已無復天子對權力的把持。

這不,之後不久,兒子李亨沒經他許可,就稱帝當了新皇上嘛。

那時對唐玄宗而言,楊貴妃啊,意味著人生最安逸最快樂的那段時光,意味著被安史之亂帶走的時光,意味著天寶年間萬邦來朝時,瑞龍腦的裊裊香氣。

那是唐朝乃至中華歷史上最璀璨美麗的一頁,又不止是白居易想像中,長生殿里的一對私密情人而已了。

所以,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愛可能很複雜,但的確是真愛——天寶年間,他愛楊貴妃,猶如愛命運對他的恩寵:鬥了半輩子,終於可以快樂啦!

而安史之亂後,他對楊貴妃的追念,恰是對唐朝最美好時光,也是他自己最美好時光的一段回憶,那是天寶年的背影啊,那飄散著瑞龍腦香味的盛唐傳奇。

畢竟,那不止是唐玄宗自己的,也是大唐,甚至整個中華古代最堂皇美麗的時代啊。


古人認為是真愛。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這樣的詩句:「臨邛(qióng)道士鴻都客(46),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說是四川邛崍(臨邛今日叫邛崍市)有著名道士在長安做客,他能以法術召回魂魄,而唐明皇思念楊貴妃至極,所以連忙請道士做法。

《長恨歌》中道士招來了楊貴妃,更給楊貴妃想了美好的未來,楊貴妃去了海外仙山居住,生活幸福,只以寶鈿做信送予唐明皇。

在歷史上對這個故事有別外的記載,如《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中有一故事。楊貴妃死後,唐明皇思念佳人以至於心神憔悴,有道士自稱會李少君的法術,以此求見皇帝。這李少君是漢武帝時的術士,曾幫漢武帝見到了死去的王夫人,此處說他會李少君的法術,其實也是在說他會招魂術。

唐明皇見到後非常喜歡這個道士,對他恩寵有加,表示如果可以見到楊貴妃,馬上去死也不會有遺憾。道士有感後開始做法,只見道士從袖子中掏出筆墨,要黃娟為紙作畫誦咒,後畫一女人像,此像不同凡俗,如符咒一般,只是像女性。

後讓唐明皇齋戒,凝神思念楊貴妃三日。(你自個看看你能不能連續想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半天,可以想一兩個小時就是真愛了)三日後道士說:「成了。」唐明皇再看畫像,此畫像已成楊貴妃面貌,由此聖上大喜。道士笑著說:「還沒開始了。就讓人搬出五色帳,建壇供奉此畫。又要十五六歲的美貌少女二十四人。」命這二十四人齊唱《子建步虛歌》,中國歷史上最有名子建是曹植,而這步虛是道教音樂的一種旋律,此歌應為後人假託曹植所做。

少女唱歌之時道士開始做法念咒,又吸煙氣吐在畫像上,更命少女一起吸煙吐像。後又用五色石做媒,以蠟燭做形,此時貴婦已現。道士讓人關閉此屋門窗,讓唐明皇來隔著五色帳看,只見楊貴妃在帳中哭泣:「你是天下之主,不能庇護我這一弱女子,你到底哪裡來的臉來看妾身?沉香亭下月中誓言,你記得住嗎?」唐明皇聞言哭的不行。後兩人交談諸多,更做曲合唱。

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當時人可伶這對鴛鴦編出來的,但《長恨歌》中的:「能以精誠致魂魄。」卻是道教法術的要點,道教法術講究的就是精誠,《莊子》曾言:「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人不能動,也不能動鬼神。所以道家也提倡精誠之至,金石為開。勸導大家行事能有誠心,如此才不會有遺憾。如果此事是真,不僅需要導師的精誠,也需要唐明皇的精誠,也就是大家說的真愛。


我一直很困惑對真愛的定義。

以前一直以為真愛我愛你超過一切,超越生死,更不用管功名利祿這些俗的要死的事情。但是成年以後發現這也太浪漫主義了,對於普通人來說,愛情很重要,但是會比一切都重要嗎?

愛情會比所有家人重要嗎?會比你一生的事業重要嗎?會比你的性命重要嗎?會比除了愛情以外所有的東西加起來都重要嗎?

我想大概玄宗是真愛楊玉環的。在愛情這個領域,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楊玉環在他心裡的地位。只是對一個成人來說,愛情可能並不是唯一重要或者最重要的事情罷了。

把你所有珍視的人和事圈成一個圈,愛情只是裡面一個小圈。你是這個小圈裡的最大值,我發誓以後你也都是唯一的最大值。

只是,愛情這個小圈,在整個大圈裡,也真的就只是一個小圈而已。


剛看完回來發表一下感言。

若我是楊玉環,我能理解愛人的痛苦,他很難抉擇,為了他活下去,我願意帶著他的愛去死。但是,死到一半又醒了是怎麼回事?這麼折磨就很恐怖了……特別是酒里放蠱,是怕死不透嗎?

這麼扎心的死法,還真不如白綾一條死得洒脫!


世界上沒有真愛。。就是這個電影想傳達的意思。

白龍變貓神復仇最後換來的是一場虛空,最後楊玉環告訴白龍,她也不再是那個身體了。意思就是一切情生情滅都是因緣和合。世界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永恆,所以何必執著。

人性本趨於獸性,不執著於肉體的美麗不執著於權勢的人性而非人性,非人性而沒有愛情,不執著於情而了悟無常,了悟無常則不執著於幻象。片尾掙脫幻象的白居易不再痛苦於自己活在虛假的自我想像里,不再執著超越李白。掙脫幻象的空海得入青龍寺如願修的密經。

愛情是因緣和合一時的幻境。任何情皆是如此。然而因為不執著而心生美好的假象,或許活在假象里也是一種還不錯的生活方式呢???


想提出個人覺得很有趣的一個地方:屍解大法,名義上是為了讓楊玉環不受痛苦,永葆青春;一方面又下了蠱毒,讓人非常痛苦,身體潰爛。這是一對矛盾,但出自同一人的授意。

在還沒揭曉答案的時候,黃鶴剛演練了一遍屍解大法,李隆基非常突兀地說了一句「朕絕不會讓你這樣」(大概意思,記不清了),我還覺得納悶,這不挺好的嗎,後來發現這是他的「戲」,才會顯得「怪」和「假」,有跡可循,但答案揭曉前自己無法猜透,挺巧妙。

我開始一直不懂為什麼恰恰選的給玉環用蠱,可以用其他普通毒藥呀。也許是唐玄宗覺得活活悶死太痛苦殘忍,用蠱毒恰好在兩天左右醒來時加速死亡?不對,蠱蟲啃食皮肉,很難解釋不比悶死痛苦,甚至更甚!

不想你痛苦是,不想你在我面前痛苦,而我還需應對是。不想面對是真,懦弱自利是真,自我欺騙是真。

之前有知友提到,張雨綺飾演的那一對夫妾(原諒我記不得名字了)是玄宗貴妃關係的映射,我很贊同。

再回到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感情關係上來,之前李隆基在警告阿布就曾說過「貴妃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大致意思,記不清了)暗示別想著表白,她是我一個人的,我和她一直在一起。原劇中所說的「駕馭所有人的快樂」(大致意思,記不清了)

玄宗是愛貴妃的,但這份愛要在帝王身份、個人生死存亡面前讓步。作為帝王他有強大的控制欲和佔有慾,他明白貴妃的個人魅力(白龍試圖去開棺救她,阿布也請命帶她逃亡到日本)他不能接受她活著但和其他男的在一起的可能,他要罷著她,所以不僅是要掐斷她的生命,還要腐毀她的肉體。這也是張天愛飾演的春蓮中蠱毒之後,白樂天感嘆的「多美的身體,卻變成了凋敗的花」(又記不得原話了,我這個爛記性),是很好的鋪墊。

玄宗還是愛玉環,不然不會花這麼多心思哄騙楊玉環,作為帝王他完全有資格提刀翻臉殺玉環,他甚至明知不可能卻期望她最後也是什麼都不知道地愛他的。他努力了,但他…

在評價妖貓傳的高贊貼中,一位答主講他認為的電影核心無上密令「幻術中也有真相」「擁抱有瑕的生活」,我也很贊同

結合我最近看的書,「在不完美中發現愛與被愛的證明」「尊重正在發生的愛與美好」??


好多和《妖貓傳》無關的回答哎……

如果題主特指電影裡面的情節,那麼可以回答:

楊玉環對玄宗是真愛。玄宗對楊玉環不能說沒有愛,但毫無疑問愛得沒有那麼深。

電影第三章由丹龍揭示真相時說玄宗一進房間就和國師私密商討怎樣忽悠貴妃去死來平息這次叛亂,但他卻在其他人面前演了一齣戲,表現出自己是百般糾結之後選擇了犧牲貴妃,對外更是宣稱高力士自作主張殺害了貴妃,由此可見玄宗的薄情和虛偽。

說到底,玄宗對楊玉環就像看待一件珍貴的玩物,他喜歡這件玩物是真,失去它的心痛也是真,但玩物終究是身外之物,與自己的性命相比不值一提。


張愛玲在《我看蘇青》里的一段話,供題主參考:

本來我想寫一篇文章關於幾個古美人,總是寫不好。裡面提到楊貴妃。楊貴妃一直到她死,三十八歲的時候,唐明皇的愛她,沒有一點倦意。我想她決不是單靠著口才和一點狡智,也不是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具有肉體美的女人,還是因為她的為人的親熱,熱鬧。有了錢,就有熱鬧,這是很普遍的一個錯誤的觀念。帝王家的富貴,天寶年間的燈節,火樹銀花,唐明皇與妃嬪坐在樓上像神仙,百姓人山人海在樓下參拜;皇親國戚攢珠嵌寶的車子,路人向里窺探了一下,身上沾的香氣經月不散;生活在那樣迷離惝恍的戲台上的輝煌里,越是需要一個著實的親人。所以唐明皇喜歡楊貴妃,因為她有他是一個妻而不是"臣妾"。我們看楊妃梅妃爭寵的經過,楊妃幾次和皇帝吵翻了,被逐,回到娘家去,簡直是"本埠新聞"里的故事,與歷代宮闈的陰謀,詭秘森慘的,大不相同。也就是這種地方,使他們親近人生,使我們千載之下還能夠親近他們。


以常人的愛情觀去揣摩帝王家事,顯然是費索曲折,迷離獵奇的,尤其是唐玄宗、漢武帝這類性情與人生經歷變化如四季更替般節奏分明的帝王。

《妖貓傳》中楊貴妃出場在盛世巔峰,安史之亂前夕,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看電影時,極樂之宴的美輪美奐也令我目眩神迷,所謂大唐氣象的雍容、大氣、華美、富足,如果沒有之後的安史之亂,那麼這一場夜宴,便是唐玄宗一生政績的濃縮,而貴妃,大唐的明珠,就像吳道子畫中人的眼睛,是最傳神的一筆,要載入史冊的誇旌——令人折服的生動的美,遠比文字的傳誦更能流傳後世,史書述事,而玄宗要的,是極樂之宴這場賦。

那一刻,他是半人半神的,追求極致完美,不僅要盛世之君的形象,還要深情帝王的形象。儀式感是會感染人的,只有當危機來臨,一切的儀式感都消散了,面對自己的簡陋的內心,回到直截了當的人性的拷問上,才知道愛不愛,才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說閉氣之法帶了點溫柔的欺騙的色彩令人看不太清,那麼那杯下了蠱毒的酒,已經很可以回答問題了,就是絕情。春琴呼救時,陳雲樵鎖上門,順便又求空海救人,再到後來他勒死春琴卻發瘋,都是一樣的。身家性命無憂時,可以愛可以寵,只要給得起,我也以為我愛你,一旦波及自身性命,也就顧不得什麼愛情的體面了。

所謂天子富有四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那時候他給予楊貴妃的愛,清平調也好,霓裳羽衣曲也好,極樂之宴也好,真情是有的,但誇讚和佔有之心也不可忽略——我願意給,我也給得起。

有點像如今商界奮鬥了一輩子功成名就的人,晚年找了個美貌溫柔的女子寵愛非常,說柔情蜜意舉案齊眉是假的,自然不可能,但其中多少存了衣錦還鄉的味道,只是人嘛,都喜歡粉飾自身有情有義的浪漫形象,這幾乎已經是一種執念了,尤其對於成功人士,所以有時候把自己也給騙過去了。

如果不是安史之亂的爆發,我信玄宗會與貴妃恩愛終老,這個故事說到底,是一個簡單的「不要去考驗愛情和人性」的故事。

問題問的是「看完電影,感到困惑,是不是真愛」,自然站真愛是因為鞦韆與極樂之宴,這是萬人之上的寵愛,但我說過,那時盛世承平,給得起;至於香囊中那縷頭髮,一是玄宗晚年幽居上陽宮,盛世消融,大權不在,晚景孤寂凄涼,懷念貴妃亦是懷念曾經的自己,二則貴妃之死,終究令他親手立起來的多情帝王,才子佳人的人設坍塌,這也是他心理難以接受的,可謂事業愛情皆成夢幻泡影了,他的悼念,就是陳雲樵的發瘋。

須知李隆基是個什麼人,他少年時活在祖母武則天的鐵血陰影里,好不容易武則天還政於大唐,韋後與安樂公主又毒殺中宗,禍亂朝堂,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發動兵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扶自己的父親李旦繼位。但他還做了一件事,就是誅殺了太平公主,拔除太平公主勢力,可謂非常之成熟、鐵血、殺伐決斷、雄心大略了。實則與漢武帝劉徹早年的突圍頗為相似,劉徹愛衛子夫,李隆基愛趙麗妃。中年李隆基寵愛武惠妃,為她一日殺三子,三子中便有麗妃之子,又與劉徹寵愛李夫人,鉤弋夫人,搞出戾太子慘案有多大區別呢?劉徹此人比李隆基還是真實,晚年有自省,而李隆基的傷感,是在失去了一切以後的一種自哀。

以《妖貓傳》的故事看,也許想說生活就像幻術,虛虛實實,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所謂無上密,就是看清真真假假中本質的東西,所以說玄宗是最大的幻術師。

但是我願意有自己的立場,儀式再美,感情做得再真,也掩蓋不了最本質的那杯含蠱的毒酒所散發出的無情的味道。你看陳雲樵對春琴的種種有多麼噁心,剝掉華麗的儀式、身份,虛假的溫柔的加成,就是玄宗對貴妃的無情和噁心。


愛,像對玩物一樣的愛不釋手的愛。

愛不釋手用在人身上是貶義了。

帝王多是多情而薄情的,

玄宗對楊貴妃的感情大概和對御貓一樣的吧。

我可以撫弄你,但你不可以反抗。

春琴和楊貴妃,也許身上同樣的蓮花印預示著兩人是同樣的命運,興的時候是地位財富的象徵,衰的時候是厄運災禍的替死鬼。

愛你的時候為你修花萼相輝樓;為你注酒七千斤;為你做霓裳羽衣曲,危難關頭,還是命和帝王家的顏面最重要,陳雲樵說禍是春琴引的,自己逃出來鎖住了大門;玄宗說用屍解大法哄騙楊玉環換得自己生路和江山。

平日里的寵愛經不住苦難的考驗。

詩里說「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是假的,不想背負膽小無能的罵名,讓她做了你的替死鬼才是真的。

我很喜歡馬嵬坡兵變,玄宗騙貴妃的這段戲。

因為真實。

在看電影之前我更傾向《長恨歌》里傳頌的凄美愛情故事,現在我更願意相信電影里的版本,也覺得這個兵變前膽小懦弱、口是心非、始亂終棄的玄宗更飽滿,讓我耳目一新。

「我多想把我的頭放在這個盤子上,可那就違背了你我天長地久的誓言」,所以黃鶴想了一個『萬全之策』,讓貴妃閉氣兩天的屍解大法是假,下蠱的毒酒才是真的。

可我覺得楊玉環是愛他的,早就明白屍解大法是個謊言,但她為了皇帝的顏面還是答應了喝下毒酒,兩眼含淚微微點頭嗯了一聲,讓人心碎。

她知道自己再也醒不過來,把綉著自己乳名的荷包給了玄宗,頭也不回的上樓去了。荷包里裝的是她的一縷頭髮,是她給他的信物。

所以我看到棺材上的血跡指痕時真的心疼了,她在毒酒起效之前醒過來了,沒人來救她,絕望地抓棺蓋,十指流血,也沒人聽得見她的哀嚎,最後窒息而死了。

李隆基把荷包裝在七層寶函里是覺得愧對於她吧,晚年的孤獨讓他思念成疾。

盛世浮華都是假的,人性和感情才是真的。

只是人性和感情的真相都太殘酷了,人們都不願接近罷了。


不是。

關於他們之間的感情,我更贊成李商隱的詩: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四十幾載的天子,還不及一個普通百姓,肯護妻子周全。

一.一段真正的愛情,雙方都有說「不」的權利。

為什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可以千古流傳?從來無人質疑其真誠?

生與死,愛與別。從相愛相知,到終身託付,再到生死相隨。

他們用生命,贏得了說「不」的權利。

他們告訴世人,哪怕我們的愛情如蝴蝶一般羸弱,卻也像蝴蝶一般堅強與美麗,在封建時代的狂風中,逆風而行。

生命與愛情的意義,就在於這種「不順從」。

反觀唐玄宗與楊玉環,從頭到尾,楊玉環都沒有說「不」的資格。

開元二十二年,在武惠妃的撮合下,楊玉環嫁給了壽王李瑁。

開元二十八年,玄宗打著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楊玉環與李瑁五年的婚姻生活,被這一道敕令扼殺。

楊玉環與丈夫李瑁什麼反應?他們是怎麼想的?

但是,此時的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記載太少了。我們已無從知曉,二人的真實想法。

但從楊玉環的經歷來推測,她只是一個喜歡得到寵愛的小女人,而不是女強人,女政治家。

我相信壽王妃的位置對於她,也已經夠了。她未必就真想做貴妃。

這段「美麗」愛情的起始,不是浪漫的心心相印,而是源於一代帝王的荒淫無道。

那麼,他們的結束呢?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陳玄禮為首的禁軍軍士,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之本,包圍皇帝,要賜死楊玉環。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那年,她三十八歲。

此時的楊玉環是什麼反應呢?

《楊太真外傳》中記載,「願大家好住,妾誠負國恩,死無所恨。」

她不是沒有遺憾,是不敢有;她不是不恨,是不敢恨。

她這一生,或滿門榮耀,或無辜慘死。她都沒有說「不」的權利。

既不能,也不敢。

二.愛的本質:喜歡就會放肆,而愛是克制

看完了這段愛情的開始和結束,再來看看過程。

即便有了這麼不堪的開始和結束,但過程還是有美好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兩人之間,在相處過程中是有感情的。

首先,興趣愛好相同。唐玄宗是傑出的音樂家,而楊玉環是傑出的舞蹈家,《霓裳羽衣曲》就是兩人的作品。

其次,盛世美顏誰不愛。楊玉環是「四大美女」之一,即便歷經千年,還有粉絲為其瘋狂打call,足見其魅力。而唐玄宗,一手開創「開元盛世」,確實可以稱得上「一代帝王」。英雄與美女的結合,即便年齡上差的多了些,也不會太違和。

韓寒說:喜歡就會放肆,而愛是克制。

西漢時期,成帝在腦子還沒進水之前,寵愛班婕妤。有一次,他邀請班婕妤一起乘坐輦。但班婕妤拒絕了,她說:「我看古時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只有亡國之君,才有嬖倖的妃子在側,我如果和你同車出進,那就跟他們很相似了,又怎能不警醒呢!」

我願你做千古明君,實現抱負。你怎忍我背負千古罵名。

一段好的愛情,從來都是相互成全的。兩個攜手並肩抬頭看星星,總好過一起抱著在泥潭中打滾。

楊玉環,作為「安史之亂」的背鍋俠,冤枉嗎?太冤枉了。

楊國忠與楊玉環親戚關係太遠,以至於封賞時,人家根本沒想起他來,後來楊國忠進入官場,也不是靠楊玉環介紹的,楊國忠在外面搞些什麼幺蛾子,她也根本不清楚。

男人搞壞了政治,拉女人來墊背,這也不是第一次了。那她就真的沒有責任嗎?

楊玉環得寵期間,她的兄弟均是高官,姐妹皆封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

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因此楊家人囂張跋扈,連皇室都不放在眼裡,楊國忠更是禍亂朝綱。

而楊玉環的沉默卻在無形之中為他們提供了一張保護傘。

長孫皇后在死前曾對李世民說:

「妾之本宗,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

千叮萬囑,不可外戚位居顯要。

兩者相比,玉環就相形見絀了。

三.帝王愛能有多重

九歲那年,李隆基娶了王氏,即後來的王皇后。

王氏進門的時候,正是武則天統治時期,也正是李氏皇族最為艱難的時期。武則天為了穩固統治,對李家的兒子孫子們看管的十分嚴格。王氏嫁與李隆基,說起來不過是一同幽禁而已。

《新唐書》中記載:王皇后因後期無子而失寵,曾向唐玄宗哭訴,「陛下難道您一點兒不念及往昔共患難之舊情嗎?想當初我的父親曾用自己的紫半臂衫才換來一斗面,為您的生日做面賀壽!」

由此可以看出,哪怕身為皇族貴胄的李隆基,當時的日子也十分不好過。

武則天死後,韋後效法武則天,對李氏皇族進行打壓,李隆基決定與其爭奪皇權。

當時勢單力薄的李隆基,在妻子王氏的支持下,斗完韋氏再斗太平公主。

在這條爭奪權力的道路上,王氏及其家人一無返顧為其奪取帝位。

而在李隆基登基之後,卻日益疏遠王氏,並聽信武惠妃之言,將其處死。

幾十年風風雨雨一起走過的夫妻,也敵不過帝王的天性涼薄。

所以後來,「馬嵬坡之變」楊玉環的死,也不會太過奇怪。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想必他徹夜也無法忘懷的,不是楊玉環的風姿綽約,更不是「七月七日的夜半私語」。

而是當年,大唐還是一派盛世,他坐在帝位上,手握皇權,滿眼輝煌,人人奉承,各國朝拜,無限風光。

所有的一切,或取,或奪,說一不二的威嚴。

而不是現在,孤燈衾寒的太上皇。

所以袁枚有詩曰: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不是,皇帝對貴妃的愛,是經過他虛偽的深情所營造出來的幻術,他的愛是他的皇權,他的天下,貴妃只是皇權掌控之下的一個代表而已


我認為真愛是相對的,非要我說的話,只有阿部和白龍對楊玉環是真愛,但是楊玉環的處境又讓她不允許自己去尋找真愛。

我先分析了一下劇里的三種愛情:白居易 阿部 白龍

白居易是一名史官,他的職位讓他看到了一歷史上的楊貴妃,他為之傾倒。李白因為一首詩讓貴妃讚不絕口,讓世人為之讚頌,白居易也希望自己通過《長恨歌》讓世人知道自己對貴妃的愛,但是他發現自己變成不了李白,寫不出李白那樣「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千古絕唱。他陷入困境,他不知道怎麼辦,當他了解到真實的事情了以後,他選擇放棄,因為白龍對貴妃的愛更值得讓他去寫,讓世人去稱讚。勇敢去愛,拿得起放得下。

阿部,作為一個倭國的遣唐使,他知道真正的楊玉環,但是他知道他無法像玄宗那樣把三千寵愛集於一身,把選擇默默的看著貴妃,把自己的愛藏於心中。當貴妃遇到危機時刻,他也選擇保護貴妃,奈何貴妃知道自己的命運。他也知道貴妃怎麼想到,到最後他選擇把這份愛埋藏於心。既然無法相愛,那就守望你於江湖。

白龍,幻術師的弟子,在極樂之宴上對貴妃一見鍾情,他愛的深切,以至於可以為了貴妃活著,他可以讓蠱毒侵蝕自己的身體,放棄人身,化身為貓。但是這是因為這樣,他開始厭世,開始報復,他總幻想著有一天貴妃可以復活。但是貴妃早已死去,雖然貴妃身體容顏不老,但是靈魂早已不在。白龍做的再多也是徒勞!當丹龍找回白龍的身體時,白龍說到:我已經不是那具身體很久了。丹龍說:這也是貴妃想對你說的。這時候,白龍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多深。失去理智的愛情,到最後註定是傷的最深的,但是同樣也是刻苦銘心。

至於幾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她是由叔父養大的,她是個孤兒,她知道自己擁有的只有這份容貌,自己擁有得這一切都是靠著容貌得來的。但是她知道感恩,她知道玄宗對自己的寵愛,她也知道自己的命運:註定是安史之亂的導火索。她知道自己無法活下來,她選擇接受,雖然她也掙扎過但是一切都是惘然。她成為了男人之間博弈的棋子!她本可以選擇活下來有,但是她沒有忘記是玄宗對她的寵愛,即使知道玄宗在騙她,但是也選擇接受,她不想因為自己而讓玄宗死,得到的這麼多,是時候該還了。雖然自己喜歡的不是玄宗,但是自己及叔父的一切都是玄宗給的,她願背負「禍國殃民」的罵名,也不遠放棄自己心中那顆感恩的心。

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


真愛的定義有很多種,但最起碼都要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之上,而且是相互的——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

老皇帝看中了年輕貌美的兒媳婦,一心要佔為己有,有問過兒媳婦願不願意嗎?她有說不的權利嗎?他的萬千寵愛,真的是她想要的嗎?如果不是進宮當了貴妃,她或許不會死在馬嵬驛,而是平靜地度過一生,兒孫繞膝地終老。

在他倆的關係中,老皇帝始終是絕對控制者,她的進宮、出宮乃至生死全都由他掌控,沒有平等,何來真愛?


李隆基愛楊貴妃也愛別的妃子跟天下所有的帝皇和妃子的關係沒什麼兩樣,白居易的長恨歌里有諷刺,民間故事演繹又太多。哈哈想起來張無忌說這四個姑娘我都是喜歡的。所以我總感覺李隆基也並不是什麼就跟楊貴妃是真愛。


能說什麼呢,楊玉環是李隆基樹的一座粉飾大唐氣象的牌坊呢,真的與愛情無關;至少於白龍,阿部他們為什麼會愛上楊玉環呢,俗一點說,每個男人的心目中的女神背後,都有一個操到她想吐的男人!最後說一句陳凱歌的大唐真美,盛極必衰的美,和崩潰前的羅馬帝國一樣。朱雀大街也是我想像中。


看過原著《大唐鬼魘只沙門空海》楊玉環不愛唐玄宗,只是她老爹黃鶴復仇的工具。唐玄宗對楊玉環的感情複雜了點


真愛?一千二百年前網路推手為尊者諱的炒作!

帝王之家,深宮之內,往往是陰謀密布薄情寡義之所,真情深愛之花很難綻放在刀光劍影血淚橫飛的環境。何況楊玉環本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這種父不父,夫不夫的亂倫關係,探討愛情頗為可笑!

本人一直對她當選中國四大美女的評價持反對意見

這種孽緣在後世文人騷客茶餘飯後的炒作之下被過分美化罷了!其本質就是一個貪圖美色公爹與一個眷戀權勢兒媳之間的孽緣。題材要是交給《知音》的編輯來寫,也許今天傳頌的不是這個版本,可惜當初有個酸楚的知青叫李白,他因為幾句大話狂言成為網紅,然後被招進宮中負責拍馬,結果他拍了一下母馬,這下後面的朋友圈跟著蹭人氣,結果就是今天大家讀著的悲悲切切愛情故事。

開始設想一下吧:當李隆基與楊玉環纏綿悱惻的時候,要是真的彼此深愛,難道不介意曾經的公媳關係?我無法設想自己是李隆基,至少再怎麼好色我對自己的兒媳下不了手。一代帝王更難以想像怎麼對這樣的熟人下得了手,我每每讀到此處,頭不是向後仰很陶醉,而是頭向左右搖很無奈!這他媽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就憑這一點,我終於曉得為什麼自己不是當帝王的那塊料了。作家劉墉說再怎麼邪惡的男人,也不會產生強姦菩薩的邪念。現在想問問知乎的大神:對自己兒媳婦也敢睡的請舉個手!沒有?真的沒有?沒有就算了……

再來說說楊玉環,在封建帝王面前她是一個沒有選擇的弱者,這點可以理解。但是TM當了人家媳婦不算她還真去當人家的老媽!也夠狗血的!換上我在上床前至少會拚命反抗一會,累了之後再躺下享受吧。這樣,日後對待歷史老子總還有一塊遮羞布可用。到了現代,瘋子演戲,傻子看戲,為博眼球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導演腦洞大開到安排楊玉環去和李隆基馬震,將她塑造成一個敢愛敢恨挑戰封建體制的女豪傑,這也是沒得說了。所以啊,我懷疑這樁歷史的爬灰疑案,完全就是繼承這對狗男女曾祖父李世民和祖父李治的無恥,他們的祖父敢娶曾祖母,到了後世,也是拿來當愛情故事傳頌,竟然還真有人信了,我也是服了。唐朝的開放,現在的西方社會在它面前都自愧不如啊。

順便提一下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他不是與楊玉環成親一天兩天,而是五年。史料記載兩人婚姻幸福美滿……當時李瑁的母妃惠妃正得寵,三位皇子被她謀害,李瑁是非常有希望成為太子繼承皇位的。可是惠妃猝死,空虛寂寞冷的李隆基對兒媳婦起了色心。自古有這麼一句話: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李隆基鋤頭揮得好(關鍵是他的鋤頭刨哪哪都扛不住),太真(楊玉環出家道號太真)道姑很快從梨園道觀掛職升入後宮。奪妻之恨,李瑁敢怒不敢言,李隆基也深知這恨有多深,更不可能將皇位傳與他。李瑁憂鬱中與韋氏妃子相依為命度過羞恥的一生。

最後,不得不說網路推手的牛逼了!今天在網路上負責給名人大碗恬不知恥的生活負責化妝美顏的推手們,佩服你們的基因強大,原來1200年前你們的祖宗李白與白居易就如此敬業。貌似今天還青出於藍勝於藍了,比如四川的X帶魚。

前不久跑到我們這來搞發布會

借古喻今,很反感哪些御用騷客顛倒黑白,篡改歷史粉飾權貴的骯髒個人言行。末了,這類推手的小粉們,平日里微博上罵我罵得很辛苦。我這有一家酒店,《妖貓傳》的全體人員都在這住的,楊貴妃的洗腳水還是熱的,您罵累了要不來一口?免得口乾舌燥!


玄宗不是項羽貴妃不是虞姬

每個人愛別人的方式是不同的,這和他的成長環境、身份地位、性格愛好等都有聯繫。都說人很複雜,那麼一個人愛另一個人肯定也簡單不了,如果我們非要給真愛下定義、定標準,那麼這也太無趣了,而且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既然真愛沒有定義標準,那我們憑什麼判斷玄宗和貴妃是不是真愛呢?

如果我們把玄宗換成項羽,馬嵬驛貴妃殞身還會發生嗎?項羽給世人最大的印象應該是他是一個英雄但不合做帝王,我們為什麼會覺得他是英雄呢?因為他力拔山兮、因為他驍勇善戰、因為他重情重義,垓下之圍虞姬最後也自殺了,那麼會不會有人問項羽對虞姬是不是真愛呢,很少,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垓下之圍項羽快要垮了,他已經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和自己愛的人,劉邦肯定不會放過他,但是劉邦不一定要虞姬死,虞姬和項羽沒有後代、虞姬是個美人、劉邦好色,憑這三點虞姬被劉邦抓住後只要虞姬願意她不會死,可是她還是選擇了自殺,因為她肯定覺得有些東西比生命還要重要,比如自己的名節、對項羽的忠貞等等。那項羽呢?他也一定看出虞姬不一定會死,但是他肯定凶多吉少,如果虞姬不自己動手,他會殺害虞姬來保存自己作為男人和帝王的尊嚴嗎?我覺得大部分讀者應該都會回答不會,因為我們根據我們對項羽的印象,我們就覺得他不是這種性格的人,否則他就不是項羽了。

那如果我們把玄宗放到垓下之圍項羽的位置上,他會做什麼,前提是虞姬不主動自殺的情況下。他會殺虞姬嗎?這要看大家覺得玄宗是不是一個很在乎男性尊嚴、帝王尊嚴的人了。可是馬嵬驛兵變時玄宗殺不殺貴妃關係到手下人會不會繼續幫助他度過困境,假設玄宗力排眾議不殺貴妃,而且貴妃自己也不自殺,那馬嵬就真的要「變天」了,玄宗的敵人不止安祿山,還有他的兒子、他的臣子們,所以結果可能是眾人在馬嵬就會廢玄宗立肅宗,又或是更嚴重的情況,比如有人自立為王或者倒戈安祿山。如果肅宗立,為了安撫眾人情緒、鞏固人心,肯定會殺掉貴妃;如果有人自立為王或者倒戈安祿山,貴妃還是會成為眾矢之的,畢竟安祿山起兵名號之一就是除奸妃,那時候感覺殺貴妃像是為民除害、匡扶社稷一般的正義之舉,所以我們的結論出來了:楊貴妃其實死定了,而玄宗親自刺死貴妃其實對於玄宗和貴妃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如果等場面失控讓別人處死貴妃,貴妃死得可能就不能這麼乾淨體面了,也許還會受到侮辱折磨。

讀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我在洗白玄宗,其實比起玄宗我更喜歡貴妃,我沒有任何理由為玄宗洗白。說來說去這是一種「理性人」問題,純理性人(不夾雜感情因素的人)都會選擇玄宗賜死貴妃,但是人偏偏不是理性的,起碼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人的不理性要遠遠超出自身想像。但是我們如果從感情上來說,玄宗賜死貴妃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存在一樣東西,它對於玄宗來說比貴妃還重要,具體這個東西是什麼,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換句話說,玄宗對貴妃的愛沒有對「那樣東西」深。

大部分人生命的另一半和他最初設想的肯定都有差別,有的差別還挺大的。如果我們有很大的選擇權,我們肯定希望我們的伴侶要十分愛我們、忠於我們,但事實是你不能和你的設想在一起,你只能和現實中存在的人在一起,而且是和你現實中遇到的人在一起。這個星球前前後後出現了許多人,但是因為時間、空間和其他因素,你只能和這其中的一小部分相遇,所以才有「相聚是緣」這個說法,當他們出現在你的生命中時你有權利選擇接不接受。玄宗就是貴妃遇到的一個人,玄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皇帝,他很聰明,多才多藝,有很多女人,他是個政客,他要考慮很多??????這就是玄宗,剩下的就是貴妃喜不喜歡、接不接受的問題,而並沒有什麼是不是真愛的問題,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不僅僅是貴妃之死的真相。

如果貴妃生命的最後怨恨玄宗的話,可能有兩個理由:玄宗沒有貴妃想像得那樣愛她,也就是說她對玄宗的判斷出現了偏差;或者貴妃知道玄宗對她愛得程度有多深,只是她不願接受而已。


愛是愛的 只不過很自私罷了

一場局不止是欺騙了楊玉環 還在欺騙自己

「我沒有殺她 貴妃不會死 大唐沒有衰敗」

電影中也表現了很多男人愛的自私

秦昊飾演的金吾衛 從開始到他最後 也是一個自私的男人

我愛你。我更愛我自己


推薦閱讀:

李安的卧虎藏龍中玉嬌龍對李慕白說要劍還是要我有什麼隱藏的含義?
美國好萊塢為什麼不拍朝鮮戰爭?
《速8》里開頭的時候,唐拔掉了渦輪增壓器的什麼東西,導致車子動力飆升,隨後起火?
虛構作品中的主角能發現自己是這部作品的主角么?
如何評價《殭屍新娘》這部電影?

TAG:電影 | 愛情 | 妖貓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