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太極拳的看法,您的印象中太極拳是什麼?

目前中國的太極拳門派眾多,大家嘴上都認為太極拳好,不知您對太極拳如何認識?您了解的太極拳是什麼?


謝 @寶大喵 邀~我也來講講對太極拳的印象。

我對太極拳的印象大致是經歷了幾個階段的:從好奇到仰慕,從仰慕到無感,從無感到鄙夷,再從鄙夷到認識,從認識再回到敬佩。

從好奇到仰慕是因為看影視劇。李連杰的電影讓我見識到太極拳的華麗,吳京的《太極宗師》則更接近科普的感覺。這些影視劇雖然都是藝術加工的,但足夠讓當年的小屁孩各種崇拜仰慕了。大家編的那個段子:一個大西瓜,中間切一半。這種東西雖然是調侃,但也透著一份喜愛。

從仰慕到無感是因為後來看到公園裡的老人們練習太極拳。覺得那跟廣播體操沒啥差別,練起來一個個看上去老態龍鍾,雖然精神不錯,但畢竟沒有影視劇里的那種范兒,看多了也就無感了。外公那時候有一本太極拳圖解,楊氏的簡化太極拳,我翻了以後跟著練了幾次就失去了興趣。覺得這簡直無聊,一點也不酷炫。

後來自己習武,因為我練的傳統空手道里有很多類似纏絲、彈抖之類的東西,和中國武術相近,一些師兄師姐就兼習中國武術。有一個師兄在公園裡認識了一個太極老人,從那以後他開始在空手道場里練習太極,接著開始擅自改動空手道套路,還試圖教給師弟師妹們,引起了前輩們的反感。再後來這個師兄離開了,每次再跟他聊起,他總是會講起什麼陰陽、宇宙、先天後天之類的東西,變得神神叨叨的。加上網路的發展,各種神功大師的視頻層出不窮。我那時候心裡對此嗤之以鼻,這玩意兒是邪教吧,把人腦子都練壞了。

接著自己大學的時候有個河南來的女同學曾被父母送去過陳家溝。看她演練了一遍陳氏太極老架一路,雖然功力不夠動作不標準,但畢竟能看出各類招式。也聽她介紹了一些正統太極傳人的練習方法。那個時候我練習空手道也有陣子了,根據自己的理解跟她交流了太極拳套路的分解運用。因為本流派空手也很講究通過四肢放鬆丹田發力來加速肢體,對於太極拳那種講究松沉和丹田勁有認同感。那時候逐漸地意識到太極拳本質上是門嚴謹的拳術,有功法也有運用,如果有正統的練習的話應該也是能應用於技擊的。

再後來是認識了一個外地支部的師姐,她練習了十來年太極拳後才開始練習空手道的。跟她有過對打交流,發現占不了便宜,而且下盤超穩很難打摔,同時套路打得也超棒。我於是專門跑去她道場跟著練習了節課,他們的練習站姿很低,一場下來我有些吃不消。休息時她給我演示太極拳技法,我總是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她摔倒的,只有她做慢動作分解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是怎麼精巧地被破壞重心的。從她身上我認識到正統太極拳的練習是功法招式並重,並且確實是非常精妙。不過她也坦言,對抗現代搏擊時沒有針對性訓練很難用出來。這點我很同意,傳統武術多是一下制敵的單式,而且需要接手近身攻擊薄弱處,現代搏擊很講究連擊,隔著距離打點,規則上有禁忌部位,所以傳統武術打現代搏擊,首先要練習連續打點和抗擊打,能夠招架得住了再伺機用出那些個傳統的精妙功夫。這也算是「以正(常規的拳腳對抗)合、以奇(一招制敵的巧妙功夫)勝」吧。

自此我開始對這個拳術重新擁有了非常正面的印象。

現在我自己也在不斷地練習,時不時會和其他拳術的拳諺、拳譜產生共鳴,太極拳是我相當喜歡的拳術,也會因此去看一些他們的視頻和文章書籍。這種感覺就像爬山,練習自己的武術就像爬自己的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就看看對面的山,也就大概知道自己多高,身在何種景色中了。太極拳對我來說,對面的山中的一座,我會看會欣賞,但真沒想過下山去爬對面的山,要真那麼容易動搖,那肯定永遠到不了山頂,哪怕是小土包一座。


流傳下來的中國武術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不要宣揚一個門派!這樣不好。我覺得自然而然,一切隨緣!樓上宣揚的陳氏太極拳或其他拳種,我不做多言,私下的問一句:陳小旺膝蓋做了六次手術,一次保守的說拾萬元,你有嗎?一個普通老百姓練拳是為了健身,有那麼多錢手術,又何必受那個罪!其他的陳氏大師網上都有,又何必多說,本人比較反感。更是不是過去傳說中的,傷人之前先傷自己的「七傷拳」?!你信嗎!這個在網上盛行都知道!另外您即使是他的學生或學生的學生,但他練的功夫能代表你的功夫?他的學拳經歷和練拳歷史您知道嗎?您按照他現在的要求練拳作若干年之後能達到他的現在嗎?!他每天練三、四十遍,有那一遍是替他的學生練得??沒有。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可以藝術化,但不要崇拜化,師傅的功夫永遠是師傅的不是你的,他永遠也和你不一樣,你可以看他的傳承歷史中,如果都在家族中是否代代都是高手!?

流傳下來的中國武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發送照片者,搞個人崇拜者直接舉報!


每周六上課學習太極已有三個月。感悟如下。

從去年開始,每兩個月就會去白雲觀走走,我很喜歡站在三清殿外的閣樓上,聽大殿內師父擊磬的聲響,看閣樓下隨風飄逝的繚繞香霧。每一次都會站上許久許久……也是偶然的一個周六,看到提高班在閣樓下練拳,才知道了太極家園。所以我說,太極家園,就是我的太極,加,緣。

二期學員匯演的那天,看到大家柔中帶剛的動作,看到老師們行雲流水的拳法,真的被太極迷住了。動靜陰陽的結合,恐怕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感悟。如同修心,猶如遠方漫漫長路。我喜歡傳統文化與宗教文化。南懷瑾曾說: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好好照應你的思想。

去年和朋友們一起靈修,今年接觸了太極拳。也是從 25 歲的今年開始,學著觀照自己的內心。學習這些,不僅僅是為了靜心,而是內觀。

站樁,學習太極的基本功。我們從第一節開始就學習了站樁,慚愧的說,樁站了這麼久,我還在尋找放鬆和打開自己的感覺,好的是,我開始領悟這種感覺。上周末和大家在客堂聽明山老師講課,受益匪淺。老師說到,學習太極也是一種內觀的方式。站樁時感悟自己,感受內心和身體,形成一種氣場,煥然天成。要讓心境融入到這個氣場中,而不是關閉自己,只去感受肢體的動作。

太極拳,柔緩自然,連綿不斷。第一節課學習了抱球,從那時我就能感覺到,在太極中沒有稜角,也沒有強硬的動作,一切都是自然圓活的。與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力量與平衡密不可分。如果說,在練拳的過程中,感覺哪裡疼痛,比如膝蓋、腰間、脊背,大多都是因為動作錯誤所造成的,主要還是跟身體的自然力量相駁了。道家講,「道法自然」。不知用在這裡是否合適。遵照自然萬物的規律,也要遵照身體的習性。

包括生活中的心境也是如此。情緒上來的時候,不逃避,不誇大。任由它來,從內心的最深處蔓延開來,慢慢外擴。如同水的波紋,一直外擴直到消失,平靜。所以,它終會散去。美好的也都沉澱下來留在心底。不能和情緒較勁,要學著接受它,並直面自己的內心。靈修也好,定靜也好,都不僅僅是為了沉浸在安靜中,逃避內心晦澀的部分。倘若抗拒,必會持續。(這句話就是看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如去接受它,坦誠相待。未來不過是一片迷離不可望穿的光,不要畏懼,光照耀在身上輕輕的,去感受它就好。心念是我們,最重要的能量源。

除心境之外,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可能是因為體質的緣故,我從小就是個胖胖的姑娘。我從去年開始接觸健身,減重 20斤並在持續鍛煉中。用朋友的話說,就是整個人小了兩號。我見過清晨六點半健身房的樣子,也常在閉館後走在夜晚十點半的街。健身也是忙碌工作後的放鬆方式。雖然距離理想體重還有一段距離,但體能的確好了很多,也因此愛上了運動。在學習太極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身體細微的變化,愈發覺得身體也會帶著自身的習氣。喜歡的事情做久了就會成為習慣,現在習慣每晚臨睡前練練拳,堅持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武當三豐太極拳基本上已經學完了,接下來的課程就是細化動作。這也僅僅是個開始,熟悉了套路以後,就會發現打拳中的各種問題。每天練習時,會注意自己不協調的動作。習慣很難改,但如明山老師所說的,擯棄舊習,忘掉過去,重新感悟每一個動作。打拳不能求快,點滴感受都需要靠日積月累的沉澱。至於對呼吸的把控,也不會刻意強求。首先,我要學會和自己的身體溝通。現在打完一套拳,身體微微發熱,感覺順暢。如此就很欣慰了。

感謝二班老師們的辛勤教誨,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帶我們練拳,真的很感動。無論是早晨的玉淵潭公園,還是晚上的西便門小公園,都是滿滿的收穫。也感謝鶴鳴班每一位老師的無私付出,都是可親可愛可敬的人兒們。以後我也會多參加一些志願者的活動,每次來到白雲觀,心都是滿的。

一直都有個願望,希望走遍世界上的寺廟觀庵。目前為止,去過的地方雖不多,但一切都在心裡。做個沉穩善良且一身正氣的年輕人。

鍛煉身體,為了健康。自觀內心,為了成長。成長是無形無聲的,有所感知的唯有內心的堅持不懈。

有人說,太極拳是一種哲理拳,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我在想,修身養性也是一種態度,越平靜,越堅定。


我對太極拳的認識:

一、高端拳種,難學難練,只要真有明師指引,適合於各門各派為了加深對武學的理解,深造使用。

二、極端拳種,怎麼難怎麼來,怎麼不方便打人怎麼來,怎麼費事怎麼來。這絕不是貶義,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更加適合於各門各派為了加深對武學的理解,而深造使用。

三、視覺好看,適合武術界以高端真東西裝點門面。

我了解了太極拳是:

一、天下第一大門,下分若干派

二、不遇明師,或未得真傳,健身而已,治療植物神經紊亂方面的病至少一定範圍內奇效,改善睡眠特棒。但如果實在不得要領,差得離譜,健身效果會特差,甚至還可能有磨損膝關節的反作用

三、套路太多,作用各異,學習周期漫長。明師直給捷徑另論

四、回頭兒再說吧,剛才做的飯咸丁,喝了不少水有點撐

總結一下,太極拳是個好東西


不講故事,不架傳統文化高帽,不尋宗問祖。(我一個假愛好者也問不出個祖→_→)只談看法。

我學過的太極拳只有初中的24簡化太極和大學的趙堡太極。

24太極是典型的太極操,很多動作做出來對陣是要挨打的,因為有很多好看但打出來會被別人輕易卡關節反關節的動作。

趙堡太極(估計其他流派也一樣),學的時候老師著重講了許多動作要領都是防止別人反關節同時可以起手接攻擊的。

套路不是全部,身體素質同樣重要,如果你要用於實戰的話。

套路是用來反覆練習,練習到長時間做這一個動作不肩酸腰疼,練到形成肌肉記憶,要用到時不用思考就條件反射式的用出的程度。

實戰效果看個人訓練程度,向我這樣的跟別人用太極可能會被打死。但你動作要領都正確的訓練很久,用心刻苦,那對打起來也會更強。

別說太極什麼傳統文化怎麼怎麼的,手熟再說。

我現在也就練到了只記得套路的地步吧,出門被別人輕鬆撂倒還是可以的。●﹏●


跟著師傅學了大半年陳氏,前一段時間剛拜師,以後還有相當多的東西要學……太極拳博大精深,但絕對不是常人學不會的東西,只不過因為很多對太極拳的不正確的理解,以及很多照貓畫虎的練習、表演,讓許多人認為太極拳就是個笑話,這其實是挺讓人不開心的一件事。

學習時間短,練的時間也並不多,但是覺得還是有些心得的,所以就大致說下體會:

1、太極拳是體操么?

看你練的是什麼了。你要是只知道24式,那對不住了,那就是體操,別管你是練的陳氏楊氏還是別的,大家都不待見24式。因為只學過陳氏,對其他家的東西不太懂,所以以下內容可能帶著胡說的成分,歡迎各位行家不吝拍磚:

陳氏太極拳講究纏法,師傅說只要把纏絲勁兒練好了陳氏基本就沒問題了;至於楊氏,我查了一下,不知道手眼身法步能不能涵蓋;不過24叫簡化太極拳,他基本把所有太極拳各家精華全都摒棄了,只留下形式化的東西,這樣就真的跟廣場舞、廣播操差不多了,逼格高點?不覺得,太極禪神馬的更是扯淡。

雖然不能忽略24式對太極拳普及的貢獻,不過也必須認識到24式的缺陷。

2、太極拳能打人么?

我練的打不了人,真心的,與其讓我化別人的勁兒,我更喜歡直接上手刀。

不過師傅練得就沒問題了。但是師傅真的是用太極拳打的人么?這個還真不是,師傅是拿拳頭打的人啊,跟太極拳有啥關係。練得千斤力,四兩撥千斤。身體素質不行真心誰也打不過,而我正好屬於那種身體素質不太好的,不太好到技術根本彌補不了體格差距。

不過說個有意思的吧,我們練定步推手的時候,師傅讓我使勁推他來教我怎麼使勁,推不動很正常吧,他比我快打都不用化我的勁兒;然後他就突發奇想,一隻腳站著另一隻腳盤起來讓我推,結果我就跟推個陀螺似的……

聽師傅說,只有那些水平相差特別多的人,才能打齣電影里的那種打鬥場景,但凡水平相近的,怎麼看都是在拼力氣,這個我在平時和師兄學推手的時候也有感受。技巧是依賴於身體素質、功力水平的,認識到這點以後,才能說太極拳這個技術能不能打人。

3、太極拳練得是什麼?

這就純粹是我個人的見解了,哪怕是同期拜師的幾個師兄弟對這個理解都不一樣,我對比著說一下吧。

一起練拳的一個師兄是巴西人,來中國學武功,讀的是營養學,我們打趣說你回去以後可以開個寶芝林,然後給他解釋what is寶芝林……

他打拳的感覺就跟師傅不一樣,一板一眼,處處有勁,下盤穩定的同時上盤總是帶著棚勁,然後有一回我們幾個喝多了我就跟他說了,我是這麼說的,「我覺得吧,太極應該是自己先跟自己打,把自己全身打順溜了,自己動作自己舒服,自己身上有攻防,有制約,有對拉有相合,把自己練成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以後,別管你外面來的是什麼勁兒,到我身上我都能化開你,這時候就是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了」。然後給他解釋what is清風拂山崗……

所以說練太極拳真的是練打人么?不太對,真想練打人,不如自製梅花針;如何在練拳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好的認識與控制,我覺得才是練拳的最主要著力點。

當然,這點也要分兩方面看。與己合、與人合,這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無論你從哪個面開始下功夫突破,到最後都不能有所偏廢,這個師傅以前說過,可能我個人想得少了沒有注意到吧。

4、太極拳怎麼練?

我說我知道的。真的只是我知道的……疏漏很多的……

一上來,先是師兄帶著練架子。我們練的是陳氏一路新架,這個是師傅選編的套路,所以網上也沒有多少可參考的,就是跟著師傅、跟著師兄們練,像廣場舞一樣練。這個階段吧,有問題問了師傅他也不會多說的,反而會對一些基礎的東西揪得很仔細,比如膝蓋永遠不能過腳尖,所以很多剛來的或者圍觀的就覺得這神馬玩意兒啊……

接著,師傅會教重心,並且強化一些動作的規範,如果對功夫不了解,到這裡就會覺得學了不少真東西了——這個階段你的拳架子會好看不少,騙騙外行人已經足夠用了;

然後呢,師傅會教纏繞、丹田內轉、胸腰摺疊……說「科學」點的話,就是怎麼使勁。這個不太好對外面說,因為都是師傅的拜師弟子才能知道,所以我就先不舉例子了…………

借著是練眼跟意念。打拳的時候注意什麼地方,看哪裡想哪裡?我雖然還沒練到這裡,不過知道有這麼個步驟。這個說起來也是機緣巧合,前幾天練的時候發現有個動作怎麼都搞不對,問了師傅,發現是注意力放錯了手,所以力氣就使不順了,稍微一注意,果然效果就出來了。

最後是練氣息。這個我就真不懂了,不過以師傅的說法,練到這個地步,太極拳就能拿來養生了。

由於我還不是入室弟子,還不能隨便頂師傅的名字出來混事,所以就不說師傅的情況了,有在北京想學拳的可以私信聯繫我……

——————————————————

剛跟師傅交流了一下,發現果然這個回答裡面有好多問題……我把我發現的地方改了,但是沒發現的地方就那樣吧……自認為是個粗人,所以說話不太著調,這要是回答情感類問題也就算了,不過一旦涉及傳統,涉及師承,有的話說之前確實要多掂量掂量,這是我該注意的地方。


沒有什麼正宗不正宗,能體現太極拳規律的就是正宗,太極拳的規律是什麼?陰陽,玄了。圓轉流通。捫心自問,圓轉流通,說到你心裡了,恭喜你練對了,沒有,換個老師吧。沒有什麼是不能發展的,太極拳始終在繼承和發展,但規律是不變的。抱著牌匾教架子,只是給先人丟臉,能實事求是和你談拳理,而不是講故事的才是好老師。


不清自來。

太極拳現狀真心好複雜。

我認識的,有的確有傳承有功夫的,能實戰,無論發勁還是盤架子,看的我非常享受的;有一般愛好者,比劃比劃就很過癮的,強身健體也不錯;有在公園矇事的,唬的老頭老太一愣一愣的,你還別上去搭手,你一搭,不管輸贏,明天就聽說你昨天在公園被那個誰誰誰打敗了。。。


不請自來。

真是眼不見,心不煩啊。

關注了這個話題,看到了這個提問,又閱讀了前排答案。

恕我太極修行不夠,依然覺得黑白分明,曲直有別,有些話不吐不快。

知乎是一個分享經驗的地方,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供有心人參閱。

談自己對太極拳的認識先要回答這幾個問題

一、對太極拳的看法

寫完這個小標題我就後悔了,這是要寫大論文的節奏了。多虧以前在知乎積累了一些文字不然要被這個問題坑了。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太極拳創始於陳家溝還是武當山,或是另有起源?】:終日而思,不若須臾之所學。我比較認可康戈武的說法。更多的證明資料,需要的話,我可以提供… 太極拳創始於陳家溝還是武當山,或是另有起源? - 獨孤逸風的回答;

簡述結論:

太極拳只有一套架子。陳、楊、吳、武、孫都是這一個架子各自流傳,動作有變化,名字有變化,結構完全一致。

對此結論有疑義的參考我引用回復的另一篇文章

我在 @知乎 回答了【中國的太極門派有哪些?】:謝邀。 太極拳源流雖然爭論不斷,但是能經得起考據的,同一源流的太極拳就是這些: 陳、楊、吳、武、孫 趙堡太極拳… 中國的太極門派有哪些? - 獨孤逸風的回答;

還有這個回答也可以作為補充

我在 @知乎 回答了【陳氏太極拳小架是什麼樣的?】陳氏太極拳小架是什麼樣的? - 獨孤逸風的回答;

那麼如何判斷是不是太極拳?

答:《太極拳論》。與此論矛盾者,無論師承何人,均非太極拳。

二、對太極拳分類的看法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各家太極拳有何區別?初學者入門選哪個好?】:一脈相承的太極拳,陳、楊、吳、武、孫......練哪家最後都靠推手來檢驗水平高低。從哪家入門都可以… 各家太極拳有何區別?初學者入門選哪個好? - 獨孤逸風的回答;

簡述結論:

我把太極拳分為四個方向:技擊-拳、表演-舞、養生-功、健身-操。

能打人的是拳,起碼能推手。這個最難,練出來的最少。

只能用來觀賞的是舞蹈。重要的是好看,比如套路比賽啊、表演啊,什麼的。

只用來養生的是「養生功」。老年人也不求好看,也不求能打人,運動量也不夠,美其名曰:養生。

鍛煉健身的是操。如推廣普及的簡化太極拳,跟著音樂活動一下筋骨,鍛煉鍛煉身體,和廣播操目的一樣。

現在大家練的太極拳綜合以上內容的一種或幾種。

三、對簡化太極拳的看法

我在 @知乎 回答了【練習24、42太極拳5個月,可以學習楊式太極拳了嗎?】:謝邀。 本身國標簡化24式太極拳就是從楊氏太極拳里抽出來的動作。楊氏太極拳總共才36個不同的招式(不算預備式、起勢、收勢)。85也好97也罷108式甚至更多,無非是這36個動作的排列組合。… 練習24、42太極拳5個月,可以學習楊式太極拳了嗎? - 獨孤逸風的回答;

簡化太極拳是懂行的拳家根據楊氏太極拳減量不減質改編的短套路。奈何大規模普及沒有那麼多合格的教練,簡化太極拳被簡化成廣播操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所以,簡化太極拳能不能出功夫,要看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練。是當拳練還是當舞練還是當操練。

假作真時真亦假,現在以減量減質的太極拳標準來比賽、評價功夫水平高低。太極操的教練和運動員成了各級武術協會的主管領導,武術圈想改變既得利益就難了,一大批人會受影響。恕我悲觀,這實在是積重難返了。

四、對陳氏太極拳、簡化太極拳傷膝的看法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太極本人之前學的是少林拳,為什麼現在練太極膝蓋還是疼,?】:謝邀。 這個問題很重要,也很複雜,還有巨大爭議。 我看我遲早要面對,早死早托生… 太極本人之前學的是少林拳,為什麼現在練太極膝蓋還是疼,? - 獨孤逸風的回答;

原文文轉發自己說過的話

第一,為什麼會疼。

1.扭傷

2.疲勞

3.壓損

4.磨損

5.老化

6.風濕

7·舊疾

8.……

第二,採取什麼對應的辦法

1.採取醫療措施,消除錯誤運動方式,減小運動幅度

2.減少運動量,堅持鍛煉直到身體適應運動量後再提高強度

3.減輕體重,不要蹲太低,降低膝蓋負擔

4.做好準備活動,減少運動量,嚴重時採取醫療措施

5.年紀大了,零件磨損,降低運動量,嚴重時採取醫療措施

6.注意防寒,做好準備活動,採取醫療措施

7.散步、跑步、羽毛球、籃球、登山、乒乓球、騎車、舉重、健身……的舊傷在持續壓力下複發,減少運動強度,必要時採取醫療措施

8.……找有經驗的教練,找有經驗的醫生,不要自己亂開藥方……

簡述結論:

只要是運動,只要運動方式不正確,都有可能傷膝蓋。針對某個人、某個拳種進行攻擊的行為,我本人很反感。

要想出功夫又不受傷,那就找出了功夫還沒受傷的太極拳明師啊。確保姿勢、方法正確啊。

要想不受傷又出功夫,運動量要合理,小了,不出功夫或者出功夫慢,大了,功夫出了人傷了。

那怎麼算合理啊?這個要有經驗的教練,根據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身體的狀況,根據運動後的各種反應,來做合理的調節。超量訓練,那要有營養和醫療保障,都要專業人士根據運動員的情況來調節安排。

都沒有??富翁靠科技,屌絲靠變異。那努力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自己努力學習,掌握這些專業知識啊!

全靠自學??小夥子,我看你骨骼清奇,一定是練武奇才,保衛地球的使命就靠你了。

某人是陳氏拳代表人物,他有成名的壓力啊,他按照「祖傳」的要求,一天XX遍拳啊。問題是古代人說話並不都是科學的呀,挺過來的當然認為說得對,還有大批死在路上的沒留下話就掛了(衷心感謝現代醫學)...說這個話的人練著沒問題,你練就掛了,你明白我意思吧?

你們千萬要記著,看到一個說法,你們本身也要判斷,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你再幫他說一遍,你也有責任啊。

五、關於如何選太極拳老師我的看法

於是一切又回到這個原點,多虧我早有準備,原文太長,自己點擊查閱吧。

我在 @知乎 回答了【想學太極拳,有靠譜的推薦嗎?】:謝邀。 這個提問已經有這麼多人回答了。本不想參與了。但接到邀請,還是勉為其難說幾句吧。 選太極拳老師從以… 想學太極拳,有靠譜的推薦嗎? - 獨孤逸風的回答;

臨別附贈我另兩個答案的原文

引路入門須口授,

必須面授,不能函授,因為動作的信息量太大,每個人犯的錯誤又不一樣,只能由有經驗的老師當面糾正

功夫無息法自修。

老師只能指個方向,路還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的,什麼三年苦練不如名師一點,跟你說,你不練,點你一萬遍都沒用

總結陳詞:必須有明師有針對性的指點,必須自己按正確的要求下功夫練。

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功,進而不止,日久自到。

人言此藝別有訣,張口不肯對人表。

吾謂此藝無甚奇,自幼難以打到老。

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貫神機妙。

回頭試想懶惰時,不是先知未說到。

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覺多煩惱。

天天說來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時曉?

千回萬遍多多演,功到熟時巧自生。

——陳鑫、陳照丕

我的話你可以不聽,前輩的話你還是要有鑒別的吸收的...你就是不信,我也救不了你..

少上網,多練功,懂了沒有?


加速度,切線,結構,力矩,自鎖,牛頓三定律,就這麼多


真是一個冷門的話題啊,那我就隨便嗒嗒。

太極拳是個裝逼大殺器。

第一,反正你不論何時地,打兩套,都不會有太多人注意你,畢竟在這些人看來不過是跟廣播體操差不多的東西。

第二,好不好吃,吃的人才知道。

裝逼,值得擁有。

扮豬吃老虎,居家旅行必備功夫。


沒練的時候覺得太極弱爆了,練了以後發現自己弱爆了


任何一種新事物的產生並得以流傳,其必然會比其以前的舊事物先進,否則這個新事物就不會存在。這是一個通理,太極拳也一樣,其被發明出來併流傳,就在於其比以前的拳種先進,比以前的拳種具有更強大的技擊力。能量的產生與傳簇是實戰技擊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我們簡稱為能量傳簇。(能量:體內運行為能量,從體內發出打擊對手為力量,即能量與力量為同一個概念。傳簇:能量在體內的傳導為傳簇。)中華武術的發展是按照能量傳簇為導向的,而不是相反。即太極拳的誕生是在改進外家拳以肌肉緊張產生並傳簇能量的弊端的基礎上被發明出來的,而不是先發明出個借力打力的概念,然後按照這個概念而設計出來的太極拳。

我們來看看太極拳是怎麼一步一步誕生的。技擊術始於外家拳。外家拳靠肌肉緊張發力並傳簇力量,肌肉緊張發力的實質是將人體吃飯獲得的能量作用於肌肉,使得肌肉產生收縮緊張的變形而蓄積能量,再通過肌肉的回復原狀而釋放能量。另外,單憑肌肉緊張不能發出太大力量,比如說將人脫離地面就不能發出能夠技擊的力量,所以技擊時需要用肌肉緊張先產生腳蹬地的能量,然後再用肌肉緊張把腳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傳簇到拳腳打出。腳蹬地產生的能量才是技擊的主要能量。這樣的能量傳簇有許多弊端,比如說肌肉排列順序不同,不能在同一方向上發出人體的極致力量;肌肉緊張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僵硬就阻礙最大力量的產生;肌肉緊張只能單向傳簇能量,即只能將自身肌肉緊張產生的能量向外發出,而不能傳簇對手打來的力量,所以實戰的本質就是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的硬頂,誰能量大誰贏;肌肉緊張發力需要空間距離,勁力不連續,需要多次肌肉緊張,嚴重消耗體力;自身與對手能量的硬頂很容易使自身受到傷害,等等。基於肌肉緊張發力的以上弊端,前輩大師為了追求更強大的技擊力,依然拋棄了肌肉緊張發力,代之以心意抽合壓縮旋轉發力,這就是形意拳-----內家拳的始祖。內家拳即為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實現能量傳簇的拳種,換句話說,就是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發出並傳簇能量。

我們分析一下形意拳的發力。肌肉緊張發力的弊端均來源於肌肉的收縮緊張變形,於是前輩大師就放棄了周身每塊肌肉的緊張,而是將整個身體視為「一塊大肌肉」,讓整個身體這塊「大肌肉」產生壓縮旋轉的變形來畜發能量,即用整個身體的變形替代每塊肌肉的變形。這個周身的壓縮旋轉產生的能量像擰螺絲一樣擰進地下(即產生腳蹬地的能量),然後身體就會獲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即上下貫通之力,這個上下貫通之力是周身壓縮旋轉產生的,沒有僵硬,不受肌肉排列順序不同的影響,所以就將人體所能發出的能量達到了極致!形意拳就是靠這種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周身壓縮旋轉發出的能量,所以形意拳天生就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強大------但是這裡出現一個問題,即形意拳為什麼叫心意六合拳,心意是什麼?我們知道,人體在正常的肌肉緊張發力情況下是受大腦支配的,即人體在大腦控制下的發力只能通過肌肉緊張來實現,但是形意拳要求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產生周身的壓縮旋轉,所以在發力方面就不能讓大腦參與,而是用心意控制周身的壓縮旋轉,這就是前輩大師所說的以心行氣、拳由心發。至於怎麼習練成以心行氣、拳由心發,所以,內家拳的標誌就是發出的是心力,而不是肌肉緊張之力。形意拳的心意就是其能量傳簇的控制方式。形意拳的發力方式完整地說應該是:心意抽合壓縮旋轉發力。有了心意抽合發力,就將人體的能量傳簇提高了一個級別。但這還不是終點!大家知道,形意拳的最高階段是打出化勁,化勁是什麼?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即能將對手勁力化解了。怎麼化解對手打來的能量?不是向外撥開,而是向內吞入,即把對手的能量吞入自身,這才是化勁!這就是說形意拳除了能發出巨大能量以外,前輩大師還發現了這種發力方式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周身的壓縮旋轉不但能產生並傳簇自身的能量,甚至還能傳簇對手的能量,這就是壓縮旋轉發力的能量雙向傳簇性!即壓縮旋轉不但能把自身能量傳簇出來打擊對手,還能吞入對手打來的能量,把對手打來的能量吞入自身,用自身的壓縮旋轉將對手能量反向傳簇到腳下,讓對手的能量落空!可惜的是形意拳到化勁止,沒有更深入地挖掘壓縮旋轉的雙向能量傳簇性。除了形意拳沒有充分利用壓縮旋轉的雙向能量傳簇以外,形意拳的發力還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形意拳的勁力不連續,一蓄一發一抽合,發出的勁力是斷的。

好!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前輩大師依然是以獲得更加強大的技擊力為目的對形意拳的發力弊端作出了改進,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充分利用了壓縮旋轉的雙向能量傳簇性能,以吞吐對手能量為主要技擊方式,即用與對手打來的勁力的接觸點部位的壓縮旋轉吞入對手能量,然後用壓縮旋轉將對手能量傳簇到腳下,這樣作用到地面的下行能量就包括了自身與對手兩個人的能量,獲得的上下貫通之力也包括了自身與對手兩個人的能量,即通過陰陽轉換將自身與對手能量合一,這時再把這個巨大的能量傳簇發出打擊對手,就是借力打力!第二,增加了自身及自身與對手之間能量的陰陽轉換,即使壓縮旋轉在兩條腿上循環轉換,永遠保持下行壓縮旋轉的能量,以獲得永遠的上下貫通之力,這樣就會發出連綿不斷的勁力(就是太極拳強調的滿),永遠保持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之間的相互傳簇(就是太極拳強調的通),而不是與對手能量硬頂-------這就是太極拳,太極拳就是這樣誕生的!其實,以上太極拳對形意拳的改進的本質就是加上了陰陽轉換,即自身壓縮旋轉的陰陽轉換保持了連綿不斷的能量傳簇,與對手能量的陰陽轉換形成了借力打力!另外太極拳改進了形意拳的心意抽合為心神抽合,心意與心神的區別依然是陰陽轉換,即心意抽合沒有陰陽轉換,心神抽合有陰陽轉換。

大家看到了嗎,太極拳的本質就是一種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由心神抽合控制的壓縮旋轉形成的能量傳簇,是在表面的肌肉不緊張的松的狀態下的一種發力及傳簇力量的方式。大家切記,太極拳的「松」是指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的能量傳簇,絕不是無謂的松、松、松,絕不是沒有能量傳簇的松、松、松,沒有能量傳簇的松就是鬆懈,就是一堆廢肉,就是花架子!大家知道了太極拳的誕生過程,就知道了太極拳絕不是花架子,而是中華武術發展的極致,太極拳的技擊力是橫行霸道的,所以才有了楊露禪、陳長興等前輩大師威震四方的功夫,這功夫不是傳說,而是事實!萬法歸宗,就是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拳,其極致的功夫「易筋經」也是如此發力。

具體習練方法請看我主頁里發表的文章或關注知乎專欄 傳統實戰太極拳


渾圓如意


騙子最多的拳種,而且都是那種最最貪心,且要命的騙子,比如一個推手詐你十萬,最後你什麼都沒學出來


能把任何東西(包括但不限於殘花、落葉、飛刀、對手、火箭彈、伽馬射線、希格斯玻色子、二向箔)團成個球……

這可是你要我說的,表怪我……


太極拳好,能健身也能技擊。


春晚的節目《行雲流水》,那是我看到的最好看的(太極)武術表演了,你可以去看一下~(YouTube上有高清版本)

尤其是那一招,騰空後穩穩地單腳落地,嘆為觀止!!

為什麼他們的身體看起來那麼輕盈?輕輕一跳就能跳好高,空中還擺各種pose,落地那麼穩~

比起公園裡的大爺,美感簡直提升好幾個檔次~重新認識太極


我父親那輩兒人,年輕時候流行練武,大概跟少林寺流行有關。

我記得我三四歲的時候,老爸調一種醋一樣的東西泡手,天天在家用沙包練鐵沙掌。然而似乎並沒有什麼卵用。

太極拳我老爸也練過,小時候就喜歡跟我推手。我小時候推不動他,現在掌握技巧了。以前他總是把我用力的重心圓出去,我現在能找到他的重心,跟著他圓我的力變施力點,他就沒法把我推出去了。所以,他現在不跟我推手了。

我覺得太極並不是像公園裡面練的那樣,似乎很慢很綿軟。因為老爸關注過太極拳,我看過陳氏太極拳的視頻,太極拳也是需要飛身踢腿快速飛旋的。其實一套練下來,就我現在的體力估計是累趴了。

大學時候選修了簡化太極拳,老師說她也不會,動作不標準,讓我們大概練練比劃比劃就可以了。我學了回家練給父親看,他說我練得不好,然後就給我講解每個動作的道理。裡面有很多擒拿的方法,如果做的不標準,是完全達不到效果的。比如,雲手,看起來就像是在瞎比劃,可是真的有個人給你演練一下雲手的攻擊力,你肯定會恍然大悟,然後感嘆,中國武術真是博大精深。如果做的不標準,就是瞎比劃。

中國武術真的是博大精深。有的人要是打人就是那麼直接亂打打。要是練武的就能快速反應,或避開人體堅硬部位擊打人的關節部位讓攻擊者瞬間失去戰鬥力,或閃身躲避借力打力,或用自己最堅硬的部位硬抗。能想到這些招數的也是高人,要做到這些也需要長期練習和快速準確的反應力。所以,我覺得一位優秀的習武之人也不能說不是一位聰慧之人。

這是我一個不懂武術之人的淺見。


修之於身,其徳乃真。

祖傳外家拳,現在大學裡面跟著師父師兄練了三個多月的趙堡太極(似乎說起太極拳外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脈)。師父讓我站穩,我扎完馬步被他用一個手指推動。搭手的時候感覺發不了力,挨打的時候看不出是怎麼發力的。他讓我握著她一根手指頭使勁掰,我根本掰不到。

鳥不飛之絕技,第一次覺得是真的。

這不是個人崇拜,是個人所觀所感。

練了三個多月,第一次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放鬆。

內家拳的內外兼修,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享受。

師父謙虛,說他是剛入門。40多歲練了30多年的人了還孜孜不倦。師父是宗師級別的了,還覺得太極拳十分有趣。此中樂趣,的確無窮無盡。

技擊是我追逐之末。早有外家拳夠護體。年輕人沒有大病,也不需要通過太極拳去養生。只想著有生之年通過太極拳,也能對深邃的道有所感悟,不僅僅從嘴皮子,更要修鍊到骨子裡。也希望能提高自身對生活方式的自信。

如果想感受樂趣,需要親身體驗。如果想學,得找對師父。

知之甚少,不敢多言。無論是什麼東西,要試著把它放到自身上去檢驗,才能批判性地去檢驗一切。門門派派,紛紛擾擾,或貶低得一文不值,或讚揚地雲里霧裡,修之於身,其徳乃真。


推薦閱讀:

如何跟武友交流功夫呢,無論是散打的還是武術的,遇到一次踢館交流,瞬間不會處理了,請教大家?
徐曉冬KO雷公太極會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
「打太極拳」與「健身房練肌肉」,哪個對身體健康更有利?
脊柱可以拉直,由S型變成C型嗎?

TAG:養生 | 武術 | 太極拳 | 內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