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詩?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說:「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不料黛玉卻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
錢穆先生對陸遊這兩句詩有很精妙的評語,可看作是對曹公觀點的進一步解釋:
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後沒有人。若說它完全沒有人也不盡然,到底該有個人在裡面。這個人,在書房裡燒了一爐香,帘子不掛起來,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裡寫字,或作詩。有很好的硯台,磨了墨,還沒用。則是此詩背後原是有一人,但這人卻教什麼人來當都可,因此人並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無意境,無情趣,也只是一俗人。盡有人買一件古玩,燒一爐香,自己以為很高雅,其實還是俗。因為在這環境中,換進別一個人來,不見有什麼不同,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可見,好的詩,詩里是有人的,而且是高雅的人。唯有這樣的詩,才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就好比曹操的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詩人是在詩里的,而且高舉酒杯,慨然放歌。這一刻,他感受到的是什麼?是人生如朝露,短暫易逝,不可挽留。他不僅把他的感受說出來了,而且把兩千年後的你的感受也說出來了。這是很高明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犀利」。
再如陶淵明的詩: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也是在詩里的。看到日暮時分的景象,他內心的感受是什麼呢?詩人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用前兩句把他所看到的景象展現在讀者眼前。意境已經交給你了,那麼,詩人所感受到的,你也就能感受到了。而這種感受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正像它在詩人內心時一樣,細膩,微妙。這是更高明的方法——詩人用意象傳遞了感受。
所以,讀詩就能體悟到詩人某一刻的心境。通過這種體悟,你也更加洞悉自己的內心。
而讀陸凱的《贈范曄詩》,則是另一番感覺: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詩里的人,是極有趣味的。他折花寄給北方的朋友,說:我們南方也沒什麼好東西,我就贈你一枝春吧。
他真的寄花了嗎?估計是沒有——以當時的交通速度,花若送到,早萎了。可是,他用這一首詩,把那一時的心情、趣味和挂念全送到了。收到信的范曄,雖然沒有獲贈一枝春,但卻感受到了整個春天吧。
所以,讀詩就能體會到詩人的趣味,和詩人一起會心一笑。笑得多了,你也是個更有趣的人了。
再比如讀庾信的《寄王琳》: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庾信捧著王琳的信,不說寫了什麼,只是老淚縱橫。你讀到這裡,一定對他亡國、離鄉的悲劇命運感到同情,為他而心痛,而嘆息。
所以,讀詩就是懷著理解和同情走近古人。而這一走近,你對歷史洪流中個體的卑微無助,就有了更深的領悟。
詩人寫於人生中不同階段的詩,是對他的心境、感情、命運的記錄,也是他所處時代的映射。所以,詩是史,也是傳。讀詩就是讀人,就是要「設身處地」,去體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態度和思想。
讀一個詩人的詩,就像是讀一部傳記,又像是看一部電影。詩人的一生,一幕一幕,一幀一幀,在詩里放映。我們因為他的詩而了解了他的人生。
因此,錢穆先生說:
我們學做文章,讀一家作品,也該從他筆墨去了解他的胸襟。我們不必要想自己成個文學家,只要能在文學裡接觸到一個較高的人生,接觸到一個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
的確如此。我們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是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詩人的智慧和趣味,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
更多文章,請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詩是一種保證,一種許諾,使人在現實的一切無秩序之中,在生存世界的所有不完滿、厄運、偏激、片面和災難性的迷誤中,與遙遠得不可企及的真實意義相遇。伽達默爾如是說
好友弄了一個微信詩社,取名為「無意義詩社」,欣然加入。
一直覺得現代人的生活早已淪為速度的犧牲品,丟失了古人的精緻,也缺少了那份對生活的細膩感觸和詩情畫意。古人吟詩作對、水岸修禊、竹林集會、曲水流觴,或飲酒興之所至擊節高歌,或長亭折柳送友、叮咚一曲琵琶,種種之事,今人想來,無一不是令人作羨的真性情。
讀書,或者讀詩,都是調劑單調生活的絕好途徑。如能幸與一類相近之人同行,更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關於讀書,我對楊絳的兩句話一直銘感於內,一句是「人煩惱過多,是因為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一句是「讀書類似串門兒,而且是『隱身』地串門兒」。我天生屬於想得太多的那類人,所以煩惱和困惑也就比較多,於是經常鞭策自己,「多讀書」,然後「多思考、多總結」,篤信勤能補拙,既然天性愛想得多,不如就多總結、多改進,這是讀書的動力所在。而讀書的樂趣自己一直沒能精準地表達出來,只是覺得看書可以了解更多自己無法親歷的人生。直到看過楊絳這句「讀書如串門兒」的精妙譬喻才心胸大開:我自己喜歡看書的一個主要原因也就在於這種「了解未知世界、未知人生」的自由,看到喜歡的,可以隔著時空的距離,隔著紙面兒自己在旁邊兒嘿嘿直樂;看到不喜歡、話不投機的,隨時可以一拍兩散,連口角之爭都不必發生;只要你願意,可以聆聽任意一位智者、前人的教誨,隨意索取自己想得到的人生經驗,甚至連雞鴨酒米之類的束脩之禮都不必奉上,當然,如果你願意給陌生的「老師」交份作業,可以寫篇「讀某某有感」之類的文字分享與人,即使沒有這樣的文字,潛移默化到自己的行為中,也是一種對「老師」的尊重。
關於詩歌,紅樓夢裡有「香菱苦吟詩」的動人故事,微信里有《為你讀詩》每晚十點的詩意相約。詩歌,讓人心生寧靜和冷靜,在浮躁的世界裡,正視自己的靈魂和世界的真相,並獲得一種積極的力量。這是詩歌的美好之處。詩歌的作用,我有時候莫名覺得類似搖滾,都是對內心體會世界的外向型表達方式。但是,我不喜搖滾的吶喊,更喜歡詩歌般的娓娓道來。或許是因為天生對音樂不敏感、而對文字更敏感吧。
無論如何,能夠讀到一本好書或一首落入內心的詩,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加入這樣一個詩社,更是美好。
無意義詩社,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因為喜歡,並有一群同樣想法的人,一起詩意同行。我們不是大觀園裡衣食無憂的小姐、奶奶,無意義詩社也並非輪流做東的海棠詩社。我們都是塵世中背負著養家糊口責任的普通人,只是希望,一群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奶得了萌娃、罵得了流氓的小姐妹們,藉助微信這種便利的交流平台,在這硬邦邦的大大世界裡,擁有一塊柔軟詩意的小小自留地。
我們學因為我們是人類。
1 穆旦
他嚮往黎明的光
我嚮往他
那燃燒了他的也將我燃燒
2 葉芝和西川
我喜歡葉芝
也喜歡西川
後來知道
西川喜歡葉芝
3 余光中
把他列進來
因為這輩子我還沒見過什麼詩人
除了他,在夢裡
4 ?
早晨我坐在大理石上閱讀
細緻潔白的詩句摸起來卻冰涼
而光線曲折地進入
一切被照亮的仍在對岸
房子,樹,一畝草地
這些淡入或淡出的背景
終於虛化成人生
01
詩意是一地雞毛里綻放的花
林語堂曾言,「如果沒有詩歌——生活習慣的詩和可見於文字的詩——中國人就無法倖存至今。」
初聞之,此言過於武斷,但細品之,方曉所言非虛。
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開始,人們蒙昧初化,便知道了美的概念,於是出現了裝飾品,出現了舞蹈,出現了民歌,出現了詩詞。詩經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不知道入了多少國人的夢境,那存在於遙遠年代的溫潤君子與巧笑倩兮的女子,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夢中理想。
我們從小便讀詩,讀的其實是一種文化,一種心境。
年幼時,我們吟唱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為了從小牢記糧食的珍貴,繼而珍惜農人的勞動農人的汗水,不奢侈不浪費,儉以養德,納福惜福。童年時代奠定的優良品質,伴隨著我們成長、獨立,即便遠渡重洋,身體里靈魂中也被深深刻上了家鄉的道德烙印。
長大時,我們反覆讀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是為了安撫深夜裡悸動寂寞而深沉的心,愛情的吟詠是少年的獨上西樓強說愁,是輾轉反側不知此身何寄的迷茫懵懂。我們愛著的那個人,模糊而青澀,而最終那顆相思紅豆,漸漸成為胸口的硃砂痣,久久流連不忘,暗夜裡閃爍著青春的光芒。
而白髮垂暮時,我們讀著「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便又是一番豁達超脫的人生光景。歲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飯,人生不過是一場大夢初醒,悲歡離合,沉舟側畔,最終都會成為沉澱的暖,和洒脫的詩意。
02
向大自然借得幾分詩意
山水湯湯,人間草木,中華的大好山河,是詩詞最佳的生長地。當我們心中有詩情有畫意,有傾吐的慾望與表達的激情時,所急需的便是具體的意向。
這意向可以是具體之物——山水、草木、明月、高樓、斜陽、飛鳥,也可以是四季變遷的風景——春風化雨、夏日蟬鳴、秋寒陣陣、冬之蕭索。
大自然的饋贈實在是太多,一花一木,一丘一壑,都可以信手拈來,隨時入詩入畫,入夢入靈。王國維有言,「一切景語皆情語」,可見情之所託,景物之所有也。
李白偏愛明月,杜甫偏愛世間疾苦,晏小山偏愛亭台歌舞,不同時期的不同詩人對於自然之物各有偏愛,各有成就,各自有著獨到的領悟。
所以李白有「床前明月光」,有「呼作白玉盤」,有「對影成三人。」所以杜甫有「愁吟獨老翁」,有「家書抵萬金」,有「暮投石壕村」。所以晏小山有「夢後樓台高鎖」,有「歌盡桃花扇底風」,有「綠杯紅袖趁重陽」。
如此美好意向,都隨著文人筆墨刻進文化長河之中,千百年來一路滔滔奔涌,最終我們有緣與之得遇,有緣與古人的心靈相通,有緣吟詠這滿口馨香的絕美詩詞。
03
最美不過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可見境界之餘藝術的重要性。
在古詩詞里,其實每一個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
比如寫到河堤之柳,便可知是依依惜別留戀之意,古人風雅至極,常常在送別時喝酒折柳,以示心意。當然不是所有的柳樹都是同一個意思,若提到章台柳,便又有了誤入風塵的意思。
比如提到西樓,便可知是婦人思念良人,寂寞孤單之意。明月轉西樓,綺窗人獨立,流光濕素衣,意境簡直如同畫中一般綺麗憂傷,靜靜的,默默的,流淌在世人心間的是各自婉轉的相思。
再比如提到黍離,便可知是國破山河在之意。古詩詞往往與歷史是密不可分的,歷史裡民族的分分合合,國民的顛簸流離,戰爭的殘酷不堪,都被精準而深刻的記載在詩文里。與百姓相比,文人的士大夫精神更加濃厚,因此對黍離之悲的敏感度會更加沉重,體會也更加悲涼。
所謂意象,其實是境界的載體,它傳遞著詩情、詩意、詩境,二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04
嘈雜的生活里,讀詩尚有用否?
很多人都在講拒絕生活的苟且,要追求詩和遠方,但是大部分人仍需要苟且的活著,即便去追求,追求的也多是遠方,而不是詩。
讀詩歌還有用嗎?我也曾經無數次在問自己。最後,我得出答案,從實用學的角度講,讀詩,並沒有什麼用處。
如果你沒有從事與詩歌相關的工作,讀詩不可能為你帶來一分錢的收益,也千萬不要抱著以寫詩來掙取生活費的想法,因為這個想法有時會毀掉你的生活。
可既然沒有用,為什麼我們還要讀詩呢?
因為讀詩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美的享受,美的歷程。我們讀懂了詩,有了詩心,你可以變的多情,變的豁達,變的柔和,變的溫婉,當你傍晚望見天邊的斜陽,會不自覺為那縷殘紅會心一笑,當你攜著寶貝月下散步,可以指著那輪清輝告訴孩子,它還有一個唯美的名字,喚作白玉盤。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氣質是不會騙人的,那眉眼之間的庸俗或是超脫,你自己或許不自知,旁人卻是一眼便能分辨出來。
生活本就是充滿著離亂與溫暖,當一地雞毛成為不可避免的日常,保留著初心的嚮往與詩意的安放,便顯著尤為彌足珍貴。
看到美景,當其他人只會說「卧槽牛逼!」然後拍照發朋友圈時,你卻因為心中淌過那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感動到熱淚盈眶。
然後,才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借用死亡詩社裡的一段話:
「我們讀詩、寫詩不是為了因為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工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啊。因為人生里,總有一段詩意在等你原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安娜的魔法棒 2月17日 東湖01十六歲之前,在南方的江邊小鎮長大,媽媽信奉「腹有詩書氣自華」,很愛教我讀詩。我是聽不懂那些詩詞的,背下一首詩詞,媽媽會獎勵一根獅子王棒棒糖,如果能夠全文背誦篇幅較長的《將進酒》或者《岳陽樓記》,就能和小夥伴在院子裡面瘋瘋鬧鬧半天。小時候愛吃糖,也貪玩兒,為了這些獎勵,死記硬背也得背下來。好在媽媽教我背詩前,會先給我講個關於詩詞的故事,所以很早就知道李白愛酒,杜甫貧困,王勃英年早逝,知道他們的美酒和茅屋,終南山和北固亭。當然還有很多詩詞,即使聽了故事也並不太懂,好在古詩詞講究音韻之美,一字一句讀來都覺得朗朗上口,意氣悠長。神清氣爽,齒頰生香,也就不覺得那麼痛苦了。長大後,我突然發現,那些幼時搖頭晃腦背下的,不解其中深意的詩詞,像是看不懂的電影畫面,一幀一幀存放在心裡,某一天,遇到了某個人,某個風景,某份心情,那個畫面的那首詩句,像回放電影一般,突然湧現在眼前。02去年在泰國芭堤雅遊玩,傍晚坐船返回碼頭,暮色漸濃,星空初現,水天一色,湖面如鏡,星光倒映在水中,船舷外星漢燦爛。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一下子就划過我的腦海。此情此景,如此的恰如其分,以至於無法用其他的詞語形容。詩人唐珙一定是喝了幾盅,醉後醒來,半醉半醒中看見,銀河倒映在湖水中,便以為自己飄蕩在浩瀚宇宙,不知西東。詩人的經歷和感受,通過這句詩穿越千年,與我心意相通。這一瞬間,我能感受時間和空間廣大的維度中,我和唐珙這個很久以前存在的人,雖隔千秋,欣如晤面。他彷彿在對我說:我一直在這裡等著你,你感受到了嗎?03當我的人生境遇與詩意相逢時,那些古詩文就會被恰到好處的喚醒,如同沉睡千年後開花的蓮子,亭亭玉立在我眼前。考研的時候,為緩解壓力經常抄寫《滕王閣序》,寫「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便知天道有盈虧,人事有反覆,人不過是百代過客,滄海一粟,成敗得失,也就不那麼在意了。徹夜苦讀,疲乏之時望向窗外,月光下,庭中梧桐影子,參差錯落,微風徐來,婆娑搖曵,輕盈舒緩,美麗可愛。此情此景,突然想起《項脊軒志》中「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真切感受到平淡字裡行間的百轉千回、欲言又止,若無此經歷,又怎樣感同身受。沒有到四川之時,怎知蜀國山脈之威武艱險? 而一入四川,見其山脈陡峭曲折,便想起「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沒到沙漠見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沒有見到落日低垂河面、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又怎會感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瑰麗? 以我之詩心,鑒照古人之詩心,又以你之詩心,鑒照我之詩心。三心映鑒,真情斯見;雖隔千秋,欣如晤面。——周汝昌 《千秋一寸心》04過去的十年,是詩歌日漸頹廢的十年。西學匯入古老的東方,中華文明節節敗退,文脈斷流。詩詞歌賦,被認為是文人酸腐,矯情造作。其實這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懂得詩。在古詩文的世界裡,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風亮節,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境界。還有「雖九死其尤未悔」的執著追求,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深沉憂患,有「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還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崇高人格。05人生里,總有一段詩意在等你。詩歌帶給人最美妙的體驗,大概是,在一個特殊的場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動,這時就會感覺胸中有一首詩非要吐露出來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傷心」,實在顯得單薄,也是一大憾事。相思時刻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失戀時斷腸時,至今依舊。鏡中消瘦。賞月時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洞房花燭夜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看到帥哥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難過時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又或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深愛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白時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情到濃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思念的苦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任它「滿城春色宮牆柳」,我自「獨上西樓勸斜陽」。那些或纏綿或清爽的文句,字裡行間總能撐起獨特的張力,令我們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間行進穿梭之時,彷彿春風如雨燕之剪,細雨若霖,潤物無聲。06更深夜漏,二十多年的時光呼嘯而過,孩童時光太過美好,錦瑟年華與書香為度,每每想起甚是懷念。很希望回到很久以前,在遙遠江邊小鎮院落里,家養柴犬陪著我,拿著《淮南子》或者宋詞,繞著灼灼桃樹口誦心和。或者回到更遠的時候,小樓一夜聽春雨,忙趁東風放紙鳶。 後記:感恩我們的母語有如此美妙的韻律,感謝母親的啟蒙,給我一顆充滿詩意的心。hi,您好,很高興認識你。我是夏小夕,白羊座,現居武漢。愛聽故事,愛看宋詞,一路行走,一路堅強。想講故事給你聽,希望這些故事能給你帶來勇氣,也希望能聽到你們的故事。如果你願意,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安娜的魔法棒。愛你們。
http://weixin.qq.com/r/6jlAWE7EahMVrQo792z4 (二維碼自動識別)
閱讀 87057 投訴詩歌不能給我的物質生活帶來什麼,但是我卻可以足不出戶享受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思念時可以從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的直白,也可以庭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的婉約,面對戰爭懂得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面對挫折能懂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洒脫,也有一歲一枯榮的超然,亦或者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勇氣。詩歌就是灰色乏味生活的塵埃里,那一朵開出來的小花。
我們用詩來抒發對美的追求與渴望:
生命的樹上
雕了一枝花謝落在我的懷裡,我輕輕地壓在心上。 她接觸了心中的音樂化成小詩一朵。 ----宗白華《小詩》
我們用詩來承載酸楚與苦難: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尋找星星點點的希望誰願意一年又一年總寫苦難的詩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 江河《星星變奏曲》(節選)
我們讀詩,只因詩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我不入流,這不要緊。我每一天開心,這才是重要的。 ----《184天監獄生活實錄》
當你與詩人經歷了相同之事 你會驚訝竟然有人將你的心情寫的如此貼切
在看到一個美女時候心裏面跳出的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而不是卧槽,長腿細腰大胸了,瞬間由氣質美女跌份至網紅,在看到夕陽時心裏面會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這鳥在太陽下飛得好高
詩就如同到達不了的遠方。
詩人相信一個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經驗人類的一切 那是一種極限的生命衝刺詩歌不斷刷新著人類的語言,探索推進著人類語言的邊界,在此過程中也觸碰著生命的邊界。讀詩,就是一場趨向正無窮的狂奔。抓著一束光旅行,極限的速度,極致的平靜。
Oh, captain, my captain!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們讀詩寫詩,並非因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激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但是詩歌、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死亡詩社》讓生命超凡脫俗……不管別人怎麼說,文學和語言的確能改變世界。一個再普通的人過活,他也需要激情與浪漫主義。人生而平等、人生而浪漫,我們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靈魂,詩能展現出我們內心中的那團火,理想之火、信仰之火、生活與浪漫之火。
偉大的船長啊,《死亡詩社》怎麼能那麼好看……就像寂靜的黑夜擁有群星……我看今天誰敢念詩
可以提高知識水平 不年輕 不簡單 不幼稚
亭 亭
霧起時
我的山經唯有你粉色的身影讀的每一行詩都刻有你聖潔的姓名這霧裡的愛情如一隻紫色的狐狸我盼望著霧散,盼望著黎明盼望著,在今後的年月里懂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歲月教會你我什麼亭亭 ——2012年冬,泉城某角落的自習室當我失去了可能本就不屬於我的所謂愛情時,當我靜坐自習室看著這白茫茫的天地真他么乾淨時,當我似睡非睡時……於是,在霧霾深鎖的泉城,我感到絕望,同時又感到解脫。遂有了以上的分行文字並發給了對方(嗯,對方就叫亭亭,一個很普通的名字,一段也普通的校園故事)以此安慰自己吧……
都這麼幾年了,我竟然還能都記得。只是如今,月缺天老我不再關心,而往後年月的我再無寫詩時候的自己年少!
能安慰自己的,除了這段仍記得的文字外,恐怕就是曲折前進著的未來了!圖片壓樓,知乎上,校友應該還是有的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英文詩是每個說英語的人都知道的?
※有沒有什麼誇獎女孩漂亮的詩?
※各個外國作家的詩集有哪些好的中文譯本推薦?
※自己寫的詩分享一下?
※有哪些外國人寫的有趣漢詩?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