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是真實存在嗎,具體在哪?

釋迦摩尼說的輪迴、轉世、因果、因緣之類的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

如西方極樂啥的 真實存在嗎


專欄里剛好有篇文章講到這個問題,看著還挺有意思的,我覺得對於某些學佛人會有點用處,一方面可以堅固信心,一方面也能有一個方向。希望能對您有一些啟發。

  從我們這個世間去觀察,會發現一個很無奈的規律——生命必須以掠奪其他生命才得以存活。動物界的廝殺,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有歷史考據之時就沒有停止過,完全吃素的社會你說有可能嗎?所以如果用因明的邏輯觀察後,得出的結論是極樂凈土沒有存在的可能。

  雖然我在接觸南傳佛法之前,也作過超度的法事,並且相信凈土的存在,但因為邏輯的局限,後來我也以為凈土是虛構的。

直到後來才知道,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真如性空,一物也無卻能顯現世間萬象。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如上所說,一念清凈,即是實相凈土現前。

有幾點需要明白的是:

1,極樂世界並不是死後才可以往生的。有修行的人生前就可以證得,並可以出入自如。涅槃解脫也是生前就證得的,而不是死後。

2,所以發心往生凈土的人,應該努力於生前證得凈土——即通過修行可隨心進出凈土。

3,證得凈土的關鍵是在禪定中找到凈土座標——《華嚴經》云: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 就好比做夢一般,我們「退出」了這個世界,才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

獲得「座標」的方法:念佛觀佛,念法觀法。契入程度,觀(直觀明了)〉念(思維念想),兩者結合是最有力量的。

這方面可以參考《佛說觀無量壽經》中的觀修法。

引用一位前輩的話:三界由內景而通,各世界的焦點在自己裡面,佛教說三界唯心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安靜,還在為現在的世界牽掛勞神,就看不到進不了那個焦點。像自己還沒有睡著,就不可能做夢一樣的。

夢境就是這樣,看見你睡覺的人覺得你安靜著,只有你知道你正悲喜著——在你的夢境。夢境同其它世界的對比是:夢境很薄很弱,現實世界很實很厚。而內景進入的各世界是同現實一樣厚重而更實更滿。內景是夢境的升化。夢境是一個世界。

4,各種世界的存在不過是幻化——如同我們這個世界一般真實。

我們這個世界有多真實,禪定內景中「連接」進入的世界就有多麼真實,所以說極樂世界是存在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極樂世界,到一個恆定的境界里,就進入這樣的內景,或者說進入這個由上善人群共造的外境。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但是只有自性才是最後與最初的真實,無論我們這個世界還是極樂世界,總是幻化,畢竟無生。神會了自性,對於這些道理日久自然會明白、證悟。都是些平常的東西,跟我們如今上網聊天一般沒有不同。


謝邀。

大般涅槃經里有句話,大意是:有樹,才有樹影。這大概就是對萬相最好的解釋了。

光、樹和樹影,便是一個世界。樹指的是無明妄識,影便是隨妄識而生的相。但如果沒有「光的投射」,相便是死相,不能依相。就像一個人在漫無邊際的黑暗裡,看不到潮起潮落,看不到天地變化,看不到萬物生滅,也就無法從中領悟到真理。

那這光是什麼?佛的智慧力。我們總問,佛在哪裡?其實佛無所不在。只要樹有影,便是佛方便。你看一花一木,一塵一沙,哪一個都能迷了我們的心眼,又卻是哪一個都能讓我們看到苦。因為佛在那裡。

極樂世界,也不過是一個投影。佛需要所居嗎?不需要,只是因為眾生需要所依。只要有樹存在,就會有光存在,也會有樹影存在。直到眾生皆脫離苦海,究竟涅槃,也就無有婆娑,無有凈土了。


具體佛主是如何證悟的,這個就無從說起了。

我們就說說佛主是如何傳法的吧。

說「傳法」不得不提「佛經」,因為你聽說的一切有關佛的東西,都來源於佛經。

------

其實,一切佛經,皆為虛妄。

「佛經」與「佛法」從來就說的不是一回事。

「佛法」就如同圓周率「π」,

而,「佛經」則是代表「π」的小數,

不管佛經是3.14,還是3.141592653,還是小數點後面幾億位數,

「佛經」都只能無限的接近「佛法」這個π,而從來沒有真正的等同過。

就是因為:不可說。

可是不可說,就有理了嗎?總歸還是要說點的吧。

於是,佛主就想了一個好辦法,試圖通過佛經上的各種故事、見聞、事理 來給你一些覺悟的因緣。

包括,大名鼎鼎的「極樂凈土」,其實就是一個誘餌而已,

是佛主不得已的一個「計策」。

-----

因為人,要想往生「極樂」,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無分別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分別心,那麼無論「極樂」還是「極苦」,對ta來說,已無分別。當然就不會起什麼「往生極樂世界」的執念。

--------

之所以,佛主提出「極樂凈土」的概念,就是因為:「人」與「佛」的境界,差距太大,就如同「人」與「猩猩」的差距,完全無法交流。

所以,佛用「佛語」說「佛」,人類肯定是無法聽懂的,佛只能通過「人語」說「佛」。

就好像,我們要跟猩猩說點事,只能先學會猩猩的語言,再交流。

這時候,你會發現,語言雖然沒問題了,但是「內容」還是無法表述。

好比:我會說猩猩的話,然後要給猩猩講解「電腦」的偉大。可是,不管我怎麼講解,猩猩都是無法明白的。

這,怎麼辦呢?

我就問猩猩,假如給你無邊的法力,並且讓你變成人,你會想要什麼呢?

猩猩就說,那我就要讓天下所有的「母猩猩」都來伺候我。

-------

我就很詫異,因為猩猩已經變成人了,怎麼追求的還是猩猩,而不是美女呢?

這也是當時佛主意識到的問題:

人類思考問題的能力,無法超越人類的生存環境。

於是,佛主就總結了人類想要的一切因素,造出了「極樂凈土」這個「誘餌」。

試圖借著這個「誘餌」,來讓眾生接觸「佛法」。

佛想,等人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後,應該會明白這個所謂的「極樂世界」,不過就是一種更高級的「快感」,

就如同猩猩學習了人類的知識後,自然就有了人類的價值觀,也就不對「母猩猩」耿耿於懷,而開始追求以「美女」為代表的更高級的「美好」了。

------

沒曾想,

眾生紛紛追求了「極樂」的「樂」,而拋棄了「凈土」的「凈」。

所以,佛主涅槃之際,說出「自己一生從未傳法」這樣的話語。

算是給「眾生」的最後一次「慈悲」吧。


(歡迎轉載,並預先隨喜轉載者功德無量。南莫阿彌陀佛。)

您若認為您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真實存在」的。您若認為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說不是「真實存在」的。這取決於您如何定義什麼是「真實存在」的。

打個比方,玩虛擬(virtual)的網路電腦遊戲時,整個虛擬網路電腦遊戲系統的範圍,就好比佛說的十法界;該虛擬遊戲中有很多的虛擬國土(類似於三國志那樣,不過時空範圍是無限的,國土數量也是無限的),就好比佛說的各大中小千世界、各大洲、各大小銀河系、太陽系、星球、國家。其中有一個虛擬國土A,就好比娑婆世界中您所在的地球。另外在該虛擬遊戲中,距離該虛擬國土很遙遠(距離為虛擬的某某光年)之處有另一個虛擬國土B,就好比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A與B所在物質的振動頻段不同,在該虛擬遊戲中,從A旅行到B需要花極長的虛擬時間,但只要玩該虛擬遊戲時將頻段從A的頻段切換到B的頻段,這就好比與極樂世界相感應交道(就是「相應」,也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瑜伽(yoga)」),則顯示在電腦屏幕上的國土就直接從A變成了B,這就好比成功地從娑婆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國土A和B都是虛擬遊戲中的虛擬國土,但又確實存在於虛擬遊戲中,那麼對於正在玩該虛擬遊戲的玩家而言,國土B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國土B可以說是「真實存在」於該虛擬遊戲;而該虛擬遊戲和其中的一切,包括國土B,對於該虛擬遊戲以外的一切而言,畢竟是虛擬的,所以也可以說國土B不是「真實存在」的。這就好比佛法所言,「非空非有,即空既有」。當虛擬遊戲的界面視角從虛擬國土A切換到虛擬國土B時,電腦屏幕等硬體條件本身並沒有絲毫移動,這就好比祖師大德對往生極樂的解釋:「生則決定生(玩家在該虛擬遊戲中的環境從A切換到了B),去則實不去(電腦屏幕等硬體條件本身並無移動、來去、動搖;這也好比金剛經中所說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為所滅盡的,其實都是對於該玩家虛擬帳戶的馬甲而言的、其他帳戶的馬甲的虛擬成像,而該玩家帳戶被註銷時,其他帳戶的馬甲本身繼續存在於該虛擬遊戲中)』)」;

該虛擬遊戲的遊戲運作規則,就好比三世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業報定律;該虛擬遊戲分六關,就好比六道輪迴;有程度不同的網癮遊戲癮的玩家帳號就好比六道無明的眾生;有網癮遊戲癮的玩家註冊一個帳號就好比產生我執;一個帳號可有無數個馬甲,但對於一般玩家而言,一次只能使用一個馬甲,每次log in就使用一個新的馬甲,就好比出生一次,每次log out則該馬甲就作廢,就好比死亡一次;知道如何註銷帳號就好比修行到能破我執、入有餘涅磐的程度,註銷一個帳號就好比入一次無餘涅磐;網癮遊戲癮,就好比眾生的貪嗔痴慢疑等各種妄想煩惱;戒除網癮遊戲癮,就好比修行達到能夠出六道脫離輪迴;徹底戒除網癮遊戲癮、決定金盆洗手再也不玩該虛擬遊戲的玩家,就好比阿羅漢、辟支佛;雖然已經徹底戒除了網癮遊戲癮,卻還繼續留在該虛擬遊戲中,並在該虛擬遊戲中成立各種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論壇管理員帳號(一個帳號可有無數個馬甲,可以同時使用),就好比無量諸佛國的諸佛化身(一個報身可有無數個化身,可以分身無數);在該虛擬遊戲中成立的各種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各個版的版主帳號(一個帳號可有無數個馬甲,可以同時使用),就好比無量諸佛國的諸菩薩化身(一個報身可有無數個化身,可以分身無數);無數的玩家馬甲,就好比無量眾生;在該虛擬遊戲中成立的各種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註冊用戶們的帳號(一個帳號只可有一個或可有多個乃至無數個馬甲,根據用戶們掌握的技術來決定可以同時使用多少個馬甲),就好比各位修行者(修行者根據修行水平來決定同時只可以有一個或可以有多少個化身、分身);虛擬遊戲玩家在戒網癮遊戲癮論壇註冊、發帖子提問求助或分享技術學習資料、輔助版務管理,學習和練習各種可用於在該虛擬遊戲中成立和管理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技術(如軟體編程和硬體維修),等等,達到一定程度後可擔當某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某版版主,就好比修行者皈依佛門、自度度他、發菩提心圓滿波羅蜜修菩提道、為了渡眾生而修習無量的法門,消除煩惱達到一定程度後,可證得某個菩薩階位;某版版主也有由即將擔任該戒網癮遊戲癮論壇下一屆管理員者擔任,這就好比在兜率天內院說法的等覺菩薩——未來下一尊佛(比如對娑婆世界而言,就是彌勒菩薩);某版版主也有由過去別的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的管理員來擔任的,這就好比過去已經成過佛、現在倒駕慈航來輔助佛進行教化的妙覺菩薩(比如對娑婆世界而言,就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法身大士);

該虛擬遊戲規定向上的三關的玩家積分為正,向下的三關的玩家積分為負;該虛擬遊戲規定玩家的積分,就好比積累的福報;通過打怪物救人、在戒網癮遊戲癮論壇註冊/發帖子/輔助版務管理等方式積攢積分,就好比通過行善、修行,來積累福報圓滿波羅蜜;減少負的積分值,就好比通過忍辱、受苦來消業障;通過配置遊戲裝備、犯錯等來花掉積分,就好比享用福報、或造惡業損福報;

該虛擬遊戲規定玩家積分會隨著虛擬的遊戲系統時間而減少,減少到一定程度,該虛擬遊戲會自動game over使玩家被迫log out,然後由於玩家有網癮遊戲癮而忍不住restart該虛擬遊戲並重新log in,但這一次玩家不得不墮入更低級的某一關接著玩,上一輪遊戲結束時剩下的積分不會因為換了一關來玩而增加,除非繼續積攢積分而且積攢的速度要超過積分隨時間而減少的速度。反之亦然,如果玩家不停地狂攢積分到一定程度,該虛擬遊戲會自動game over使玩家被迫log out,然後由於玩家有網癮遊戲癮而忍不住restart該虛擬遊戲並重新log in,但這一次玩家會升入更高級的某一關接著玩,然而到了最高的一關很難繼續積攢積分,絕大部分只是純粹的消耗積分,而且最高的一關中,從某一階段開始,絕對是完全消耗積分無法積攢積分的,所以只要玩家的網癮遊戲癮不戒除,玩家就會在六關中不停的重複的玩,哪怕中途因為玩得很不開心等原因而主動提前選擇game over從而log out,也會由於還有網癮遊戲癮而再次restart該虛擬遊戲並重新log in接著玩該虛擬遊戲。

這就好比眾生的福報會不停的被消耗,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死亡,然後由於有我執未除,會繼續轉生到六道中的更低級的某一道,無論在哪一道都是要通過行善、持戒修行來積累福報圓滿波羅蜜,福報積累增長後超過所在六道的那一道應有的福報,則由於有我執未除,會繼續轉生到更高的某一道,但最高的那一道也就是天道,很難繼續積累福報,絕大部分只是純粹的享樂而消耗福報,而且天道中,不經由佛法修行而能達到的最高一層天——無想天是無法行善、修行的,屬於佛門八難之一的地方,是完全消耗福報無法積累福報的,所以眾生只要我執未除又不修行佛法,就會輪迴六道,哪怕自殺,也會由於我執未除,而繼續投生在六道中輪迴(這也是為什麼自殺是無法脫離痛苦、解決問題的原因)。

但是有一個戒網癮遊戲癮論壇管理員,自己編程在該虛擬遊戲中建了一個戒網癮遊戲癮論壇附屬的虛擬國土B,凡是在此虛擬國土中的玩家的積分只會保持不變或者通過積攢而增長,而不會隨時間而減少,這就好比阿彌陀佛,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凡往生西方者都成了修行上只進不退轉的菩薩(也就是大乘圓教八地或以上果位的「阿鞞跋致」菩薩)。在該國土B的玩家可以將頻率在國土B的和其它任何國土的之間自由切換,就好比往生極樂世界者可以隨意往返於其它任何世界,包括各種佛的國土和六道。

請看:關於往生阿彌陀佛凈土的條件問題? - 南無阿彌陀佛的回答

再打個比方,如果將六道輪迴比作嗜睡不醒者做的各種噩夢或好壞參雜的夢,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就好比是一個純粹的好夢的三種不同層次(常寂光土就好比是這個好夢的第四種層次也是最高層次——夢醒後清醒的時分)。

另外,末法時代,應當以戒律為師,深入經藏,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若欲了解更多佛門常識以及佛經,可向蘇州弘化社、江西廬山東林寺等佛教場所免費索取書面介紹及佛經,書面的介紹和佛經以及郵費均由信眾自發免費捐贈,歡迎自用或轉贈他人,但不可索取後用於商業用途牟利,否則為自己造極重惡業,佛在經中已教導此類惡業因為太重,又遍法界所以範圍太廣,連佛都無法施救,因此求出無期;也可在線閱讀相應書籍,比如:

叢林基本知識(弘化社 初機白話 系列):

弘化社 南無阿彌陀佛 印經 佛教 印光大師 經書流通

佛門常識問答 (東林寺 初機入門類):http://www.donglin.org/fabaoliutong/fabaomulu/20150515/9362.html

提供在線免費閱讀佛經之處:

CBETA 漢文大藏經

佛經 大藏經 (在線寬屏全文閱讀)

大藏經_大正藏 大正新修大藏經 佛經在線閱讀

佛教 大藏經 在線閱讀檢索


題主問這句話的時候,「極樂世界」就已經不是真實的存在了。

就像我的曾外祖母,一輩子沒出過鎮,「美國」對於她來說,就不是真實的存在。

哪怕千人萬人到過美國,她一輩子到不了,美國對她來說,就不真實。

極樂世界和美國又不一樣,和火星也不一樣。美國、火星,到這些地方,都具備物理上的可能性,到極樂世界,沒有物理上的可能性。

有人到了極樂世界,他說,真有這麼個地方。所謂地方,實際上是境界。

可一萬個人裡邊,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一輩子都到不了這境界。

如果是買張機票就能過去,那還能叫「極樂」嗎?哪怕技術發展到極致,快樂也不是物理手段能解決的問題。

有句話叫,「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當你對「極樂世界」的存在提出疑問的時候,說明你在試圖用科學手段處理這個問題。

而試圖用科學的手段解決煩惱的問題,則從根上就錯了。

所以,當你問極樂世界是否存在的時候,它對你來說,就是不存在的。


首先要明晰「法」的概念。與漢語中「佛法」一詞相對應,英語中「Buddhist Thoughts」的意義更接近於「佛教思想」。太虛法師在民國二十三年中國佛學會的演講中,論述了「佛法(既教法、理法、行法與果法)建立在究竟圓滿的果證之上」的觀點,至於經律,則是理法的載體。漢語中的「法」,有終極真理與根本智慧的蘊意,明了它的唯一道路便是個體的修證,而非佛陀的示現。而佛陀自己的開示,則是「諸法空義」。


佛陀去世以後沒有去任何空間,佛教不是神仙教不是魔鬼教不是神創教。

佛陀一生所說佛法歸結起來就倆字——滅苦。

佛陀如何知道自己找到真理了呢,因為佛陀直接接觸到了真理。

但是,這個過程平常人不明白,所以,我這裡就說的簡單點,簡單到有點偏離正確答案,但是大方向是對的,那就是,佛陀當下止息了痛苦,所有的痛苦,所以,佛陀自己知道找到了真理。

事實上在阿含部諸多典籍里談到某阿羅漢證悟的時候總是這樣說的:

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也就是說在獲得證悟解脫的那一刻,這些東西就不證自明了。

另外注意一點,宗教領域有宗教領域的思維和判斷,實證經驗法並不一定適合這個領域。


欲識靈山真面目 唯有親入此山中


在西方


謝邀。

佛家的東西,不必證明。

實際上,禪宗歷史上有些禪師,都是能不用語言就不用語言的,一如當年佛祖拈花,悟者自然微笑。語言、概念、證明、解釋,都難免產生更多誤解,情願用思維直達本原,自在無礙。


的確存在,很多有禪定功夫的人,都在定中去過。

我曾經見過一位從極樂世界下來的人,他說他在那裡因為業力太深在蓮花里不能出去,如同軟禁,那裡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只要好好的玩耍和學佛就好了,那些上品去的人就不必像他那樣,人家可以自己哪裡哪裡。。而他們要去哪裡沒那麼自由,原因就是他們其實都是犯人,原本該去地獄的人去了極樂世界如果還能自由的話,會破壞極樂世界的,所以他們必須先消業障學佛法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出來。。


極樂世界有3個模式

1個是心中極樂世界,很多自以為厲害的人就搞這套

1個是地球的極樂世界,人間佛教之類的東東

1個就是幾十萬銀河系外的極樂世界,最厲害最聰明和最笨蛋的傢伙搞這個

專心念佛10天,讓佛菩薩帶你親自到極樂世逛逛就行了,勝過在知乎提問10年


1. 人類是不可能自己超越自己的。

2. 人類是不可能論證超越自己的生命的存在的。

3. 任何一個事情的意義都是超越這個生命本身的,好比,豬是不知道他活在世上的意義是給人類帶來什麼的。人類也是不知道自己的意義是什麼的,但是,人類有思辨的慾望,所以會探求,所以,人類才能夠修行。人類是珍貴的。

4. 佛陀原意是「通過修行覺悟的人「的意思。就是超越了人的生命。為什麼是超越人的生命呢?因為,人,作為人存在,都有自己的各種慾望、執著。所有的人都有,否則你就不是人。那覺者就是沒有人類存在的這些慾望、執著的。你對人有各種親情、友情、子女、父母之情,對各種美食有各種喜好等等,這些都說明,你就是想做人類,你不想脫離人,所以就不可能超越人。而真正的覺者當然就沒有這一切,同時,他有更高尚的思想,比如大慈大悲,比如為了他證實的法而可以犧牲生命。所以,他是超越人類的生命。

5. 只有超越某一樣東西,才能看懂某一樣東西。就是,你作為人而存在,你是不懂人為何存在的。只有你超越了人,才會明白,所以佛陀超越了人,佛陀明白。而,同時,你會發現,這種明白,是先天的,不是通過各種證明而了解的。是當你是去掉人類的一個觀念一個慾望之後,你就自然而明白另外一些真理。這個也許只有修行中的人才有這個感悟吧,真正的高僧那真的是大智慧。因為,那些智慧是先天就有的。只是你被常人中的各種東西牽盤著,導致你看不到真理。而當你不受常人中的那些東西迷惑的時候,你才能看到真理。比如,當你招聘員工的時候,發現來面試的是一個大美女,你可能會動心,而不去注意觀察這個美女的真正的技能如何。對吧?這都是導致人看不到真相的根本。

6. 佛只能去證悟佛法,他說的是他正悟到的佛法,而不完全是佛法本身,因為佛本身是法產生的生命,你作為這個法產生的生命,你不會知道法本身是什麼,你只能證悟自己認識到的佛法。

7. 人為什麼能超越自己?人本質上是不可能主動超越自己的,除非有超越你的力量來把你往上拔!而釋迦佛自己早就說了,自己在很多劫之前就已經成佛了,這次來是來度人的,傳授人類佛法的。而對於另外的每個修行者,也都必須要有已經超越人類層次的」人「(已經是覺者,或者接近覺者的人)來教你,來幫你做非常多的事情,你才能被他帶上去。否則,你自己拔著自己的頭髮往上拔,你怎麼可能把自己拔到超過自己的層次呢?完全不可能的。

8. 釋迦佛,是開悟了,自己先天記憶被打開了,而這一切都是在下來人世之前就已經安排好的。


第一是如何證命的問題。很簡單哪,佛陀給出一套理論體系,想解脫嗎?想的話你這麼做這麼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然後如何如何,你就能到達解脫了,你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會遇到佛陀提出的這套體系中所描述的現象,就是這麼證明的。另外這套理論體系是非常講究邏輯的,是就是,非就非,而不會出現所謂的是也可以是非,非也可以是是,所謂空即是色,色既是空,這種詭辯邏輯,壓根就是在自擼罷了,佛陀告訴你這是解脫的路,然後要求你們去實踐。你在實踐的過程中,會不停的驗證這一套體系。但是理論只是理論,必須通過實踐。佛陀並不是說你要相信我的理論,而是說,不論你信不信,你必須去實踐,否則你信也只不過是假信罷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輪迴的這個概念,在你沒有通過修行而親眼見過自己的過去世時,你所謂的信,都不過是嘴巴上信,當你通過修行,親眼見到過去世以後,你所謂相信輪迴這個概念才是真正的相信了。明白?佛法是非常講究實踐的。佛陀的意思就是說,路告訴你們了,但耍邏輯和嘴皮子是救不了你們自己的,要解脫,自己滾好好努力與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驗證到以上這套體系所講的。

明白?就是這麼實打實,真刀真槍是實證體驗來印證佛陀的教法。

第二,關於涅磐後去向的問題,佛法把這個宇宙,分為名法和色法,也就是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所謂的涅磐,姑且的可以解釋為滅除一切名色法,也就是說讓自己死的乾淨,然自己的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全都完全的消除掉。為什麼說是姑且這麼解釋呢?因為邏輯上無法定義涅磐的境界的,不論你怎麼定義還是屬於名法(邏輯上的任何推斷和定義都屬於名法,也就是精神現象),而涅磐是完全斷除了名色法的,因此它無法用語言或者文字來定義或者描述,你一試圖描述或者定義,都在名法的範疇之內,所以只能說是姑且這麼解釋。因為這是邏輯(也就是名法)所能形容的極限了。而它是超越名法而存在的。


只要突破階級天花板,就能享受極樂和永生。

何必等死後,何必到天上。

天堂不在天上,地獄也不在地下。


難道沒有人看過寬凈法師的《西方極樂世界遊記》嗎。把前言貼上來。

前言

本書主要的內容,為介紹中國活佛寬凈大法師,於1967年農曆10月25日,在福建省德化縣上涌公社桂格大隊九仙山彌勒洞內坐禪時,突然被觀世音菩薩所接引而「消失了蹤影」。其時,法師被帶往西方極樂世界,參觀九品蓮花的各個境界,時間上只覺一晝一夜,可是,當返回人間時,已是1973年農曆4月8日了。換言之,時間已過了整整6年5個余月。乍聽起來,這種現象,似乎是超乎常識所能理解的。但是,有所謂「天上一日,人間數年」之說,由於宇宙空間的不同,時間概念也異,這是稍具佛學知識的人,都能夠理解的。當時在人間,法師彷彿「消失了蹤影」,全寺僧俗,找遍了全山(雲居山)大大小小百多個洞穴,皆不見法師的蹤影,甚至還出動打撈隊,到附近各處水庫、深潭打撈,亦無下落。熱心的信徒,還到縣城、泉州市、廈門市、福州市、南平市各地去尋找,並且還發信託人在永泰、永春、德化、福清等鄰縣,代為查詢,前後曆數年之久,音訊全無。至此,人們多以為法師業已往生去了,心中萬分悲痛!其實,法師自始至終,皆沒有離開過彌勒洞半步。由於佛佑,身體置於洞內,六七年未被發現,或不知「隱」在什麼地方(很可能隱於另一次元空間),這一點,有當地的鄭秀堅居士等可供查證。法師親身經歷西方極樂世界的整個過程,非一般夢可比,他是一位得道高僧,絕無妄語,亦無妄語之必要。另則,法師所見到的境界,不同於禪定中所看到的情景,如若在禪定中所看到的境界,是不能夠透露出來的。否則,天龍八部與天魔都會來找麻煩。法師是奉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之旨,才敢公開在極樂世界各個境界中的所見所聞。凡學佛的人都知道,大妄語者,必下無間地獄,難有出期。因此,法師所講述的西方極樂世界之親身經歷,乃「千真萬確」的事,有三界神仙,天龍八部作證。除了我們人間之外,尚有一極樂世界,佛說阿彌陀經,皆屬實在,寬凈大法師即為一見證人。筆者根據其口述,編排整理,公諸於世,一則宏揚佛法,一則願讀者諸君篤信佛法,一心念佛,一心行善,同登極樂世界。


這個問題其實單單的來說理論並沒有意義。因為佛法本身並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一門需要實證的學問,只要你能夠按照佛陀所給出的步驟和次第漸進的修證,自然就能夠深深的體認佛陀所說的真實。

換個角度來說,你的這個問題類似於去問:

「物理學家如何能證明原子的存在?」

「生物學家如何能證明獅虎獸的存在?」

等等。。。

如何證明,別人說了不算,理論說的天花亂墜也不算。按照給出的方向和步驟,自己通過實踐確確實實做到了,明了了,才能建立信心,不再為此迷惑。


當然。釋迦佛在《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在此時此地


這個是我轉的。

--------------------------------------------------------------------------------------------------------------------------------------------

  圓智以為,假如要用物理學的黑洞概念來描述極樂世界,相對選用「黑洞心靈頻道」、「意識黑洞心靈頻道」、「意識漩流黑洞中空本位心靈頻道」,或者「意識漩流黑洞中空本位鄰虛極微子頻道」等相關概念組合,如此運用科學概念來相應描述佛教所說的極樂世界,絕對比使用「黑洞空間」這個具有分別局限意義的概念更為準確。


  按照現代科學的觀察認識,黑洞分為物理黑洞與暗能量黑洞兩大類。其中,物理黑洞由星球或者星系塌陷形成,其中具有巨大質量的奇點,體積非常小,又稱之為奇點黑洞。但暗能量黑洞的內部並無巨大的質量,其主要巨大暗能量組成,這種暗能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轉,從而產生巨大的負壓而形成黑洞。這種暗能量黑洞的體積很大,可以比太陽系還大。圓智用以闡釋極樂世界的「意識中空本位黑洞內部鄰虛極微子頻道」之說,其所說的黑洞就是這種暗能量黑洞。


  圓智之所以用「頻道」而不用「空間」來表述極樂世界,原因就在「空間」一詞帶有範圍局限意義,而「頻道」之說則具有超越空間局限的意義。尤其是從佛教對「鄰虛」和「極微」的定義來說,與「鄰虛極微子」概念相應的「頻道」範圍可以近乎無限。事實上,由阿彌陀佛願力所化現的極樂世界,其本質也正好與「鄰虛」和「極微」這個概念密切相關。


  圓智行者回復:2011-06-02 11:06:22


  那麼,圓智上面所說的「鄰虛極微子」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鄰虛極微子:乃梵語paramanu一詞的圓智現代翻譯。佛經舊譯名稱為鄰虛塵、極微塵、極細塵,意即最極鄰近虛空不可再分的最極微細存在。上說之塵,亦即色塵,意即構成眼耳鼻舌身五種清凈知覺能力、以及色聲香味觸等內在知覺印象,乃至深入禪定所能發覺的,構成內心想像中的過去未來境界的極端微妙存在。因這種存在極端微細難見,不可分析,鄰於虛空,故名鄰虛。而且在此極微之中,又有五種不同,名為「鄰虛五塵」,並非人天眼力可見,唯有自心意識歸於寂滅的佛教二乘聖人的清凈知覺(慧眼)才能察知。其內容如下:

  (1)極微細:意即分析至於至微至細之極,不可再分者,是為極微細。


  (2)色邊際:意即分析至於微細色相之際,近於無形者,是為色邊際。


  (3)極略色:意即微略至極無可與比,人天眼力所不能見,是為極略色。


  (4)無方分:意即極微無有影像,不佔空間位置,不礙方分,是為無方分。


  (5)鄰虛:意即內心印象存在,無物可以障礙,似虛空而非虛空,故名鄰虛。

  佛經中說:七極微塵之集合,謂一微塵,始為天眼可見;七微塵之集合,謂一金塵;七金塵之集合,謂一水塵;七水塵之集合,謂一兔毛塵;七兔毛塵之集合,謂一羊毛塵;七羊毛塵之集合,謂一牛毛塵;七牛毛塵之集合,謂一隙游塵(又作向游塵);然後才可被普通人的肉眼察覺。其中,金塵、水塵分別為能夠穿透金、水內部空隙之微細存在;兔毛塵、羊毛塵、牛毛塵,分別為如同兔毛、羊毛、牛毛等頂端粗細之存在。隙游塵指如同窗隙陽光中可以被人肉眼察覺的微細存在。

  因為佛經中說極樂世界乃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化現,而「鄰虛極微子」又是構成內心想像境界的極端微妙存在,所以,圓智以「鄰虛極微子頻道」來闡述佛教所說的極樂世界,乃是極具佛教科學意義的。而「意識漩流中空本位黑洞」這句定語,則不僅闡明了「鄰虛極微子頻道」本身的超意識思議之微妙特徵,而且也進一步指明了真切證見極樂世界的心性修持方向。


推薦閱讀:

萬惡佛為首嗎?
往生凈土的一心不亂問題?
佛菩薩有沒有七情六慾的?
以下哪些句子是真佛教、哪些句子是偽佛教?

TAG:佛教 | 佛學 | 佛經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