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歷史上的武人階層沒有像日本、西方一般形成傳統的武士、騎士文化?

原問題:為什麼歐洲的戰士和日本的武士都有為榮譽、勇氣、尊嚴而戰的傳統,而中國似乎沒有,是什麼樣的文化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後來被官方以「包含主觀個人判斷」為由建議修改。

我也知道自己書讀得少,知識水平有限,所以才提了那麼傻的問題。現在已經更改了問題,希望大家對此問題進一步探討,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中國對應日本武士、西歐騎士的封建時代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的分封的「士」(不算朝廷官僚)就對應這兩個概念。

完了。還需要進一步解釋嗎?不需要了吧?


Quora 原地址:https://www.quora.com/Why-didnt-Ancient-China-have-a-distinct-warrior-class

翻譯來源:知言譯義網 - [Quora]古代中國為何沒有出現武士階層

我知道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

基本上,你是在問:「為什麼中國沒有類似酷酷的日本武士或歐洲騎士的階層?為什麼中國的軍隊由壓倒性數目的農民組成?」

原因:中國的確曾有過武士階層,但卻因中國的戰爭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增長,終於被淘汰。中國打了太多的仗,以維繫一個軍事貴族階層。

我知道,這看起來是是一個非常反直覺的觀點。

打更多的仗 = 更多的武士,對嗎?錯了!恰恰相反,仗打得越多,意味著軍事貴族的數目更少。

實際上,如果你同時追溯日本和西歐的16、17世紀的歷史,你會發現,隨著戰爭強度的增加,日本武士和西歐騎士數目逐漸減少,戰場價值逐漸降低了。

在西歐,到了16、17世紀的時候,騎士階層從封建軍隊,演化成了職業的國家軍隊。這有據可查,毋需我多言。

一言以蔽之,到了18世紀,騎士階層就從軍政中堅力量,變成了為歐洲各君主的王室軍隊效力的軍官團。而隨後的法國大革命,又消滅了最後殘存的一點中世紀騎士制度。

在日本,戰國時代(15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開始的時候,背著弓騎著馬的武士活躍在政治和真正的戰場的中心。但是到了16世紀末,武士已不再是戰場的決定性力量。戰場的主角已變成了類似西歐的拿著長槍、滑膛槍的農民兵——日本足輕(「輕足」)。

在中國,同樣也有一個從封建軍隊,到「現代化」的、職業的、國有常備軍的過程。不同於歐洲和日本,中國的這一過程要早得多。

當中國處於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代時,依然進行著封建式戰爭,軍事貴族們駕著戰車戰鬥著。但到了公元前2世紀,秦帝國統一天下並結束了戰國時代,戰爭也由之前的農民組成職業軍隊接管了。舊貴族們要麼死了,要麼被遺忘了。

因此...中國曾經的某個時刻,的確有過「武士」或「騎士」階層,但他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淘汰了。

中國的戰國時代的「武士階層」的真實寫照應該是這樣的:一群有涵養的貴族武士,但在秦朝最終統一天下之前的幾個世紀中並未倖存下來。

(原答主是中國人,但原答案是在 Quora 上用英文寫的)


我來唱唱反調,題主原來的問題,某種層面上也是對的。

已經想噴的請看到最後。

針對現在的題目:

因為騎士、武士是西歐、日本的特權階層,而中國並沒有形成長久的武力特權階層。

首先,我想簡單闡述騎士、武士兩個階層及其文化的形成。

一、

騎士階層及其文化的最終形成,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響。

騎士最早源自日耳曼人的親兵制,是日耳曼民族攻破羅馬帝國並互相征伐的軍事主力,也是中世紀采邑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世紀初,日耳曼民族組成多個國家,不事生產,相互掠奪與攻伐,采邑騎士是統治者不得不依賴的助力。

但10世紀的騎士還是一群傲慢、目不識丁、言談舉止粗俗的武士,他們以戰爭為職業,用手中的刀和劍解決一切問題,甚至不受公共司法的管轄。他們以暴力掠奪為生,當時最富裕的教會就成為其掠奪的首選目標。

為了排除騎士對教會財產的威脅,教會積極介入騎士生活,包括反對騎士比武大賽;發起著名的「上帝和平與休戰」運動;出台《正義與和平公約》。教會也通過一系列改革,逐步擺脫對世俗政權的依賴,反過來控制世俗騎士政權,隨後發動了規模浩大的十字軍東征運動。在十字軍東征中,騎士階層最終得以確立的標誌是騎士團的形成——具有宗教與騎士統治的雙重意義,明確了騎士有保護貴族統治、平民生活、宗教擴張的職能。這使得騎士階層得以獨立成特權階層。

采邑確立騎士的統治特權,教會規範騎士的行為,宗教與世俗的雙重影響最終塑造了騎士階層的道德準則。當然,即使在教會的影響下,作為軍事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騎士始終是以在戰場上尋求個人榮譽為最高目標。因為戰爭才能帶來騎士在統治結構中的上升。好戰始終是騎士階層的本質。

二、

武士出現在公元10世紀,從兩百多年後鎌倉幕府建立至明治維新,武士政權延續了近700多年。其作為一個階級並建立政權,經歷了近三個世紀的曲折過程,簡要給大家說說。

武士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的因由是日本地方豪族的叛亂。889年平氏始祖高望王被任命上總介,下放板東(關東),鎮撫蝦夷。當時關東是落後的邊陲之地,兇徒結黨,群盜滿山,朝廷鞭長莫及。平氏通過聯姻地方豪族,不給朝廷面子殺人搶地盤的方法,在十世紀中葉積累起了反亂的實力。之後,先後發生了平將門之亂,平忠常之亂。這兩次叛亂中,平氏武士奪取了地方政權,而中央政權無能為力,全靠武士階層解決。第一次叛亂是由同為地方豪族的平貞盛與藤原秀鄉打敗,而第二次是源氏武士源賴勝平定。自從之後,中央開始利用武士為爪牙鎮壓地方,將武士階層引入國家組成部分。

自此以後,武士階層開始作為日本公家代理活躍,並在院政時代建立平氏政權。但由於武士牽涉入公家爭鬥,在一番爭鬥後,平氏政權最終被源氏取代。源賴朝在朝廷公家體系以外建立獨立的武士政權——鎌倉幕府,掌握全國各地的實際軍事、行政、訴訟以及稅收權。自從,日本進入武家政治時代。

作為「殺人請負人」,武士有勇武之輩的血性,以及犯罪者的側面。為了控制反覆無常的武士,鎌倉以來,一直用以總領製為基礎的御家人制,以主從關係和家族關係約束武士。以此,所產生的武士道精神,構成武士名譽首要的是忠。在日本傳統文學中,歌頌甚多的忠臣藏事件,便是這種制度以及精神的體現。

而補完日本武士階層文化的,是東傳日本演變後的日本儒學、日本佛學(尤其禪宗)和本土的神道教文化。儒學以及鎌倉幕府第一部武士法典,約束並確立武士階層的行為,從而衍生了武士階層的文化。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則以哲學的「生死一如」補全了武士的悟死之勇。神道教對於天皇「現人神」的描述以及對黃泉則加強了武士道文化的森嚴階級觀念與捨身意識。日本儒學、日本佛學、神道教,構成了武士道的文化支柱,直到現在也影響日本人的文化。

三、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騎士與武士不僅僅是職業軍人,而更是統治者的組成階層。騎士文化與武士道精神的產生實質上是源於作為特權階層的需要。而對比中國呢?

從中國的武力階層的組成與地位變化,我們可以窺見到真相。

周天子遷都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大分裂與大發展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出於爭霸和統一的需要,軍事力量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列國征戰中,軍事技能是統治階級的必備品。以當時不得志的儒家為例,也有君子六藝,要求門人掌握射箭與馭馬駕車的本領。這個時代,雖然沒有稱得上獨立的軍事特權階層,但統治階層本身大多就有職業軍人的身份。

又及秦漢,依然崇尚武風。漢高祖劉邦也曾得意洋洋地以為「馬上得天下」而對儒生厭惡至極。漢武大伐匈奴,無數人踴躍從軍,希望立軍功以得封侯之譽,此時可見一斑。而與此同時,太史公大肆讚揚」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遊俠兒們,與地方豪族所擁有的私兵,是漢代的武力階層。然而,隨著戰亂來臨,遊俠兒們開始良莠不齊,班超大罵「盜跖而居民間者耳」。而地方豪族也仗著私兵在地方胡作非為,在東漢末紛紛化身地方軍閥。此時,秦漢時的武力階層由朝廷軍隊的職業招募軍人、遊俠兒與世家門閥私兵部曲組成。

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遊俠兒由於良莠不齊,為統治者所不滿,備受打壓。而世家門閥的私兵部曲,也因為再度一統的緣故,被統治者所忌諱。隨著科舉制以及對於私兵部曲的限制,唐代世家門閥不再是武力階層的代表。武力一度收歸唐朝統治者手中。西魏建立的府兵制沿用至唐朝中期,在家有田務農而在家訓練的府兵是武力階層組成。但均田制崩潰,府兵制難以維持,唐朝開始設立節度使,招募流民,拉開了五代十國慘烈的軍閥亂戰序幕。西魏至唐中葉,武力階層組成為世家部曲和在家務農訓練的府兵。唐中以後,為節度使軍隊與中央軍。

五代十國的戰爭過於慘烈,而軍隊將領私人化過於嚴重,促使宋太祖最終實行以文制武的方針。宋朝軍隊實行募兵制,卻以文官制衡軍隊,降低了軍隊的職業性。

自宋以後,元明設立了軍戶制來保證軍隊的職業性與來源。元代軍戶必須出成年男子到軍隊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襲。元代軍戶只對正軍戶免去一定稅額,而對附軍戶即漢人軍戶不減免稅賦。而軍戶需要自備裝備與飲食,最終使得軍戶無法負擔而導致軍戶制崩潰。明代軍戶則是每戶每代出一丁服役,有稅負減免,卻同樣需要負擔巨大軍裝盤費數目。而在社會地位亦是低下,若與民戶通婚則後代為軍戶;不可過繼子侄脫籍;五丁以上才能為吏;僅許一人為生員;若非皇帝或戶部尚書允許,不得脫籍;民戶犯罪會以充軍為罰;甚至可能一家軍戶分擔兩三處軍役。明中以後以及清代,才開始把募兵作為官軍重要來源。

結論:中國武力階層地方的不斷下降,一方面來自於中央政權一統下對於控制武力而分化武力階層的需要的重視,一方面也來自武力階層遲遲未能有成型的規範的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的特殊性功能。而由於中國戰爭對於遠程武器弓弩發展的重視,以及後來火器的出現,使得中國武力階層難以展現出自身的獨特認同感。從軍事領域來看,和百年戰爭時期,弓弩大量列陣,使得騎士沒落,失去自身重要地位的情況相仿。同時,中國戰爭的規模,也使得個人勇武的影響因子小於日本與西歐的同行,而軍隊統帥又往往是士族階層,沒有對未成型的武力階層有認同感。因此,中國難以出現固定的武力階層,就更難以有獨立的文化可言。

針對原題,中國的軍隊的思想實質上來自於中國的社會文化,有拚死殺敵不甘為俘的榮譽,保家衛國捨生取義的勇武,而這種感情,是更加普適的。

當然,這不是中國的武力階層特有的價值觀。


中國古代也有啊--趙氏孤兒、田橫五百士、「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士無恆產,常以天下為己任。

「為榮譽而戰」或者說士族精神,其基礎是「封建制」。自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百多年,中國的封建制已徹底瓦解,高度集權高度穩定的專制制度確立。皮既不存,士族精神自然也無所附麗。


點贊第一的回答大致不錯,但卻沒有一針見血的指出武士與騎士文化形成所依賴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封建制度,只有在封建制度下才會有這樣一個居於統治地位專門以習武打戰為職業的階層。而中國的封建制度在春秋時期就崩潰了,中國此後的軍人大都不是貴族出身,都是從平民中徵集(徵發、僱傭、抓丁等等)組建的常備軍。常備軍取代了貴族兵,中國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什麼武士文化。此時的政府要麼是軍閥流民政府,要麼是文人政府,文人政府提倡儒家文化,軍閥流民政府提倡「義氣」。這些政府里都盛行陰謀權術文化,就像宮斗電視劇演的那樣,道德能發揮的作用極弱。

春秋時期的宋襄公因為堅持封建時期的武士道德,結果打了敗仗,被後來的人嘲笑。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所謂武士文化的生存根基。


因為中國自秦朝開始,就逐漸不是「分封建制」的那種封建社會,而是中央集權的皇朝國家。為了維護皇權,對於各種可能造成分權的勢頭是不遺餘力地打壓的。像春秋戰國那種門客過千的情形,換到後來就是謀反的證據。這導致類似騎士和武士這樣的獨立階層無法形成。其實你看中國春秋戰國的一些故事,比如「豫讓刺趙襄子」,也體現出了類似騎士或者武士的那種精神。


最簡單的方法,看一遍《史記 刺客列傳》。


西方武士屬於守序善良lawful good

守序善良

守序善良也被稱為「十字軍」陣營或「聖徒」陣營。典型的守序善良人物的作為總是出於慈愛,並懷有榮譽感和責任感。守序善良的國家會有運作良好的政府機構為人民服務。正直的騎士、聖武士和大部分的矮人都屬於守序善良陣營,守序善良的生物則包括金龍和翼獅。守序善良的人物會受到眾人的期待,他們嚴守紀律,毫不猶豫地挺身與邪惡對抗。他們只說實話、信守承諾、幫助需要援助的人,而且面對不義之事必出言反對,並且守序善良的人物不願見到未受懲罰的罪行。

守序善良的人物,特別是聖武士,時常自己陷於善良與法律相衝突的兩難處境。比如履行誓言可能會傷及無辜時,或在宗教法規和地方法律相矛盾時。

守序善良的長處是可以結合榮譽感與同情心。

中國武士屬於守序中立lawful neutral

守序中立

守序中立也被稱為「審判者」陣營或「遵紀者」陣營。典型的守序中立人物信仰榮耀、戒律、傳統或個人信條行事,聽從命令與組織;他們常依循自己的原則行事,不會因為人們的央求或邪惡的誘惑而動搖。一個守序中立的社會常執行嚴謹的法律以維持社會秩序,同時將傳統和先例看得極為重要。服從命令的士兵,鐵面無私的執法者和清規戒律的僧侶都屬於守序中立陣營。

守序中立對善惡持中立態度,但這不代表他們是不道德的、是道德虛無主義者或是沒有道德立場。他們只不過是將道德觀念永遠置於服從信條、傳統或者法律之下。他們通常有強烈的倫理信條,但這一信條是首先基於其信念體系,而非基於善惡認同。

選擇守序中立的長處是,博得人們的信賴與尊重的同時,不必稱為一個盲目的狂熱分子。

陣營 (龍與地下城)


小時候沒看過楊家將吧


請題主讀左傳 就是關二爺成天看的那本

也可百度晉國先軫的事迹 初中語文課本里有他。如果按現代人的思維去看這個人,會覺得既莽撞無謀又迂腐不堪,但他遵循的是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代表的是封建武士階級的利益。

在《餚之戰》里,秦軍遠征鄭國企圖偷襲,但最後勞師無功,在歸途中遭到晉國主帥先軫的埋伏,秦軍主帥百里孟明等三人被捉了活的。晉襄公的母親是秦人,說服晉襄公把他們放了。先軫在封君面前大怒,說「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意思是武士費了洋勁在戰場上捉了活的,婦人兩句話就把他們放回國了,毀掉軍事成果,長了敵人志氣,藥丸藥丸,然後朝封君吐口水,頭也不回的走了。

襄公後悔了,派陽處父去追百里孟明,追到河邊,他們已經在船上了。陽處父解下車子左邊的馬,說這是襄公賜給他們的,要把他們套路回來。百里孟明不吃這套,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意思是,晉君的恩惠是沒把我們殺了獻祭,讓我們回到秦國受死,如果我秦國國君蒙晉君的好意免我們一死,三年之後我們會回來拜謝晉君的恩賜。

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幾個月後,狄人入侵晉國,先軫說,我冒犯了國君,而沒有受到懲罰,於是他脫下盔甲,衝進狄人的陣中戰死了。狄人送回來他的頭,面色如生。

戰國時代,封建武士階級的消滅,一部分原因是列國變法,手動消滅之,渭水為之紅。一部分原因是戰爭慘烈,自動消滅之。

就像一戰把歐洲各國的貴族打光了,最後導致各國的封建君主制解體一個道理。

一個相反的例證就是,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但武士階級並沒有被消滅,反而過剩了,而且並不怎麼鳥賤民出身的秀吉,所以壬辰倭亂中,他舉全國之兵入侵朝鮮,未免沒有借大明的刀,剪除本國武士階級的想法。

明治維新是中下級武士發動的,但王政復古之後,後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剝奪封建武士階級的特權,最終爆發了西南戰爭

武士階級代表封建主的利益,是封建領主的打手,或者就是封建領主本人。當一個國家建立集權制度和共同市場時,必然要先消滅武士階級。

中國沒有形成武士文化,因為武士階級被手動或者自動地消滅了,武士文化自然也跟著消滅了,只是在儒家文化里留下些許殘餘,那是兩千年前的偉大武士們給這個民族留下的精神財富。

歐洲騎士階級在各國絕對王權興起之後,在國王們的允文允武的手段的打擊下慢慢衰落了,變成了不合時宜的陳年臭狗屎,請看《唐吉珂德》。


首先你的補充有失偏頗,前面的各位說得已經很多了,中國也有騎士猛將,就連日本武士,哪一個敢言語對關公不敬?!


我想你真正想問的是你的標題所說的吧,關於武士勇將的文化當然有,比如你在香港電影裡面看到的,他們是不是經常拜關公。但是中國這方面的文化並沒有那麼系統,雖然我們也有類似於騎士的俠道,但是沒有能夠像武士道或者騎士文化那樣走向世界。順便說下其實日本的武士道,遠遠沒電影裡面那麼酷,就是一堆挫不垃圾的小辮子。我讀書不多,跟著湊個熱鬧吧


私人愚見,僅供參考,自古都接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育,你想想宋朝以後有哪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軍事家不是熟讀詩書的,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的這幫人自然也不喜歡打仗,戰爭只是迫不得已…而日本和歐洲戰爭頻繁且範圍廣,並且缺乏強有力的中央,地方需要有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於是騎士和武士階級也就興起昌隆了…話說回來向中國這麼大的官僚系統古代歐洲有么?


因為當前世界的主流文化被他們控制,所以你只能看到他們的故事。


因為你對中國比較陌生吧~


在舊時的中國,武人地位真的是不高。

練武的人,辛辛苦苦寫了本教材,最終命名為《耕餘剩技》。可以想見,武人在社會中簡直不被當作一個獨立的職業。

武人沒有一個完整獨立被人認同的體系,武舉人體系跟科舉體系相比差距明顯。比如說現在基本找不到錄有全部清朝武狀元的名單。換句話說,武人系統完全依附於文官體系。有功勛的武將也要讀書作對,讓自己逐漸的文官化,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當然,這個主要是發生在宋元以後。

秦漢的武人,是大世家、大豪強,在漢末譜出一部蕩氣迴腸的三國演義來。

中間一段時期用來過渡,其中豪俠輩出,傳奇盛行。

宋朝,宋太祖是用一條桿棒打下來的天下,因此北宋尚武的風氣極濃,武人的也是極有風骨,比如楊業一家。但宋朝的上層建築卻是用文官完全控制了武官,武人在朝堂上再也沒有獨立人格。武官在朝堂上的聲音完全不被重視,所以就有靖康恥,岳王被殺,辛棄疾遭冷遇這樣很有代表性的事情發生。岳辛這樣的人才如果生在春秋戰國時候,拜相封侯、把持一國恐怕不難。

(私下裡說句純屬臆測不負責任的話:在春秋戰國那個年代,武風極盛,隨便拿出一個書生,個人武力值都能超過明朝的一個將軍,比如澠池會中的藺相如與戰功赫赫的戚繼光將軍)

元朝時期,游牧民族對耕種民族個人武力最好的防範,就是殺光砍光。武人的傳承就從此斷斷續續,七零八落了。同時文人的傳承卻沒有中斷。

後面的明朝清朝,武人在其中的遭遇也是越來越不堪。生活的艱辛,讓武人的勇氣榮譽尊嚴,和蠅營狗苟 柴米油鹽的生活一起在街頭巷尾混成一體。

民間小人物的勇氣榮譽尊嚴,總是不登大雅之堂。

最後寫一句靠題的話。因為中國社會一直都是個世俗化的社會,不像那些歐洲中世紀的信徒們,張口閉口的勇氣榮譽尊嚴什麼的。中國的武人張口就是仁義禮智信,這個和騎士教條是兩個體系,沒辦法一條一條的對照翻譯。

當然了,那個勇氣榮譽尊嚴憐憫什麼的,聽起來比較洋氣一點。

頂 Xiaoyu Ma,其實我是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的看法


先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士大夫,後是追求高品德和行為的「君子」。

太多了,各行各業都有追求的工匠精神和品德追求,連行商都有「德」和「信」的追求。

你和我說中國沒有這種文化,我是不信的,只是你不懂而已,不是不存在。

可惜,改開後,人的信仰就成了錢,漸漸就全忘了。


《史記.遊俠列傳》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雲。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險,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故伯夷丑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亂世出梟雄,割據一方,窺伺天下;也出英雄,扶危救難,匡扶正義。待某個梟雄奪下了天下,便成了正義的化身,不許別人亂扶正義了,至太史公的年代,遊俠已「不軌於正義」可見一斑。獨尊儒術,以儒之名收了亂法的儒生;禁刀兵,某些王朝菜刀都管(我說的是元朝),以武之力平了犯禁的武夫。自秦始的專制王朝斷斷續續,武者們便在王朝間隙露個頭,新王朝一出,俠客之名便又斷了流傳。


很簡單的事,中國進入集權社會過早,分封建制的制度沒有持續到秦以後。


形成了,但這種文化是依附在市井生活習慣上的,於是這幾十年迅速分崩離析。

古代武人地位很高,在一些政府沒有直接管轄的地方,一般都是他為當地做主。組織工作,與政府或者土匪接洽。武人的家裡基本就充當了當地的中心。比如兩人有爭執,人們就跑到他家大堂,武人搬把椅子坐那為兩人評判,主持公道。而在當時,武人不能隨便搬家或者離開,山賊來了,別人能走,他不能走。因為是一個地方養一批武人,從小在那,去了別地他們不會認同你的身份。

這一切都是自發的行為,古人的生活就是那樣。重承諾,講道義,有一套自己做事的規矩。比如不像小說里那樣,古時候的混混坑蒙拐騙什麼事都干,他們把當地當做自己的家,殺人調戲婦女這種事是不會幹,兩人有滔天的仇,一人逃到家裡,另外的人也不能往裡面闖,因為驚擾了對方家人是缺德的事。外地人來到當地如果幹了不講規矩的事,一般也是混混出頭阻攔。

60年代一件事,一人家裡老人去世,南方的規矩是全家族人扛著棺材繞村一圈,走幾步就跪下來給村裡人磕一個頭,以感謝這麼多年村裡人對去世之人的照顧。這個是大事,全村的人都要在門口守著,人一跪下就扶起來。沒人扶就不能起來。有一個名氣不太好的人,頭磕在地上就是沒人去管,隊伍越走越遠,有個人就看不下去,上去把他扶起來了,一路送完全程。後來文革的時候,扶人的那人被整,跪的人死命保他,就因為幾年前他扶了我。

說到底,這種文化一直都有,從古代傳下來的遊俠氣息,重名聲。只是這麼多年生活習慣改變太大,而且也沒有從小教育的氣氛。不只是武術,一切依附在過去的東西都在衰落


因為伴隨著王朝周期率,階級大規模洗牌,你可能服務的上級分分鐘可能就沒了。

不要去羨慕國外什麼世代XX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的附帶就是世代農民被剝削,世代為娼為樂等等。

做好自己的屁股。么么噠


推薦閱讀:

與歐美人相比,為何中國人的姓氏集中度更高?像李王張劉這種人口上億的大姓是如何出現的?
說北方人愛說沉,南方人愛說重,北方人愛說疼,南方人愛說痛,還有別的類似的嗎?
外國人遇到和自己同名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如果發生對話,會說什麼?
外國人怎麼用刀叉吃魚的?
外省人如何看待廣東人和廣東文化?

TAG:日本 | 文化差異 | 文化 | 歐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