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一代怎樣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沒什麼必要刻意去融入吧?
我就是移一代,美國7年讀書,然後移民加拿大13年了。我從來沒融入過主流社會,你看我連老外公司都沒工作過。我工作是從擺攤開始,一路去台灣人的外貿公司工作,去國企的分公司工作,自己開餐館,現在自己做各種投資。
有必要刻意融入嗎?
真的很討厭自己的黃皮膚嗎?
我移民是不喜歡中國的政治氣氛,後來害怕中國的毒食品、毒水源、毒空氣,但是我娶的是杭州太太,身邊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牛鬼蛇神。我們這種移一代從小就在中國長大,在中國讀書,和中國的關係是割捨不斷的——我們小時候看的是西遊記黑貓警長,西人看的是芝麻街power ranger,怎麼聊嘛!
所謂身份認同這種事情,我覺得主要是內心很不堅強很不強大的人才有的毛病。
我壓根沒有過身份認同這種煩惱——你如果問我是什麼人?我肯定說我是華人,Chinese。妥了。我不會傻兮兮地說,我曾經是共和國公民移民到了加拿大現在是加籍華人,我傻啊我?我女兒也很簡單,她說自己是加拿大人。我說對,你就是加拿大人,只不過你爹媽是華人而已。就這樣。
刻意去融入才是招人看不起的做法啊。
說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多倫多有個MP叫陳國治,已經是國會議員了夠主流了吧?陳國治立場親華,結果一票土生土長的老加MP說他是traitor叛徒,是被共和國收買了的。說到底就這句政治不正確的話:你的立場決定了你是不是主流。你親華,你在美國就不可能主流,主流也不會認你;你親美,在美國你就是主流,臉上刷個星條旗支持川普也行支持希拉里也行,千萬別刷個五星紅旗喊支持共和國領導人,分分鐘老美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疏遠你。
==分割線==
評論裡面有些意見和建議我就偷懶不一一回復了。
容我詳細展開一點。
融入,包括融合在內。泛泛而言,如果某人能夠在某地正常生活學習工作結婚養育後代,那麼在我而言,我認為某人就已經融入某地主流了。反之,各種不適應導致某人離開某地,那麼在我來說就是沒融入主流。我個人的例子就是,我在北美過得很融入,而回到中國反倒融入不了了,最後黯然離開——如果看到這裡您認為我是個loser,我絕不反駁。
如果我們極端狹隘地將「主流」定義為當地主體民族的體面階層,那麼我說一句話:人種都不一樣了,談什麼融入主流社會?
我們認真想一想:我們可以聽大山在春晚說相聲,但是我們能想像大山和姚明一起參加政協嗎?大山就算入了中國籍,他的孩子有可能成為高級公務員(副局級以上)嗎?如果我們自認短期之內做不到,但是看看華人在海外參政議政的吧。至少我覺得,西人只要認同你的立場,至少這五十年來不太在乎人種了。
西人註定融不進中國的「主流」社會,反倒是華人有不少融入了西人的主流社會,甚至於華人還做過加拿大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伍冰枝女士曾任加拿大總督。
並不是一二代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只有一個華人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端著咖啡出入高級寫字樓和西人談生意和議員談地方政府稅務優惠熱衷參與地方政府事務積極給社區捐款甚至於和西人聯姻才叫融入主流社會的話,我只能說,這種觀念似乎還停留在19世紀管洋人叫大班的年代,一點進步都沒有。1840年之後,很多中國人被西人打怕了,恨不得見個洋人就膝蓋一軟。
在目前來說,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動不動就談什麼融入。我選擇北美,並不是我百分之百認同北美的一切,而是我認為北美的某些優勢是目前中國比不上的,且我個人願意為了這些北美的優勢做一定的妥協和付出,放棄一些來自於中國的便利。我個人可以不認同共和國的政治理念,但是不等於我就認同與共和國相異的政治理念。
這個世界上並非是非黑即白的,甚至於除了灰色之外,還可以分出65532種顏色(我知道其實還能分更多)。每一個移民,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有其選擇離開家鄉的原因。我們並不知道每一個移民的故事,也不應去評判。
主流社會並不是移民的唯一目標,也許對於某個來自獨裁國家、拿AS6的移民來說,能在美國活著就已經很值得感恩了。
我不會強求著進入某一個圈子,哪怕這個圈子名為「主流社會」也一樣。我只願過自己滿意的生活,別人怎麼看我,無所謂,唯一的願望就是:如果明天我就要死,我也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遺憾。
目前我做到了。所以,無論是主流還是主流,額勒金德還是殺馬特,我都不在乎。
大師用一本《時代周刊》點透如何「融入海外主流社會」
逍遙君旅英十數年,創業也有十餘載。趁著年輕努力奮鬥,又趕上了經濟危機的抄底好時機,事業倒是也略有小成。然而既然旅居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地盤,作為華人總有一個跳不過去的心結:就是雖然事業有成,也管理著一眾英國員工,英語還算地道,但跟老外交流總有隔著一層窗戶紙的感覺,不通不透,不深不入,有點雲蒸霧繞之感,煞是不爽。有時候星夜晨起,就會突然想到,感情如何才能真正深入海外主流社會呢?
身邊華人朋友眾多,可是老外朋友甚少,出去泡個吧聚個餐還湊合,能夠真正交心的老外朋友卻是幾乎沒有。
當然也認識幾個跟一群老外整天胡吃海喝蹦迪狂歡加猛拍照的華人,時不時也喊著我去參加各式Party,但逍遙君作為內斂之人,自然不想要過多參與這些表面的把戲。問了下身邊的華人,多數也都感同身受,但並沒有什麼解決方案,只能說,這就是旅居國外所必須要承受的吧?
逍遙君是個不信邪的人,你越是這樣說,我就越不回頭,毛主席說了,世上就怕「認真」兩字,我去認真研究這個事情,豈有找不出來解決方案的道理?
不久在一個俱樂部碰到了一位很久沒聯繫的印度哥們。這哥們雖然祖籍是印度人,但是出生在英國,英語是母語,倒也是跟英國人打得火熱。目測他收入不是太高,整天倒騰點坑蒙拐騙的小生意,但張口閉口卻都是大項目;穿著考究,總是西裝筆挺,頭髮擦得錚錚發亮,配上一米九的身材、超酷的墨鏡加上一塊兒鱷魚皮錶帶都褪色了的不知真假的百達翡麗金錶,看起來活脫脫就是一位中東土豪大佬。
我跟這哥們透漏了點我心中的想法,哥們哈哈一笑,你這也算個事兒?我們印度人最擅長的就是這些,且容我帶你去見一位大師開導開導!
據印度哥們說,這大師早年從印度移民英國,一窮二白,連英語都不會說,但是現在已然成了當地名士,出入於豪門之間,混跡於名流之畔,上能與國會議員稱兄道弟,下能跟三教九流齊耳接眉(我暗想這大師不會也姓王吧?)。
有道是心動不如行動,唐僧當年還去印度取經呢,去見下印度大師又有何妨?細雨霏霏,印度哥們開著他20多年車齡的經典款大奔,帶我一路直奔大師家去。
大師家距離印度哥們家倒也不遠,他熟門熟路,完全不用預約。進門一看,深宅大院,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式三層大別墅,門口小噴泉池當中端坐著一龕佛像,古色古香,倒有幾分禪境。
突然一陣冷風襲來,我提了提領子,上了台階。
大門虛掩,印度哥們倒是毫不客氣,直接帶我進入客廳就坐,他去後院找大師表明來意。
我隨便翻了翻桌上的一本《時代周刊》,靜等大師的到來。
稍刻,大師來了,一個長相酷似蘋果公司原總裁喬布斯、中等身材的印度老頭,穿著傳統的印度長袍,鶴髮童顏,長相和氣,目光爍爍,一看就是修佛之人。
大師給我倒了杯不加糖的拿鐵咖啡,自己卻沏了一壺綠茶,盤腿而坐,笑眯眯的操著濃重印度口音的英語問我:「你作為一個華人,為啥要融入英國社會呢?」
我一怔,倒是還真沒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略作思考,自作聰明的答道:「Do in Rome as Rome does, 入鄉隨俗嘛!」
大師似乎沒有聽到我的回答,反而低頭翻起了桌面上那本雜誌,我略有不快,心想這大師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就稍微清了下嗓子。
大師抬起頭來,拿起了雜誌,笑眯眯的翻開了它:「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奧巴馬的故鄉肯亞】
大師攤開雜誌,給我看了下最近的新聞,奧巴馬衣錦還鄉回到了祖籍肯亞,人山人海,好個威風,待遇都快趕上金正恩大將軍了!
又翻過一頁,顯示肯亞的風光旖旎,大象和野牛在草原上悠閑的散步。
大師說到:「肯亞也算是民風樸實,放牛放羊雖然簡單倒也是落得逍遙自在,海邊的高級別墅也都不貴,你有沒有興趣再此定居一段時間呢?」
我答到:「如果沒有生意的牽繞,與世無爭,我到這裡呆個一年半載,逍遙快活,倒也無妨。」
大師微笑,掀開了下一頁,顯示了當地人住的土屋:「Do in Rome as Rome does,入鄉隨俗嘛,你是否願意住這種草屋,『融入主流社會』呢?」
我竟然一時語塞。
大師笑道:「我看你的所謂融入,並不是真為了入鄉隨俗。如果這個俗比你之前的俗好,你就要隨,如果不好,你就不隨,你這個所謂的入鄉隨俗,其實完全是一個有選擇的隨。所以你要的融入,也是有選擇的融入,你其實是要更好的物質滿足,這其實是貪念在作怪,我說的對嗎?」
我暗暗點頭,但又覺得不全是。
大師又莞爾一笑:「你我都是第一代移民,從一個從小到大土生土長的國家到了一個新的地方,見到陌生的人和事都不同有比較大的心理衝擊,我們印度人比你們窮,我幾十年前剛來英國時候這個感覺更加強烈,這個潛意識一旦形成,即使在你已經經濟條件達到更好的時候,仍然揮之不去吧!」
我開始沉思......
大師又往後翻了幾頁。
【潘基文的英語】
大師翻到了下一頁,畫面顯示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在發表演講。
「這個人是韓國人,我看起來跟你們中國人長得差不多,就你看來,他是否融入了西方主流社會呢?」
「潘基文是聯合國秘書長,位高權重,經常接見外國首腦,他當然算是融入了西方主流社會。」
「不錯,你這麼認為是吧?不過這潘基文的英語嘛,夾雜著濃重的東方口音,我作為印度人居然都聽不太懂。這一點你怎麼看呢?」
我略一沉思:「大師我懂了,語言並不是障礙,語言只是工具,只要敢於表達,能夠表達,這貌似並不影響他們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或者到世界各國去和首腦見面。所以語言達不到本地人的標準並不會阻止你融入主流社會,也不需要為此自責或者自卑,你是這個意思嘛?」
大師微笑,又翻到了下一頁。
【希臘危機與歐盟】
這一頁寫的是希臘危機,希臘對歐盟和IMF的巨額貸款違約,民眾生活艱難,銀行限制現金提取。有個老漢跑了幾個銀行連養老金都取不到,倒在銀行門口傷心的大哭。
大師輕嘆道:「世事無常啊,之前我度假首選希臘,聖托里尼島的愛琴海邊還留下了我不少腳印呢,誰成想之後希臘鬧成了這個樣子,害的我對希臘都不太熱衷了。」
我應聲:「是啊,當年我還有美女同學號稱希臘是她的夢想之地呢,結果現在成了賴賬和窮困的代名詞,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0%,還整天鬧暴動,國家形象一落千丈啊!」
大師眉頭一抬,順著問道:「既然如此,經濟危機前你去希臘,跟現在你去希臘,你這個融入的心態有沒有啥變化呢?」
我突然明白了:「大師啊,你是說,我對融入當地社會的迫切度,其實跟他們的經濟水平等綜合因素相關,而這個因素是有可能短期間就會變動的是吧?」
大師點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希臘雖然有些變化,但本質上還是那個希臘,真正變化的,是你的心境啊!」
我若有所思。
【乾隆皇帝與英國使臣】
大師又翻了幾頁,看到了中英關係的文章,開頭講述了當年乾隆皇帝見英國使臣的故事。
大師又輕嘆了一下:「想當年,我們印度也跟你們中華家一樣強大,都是文明古國啊,沒成想後來都被英國欺負。這是你們清朝的皇帝吧,看這文章的描述,當年見了英國使臣,迫使他下跪不說,還稱英國為蠻夷之邦,英人長相也被稱為是古怪奇特啊!」
「確有此事,當時我們自稱天朝上國(貌似現在也是),大家也沒怎麼見過洋人,看不慣啊,這不後來談崩了就爆發了鴉片戰爭了嗎?」
「據我所知,你們中國人現在對英美人的長相可是非常推崇呢,當然我們印度也是差不多,不僅喜歡看好萊塢的電影,還喜歡西方的男模女模。但既然你們原來認為他們長相清奇,怎麼現在同樣的長相又被主流接受,甚至變成帥哥美女的代表了呢?」
我頓住了,稍作思考,答道:「應該是近代以來西方強盛,經濟文化都超越了東方,我們慢慢的被西方文化影響,審美變化了吧?這個審美經過長期浸潤,已經是國家和社會層面的潛意識,個人在短期內是無法左右的。」
大師點頭。
【品茶論禪】
大師合上了雜誌,悠悠的說:「現在這四個故事,條件不好的你不想融入;英語說的不標準也不怎麼影響你融入;希臘前後的變化讓你變得一會兒想融入一會兒又不想融入;而你現在迫切想融入的國家你的老祖先當初根本就不屑去融入,你說說看吧,你到底要怎樣個融入法呢?」
我當場迷茫了,思維混亂,端起來桌上的咖啡一飲而盡,陷入了思考中......
過了幾分鐘,我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了: 「大師,我明白了,所謂融入,本質上就是當你到了一個你的潛意識認為的更高端的圈子時候,希望得到圈內人的認可。」
我頓了頓: 「但經過你這麼一說,融入不融入啥的,其實完全就是個偽命題啊,都是主觀臆測,瞎折騰啊! 你覺得融入了就是融入了,你覺得沒有融入就是沒有融入。華人是華人,西方人是西方人,我們是兩個事實上表面和內在都有很大不同的群體,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樣。就跟老鷹和天鵝一樣:老鷹可以跟天鵝生活在一起並且學鵝語,但是老鷹沒有必要插上天鵝的羽毛來裝鵝來融入;天鵝也可以學鷹語,但也沒有必要渾身塗黑了裝成老鷹不倫不類呀!而老鷹與天鵝誰想融入誰,其實取決於對方的經濟和文化等優勢積累出來的心理潛意識,而這個相對優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完全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啊!」
大師微笑。
我又說:「所以,呆在一個不同的群體中,你需要認識到你就是不同的並接受這個現實。只要能進行對等的交流,而同時保持住自我,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並把精力集中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上,不被所謂的融入不融入而干擾,就好像在跟自己原來所處的環境中一樣,這才是真正的融入吧!」
我頓了頓:「而一旦把精力集中在去除自己本身的標籤,而試圖變得跟對方一樣,那就變成了裝作是鷹的天鵝,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不僅不能融入,反而被人暗中恥笑啊!」
大師笑的更開了。
我又想到了一點,補充道:「而更大範疇的種族層面的融入,即便你已經加入了你所在國的國籍你也去除不了這個種族的標籤。其實還是跟你的母國的經濟和文化等影響力息息相關,一旦你自己的母國變得富強,你的種族標籤的整體形象就提升了,你以後也就乾脆不在乎融入這件事情了。」
大師仰天長笑一聲,突然起身,把我面前的咖啡撤走,斟上了一杯熱茶。
我端起茶杯輕輕一抿,茶香四溢,仔細分辨居然是當年的新茶大紅袍,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我們想要融入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被別人融入,不可說啊,不可說。
品茶完畢,我們起身告辭。推開房門,又是一陣風吹來,我一激靈,發現片刻間已是雨過天晴,一縷陽光照射進了屋內。
邁出房門的那一剎那,我突然轉身,回首拜謝道:「大師請留步,跨出這道門,我已經融入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本文由賽諾資本李逍遙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美十年,上學,工作,東西岸都呆過,稍稍有點發言權吧。
有色眼鏡往往都是自己帶上的,其實根本沒有人看不起你,自慚形穢罷了。
長期活在地域,階級環境森嚴下的華人們,走到哪裡都下意識得帶著那種排外觀念。然而美國並沒有這種東西。這裡的人很單純,很簡單,遠沒有想得那麼複雜。這個是社會不看背景,不看來歷,看得是人品,素質和能力,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要知道美國是個大熔爐,構成這個國家的不是某一個民族某一個上帝,而是千千萬萬的民族,形形色色的文化。
東岸南方各州的人大多都有愛爾蘭血統,操著農村口音,開著狂躁的大皮卡,在沼澤,山地里打獵種田。北方多都市化,商業,饒舌,華爾街。中部多中農業,放牛種土豆,騎馬牛仔帽,.44左輪崩你沒商量。西部特別是加州更具大鍋亂燉化,簡直什麼人都有,什麼同性戀遊行,上帝壓狗的cosplay死宅盛會,好萊塢,pornhub(括弧笑)。
等等等等,簡直太多了,我不過列舉了整個美國形形色色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眾眾的冰山一角罷了。總而言之就是:根本沒人在乎你,你只是這鍋亂燉中非常不起眼的一劑調味罷了。
若是做人謙虛禮貌有教養,待人真誠熱情,做事兢兢業業,安分守己,又有何無法融入美國之說?
與其說是融入,不如說是做人
如果屬於,那早就融入了,如果勉強,那很難受。
剛來的時候我特別急切的想交到美國朋友,也不是因為所謂的家長口中的「遠離其他中國學生",僅僅是因為想深入了解每個地方的文化。後來我漸漸放開,大膽的吹牛逼,開玩笑,加入了些球隊,也就有了一幫美國朋友。但是在這之後我開始感覺有些迷惘和憂鬱。
上一個假期我沿著川藏線自駕到了拉薩,一路放著許巍和痛仰,沿途的草原,荒山,白塔,雪原都如此讓我迷醉。空中飄揚著的經幡,迷霧繚繞的南迦巴瓦以及318上虔誠的磕長頭的家庭,處處寫著神聖。本身對文化非常感興趣的我自然的就被此番景色吸引,打算回去好好跟朋友講講我的冒險故事。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假期幹了什麼?
我自駕到西藏去了。
cool, 西藏是哪?
。。。
這個時候我是絕望的,於是我就講話題轉移回到球隊,奇怪的youtube視頻和遊戲上去了。
我原本有打算說高中畢業也許能夠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他們環遊亞洲一圈,但現實把我一巴掌打了回來並且在我腦中投放了一張這一群人在南疆無人區大聲放watch me nae nae並且智障般的dab的圖像。美國的主流文化其實非常膚淺,就是一群人覺得誰是cool to hangout就跟誰玩,經常會有兩個玩得好的人突然就開始不說話的情況,他們很無知,對美對震撼的東西一無所知也不屑一顧,對不同事物也極其不尊重,經常除了體育什麼都一般,但是這不足以阻止他們在課堂上也撒野,經常大聲放著流行幾天就不流行的口水歌,說著蠢得不行的想法,在lockerroom里開各種不適當玩笑和涮人。如果說為了融入這樣的集體,我需要成為這樣的人,那我寧可聽著我的萬青,彈著我的破fender,開著進藏神器在去拉薩的路上。
不融入。
國家認同民族認同這種東西,屬於上個時代的意識形態,現在基本只能忽悠忽悠社會下層了,稍微往上走一走就會發現全球化下這些東西都是笑話,因為它們壓根已經沒有什麼經濟基礎了。往上走一點以後,對於工人階級,資本又不蠢,現在信息這麼充分,他們給人的標價只可能基於人創造價值的能力和這個能力的稀有性,而不是認識多少NFL球員知道他們多少梗。對於資產階級,國家的邊界更早就成了它們資產增值的障礙。
抱著這種東西不放,對於在下個時代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或者生活水準沒有任何意義。勞駕,誰能給我定義一下什麼是美國的主流社會?
無法融入。
社會學研究發現新移民通常需要三代才能融入到他們的移民國家。
不過美國本來就是多元社會。你就拿了綠卡直接過來,不會英語住在紐約法拉盛一輩子也完全沒有問題!對於一代而言,融入了,你就變成了亞文化,競爭處處是劣勢,反而是不融入的,展現異國魅力的人,才能追到各路異域女神。
你不會連這點都不知道吧。
至於追到女神之後,她帶著你,保證你融入的既舒服又快。
我真不是在開車啊。
所以自信點吧,哪怕別人問你,亞洲男人是不是很小啊,你也能看著她眼睛回答她,說不定是因為你這個參照物太大了呢,要不,找個機會我們研究研究?要融入美國社會。首先我們必須明切,美國是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社會的。人們都以為美國是一個人口大熔爐,黃白黑紅棕各色人種都混居在此,其樂融融。事實上美國是一盤色拉,青菜還是青菜,蘿蔔還是蘿蔔。一般情況下,絕大部分情況下,白人有白人的圈子,黑人有黑人的圈子。不存在一個絕對的美國社會。我理解的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中國人怎麼混成像一個正常的主流美國人(你懂的)。」那這個問題就容易多了。首先,你得有一份像樣的學歷,能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你得先養活自己是第一要務。這個工作應該是大部分美國人都會去競爭的,嚮往的。包括但不限於:it,通信之類的公司(google,facebook,cox,att,sprint);大型的工業,製造業公司(ford,dow,exxon mobil)等等。而且屬於這類公司正式的員工,哪怕就是個車企裝配工也是天天和美國人打交道的。中餐館刷盤子一類不算在內。如此,你一天至少八小時和美國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其次,多參加美國喜歡的各種活動。也就是多和美國人打交道和美國人一起聊天活動。增進友誼不說,知道美國人都喜歡怎麼思考,怎麼看待問題,都關注些什麼事情,愛好些什麼東西。之後去了解這些事情,這些東西。再反過來和美國人打成一片。最後,買房。和美國人做鄰居吧。這一切之上都建立在你要你英語好的基礎上。同時還要敢說英語。美國人看中國人為什麼有些stereotype。中國人膽子小啊,不苟言笑啊,呆板啊,畏畏縮縮啊。實際上你們想想是這個樣子嗎?在中國,在微博,各種玩笑各種笑話各種打鬧。中國人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態度不一樣的。我估摸著就是因為中國人英語不好,不敢說話,怕出醜。能說的說一半,不確定的不說。搞得美國人也不懂你怎麼想。還有就是大部分中國人始終覺得自己是客,在異國他鄉生怕弄點什麼幺兒子,帶來什麼不便,影響自己。始終被什麼束縛著,施展不開。這些都不要緊,大大方方和美國人打鬧,加入他們。最後,那怕你做到了包括以上但不限於以上的事情。你還是會驚奇的發現,你還是Chinese-American,而不是American。誰叫你是黃皮膚呢。嘎嘎嘎。
如今一看到「融入」二字就覺得反感,這本來就不應該成為一個需要費心的事情,一是你不必融入,二是你不可能融入,你在中國的老家都跟鄰居不怎麼熟,為什麼去了國外就忽然那麼想讓周圍的白人都接納你?一隻羊楞是想混入牛群獲得認可是很可憐的,你真的就那麼寂寞和得閑?既然選擇了去海外討生活,努力過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不要假裝自己很想成為社區的一份子,沒人真的在乎,只有你自己在乎。
實話就是無法融入,主觀因素佔據主要:你自己從小生活在華人圈子之中,已經習慣了,很少有人能拜託這種慣性(不是沒有,我就見過一個朋友跟我一起交換生去,他在他那個學校玩的非常H,H到了要參軍……) 鄉愁永遠割捨不斷。
【自由與利益】,這是兩個基本點。
目前華人融入這件事就美國這個國家真不成立,且聽我說。
如果在美國的你,覺得自由,你已融入
如果整天還琢磨如何融入、很需要面子,那你活得很不自由,身在美國,心和腦子還是中國那套。
當然,我知道你指融入「主流社會」是指利益把持精英群體、白人中上產、大黃蜂,最差也要有非裔在文娛屆的影響力,這種融入,在美國政體下,你必須等到華人整體數量達到一定水平,量變達到質變,政法商科娛樂體育個領域中全面開花,有華人優秀貢獻影響力,研究出來的騙局被其它族裔佩服,能帶領他人去「玩生活」之後,因為這時你已經成為主流的一部分。
在美國這個誰沒有「自我」就被絕對鄙視的奇葩個體主義資本國度(真有些極端),在美國這個當年「瘋婆子」安蘭德提出那麼自私自我的Objectivism都至今被無數人(在心底)追捧為聖經般內容膜拜的社會,你現在就是再政治正確,模仿主流語言習慣生活方式再像,在你認為的「主流」心裡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牆頭草、每個主流白人點綴Ta政治正確圈子的裝飾小黃花。
美國除近年來開始兩極分化愈發嚴重底層開始擔憂,它一直都是典型聖經里Shepherd Herd of sheep (牧羊人與羊群)現象, 少數精英把持運作對內對外事務,下層百姓單純不動「腦子」、只在自己領域裡深耕就能吃飽喝足日子美滿的社會。
你可以認為真正的「主流」只是那些少數精英,那好,想成為他們,跪舔、模仿、賣自己人利益都沒用,這麼多年實例擺在那裡,不可能空中樓宇,你只能等到有相應群眾基礎再有相應「主流」參與度後,才可能「融入」。華二代、華三代都還沒能做到這點。
你也可以認為主流是自己研究好自己一畝三分地,沒事打打槍,天馬行空各種想法自己在後院、車庫裡敢玩出來,發散實用工程師(engineer)思維,光怪陸離鬼馬點子你自己能不在乎他人眼光自己堅持下去,幾十年腦子發軸就搗鼓一件事情;或者有語言能力組織能力忽悠一幫同道中人(利益、理想驅動,無所謂膚色)和你搞票大的,騙得他人邊流眼淚邊在心底里佩服你,這些都是美國,都是美國的主流自由。
華一代在美國,英語能多好練到多好,西史西哲多讀讀,明白其文化根源及腦迴路由來,村裡鎮里投票聽證大小事宜留意參與下深入了解其運作規則,不會隨便被什麼神棍、騙子、政治掮客、「主流精英」忽悠騙錢,保護好自己利益,活得自由自在就夠了,當年各國逃去美國的人民都從未考慮主流這件事,【自由與利益】,這是兩個基本點。
PS:我還以為大多數願意主動留美國的相對都是些不好融入群體的自由分子,看來還是有很多非常想融入某國主流卻無能,換個地方,還是迫切想要融入。要不就是大一統思想作祟?來美國找這裡「大一統」? 哎~~~
我倒有一個建議,不要輕易的打種族牌。不要一受到什麼不公平的待遇就上升到種族歧視。不要因為沒拿到獎學金,沒得到職位,經費給少了就習慣性的認為自己被歧視,不要帶著這種受害者思維。因為人家可能並沒有歧視你的意思,結果你自己都不把自己當美國人了,那美國人為什麼要把你當自己人?
所以你要像美國人那樣去抗爭,你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美國人,自己沒有受到任何歧視,而不是死死的抓住種族歧視這根救命稻草。除非對方攤牌,坐實了種族歧視的行為(比如對你喊「滾回中國」)。這樣就算你不說,只要你這邊占理,輿論自然會向對方施加壓力。
所以成功需要隱忍。奧巴馬能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就是因為他在競選期間從未打種族這張牌,結果他成功得到了黑人和白人的選票。而希拉里打了性別這張牌,結果沒能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美國的好,就在於自由
平時根本沒人管你是什麼民族種族,你過你的日子就是了。你過春節祭祖,沒人搭理;你粽子包肉或蘸糖,沒人搭理;你就是同性戀、換妻也沒人搭理。
你有本事,你就按原則公平交易掙錢過日子。你不聰明沒本事,Homeless,也不會因為你是哈佛畢業的英格蘭白人就牛逼;你有天賦有本事,住豪宅胡花海花,也沒人因為你是不大識字的黑人就怎麼著你;小鼻子小眼睛的亞裔,有錢又低調,人家也不會更看得上或看不上你。
當然,資源爭奪白熱化的時候,肯定會非我族類,如何如何。但這就是美國的好處了,各類資源相對於三億人口,還是好太多了。常春藤限制你,去不了,UCB限制你,還去不了,咱就上UCSB(真的不是傻逼的簡寫)行不?人家世界排名還在清華前面。
其實啊,當你自由自在過小日子的時候,你已經是主流了。As an American who works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get into American colleges, I see a lot of concerns about 「integrating」 into American culture. Generally, these concerns are unwarranted, because 「integration」 itself is hard to define and largely unnecessary.
America is extremely diverse country, but not just in terms of race and ethnicity. It』s also culturally diverse. There are a million different hobbies, passions, and interests that any particular American might enjoy. This is true to some degre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hina, but it』s even more the case in America.
So when Chines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ir ability or need to 「integrate,」 I』m not sure what that even means. Nor am I sure the students know what it means.
When I went t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 spent most of my free time playing obscure video games, watching obscure movies, and reading obscure books. The vast majority of UChicago students and Americans have never heard of, let alone care about, the interests which took up most of my time. So was I an 「integrated」 American?
I don』t know, but it doesn』t really matter. I had a small group of friends with the same interests and we enjoyed our own unique hobbies. Likewise, when I graduated and entered the job market, the companies and groups I worked for didn』t care about these sort of things, they just wanted a useful employee and that』s what I was.
So my advice is to not care about 「integration.」 You will need to do a few very basic things to live in America, like speak English, but beyond that, you can live however you want. You can eat Chinese food, hang out with Chinese friend, and watch Chinese tv shows every day in America if you want. No one will care. No one will think less of you. No one will bother you. No one will accuse you of not being sufficiently American.
美國本來就是移民國家,你那些所謂的正宗美國人家裡幾代前也都是移民。只要做好自己,不要太shy或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基本上也並不難。
最重要的是不要整天跟中國人混在一起,只交說英文的朋友,尤其是美國人。如果英文有什麼不懂的reference或者單詞不要害怕問。多關注當地的新聞和流行的電視劇,了解美國人都關注什麼東西。
何謂融入? 跟他們有一樣的話題,同樣的愛好還是在業餘時間做同樣的事情?美國崇尚的是個性, 我把這翻譯為,只要你自己活得舒服而且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就好。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滿意,感到舒適,會吸引別人和你交往,有了自己的圈子,這就是融入。而不是你在表面上做出Americanized的行為,和一群美國白人孩子吵鬧玩笑,彷彿和他們打成一片,但內心始終有著疑問和不自信。有你自己的個性,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活得舒服,在我看來就是融入。我在別處看過一句話,引用至此,「In America, it"s ok to be different."
騎洋馬了嗎?沒騎你容個毛入?我在廣州那幾年也沒學粵語啊,要不是英國認識現在女朋友了,一輩子我估計也不會學啊。到了海外,娶中國媳婦,主食米飯,還用筷子,你幹嘛還融入當地?換句話說你怎麼融入?融入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你生活上都和西方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也就不會融入。當你在當地人的公司上班,和當地人談戀愛,結果也就自然而然融入了。融入是工作,戀愛的結果,而不是前提。所以別問這種問題,投簡歷去。
其實融入是什麼?政治認同?主流社會認同?和很多白人可以輕易地成為朋友?了解並享受流行文化?還是取得個人成功?進入主流階級甚至上流階級? 這些大多數的人在中國一樣做不到啊。要是只說生活環境,對,在國內我們什麼都熟悉,吃的玩的,可是在國外二三年,只要嘗試,很容易就熟了啊。融入只發生在個體之間,我喜歡足球,不用費力就可以認識幾個同樣的球迷,但不一定全方位地希望他們接受我的政治觀點啊。我碰到peter,他是個安靜地人,大家真的可以喝杯咖啡聊天,去club還是別約他了。和義大利朋友一起,你要是不嗨番了他們覺得你怎麼這麼無趣啊,可我有時還是想靜靜地看個書。每個人都不同,每件事也不同。真的不用想融入這個詞。如果融入換個詞,如何才能在國外自如地生活,還具體點。學習語言,盡量多的嘗試陌生的東西,多掙點錢。交外國朋友,把他們當個體的人來交往。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那麼暴躁,容易生氣?
※為什麼網上很多人炮轟海外留學生?
※作為過來人 對那些焦頭爛額選專業的留學生有什麼勸告?
※留學生不回國是社會問題嗎?
※怎樣看待現在大批的中國留學生頻頻被接納進入歐美上流社會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