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的邊界是如何形成的?

以前看中學歷史圖冊上的德意志邦聯和神羅國界,有的包含比利時、丹麥卻沒有東西普魯士,能具體介紹一下普魯士東部領土的加入德意志邦聯的流程么?奧地利的德意志邦聯身份可以理解為內萊塔尼亞的德語區,東西普魯士和波森是因為波蘭人太多所以不被接受么?


這個問題我理解為德意志邦聯的邊界為什麼不包含普魯士的東部領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是對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呼聲的一種回應。而德意志民族主義本身是法國革命導致的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產物。在拿破崙戰爭里德意志人痛感其祖國之無力,更痛心於帝國之解體,所以從1806年開始德意志人就在呼喚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德意志國家。而面對拿破崙的威脅,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都起來相應,並且紛紛宣布一旦戰勝拿破崙就要組織一個德意志國家。這種態度普魯士在1807年,奧地利在1813年都加以確認,所以1813年德意志青年是一種解放戰爭的態度,來看待萊比錫大會戰的。

當拿破崙終於戰敗德意志各邦的君主和歐洲各強國君主聚集在維也納討論和平之後的歐洲體系的時候,德意志統一問題就不可避免的成為重要議題。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德意志西部出身的政治家和學者,包括很多普魯士國王重用的來自帝國西部的政治家,比如帝國騎士出身的施泰因男爵和來自漢諾威的哈登堡公爵,都是熱烈的支持德意志統一的,普魯士人洪堡也是如此,他們當中最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愛國心的是洪堡,他說「我生而為德意志人,就一定要為德意志而奮鬥,是為德意志整體而不是德意志的某一個部分而奮鬥」。

這種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恢復舊帝國,也就是1806年的德意志帝國,還有一條就是締造一個新的德意志國家。但是這兩條道路都被與會君主直接拒絕了。舊帝國的崩潰尤其是1803年的德意志帝國登記會議總決議對大多數德意志君主是有好處的,即使是奧地利也終究得到了薩爾茨堡,在維也納會議上,梅特涅正在試圖確認奧地利對薩爾茨堡的權利,所以在這時候談恢復舊帝國,雖然對小邦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恢復帝國等於承認小邦的獨立,但是一旦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恢復1803年以前的帝國等級,尤其是那些被強制世俗化的教產,那麼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帝國的主張被拒絕了。

而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不是不能談的,畢竟這是拿破崙戰爭里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的莊嚴許諾。但是統一的國家怎麼運作,在聯邦的基礎上,誰來發揮主導作用就成了問題。而且此時除了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這兩強之外還有一位兼任了漢諾威國王的英國國王也是德意志君主之一,在這個國家裡皇帝、國王們如此劃分領土和權利,就成了大問題。最後梅特涅提出一個折中案,那就是建立一個邦聯,這個邦聯將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的聯盟,而且僅僅在遭到入侵的有共同防禦的責任,於是就在客觀上取消了德意志統一國家的任何實際意義,僅僅滿足於一個未來統一國家的預備機構。

但是德意志統一問題上,即使確定了邦聯道路,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哪裡是德意志」。我們知道那句名言就是德意志和義大利到十九世紀都還是一個地理概念。但是義大利從地理上說很簡單,義大利三面環海一面是阿爾卑斯山,雖然阿爾卑斯山是一個開放性的邊界,它眾多的人口稠密的山谷,把它和山北連接在一起,但是至少在其他方向上義大利的邊界是明確的。而德意志就沒有這種清晰的天然疆界,在東西南北四個方面上德意志都沒有一個封閉的天然疆界。1841年普魯士學者寫了一首《德意志頌》,日後和海頓的曲子一起成了德意志國歌,在這首詩中作者舉出了四個他心目中的德意志邊界,他說「從馬(Maas)到梅梅爾(Memel),從埃施(Etsch)到貝爾特(Belt)」,但是時至今日,馬斯河歸了比利時,梅梅爾歸了立陶宛,貝爾特海峽歸了丹麥,埃施河歸了義大利改名叫了阿迪傑河。這就是德意志的尷尬之處。所以今天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只好把這一段跳過去不用了。

德意志的邊界在各個方向上都是開放的,在西部萊茵河本來可能成為德國邊界,但是近代唯一明確的提出以萊茵河為界的人是拿破崙,在《呂內維爾和約》中拿破崙要求弗朗茨二世皇帝割讓所有萊茵左岸的領土。其結果是導致了德意志帝國的大地震,和1806年的帝國解體。所以萊茵河只在巴登大公國那一段成為了德國邊界,在其他地方萊茵河是「德意志的萊茵河」,雖然這樣的局面需要設置「萊茵河衛兵」來防止法國人的再次入侵。

在東部德意志的邊界也是開放的,而這是建立在德意志東進運動和德意志的擴張基礎上的,從早期的汶德人十字軍,到條頓騎士團德意志人就在向波羅的海南岸進軍,哈布斯堡王朝從波西米亞國王手中奪取了奧地利,盧森堡王朝奪取了波西米亞王位,甚至還奪取了匈牙利王位。而勃蘭登堡王朝從盧森堡王朝手中繼承了勃蘭登堡和它在東北方向上的事業,哈布斯堡王朝繼續了盧森堡王朝在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的事業。布拉格是一座日耳曼人的城市,比維也納更早的成為一個主教管區。在匈牙利和巴爾幹到處都有德意志人的據點,所以東部的邊界也是開放的。

北方的邊界彷彿是封閉的,但是波羅的海把漢薩同盟城市帶入到國際貿易,而易北公國的存在又把德意志和丹麥連結在一起。南方更不用說,克恩滕公國就是巴伐利亞的克恩滕邊區和兩個義大利邊區合併起來的公國,阿爾卑斯山的商路,和阿爾卑斯山富饒肥沃的谷底是一代又一代德意志皇帝進軍義大利這個「老虎洞」的最直接的動力。

1815年在這個問題上採取了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以舊神聖羅馬帝國作為德國的標準。凡是德意志帝國等級會議的成員,就成為德意志邦聯的成員。丹麥、英國之成為邦聯成員的原因和它們過去出席帝國會議的理由是一樣的,英國國王兼任了漢諾威的國王,1814年以後就不是選侯而是國王啦。丹麥國王兼任了易北公國的公爵。

但是問題來了,既然以君主國算,為什麼普魯士的東部領土沒有加入邦聯呢?我覺得這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問題,雖然可以提出一個歷史的解釋。德意志邦聯的目的是維持德意志1815年的現狀,儘可能拖延德意志問題的解決,直到有一天奧地利擁有足夠的力量起來解決德意志問題。所以德意志邦聯各成員有在德意志遭到入侵的時候團結一致抵禦入侵的責任。這個責任導致日後的《邦聯戰爭法》但是如果邦聯包括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東部領土,則其戰爭義務就不單單是針對法國的而是擴大到法俄兩國了。德意志小邦希望有普奧兩國幫助自己抵禦法國,但是並不希望自己跟著大邦捲入對俄國戰爭。對大邦來說普魯士是原因整體加入邦聯的,這樣在邦聯的人口、軍事方面普魯士勢必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奧地利並不願意普魯士整體加入邦聯。德意志邦聯是日後解決德意志的邦聯的一個基礎。雖然沒有實際意義,奧地利也不希望在這個預備性機構里,出現一個可以威脅到奧地利權威的勢力。

所以梅特涅警告普魯士國王說邦聯擴大到東部邊界,將賦予邦聯一種不僅僅針對法國的形象,而且普魯士如果把波蘭部分的領土都加入邦聯,將顯得在波蘭問題上置身事外,將損害建立在瓜分波蘭基礎上的俄普奧關係,尤其在沙皇已經兼任了波蘭國王的情況下。於是普魯士接受了這個在東部有限制的邦聯方案。使邦聯和俄國不接壤。同時被去掉東部領土之後的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之內的領土人口不足以威脅奧地利排除義大利和匈牙利部分之後留在邦聯之內的領土。這樣就為德意志邦聯之內奧地利主導下的奧普二元體系,建立了基礎。

復辟時期的邦聯基本上是奧地利主導的,普奧二元化的前提是普奧的協調一致。普魯士在政治和文化上對奧地利幾乎是百依百順的。但是復辟時期感到被欺騙和拋棄的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依然在發展。這就是建立在語言和文化上的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施萊歇爾的名言「有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個民族」成為這一時期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的口號。講德語的人和他們的土地就是德意志。這是「德意志在那裡」這個問題在1815年建立邦聯時提出的「神聖羅馬帝國政治遺產和政治權衡版」解釋之外的文化民族主義的解釋。《德意志頌》寫於1841年,它所依據的就是這樣的標準,梅梅爾是普魯士王國的東北角,馬斯河是作為邦聯成員的林堡公國的一部分,在很多地方已經和1848年的德意志國家標準接近了,但是在捷克問題上,這首詩沒有表態。

當1848年革命爆發的時候,「德意志何所在」這個問題再次擺在德意志政治家面前,在舉行預備會議期間,預備會議邀請波西米亞代表參加,但是遭到了捷克人的拒絕,在選舉德意志國民議會的問題上,普魯士的東部領土也參加了選舉。換而言之在選舉問題上,德意志邦聯的各成員國都參加了選舉,而普魯士的東部領土也併入了,但是捷克人沒有參加,對此德意志國民議會認為「波西米亞是德意志的固有領土,因為自然、歷史、文化、法律、公理的原因與德意志不可分割的連結在一起」,作為對布拉格的泛斯拉夫大會的回應,法蘭克福的德意志國民議會要求奧地利強迫波西米亞人選舉代表參加德意志國民會議。

也就是說德意志的概念在1848年國民議會裡具有了超民族性的多民族國家的一面,為了換取捷克人的參加,國民議會以非常大的多數通過了一項動議宣布新德國「不幫助鎮壓任何民族、非德意志的國民將享有同等權利、在不說德語的地區民族語言將得到法律承認」。

於是在1848年革命的那個夏天,我們可以看到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遺產,與德意志民族主義相結合,形成了1848年的德意志理想,那就是一個團結絕大多數將德語的德意志人的民主的多民族國家。普魯士王國的領土加入邦聯是基於前者,而波西米亞被認為應該留在德意志國家之內則基於後者。

1848年革命的失敗本身還沒有結束這種德意志理想,腓特烈-威廉四世仍然在少數議員的支持下謀求一個君主同盟同時舉行新的國民議會。但是真正宣告德意志理想崩潰的是奧地利帝國的重整。1848年12月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登上皇位,施瓦岑貝格大公成為首相。他對德意志問題的態度證明他是梅特涅的毫不掩飾的繼承者。對待國民議會的呼聲和1848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還有腓特烈-威廉四世的德意志君主同盟的呼籲,他的回答簡潔明了,「請德意志邦聯各成員國的代表到法蘭克福開會」。換句話說就是一概無視1848年以來的一切新變化。於是就在德意志出現一個以奧地利為主導的舊德意志邦聯,和一個腓特烈威廉四世主導的德意志聯盟。

當黑森卡塞爾危機爆發的時候,這兩個組織都認為自己有權干預,而當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時候,普魯士人退縮了,1850年簽署了奧爾穆茨條約。普魯士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張,舊邦聯被恢復,於是普魯士東部領土再次被排除在邦聯之外,直到1866年戰爭。


至始至終普魯士地區都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普魯士地區的原先是由古普魯士人組成的。歷史上北方十字軍東征使得條頓騎士團(以德意志人為多)佔領了普魯士。在宗教改革之後,條頓騎士團改宗新教,建立了普魯士公國,再到17世紀勃蘭登堡的選帝侯繼承了普魯士公國(領土大約在今天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和立陶宛的梅梅爾)。

歷史上的普魯士公國其實是波蘭王國的附庸(我平獨震露大波蘭),而且普魯士公國和勃蘭登堡選侯國被波蘭隔開。17世紀末的波蘭開始衰落之時,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沽名釣譽給自己加了一個在「普魯士的國王」的頭銜才有未來的普魯士。

實際上普魯士是勃蘭登堡選侯國的借殼上市的行為,直到腓特烈大帝,霍亨索倫王室才稱自己為普魯士的國王,才通過瓜分波蘭使普魯士的兩片領土連成一片。

推薦一下塞巴斯蒂安·哈夫納的《不含傳說的普魯士》


作為中世紀世界強國的帝國理論上沒有固定疆界,跟羅馬一樣全世界理論上都由皇帝統治,之後就要另算了,基本就是德意志地區加波西米亞加北義大利,丟失北義大利後逐漸成了事實上的德意志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土幾乎從15世紀之後就一直在西方和南方逐步萎縮(尼德蘭,瑞士獨立,義大利失去控制,還有一大票領地被法國蠶食),一點都沒進展。在東部,雖然諸如奧地利和勃蘭登堡這類邦國一直在擴展控制範圍,但是他們新獲得的領土也一直沒有一寸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直到帝國被拿破崙拆了之後,1815年又建立了德意志邦聯,這個邦聯建立的時候相比神聖羅馬帝國,又是只減少了領土(最主要的,奧屬尼德蘭),普魯士王國統治的波蘭、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統治的超大塊的非德意志領土都沒有併入邦聯。

此後因為比利時從荷蘭獨立順手割掉大半個盧森堡,邦聯範圍又有縮小。之後唯一的拓展是戰勝丹麥後把石勒蘇益格納入邦聯。但是其後不久兄弟之戰就爆發了,德意志邦聯不復存在,之後凡爾賽三呼萬歲後就是第二帝國了,包括普占波蘭、普魯士、新「收回」的阿爾薩斯洛林都納入了帝國,沒有什麼非帝國領地和帝國領地的區別了。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東西普魯士。

因為神羅王權低下,領主們可以隨意宣戰。

我們都知道普魯士前身是條頓騎士團,而條頓騎士團他們也不是普魯士地區的原住民。

古普魯士人民如題主所說是「波蘭」人組成的。(泛波羅的海-斯拉夫民族)而騎士們征服了這片區域。後來條頓騎士團大團長建國普魯士自封為王。

這裡就要說一件事情了。當時的波蘭很強大,新普魯士王國是波蘭的附庸,很難受,於是普魯士加入了神聖羅馬帝國。抱帝國大腿,以抑制波蘭。

說一個題外話「普魯士王和普魯士的王」是有區別的。後來的三十年戰爭徹底打破了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依然成了四大選帝侯之一。

最後一個問題:不是奧地利不帶普魯士玩而是普魯士不再想帶奧地利玩了。

借用俾斯麥的一句話

「放著德意志皇帝不做,去做一個虛偽的聯邦長?」


推薦閱讀:

伊麗莎白二世以及英國王室小王子應該姓什麼?
中國古近代史和歐洲歷史上餓死大量人口的饑荒年代多嗎?古代的平民階級吃的怎樣?
羅馬帝國為什麼分裂成東西兩個羅馬 最後是被誰徹底消滅的?
中世紀歐洲有人提出過類似推恩令的政策來加強中央集權的嗎?
為什麼1848年整個歐洲都爆發了動亂?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神聖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