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麼多小朝代,他們都有皇宮么?

歷史上很多自立為王的人,那些存在沒幾天就被打沒了的不算,如五代十國這些存在幾年或幾十年的小朝廷,他們每個朝代都會建造自己的皇宮么?

畢竟前朝的皇宮就一個,並存的其它小朝廷的皇帝總不能住野外吧。


無論多小的朝廷,不管他的君主是自稱皇帝,還是依附於中央政權自成王。都會有自己的皇宮或者王宮,當然是大是小就取決於國力和野心了

你說的五代十國時期,無論是中央政權還是地方王國,無論是稱帝還是依附別人稱王,這些小國家除了南平,北漢這樣的袖珍國家(但也能控制幾個大都市),其餘的基本都能控制如今日中等面積的省份,人口有個數百萬不成問題,為帝王提供修築舒適豪華的宮殿還是足夠的。目前這些國家原來的宮殿都還能找的到遺址

其實比這些小朝廷袖珍的多的地方政權有很多,而且都有宮殿

比如台灣的延平王(或稱東寧國)政權,就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台灣建立的遙尊永曆帝為正朔的政權。這個政權所轄範圍有多袖珍呢?遠遠不是今日台灣全島的範圍,或者說僅僅是台灣島的一小部分

頂多就相當於現在一個大一點的縣城加上附近幾個村鎮的規模,人口不過20餘萬

但也是有宮殿的,而且不止一處

首先是所謂的王城,鄭成功死後,鄭經奪取政權,變以之前荷蘭殖民者修建的熱蘭遮城的基礎上修建王城和宮殿

荷蘭殖民時期的熱蘭遮城堡規模

而在城堡制高點上的高台上,留存至今的洋樓,差不多就是昔日的延平王府宮殿規模

其次,雖然算是國王,但還是遙尊大陸的永曆帝為正朔,怎麼也得彰顯下正統吧。於是鄭經把明朝的寧靖王朱術桂一家迎到台灣,為其建造宮室供養起來

今日台南的著名景點大天妃宮,原來就是在原寧靖王府的基礎上改建的,現在天妃宮的規模與歷史上的寧靖王府差不多

最後,為方便監視寧靖王,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與群臣宴飲,鄭經本人還在於其王城一江之隔的地方

(今天妃宮附近),於荷蘭的普羅民遮城上修建了一座行宮, 赤崁樓

所以說,無論多袖珍的朝廷,該有的宮殿王城還是要有的,否則就不能被稱之為朝廷了


後梁

朱溫在篡位前曾經令張全義修繕唐朝東都皇宮,篡位後他大部分時候也居住在西京洛陽。原來他在汴州的節度使衙門被改造成皇宮,位置就在今天的開封龍亭一帶。朱友貞殺兄自立後,把都城遷到東京開封,住在節度使衙署改建的皇宮裡

後唐

李存勖自稱中興唐室,所以以洛陽為都,自然也住在朱溫原來的皇宮裡。

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

石敬瑭即位沒多久,就把都城遷到汴州,住在朱溫汴州皇宮,一直到北宋滅亡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皇宮。金宣宗南遷的時候也修復了北宋皇宮並居住在裡頭。

前蜀、後蜀

成都本就有劍南西川節度使衙署。王建建立前蜀後就把衙門改建為宮殿,位置在今天四川科技館。孟知祥建立後蜀後同樣以此地為皇宮。後蜀滅亡後成為成都府衙門。明代又在此建立蜀王府。清代改為貢院

南漢

南漢宮殿就是今天在廣州廣東省財政廳邊上的南越王國的宮殿,從南越國到清代2100年來這裡一直是廣州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南楚

長沙有條馬王巷,有說法成「馬王」就是指馬楚國王,然而又有說法稱「馬王」指的是全國常見的馬王廟的馬王。結合長沙唐以前城市變遷歷史,我認為偏居城東的馬王街一帶不太可能是王宮所在地,更有可能是在太平街、人民路、登隆街和五一大道圍繞成的這塊區域之內。而馬楚第三代王馬希范曾在小西門一帶修建奢華的天策府,可能他是以這裡為王宮的。

閩國

福州的福建省政府大門往南一直走,在湖東路和鼓屏路交界處有一個上坡,這裡是福州最早的市政府——晉安郡署所在地。後來又成為福州都督府署和福建觀察使衙門。王審知入閩之後,以此地為王宮。王審知之子王鏻稱帝後這裡又成為皇宮。閩國滅亡後復為福州州署,明代在此設立布政使司衙門

南吳

吳國以揚州為都城,就是今天的揚州唐子城。吳揚州皇宮的位置今天已經找不到了。

南唐

李昪篡位後將都城從揚州遷到金陵,並把他原來在金陵的衙署改建為宮殿,位置今天南京洪武路與白下路交界處。面積不大,東邊到火瓦巷,西邊到富民坊附近稍微往西一些,南邊到青溪,北邊大致在城開國際往北一些。

吳越

今天杭州鳳凰山下的南宋皇宮遺址就是吳越王宮。之所以不把王宮建在繁華的杭州城區而是建在城南的山腳下,大概是錢鏐打算以鳳凰山作為王宮的鎮山和屏障吧。

南平

荊州的南平王宮在明朝成為王府,毀於明末戰亂。大概位置在玄妙觀以東、屈原路以西、荊中路以北直抵城牆根這一帶。

北漢

北漢的皇宮就是原來太原的河東節度使衙門,衙署大概位置在今天山西省質監局和太原十二中初中部一帶。而太原的子城面積較大,西到海邊街,東到三橋街以西,南到關帝廟,北到小新街,不過北漢國力弱小,應該不太可能把整個子城都建為宮殿

北趙(成德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王鎔被朱溫封為趙王以共同抗拒李克用。趙王宮大概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政府。在縣政府門口的府前街東西各發掘出一塊石碑,其中一塊是很明確是李寶臣紀功碑,另一塊可能是和安重榮有關的石碑。此二人都曾擔任過成德節度使。一般體現自己光榮的東西都會被放在家門口炫耀。而且正定縣政府在民國以前一直都是正定政治中心

岐(鳳翔節度使)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被唐昭宗封為岐王、尚書令,成為李世民、郭子儀後唐朝第三個尚書令。他的府邸大概在今日的鳳翔縣府前巷一帶。一直到清朝滅亡這裡都是鳳翔府衙門所在

北平(義武節度使)

義武節度使王處直被朱溫封為北平王,他的府邸位於今日定州市中山中路的定州署。當時的面積不得而知,明清的定州衙署是在原址上改建的。從唐朝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後一段時間這裡都是定州政治中心,1972年成為定州中學,前年又改建為景區

西平(定難節度使)

定難節度使以夏州為治所。夏州在今天陝西定邊縣白城子村。今天已經成為遺址。後周時定難節度使李彝興被封為西平王。今日的夏州西平王府已經被埋沒在黃土之下

燕國(盧龍節度使)

唐五代北京曾出現兩個燕國,一個是安史二人的燕國,一個是劉守光的燕國。北京在元朝建大都以前,城市一直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唐朝的幽州城北起中央音樂學院,南到白紙坊一帶,西到蓮花河,東邊就到著名的法源寺。而在幽州城內又有子城。子城西、南牆與外城牆重合,北牆在廣內大街,東牆在南線閣。今天的金中都公園一帶曾經是遼南京宮殿和金中都宮殿,也有可能是唐代盧龍節度使衙門和燕國宮殿


當然會,幾十年的時間足夠修一個王宮了。十國中許多政權是由藩鎮發展而來,在建國前就已經有一定規格的節度使府。而且這些政權一般以區域性的大城市為都城,當地多半有前朝的宮室或者王府。

南楚國的主要宮殿應該是天策府,因為南楚王同時被冊封為天策上將軍。

史料記載三任楚王馬希范建造天策府時,「 門窗欄檻都用金玉作裝飾,塗刷牆壁用的硃紅色的砂粉就使用幾十萬斤;鋪蓋地面用的地衣,春天和夏天用竹篾編織的席子,秋天和冬天用木棉紡織的布匹 」。此外還建立了王家園林會春園,園內有紫薇山、碧浪湖、開福寺等景點。還有小瀛洲、文昭園、碧湘宮等園林和行宮。

當時的局勢,由於江淮和蜀地長期與中原對立,斷絕貿易往來,吳越在陸上又受江淮的阻隔,導致中原缺少茶葉供給。南楚便趁此發展茶葉貿易,此後又發展布匹貿易,經濟興盛一時。


皇宮嘛 也就是個建築

能繼承前朝正統皇宮的自然最多只有一個勢力 但並不代表其他勢力的皇帝就要住野外了

可以使用節度使府、州牧府等高級官僚駐地 當然這就比較屌絲了

也可以使用前朝的行宮 這個例子很多而且行宮確實挺好用

如果立國時間足夠且政權穩定 基本就是自己營造

所謂帝王有排山倒海之力 何況區區一處宅子?當然題主舉的例子五代十國也是鬧心 一般像南北朝的皇帝這樣地盤大實力強的或者西夏那樣挺得久的 才是比較正規的皇帝

五代十國的皇帝在整個皇帝圈子中算是比較屌絲的 所謂「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便是如此 也沒多少精力折騰不動產


皇宮不僅僅是皇帝起居的地方,更是權利的象徵!漢初劉邦在外征戰,蕭何在長安為劉邦營造宮殿。劉邦從外面回來一看,這蕭何營造的宮殿宏偉壯麗,華麗無比,劉邦非常生氣的對蕭何說:『』天下大亂,至今未定,民不聊生,烽火連天,你修這麼豪華的宮殿,是置我與不義啊『』!蕭何是這麼說得的,天子以四海為家,他的宮殿如果不宏偉壯麗,不足以表示他的權威。所以皇帝為了體現權威,必然是會修建皇宮的,換句話說只要你是皇帝,你起居的地方就可以叫做皇宮。連洪秀全都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天王府,五代十國那些皇帝不用多說吧!


印象中也就是大宋皇帝,因為皇宮就是之前當小軍閥時候的節度使的宮殿,所以特別的窄小


推薦閱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怎麼斷句?
為什麼電視劇中清朝官員參拜皇上時,都會用衣袖甩掉身上灰塵?
列寧曾經提出過要歸還沙俄侵佔的中國領土,是真是假?出於什麼目的?
有哪些歷史人物,小時候對他(她)的評價和現在對他的評價大相徑庭的?不同時期的印象又分別是怎麼樣的呢?
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是什麼關係?

TAG:歷史 | 考古 | 歷史知識 | 中國朝代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