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日語的「上代特殊仮名遣」中,甲和乙兩套母音有什麼區別?

如題,現代日語里一樣的音在當時用兩套萬葉假名來表記,是否因為當時甲乙發音不同所致?這和ヤ行エ(ye)合併到エ(e)中有什麼關係嗎?從甲乙兩套母音的借音萬葉假名用字情況來看,能否從中古漢語得知當時甲乙發音的區別?


為何一股大作業的味道…

算了,相關信息也挺亂的。

1. 「是否因為當時甲乙發音不同所致?」

必然不同啊…同了還會這麼標記么…

2. 「這和ヤ行エ(ye)合併到エ(e)中有什麼關係嗎?」

確切地說,「ヤ行エ」寫成「ye」更像權宜之計…因為e甲和e乙看起來是純粹的甲乙關係,畢竟我們並沒有另外一個「ア行エ甲/乙」。所以,這必然是有關係的。事實上エ段甲乙合併沒與比「ye-e」合併早上多少。

3. 「從甲乙兩套母音的借音萬葉假名用字情況來看,能否從中古漢語得知當時甲乙發音的區別?」

能。「イ甲」「エ甲」偏重各種重紐四等或者真四等,而「イ乙」「エ乙」偏重各種重紐三等,非重紐三等或者一等。而「オ甲」和「オ乙」用字的區別更明顯。一度有人根據「魚韻是 /io/」把「オ乙」理解成了 /?/。而現在一般認為六世紀魚韻是開口韻,而且三等不必有 /i/ 介音,所以一般認為「オ乙」是 /?/。

PS: 個人理解:「ウ段」/(w)u/, 「イ甲」/(j)i/,「イ乙」/?i→?i/,「オ乙」/?/,「オ甲」/(w)?→(w)o/,「エ甲」/(j)?/,「エ乙」/ɑi→?i/,「ア段」/ɑ/。不分甲乙的那些將「甲」與「乙」視為音位變體。

——————————————————————————————————————

補充一下演化途徑:

「イ乙」/?i/→/(j)i/ 以及「エ乙」/?i/→/(j)?/:首先發生在「サ行」「タ行」「ラ行」(存疑),在「萬葉」成型前就已經演化完畢,之後沒過多久「ア行」「カ行」「ハ行」「マ行」也跟進。

「オ乙」/?/→/(w)o/:這個要稍微慢一點,直到公元九世紀初才完成,首先發生在「ハ行」(存疑),然後是「マ行」,接下來是「サ行」「タ行」「ラ行」,最後是「カ行」。這與 /?/ 等唇音很難有 /?/-/??/ 對立,而 /k/ 等軟齶音很容易保持 /k/-/k?/ 對立的普遍規律是一致的。

——————————————————————————————————————

注意:「オ甲」與「オ乙」之間是否存在音位意義上的區別,學術界尚無定論。


這來自一一種有趣的現象

一種語言中,如果不對相近的兩個音的意義做出區分,人腦就會自動合併這兩個音

這時,死也聽不出這兩個音的差別啦。但是外國人卻可以明顯的聽出差異。

長期以來,日語上古到底是8母音,還是5母音,各派學者爭論不休。

教科書上多以上古8母音為主,其實這種結論非常站不住腳。

因為公元740年前兩類假名都分的清清楚楚,740年後迅速混亂,800年完全統一。全國範圍內半個世紀內發生這麼強的音聲變化,甚至會導致爺爺和孫子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值得懷疑。

(這一點被吐槽很多,我解釋下,很多人舉漢語的例子,證明這種音韻變化是可能的,但是考慮到日本地域遼闊,古代人們很少長途移動,能在一代人內全國改變發音是很難的,就算可能,那也會多少留下一點痕迹,比如1000年左右對於各地方言的記載總會有一點記錄吧?如果你說碰巧都沒有被記錄,就是這樣突然就無影無蹤了,那我也沒辦法,這是沒辦法證偽的。而且,音韻變化早不發生,晚不發生,偏偏發生在剛剛學會寫字的這幾年,這也很巧合吧,與之相比,五母音說提出的,最早的記錄是由外國人寫成的,是不是更符合歷史背景,又有方言等證據佐證,更有說服力呢)

對此,學術界從8母音,到6母音,到5母音,還有重音說等等,眾說紛紜。我覺得最靠譜的是藤井游惟的學說——最早的古事記等書是歸化的朝鮮人所寫。論述如下。

1日本在公元650年以前,根本沒有像樣的文字記錄,只有一些刀銘碑銘等

5世紀~6世紀:『稲荷山古墳鉄剣銘』

         『江田船山古墳鉄剣銘』

         『稲荷台一號墳鉄剣銘』

         『隅田八幡鏡銘』          

『元興寺露盤銘』(596年)

7世紀初

          『元興寺丈六釈迦仏光背銘』(605年)

          『金剛如意輪観音像銘』(607年)

          『法隆寺薬師仏光背銘』(607年)

可見日本當時根本沒有多少人懂漢語,會寫字。

可是到了7世紀中葉,日本的文字記錄突然開始井噴

  670年:『庚午年籍』(約2000巻)

       689年:『飛鳥浄御原令』

       690年:『庚寅年籍』

       701年:『大寶律令』

       702年:「戸籍」

       712年:『古事記』

       713年:『風土記』

       720年:『日本書紀』完成

這可都是用漢文寫的史書,數量和質量都及其驚人。可以看到,日本人口口相傳數百年的詩歌,神話,傳說,在有了漢字這個記載工具,終於被記錄了下來。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最有可能的是663年的白村江之戰,日本虜回了大量的朝鮮(百濟)人,日本書紀中有大量的安置朝鮮(百濟)人的記載。這些人會說寫漢語。像萬葉集之類的日本和歌集,就是他們聽寫出來的。

2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日本人說た和だ時,中國人根本分不清他說的是哪個,如果讓中國人來用漢語寫出這個發音的話,一定都會寫成「da」。同理,日本人說「案內」「案外」時,日本覺得這兩個案是同一發音,可是中國人覺得前一個發「安」 後一個發「昂」。

這是因為,很多語言中,不對兩個音做出區分,把他們當成一個音使用,長期以來,大腦就無法分辨這兩個音了。而對於外國人來說,如果他的母語區分這兩個音,就會立刻聽出不同,而用漢字來表記時,自然也會做出區分。

順便一提,新生兒具有區分所有異音的能力,而到了10個月後,就只對母語的音素敏感,和成人一樣,大腦不能區分那麼多音素了。從神經上來講,人類的大腦剪掉了大部分的突觸,避免了能量的浪費。

所以,日語中的兩類假名,極有可能是發音稍有區別的兩個音,日本人不去區分,而外國人卻會聽出其中的區別。

3接下來是實驗環節。

驗證所有的假名的實驗很複雜,我們就取一例為證。

上古的お段假名被分成了甲乙兩部分。

規律是同一語干中,與う段音共存的お為甲類。あ段音後面出現甲類音的頻率也比較高。

那麼,現代的日本關西方言,是不是有相關的規律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t3lEQcAvkfeature=plcpcontext=C4332627VDvjVQa1PpcFO3QQf_Nel3RfLAC9u3FOao6jjqlIcDQVE%3D

視頻在油管上。

通過現代關西方言的發音,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あ う後發的お是圓唇的

い え後發的お是非圓唇的

而這,完美對應了上古假名遣的規律。

這兩個お的區別

通過圖像可以直觀的看出區別。

靠聽的話

日本人死都聽不出來,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不做區分。

而當時來到日本的朝鮮人,極有可能感受到了這種差別,所以採取了兩種寫法,幾十年後,當日本人也學會了漢語,自己開始寫作時,他們分不清這種差別,所以這種寫法就很快的消失了

4 其它驗證

著名學者有坂秀世傾盡一生精力研究了上古假名遣,得出了關於甲乙兩類假名使用規律的「有坂三法則」
藤井游惟通過實驗和歷史考察,完美驗證了「有坂三法則」的發音規律,有理有據,讓人信服,具體我就不一一介紹啦。

鏈接在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觀看。

白村江敗戦と上代特殊仮名遣い 第六章


推薦閱讀:

去日本之後日語會進步特別快嗎?
很好奇日本人為什麼直接把外來辭彙音譯過來,而不是像中國這樣翻譯成符合自己國家文化的辭彙呢?
中國有多少日語學習者?
為什麼很多日語漢字詞的字序和現代標準漢語中的同義詞是相反的?
自學日語會遇到什麼問題?

TAG:發音 | 日語 | 歷史語言學 | 日語語音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