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割據國家地理上的優勢,對該國的命運有沒有影響?
中國古代有非常長的割據時期,佔據地理優勢,國土易守難攻的割據勢力有沒有優勢?
關中平原和四川平原歷史上都是易守難攻之地,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地方了,在古代也出現了大量的割據勢力,但大多都不能成功,這是為什麼?比如秦朝 劉邦都是利用優勢又出去的,而三國的劉璋 劉備 後蜀 民國等等卻都佔據這一要地反而失敗了,這又是為什麼?
謝邀,多圖。
----------------------------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把王畿以外之地分封給同姓、功臣和先代(夏商)後裔,建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以拱衛王室(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西周分封諸侯圖》里僅僅標示出了部分重要的封國,但也足夠讓人眼花繚亂了。大多數封國很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僅僅留下一些若有若無的痕迹讓後人憑弔。 在幾百年風風雨雨中,以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為代表的大國先後登上歷史舞台,在華夏大地上引領風騷。而在經歷連綿不斷的戰爭磨合後,這些國家的疆域也基本奠定了後世中國的地理格局。我們在圖上圈出了這些幸運兒的大致位置(春秋五霸中公認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和秦穆公。第五個席位就有爭議了。候選人有宋襄公、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其中宋襄公是靠『仁義』擠進去的,而不是因為國力強大,是個水貨『霸主』。戰國七雄中的趙魏韓,春秋時期還統一在『晉』的旗幟下。)。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成就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如果在地形圖上標出春秋霸主們的大致位置,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些國家圍繞著中原轉了個圈(宋國這個注水霸主就在中原),分別對應著一個獨立的地緣板塊:秦--關中平原;晉--山西盆地; 齊--山東半島; 吳--江東丘陵; 楚--江漢平原。而最富饒的中原之地卻沒有出現強大的地緣力量。
這和我們的傳統認知似乎不太一致。都說「得中原者得天下」,然而中原卻成了群雄逐鹿的競技場,非但無法主導歷史的進程,甚至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這是因為中原是大面積的沖積平原,雖然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但地勢過於平坦,國土防禦力不足。在周邊強勢國家的壓力下,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而以秦、齊、楚、吳為代表的邊緣國家,國土結構層次分明,不但有適合農業發展的沖積平原(關中平原、汾河谷地、江漢平原、環太湖平原、山東半島),更有高大山脈拱衛,依山傍水,國土防禦力強大,易守難攻。退可據險自守,進可逐鹿中原。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並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單靠中原是無法成就霸業的。只有當中原和某一個邊緣板塊統一在一個政權下時,才會形成強大的地緣力量,進而「得天下」。(相信玩過三國志的朋友會對此更有感觸)
這張圖上把同在中原的部分難兄難弟們都標上了
---------------------------------------------
下面我們來看看春秋五霸的國土結構。
關中之地有秦嶺、隴山、黃河大峽谷、陝北高原、鄂爾多斯高原拱衛;有潼關(楚漢戰爭時還未興建)、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據守,屬於四塞之地,易守難攻。涇水、渭水、洛水(西)沖積出八百里秦川。往南翻越秦嶺、大巴山則是天府之國成都平原。歷史上一直是王朝興盛之地(周、秦、漢、唐等)。
江漢平原外有桐柏山、大別山、幕阜-九嶺山、武陵山、大巴山環繞,內有長江、漢水連通。古典時期只要守住襄陽、義陽三關(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和長江三峽,基本上就可以保證楚國根本之地不失。北上可取南陽盆地,出武勝關可達江淮流域,順長江而下直至彭蠡澤(今江西),湘江流域(今湖南)則是江漢平原的後院(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三國志 諸葛亮傳》)。楚國也在戰國時期成為了江淮流域的巨無霸國家。
山西高原表裡河山。巍巍太行山基本隔絕了來自華北平原的威脅;呂梁山、秦晉大峽谷和黃河使得關中平原的地緣力量難以進入汾河谷地;北部的恆山提供了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防線;南部的黃河、中條山和王屋山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略通道--殽函通道。如同珍珠鏈一般分布在山西高原上的盆地,支撐著晉國成為了春秋時代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由其分裂而成的三個獨立國家,都成為了戰國時期的強國(韓趙魏,戰國七雄)。
作為周朝最為著名的軍事家,姜子牙的封地齊國自然也是一塊風水寶地。依山傍海,西有泰山沂蒙山,北有古黃河。三面環海,得魚鹽之利。相比之下,同處齊魯大地的魯國的地緣位置就差很多了。沂蒙山並未能為其提供有效的保護,西面直面中原,地形開闊。魯國因此在整個春秋戰國歷史上都只能算一個二流國家。
環太湖平原是吳越的根據地,西北有長江天險,南有閩越丘陵,東面大海。在伍子胥為環太湖平原構建了成體系的運河系統後,這塊土地的地緣潛力也迅速展現在世人面前。雖然環太湖平原的政治力量在春秋時期一直遊離於周朝政治體制的邊緣,但在春秋末期綻放出了絢麗的光彩。以夫差和勾踐為代表的吳越兩國,曾擊敗楚國、齊國等傳統強國,稱霸中原。但吳越的霸業如同煙花一樣,絢爛後很快就湮滅了。
---------------------------------------------
相比之下,我們可愛的仁義之君宋襄公的國家就沒有這些優勢了。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根本沒有稱霸的資本。
-----------------------------------------戰國七雄的格局和春秋時期其實是很類似的。楚、齊、秦依舊是傳統強國,他們以自己的根基之地為依託向外拓展,吞併了周圍很多小國;燕國越過燕山山脈,向北開(遼西)拓國土,為其大國夢打下基礎;晉國一分為三,由於山西高原強大的地緣優勢,韓趙魏三國均得以躋身戰國七雄之列。
-------------------------------------------
然而韓趙魏卻並沒有能笑到最後。他們的結局從反面證明了地緣優勢的重要性。
同時據有山西高原和部分河北平原、中原的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的最強國。吳起甚至為魏國佔領了關中平原的河西之地。然而在秦國逐漸蠶食掉魏國在山西的國土後(魏國遷都大梁),魏國就很快衰落了。
韓國在丟掉山西的上黨高地後,龜縮於中原,成為戰國七雄中第一個亡國的國家。
趙國一直頑強地據有山西北部和部分河北平原,同時向西佔領了河套地區(雲中郡),成為戰國後期秦統一中國進程中最為強大的對手。而當秦國佔領了趙國在山西高原的國土後,被壓縮在華北平原(邯鄲)的趙國很快也就亡國了。
韓趙魏在被趕出山西高原後,很快就喪失了爭霸的資本,因為中原之地無法支撐它的霸業。
------------------------------------------
秦齊楚吳晉等國幸運地被歷史選中,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中的強大國家。但即使沒有這些國家,也會有其他國家代表這些地緣板塊站出來登上歷史舞台,因為地緣優勢是始終存在的。
雖然一個國家在短時期內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激發自己的國力(比如變法),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些偶然因素都會被歲月所磨平(尤其是幾百年的春秋戰國)。最終決定國運的,還是所屬板塊的地緣潛力。
------------------------------------------1喜歡這種問題,好好寫,題主和各位可要好好看啊。
其中的一些地理要素,請各位看官自行查閱,必要的圖會慢慢補上。
中國著名的大分裂,大割據時期主要集中在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
先評論春秋。
在春秋,崛起的強國分別為北方的晉國,西方的秦國,南方的楚國,東方的齊國,鑒於當時華夏文明在現今的中國區域內傳播並不廣泛,周王室和他的分封國勉強在現今河南大部,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部分地區行駛自己的權力。而周圍皆是相比而言,野蠻未開化的蠻夷。
這對中原世界是巨大的威脅,但危機往往是轉機的開始。周王室將秦,晉,齊冊封在靠近蠻夷的地方,讓他們替自己去賣命。而楚國雖然暨越王號,整天想著問鼎天下,也不在乎被中原各國當做野蠻人,但畢竟是中原人南渡後的政治產物,有一套成熟的國家機器,完全可視為中原人在南方的代言人。
鑒於周宣王之後周朝實際已經淪為中等諸侯國,周圍的諸侯各國對此一清二楚,因而開始禮崩樂壞。而被周朝打發去當炮灰的四國卻塞翁失馬……
齊國在和東夷的作戰中逐漸壯大,控制了大海與山脈,以及齊魯平原的富饒,依靠沿海的優勢,煮鹽鑄錢,又憑管仲的努力率先富強。
晉國初期,曲沃代翼,奴才幹掉了主子,解決了內亂問題。然後就開始和山西山區中的北狄各族進行不屈不撓的戰爭,「順便」把眾多的姬姓兄弟國一併解決。
迅速成為了山西地區一霸,並且將影響力擴張到河南,河北地區。值得一提的是有晉之世,秦國在和晉國的戰爭中幾乎屢戰屢敗,不能東渡黃河,染指中原。
這種狀況一直到三家分晉,商鞅改革後才得以改善。
楚國則完全體現了窮兵黷武的本質,幾乎對外年年用兵,周王室原本安插在湖北監控楚國的漢江諸姬被楚國逐個擊破,反到讓楚國獲得了漢江平原這塊富裕的產糧地。可算是偷雞不成的表現。
控制了湖北後楚國向北可以問鼎中原,向西可以進犯巴蜀這些落後民族,向南也可以朝湘江嶺南開疆拓土,向東則是眾多在楚國面前不堪一擊的周朝小國:陳國,蔡國,沈國,英,六,東不羹,西不羹,葉,形式大好。如果向東達成侵略,與齊國以古淮河為界,與吳國以昭關為界,與越國以古長江為界,守住天險,問鼎中原最有可能。
秦國在西戎的夾縫中依靠雄主秦穆公,滅國二十,也打下一片基業,雖然在四強中並不顯眼,但厄守黃河,在關中平原修養生息,不至在春秋的亂世中遭遇禍患。(未完待續)
接下來評論戰國。
先貼一張公元前350年的戰國形勢圖拳打秦國,掌擊齊國,壓制楚國的強晉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就是山西山地的弱點,由於曲沃代翼這一歷史事件,晉國的公族在晉獻公之後收到了嚴厲的打壓,士族做大,被分封到所謂的曲折縱橫的山西地區,成為當地的地頭蛇,如果遇上晉文公,晉襄公,晉悼公有作為的君王,那麼日子還算過得去,一旦君王不得勢,那麼晉國無疑將四分五裂,楚國仰仗漢江平原作為政治中心,齊國仰仗齊魯平原作為政治中心,秦國則仰仗關中平原作為政治中心,唯獨晉國選在了「山溝溝」里,政令就難通行。
很有趣的一點,三晉的主要首都選址,韓國在滅亡鄭國後遷都新鄭,魏國先後以安邑與大梁為首都,趙國則選在了邯鄲,全都願意在一馬平川地蓋首都就足矣說明問題了。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從晉獻公公元前677年即位,到晉悼公公元前558年去世,晉國的主君滿打滿算執政120餘年,接下來惡之花綻放,欒氏之亂開啟了士卿執政,至此再無迴旋餘地。放眼世界,主要政治中心在山地的國家也難以建立起穩定統一的政治版圖,奧匈帝國的土崩瓦解,「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政治動蕩,均是前車之鑒。
然後秦國崛起了,首先找魏國算賬,要回河西之地,這樣就有了黃河天塹,接著連蒙帶騙從楚國那裡討得漢中六百里地,秦國無信就是從這件事開始的,為什麼秦國寧願冒著天下的唾罵了也要把漢中拿到手?有了漢中,秦國就不會受到楚國對關中平原腹地的威脅,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楚國的西北部在公元350年有一塊像拳頭一樣的土地鑲嵌在了秦國的肚子上,這就是漢中,對於秦國,必須除之後快,所以臉都不要了。
一邊謀取漢中,一邊就打算壓制巴蜀,巴蜀為秦國日後所能提供的兵員和糧草貢獻到底有多大,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數據,總之秦國將領司馬錯,張儀征服巴蜀的戰爭發生在公元前316年,徹底奪取漢中,由樗里疾,甘茂率領,擊潰楚軍的丹陽,藍田之戰發生在公元312年,幾乎是同一時間段,由此秦國對於地緣政治的野心就可見一斑了。(未完待續)
秦國征服了巴蜀之後,地理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古代中國範圍,從西到東大致可分為三段,關中,巴蜀區域為第一段,海拔最高;山西山地,漢江流域,湘江流域為第二段,海拔次之;華北平原,山東半島,江南流域為第三段,海拔最低;秦國掌握了關中,巴蜀,就可以有俯衝天下的優勢,即便一時失敗,也可以退回函谷關,三峽等要地,憑險而守窺探天下,這就是為什麼五國攻秦數次,均無功而返的原因,除了各自心懷鬼胎之外,仰攻的劣勢也是一點。
然而地理優勢只是成就霸業的一個因素,不能夠善加利用,即便是曾經坐擁江南,漢中,鄂湘,乃至河南南部這些重要地利因素的楚國最後被鯨吞蠶食,仍舊輸給了秦國。
接下來說說三國
照道理說,曹操作為軍閥,其地理形勢最為不利,馬騰,董卓背靠西域,袁紹,公孫瓚背靠北方荒漠,劉表,孫堅則有長江天塹,劉璋,張魯依靠巴蜀,漢中險阻自守。
然而曹操自知,如果先行與這些對手為敵,則大不利,若想化被動為主動,撿軟柿子捏。在人員有優勢的情況下,先將同樣不利的袁術,呂布等中原軍閥擊潰,然後拿下大家都覺得只剩下殘磚斷瓦的洛陽。佔據險阻,將零碎的地盤化為整體,依靠黃河對抗袁紹,依靠長江對抗孫堅,劉表,依靠潼關阻擋西域的進攻,修生養息,然而徐徐圖進。(未完待續)今天的北方晉語語言區,仍然是戰國的趙國
之前看過有本書寫到,天下可分為三三得九,九塊為:
渭河谷地,山西諸盆地,河北平原漢中谷地,河南中原,山東丘陵四川盆地,江漢平原,江浙平原中原為四戰之地,不可為霸業之根基,但一統天下必得中原。
四角:西北,東北,東南,西南皆有一統天下的地理條件
渭河谷地,四塞之地,富饒易守為霸業根基之首選,因此,中國歷史前期,秦漢,隋唐,皆以此為根基,一統天下。河北平原,西、北依山,東臨渤海,南有黃河,此為形勝之地,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必先得河北,契丹,女真,蒙古,清,都是這條路。江浙平原雖有長江天下,但入主中原一統天下,沒那麼容易,歷史上只有朱元璋,完成了這個壯舉。至於四川盆地,過於閉塞,對外補給不易,這就是諸葛亮歷次北伐無功而返的原因。四邊:北,東,南,西,是四角聯繫之孔道。華北平原連同中原,遼闊的平原地帶,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還盛產鐵礦。黃河、運河、沁水、汾水還有淮北潁渦洪泗澮諸河構成了方便的水路交通,控制了華北中原,基本上是全中國最強的勢力了。雖有黃河阻隔,但是仍然非常容易整合成一個勢力。華北加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核心部分,得之者得天下。
中國古代的內陸交通和內河航運一直是非常發達的。在華北出現了強大的軍政集團之後,會對周邊形成強大的輻射,可以很輕易的沿著黃河、渭河打到關中,沿淮北的各淮河支流到運河下江南,或者從南陽入漢江長江下江南,再由湘江經靈渠入嶺南,逆長江經三峽入川。這幾條道路均方便行軍和運送軍糧。同時期的日本,幕府在關東管不好關西,在關西管不好關東。不過300多公里路程。織田信長上洛,打得好像很艱難的樣子,不過100公里路程。四川的地形比較封閉,出川入川交通都不是很方便。一旦北方發生戰亂,守住北面的漢中、東面的三峽,非常容易割據稱雄。
四川的割據政權,北面隔著秦巴山地和關中對峙,東面隔著三峽、鄂西山地和兩湖對峙。封閉的地形和險峻的山地使得四川的軍政集團、軍事經濟資源和關中、兩湖很難整合在一起,而關中和華北、兩湖和江南更容易整合。四川的割據政權有時候也能夠佔有北面的天水、寶雞一帶和東面的鄂西部分地區,但是在和其他政權爭奪關中和兩湖時,會處於對方可以全力來進攻,而己方無法全力防守,最後只能放棄,退守漢中和三峽。更不要提向外擴張了。一旦中原平定,強大的北方政權可以通過黃河、渭水運糧從北線進攻,也可以通過長江經三峽從東線進攻。而且這個時候往往對於四川的割據政權在人力物力上已經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然後就是倒計時了。在整個亞洲東部,很少能夠有一個政權能夠和統一華北的政權玩均勢戰略,縱橫開闔,通常都是向華北政權稱臣納貢。劉邦是唯一的例外,因為關中被分成了三塊,無法整合,而且關中三王都不得人心,可劉邦卻在極其得人心,在人氣還沒有過時,關中三王也還沒有互相兼并成功的時機出擊,短時期內平定了關中。楚漢戰爭是秦(劉邦)聯合了韓(張良、韓王信)、趙(張耳)、魏(彭越)、楚的一部分(英布)滅掉並瓜分齊(田廣)、燕(臧荼)和楚的另一部分(項羽)。強大的華北作為中國的核心,足夠控制黃河流域並沿運河長江珠江控制南方。四川的地形,在東亞以外,早就獨立建國了,比如捷克、瑞士、匈牙利等。關中也是相仿的原因,唐朝以後,關中的經濟地位相對下降,關中的軍政集團越來越不能夠藉助關中的資源和控制華北的軍政集團叫板,要麼加盟、要麼被滅掉。從圍棋的角度來分析,叫做:金角銀邊草肚皮。
占角的優勢太明顯了,容易守啊!反觀出生點在中原的政權,在電視劇里都活不過三集,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怎麼玩啊。
想想德國在中歐,永遠逃不過兩面作戰的宿命,假如義大利和瑞典再給力點,四面受敵根本沒法玩,只能說德國從地緣上就沒在同一起跑線上。中國地圖上,荒漠和高寒區除外,能夠爭天下的基業,物產豐饒的金角,無非東北,關中,益州,和大東南了(看開發程度了)中國所有王朝基本都是佔四角而圖中原的,有一本書就很清楚的講到了這一個問題《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微盤下載來看~!
這是一個刻舟求劍的問題。古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與今天的大大的不同。關中沃野千里。項羽打下咸陽時,這個地方的條件是非常好的。所以有人勸他王關中。他自持武力,又想衣錦還鄉,都彭城,結果呢?蕭何以關中為基地,源源不斷地輸送人力物資給劉邦,才有了漢朝。這個之後呢?到東漢,劉秀就不肯定都關中了。原因我猜是關中凋敝,不能養活中央政府的官僚了。到了唐,最後都長安的一個中國王朝,從武則天起,就住洛陽,靠大運河來維持中央。說明軍閥割據關中而爭天下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唐末的黃巢,不佔長安,還可能割據一方,佔了之後才發現被包圍了,而且關中根本養不活他的大軍,落得個敗寇的下場。說到成都,天府之國。幾千年來一直都可能成為割據的好地方。為此,中央一直把成都、漢中分成兩個省的一部分,分而治之。如果有人佔了這兩處,則有可能割據成功。我的理解,拋磚引玉。
十國的荊南這種地理位置至少一統天下是別想了。關河天險這種,哪個元首不想要呢?
那今天的地圖看過去不正確吧。。
推薦閱讀:
※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可信度高不高?
※美國和中國到底誰急眼了,為什麼?
※能否把安倍晉三將當前中日比做一戰前的英德的比喻更詳細地說一說?
※中國古代的一些器皿內部是如何設計的?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為何沒有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