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孝才是我們當代社會應該傳承的?
最近國家層面都很推崇孝文化,不過題主感覺孝的內涵沒有很好的推崇,反而有一些愚孝卻在弘揚。當代社會已不同往日,怎樣的孝才是我們應該向長輩們做的?
謝邀。
印牆上那些弘揚孝道的「二十四孝」,有相當一部分是與《孝經》宣揚的孝道相背而馳的,只是錄入者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譬如晉代的王祥老師,他「卧冰求鯉」。他的繼母天天虐待他,繼母生病了想吃魚,他就去河裡抓魚,結果河結冰了,他便解開衣服把冰暖化。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河裡跳出來倆鯉魚。
這個故事本身帶有鬼神的成分,至少《孝經》裡頭的孔子,是絕不會拿《搜神記》里的故事一本正經地教育子弟的。而且卧冰這種行為比較極端,是會把人凍死的。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相背離。
這個段子編的偏弱智了一點,弱智就弱智在一個正常人是不會去用身體暖冰的,一般都用石頭砸。這個故事和朋友圈盛傳的「一個啞巴男孩的女友被劃傷了手指,小啞巴去商店買創可貼時比劃不清楚,於是用刀劃破手指,店員才看明白」如出一轍。但問題在於,你都能找到刀,就找到不到筆么?
這種故事總有受眾。
為什麼有受眾?如果難以理解的話,我們不妨再把「聞雷泣墓」的梗概改一下。「聞雷泣墓」說的是一個人的母親在世的時候怕打雷,所以每回打雷的時候,他就會跑到母親墳前跪拜。現在你想要弄個感人的段子,就得改成「一個男孩子的女朋友死了,他的女朋友怕打雷,所以每回打雷的時候他都去她的墳前守護」。這麼個新聞出來,不知多少人會為之流淚。人們打倒了愚忠和愚孝,但隨之而來的變種總會層出不窮,興許把故事換一種說法,你就會被感動,作為「孝順」or「愛我」的金標準。一旦社會上形成一種對於「孝道」的政治正確以後,就沒人敢反對了。
當代社會不建議學什麼「二十四孝」,當然你也不能沒看過《孝經》,隨隨便便就將其斥為垃圾。譬如我以前說過,《孝經》首節的「身體髮膚」,說的不是你不能理髮,不能剪指甲,只有迂闊的人才會這麼理解。所謂的不敢毀傷,其實就是告訴你不要自虐,別動不動割手腕,喝農藥,隨便跟誰互砍,也別讓自己身陷囹圄,受什麼髡刑。
所謂去糙取精,對於個人來說,那也是有難度的,那麼,我的建議是,也別講那些傳承不傳承的了,做事做人,講究一個「合理」即可。
什麼樣的孝是真孝順?
它是子女對於父母這麼多年來關愛的回報,能讓人感覺適宜,感覺合理,感覺舒服,感覺恰當。很明顯,「二十四孝」不是這個樣子。拿這一套教育子女是不行的,想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地照著「二十四孝」做,除非Ta的智商有問題。專欄里寫過一篇。先舉些例子作為論證:1.我的父親,有五個兄弟。從江湖郎中到水利工程師,應有盡有。他們的爹,我的爺爺,身體硬朗,拄著根檀木拐杖四處溜達,和鄰裡間高談闊論這幾個成器的孩子,好不神氣。
但爺爺卻是個暴脾氣,罵起人來似連珠炮,打起人也毫不含糊。有次我親眼見到爺爺訓斥大伯,也許嘴上罵得不過癮,便順手抄起拐杖,劈頭蓋臉砸下來。
一個80歲的老頭子,把60歲的老頭子打翻在地,畫面感十足。事後,我問父親,為什麼大伯不還口也不躲,父親卻義正辭嚴:「那怎麼行,你爺爺說什麼,我們就要聽什麼,怎麼可能反抗呢?不然太不孝順了。」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裡卻打起了算盤。好傢夥,當了爹就可以如此呼風喚雨,看來我也得抓緊時間鼓搗個孩子出來。後來,我長大成人,明了些事理,才發現孩子對父母所謂的「孝道」,有時似良藥,可以有效維持家庭和睦;有時卻如毒酒,毀掉一個人易如反掌。所以今天我就來和各位扯一扯,我所理解的孝道和家庭關係。
2.孝道,起源於幾千年前的西周,《周禮》中有明確規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遵循「孝」這個禮儀,一旦違反,被別人排斥不說,甚至還會遭受法律的刑罰。《論語·為政》中有句話,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孔老夫子說的,翻譯過來,便是不論父母生前身後,都要按照規定的禮儀來對待,不得違背。看到這裡,你就會明白,「孝」,在古代實則是一種規章制度、一種約束、一種由外至內的禁制,類似於法律。它會非常詳細地規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遵循者,賞;違背者,罰。而對於更多家庭來說,「孝道」的強大威懾力依然存在。它會使子女對父母懷有敬畏之心,雖不敢做些出格的事兒,卻也沒了親切感。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人,是無法對父母說些掏心窩的話的。
如果各位看過《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你們就會發現,「我愛你」這三個字,在這些小孩子口中,很容易就說得出來。我們又有幾個人能當著自己父母的面,把這三個字說出口呢?老一輩的人,我們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更加平等、開放、自由的成長環境。最後亮出我的觀點:我們對父母好,不應該是為了履行職責、怕被別人說三道四,也不應該為了所謂的「孝順」,而是因為——我愛他們。(完)
==============================================
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公眾號。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講的故事。
或微信掃碼:
http://weixin.qq.com/r/KEhVTczE2ZGmrYgu9x0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其實,現在市面上缺少一本書籍:《當我們老了,該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順」是很多家長對於「孝」的唯一指定度量衡
很多很多(不要光感謝啊,點個贊啊!)
=============================謝邀,結論先上——只談「孝」的傳承,是「天下之害」看到前面幾個回答,決定從儒家的反面——墨家學說談談「孝」。(繼《我的少女心,是對這個世界僅存的善念》被我寫成墨家安利文以後,再來一篇!)
不是說要傳統文化么?給你!不是說要普世意義么?給你!首先要明確一點,墨家和儒家對於「愛」的理解是不同的。
儒家之所以講究「孝」,是因為儒家要的是差別之愛,這個「愛」使用的是推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血緣相近、關係相親的「愛」推廣到普世的愛。所以「孝」作為人類關係中距離最短、時間最長、血緣最近的一種「愛」,被強調也就很理所當然啦。
顯然,目前國家提倡的「百善孝為先」,以及「孝敬國家」,用的都是儒家衍伸的「孝」。
那么墨家對於「愛」的理解就是「愛無差等」,就是人人無高低貴賤(除了"兼愛"還有哪個詞,或哪句話能概括墨家學派? - 春梅狐狸的回答),所謂「相愛」!墨家要的「相愛」是相互之間愛,和單方面要求什麼孝是完全不同的。
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墨子·兼愛上》
在墨家眼裡,單方面的「愛」是會亂的!你要「子孝」就必須對應有「父慈」,你要「忠君」就要「慈臣」。所謂「愚忠」、「愚孝」大概就是墨家眼裡那些「天下之害」!
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兼愛下》
墨家每次列舉都是要求對等和相互的。
所以《怎樣的孝才是我們當代社會應該傳承的?》此題,應當與「慈」並舉。如果涉及到國家,請與「惠」並舉。否則,什麼孝啊忠啊,不過是「天下之害」!
(已擴寫為正式文章《你要的「孝」是「天下之害」》)我認為,當代社會的親子關係中根本不應該有"孝"這個義務。
年過而立,有時免不了思考與未來孩子有關的問題。我理想中的親子關係,大概是這樣的:
設想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神奇的面紗,戴上它之後,我的孩子就會忘記我是TA的爸爸,同樣我也會忘記TA是我的孩子。假如我們分別戴著神奇面紗在世界的某一角相遇,我希望,TA願意我成為TA的朋友。
站在為人父母的角度,我想,要實現這個理想,首先得把「孝」這個道德義務從孩子身上解除。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過一句很酷的話:「『Blasphemous』 is not a word of mine.」
我的世界裡沒有「褻瀆神明」這個詞。
這是他在接受審判時對律師卡森(Edward Carson)提問的回答。其時,卡森追問王爾德是否認為一個牧師與其男僕相愛的故事是「褻瀆神明」的。
這一幕發生在1895年。在當時大多數英國人的世界裡,「褻瀆神明」(blasphemous)這個詞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在今天的英文中,blasphemous早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地位,成為了一個絕對的低頻詞。
換言之,「褻瀆神明」這個詞已經從當代英國人的世界中幾近消失了。
同樣,在中國,也有一些曾經扮演過重要角色的辭彙漸漸消失於當代中國人的世界,比如「貞節」,比如「忠君」。但也有一些古老的辭彙活到了今天,並且看起來依然很健康。「孝」便是其中一例。不誇張的說,在今天的中國,「孝」仍然是評判子女言行的(最)重要標準。以至於,當聽到有人反對「孝」的時候,多數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驚恐不安。彷彿沒有了「孝」,就會天下大亂,道德淪喪,人獸無別。
可是,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孝」是一個很特殊的倫理觀念。它的產生與古代儒家思想息息相關,目前也只存在於受到儒家傳統影響的社會中。其他的社會中並沒有「孝」。
在英文中,並沒有哪個辭彙可以準確地翻譯「孝」。在西方的親子關係中,更多被提及的是愛,而非孝順。
什麼是「孝」?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關於「孝」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孝」最早源於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有人說「孝」是宗法制度的產物。我傾向於認為,「孝」產生於農耕文明的重老習俗。
在農業社會中,老人擁有豐富的生產經驗、穩固的社會關係,兩代人共同相處的時間也比游牧民族更長,所以老人往往成為一家之主。據考證,在遠古時代的日本並沒有重老的風俗,而日本重老的起點,恰好是在大陸農耕文明傳播開來之後。
在中國,「孝」大致產生於商周時期,成熟於漢晉時期,距今至少有兩千年歷史。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社會歷經了多次變革以及數不清的改動,而「孝」作為一種規範親子關係的倫理觀念,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在起作用。
這意味著,「孝」的內涵不是一層不變的。它不斷在新的歷史環境中重新解釋自己,修改自己,而又不至於把自己全盤否定。唯有如此,才能既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又滿足人們文化上的連續感。
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無法輕易地給「孝」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漢朝人說的「孝」和明代人說的「孝」並不完全相同;同樣,明代人說的「孝」和今天的中國人說的「孝」也有差別。
但另一方面,「孝」作為一種特殊的倫理價值,並不能涵蓋所有當代人認為合理的親子關係。作為中華特色的「孝」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生育有恩。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的饋贈,僅此一點就意味著父母對子女有恩,子女應當報答;
家長權威。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處於權威的地位,並且這種權威一直持續到子女成年以後;
絕對恭敬。子女應該對父母始終懷有恭敬甚至順從的態度,無論他們事實上對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什麼。
在評價「孝」的這幾點特徵之前,我們還要認識到,要全面地評論一種價值,一定不能脫離它產生的歷史環境。有的價值可能在我們當代人看來荒謬至極,但它卻可能在其產生的歷史環境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孝」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價值觀的一部分,很可能和其他價值一起維繫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但是,在經歷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後,那個傳統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是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都未曾經歷過的,很多問題更是前所未遇。作為當代人,我們必須提出尼采式的追問,「重估一切價值」,用當代中國人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孝」的三個特徵。
1. 生育有恩?
生育,是一個不平等的單方面決定。任何父母都沒有機會問自己尚未出生的孩子,是否願意來到這樣的人世間。父母只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傳宗接代、人生寄託、維繫家庭…)或者不情願(長輩壓力、避孕失敗…),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而完全無法顧及孩子的意願。既然父母全權決定了自己潛在孩子(potential child)的生與死(終止妊娠),那麼何談生育有恩?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收穫的遠比孩子得到的多。
反觀孩子,卻是被父母一意孤行地拋到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中,不得不在幼時無條件地依賴父母,不斷完成父母期許的目標,承受父母的缺點與不良影響,還要用自己的人生為父母的各種對錯買單。(謝謝友人@寜晏的觀點)
2. 家長權威?
當我們說A在某個領域享有權威,就是說在那個特定領域,我們在了解A的理論根據之前,就有理由接受A的結論。
比如,說一個牙醫在口腔醫學方面擁有權威,這意味著我們有理由聽從醫囑,儘管我們對於自己所患的口腔疾病一無所知。類似地,說父母在親子關係中享有權威,等於說子女有理由聽從父母的意見,而不論父母的意見本身有什麼根據。
有人可能會說:
這是當然了,哪個父母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
這樣的邏輯顯然不能成立。因為好的動機不一定產生好的結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牙醫的權威背後有醫學的專業訓練以及大量的資質認證作支撐,而父母的權威似乎只需要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子女在未成年以前,由於沒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和判斷力,父母也許應該享有權威。但子女在成年以後,如果還事事依賴父母的判斷而不問理由,這難道不是不成熟或者愚昧的表現嗎?
3. 絕對恭敬 ?
在「孝」所規範的親子關係中,子女和父母的地位始終是不對等的。「孝」把家庭事務的最終裁判權交給了父母。這時,父母的感受就變得至關重要,子女出於不得「忤逆」之心而必須對父母始終保持恭敬或者順從。否則,「孝」的法庭就會對子女下一張道德判決書。
然而事實上,成年子女與其父母之間的關係,首先是一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之間的關係。如友人@Xena所說,個體間的關係首先應該遵循相互吸引的原則,即,一方對另一方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的吸引力。
「孝」卻不考慮這些因素,而是把「恭敬」或「順從」這樣單一的感情模式固定為一個成年人對另一對成年人所負有的道德義務。就是說,無論一對父母有多麼庸俗無趣,或者脾氣暴躁,惡習滿滿,作為子女的你都不得不出於義務對他們盡職盡責,恭敬有加。這難道不是一種虛偽的道德嗎?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愛自己的父母,這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在血緣之愛的維繫之下,由於不同個體的不同秉性和經歷,子女和父母之間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相處模式。這些不同的關係模式有的和諧融洽,有的則充滿衝突。
友人@Xena說的好:
在和諧的親子關係中,孝是多餘的;在不和諧的親子關係中,孝則會帶來壓迫。
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但喜歡不是愛。喜歡一個人是被TA身上的特質所吸引,而不是本能似的無法割捨。父母必須依靠自己的魅力來吸引子女,就像朋友或者戀人一樣,彼此氣味相投而後心意相通。這裡面沒有一勞永逸的承諾,也不需要任何道德義務。除了不斷充實自己的世界,用心經營與子女的關係之外,父母能做的也許只剩下——即使子女對你沒有興趣,你也沒有任何怨言。
捨棄「孝」,就是要打破以往捆綁式的、死氣沉沉的懶漢父母模式,而提倡一種創造性的、不斷成長完善的健康親子關係。
寫點關於佛教的孝順觀:
來源於《佛說善生經》,網頁是豆瓣。子女對父母五項孝順行為:
1.供奉能使無乏。
簡單說就是供養父母的物質生活。令父母沒有匱乏。
2.凡有所作為先要跟父母彙報一下。
這是基本的尊重與禮貌。我認為這主要範圍是一些大事,比如要換工作,考研考博,結婚,買房投資之類。也包括對自己的較大的行程安排要讓父母知曉。
至於一些小事,今晚上是吃香菇菜心還是排骨燉豆角,跟老婆圈圈叉叉想試試哪種新姿勢,還是深藏功與名吧。
3.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這個其實要看具體情況。作大死的必須攔著。沒有原則錯誤的必須支持。
老爸老媽要跳個廣場舞,別攔著。老爸老媽想出門旅個游,別廢話。老爸老媽要是愛打麻將(不是賭博而是單純打牌),準備好茶水點心牌桌速效救心丸。時間差不多催父母去睡覺。
4.父母正令不敢有違背。
看見沒?父母說的對的,別違背。(錯的當然不能聽)
5.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老爸老媽捐助個希望工程,助養個孤兒啥的,別打擊他們。
下面還有五條父母對子女應該做的。
1.制止子女做壞事。
2.教導子女什麼是對的。
3.對子女慈愛入骨。
4.給子女結一門好親。
5.隨時供給所需。
其實,我覺得這裡最體現佛陀智慧的是這個原則:子女敬順父母,父母敬親其子。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要有個「敬」字。
《佛說善生經》是一部很有趣的經典。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其中還有夫婦相處之道,一樣出人意表。謝邀,不過問題太大,談不了。簡單說些,以下內容僅供參考吧。
先看下什麼是「孝」:《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仁=人+二。仁,也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
孝=老+子。孝,也就是父母長輩與兒孫小輩之間的事。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父母長輩與兒孫小輩之間的關係,是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的最根基的關係了。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該如何「孝」呢?
倫理規範是根據當時的現實情況所制定的,可以說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開的藥方。對於過去的理論,需要根據現今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別只是教條主義,拿來就用。具體該如何呢?我還真沒有深思過,先簡單答下存個檔。《論語》: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孝,最基本的也就是生活方面的供養了。比如烏鴉反哺、老吾老、是謂能養。
但不能只是物質層面的供養,僅僅是給家裡老人錢是不夠的,人是有情感需求的。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接著是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在「孝」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負面的做法和影響呢?我想起了一篇文章,是講人際界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清晰界定。如果關係界定不夠清楚,會產生各種負面影響。家庭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特別注意。比如,父母強勢插手孩子的工作、婚姻,孩子一味順從家長就是孝嗎?不是的。這種強制的控制是不健康的關係。大家都需要懂得一些心理學知識,父母與子女雙方都要注意,彼此之間關係中的負面影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謝謝邀請孝文化是儒家為了迎合統治階級對社會穩定的要求而把農耕宗親感情進行社會道德化的學說漢朝舉孝廉是這種文化登峰造極孝文化綁架了宗親社會的感情,因此就會產生超越於感情界線的「孝廉表演」(卧冰求鯉,斑衣戲彩,以及當今社會的喪事大辦等)孝廉具有順序性,趨利性特徵(農耕社會長者掌握家族生產資源),因此,在孝文化中就有了趨炎附勢的乾爹文化(用不平等的地位展開孝的騙局)。這種感情道德化的文化完全剝奪了「愛」的普遍意義,把人性的感情建立在了順序、等級上的奴性化。如減輕了父母對子女的養育義務,加強了子女報效的責任,減輕了上級工作崗位的職責,強化了下級對上級栽培的報恩負擔。尊重自己的感情,才能把真實的愛展現而不至於成為負擔
謝邀。問題問得真好,尊棒!
先給推薦一個關於「孝「的價值給大家洗洗腦~
湖北工程學院公開課:說孝
為什麼「孝」沒有得到好的推廣,沒有得到好的繼承,反而出現了「四化」的情況?這是一則中國傳統品質被人們遺忘的典型實例!
老濕說,孝道的「四化」有淡化、虛化、弱化、異化。
觀念淡化:青少年認為「孝「是封建的東西,過時了,沒什麼用了;
親情虛化:當我們去上大學、外出打工,長時間不接觸父母,產生代溝;
功能弱化:傳統文化在衰弱,孝道教育的實施缺乏應有的氛圍;
行為異化:父母健在時,不上門不給錢,等到去世時才興師動眾擺酒請客。
今天,關於「孝」的東西不是最潮的,「自由」才是年輕人追捧的,掛嘴邊的話題。
我想,當代社會的「孝「已經不是人們閑暇時候的談資,而是隱退為一種人們內在的、不顯擺的一種精神。(我希望是這樣的。)
在古代中國,有守孝的說法。當父母亡故以後,我們要守孝三年,這個守孝不是在家裡,而是要到父母的墳前,搭一個蘆席棚子,在那個地方,待在父母墳前守候著。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在三歲之前,你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所以你要還父母這個情。
那麼今天,我們可能不會這麼做,替代的做法是每年的清明節全家人一起到墳前為他們燒香,我想,這便是我們對現代文明做出的反映吧。
我還希望,今天的「孝」,是永遠存在每個人的心中的。
今日少年明日老,轉眼又成白頭翁。早晨出門一把鎖,傍晚進門一盞燈。
這種情景是我們最不願意見到的。年輕人在外打工上班,其實有部分原因是為了給父母更好的生活,這不正是「孝「的最好表現嗎?
「孝「文化的缺失,不可否認,有其不可避免的封建劣勢所在,但我認為還是在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認知不足,甚至是,當代不成熟的社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擯棄,非常可惜。
只是歲月推移時過境遷,沒有什麼東西不被改變。風俗習慣、表達形式可以變 ,但人的一些好的核心品質應該保存著。
該扶老人的就扶,該讓座的就讓座,該還錢包的就歸還,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瀉藥。說點不知道政治正確不正確的吧。孝這個東西,就是典型的封建文化糟粕。而二十四孝圖則是這種封建糟粕的登峰造極。孝的內涵?孝有什麼內涵?封建道德的字裡行間藏著許多小字,細細看,原來無外乎都是吃人二字!怎樣的孝才是我們該做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怎樣做就怎樣做。親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該是一種互相之間情感的自然流露。有感情就是有感情,沒感情就是沒感情。如果連這種情感都要靠孝這種愚昧的封建道德脅迫著裝出來,那就太可悲了。
瀉藥
你能說:爸媽,你不用給我錢了,我能自己照顧好自己,為自己付婚禮的錢、養小孩的錢、買房買車。
就挺不錯了~如果你還能說:爸媽,這個月我給你報了旅行團,最近天氣好,您二老出去走走?
就是大孝。父慈子孝,不弄清楚「孝的前提」沒法談孝。
《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我不是古文專家不搞學問,但就從一些實際發生但一般被忽略的角度出發來討論這個問題。
傳統孝道衛道士請離開,此文略刺激。。。。。。小心靈如有受傷,活該讓你看
首先,「老」下無「子」不為孝,子女是孝的必要條件,那子女是怎麼來的呢?按照正常邏輯,當然是父母們若干次啪啪啪後爽來的。所以挑戰傳統的來了:
1. 因為父母給了子女生命,所以子女是欠父母的
- 錯!子女又沒說要來人間,而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既苦難的好吧。2. 因為父母給了子女生命,所以子女只能無條件服從父母
- 錯!子女是被強行帶入這個家庭,接受這樣的父母;生之前有哪個子女跟父母商量過:做我爸爸、做我親媽吧。。。。。。3. 因為父母養育了子女,所以子女得還
- 錯!既然生了子女,讓TA被動選擇了與這個家庭有關的一切,TA自己又掙不了錢,那養育子女就是應該的,誰讓父母們啪出一條人命呢。綜上所述,是父母主動選擇子女、子女被動接受又沒得選、子女剛生下來又沒有自理能力掙不了錢;所以父母養育子女成人,然後子女奔向各自人生;最多也就是:
「兩不相欠」
既然兩不相欠,如何做到「孝」呢?回到片頭:父慈子孝
所以這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因為「慈」是一種心理體驗一種行為狀態,「孝」也是;這裡雖然說的是父親,但對於母親也是也一樣,也就是換一個詞了。
子女出生後,父母就通過自己的言行將自己的人格慢慢的映照在子女心理,形成最原始的核心人格,父母的人格越健康一般來說子女的人格也會越健康;一個相對健康的人格,雖然面對社會的種種順與不順,也會以比較合適的狀態去應對,即便受到挫折一般還是會對生活充滿希望,繼續前行,因為子女已經將父母的優良品質吸收。
所以當子女能夠在充滿險惡的社會中以較好的狀態應對生活時,自然而然會對當初幫助自己形成核心人格的父母充滿感激;因為人與人競爭的最高層面是人格的競爭。當然,如果當初父母是反面教材的另當別論。
如果父母不靠譜,那多半會在子女身上體現出來;然後父母還強制子女「孝」時,各種家庭內的相互絞殺自然出現。孝,由心而生的敬畏和理解。
而不是被所謂世俗和道德的綁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前提是你有一顆熱乎乎的良心。謝邀。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世界上只有一個孝,儒家的孝。儒家只有一個孝,孔子的孝。孔子只有一個孝,就是論語里孔子自己講的孝。
那什麼是孝呢,就是說作為一個貴族子弟,對你家的老貴族要尊重。不是表面文章做做,而是要發自內心的敬重,然後外化成為行動,讓他不但不為自己擔心,而且也不為你擔心,這般體諒他的心思。非但生前如此,死後也要如此,假使老貴族故世之後,你還貫徹老貴族留下來的政策,還按時按規格紀念他,那你就當得一個「孝」字了。
說到底,就是維護貴族家長地位,鞏固封建宗法社會的結構。
你光是贍養老人,聽老人話,順老人心,滿足老人的基本需求,但沒起到維護宗法的作用,就不算孝。當然啦,既然你是平民百姓,孔子本不對你抱有多高期許,不讓老人受凍挨餓就行啦,孝不孝的跟你無關。
這就是所謂孝,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中貴族的男權的倫理。今天早就不是宗法社會了,還要它幹嘛?
~~~~~~~~~~~~~~~~~~~~~~~~~~~~~~~~~其他材料的地位:
孟子在唐代以前地位只與荀子相當,屬於百家之一。孔孟不連稱。至於孝經,成書於戰國後期,蹈襲《荀》《孟》,或竊其詞句,或撮其大義,朱熹說它「皆齊、魯間陋儒纂取《左氏》諸書之語為之。至有全不成文理處」。固非夫子所傳。二十四孝是佛教來源,宣揚子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立意粗淺,用力過猛,以至於荒誕不經,聖教不取!應該全盤拋棄,用愛代替孝。
很多人反對順,我反對這些答案。事實上順的確是孝,並且是孝裡面很大的一部分,只是要看你怎麼做了。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和說的話,在我們看來,無非三種,對的,錯的,不知對錯。對的自然不用說,當然要順。不知對錯,你可以表面先答應,這樣父母也開心,然後自己去諮詢他人或者通過實踐判斷。比如我媽媽想讓我考研之後讀博,然後進入體質內。考研讀博也是我自身的理想,這沒什麼說的,但是具體去哪裡工作,我自己也沒想好,所以我就先滿口答應我媽媽,反正離畢業還有好久,所以不急,她想讓我進體質內不過是圖個穩定,那我到時候證明了自己有穩定收入的能力,去哪裡都一樣。至於錯的,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父母也不傻,很多事情你們的年齡,社會地位,思考角度不同,才導致你覺得他們是錯的,那這種情況下,可不可以先應承下來,然後不去管他們呢,當他們發現你是錯誤的,自然也會理解的。在我們三十歲以前,絕大多數人的社會地位是沒有自己父母高的,當我們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時,我們會越來越理解父母。說白了,很多人把順理解為順從。在父母面前低個頭很難嗎,我們小的時候調皮給父母丟了多少臉,現在我們低個頭,讓他們高興一下,很多時候也不會再找我們嘮叨,這不是挺好的嘛。以上所有,只針對我自己,至於其他人,每個家庭情況如此複雜,我本人尚沒有能力概括。
謝邀。
說到孝道,很有意思。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孝順父母,但大概都知道怎麼孝順錢。有句話說,見到錢就跟見到親爹似的,實際上確實如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對錢確實孝順至極。
換句話說,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孝道,把父母當著錢看就行了。
關鍵這裡有個基本認知,錢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的作用不外乎讓我們獲得更好的衣食住行。我們為什麼需要更好的衣食住行呢,這個就說細了。比如一件名牌衣服,穿起來舒服,在他人眼中有面子。而舒服和有面子,都涉及到我們的意識反應。
那最終,與其說我們是錢的奴隸,還不如說是意識的奴隸。一切沒有生命的物質,都是影響我們的意識的工具。
當我們回顧已經過去的人生,發現物質的來來去去,是可衡量的,但那些過去的意識去哪了?
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意識了,不然就是一堆血骨肉的物質組合而已。
但是,意識似乎太雜亂無章了,我們一天有多少意識,自己都數不過來。
幸好我們可以分類。比如我們吃了美食,意識則是滿足的,安穩的;比如我們偷了鄰居的一件東西,意識則是躁動不安的;還有我們發獃,什麼也不想,意識也就是空空的。
如果可以仔細去分類的話,最終我們只有三種意識和伴隨這三種意識的行為:善,惡,無記。
上面我們說到,沒有生命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身外之物,如果你夠理智的話,就會明白它無法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實際上真正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東西,就是善、惡、無記。
如果不是,則意味著一件事:你可以無惡不作。孝順父母?父母還要花你的錢呢,孝順有什麼用。自己吃喝玩樂就行了,管他們死活幹嘛?反正我的價值是金錢權色來衡量。
但實際上,無論是人也好,動物也好,接受了教育也好,生性野蠻也好,我們的人性總不失一些善良的東西,它我們身心安穩;而任由我們貪嗔痴所得來的,總讓我們的身心狂躁、盲目、迷惘、大喜大悲。
我們總說一句話,死不瞑目,其實大部分到最後,都會面臨這四個字。為什麼?因為當你回憶曾經,不會想到那些身外之物,而是想到自己能記得的所有善惡,因為惡多善少,而懷著無限的悔恨和遺憾。
也就是,不安心。為什麼要不安心呢?!反正此生已盡了,怕個鬼啊!好好想想,不是沒有原因的。任何事都有原因,沒有所謂的無根之水。我們總認為覺得我們心行的,是受後天意識影響,但沒有先天意識,哪來的善惡分別?
這是深值於根性的,所謂虎毒不食子。沒有道德法規來約束兇猛的動物,誰讓它護犢的?天性。
如果順著後天意識,是人則認為是父母選擇了我們。仔細去想就會明白,同樣是你選擇了父母。這是雙向的。
為什麼?如果是父母選擇你,父母就是你的起點,你哪來的先天意識?基因可以遺傳,意識則不能。
正因為很多人認為是父母選擇了自己,就覺得生養之恩,不過是責任和義務。有時候我們跟父母吵架,就會說:誰讓你們把我生下來?!
其實要「生」的這個意識,是你自己就有的,你這個身體,不過是因緣和合的產物而已。就像風中飄來一顆種子,落在合適的土地上,就長出草木來一樣。
你就是那顆種子,父母就是合適的土壤。
因此,當我們審視與父母的關係的時候,不要將自己看著是主人。要將自己看著是在世間流浪的孤魂,闖進了一個溫暖的子宮裡,一個陌生的女人,幾乎是用生命作為賭注,受盡懷胎之苦,將你生下來,然後和另一個男人一起,投入幾乎所有的身心撫養你長大。
這是一種莫大的恩情。
欠錢要還,這麼大的恩情如果都覺得可以愛還不還,那就是人格問題了,也就是你這個人有多少價值的問題。
有些東西,跟國家怎麼宣傳沒有關係,跟社會發展也沒有關係,它唯一關係到的,就是我們自己。當我們說這些東西是糟粕的時候,只能說我們的心還比較糟,不懂善惡。
孝道是什麼?就是善。沒辦法,我們生來就欠著「房租」,就要用善來還。不然,在這一生中,你把自己這顆種子培養得太壞,可能就找不到那麼溫暖的土壤了。
說了這麼多,都沒有回答具體問題。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正好切題。看他們老去,你不能只是淚目摘錄其中一部分:以上所言,無有是處,僅供參考。同樣是《佛說孝子經》,佛陀說,子女以世界上最好的美食,以最美妙的音聲,以最光耀的華服,以最恭敬的態度去孝敬父母,這還不算是大孝。如果父母兇殘暴戾,偷盜淫邪,貪圖玩樂,或愚昧不明,子女則需要用最有智慧的辦法,讓父母去惡向善,或明了生死大義。
這種說法看似與弟子規相悖,其實不然。恭敬的心行,和勸誡的心行,並不矛盾。當初佛陀就是逆反父母之命,出家修道,但證悟之後回來度化了諸多親眷。其母命終之後,也常常去往忉利天為母說法。
因此為人子女,不僅需要增長知識,更需要增長智慧,不然光有孝心,卻不能讓孝行圓滿。有人看父母老去,只是淚目,這又有何益?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消除父母對老病死的恐懼,如何讓父母種下解脫的善因。
就像有父母患有眼疾,子女不僅僅需要充當拐杖,更需要找到合適的藥物,讓父母明目。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古琴熱?
※大陸傳統文化還有救嗎?
※想當道士應該怎麼做,去哪比較合適?(必須要國家承認的道士)?
※有沒有那種帶點漢服元素,穿出去又不顯過分突兀的衣服?
※現今的中國傳統文化《弟子規》在你心中還佔有多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