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寫作能力,為什麼動筆比閱讀更重要?


謝邀。

先上結論:動筆與閱讀是不分伯仲的。

舉個類似的例子:

小時候練過一段硬筆書法,起初不著要領,只是機械性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已,每天練習三頁,沒有臨摹、沒有指導,只惦記著趕快把字寫完,好去看最新一集的寵物小精靈。

那段時間的大量練習,除了費墨水之外,對於寫得一手漂亮字,想必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待年紀再大些,明白了事理,我找了本硬筆書法家的作品,規規矩矩逐字逐句臨摹,揣測文字的結構和筆鋒。同樣是每日練三頁,幾個月之後我的字體便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每日三頁,這是練習。

揣摩硬筆書法家的作品,並運用到自己身上,這是指導。

類比到寫作方面,筆耕不輟——這是練習。

閱讀名家作品,模仿行文特點、遣詞造句,最終消化吸收、為我所用——這是指導。

缺少練習,再多的指導也只是紙上談兵,終究無法形成自己的文字風格;

缺少指導,再多的練習也只是閉門造車,不會有半點兒進益。

走心,是提高文筆的不二法門。用心讀,用心練,無論做什麼,都要走心。切莫做一些以量取勝的傻事。

最後放上一篇我之前寫過的如何提高文筆的文章,希望給你些幫助:

把自己心中所想,化作文字,浮於紙上,是一種能力。

見過許多人,或喜悅、或憤懣,時常有感而發,醞釀半晌卻無從下筆,只留下些蒼白無力的文字,心氣難平,又無可奈何。

這時,便體現出文筆的重要性了。

文筆好,往私下說,可以有效提升人格魅力,有道是「非學無以廣才」,並非妄言;往功利說,考生可輕易獲得作文高分,職場人士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同樣也會錦上添花。

所以,今天我就來談談,自己對於「文筆」二字的理解。

文章分為兩部分:什麼是好文筆、以及怎樣提升文筆,希望能夠給各位帶來些實際的幫助。

什麼是好文筆

佛說,人有三層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拿來類比文筆的三層境界,再合適不過。

請看我詳說與各位聽:

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天邊紅通通一片,它的光芒照耀大地,給人們帶來安詳和快樂。』

這是描寫落日的一段話,總體說來並無語病,但用詞十分蒼白,並無任何身臨其境的意味。

「紅通通」,到底紅到什麼程度?「安詳和快樂」,又實在過於虛泛,很難讓人產生共鳴。

此種程度的文筆,記些流水賬並無大礙,但若加註了感情,想要直抒胸臆,難免會有些空洞乏味。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傍晚,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斜萬山。火燒雲消退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茫茫中,峰巔卻凝聚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陽光穿過薄紗,變得朦朧而迷離,抬望眼,看見溫柔的夕陽,盡綻光芒。』

這是我隨意摘抄的文字,同樣描寫夕陽。此類文筆,自然會比先前我所舉的例子更有觀賞性。

整句文字凝結了大量華麗的辭彙,乍一看美輪美奐,但仔細讀下來,卻仍然無法掩飾徒有其表的空洞本質。

這便是很多稍有些文採的人,容易犯下的大忌——華而不實。這種文字,很容易被初出茅廬之人評價為「文采出眾」,深得文藝青年追捧,有些甚至會因此而出書。

但此類文章往往經不住推敲,缺乏內里與精神,這是虛無縹緲的辭藻堆砌下,難以避免的問題。在我看來,仍然沒有真正「走心」。

3.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時已近傍晚,太陽垂在兩山之間,江面上便金子一般滾動,岸邊石頭也如熱鐵般紅起來。有鳥兒在水面上掠來掠去,叫聲傳得很遠。對岸有人在拖長聲音吼山歌,卻不見影子,只覺得聲音慢慢小了。』

這段文字,完全沒有「山野茫茫」、「經久不滅」、「朦朧迷離」等所謂華而不實的字眼,有的只是去繁為簡之後的白描。

寥寥幾筆,夕陽、江面、遠山便如活過來一般,畫面感十足。

這便是《棋王》的作者、《刺客聶隱娘》的編劇,鍾阿城筆下描寫夕陽的文字。

私以為,要想達到如此的境界,必須先要完成從語句通順到華而不實的轉變。

換句話說,你要先把華而不實的文章寫得手到擒來,才會有能力創作真正走心的文字。

怎樣提升文筆

有些人閱讀量頗大,卻仍然下筆無神,歸根結底,是因為「讀者」與「作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評價一段文字,與創造一段文字的難度,高下立見。

提升文筆,要做的有兩點:讀與寫。

1.先說怎麼讀

給各位推薦一個方法:照著每年「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列書單,不同的作者與作品都要涉獵,以此來培養對文字的感覺。

不消幾本,你便會大致明白所謂的「文字風格」,是何種含義。

以提升文筆為目的的讀書方式,和以消遣為主的讀書方式,是不盡相同的。

一般人讀書,見到些良言金句,感嘆一聲便會迅速略過。但你若想化為己用,就必須明晰文字之間深層次的關係。

把覺著不錯的段落摘抄下來,之後複述乃至背誦,留意所謂字裡行間的「感覺」,究竟是如何營造出來的,心中的模糊印象便會慢慢清晰。

如果遇到一段文字,你能迅速找出點睛之筆是哪句話、哪個字,而並非囫圇吞棗、混沌模糊——這便是進步。

讀書在精,不在多。一本好書,讀第一遍看情節、第二遍看手法、第三遍琢磨用詞,如此下來,你一定會精進飛快。

2.再說怎麼寫

隨筆也好、散文也罷、甚至是流水賬,只要你提筆去寫,就能有所收穫。

練筆是第一步,接下來你要明晰自己的文字有哪些不足之處。可以找些文筆尚可的朋友,請他來指點一二。

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自己無法意識到的短板,也許別人一點即透。

如若不是像我這般以文字為生的人,你也大可不必把自己逼迫得精疲力盡。寫作與讀書本身就應以興趣為導向,不便強求,失了心境與興趣,總有些得不償失。

最後,再告訴各位一個下下策:

若你對文筆提升有硬性要求,如提升高考成績,在這裡推薦一本書:《把欄杆拍遍》,其中大段文字與手法,可以直接照搬至文章中,效果非常明顯。

腹有詩書氣自華。提升文筆與素養的最佳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完)

===========================================================

[習慣性小尾巴] 自己的公眾號,會發些知乎上不會發的東西喲。

微信號:mengshuhz

http://weixin.qq.com/r/KEhVTczE2ZGmrYgu9x06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1.

題主這個問題,我們得好好說道說道,您一開始就在問題里先預設立場,提高寫作能力,為什麼動筆比閱讀更重要。

這樣在我們回答問題的時候,可能就會順著你的思路去走,先在內心認同,動筆比閱讀重要,然後想方設法的去解釋你這個命題,回答你為什麼。

在我看來,這就像一個陷阱一樣,當然題主是無心的,這也是水平問題,但是題主完全可以換一種問問題的方式,比如,如何提高寫作能力?或者,提高寫作能力,動筆和閱讀哪個更重要?諸如此類。

其實呢,除了動筆和閱讀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放在後文,當下暫且不提。

2.

動筆與閱讀哪個更重要呢,當然是兩者並重,不能顧此失彼,如果我告訴你動筆重要,那豈不是會讓你忽略閱讀?同理,故此我不想這樣誤人子弟。

網路小說動輒百萬字的巨型篇幅,不舍晝夜的一天三更五更,他們每天的寫作量,真的讓人汗顏,可惜很多作品的質量往往不盡如人意,而大浪淘沙,脫穎而出的那些網路文學精品,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作者的閱讀量和寫作水平。

閱讀,首先就保證了你對自己的期望值,保證了你的審美層次,和對自己寫作的要求,看了那麼多好的作品,想必在動筆的時候,也就在不自覺的提高了自己的文章質量。

站在什麼位置,就寫出什麼樣的東西,大量的閱讀,首先就保持了你的寫作質量,讓你去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長期的寫作訓練確實可以顯著的提高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但如果缺乏了長期閱讀培養的人文素養,那進步也只是微渺。

3.

閱讀是一個大學問,以寫作為目的的閱讀,就一定要在閱讀時保持思考的好習慣,我們既然不是專門搞學術,搞文藝批評,以研究為目的閱讀,就要學會站在一個作者的角度去看,去學習它,去揣摩它。

在翻開一本書的時候,我們想什麼?

如果你還保留著以前對閱讀的偏見,那麼在這裡,我希望可以提供一點微薄之力,以正本清源。

既然是以寫作和學習為目的的閱讀,我們就要學會如何更好的提高你的閱讀成果。

再不是以往的單純看故事情節樂呵樂呵,感動就感動了,看完啥也不想,動筆時一如既往,我們現在就要深入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的奧妙,文章中的悲喜交集。

簡而言之,就是做好閱讀理解,但這種閱讀理解,你要和以前在課堂上語文學習的閱讀理解題劃開關係,雖然他們看似相類,卻差之千里。

也不僅僅是對一部作品的宏觀思考,而是要細緻到每一行,每一段,甚至是每一個片語上面,當然,事先就說了,這是以一個寫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與學術研究無關。

這裡面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你怎麼認為,怎麼就是對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收穫,你也可以結合其他人的理解,去觀察其中的細微差別,整理出自己的專屬體悟。

總之,做自己的閱讀理解,也只需要給自己心裡一個答案,它就是你心裡開出的一朵獨一無二的花。

文字僅僅是文字,它的生命力就來源於它美好到溢出來,走到你心裡的那點東西。

現在具體到實際上,簡單說說。

看文體,作者喜歡用長句還是短句,語言直白簡潔還是華麗繁複,語言邏輯嚴謹還是跳躍,匆忙急促還是恬淡悠閑,整體的給你的感受和文風又是什麼樣的。

就這樣,你還得養成一個挑剔的眼光,不要被作者的名頭嚇到,不要迷信權威,覺得哪裡不好就不好,但你別瞎說,得建立在自己讀懂的基礎上,有些作品有它的閱讀門檻,你讀不懂反而怪作者寫的不好,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每部作品都有它屬於自己的腔調和情緒,詩言志,文傳心,憂傷,欣喜,憤郁,平淡,在敘事表達中如何拿捏的恰當,陳述到位,讓讀者感同身受,不能自己。

文章里善於運用什麼樣的辭彙,他的措辭表達是易讀的,還是晦澀的,是模稜兩可,雲山霧繞還是劈山橫縱,清晰可見。

作品的視角,敘事者的位置,宏大敘事還是日常敘事,主觀視角還是客觀視角,表現手法何如等等。

時間的框架,地點,人物塑造,行文的節奏,敘事的節奏,作者的期望值,辭彙的選擇,都是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體會的。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閱讀太累,但是,真正在閱讀的時候,沒必要想這麼多,在閱讀的過程中,這些東西就會像靈光一樣,不自覺的飄在你腦子裡,本質上,提高了你的眼光和閱讀的水準,這些都是可以內化的,會變成被動技能。

4.

到了真正的動筆的時候,結合你培養的閱讀素養,會產生屬於你自己的寫作思維,有自己的風格和語言習慣,從只能靈感來了寫或者強迫自己寫作但是無話可說的程度,一躍成為,隨時隨地都可以寫出高質量的文字,能寫,會寫,思如泉湧,源源不斷。

而提升寫作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模仿,但是模仿一定要注意,要模仿大師,大家,不要隨便找個人就仿,具體可見我這篇回答。

寫作有前途嗎? - 思桐的回答

我還有個建議,那就是在知乎回答問題,知乎上有很多可以用來練筆的問題,慢慢的積累嘗試,就能摸索出自己的東西。

5.

文字落在哪裡,心裡的花就開在哪裡,最後一條先賣個關子,贊數可喜我再更新吧。

微信公共號:浪子吟月

http://weixin.qq.com/r/wUi8pGDEMD1PrSTH9x3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通過這些年的觀察和體會,發現寫作水平不同的人,對待閱讀重要還是寫作重要,是不同的。

雖然很多人覺得此二者是不能分離的。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講,最近是通過寫作提高了寫作能力,還是通過閱讀提高了寫作能力,這個分別是很明確的。

①對於寫作新手來說,動筆是比閱讀重要。通過多動筆來培養基本的書面表達的能力。即,想說的話,能說清了。

練得不夠的人,就會卡在這個地方。下起筆時心裡所想的,筆下所寫的,和讀者所讀到感受到的,三方分離。

很多人會卡在這個地方很久。這時候,其實看再多的書都沒用,因為無法消化。自己寫作能力的不足,看再多的書,也只是看個熱鬧。對於其中的技巧,常常無法分別,更別說學習一二了。所以一般對於這個階段的人,告訴他多寫、多練,是沒錯的。

②再往上,則是閱讀比動筆重要。

對於寫作水平在這個階段的人,是可以通過閱讀名家名作,直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的!!效果顯著!相當於聞著菜香,就能做出一道菜了。看一篇文的寫法,能摸一些自己的路子。

不過這裡的閱讀不是泛閱讀,不是廣閱讀,而是深閱讀。不在於數量,也應該放棄數量。因為寫作的方法,用字用詞的方法,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學多了反而可能不能相容。

木心曾在文里讓人去對作家作品廣泛閱讀,去尋找與自己的精神血脈相通的作品。據說這種精神血脈相通的作品,要用一生去尋找。找不到,一生悵然若失;找到了,一生受益無窮。

我這裡說的就是這種與自己精神血脈相通的作品。

如果在這個階段能遇見這樣的作品,一本書看完,就能讓人脫胎換骨了。然後就能在前人的基礎上開發自己的文風了,這個特別重要!超越名家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早已鑄就了他們的金身。

而在名家的基礎之上,去開創,則是可能的。

然後就到了另一個階段……

③其實,動筆和閱讀,都不重要。

所謂的通過閱讀名家名作,直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時候是一種幻覺。有的人學會的只是名家的招式,而不是名家作品裡的內核。只有能繼承其內核,才算是真正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到這裡,寫作和閱讀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去找與自己血脈相通的作品之前,有沒有問過自己,自己的血脈到底是什麼樣的?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人的人,是不可能找到與自己血脈相通的作品的。如果對自己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那麼找到的血脈相通的作品,可能也是一種錯覺。

其實,一個人的寫作能力的「限制」,不是努力、不是天分,而是對自己的認知上的限制。也是心靈的境界、層次。

只有這個境界在高處的人,寫作水平才能再提高。不然很快就會達到自己的限制值,可能尚未能繼承名家之前就已經「滿了」。

比如上面有人談論到阿城的作品的一句,說寫得好:

這時已近傍晚,太陽垂在兩山之間,江面上便金子一般滾動,岸邊石頭也如熱鐵般紅起來。有鳥兒在水面上掠來掠去,叫聲傳得很遠。對岸有人在拖長聲音吼山歌,卻不見影子,只覺得聲音慢慢小了。

寫的是好,然而只是分析其中的寫作技巧,就能寫的好了嗎?

那阿城是跟誰學的?

阿城能寫成這樣,並不在於寫作技巧,而在於他是什麼樣的人。他之所以能寫把眼前萬物寫活,不在於他想寫活,而在於他眼裡的這一切,本就是活的。跟把什麼華而不實的文字寫到拿手,完全無關。

真正的關係,在於他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覺得拋開人,直接談論寫作技巧、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對人的幫助是不大的。縱有千般技巧,亦如滿紙荒唐。

若想有形而下的繁華,須先有形而上的感受——所謂「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ps:

①在動筆之前,當然還有一個廣泛閱讀的階段。不過我想那個階段是屬於讀者的,在此不寫了。

②當然寫作的進步是一級一級往上提高的,不可能沒經歷過練筆,就直接開始開創了。

我對於寫作需要每日練習,抱有異議。新手是需要多練習,但是到一個水平之後,就應該少動筆,謹慎動筆。

寫得太多,一方面會讓人對文字失去敏感度,甚至出現「失感」狀態。就像讓一個人不停看一個字兒,慢慢反而不認識這個字兒了。寫的太多,對於文字質感的好壞,也會慢慢失去辨別能力。

另一方面容易廢話。

好作品,一定是擠出來的!每個字兒都是不得不放在這個位置才行!


很簡單啊,資料少的可憐的古代,寫得牛的人不少,如今都知識爆炸了,寫得牛的反而罕見了……額,以上觀點片面就先不說了。首先,題主問題的關鍵是提高寫作能力,而不是閱讀能力,其次,很難想像,有人沒讀過都能寫作,再次,舉個簡單例子,要提高游泳技巧,有教練、有理論、有講解,都不如多游兩圈……好吧,還是片面了……


只有寫作時人才會意識到自己辭彙量有多匱乏,而閱讀又可以提高辭彙量……所以說二者缺一不可可能更準確。【順便,如果沒有有意識地從閱讀中摸索別人的用詞布局什麼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種事是不會必然發生得…


動筆是挖了口井,而閱讀、閱歷以及思考才是供給這口井的源泉;我個人覺得,只要源泉夠充足,井口挖得小也不是問題,大不了弄成噴泉嘛。


我想把這個問題下的答案推薦到「瞎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張圖,說的甚對,貼下來給大家看看

每次想提起筆寫點東西,才發現自己辭彙匱乏,只好乖乖的滾去讀書。應該說有了寫作的需要,再去好好的研究經典作品,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有效的方式。

另一方面,靈感,也是很重要的,沒有想要表達的東西,強行要求自己去寫,就像完成某種任務,寫出來的東西也是空洞的,沒有血肉的,而要賦予他靈魂,則要提高我們對生活,對文字的靈敏度,熱愛生活,感悟生活,隨時發現生活中的火花,對於一個需要長期寫作的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曾經年少的我在心中埋下了一顆寫作的種子,隨著幾年沒有成就,現在我已不敢說自己想成為一個作家,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因為寫作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不是你看幾本書,寫幾個字就可以成為的,是需要文字的敏感,生活靈感,深厚的文學修養,同時,寫作是體力和腦力高負荷的勞動,所以每一個作家都值得敬佩和尊重!


我覺得寫不如改。

把自己寫的文字反覆修改,收穫比寫完了不修改要大。


光說不練假把式,讀而不寫容易眼高手低,不知自己寫作會出現哪些問題。寫而不讀則容易困於己見。「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大量閱讀能提高鑒賞能力,有助於正確客觀評價他人,也有助於正確評價自己,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只看到一個懶字


隨便說兩句,兩個都不是很重要帶腦子最重要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注意這句話的順序


覺得並不是

閱讀量少了都看不清自己寫出來的是什麼水準

很容易變成自我滿足的寫作

答主不幸幾天前翻出自己十年前寫的垃圾東西出來之後只有一個感覺

這特么什麼鬼垃圾東西!

當年還覺得可以跟幻城一個水準的(掩面

現在想想可能比小時代還不如(嘆


關鍵在於目的性。

閱讀可能是為了趣味開懷,可能是為了好奇求知,可能是為了獲取信息,也可能僅僅是為了揮霍時間。

而寫作只有一個目的:不平則鳴。

意氣難耐當不耐,胸臆須舒當直舒。

讀書人假泣血,寫書人真流情。


這個想法不敢同意。

閱讀是基礎,我覺得寫文章,最起碼是閱讀經驗的積累,實踐經驗的積累,閱讀的過程可以學習他們的思路想法,價值觀,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筆法,寫作的創意,對社會的看法等等不一而足,沒有前期的積累,閉門造車是無法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你寫:下雪了。他寫:天空灰濛濛的,突然感到脖子一片清涼等等。這種方式的表達,很多時候自己沒有一定的經驗,我覺得個人並不能一下子表達的很好。

寫出來是經過閱讀,結合自身的諸多感受,凝寫成自己的體會。


我們到底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關於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這個問題,我想很多自媒體人都很關心。

我聽到看到那些很能寫文章的人總會說:每天寫、持續寫,就能提高寫作能力。

很多人確實想每天去寫文章,提高寫作水平,可是每當打開電腦去寫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

很多人也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寫作時間長,一篇文章需要三四個小時,很明顯這樣很耗費時間,不容易堅持。

李笑來在得到專欄里說到,他十分鐘可以寫上千字。這是他長期積累的結果。

1

寫作能力相等於思考能力

如果一件事是經過好多天的思考,或者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我會在短時間寫出一篇文章,我確實在一刻鐘寫過一千字的文章,前提是這件事我足夠熟悉,或者這件事最近一直在我的腦海里,這樣寫作的速度肯定會提高,所以寫作能力相當于思考能力,要想寫出好文章,一定要深度思考。

有時候公司給我安排寫一篇文章,假如領域我不熟悉,我會很吃力的,那麼接下來我就要搜集各種資料,先學習了解,然後才能寫出自己的見解。

所以,寫文章之前一定要先看透這件事。

2

輸出倒逼輸入」,這個觀點我之前文章中一直提到。多寫文章,直到腦子裡沒貨,這時候你會主動去看書積累素材和思路。

另一個百年不變、人人熟知的觀點「多輸入就能多輸出」。那麼為了寫出好文章,多讀書是前提。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說我們一般是帶著問題去讀書的。很多人拿著別人推薦的書單去買書,自己真正去看書的時候,發現很無聊,堅持不了。

所以剛開始培養看書習慣的時候,一定去買自己喜歡主題的書,或者能解決當下疑惑的書,例如你當下想學習ppt,那麼你就去買ppt類的書;如果你失戀了,你就可以看一些愛情讀物。帶著問題去看書,就會降低放棄的概率,慢慢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或者在看書過程中會發掘其他領域的書,這樣就可以擴大讀書的範圍,全面豐富自己。讀的書越多,大腦內存越大,到時候寫文章可以隨時取出內容。

3

「好奇心」和「責任感」是寫作最好的動力。

之前做過幾期線上分享會,發現自己的ppt很LOW,處於責任感,我有義務把最好的內容和形式展現給讀者,那我立刻買書學習ppt,同時也買了網上ppt課程,兩者結合起來學習很有效,學習的過程就是積累素材的過程,學完之後我可能會分享學習心得,通過寫作把我的觀點展現出來。

假如我沒有責任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就不會去學習ppt,那我也不會寫出更好的文章,因為缺乏素材。

同樣你對一件事比較感興趣和好奇,你就會去探索,最後你就可以把好奇心轉化為一篇文章,這也是寫作最好的素材。

我們越好奇、越有責任心,我們才會寫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我們處於責任和好奇去了解某件事情,了解之後我們常常會總結思考,然後我們會寫成文章展現給更多人,讀者最後給予我們反饋,然後再改進自己,最後我們就不知不覺成長了。

寫作其實並沒有什麼絕招,就看你是否好奇和有責任心。對自己負責,你的寫作也會越來越好,你的成長也會越來越快,你的未來也會越來越美。


個人認為,如果把寫作當做建樓,辭彙量是基礎,句式是框架戶型,思想是主體,意境是裝潢,基礎和框架是根本,沒有思想,就不知道你建造出來的是教堂還是宿舍,沒有裝潢,就跟毛坯房一樣索然無味。

我寫作能力很差,而且目前只是寫公文,沒有寫其他文體的經驗。


閱讀和動筆,是兩條腿,跛足肯定走的慢,走路姿勢也不美啊!


閱讀是開拓你的思維 寫作是把思想表達出來 比如有些東西 你是知道的 但你很難表達出來 文字的力量是 如何讓你的思想更準確深刻 直戳人心 要不斷的練習修改不斷的寫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推薦閱讀:

怎麼提高寫作基本功?
如何看待南派三叔與上海童石的糾紛?
如何把會議主持詞寫成精品之作?
如何寫出高逼格的藝考影評?
如何寫出一針見血,精闢的文字?

TAG:閱讀 | 寫作 | 文學 | 寫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