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韓文是在訓民正音之後才出現的,之前都是用漢字,那麼為什麼朝鮮人不直接學習漢語?
-
不管在朝鮮、高麗、新羅還是分裂時代,是否掌握漢字都是區分統治者和下層人民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就類似於拉丁語在中世紀歐洲的地位。
小生見 @CHO Evan氏在先於我回答的 @nelson的評論有疑問到:「統治階級使用漢字也需要平民學習漢字吧,不然怎麼保持政令通暢?」其實在古代貴族不會那麼在意這個問題,一方面政治只與貴族的生活有關;另一方面貴族和平民之間是有「中間人」的存在的,由這些中間人向平民傳達廟堂的旨意。
另外,朝鮮貴族有學習漢字的動力,因為這是知識和權力的來源;可是並沒有學習漢語的動力,因為朝鮮貴族和中原朝廷之間也有從事翻譯行業的中間人存在。由於漢字是表意文字,因此朝鮮人只需要知道各個漢字所代表的意思即可,至於漢字的發音則是無關緊要的。拉丁文儘管是表音文字,但也在幾百年里就由古典發音變化為德意志、英吉利、法蘭西、丹麥、加泰羅尼亞、西班牙的諸多發音。
上課期間以手機草答,日後再做修飾之事。
-撇開文化獨立這樣的民族大義不談,韓國學習中文最大的障礙就是難以普及,一個很客觀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學習費用過於昂貴。文字從發明之初就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更何況還是宗主國的文字,朝鮮從明朝以後便頻繁派遣使團來中國學習文化,但畢竟人數還是非常有限的,這些人才回到韓國之後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平民想要學習中文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造成了貴族和平民之間交流不便,階級矛盾更加尖銳。為了緩和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矛盾,加強思想文化專制,就必需擁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再比如,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為什麼要學習漢語。日本佔領東三省之後,為什麼強力推行日文教育。從根本上來說,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種統治工具,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民族認同感,也使得統治階級更加容易得去統治一個國家。
只要沒有大規模的由中國到朝鮮半島的移民讓半島居民在生活中能經常接觸中國話,朝鮮半島的普通人就沒必要沒動力沒可能學一門別的語言。其他地方中國話傳過去的都有中國大規模移民
說古代朝鮮人不學漢語是不準確的。
出於向中國學習的目的,古代朝鮮學習的其實是漢語書面語——文言文,且能夠以類似日本漢字「音讀」的方式用朝鮮語發音讀出來。諺文發明之前,用漢字寫出的文章也只能按照漢語的語法來組織語言,因為純漢字是無法完整表達朝鮮語的。
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崔萬里反對世宗創製諺文的《議諺文疏》中的一段了。
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契丹、西夏、女真、蒙古、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日本別作假名,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完全就是漢語,不說作者是朝鮮人根本看不出來。
而題主所說的漢語大概指的是口語,除了和中國人面對面交流以外,根本用不到。而這種情況通常都有翻譯,一般人自然沒有學的動力。
昨天剛問過老師同樣的問題(因為如果他們當時直接學漢字,那我們學習韓語的時候就不用面對一堆鬼畫符了,嘻嘻)~
老師的回答是:因為漢字很難寫,古代只有貴族才能上學校,所以有很多人民都是文盲,於是世宗大王決定做一件好事,召集了所有大臣,讓每個大臣發音,然後根據發音時的嘴,舌,喉等部位的形狀,創造了這些以圈圈框框作為音標的訓民正音,讓廣大群眾都能識字~
韓文不像中文或英文,中文是漢字和拼音對應,英文是看了單詞還要看音標,韓文寫的直接就是音標,只要學了發音規則,就可以把文章讀出來,即使根本不知道裡面講什麼~中文太難了。
想想1443年的中國 那時候有多少老百姓會寫漢字呢?
就算現在的中國 也有不少會說不會寫的人呀 訓民政音(韓語)是表音文字 紀錄音節就可以了 一個音一個字 百姓自己說的話馬上就可以寫下來 所以好推廣(訓民政音開頭就說了 為了方便百姓造的);漢字么 音義不統一 老百姓要勞動… 也沒時間另外學一門文字吖~
1。語言是第一性的,是很難全體改變的,學習一種新文字再怎麼樣也沒有語言改變那麼難。2。漢字可以書寫所有語言。3。所有文字可以書寫所有語言。
原因一:因為窮,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古時候即使我們國家又有多少孩子有錢去上私塾學讀四書五經,大多數人也還是文盲。
原因二:原因一尚且還是建立在以漢語為母語的條件下,而在朝鮮半島地區,朝鮮人平素使用的是朝鮮語而不是漢語,兩語言從語序到發音有很大差別。因此,學習漢語漢字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一門外語。所以掌握的難度其實比我們中原地區還要大很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部分中國人討厭韓國明星亦或是韓國明星的粉絲?
※就2017年12月4日韓國星際選手屌絲在比賽中用侮辱手段對戰中國選手羅賢,有如何下一步建議?
※為何很多東北的朝鮮族人要說自己是韓國人?
※我們學校的韓國女留學生感覺脾氣很大,請問大部分韓國女孩脾氣都不好嗎?
※韓國明星在中國的地位是否存在虛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