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的中國發明(引進)了提琴家族(大中小低),中國現在的音樂會有什麼不一樣?
純腦洞……其實相對於小提琴的引入(發明),更想知道大提琴,尤其是低音提琴被引入(發明)會對中國音樂史產生的影響。
瀉藥
各位注意,題主是開的腦洞……先不提嵇琴(奚琴)和軋箏是怎麼回事,我也來說說我的腦洞好了。
如果在唐朝引入的話,小提琴中提琴可能會豎著拉,也有可能是按照原樣,只是調性不同,材料也不同。
嗯,至於制琴使用的木頭可能會變成桐木之類的,琴弦也變成了絲弦……當時剛傳進來的時候,因為是西洋樂器,可能會被拿來給胡旋舞伴奏。但是他們發現,這個和胡旋舞的伴奏有點不大舒服,於是留下了低音大提琴用來當做鼓點。而提琴們被運用到了宮裡的雅樂之中,被創作出了優美的宮廷舞蹈,貴族們都以跳舞為時尚……
而樂伎們也換了新的衣服來演奏。。最初她們是坐著拉琴的,後來發展到邊拉小提琴和中提琴邊跳舞……
發展到宋朝的時候,詞人們紛紛以給提琴伴奏的音樂填詞為樂,著名詞人辛棄疾就是因為寫的詞太契合提琴演奏出來的音樂了,不一樣的樂器演奏出來的風格都不同而聞名於世。。。
著名詞人姜夔特別考察了西洋樂制,寫了新的作品記錄在了《白石道人歌曲》之中
當時的說唱音樂、戲曲也大量使用提琴。道士們在唱「道情」的時候一邊拉琴一邊傳教。。
中間你們隨意腦補反正《目連救母》、《白兔記》這樣的都是提琴伴奏的。
到了清末民初,學堂樂歌興起,大家都使用鋼琴進行學習,大同樂社等樂社的建立都把提琴算在了民樂之中
隨著國立音專的建立,出國的學生們驚奇的發現國外也有提琴只是樂律、木頭之類的都不同,我國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有坐提琴卧提琴還有夾提琴三種,但是他們的只有一種……
國立音專聘請的劉天華老師,除了教授二胡、琵琶之外還有提琴。他還特別的創新了提琴練習曲等……
黃自創新性地將中國的提琴和外國的提琴結合起來,結果非常成功。他的弟子們,以及青主等人紛紛相仿。
在近代的歷史中,提琴家族隨著時代發展在技術上樂曲上有所創新,但還保留著中華民族的特色。然而在一次[和諧]運動中它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但是,在改**放後,許多有志之士紛紛開始復興提琴藝術,現在我們能見到的提琴流派大概有河南派、虞山派、秦嶺派等等……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以上純屬胡扯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是沒啥用,軋箏和嵇琴早在唐宋就已經使用了,也不見得對中國的音樂有什麼特殊的影響。老實說,中國音樂在近代發生巨變根本就是因為西方音樂的傳入,它把原有的中國音樂體系打破並且西化。不信的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提問的問題,低音樂器引入中國是否對中國音樂產生影響,低音的重要性這說法本身就是一個西方音樂理論的概念。
至於在西方音樂的傳入前原有的中國音樂體系是怎樣的呢?且看曾德昭的《大中國志》,他是這樣說明代人的音樂觀:
他們沒有由不同部分組成的音樂,很多人合唱,調子只有一個,全亞洲差不多都是這樣。所以他們的音樂只有他們本國的人才喜歡,他們最好的唱法是,一種樂器只配一種聲音。他們並不喜歡我們的完整的音樂,倒很喜愛一種聲音。
所以,提琴家族引入令中國音樂改變這個說法必須在西方音樂體系完成的前題下才可進行
樓上所說中提琴大提琴在西方地位一直都不太高,中提琴還好說,大提琴我就不太認同了,巴哈、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這些著名的音樂家都有為大提琴創作了不少樂曲。還有,要是大提琴地位不高,馬友友又怎會蜚聲國際啊瀉藥
引進的結果並不是樂器本身
重要的是和聲、色彩事實上現代音樂當中不都是遵循西洋來做的么?明朝就引入了西方鍵盤樂器,也沒發生什麼影響,何況中國本來就有的弦樂器
提琴家族原型的各種進化版早就流入中國了,樣子就是你看到的現在這樣
謝邀:
我來說個重點把
和聲的應用 讓西方音樂體系得以生長和變強
咱們老玩單旋律或者小復調
不是不好 是相對而言 少了很多思路啊中國古代職業音樂家沒什麼地位,引進再多樂器,玩音樂本身上不了檯面也沒用。
謝邀!沒什麼影響。中國文化太強大了,任何外來文化進來都會被涵化。樂器背後是審美觀念、音樂思維,中國的審美重的是枯、瘦、透、留白等,看繪畫、園林可了解一二,看戲曲拿個鞭子就是騎馬,這叫藝術,這比西方的高不知多少倍,拉匹馬上台那是拍賣。中國音樂思維是單線性的,雖然不重視多聲關係,但境界比西方思維要高几千年。即使提琴進來也會變成對待二胡一樣的理念,不會簡單地分成弦樂四重奏。
給 @秘書監朱肜 @簡七 等人的回答補充一段歷史 最後還是然並卵。
推薦閱讀:
※大家對自己喜歡的音樂是怎麼分類的?
※如何評價布衣樂隊和《羅馬錶》這首歌?
※蝦米上的音樂算盜版的么?
※凱爾特民族音樂有哪些鮮明的特徵?
※如何評價古巨基在《我是歌手》上被淘汰那場唱的《匆匆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