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稱秦始皇為嬴政而不叫趙政?

秦始皇的姓為嬴,氏為趙。大家都稱他為嬴政,也就是稱他的姓。而在稱呼戰國四君子時卻又不一樣了。例如:魏國的信陵君,大家都叫他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是魏國貴族,當時魏國君主魏安釐王的弟弟。查了下百科,魏國王族都是姬姓魏氏。也就是說,在信陵君這裡又都稱呼氏了。怎麼回事?

知道的知友希望也可以普及下姓氏文化,這個我也比較感興趣。


秦始皇是叫做趙政沒錯,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無「嬴政」這種叫法。說「嬴政」起於《史記》,也不確。《史記·楚世家》:「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及生,名為政,姓趙氏」,這裡司馬遷已經有些姓氏不分,但也很明確了秦始皇叫趙政而非嬴政。

在後來的歷史著作里,秦始皇一般也被稱為趙政而非嬴政,如宋朝的《太平御覽》:「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唐朝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始皇)生於趙,故名趙政。一曰秦與趙同祖,以趙城為榮,故姓趙氏。」

當然,姓氏不分之後,一些古人著作里漸漸有「嬴政」的稱呼。而在近代之後,秦始皇作為「嬴政」真正流行,很多通史著作把秦始皇稱為「嬴政」,包括很多史學大家,如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里說「單憑嬴政個人願望,是不能做到中央集權的」,顧頡剛《秦始皇傳》開篇說:「秦始皇帝,姓贏,名政」,包括建國後的辭書和歷史教科書,也往往習慣於把秦始皇稱為「嬴政」。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秦始皇出於嬴姓趙氏。按那個時代的習慣肯定應該稱趙政,但後世變遷姓氏漸漸不分。近代這句「秦始皇帝,姓贏,名政」也可以說沒錯,只是中間少了「趙氏」兩個字而已……(擦汗),但真改為「秦始皇帝,姓贏,趙氏,名政。」只怕誤解更多……

近代各位大家不知是不是因為趙姓的源流太多(討論起來容易混亂),所以直接用了嬴政的說法?

另,補一個沒考證過資料,「嬴姓趙氏始於西周造父,造父為皋陶的十世孫。據《史記》載:「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 【日後有空再來核實吧】


記住這個真理,先秦的問題,先秦文獻的解釋能信九成,因為可能後世翻譯錯誤導致錯別字誤會,西漢文獻的解釋只能信一半,東漢文獻的解釋只能信三分之一

應該是秦政

左傳 哀公二年

衛大子禱曰:「會孫蒯聵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鄭勝亂従,晉午在難,不能治亂,使鞅討之。 晉午是晉定公姬午,衛大子姬聵稱自己為蒯聵,稱晉侯為晉午,說明國君是以國為氏的,而自己不一定繼位,所以只以封地蒯為氏。

秦國王族雖然似乎出於嬴姓趙氏,但是趙姓宗家是趙國不是秦國,不是宗家就只能稱氏,國君以國為氏,所以是秦政

踐土之盟時盟書內容:「其載書云:『王若曰,晉重耳、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視也。」(見《左傳 定公四年》)

而且秦非子是造父侄孫並非造父的嫡系,而且周孝王把秦地賜給非子,讓他再延續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按理來說秦國應該是嬴姓秦氏吧


因為漢代人已經分不清姓氏,姓與氏都融合成姓。所以司馬遷才會這麼叫,而信陵君活躍的時期戰國人是分的清姓氏的,所以書卷上絕對不會出現稱呼錯的情況。

實際上漢朝時候有遺存母系稱呼,比如漢武的太子,隨母親稱為衛太子。但絕對不會說太子姓衛。


個人覺得應該是叫秦政,因為秦國被周天子分封之後,有了自己的封國,不需要跟著同宗兄弟的氏了 畢竟分家這麼久了 但是也有可能繼續延續趙氏

反正嬴政是最荒謬的 等於說秦始皇是女人


因為不學無術的太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的80年代?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墓志銘?
怎樣的詩才算好的詩?
古代的成名商人都是因為什麼從而在歷史中留下了他們的名字?
讀佛經是否要知道意思?

TAG:歷史 | 姓氏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