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流輿論認為古代中國不是民族國家?

古代中國到底是怎樣性質的存在,有沒有和西方對應的時期。西方所說的封建和我們的封建根本不同,所以看一些以西方為敘事視角的書和理論就很彆扭。尤其這個民族國家,我們當時雖然沒有主權的概念,但是一直在實踐這個概念,人口領土有效的政權這些國家應該有的要素我們都有。近代西方民族國家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權力的世俗化,我們至少從西周就慢慢實現了權力的世俗化。還有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的文官制度,我們的官僚體制可以說是現代官僚體制的祖宗,整個官僚框架也沒發生什麼本質變化。而且我們也存在民族意識,夷夏之辨在先秦就大為發展。所以從這些我一直覺得古代中國就是民族國家,但是卻還覺得彆扭,而且我們主流也不認為那時候中國已經成為民族國家了,到底該怎麼算?如果不是,西方那些東西根本沒法套古代中國,國外也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寫了本書認為中國是水利文明。為了修建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必須建立起強大的集權國家。

請大神解惑或者推薦一些書,拜謝。


很多所謂的「主流聲音」,總是以西方那套民族國家的分析理論來套用古代中國,自然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果。事實是現代的中國民族觀與古中國是有區別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政治概念,主要應用於當下和未來,不能取代對過去中國的民族形態的定義。是傳承關係,不能是替代關係。

比如如果說中國古代只強調文化認同而不是血統,那宗法制又算什麼?要知道宗法制是古中國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基礎。所謂文化認同只是其表,血統認同則是其里。只看其表,得出的會是一個「認同華夏文化就可以合法入侵併統治中國」的荒謬結論。

拋開組織形式等技術性的東西不講,「華夷之辨」和「華夷之變」的說法各執一端,但內在是統一的——華夏既是一個文明,又是一個基於宗法制的民族構成體,與父不父、母不母的夷狄有根本區別。所以古中國取得政權的統治者總喜歡用族譜確認自己的合法性,向天下公示自己是炎黃子孫,如果古中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皇帝何必又這麼干,雍正又何必費盡心思搞出一本大義覺迷錄來說這個問題。漢人統治國家時會突出華夷之辨,文化與血統不可分,說的是「內部凝聚以防外族」;而元清時則更突出華夷之變,夷入華而華,華入夷則夷,強調的是我之前雖然不是華夏,但現在繼承了文化法統則政權合法,說的是一個「既成事實」。

結論:古中國是一個以宗法製為基礎(父系認同)、以文化認同為手段、以天下觀為法統、不斷融合其它民族(大吞小)、漸進形成的民族國家,其外在形式與內在構成均與西方不同,但不妨礙古中國的「華夏」二字既是一個文明、又是一個民族。

去他的所謂主流輿論。


從「中國」這個名詞產生之初,就是表達民族國家的意義。

中國的意義很明顯,就是字面的中央之國,這個中央,當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意義,因為純地理是無所謂中央的。只能是以民族本位觀念,以自我為中心形成的民族地理和政治地理觀念,並最終直接指代民族和文明。

漢語博大精深,一詞多義並存很正常。「中國」一詞在華夏內部使用,是與四方相對應的政治地理概念,多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在華夷之間使用,就是與「四夷」相對應的民族地理概念。很多人和勢力極力要將「中國」去民族化而地域化,極力宣揚一種中國只是單指一片固定土地範圍,沒有文化內涵,沒有本位意識,土地上被異族征服換了人換了文化仍然算中國。凡是如此宣揚者,出身漢族就是漢奸國賊,出身異族的就是亡我之心畢露的死敵。

《公羊傳·禧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顯然,中國不是固定的範圍,不是死物而是有生命的可變體,會隨著我們民族和文明的興盛和擴大,也會在衰落時縮小,更會在漢族喪失獨立時滅亡。只有一片土地由華夏-漢族主宰時,才叫中國,否之就不是。

常有人認為「中國」指代國家是現代才有的用法,其實「中國」一直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通稱,歷朝歷代從未停用。所謂古代沒以中國為正式國號,是因為混淆了古今中國的不同內涵,忽略了中國特殊歷史文化背景。

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名號嚴格的說不能叫「國號」,而是「有天下之號」,既然是「天下」,就是比民族意義上「中國」的範圍更大。歷史上,中國長期是已知範圍內一強獨大的最先進民族和文明,周邊不存在能與中國全方位匹敵的勢力。這就形成就了中國「天朝意識」的世界觀:天下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中國是最高等的民族和國家,是天下的宗主。中國統治者理論上也是天下的統治者,對四夷擁有「華夷一統」的主權。中國和四夷的區分是明確的,但中國與其是內外主從關係,而不是平等並列的關係。中國古代天下觀把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最內層就是與華夏—漢族等同的中國;第二層次是各類「屬夷」,就是臣服於中國,但不在中央直轄下的各類自治機構,含各種土司和屬國;最外一層就是化外之夷。古代中國實質擁有最高主權的,是最內層的中國+第二層屬夷,而現代我們理解的古代中國,則因對現實國際政治的顧慮,把第二層又進行了分割,把許多屬國排除在中國主權之外,當把這個現代中國概念往古代語境上套時,自然會導致認知錯位。

古代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實質是中國本土大一統後,把先秦的封建體制向外的擴展應用,是以中國為宗主的超級巨型封建國家形態。接受冊封朝貢關係,意味著其國家主權法理來自於中國授予,當地統治者是臣屬於中國的代理人,合法性來自中國授權,這與中世紀歐洲乃至全世界封建國家的體制並無不同。事實上,雖然中國對受冊封的朝貢國多數情況下由其內部高度自治,但同時也要求其對中國盡臣屬的政治義務。並時常會強制要求對方承擔經濟、軍事等義務,干涉其內政的事例也很多。所以中國對屬國擁有當然的最高主權,其具體行使與否由中國自主決定。如明朝末年因滿清猖獗,朝鮮國王光海君表現出有二心,所以明朝官員提出對朝鮮進行「監護」的動議,對此朝鮮政府雖然不滿,但也只能通過向明朝辯白表忠心,和到北京官場跑關係的方式釜底抽薪中止實施,絕不敢置疑這是明朝的權利。如果冊封朝貢關係不算封建臣屬關係,那所有中世紀封建國家都不能成立,世界歷史地圖中應該只畫出歐洲和世界各封建國家的王室領地,而將分封領主標為外國,然而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卻只針對中國。

至於受冊封的朝貢國有時存在不夠聽命,陽奉陰違,甚至公然違命,沒盡到臣屬的義務等現象,本就是封建體制的痼疾,在全世界所有封建國家中都屢見不鮮。朝貢有時厚往薄來,中央對地方的賞賜超過地方進貢,這樣的例子在封建國家中同樣是常見的情況,其它封建國家沒因此而不成立,為何只有中國冊封朝貢體系例外?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把朝貢當成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手段,而不具實質政治主從含義,對未受冊封的朝貢國還可以說的通,但對日本、朝鮮、越南、琉球、寮國、緬甸、泰國、蒙古、中亞等這些正式接受中國冊封的國家和地區則完全不成立。冊封,與歐洲封建領主向君主宣誓效忠一樣,是當地統治者確認臣屬於中國的儀式,具有法理效力,如果這種程度的主權確認不成立,那現代所有的國際條約都更是廢紙一堆。

在中國具有鮮明的民族和文明含義,中國又不承認有對等外國,而主權又包含了四夷時,以中國為有天下之號不僅無意義,還會導致概念混亂,造成中國意義的虛無化。古代選擇以朝代帝號作為中國統治天下之號,但又不妨礙根據實際情況在國內國外使用中國一詞。這就類似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時,民族和文明意義的英國也僅指不列顛本土,而絕不包括海外屬地。

很多人始終為滿清地位糾結,就是因為沒認識「中國」一詞包含的深厚民族文明本位意義,以及沒理解古代「天下觀」里的主權與屬人關係的定位。地域主權與屬人的身分的分離,是古代乃至近代普遍的常態現象,對一個地方擁有主權,並不意味著當地異族就擁有國民身份。如近代美國,長期不承認印第安人的國民身份,但同時也絕沒放棄領土主權。這在現代以前的世界各國非常普遍,國內少民自然擁有國民資格僅僅是現代才普及的作法。所以明朝對東北擁有主權,與建奴不是中國人,這兩點絲毫沒有矛盾之處。明朝時長城以北不以漢族為主體的東北主權無疑屬於中國,因為明朝在當地進行主權宣示而無人有異議時,中國的主權就已經建立了,這片土地的最高主權也就屬於中國而非當地其它民族所有。當地異族是中國臣屬,但在沒承擔與中國人相同的義務前,不具有完整的中國人身分和權利,他們與中國聯繫是以服從中國統治為前提,一旦叛亂分裂,就等於斷絕與中國的關係,成為徹底的外敵。所以自奴兒哈赤叛亂分裂的那一刻起,建奴就自絕於中國,只能是中國的敵人而絕非中國人,明清也只能算中外戰爭而絕非內戰,滿清滅明只能是中國的亡國而絕非改朝換代。將滿清定位於異族侵略中國,無礙於東北歷史上主權屬於中國的事實。

天朝意識現在成了嘲諷用語,做為自大無知的象徵而飽受抨擊。但要說句公道話:天朝意識作為高度的民族和文明自我中心意識,是擁有持久霸權和文化自信的強國及其國民必然具有的心態,並非中國獨有。遠如古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奧斯曼,以及近代歐洲列強,乃至現代美歐國家無不或多或少具有這種意識,甚至一些地區小強也有著類似的「小天朝意識」,天朝意識的強弱直接與其國家的強大和文化影響成正比,中國天朝意識深入人心,恰是因為中國古代一超獨強的時間太久了。現實中也是落後國家國民對先進國家的往往更關注了解,而先進國家常常對落後國家是鄙夷和無視的,這也是勢利的必然。天朝意識本身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不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時還死抱天朝意識不放,這就只能自取其辱了。中國現在確實不具備古代配擁有天朝意識的實力和地位,但更忌走到反面極端,成為自卑自賤的雙標逆向民族分子,相比天朝意識,這更可悲可恥。畢竟小國可以靠事大生存,而象中國這種巨型國家,不成為強國就只能被宰割,想事大也沒人敢收。如同一隻小貓可以靠當寵物舒舒服服的生存,而一隻老虎,哪怕再馴服,也難被放心當寵物。


古代就是徹徹底底的民族國家,現在不讓說,那是政治需要,反觀國內的民族政策,嘖嘖,


中國古代不是民族國家。

首先「民族國家」里,民族只是定語,國家才是主語。

而這個「民族」也不是單一民族的意思,比如美國就是典型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首先要是一個現代國家,有明確的主權、疆域、領土等概念。

比如在清末以前,中國其實是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而沒有明確的領土觀念,一直到近代才有領土觀念。

而後,要是一個民族國家,這個民族也不是你所理解的單一民族,而是一個「國族」的概念,即民族的範圍是通過政府管轄的範圍確定的,政府管轄的人民無論出身,皆為民族的成員。例如現在的中華民族,美利堅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等。

最後解釋下,相似不代表相同。

你可以說中國的文官制度是現代文官制度的起源,但並不是一個東西。

就如同,中國古代也有「君舟民水」的觀念,但這並不意味中國古代就有「社會契約論」的主權在民理論。

更形象一點,就如同說蹴鞠就是足球一樣荒誕。

結論,古代中國,只能說是一個有著「民族」概念的古代國家,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如果題主想看書的話,建議多看啟蒙運動時期的書籍,以盧梭、伏爾泰為代表。是這群人建立了整個現代國家的理論,而後世人都是不斷的實踐。


本文是我以前寫的,現在搬過來,乃一家之言,不喜輕噴

首先我把中國史歸類下:

古方國時代

古王朝時代

封建列國時代

第一帝國時代

第二帝國時代(漢至陳)

第三帝國時代(隋至宋)

蒙元時代

第四帝國時代

滿清時代

民國時代

共和國時代

(狹義上,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宋朝只能算王國,宋稱遼金為兄國,擔當不起帝國,更別說其他分裂時代)

綜上所述,也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古典中國時期(指的是中華兩河流域,不同的文化互相兼容,共生的夏商周時代)

傳統中國時期(漢承秦制,對中華物質精神統一鞏固,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度傳承下去)

現代中國時期(民國所確立,對中國這個國家的現代法制概念)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這樣歸類歷史很荒謬:「你怎麼用歐洲那一套來歸納中國歷史」。不好意思,中國現在的教科書所謂五段論「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這用的也是「斯大林—歐洲人」的那一套。

自秦漢一統起,東亞地區,沒有和中國平起平坐存在的高級文明國度,所以中國史學家們,自認為中華是已知世界的中心,所以編著歷史都是自我中心下筆,這樣的主觀思想往往有所局限,沒有更為客觀的審視歷史。

明末思想家顧炎武提出: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皮膚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他破天荒粉碎了儒家一千多年「忠君保社稷即是愛國」的傳統思想,分清明朝政府和中華文明的比重,這是當時大多士人所不敢想的。

「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亡國號,亡的是明朝朱家政府。而亡天下,則是亡仁義,亡文明,以「中華」這個概念的悠久國度淪陷於異族即亡天下。

可見當時沒有「國際法」,周圍國家無法平等對待,古漢人則把中華當做天下中心,而非國家,而「國」這個字卻等同於政府,或者是代表著周邊的番邦。

所以古今概念不盡相同,造成後世的誤解,產生歷史觀的模糊感。所以我冒昧以今人(強調:我本人)的觀點,以宏觀的方式來重新定義下中國歷史的概念吧。

有這樣一句名言,歷史大多是猜測,剩餘的是偏見。

就算歷史學家們,編著久遠的歷史,不也是從文獻、文物的端倪中查找的?他們也沒有親身經歷,是吧?

莎士比亞的悲劇里有一句著名的話: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我也不奢求大家非要認同此文觀點,就這樣。

1.華夏文明並非神州唯一的文明:

我以前想過一段話:「我們既把秦、元看成是國家統一,又把屈原、文天祥看成是愛國者,這不是互相矛盾?」

戰國時期秦國侵略楚國,屈原以亡國之恥自殺殉國,「傳統中國」把秦滅楚認定為統一戰爭。而蒙元滅宋,文天祥也悲憤就義,現代中國史也同樣歸為統一戰爭。

站在每個時代觀點都各不相同,說到上古中國,個人感覺其實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並非「內戰」那麼簡單。夏朝征服周邊部落,把不服從部落的人丁充當奴隸,永世不得翻身,商朝更達巔峰,人殉異族奴隸毫不手軟,周代春秋諸國亦有如此行徑。這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勢力衝突嗎?

顯然不是,這明顯是一個新興強國挑戰另一個當代霸主,這是屬於兩個文化之間,「侵略」加以「吸收」的關係。只是「傳統中國」是這三代古王朝的繼承者,為了強調正統性,所以淡化,甚至美化三代過渡的血腥史。後世民國的「五族共和」理念,共和國的「中華民族」概念也是如此。

其實別人都不願意承認,我覺得華夏文明是否五千年,還是未知數,畢竟考古只推到3500+年。

但是,19世紀前,商朝被外界否定存在,後來還不是被發現了。所以我雖然不堅信,但我期待中國夏朝,甚至更久遠的朝代重現天日。

說說兩千年以前,中國可不止只有黃河中游「華夏」這麼璀璨的文明。黃河上游的羌;下游的夷;長江上游的巴蜀;中游的荊楚;下游的吳越,這些都是平行於華夏的文明。

在巴蜀文明誕生地----四川,挖掘出的三星堆遺址,竟然發現了古蜀國的文明程度不亞於黃河中游的華夏文明,有些方面還更為進步。最讓人驚訝的是,吳越地區的良渚文明,在夏王朝誕生之前,良渚古城已被大洪水淹沒五百年多年。

顯而易見,華夏文明是最走運的文明,但卻不一定是中國最早的文明。

首先,因為華夏是中國文明如今公認的主枝幹,所以中國人戒於「先入為主」的思想,難以接受華夏文明不夠「先進」的現實。

當然,也不是我弱化華夏文明,在中國這塊土地,在華夏文明發揮燦爛之前,不知道多少先進文明毀滅於大洪水等各種史前自然災害。

熱帶民族過於懶惰,寒帶民族過於好鬥,放眼全球,也只有溫帶民族能產生高等文明。生活在北緯三十度的文明族群們,當中包含古中國人,由於氣候的多變性,迫使先民激發更多天賦潛能,人種智商情商發育和基因的進化更完善。

只能說黃河中游的華夏文明逃過了史前大劫,不然這塊大陸存在的文明,發展不一定比古埃及、兩河流域晚。

我看過一個紀錄片很有意思,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在那種「洪荒時代」存活壯大,是因為河南二里頭那塊地方在當時的條件下,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完美,一年四季,不同時期都能培育各種穀物,所以才為華夏文明的存活發展壯大,提供良好的契機。

2.淺談先秦制度

夏朝結論不多,暫且不談夏朝。

根據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商王國時期的國家是一種方國與方國的聯合體,有的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方國聯盟」。

商朝實行的是一種內外服制的制度,這種制度是由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所演變而來。所謂「內服」就是殷人自己管自己的大本營,「外服」就是殷人武力征服下的附屬部落和城邦。

很多人把夏商周與漢隋唐宋明這樣繼承性的王朝混為一談,這很明顯是錯誤的。

夏商周都是互相併存、對立的古國,他們是古中國不同時間段的一個代表,輪流做了「已知世界」數十上百個古邦國中的「老大」而已。

當時的古中國大地上,多數古國和部落,原本就存在著,甚至有很多比「夏」更早出現。他們的關係,不是誰是誰的行省,而是各有自己的源頭和發展序列,自成體系,獨具特點,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狀態。

那些臣服於夏商的部族,大多是迫於武力征服才承認夏商為中心。在商代數百年時間裡,商王以強大的軍事武力,四處擴張,引起各方部落的強烈反抗,周武伐商時就有十幾個氏族和方國響應起來。

不同於商國的內外服制,周的統治者創立了更高明的封邦建國制度。周天子滅殷商,把姬姓宗親,分配到天下各地廣建「子國」,諸如魯國、晉國等。「子國」鞏固「母國」的絕對權威,周王擁有了商王對部分諸侯所沒有的任免權和調遣權,避免如商國亡前四面楚歌的尷尬境地。

對於其他非姬姓宗親的有功之臣,或者其他方國「小弟」,周天子也慷慨地以契約的形式,按功勞瓜分天下。周王封個爵,劃塊地,諸侯們帶著「名正言順」的天子號令,領自己的族人遷徙過去跟當地土著野人搶底盤,在當地建城立國宣誓「主權」。其中姜子牙所建立的齊國,就因為與古萊國挨得太近,兩國就領土爭端進行長達數百年的對持。

不只是王公名臣,不少服從於周的落後部落,也都有建城立國的機會。周甚至還把殷商遺族分封為殷、宋等國,並且幫助一些被殷人所滅的古國復國,前提是這些受助者,要尊周國為天下共主,中央之國,這種做法得到了當時各部族的信服和敬重。

周國分封制,不再以部族集團首領為地方統治者,而是由等級分明的宗法制度為結構。天子封國於諸侯,諸侯封邑於卿大夫,卿大夫封鄉於士,一層一層互相負責,並且受周國所承認和支配,天下以宗主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由四周拱衛。

周天子以青銅禮器,加鑄銘文與天下各部族訂下盟約,這套契約差不多就是「一面列國當中有衝突,天子出面調停;一面天子威嚴受到侵犯,諸侯捍衛天子,並討伐忤逆者。」周國利用這套封建制度,維持了長達八百年的王朝。

據有些史學家質疑,商王帝辛雖有窮兵黷武之嫌,但也並非昏庸之人。據考證,殷商一直都處於鼎盛時期,種種負面記載,都是因為殷商的貴族們不滿帝辛啟用奴隸,破壞貴族的利益,所以勾結周人帶著私人恩怨強加污衊,

三千年前的周國,也不過是給殷商進貢穀物的西方小國,乘著殷商王國主力用兵東方征伐夷人,才乘機和殷商反叛貴族裡應外合,聯結其他盟國乘虛而入,滅亡了殷商。

周還有一套高明的手段是商所不及,商國本是賦有神權色彩的國家,王權是通過神權來表現。而周王為了合理的支配諸夏,直接自稱天子,即「天帝之子,君權神授」。使得中華文明的政教合一,再無神權。

起初周天子的權利不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的王,就是指周國國王。出土的青銅祭器「何尊」上,有銘文「宅茲中國」,意思是「此地(周王都)作為天下的中心」。

這就是「中國」一詞目前最早的記載。

西周初期的諸侯國領土很小,大多封國只是小小的一座城邑。東周開始,天子威嚴不再,列國互相吞併,強國的疆城逐漸膨脹,各諸侯大國才在有一定規模的領土上建都,並漸漸成為和周王室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

歷經春秋數百年的兼并鬥爭,周王國開始衰弱,名義上是宗主之國,實際上周王能管的也就周國本土那一畝三分地了。其後晉國分裂,趙韓魏爭先獨立,戰國時代開始,天下從成百上千的小邦國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最終七大強國相繼稱王。周國徹底喪失所有支配力,成為可有可無的小國,直到被中原文明認為野蠻的秦人所滅。

3.淺談秦國的制度

戰國之前的政治,拿國君與卿大夫的關係來說,他們就像董事長與股東的關係,因為諸侯國是由國君家族與數個卿大夫家族組合而成,處理國事商量著來。諸侯之下,每個卿大夫都有獨立的世襲食邑,食邑就像一個家族,而「卿」就是這個家族的「家長」。春秋原本強大的晉國,就是因為君權沒有強力的管理許可權,才使得被三分肢解。

當時的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靠的不光是數百年勵精圖治所積累的國力,更顯著的是他的新興制度!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打破了宗族管理系統的局面,特別是郡縣制度的集權,把管制單位從城邑轉化為「行政區」,用委派官員體系替代了貴族領地世襲。貴族的權勢收歸中央,瓦解了分封階級,貴族自此不再有封地,因為任何一寸土地都受到了王的直轄,軍政受到整合,君主開始說一不二,實權統治變得更有效率,慢慢出現「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帝國錐形。

秦國的強大,不僅是君權的集中和野蠻的軍國主義,還有其中幾點重要的改革:

在內,秦國解放奴隸,不論出身,因材施任,能者皆可加爵。況且,律法凌駕於貴族之上,公子之尊更不例外。改革前,庶民為貴族的榮譽而拚命,改革後,庶民則為自己利益而戰。試問,有一視同仁之法制,秦國百姓,誰人不效忠?

在外,秦國從普遍的任人唯親到任人唯賢,誠招各國精英,包括在六國受到排擠和迫害的人才,其歷代丞相幾乎都是山東六國之人。在一個容百家之長,沒有國別歧視的國家,才使得天下的人才趨之若鶩,似乎二戰後的美國。

在發明科舉考試的渠道之前,人才需通過能人賢士相互推薦介紹。以此秦國就立法「凡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意思就是:若誰敢推薦庸才讓秦國喪失前進的機會,那負責的保舉者,也就是推薦者,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這能大大的降低以賄牟利,濫竽充數之輩的存在。

在秦國的追究責任制度系統里,每一項工程,每一批軍械,都刻上責任人的名字,上到丞相,下至工匠,一層層負責,若是哪一道工序出了紕漏,將會面臨秦律嚴酷的懲戒。所以秦國的征服機器,才能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現在的中國公務員考試、廣告、建築等行業,就是缺乏這種態度,才歷遭詬病。

再加上,秦國統治者有六國貴族所沒有的堅定恆心,敢以國運作賭,窮盡民力,不懼你死我活。他國貴族就算智勇甚於秦國,也不敢賭。他們捨不得享樂的生活,且戰且退,互不協心。就如楚國,當面臨亡國之日,才發現,就算舉全國之力抗秦,已為之晚矣。

所以,秦能一統中國,絕非偶然。

雖然漢晉明三個王朝,封建制度短暫死灰復燃,但有了秦始皇的成功例子,讓不滿分封的「宗主」為了集中皇權,誘發了「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役」等爭奪權力的戰爭。從中可見,「一個中國」的思想的根深蒂固,分封制度在中國難以行得通了。

說完秦國的成功,歷史也離不開秦國的滅亡。

秦國生也秦法,滅也秦法。關於秦國的滅亡的緣由,當然有諸多條件相互撞擊。但本人認為,秦之滅亡,離不開秦法的複雜和嚴苛。起初,法家的先賢學者們,他們的志向是為了在混亂的時代,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並且在這種秩序面前一視同仁。但法家諸子不知道,兩千多年後,教育普及這麼高的現代中國,無理取鬧的市井依舊繁多。更別說戰國那種年代,秦法哪是那麼容易實施的?

除了秦人深受秦律影響,其他被征服的各國農民,文化不高,素質普遍低下。無紀律慣了,難以適應複雜的秦國法律,一個不慎,動不動就成了罪犯。小到妄語,都屬於違法,無辜的鄰居都會被牽連。秦一統天下,建立帝國十四年,服勞役的囚犯,成批倍數增長,農桑荒廢,血親離散,民怨沸騰。所以才有後來劉邦入主關中,約法三章,穩定民心。

在商周奴隸制度下,奴隸一生下來就被等級定死,不能翻身,就像一個人的姓無法輕易更改一樣。我前面說過,秦國率先粉碎奴隸制度,貴族被趕下神壇,奴隸得到了自己的田地。這種轉變也造成了底層人民心理變化,在此之前,對奴隸來說,成為自由民已經夠奢侈了,更別說推翻王權,他們發現「一切皆有可能」。所以這也是陳勝吳廣搖旗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勇氣所在。

個人認為夏是華夏的萌芽,制定黃河文明最初的規則。之後,商代興起天干地支為曆法,讓這片土裡承載神秘的天地之道。再者,商代甲骨文記錄起歷史和溝通神明,使中國人刻上祖先崇拜的烙印。周人習得了這種符號,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創周禮,以法典、盟約等形式傳播至天下,為中華大地各種文化的交流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類歷史的車輪,是由親屬構成家族,一群勢單力薄的氏族組成部落聚居開始。之後生產力有剩餘,為了保護資源,築牆建為城邦。城邦領袖,為了統治日益增多的人口和維護社會的穩定,出現了法的錐形,國家發展到更高級,更成熟,演變成方國,成為周圍的聚落的中心。方國積累了更發達的實力,征服其他方國成為附庸,誕生了王國。最終,國家的領土非常遼闊,統治或支配民族眾多,擁有極大的世界影響力,即為帝國。

寫這一段,我只是想說,中國幅員遼闊,底蘊深厚,這樣一個大國,絕非一朝一夕建成的!我們的國家道統延續來之不易,在此希望大家好好愛護我們的國家!

我有一句話很大不敬,中國在分裂階段往往總是發展的十分神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自秦一統中國後,中國除了南北朝,兩宋時代以外,周邊幾乎沒有什麼高級文明,能與傳統中國互相抗衡和監督。像歐亞非交界就有很多文明,有了周邊壓力,才能取長補短。

明朝在隆慶開關前就是因為太過強大了,才會對科技的發展有所忽視。而當時歐洲那麼多文明相等的國家在競爭發展「三天兩頭槍騎戰,日夜未更艦炮響」如此各方壓力的逼迫下,各國進步不神速才見鬼。然不是大明進步緩慢了,而是歐洲進步太快了。【滿清不僅不進步,而且還倒退】

4.傳統中國的成立,和漢民族的誕生:

東周時代,也就是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可以說是未來建立傳統中國文明的根基。各國交流發展,諸子爭輝,聖人輩出,後世「傳統中國」的文學、軍事、科技、政體、哲理等價值觀基本出自這個時代。

雖然各國車不同軌,書不同文,但都同屬一個文明圈。在周國的衰敗下,諸國都是為了成為新華夏中心的繼承者而爭鬥。不論先進程度,只論影響力,華夏文化已經遠遠高過其他黃河,長江流域的各種文化,毫無阻礙的成為了九州大地的文明中心。 

自秦始皇帝成功征服了諸國,加以對所有「物質文化的統一」,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有了最初的框架,但這還不夠! 秦帝國(即為中華帝國)「秦王朝」滅亡後,楚王國舊民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王朝。中國統一歸屬的價值觀,就是在這漢王朝四百年,有效的統治下一點一滴鞏固起來的。特別是漢孝武皇帝時代各種變革,融合思想,團結御外,對漢王朝疆域內諸多民系的「精神文化的統一」做出重大的作用。

秦之前的中華大地,列國各自為政,有自己獨立的司法、軍隊、文字、外交。橫看豎看,大家都不可能同屬一個國家。於我來說,不管是周滅商,秦征服諸國,都屬於第三方勢力入侵,直到漢朝,才真正意義上的使中華成為一個統一而完整的國家。 不管是姬發,還是項羽,他們的「中國意識」不過是意圖讓自己的「母國」成為天下的中心,以周人,或者楚人為主的國家成為「宗主「,支配天下。而非像嬴政和劉徹那樣雄心壯志,強硬的使整個中華文明結合成一體化的永恆國度。

可以說,嬴政統一了中華的物質文明,而劉徹統一了中華的精神文明。前者締造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強大國度。後者使一個全新偉大的民族就此誕生,那就是傳統時期的中國人,沒錯,就是「漢人」!

當然,漢人不單單是華夏人的後裔,漢民族是由黃河上游的古羌,中游的華夏,下游的九夷,長江上游的巴蜀,中游的荊楚,下游的吳越所融合而成的後代。之後的兩千年也有不少民族加入漢族,漢族不僅是在乎血統民族,更注重的是文化認同的一個民族。

還有,當今西元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真正可以劃分的民族不超過十指數,有些只不過是生活習性比較特別的漢人或其他民族罷了,最後卻被強制分出那麼多民族。

還是那句話,不同時代有不同觀點,第一代「中國人」指以姬氏-周人為首的中原人;第二代「中國人」指漢王朝統馭下的國民後裔;第三代「中國人」則是當今政府為了鞏固權力所締造的政治民族「中華民族」。

對於某些人認為蒙滿民族如今是中國人,祖上也理應是中國人的言論,這純屬是自欺欺人的說法,我舉個易懂的邏輯:你娶了一個法國人,她嫁入了中國,你的兒女肯定是中國人,法國老婆勉強算半個中國人,那你法國老婆遠在地彼岸的娘家親戚們也算是中國人?這不是瞎扯淡?

所以把鐵木真當中國人,就是扯淡中的扯淡。。。


首先說西方政治中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的含義: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要求(1)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2)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或者說民族國家的模型要求其居民由一個民族組成,通過同一祖先、同一語言和大量共同記憶和文化連結在一起。

而在我看來古代中國本來就不是一個西方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或者說「中國」兩字所代表的豐富內涵已經遠超出了單純民族國家所劃定的範疇。中國是一個舞台,是一個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衝撞逐鹿中原繼而相互融合共存的一個大舞台。

從文化和族群上來看,最直接的便是少數民族游牧文明和漢家農耕文明之間摩擦。從五胡亂華,到遼宋金三朝各為華夏正統,再到蒙元滿清等少數民族的繼承大統,更無需細說最西面兩個自治區歷史上和中原王朝的親疏關係。

而正是因為國家內各民族有不同崇拜的祖先、不同的語言和集體記憶,我們才需要趨向於建立一個統一性的概念,譬如說語言和價值觀的統一,歷史事件闡釋的統一。又或者乾脆像梁啟超先生那樣在所有人頭頂上蓋上一頂寬泛的帽子:提出一個「中華民族「的概念,即承認現階段中國境內的多元現象,但也樂見其一體化的趨勢,以期在未來成為無差別的大民族。

P.S. 最後想說的是秦始皇的書同文真是千秋功業,可以讓華夏一族保持那麼經久不衰的向心力。


可能關鍵就在題主所說的夷夏之辯,題主認為夷夏區分的是民族,而這一直是有爭議的,爭議的另一方認為夷夏區分的是文化文明水平的高低,如果我們採用第二種意見(恐怕也是古代的主流意見),那麼你是夏人意味著你是文明之中的人(比如禮樂體系之中)而非漢人,(當然這兩個概念長期重合),但總的來說,我們的「國家」是構建在文明的群體而非民族的群體的概念之上的


你要知道,是先有中國,才有的後來這些民族不民族的定義的。而實際上民族主義的思潮在近代才開始覺醒,因為近代國家需要有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武裝軍隊以及凝聚國家。

所以,你覺得古代中國民族不民族?

另外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早可以參考納粹德國,晚可以看看巴爾幹地區,再近你可以欣賞下日本政壇。


謝邀,因為「民族」這個詞本身有問題。

強調民族很容易分裂一個國家,你比如歐洲,民族多,分裂的也多,民族這個東西有太多的可操作性,美帝,本身是一個移民國家,它,不操心民族問題,但是它本身也有代替民族問題的種族問題。多民族國家只有統一才能有機會,過分強調民族必招內亂,這些,蘇聯就是解釋,阿拉伯之春也就是解釋!

我是漢族,但是從長遠來看,我不同意現在網上的反穆聲音,要警惕伊斯蘭問題,更要防止「反穆問題」。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更重要的,激化一個矛盾正好中了美帝的全套,試想一個四分五裂的聯盟能不能長治久安。能不能讓美帝寢食難安,夜夜提防呢?不能!

所以,堅決維護國家政策,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問題,堅決反對一切打著民族問題的民粹主義。

我們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集合體,為了國家,我們的定位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不僅僅是漢,還有蒙,回,滿,壯,藏……


個人想法

中華民族的民族和歐洲那些日耳曼民族的民族不是一個意思。

中華民族更像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文化」的一類人的合稱。是文化上的民族。

而日耳曼族和猶太民族更像是寫在基因里的民族。有人種的生理特點。

西方那一套思想中,民族應該叫生理民族,在他們看來古代中國就不是民族國家。而我們所說的民族是文化民族,那古代中國就是民族國家。

這可能也是我們民族文化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不管你從哪裡來,長什麼樣,只要信奉中國文化並以次傳承下去,就算華夏民族。

還有,西方對中國的研究並不一定就真實客觀。他們可能因為文化上的不理解和國際地位上的不對等產生片面的看法。當然,國內的也不一定準,又自己的看法最好,別人的終究只是參考。


因為古代概念里沒有與華夏對等的外國和外族,只有華夏和蠻夷的概念。

入華夏行漢禮者皆為華夏,入蠻夷者皆為蠻夷。

雖然有軍閥,有割據,有地方勢力,但成氣候者無外乎聲稱自己繼承華夏大統,這進一步弱化了民族概念。


中國是和瑞士一樣的文明型國家

一個國家的高級階段,必然是拋棄狹隘的民族主義,轉而偏向文明主義

這個階段,我看只有中國是長時間完成的

其實瑞士90%以上的人都是德意志人

而且範圍很小

只是在歐洲那一群國家比較特殊而已


民族國家就是近代西方提出的概念,不應硬套我國,也不適應古代中國,古代中國很難以一個名詞統稱。

如果非要有個答案,那我國古代是多民族國家,不是單一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是西方概念指單一民族主體形成的國家,主要是封建時代末期向近代行政官僚體系過渡時期,古代中國一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二是行政官僚體系也很早。所以,應該稱呼為文明國家


很簡單,因為「民族」及「民族國家」的辭彙及概念,是西方近代以來的舶來品。

中國,與其說是民族國家,不如說是一種有容乃大的文明。它一直在強有力地吸收海內外的積極因素,你看看當今的中國就知道了。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還有哪個是堂堂華夏學不來、學不會、學不好的?

至於人種,華族一直在吸收周邊少數民族,從匈奴、突厥、鮮卑、女真(我是滿族),都漸漸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了。

所以,用西方概念強行解釋東方文明,很多情況下只能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


因為:

1.何謂「國家」?現代漢語概念和辭彙,古代可沒有;

2.何謂「民族」?現代漢語概念和辭彙,古代可沒有;

3.何謂「古代」?好吧,古代就算是公元1840年之前吧。

既然題目意思不明確,可以宣布題目是偽問題了吧?


對我們的國家來說,國土面積太大,民族的概念太小了,往小了說,住的近,信仰相同就可以叫一個民族,兩戶人家叫一個民族也不是不行,整體來看,還是要看所有人對這個國家認同,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概念


古代中國農業文明明顯優於周邊蠻族的游牧文明,具有超超超強同化能力的中國文化同化周邊各民族,於是各民族屬於古代中國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形成了多民族的統一國家。

各民族文化有所區別,但同屬於中華民族o&>_&(封建社會指封邦建國時期,其實在秦朝統一後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封建社會,而是後來郭沫若先生將整個古代中國判為了封建社會)


答:第一,關於「古代」的劃分。上面這個提問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古代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按照國內課本常識性的劃分,中國歷史分為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近代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即1840年)到新中國成立(即1949年)為止,在1840年之前即為古代。

然而,這個題目的古代,從民間理解來看,應該是春秋戰國以前的時代了。

第二,要認識什麼是民族國家。先看民族的概念——有兩種概念,一種是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一群人,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一個國家也可以有多個民族。另一種可以是以國度為區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單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沒有共同的語言或歷史來源的人群。現代同一個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個民族也可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語言;不同的民族也可逐步融合成新民族。

再看國家的概念:國家是由領土、民族、政權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是一定空間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第三,古代中國的概念:中國是在中華民族若干個不同民族長期歷史的融合過程中才出現的國家形式,在上古時代是沒有中國這個名詞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中國這個概念出現之前,大概就是上古時期吧,炎黃子孫還在不斷地融合的過程中,那個時期還是奴隸社會的前期,也是原始社會的後期,國家的概念還在進化之中,這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

第四,民族國家的概念:民族國家是國家在形成過程中,通過長期地進化而最終形成地、比較固定地有政權、有民族的陸海空全域範圍的空間概念和實體。

結論:本提問「為什麼主流輿論認為古代中國不是民族國家?「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沒有古代中國,就沒有國家;有了古代中國,就有了國家。而且所謂的」主流輿論「的說法極為不妥。

當然,如果你要以西方的觀點來討論這個問題,建議你讀一讀《社會契約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關於民族國家的論述,那是對西方民族國家的本質分析,基本上不適合我國。我讀過兩遍。

迄今為止,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優秀的民族!


那些人還是圖樣圖森破。。。

中國人之所以是這樣的封建是因為國內一般都能很順利地完成統一,再不濟也是個兩國。赤縣神州自古以來沒有第三個主要國家。歐洲那樣完全是國王太多誰也弄不倒誰不能殺功臣於是只能被迫放棄部分權利。修建工程是集權後的結果不是因素。沒有集權大不了就像中世紀那樣窮著唄。國家林立我國也不是沒有那時候,東周十六國就差不多;但終究會有個國家發展生產力掃凈八荒的。

之所以認為古代中國不是民族國家是因為中國自古就比較務實不去刻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徵以便因地制宜,國內所有的民族基本都融進了漢族。自然算作漢族國家。但這個說法是老外不懂漢語差距的鍋從口音差距上從東北走到廣東口音實際就是兩個民族,但這個不算。。。。。。看看歐美的德英語系我感覺八成他們差距就跟河北山東還有東北人差不多吧。。。

在認同上國內和外界不是一個環境。集權的環境下領導人能量過高一犯蠢國家垮掉就是分分鐘的時。。。於是維護高集權國家的持續時間必須有某種民間力量存在著去抗衡,在國君完蛋之時推翻之恢復秩序。而且在中國極端發達的思想體系下人並不需要進修什麼帝王學去管理國家,拉起優秀持久的領導班子很容易。於是各朝各代的老百姓就算對國家有認同感也只針對目前的領導班子,出了問題第一個反應不是去維護它而是毀掉它重新來過,這一點就足以把國家認同感打個負號。而且去掉這一點中國維繫社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過民間對官方不合理制度的抗衡去保持的所以要求反對派必須被社會承認。一小波老百姓時不時跟政府對著乾的社會可不是民族國家的特徵。

綜上,古代中國並不符合民族國家的概念。實際上,不符合外國對於國家的概念。(但中國確實存在著。。。)


推薦閱讀:

如何給孩子列一個書單?
有哪些關於紐約的精彩的書?
有什麼比較好的化學書籍推薦?
最讓你產生「相見恨晚」之感的一本書是什麼?為什麼?
有哪些哲學經典著作的某個中文翻譯版本值得推薦?

TAG:書籍推薦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 | 中西方文化差異 | 民族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