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會不會越學越孤僻?
12-30
有意願接觸佛學,本身性格偏內向,不愛抱團交際,如果學佛的話會不會越來越孤僻?
謝邀,分兩種情況:如果學的是北傳或者藏傳的話,應該不會越來越孤僻。如果學的是上座部的話,必然會導致越來越孤僻(至少在他人的眼中是這樣的)。上座部本身就倡導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獨處等,而且你自己在修止的過程中自己會發現,到一個階段時,你要不是不這麼做,水平根本無法更進一步。我以前也是個話嘮,在實踐上座部後,現在幾乎也都懶的廢話了,因為我漸漸的發現廢話的過患,廢話多了容易使心放逸,第二廢話多了容易不經意的傷害到別人。
我想應該提高與人處事的方法和技巧,當然這要在菩提心的指導下,而不是根據凡夫心喲!
就像 @離即離非 師兄說的一樣。
每周日在寺里上課,我中午都是和師兄們在餐館吃的。想想吧,我們一開就是好幾個包間,每個餐桌上真真什麼人都有啊。我年歲算是最小的了,因此甘願做個小透明,笑看大爺大媽們嗨(????)??
有的人喜歡神秘,總是談夢啟、感應、神鬼、福報、業障、許願、饒塔......
有的人面色正常,但是總怕自己生病,只讓別人談生的快樂,不讓別人談病的苦痛有的人樂忠於發、搶微信紅包,聲稱這樣能讓大家感染上正能量,然後大家掏出手機開始戳戳戳
有的人口若懸河,大談自己讀《楞嚴經》特別特別的殊勝!那意思就是乃們不要讀其他亂起八糟的經書了,就學咱楞嚴大法好(????)有的人一直不說話,然後突然冒出一句:「你們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不全。(? ??_??)?看我的!我把好多東西都糅合在一起,一念能念三小時!」意思就是乃們快誇我機智!我並不想評判這些的師兄行為。我的意思是佛門內外其實是相同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們一日沒有解脫,一日就要在這個「五濁惡世」翻滾。別忘了菩薩的發願:生生世世不舍眾生、常行聖道
所以啊,你遲早要學會應對一切,圓融地處理一切。孤僻者要學會開朗、外露者要學會內斂。貪愛者要學會釋然,淡泊者要學會熱忠。你可以守拙歸園田、也可以豪氣衝天去。你可以理解所有人,可以成為所有人。教皇保羅二世在他的著作《請走進希望》中肯定地說,根據佛教教義必須割斷與外部現實的聯繫,佛教對於世界上發生的一切越來越無所謂。他還將涅槃描述成一種對世界的「徹底的無所謂」。……歸因於缺乏對佛教的了解。涅槃與對世界無所謂其實正好相反,涅槃是對全體人的無線的同情、愛和悲天憫人。……可查閱一下佛教對暴力的看法,等等。
謝謝邀請。就我個人體會和對周圍師兄的觀察,不會越來越孤僻。
哈哈,我覺得深入學習的話,也無所謂自己是不是孤僻~能坦然面對自己的,世界的一切,直心面對~看學的哪個法門、所處階段及個人性格不同,其外在表現都是不同的。
有的學了後,與人為善,樂於幫助別人,不以瑣事與他人計較,促進了與人交往。
有人認為自己所修為最善,喋喋不休見人就勸別人加入自己,使人敬而遠之。又有人,處於法門深入階段,閑暇時間都是在思維深義,更顯孤獨,為法忘軀,這是自己選的道路,甘之如飴。又有人,周邊同學都是在說吃、穿、享受、升官發財,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道路註定是孤寂的,有時候也能碰到同走孤寂之路的夥伴。學佛,為的是更好的了解自己及他人,益處應該還是多一點。
取其善者而用之。
謝邀。孤僻不孤僻和學不學佛沒關係。想學就學。不想學也不過是無緣罷了。無需找理由。
修行人一般提倡少語止語
變得孤僻也不會吧。就是不愛說話。有段時間幾個朋友一起聊天,就聽著,腦袋裡沒有想法,也什麼都不說,不知道要說什麼。
學開車會不會越學越胖?有意願學習駕駛,本身性格偏懶,不愛運動,如果學開車的話會不會越來越胖?
學佛不會使人孤僻成性的。修行人首先要發菩提心,什麼菩提心呢,就是成佛度眾生的心。如果一個孤僻起來,怎麼度眾生啊?不能生起菩提心,就不是正確修行佛法了。如果修行人能夠如法修行,心中承載著佛的正知正見,就是性格再內向,也會消除這種習氣,廣宣流布,弘揚佛法,度化眾生。
有會,也不會。學的孤僻、自大都有,看你怎麼學了!學教理如天台唯識三論賢首的容易自大,但深入幾年就會去除。若是學的孤僻要注意點,身體會吃不住,易犯錯誤!
會讓你快樂
你好好看看南懷瑾前輩的《金剛經說什麼》,你是自己瞎想出的佛,不是真正的佛法!
不會。
佛門居士,很榮幸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謝謝。
不管是中國的儒釋道,還是國外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些所講的核心東西都差不多。1,熱愛我們的生活(包括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2,感恩(對身邊一切的事物感恩,無論好壞,比如,如果樓主您不發布這個帖子,那麼我就不可能看到這個帖子,更加不可能看到其他人的答案,)3,自省(反思自己當天的事情,為什麼要自省,因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尊重自然法則,如果當天我們違背了自然法則中的事情(損人利己),那麼請你自己反省吧,請看第五點)。4,謙虛(慾望太多,必須謙卑)5,利他(我們每個人都有心魔(慾望)常常因為慾望而做出傷害他人的事,如果我們的思想都是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那麼我們自私的心怎麼會想起自己呢?(建議從布施開始做起,比如 自己捨不得的東西 送給他人,捐獻給他人))6,樂觀。。總結一下,信仰很重要,我這裡說的信仰並不是宗教,而是個人志向。推薦閱讀:
※假學佛的人一般都是怎樣的?
※何為佛法?學佛到底真正學什麼?
※吃素與學佛有必然的聯繫嗎?
※如何說服家人同意我吃素?
※圓覺經中的妙覺圓照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