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徒弟?

當下在帶幾個徒弟。

在腦袋裡面打轉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八個字。但是實操起來發現很難,還沒完全理清頭緒,一方面和工作相關的技術層面的知識和工作習慣我比較篤定怎麼去教,但另一方面還是遇到了點問題沒很好解決或者思考清楚:

1、徒弟A:學習的內驅力不足,總是我在鞭策,而不能自己很好地主動去學東西,因此在時間規劃和安排上也就達不到既定目標——由於有血緣關係,也就木有辦法了,儘管當師父的倒貼上去暫時也只能忍了。

2、徒弟B:人很聰明,知識結構的基礎不錯,學東西也很快。問題在於看不到那種因資源稀缺而展現出來的渴望——這讓我擔心會存在主動澆灌效果不好的問題,就如同土壤裡面的水多了,植物的根就扎得不深,有些植物就因此比較孱弱。

當年領導帶我的時候是帶得比較好的。沒有教我什麼技術層面的東西,但是給我很多做事的機會;背負了可能是自己加給自己的不能犯錯的壓力,所以必須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觀察和思考這個事情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必須快速學習掌握能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的知識,於是過程中也算學到了不少東西。而那時我和其他更缺乏學習資源的朋友,一旦有學習機會,眼睛會發亮。——相比之下,我覺得,以徒弟B為例,公司賦予的資源太多,給人的感覺不那麼當回事兒。

目前我的策略還是給予充足的澆灌,至少低層級的目標可以保證。

不知道大家對於帶徒弟有沒有什麼好的心得可以分享?


我曾經當徒弟,我部門經理相當於師傅給我的任務都很高。

當時我剛進公司不久,連公司同事都沒搞清楚,師傅大人直接讓我寫每周日報,盤後感想。寫得好不好無關緊要,要求發表到我的blog上,她每天會看。

我當時心裡無限惆悵,從小沒寫過日記的要天天寫這些東西。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正常工作打雜之餘堅持寫了兩個多月。

有一天,師傅說漸入佳境,不錯。呵呵,以後再出周結和月報。周結月報寫得好我會給你獎金。

瞬間石化,獎金是小事,當時公司大牛寫周報至少2000字,月報至少5000字還多圖。我那貧瘠的文字都哭泣了。

又堅持日報盤後周結月報全完成兩個多月,師傅沒給過我獎金,我寫的周結月報也沒出現在大庭廣眾,全發我那每天瀏覽量不超過10的blog了。

半年後師傅問我,這個**的月報你覺得如何?我以行業術語言簡意賅的只說了十來個字。師傅就說以後那些東西你愛寫就寫,不愛寫就不用寫了,你已經入門了。

確實,我當時發現我已經有點門道了。

現在再讓我寫我是一個字也難寫出了。

雖然我後來辭職了,但是還是很感謝師傅的:她至始至終沒把我當一個弱者看待

結論吧,就是,兒子不能當親的養,徒弟不能當小孩帶。你把徒弟當多大本事的人,他才可能成為多大本事的人。


我主要是來吐槽的。

我長年處於激烈競爭的企業環境,周圍大部分資源的獲取都得經歷不同規模的搏殺,很難想像您「帶徒弟」這個略顯悠閑的傳承方式。

財務可以說是國內最艱苦的職業之一:狼多肉少,寸土寸金。為了取得良好的實習機會,很多應屆生寧願不拿工資進企業實習。所以,充分競爭的企業財務裡頭A是不存在的。即時存在也會被人很快的挖坑埋了。萬一要是有背景的過來,我一般都會利用職權把TA噁心走。要麼進來後發現是類型A,直接退回HR。

帶徒弟的目的對我而言很功利。就是你必須有用,能帶出來,那才值得花時間。帶出徒弟,必須使我的績效有所提升,否則有時間還不如自個兒玩兒。
職場上,我們都不是朋友,更不是親戚。受委屈了想不通了可以找領導談心,但是領導不包治百病。因為領導也是人,也需要買房買車需要拍女子需要蠅營狗苟。這個時時應該在宣導,剔除新人的依賴性。

現實中,我帶新人(不叫徒弟)都是幾個幾個的帶。目的是為整個團隊做不同梯次的儲備。一般還會有如下幾個經常性動作:

1.談人生,明確他們入企業的動機,第一時間剔除a。
以後一周一次談人生的內容其實就是不斷提醒他們玩命,企業不等人。同時會很直白的點出他們在職場上犯的錯誤(非專業領悟),譬如如何問問題,如何得到各部門的支持,矛盾糾紛的處理,細到提交表格的格式,著裝言談我都會提到。
財務其實也是企業的支持部門,許多工作都要其他部門的配合。非專業性的要點很難一次性全帶出來,日常中我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出問題,碰釘子,哭鼻子而無動於衷。等他們來求助了才出面擺平。一直攢到周一的座談才直接指出。孩子們一方面很快明白社會的無情,另一方面也會對自己領導越來越有信心:跟著他,有肉吃!依賴性不能有,但領導可以信。
一般三個月左右時間,能完成職場上新人到「舊人」的轉換。而且一個個的工作理念,行為準則價值觀都能趨同。融入團隊,洗腦成功後灌輸專業知識就很容易了。

2.專業指導。每個人知識結構不同,當然也就因崗選材,因材施教。

對專業侵略性不強的新人,會先把所有知識給ta灌一遍,讓ta雲里霧裡,嚇出尿來。然後告訴ta,其實我知道你不願多吃苦,你只是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沒問題,只要把某某方面學好就足夠了。然後ta學有止境努力奮鬥,我老懷大慰。

對於侵略性強的,就簡單了,直接按崗位層次列出要求,你要達到什麼效果,老子就幫你升職加薪迎娶白美富……他自己就會去專研,你只要在關鍵時刻提點一下就行。

具體知識指導的時候,一般第一次會非常耐心細緻手把手的教會,從原理到實際,過去現在未來都涉及,不藏私。要求他們把自己心得寫下來,每次碰到陌生業務是首先查本子。凡不查本子就發問的必教育之。

每月末把自己工作的知識點總結上來,空話套話的不要。通過總結,能發現作者的進度和狀態。

敢於給他們安排力所不能及的任務。一邊做一邊學習這樣才快。不用擔心出問題,安排這種任務的時候必然會另外安排老手暗中盯著,事後複核。另外,重要事項領導也會偷偷盯著。

半年吧,用上面的手段能複製出一支拉出能打,打了能勝的團隊來。畢竟,我們這個行業,只需不要臉,多做幾次就好了。

大概想起就這些。其實我應該匿名才好的呵呵


因材施教的確很難,當時我帶一個就已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我教的是編程,按照那種節操很高的方法來做,從大一教到畢業。後來發現國內某狼掌企業節操太低,徒弟一直做到了團隊里的中流砥柱,也仍然跟同事格格不入…

正因為如此,我現在已經不收徒弟了,除非給我很多錢,啊哈哈哈


首先,我明確一點,是你們要學,我才帶你們,如果你不學,那是你自己的事。

其次,提綱挈領,首先講最重要的準則。所有的業務都要體現這些最重要的準則。這是業務的架子。

三,如果做得好,我再教實用快捷的細節和方法。如果做得不好,那我寧可你慢一點,先不犯錯,但你所有的業務操作必須體現我要求的準則。

四 區分徒弟。做得不好,繼續貫徹準則,用準則和業務維繫。如果做得再好,就談他的職業發展未來和方法。以及做人做事的大技巧。言傳身教,用感情來維繫。


不用糾結那麼多,只要達到基本的水平要求,人跟人的差別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對人下任務,對事出教程,一句話夠了。

帶了人沒有留下幾個PPT等於白費勁,留下教程就可以交給別人一帶帶一窩。曾經在本部門的溝通活動里做了個PPT,後來好幾個部門一起用來培訓。


確定目標,然後盡量放手給他去做,管時間,管產出物,盡量不管細節,如果有郵件禮儀或代碼規範等,那麼提前教一教,新人可以犯錯,也可以打破一些思維定勢的僵局,唯一不能容忍的是欺騙。

給開放的環境,歡迎他打擾指導人。

有文檔給文檔,沒成熟文檔帶他做一遍,並幫助他記錄,讓他負責形成文檔。

如果遇到問題來問,或產出物不妥,帶著改,不要自己改好再回給他(甚至不反饋),否則他不知道哪裡改了,思路是什麼。

自我成長這種事,不是指導人的責任,但是B不如你hungry,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發展前景,所以面對過多的資源無從下手,那麼幫他做職涯規劃,就是指導人能做的了。

如果缺少資源上的支持,那是指導人的責任,一定要給積極地搞定。

換位思考,他不想加班就不加班,可以問打算如何安排這項任務,但是不要問那你下班了幹嘛去。

對於不懂得主動幹活的人,更重要的事當然不會有他的份了,那就打打雜吧,比如你的A。


1、公司的管理理念、文化你認同嗎?答案是肯定的,進入第二步。——得到公司的支持

2、你的管理理念徒弟認同嗎?答案是肯定的,進入第三步。——得到徒弟的支持

3、徒弟是否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答案是肯定的,進入第四步;——良木還是朽木?

4、先從工作方法入手,從最簡單的開始,不斷反覆訓練,導入的很順利,進入第五步;——同樣情況下,掌握了方法,事半功倍哦~

5、技能一類,很容易攻克,在滿足前四項的基礎上,多學多練就好!

往往到最後你會發現,彼此認同、職業素養過關,工作方法相通,是培養好一個徒弟的前提。同樣的,徒弟有沒有培養好,你可以從前面四點中找到答案。


1.首先對於帶新人,我更希望叫引導新人,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需要給他說明了,其他的,給他安排工作,讓他去做做看比較好。

2.放心他,新人會犯錯,但是老人也不是從這些錯誤中才慢慢成長的嗎?允許犯錯,不允許同樣的錯誤犯兩次以上。

3.了解他們的想法,如果這個人只是想混混日子,確實很難帶出來,抓住他的需求,誘導。譬如他想要有個不錯的薪水,告訴他,怎麼樣才能有一個不錯的薪水。

4.真心的對新人,耐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他一定會很感謝你這一點的。一些東西不要理所當然的想他肯定會啊,對說的專業術語,工作的具體步驟,手把手帶一遍。

5.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也要教的。

想到這麼多,慢慢來。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沒帶過徒弟,不過被師傅(導師)帶過,他告訴我就是「看圖紙、看規範,不懂再問我「。幾個月過後,我就慶幸之前放在心裡的那麼弱智的問題沒問導師,當我認真的看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那些問題完全源於自己的弱智和不認真!再過個幾年估計我也會帶了,我依然會告訴他「看圖紙、看規範,不懂再問我」


說一下我老闆是怎麼帶我的。
老闆丟給我一個很大的任務,自己定計劃然後自己去做,中間過程郵件抄送給他。
如果有問題,他會幫我指出來。如果他看我快搞不定了,就幫我一把。
然後最後事兒成了,讓我去做一下總結和心得。
別的老員工他可能說你要完成多少多少的目標,但是對我確是自己定目標自己去實現。
然後很多事,他看到我撞了南牆,他就說撞一下你才知道那樣不行。我不能一開始就教給你正確的。這樣你永遠長不大。
最後就是,老闆會給很多機會,大的小的,正如上面說的,你把徒弟當孩子,他永遠是個孩子。
以上。

更新,老闆非常smart,也很努力,會灌輸一些高層次的東西,比如做事標準化流程話,長遠考慮,好像他會告訴我一些框架,但是箇中滋味需要自己去填充去感受。

最後,他會讓我做一些事,會幫我在更高級的mgr前面誇我。作為一個女孩子漂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非常非常感激我老闆,像良師,像長輩,當然也是我老闆。這又有精神崇拜在裡面了。


既教做人

又教技能

既是老師

又是朋友


你們真好…我剛進公司當徒弟的時候,因為老闆垂青,外加第一天帶我的時候師傅自己當時位置不穩,從第一天開始就處處為難我,什麼都不教,只當苦力用(只給做大量簡單重複勞動),然後去報告說我做得慢…問也不說,直接說這個你不用知道/自己上網搜/好好看資料(問的都不是可以直接查到的東西的情況下)。甚至於要求我背大量無用數據…背不出就告狀…

後期我自己有點入門了,再去問她,就努力把水攪渾…力爭把一個簡單問題說得無比複雜…

你們摺疊吧…


第一條,裝糊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的就是這個。很多時候徒弟要麼不聰明很忠誠,要麼不忠實很聰明,又聰明又忠實的又絕對有多種毛病。於是首先你要學會裝糊塗,包容徒弟的很多缺陷,包括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等,不然沒等教你就心灰了。

第二條,多示範。無論是技能還是言行,你要做的最多的不是手把手教。而是先言,後行,最後才是教,讓他看你是這麼對待工作的。這個潛移默化過程中,無論對職業技能還是對啟發引導都有極其重要作用。示範可比你按著他絮叨強的多。

第三條,少干涉。生活上少干涉除非他往黑處走,這樣才能維護師徒之情。工作上安排了說了標準就少干涉,讓他自己實踐,更別怕他犯錯,只要犯的錯不會砸了鍋你兜不住,就放手讓他試,讓他鬧。很多技能不吃虧是學不到的,錯一次吃一次虧,甚至比你教幾年強。

做培訓行業和管理多年,無數經驗教訓,帶出來的最好的目前還有聯繫的徒弟,就是我包容多,示範多,干涉少的。

那些費盡心力指導,各種回護,各種說教絮叨的。要麼成不了氣候,要麼不歡而散,要麼,早不搭理我的提攜之情了。


不論是作為師傅或徒弟,我總是關注對方的優點,忽略對方的確點!


我來說些反面例子吧。

我比較年輕,沒帶過徒弟,只當過徒弟。

有的師傅帶我時候騙我說會讓我升職好讓我給他賣命,有的師傅騙我說要跟我做一輩子的朋友讓我給他背黑鍋,有的師傅還想騙色呢

呵呵還真把我當傻子了

女師傅有的靠關係進來,工作多年不過是個小領導,連中層都不算,啥都不懂瞎指揮,她領導給她派活她自己不會就往下派,一問三不知,有問題就發脾氣。

當然也不是沒有認認真真教我不少東西的好師傅。


先看人品,再看人品,其次看人品,

今天我朋友對我說了一句話,帶會一個徒弟,瞎了一隻眼睛。好吧,我現在只有一隻眼睛了。


買過某電影雜誌出的典藏光碟,200多,騙錢的

買過電子遊戲、電腦遊戲志很多期,很多合訂本,典藏本,特刊之類,都是編輯傾力傾情推薦,都是騙錢的

買過多期程序員雜誌,自己不會編程,雜誌不錯,但對我來說是浪費

買過一些社科、科普、哲學史方面的舊書,都看不下去

豆漿機、酸奶機都用的不太多

買過一些淘寶上的衣服,材質非常差,直接做抹布

買過一些衣服,不合身,自己穿的不好看,為了不浪費,送人

家裡買過按摩器,用的不多

有些衣服買了雖然常穿,但還是覺得這種衣服是暴利,覺得被宰了

過去97、98年時,家裡因為要照顧老人,在家庭電話最貴的時裝了電話,5、6千,結果沒派上用場,還被照顧的老人惡意冤枉,忘恩負義,工薪階層裝個電話多不容易,後悔裝那麼早

買了些體育用品,用的少,或者不用了,有些應該以後還會繼續用,也有些後悔

想想還是花了不少冤枉錢,工薪家庭啊。。。哎。。。該怎麼補救後悔呢,能搞二手交換嗎


我的師傅瞧不起我們這些菜鳥,覺得我們只能扮演一個信使一樣的角色,想讓你變小雞你就得變小雞,想讓你變龍蝦就得變龍蝦。而他是高高在上的痛苦女王,動不動就給你一個尖叫。但老闆呢又覺得我們應屆生是火槍一樣的角色,發育好了就能獨擋一面。於是好戲上演了,遊戲一開始,痛苦女王就說,"你不是牛逼嗎?來,我給你個吃樹,去給我把肉山打了!"


取長補短,根據每個人的不足制定相應的計劃,知道如何去鞭策他們,現在人都不喜歡聽大道理,只有實施下去才是最有效的


給個失敗的例子:

親戚那類的就不要帶了, 關係扯不清, 還不好給壓力, 別人小孩學懶了沒準還得怪你.

帶過一個老闆的侄子跟單位同事的親戚, 犯了錯還不敢照臉罵, 委婉又起不到批評的作用; 工作壓力不敢加太大, 進度落後了催也催不上勁; 教不會了還得耐心教, 各種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費得勁還不如自己來.

最好的方式還是給壓力, 沒壓力沒動力.

曾經有個小姑娘帶得挺舒服, 會來事~ 自己也肯琢磨, 不會了才吧吧的過來求助, 這時候再跟她說怎麼辦效率最高, 因為她自己惦記這事, 自己也做過嘗試, 你需要做的事只是和她再一起分析一遍, 提個建議, 把你的思路說給他; 他自己再去嘗試, 效果更好 ---- 就是帶著興趣和疑問學!

一樓提的徒弟的知識結構是基礎, 因為你不能跟一個剛學高中數學的人講微積分. 這之間差的那個知識結構還得先給他補上才能再講微積分.(前邊那個同事的親戚就是知識結構沒有, 鬼知道他為什麼從 銷售轉到軟體外包! 沒基礎腦筋還死板, 不能給複雜的工作, 給了複雜一點點的他自己都不知道做出來是神馬! 天天加班給他擦屁股!)


推薦閱讀:

在國企上班,人際關係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忌諱給朋友送什麼?
下屬請假偷偷面試,管理者應當如何處理?
領導提攜後,該不該送禮以示感激之情?
女生公開場合那些小習慣或者壞毛病會讓人討厭?

TAG:教育 | 管理 | 職場 | 團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