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猶太教有那些區別和相同點?


一、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簡明關係圖

二、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主要區別

註:彌賽亞(希伯萊語)就是基督(希臘語),意思是「救世主」。

註:伊斯蘭教的觀點是:穆罕默德不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而是正道的復興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啟示而傳播伊斯蘭教

三、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即指基督新教)的主要區別


首先,這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寫的文章,本文作者不相信任何宗教。

我們先從《聖經》中最著名的篇章《出埃及記》講起。《出埃及記》是《聖經》《舊約》中的第二章,第一章是《創世記》。《出》主要記載了希伯來人先知「摩西」在「神」的指引下,率領其同胞從埃及出逃,最終返回今天的以色列境內的故事。

  摩西製造了一個神,並創立了以該神為唯一信仰的教,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希伯來人後來建立了猶太王國,猶太人是希伯來人的後裔,這個一神教現在就叫做「猶太教」,他們的核心典籍叫「塔納赫」,既「猶太教聖經」或者「希伯來聖經」。至於希伯來人的這個神的名字,因為它極其尊貴,所以是不能隨便讀出來的,人們平時說話時用「我的主」來替代。而文獻上的記載也只寫四個輔音,沒有母音,只有重要的祭司在重大的宗教儀式上才會讀出來。因此這個神到底叫什麼名字,早已失傳。

摩西死了1200多年後,一個叫「耶穌」的猶太人改良了猶太教,他自稱神之子,並宣稱,神不只保佑猶太人,也可以保佑所有的人。「耶穌」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神的拯救」,是當時希伯來人中常見的一個名字,類似於我們的「李建國」、「王建軍」之類的。耶穌的理念與傳統猶太教教義衝突,於是他的教就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了。猶太教中,有一個概念叫「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指被聖膏塗在頭上的人,他是神選中的人,將引領一個和諧社會的到來,引申為救世主。耶穌的信徒認為,耶穌就是彌賽亞。希臘語意譯了「受膏者」這個詞,拉丁語又意譯了希臘語,漢語音譯為「基督」。所以耶穌創立的這個教就叫「基督教」。基督教迅速傳遍了歐洲,歐洲人在讀他們的「神」的時候,把希伯來文獻中的四個輔音拉丁化了,既YHWH,但沒有母音依舊讀不出來,所以就把希伯來語中「我的主」這個詞的母音借來,讀成了類似YaHoWaH,既「耶和華」。利瑪竇來中國傳教時,以中國特色的詞語「上帝」來翻譯耶和華,可能他覺得這樣比較接地氣,利於傳教。所以中國人稱基督教的耶和華為「上帝」。

  耶穌死了600多年後,阿拉伯半島的一個原住民「默罕默德」綜合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理念,自創了信奉「安拉」的一神教,「安拉」就是阿拉伯語中「神」加上定冠詞的音譯。中國穆斯林尊稱「安拉」為真主,它保佑所有信奉自己的人。該教被稱之為「平和」或「順從」,漢語音譯為「伊斯蘭」,其信徒被稱之為「追隨者」,漢語音譯為「穆斯林」。伊斯蘭教的安拉,基督教的耶和華以及猶太教的YHWH其實是同一個神,有且只有一個,在信徒們看來世間沒有別的神。

  所以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脫胎於猶太教的。但是,由於猶太教的YHWH只保佑猶太人,而其他兩教的神保佑所有信眾,故而其他兩教發展迅速,而猶太教則難免小眾。既然三教同源,那麼他們的世界觀也是差不多的,簡單的說,就是——世界上有唯一的一個神,他保佑著信仰他的人(在猶太教來看只保佑猶太人),並且會派出先知向世人傳頌自己的法則和恩德,最終,世界末日將來臨,所有的人將復活,神會進行末日審判,信仰神的、按神的指示去做的人將上天堂,不信神的、違背神的旨意的人將下地獄。這就是所謂的「天啟宗教」、「末日宗教」。所謂天啟,是指神啟發了某位先知,先知向世人傳教;所謂末日,就是末日審判。而東方的佛教則不同,世人皆可覺悟為佛,天道輪迴,沒有世界末日,日日都是好日。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信奉著同樣的神,那為什麼還會有矛盾呢?主要是對「先知」的理解不同。說白了,世上沒有神,只有先知,名義上,先知傳達神的旨意,實際上,先知塑造神。先知想說什麼,神當然就說什麼,所以,先知的地位就是人的利益。

  我們來看看先知的不同。

  猶太教《聖經》的說法:

  YHWH創造了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他們的後代逐漸墮落,於是YHWH要掀起滔天洪水以懲罰他們。但它挑選了善良的「諾亞」一家保存世間生物,於是就有了諾亞方舟。諾亞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閃」、「含」和「雅弗」,含是非洲人的祖先(指埃及人和其他北非民族,非黑人,估計編這個故事的人當時還沒怎麼見過黑人,更別提黃種人了),雅弗是歐洲人的祖先,所以歐洲白人又叫雅利安人。我們主要來說說閃——閃的子孫中,有一個人叫「亞伯拉罕」,他的妻子不孕,於是他納了一名埃及女子為妾,生了一個兒子叫「以實瑪利」。而後,YHWH顯靈,亞伯拉罕在100歲的時候與正妻生了一個兒子,叫「以撒」。因為繼承權的問題,亞伯拉罕把以實瑪利和他的埃及媽媽趕到了東方去,而後以實瑪利獨自發展,終成一個龐大的民族。而以撒生下一對雙胞胎,叫「以掃」和「雅各」。以掃是「以東人」的祖先,大概就是今天以色列東面的許多民族。而雅各在與天使摔跤後,被神賜名為「以色列」,意思是「與天使搏鬥的人」。雅各,也就是以色列,就是希伯來人的祖先,也就是今天猶太人的祖先。摩西,是雅各的直系後裔,他率領希伯來人出埃及,把YHWH的教誨帶給希伯來人。如今,猶太教徒等待著救世主「彌賽亞」的來臨以及最後的末日審判。

  基督教《聖經》的說法:

  在耶穌誕生以前,基督教的說法和猶太教的說法是一樣的。所以基督教《聖經》中的《舊約》和猶太教的聖經是一樣的。耶穌之後的事,基督教《聖經》中就是《新約》記載的內容,猶太教是不承認的。猶太教認為耶穌是一個「褻瀆者」,他居然自稱神之子,離經叛道,連先知都算不上,更不是「彌賽亞」。但基督教認為耶穌就是「彌賽亞」,彌賽亞都出現了,猶太人居然不認賬!而且,猶太人「猶大」還出賣了耶穌,所以基督徒不喜歡猶太人。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吐槽一句,別說猶大了,耶穌也是猶太人啊!別說耶穌了,處死耶穌的也是猶太人啊!這個事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叫耶穌的猶太人自稱是神的兒子,猶太人覺得他太離譜,然後把他給殺了,這完全是猶太人自己的事情。沒想到耶穌積累了一大群外國粉絲,最後猶太人自己遭殃了。基督教逐漸發展,最後形成了一個三位一體的理論,既「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這個理論玄乎又玄,其實沒什麼道理可講。之所以出現這種說法,是因為人們對耶和華的崇拜已經分化,有人崇拜耶穌,既聖子;有人覺得耶穌是耶和華之子,那麼耶和華就是耶穌的父親,所以崇拜聖父;有人覺得耶和華是無形無相的存在,崇拜聖靈……這樣下去就亂套了。所以基督教領袖們開了很多次會議,最後定下來,「聖父聖子聖靈」都是耶和華的一面,他們互相不同,但都是耶和華。簡單的說,就是胡編亂造,前後矛盾,實在編不下去了,乾脆就都統一起來吧。歷史上,曾經有很多信徒因為反對三位一體而被教會殺害。

  伊斯蘭教《古蘭經》的說法:

  安拉創造了人類始祖「阿丹」(亞當)與「哈娃」(夏娃)。他們的後代逐漸墮落,於是安拉要掀起滔天洪水以懲罰他們。但它挑選了善良的「努哈」(諾亞)一家保存世間生物,於是就有了努哈方舟。努哈的子孫中,有一個人叫「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人,他的妻子不孕,於是他納了一名埃及女子為妾,生了一個兒子叫「易司馬儀」(以實瑪利)。而後,安拉顯靈,亞伯拉罕在100歲的時候與正妻生了一個兒子,叫「易司哈格」(以撒)。因為繼承權的問題,亞伯拉罕把易司馬儀和他的埃及媽媽趕到了東方去了,易司馬儀就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而易司哈格生下一對雙胞胎,叫「以掃」和「葉爾孤白」(雅各)。以掃是「以東人」的祖先,大概就是今天以色列東面的許多民族。葉爾孤白是希伯來人,也就是猶太人的祖先。葉爾孤白的子孫「穆薩」(摩西)及「爾撒」(耶穌)都是先知,但絕非神,而是普通的人。真主最後的一個先知叫默罕默德,他是封印先知,默罕默德之後,沒有先知,但默罕默德也是普通人,並非神。

  下面我們逐條分析一下:

  對待神:猶太教稱YHWH;基督教稱耶和華(其中天主教稱為雅威),伊斯蘭教稱安拉,但他們都是一個神,世間唯一的神。

  對待諾亞(努哈):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耶和華拯救了諾亞一家,但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沒有拯救努哈的一個兒子,該子被淹死了。同時《古蘭經》里也沒記載努哈兒子的名字。

  對待以實瑪利(易司馬儀):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以實瑪利被亞伯拉罕趕到東方後,自己發展為一個大族,但沒有提他的後代是誰;伊斯蘭教認為易司馬儀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對待雅各(葉爾孤白):三教都認為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所以伊斯蘭教認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的祖先,既亞伯拉罕,猶太教和基督教對這個問題未置可否,但是按照《聖經》中的說法,人類的祖先都是亞當,再說近一點兒,也都是諾亞。

  對待摩西(穆薩):猶太教認為摩西是最偉大的先知,而基督教認為摩西是偉大的先知,但地位遠沒有之後的耶穌高。伊斯蘭教認為穆薩是一位重要的先知,伊斯蘭教有五大先知,既努哈(諾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及默罕默德。

  對待耶穌(爾撒):猶太教認為耶穌是一個褻瀆神靈者,死有餘辜;而基督教認為耶穌是最偉大的先知,是聖子,是耶和華的一個「位格」,崇拜耶穌既相當於崇拜耶和華。伊斯蘭教認為爾撒是一位重要的先知,但絕非真主的兒子,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對待默罕默德:猶太教有一小部分人承認默罕默德,認為他是阿拉伯人的一個先知,為彌賽亞幫助阿拉伯人,但大多數人不承認默罕默德;基督教完全不承認默罕默德。伊斯蘭教認為默罕默德是封印先知,是最後的先知。

  對待三位一體: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認為神是惟一的神,不承認有什麼三位一體。基督教認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

  說到這裡,大家大概明白了,這三個宗教什麼怎麼回事。我來用簡單通俗的語言總結一下:

  希伯來人在埃及過的太苦了,一個叫摩西的智者編造出一個神來(或者總結前人經驗歸納出一個神來),把希伯來人統一在一起,最終返回今天的以色列境內,但是摩西的神只保佑猶太人。後來有一個叫耶穌的猶太人,也許是沽名釣譽,也許是真心想發展猶太教,也許是有著淳樸的人本思想,總之他把猶太人的神升格為所有人的神,並自稱神之子。猶太人忍無可忍,把耶穌給殺了。但耶穌的門徒繼續傳教,最終發展為基督教。後來一個叫默罕默德的阿拉伯人基本上照抄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故事,聲稱自己是神最後的一位先知,開創了伊斯蘭教。

  我自認為客觀的評價——三大宗教中,猶太教是最為野蠻、原始、落後的,但也是唯一有獨創性的,也是最早的。基督教把猶太教升級為一個普世宗教,混淆了很多概念,無法自圓其說,以至於陷入混亂和分裂,但其經過多次改革,已經非常人性化,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最大。伊斯蘭教雖然誕生最晚,但在誕生初期是最光明正義的, 它不認為人類有原罪,不搞任何個人崇拜,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也沒有任何民族歧視,但其逐漸被某些當權者異化,被阿拉伯一些原始習俗所復辟,也沒能做到與時俱進,以至於今日竟成了恐怖主義的代名詞。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是同根同源的一神教,它們都信奉和崇拜同一個主宰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造物主。對這同一造物主,猶太教稱阿特乃,不願直呼耶和華,他們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稱彌賽亞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們的先知是耶穌;伊斯蘭教稱安拉或真主,他們的先知是穆罕默德。三教都有自己的經典,猶太教的經典是《舊約》,即《討拉特》,希伯來文;基督教的經典是《新約》,即《引之勒》,拉丁文;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古蘭經》,或曰《可蘭經》,阿拉伯文。猶太教約產生於公元前十四世紀;基督教約產生於公元一世紀;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七世紀初。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亞伯拉罕(伊斯蘭教稱易卜拉欣),首傳猶太教的是摩西(意為水中撈出的人,伊斯蘭教稱穆撒),他是三大一神教的首傳者,所以猶太教被稱為世界一神教之母。公元一世紀,從猶太教中分出的一個支系,耶穌是基督教始傳者。《聖經》直接預言了默罕默德的出現,他接受安拉的啟示,開始傳播伊斯蘭教。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皆發祥於中東的閃族,閃族全名是閃米特人(Semites),亦稱塞姆人(Semu)。這個名字出自《舊約全書·創世紀》所載傳說,稱其為諾亞長子閃(即Shemu 「歇姆」)的後裔。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語言明顯地分為東、西兩大支。東閃米特人生活在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北部,阿卡特語,在與蘇美爾人接觸中吸收、融化了對方的語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按現代分類法,此支稱「閃米特北支」。西閃米特人又分三個分支:西北支(現稱閃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為阿摩里特人、迦南人、烏加里特人,約在公元前二千年後,有跳尼基人、猶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亞奧迪人等。中支(現稱閃米特南中支)約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為利希亞尼特人、薩姆德人等,隨後統一共稱阿拉伯人。

七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開始了閃米特人的一次大遷移。現分布在埃及、蘇丹、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伊拉克、沙特、敘利亞、葉門、突尼西亞、黎巴嫩、約旦、利比亞、科威特等國,按方言、歷史、文化傳統和地域可分為47個民族。南支(現稱閃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島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馬閃人、薩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於七世紀越過紅海到達非洲之角,今衣索比亞閃米特各族的祖先。馬赫里人等就屬這支。從這些記述看,阿拉伯半島,可能是閃族的搖籃,閃族在這個地方成長之後,遷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區(即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約旦),後來就成為歷史上的巴比倫人、亞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說阿拉伯半島是純粹的閃族文化的發源地,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現在還有兩種生存著的民族,可以代表閃族,一種是阿拉比亞人,另一種是猶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徵方面,阿拉比亞人所保存的閃族特徵,比猶太人要豐富得多,據此可知創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來人(即猶太民族的人),首傳伊斯蘭教的古來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閃米特人的後裔。

猶太人,即古稱希伯來人,原是閃族的一支,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公元前2000多年,從阿拉伯半島南部遷到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定居,和美索爾人共同創造了兩河流域文化。公元前十八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統一了兩河流域,國王漢漠拉比強迫被征服民族信仰他的部落神「馬爾都克」,不服從者受懲罰,或當奴隸。希伯來人不願放棄他們的信仰,遂在亞伯蘭的領導下,離開吾耳城,來到了迦南的南部定居下來。公元前2000年,有一個來自海上民族叫非利士丁的人侵人迦南,改迦南為巴勒斯坦。有一天亞伯蘭說:耶和華顯靈,命他改名亞伯拉罕(意為萬靈之父)。亞伯拉罕向人們宣傳說「萬能的神主」耶和華已和我們定下了聖約,凡希伯來的男嬰兒,生下第八天都必須受割禮。從此,亞伯拉罕創傳了在當時還較模糊的一神信仰,崇奉耶和華為唯一神。所以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謂亞伯拉罕是造物主派到人間傳播一神教的一位使者受到崇敬。據說亞伯拉罕活了175歲,死後葬於迦南的希伯倫的家族墓地麥比拉山洞裡。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生了一對雙生,以掃為兄,雅戈為弟。雅戈生12子(就是後來以色列十二支部落)。因雅戈與神摔教取勝,故雅戈改名為以色列(其意是與神摔過教的人),因此,猶太人又稱以色列人。雅戈為以色列領袖,據記載公元前1730年,因迦南發生了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雅戈遂率族人逃荒到埃及尼羅河定居。

希伯來人在埃及歌珊地區生活了四百多年。因埃及十九世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前1317一前1251)對希伯來人進行奴役和迫害,規定凡希伯來人生下男孩必須溺死。摩西是希伯來人的兒子,其母怕摩西被溺死,遂將其裝在一個木匣中,放入尼羅河,被宮廷皇后撈出收為養子。摩西知道其身世後,曾因一希伯來人受埃及人欺凌而刺死一埃及人,便暴露了自己身份,法老四處抓他,他就逃出埃及住在米甸40年。當摩西80歲時,他隱名到埃及求法老釋放希伯來人,經過多次求情,法老准許希伯來人為自由人。約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希伯來人在摩西領導下,逃出埃及,來到西奈曠野暫住下來,並組織設立各級長官分管日常事務。有一次,摩西獨自登上西奈山,在那裡戒食默修,一連呆了四十晝夜,山下的希伯來人不見摩西下山,以為遭到不幸,思想發生混亂,對耶和華的信仰也動搖了,又崇拜偶像。摩西下山後,見此情形,十分惱火。摩西聲稱耶和華在西奈山上授給他十條戒律,要求希伯來人,時時事事都必須遵照這十條戒律。這十條戒律就是《舊約》中著名的「摩西十戒」,即:1.除了我(耶和華)之外,不得信別的神。2.不可為自己雕刻任何偶像。不可叩拜也不可敬奉這些雕像。3.不可妄呼耶和華的名字。4.當守安息日為聖日、六日的勤勞工作。5.當孝敬父母。6.不可殺人。7.不可姦淫。8.不可偷盜。9.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10不可貪婪他人的一切。

摩西將上帝授給的十條戒律刻在一塊石板上,讓希伯來人12支族都設立了祭壇,把羊血撒在眾人身上,以示他們同耶和華立下了誓約。在摩西十戒傳播同時,摩西又宣布了一系列律法條例,還規定出一些主要宗教節日。最主要的是逾越節、住棚節和五旬節,被稱為猶太教的三大節日。猶太教聖經《舊約》,共三十九卷,九百二十九章(篇)。從其內容上來看,可分三部分,一是正經,即摩西五經;二是先知各書;三是聖書。從編寫時間看,摩西五經最早,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先知各書次之,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初年。聖書最晚,約在公元前一百年前後。摩西活了120歲,在巴勒斯坦的尼波山(奈布山)去世,希伯來人哭了整整三十天。在摩西繼承人約書亞率領下,希伯來人回到迦南地方,同當地迦南人進行了多次戰鬥,奪取了迦南人的土地,定居下來。約書亞死後,希伯來人進人混亂的「士師時代」。每個部落由一名土師領導。士師成為部落軍政、教、法權的總管,曾統治希伯來人約200年。由於當時的希伯來人沒有聯合成一個統一體,諸部落間你爭我奪,戰事不斷,直至士師末期,一些部落間開始有了宗教聯盟,共同向上帝祈禱,歡慶節日,開始和睦相處。

為了防禦沿海味勒斯丁人的威脅,公元前1028年,掃羅被選為猶太民族第一個國王。希伯來人的王國建立時,正是奴隸制興盛時代,文化也進人一個大發展階段。公元前1013年到公元前933年,大衛和所羅門在位時,希伯來人處於黃金時代。大衛率領希伯來人戰勝了迦南西部、地中海沿岸的脈勒斯丁人和敘利亞、約旦河以東各族人,並把國都定在耶布斯城,將城名改為耶路撒冷(和平之城),同時參考腓尼基的拼音文字,創造出自己的文字一希伯來文,還把人民口頭創作的神話、傳說、史詩、歌謠、諺語等成果筆錄下來,把自己民族先進的一神教教規、教律以及民族發展、鬥爭的歷史記錄下來,創造了他們獨有的「先知文學」、「啟示文學」等。這時國勢強盛,大衛之子所羅門用七年時間在耶城的聖殿山建造了猶太教的第一聖殿。這座聖殿建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坐西朝東,外面有一座石頭圍牆,裡面建有高大的正殿和幾座側殿,主殿長9丈,殿內分三大部分:門廳、主廳和聖堂。殿內四壁、天花板、門窗、抱柱、祭器和宮燈,都塗上一層厚厚的金粉,顯得金碧輝煌。聖殿竣工後,在所羅門的主持下,舉行了安放約櫃的儀式」。

公元前933年,所羅門逝世,其子羅波安繼位不久,希伯來王國分列為二,北朝以色列王國,定都撒馬利亞,南朝為猶大王國,定都耶路撒冷。自後南北兩朝不和,自相殘殺,國力大衰。公元前722年,亞述帝國侵犯以色列王國,俘國王及臣民27000人到兩河流域,以色列成為亞述帝國的一個省,南朝猶大國成為亞述的附庸國。公元前605年,亞述帝被巴比倫所滅。新巴比倫王尼甲尼撒二世,於公元前588年率軍進人巴勒斯坦,圍困耶路撒冷長達18個月,攻陷之後,夷為平地,燒毀了聖殿,耶路撒冷成為一片廢虛。把猶大國的上萬名王室成員,祭司、貴族、工匠俘到巴比倫,猶大國亡,這一歷史事件被稱為「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文化較高的巴比倫,思想、眼界變得開闊,使他們很快形成了新的宗教觀念,表現在把耶和華不僅僅當作民族神,而變成宇宙神。同時產生了彌賽亞(救世主)觀念。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滅了巴比倫,猶太人又倫為波斯的臣民。居魯士大帝釋放了5萬多猶太人回到故土。波斯為利用猶太教而修了聖殿,猶太人在襖教的影響下又吸收了有關「後世」、「天國」等宗教思想,使猶太教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一個具有完整教義、教規的大宗教形成了。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馬其頓滅亡,耶路撒冷又被洗劫一空,猶太人又在希朋人的統治之下。公元前 30年托勒密王把上萬名猶太人掠往亞力山大城,隨後形成一個猶太社團,有些猶太學士把希臘斯多噶派哲學思想吸收到猶太經典中去,把猶太教《舊約》由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發展了猶太神學,對猶太教傳播做出了貢獻。公元前63年這個猶太社團被併入羅馬,公元66—70年和131—135年猶太人一再發起反羅馬起義,均遭鎮壓,此後猶太人被迫離開巴勒斯坦,從此猶太人失去了祖國,開始了近2000年的世界性大流散。從公元七世紀起,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國家的一部分。公元一世紀,由於貧苦的猶太人多次反羅馬統治者的失敗,獲得解放的希望破滅,於是便在宗教方面尋找出路。就在這時,在巴勒斯坦加利利地區的猶太教中,出現了一個新的教派,叫做「拿撒勒派」,這個教派的主要信徒是貧苦的農民、手工業者和一些貧苦的魚民,還有少數被釋放的奴隸。在政治上,他們對羅馬統治者和猶太教法利賽派的權貴們強烈不滿,因而被看作是「異端」,受到排斥與壓制。但他們卻又不主張參加社會現實鬥爭,而是坐等救世主的降臨。他們相信末日和天國,在受苦群眾中宣揚救世主即將來臨,從而吸收了很多受苦受難的下層人民。由於拿撒勒派和猶太教上層權貴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這一派信徒中有許多人遭到殺害,活下來的人被從各個猶太會堂中趕出來。於是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新教派,到一世紀五十年代,這個新教派發展成為最初的基督教。因此,猶太教拿撒勒派被認為是基督教的先驅。

基督教的始傳者耶穌,自幼聰慧過人,童年曾獨自到教堂向牧師提問一些宗教問題,當時在場的人見到這種情況非常吃驚,也很敬仰這個孩子。後來成為基督教的先知,也就不奇怪了。馬可說:「在前來請約翰施洗的人們中間,有一個來自巴勒斯坦加利利省(calilee)的拿撒勒(Nazareth)的人名叫耶穌。約翰為耶穌施洗」。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種種異象。耶穌受洗後,又去曠野中經歷了魔王撒旦(Satan)的誘惑;然後他回到故鄉開始傳布上帝的福音。他傳達的信息是:上帝的國即將來臨,懺悔吧!並相信福音。不久,耶穌離開加利利,和弟子們啟程去耶路撒冷,這是巴勒斯坦猶太省的首府,也是猶太人宗教活動中心的聖殿所在地。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耶穌再次告訴他的弟子們他會被捕,死後會復活。耶穌到達耶路撒冷時受到熱烈歡迎,人們歡呼道:「讚美上帝,願上帝賜福給那位奉主的名而來的,願上帝賜福給那將要來臨的我們的祖宗大衛的國度。」

耶穌和他十二門徒當天晚上在一個按傳統舉行的晚餐上聚在一起,席間耶穌拿起餅,先作感謝禱告,然後掰開餅分給門徒們,並說:「你們吃,這是我的身體。他又拿起一杯酒,遞給他們喝,並說:這是我的血,是歷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許多人流的。」然後,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出城到橄欖山去,他在那兒禱告時被祭司長和其他同黨派來一群全副武裝的人逮捕了。那些人是耶穌的門徒猶大帶領來的。猶大以一個親吻出賣了耶穌,耶穌被抓到大際司底邪。耶穌「約在公元28—30年被釘上十字架而死」。他的信徒聲稱他從死中復活,升到了天上。那些持有這種信仰的人逐漸從猶太教主流中分離出來,成為基督徒。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基督。基督又稱為彌賽亞,即救世主。馬可說:耶穌被釘在一個木製的十字架上後死了。耶穌死後,由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幫助,遺體得到收殮,並葬入一個石砌的墓穴中,兩天以後,安息日已過,三個跟從耶穌的女子來到墓穴,想為耶穌的遺體塗油,她們發現擋在墓穴口的巨石已被搬開,並看見一個穿白衣年輕人對她們說,他已經不在這裡了,他已經復活了,看,這是他們安葬他的地方。告訴門徒,他先他們到加利利了。

馬太根據耶穌的家譜寫出了一個完整的歷史;「上溯二十八代,耶穌的血緣一直可以追溯到猶太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大衛王。再由此上溯十四代,可達到亞伯拉罕,據信他是所有猶太人的祖先」。伊斯蘭教也說:阿拉伯人和希伯來人同出一源,他們都是諾亞長子閃的後裔,恩格斯說希伯來人和一些阿拉伯人同屬於閃族的一支——貝都音人。猶太人也只是貝都音人的一個小部落。按伊斯蘭教的傳說,伊斯蘭教的創傳人穆罕默德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古萊氏族部落的貝都音人。穆罕默德在童年就從母親口中得到不少有關猶太教的知識。青年時曾多次去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地經商,在那兒曾多次與猶太教和基督教教徒接觸,聆聽宣教士傳布教義,這對他影響很深。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始傳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中最後一個宗教。

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對伊斯蘭教都有影響,優其是猶太教的《舊約》對伊斯蘭教的影響更大。《古蘭經》里的著名人物阿丹、努哈、易卜拉欣、易司馬儀、魯特、優素福、穆薩、塔魯特、達伍德、素來曼等,在《舊約》裡面稱亞當、挪亞、亞伯拉罕、伊實瑪利、羅德、約瑟、摩西、掃羅、大衛、所羅門等重要人物的音譯。猶太教的經傳文學故事,據說在《古蘭經》中提到的約有1500多處,《古蘭經》中有不少啟示,提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經典:《討拉特》(摩西五經)與《引之勒》(新約福音書)是真主的啟示,要穆斯林尊重。《古蘭經》中說:你說:「信奉天經的人啊!你們沒有什麼信仰,直到你們遵守《討拉特》和《引支勒》,以及你們的主所降示的經典」(5:68),又說:「信道的人、猶太教徒、拜星教徒、基督教徒,凡確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人,將來必定沒有恐懼,也不憂愁」。(5:69)。但伊斯蘭教反對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說法,《古蘭經》中說:「妄言真主確是三位中的一位的人,確已不信道了,除獨一的主宰外,絕無應受崇拜的。如果他們不停止妄言,那末他們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罰。」(5:73)因此,穆斯林認為,猶太教、基督教的經典,在「人為的干擾和對經書的篡改已使天啟變得面目全非,併產生了諸如耶穌化身,十字架受難和死而復生的信仰,以及贖罪的信條。」因此,「他們認為,希伯來人的《聖經》或《舊約全書》和基督教的《新約全書》是原始神啟的有缺陷的板本」。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都有聖跡。所以三教都自稱耶路撒冷是自己的聖城。公元前十一世紀猶太首領大衛王領導抗擊跳力斯人獲勝,遂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一猶太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大興土木,建造了第一聖殿,確立耶路撒冷為猶太教的聖城。後來,耶路撒冷幾經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外族征服,第一聖殿毀於戰火。公元前56年波斯人為猶太人,曾在耶路撒冷舊址給猶太人重建聖殿,史稱第二聖殿。公元前63年,羅馬人佔領耶城,將猶太人逐出巴勒斯坦,從此,猶太人流散世界各地。耶城的「哭牆」(即西牆)成為猶太教的聖地,也是表明昔日輝煌的象徵,也可說是猶太人的精神寄託。基督教認為從公元336年首批基督大教堂竣工時起,耶城就成為基督教不可替代的永久聖地。因為耶穌基督之死使耶城成了基督教的中心。同時,「受難之路」、「橄攬山的腳印」等聖址,吸引基督徒從世界各地趕來朝聖。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征服了耶路撒冷。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哈里法·歐麥爾來到此城,並建造了阿克薩清真寺(會極殿)。《古蘭經》稱「遠寺」,與麥地那的「先知寺」及麥加的哈蘭姆清真寺,共稱為伊斯蘭教三大「聖寺」。據《古蘭經》敘述,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禁寺夜行至此,駐馬登霄聆聽真主啟示之地,其中「西牆」被伊斯蘭教稱為「飛馬牆」。阿克撒清真寺被稱為飛來寺,把耶路撒冷視為僅次於麥加和麥地那的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地。耶路撒冷老城內的聖殿山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聖地的集中地。

最初,耶城面積並不大,僅限於「老城」的城牆之內,由阿拉伯區、猶太區、基督教區和亞美尼亞區四大部分組成,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公元 1856年起,由於老城內人口增多,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開始在城外建立新的居住區,城市範圍不斷擴大。1947年聯合國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對耶路撒冷地理範圍的界定是:包括現有耶路撒冷市和郊區的城鎮,最東為阿布·迪斯,最南為伯利恆,最西為艾因·卡里姆,最北為舒法特。按照這一界定,當時耶路撒冷的面積約為21平方公里。根據1949年約、以停戰協議,耶路撒冷被分為東、西兩部分。即「東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但這只是停戰線,而不是國際邊界。到1967年耶城面積已達 44平方公里,(其中以佔38平方公里,約旦實際控制為 6平方公里)。1967年以色列佔領整個耶路撒冷後,進行大規模擴建,目前耶城面積已達123平方公里,主要由老城、西區和東區三部分構成。它是世界上宗教場所最密集的地方,共有200多座教堂、修道院和清真寺。基督教的20多個主要教派都在此建有教堂。眾所周知,1967年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從此,巴、以在這塊土地上的爭奪非常激烈,飛機大炮與石頭瓦片的交火沒有停止過,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強者的飛揚拔扈,弱者的生存之難。有良知的人呼籲他們停下來談判解決。現在看來巴、以問題,最難解決的是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巴難民回歸問題和領土劃界問題。而尤以耶路撒冷聖城問題最難解決。

在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的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以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麥加的克爾白神殿有很多的偶像,隨著阿拉伯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貧困地位。猶太教和基督教已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認主獨一,反對偶像崇拜已成為伊斯蘭教思想的先驅。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直接接受真主(安拉、胡達)的啟示,宣傳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唯一的主宰,搗毀了克爾白殿內全部偶像,只保留黑色隕石,並改克爾白殿為清真寺,宣布克爾白為禁地,統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從此,麥加克爾白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禮拜朝向的朝覲中心。但值得一提的是,既然上帝就是真主,真主就是上帝,那為何基督徒與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會因為同一根源的信仰常常發生衝突呢?比如中世紀西方十字軍對伊斯蘭的遠征等等!上帝給予很多人的啟示,但最後的啟示降臨給了穆罕默德,從此開始了伊斯蘭教的傳教,號召人們放棄偶像崇拜,歸順並敬畏獨一的安拉,止惡從善。開始的信徒大多是社會地位低微的貧苦人和奴隸,雖然因為同一根源的信仰,但伊斯蘭教認為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基督教也認為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基督教認為是穆斯林佔領了基督教,所以十字軍東征進行了九次長達兩個世紀,參加東征的所有軍隊都有自己的目的,十字軍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實際上是以政治、宗教、社會與經濟利益為目的的。

無論是猶太教,還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這個恐怕誰都沒有錯,因為他們本是同一淵源的宗教。只是在這一點上,上帝——真主,為什麼沒有分別給他們以啟示呢?為什麼聽任本是同一根源的三大宗教永遠存在著紛爭呢?原來在真主給穆罕默德下降《古蘭經》之前,就下降了《舊約》,即《討拉特》,和《新約》,即《引之勒》,但很多都失傳或篡改了,失去了原有的精神,伊斯蘭教只承認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真主降示了完美完整的《古蘭經》,改正了《聖經》(舊約、新約)的人為篡改,使真主的《古蘭經》成為地球上使命的封印,現在我們看到的《古蘭經》仍然保留著原樣的阿拉伯文,連一個音節也沒有改動。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基督教的根本區別就在於:認主獨一,除安拉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絕不可以物配主;而猶太教把歐宰爾視為阿特乃(耶和華)的兒子,基督教把耶穌視為上帝的兒子,這就犯了以物配主的大罪。《古蘭經》第112章《忠誠》啟示:「你說:他是真主,是獨一的主;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他不生育,也不被生;沒有任何一物可以做他的匹敵。」另外,猶太教與基督教都認為,亞當與夏娃(伊斯蘭教稱阿丹與哈娃)受魔鬼的誘惑,偷吃了樂園的禁果,因而被逐出樂園,這就成了人類永遠不能擺脫的原罪;而在《古蘭經》里,安拉已經饒恕了阿丹與哈娃的這個罪,並揀選了阿丹,使他成為人類的第一個先知,還一再啟示:「任何人都不負他人的罪」。由於猶太教與基督教都篡改了安拉所降示的經典,由於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一直保留著原樣的阿拉伯文,連一個音節也沒有改動,使得伊斯蘭教成為全世界惟一的正教,因而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信奉伊斯蘭教,越來越多的猶太教徒與基督教徒改信伊斯蘭教。


基督教:愛信信,不信燒,上帝就是金坷垃

伊斯蘭:愛信信,不信砍,安拉能吸氮磷鉀

猶太教:我農業,很發達,我先發現的金坷垃!


伊斯蘭教雖然和基督教一樣,是源自猶太教的一神教,但這三者之間有巨大差異:

猶太教有比較偏激、不寬容的一面,也是個相當封閉的宗教,只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無意向他人傳教,甚至認為別人不配。同時堅決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繼續等待他們的彌賽亞。也不承認基督教的原罪說。因此猶太人的這種傲慢、封閉和固執容易令人討厭,但不至於釀成針對其它群體的恐怖主義。這使得猶太人更容易成為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儘管這種受害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他們自身的原因。

基督教是典型的普世性宗教,它和猶太教的主要區別在於《新約》,耶穌代表了上帝的形象,這個形象是個窮人,卻是個以愛和寬容面對世界的窮人。耶穌明確告訴他的弟子,要去普天之下傳揚他的道,並將賜下聖靈與他們同在。

可以說,基督教是對猶太教的揚棄,它摒棄了猶太教封閉、保守的一面,也不再有猶太教那麼多的生活禁忌,同時又強化了原罪意識,強調愛和犧牲的精神(耶穌就是這樣的形象)。

因此基督教的本質是猶太教的一場解放運動,而且這個解放是逐漸進行之中的,天主教雖然沒有飲食禁忌了,但還有很多類似《舊約》的繁瑣的儀式,還在拜偶像(希、羅文化的殘餘),還在強調教士階層對信仰的絕對解釋權(類似猶太祭司階層的特權),而這一切到了新教就基本全部被突破了。如果說天主教是對猶太教不太成功的揚棄的話,新教則在更深的意義上揚棄了猶太教(當然也揚棄了天主教)。

現代西方文明的暴發,源於西北歐的新教文化圈,絕不是偶然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帝國 —— 英帝國,恰恰是第一個完全的新教大國,同樣不會是偶然的;繼承了英帝國盎格魯-薩克遜政治傳統的美帝國成為更深意義上的第二個全球性帝國,而美國的早期殖民者和立國者們多是一群比英國國教思想更激進的清教徒,美國憲政制度就是清教思想在世俗世界的反映,In God We Trust 被印在每一張美元紙幣的背面,被寫進了美國國歌里,也成為美國的National Motto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一樣,也是普世性的宗教,也同樣源自猶太教,但它卻是對猶太教錯誤的揚棄。

它沒有原罪意識,沒有強調愛和犧牲的精神,甚至出現了「聖戰」的思想;同時卻繼承了猶太教封閉、固執的特點,也繼承了猶太教的繁瑣禁忌和儀式。

但這些還不是最關鍵的,伊斯蘭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本身才是最大的問題!限於篇幅,我這裡不展開分析了,大家可以上網去查。同時和耶穌做下對比,就更能明白這個宗教的本質了。

人類在20世紀上半葉解決了Fascism問題,在20世紀下半葉解決了Communism問題,我相信在21世紀上半葉將要解決Islamic問題。


對比一下默罕默德和耶穌,大家大概就能分辨真偽了。默罕默德利用宗教,成為了王。幾千人在耶穌行神跡之後,擁立他為王,他卻退去了。默罕默德妻妾成群,耶穌卻終生未娶。默罕默德得到了權力,富貴,美色,榮譽。耶穌卻把自己生命也犧牲掉了。一個關注世上,一個關注天上。一個關注自己,一個無私奉獻。一個追求私慾的滿足,一個則只求神的滿意。孰是孰非,結果是明確的。


不是我的機靈

我負責轉載 來源不明 侵刪

甲走過海旁,看見另一個人乙想跳海自殺。

  甲:先生,生命是如此的美好。為什麼要自殺呢?你是無神論者還是有宗教信仰?

  乙:我有宗教信仰。

  甲:佛教、道教、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

  乙:基督教。

  甲:羅馬天主教還是新教?

  乙:新教。

  甲:我也是新教呢!聖公會還是浸信會?

  乙:浸信會。

  甲:太好啦!我也是浸信會,你是Baptist Church of God還是Baptist Church of the Lord?

  乙:BaptistChurchof God.

  甲:真是太奇妙啦!我也是,那你是原教旨的Baptist Church of God還是改革派的?

  乙:改革派的。

  甲:太好了,1879年的改革派還是1915年的?

  乙:1915年的改革派。

  甲沖著乙的屁股一腳把他踢進海里:【去死吧!異端!】


據猶太民族的傳說,猶太民族是被上帝保佑的民族。他們的始祖是亞伯拉罕(意為萬族之父)。後來猶太民族成為了埃及法老的奴隸,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到了耶路撒冷,並有了摩西十戒。

猶太民族在在耶路撒冷建都,他們的國王大衛打敗了腓尼基人,建立了猶太王國。大衛的兒子是所羅門,在他的統治下,猶太王國擴張到了很大的範圍。

所羅門死了以後,猶太王國分解成猶太王國和以色列。

猶太教相信自己民族是被上帝選中的,上帝在耶路撒冷生活,他們在耶路撒冷為上帝修建了聖殿,並說上帝會在審判日出現,猶太人會在死後進入天堂。

由於猶太民族每年都會給聖殿獻祭、交稅,耶路撒冷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修建了很多猶太宮殿和城牆。

但是由於耶路撒冷的財富的吸引,因為耶路撒冷便利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被很多外族入侵。 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和羅馬都曾侵入耶路撒冷,對猶太民族進行屠殺。所以說猶太民族是個苦難深重的民族。

正因為猶太民族的苦難,耶穌基督,認為猶太民族已經不被上帝眷顧,他自稱是上帝之子,只要相信天國的聖殿,就可以得到解救。耶穌最後在耶路撒冷被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後來基督教發展的很迅速,並被羅馬帝國定為國教。後來羅馬分成東西兩個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基督教逐漸發展成天主教,東羅馬也就是拜占庭帝國信奉的是東正教。

後來西羅馬分裂成西歐的幾個現代的大國,英國、法國、德國……基督教也被路德、開爾文等人改革,一部分發展成新教。英國信奉的就是新教,法國、德國等信奉天主教。大量的信奉歐洲新教的人被迫害,逃到了美國。在以後也有很多猶太人逃到了美國。所以美國是一個主要信奉新教,猶太人比例也很高的國家。

拜占庭帝國後來被阿拉伯的奧斯曼帝國打敗,土耳其改信奉伊斯蘭教。但是俄國王室取了末代拜占庭帝國的公主,俄國成了主要的信奉東正教的國家。

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創立了伊斯蘭教,他自稱是上帝的使者(哈里發),猶太教的大衛、耶穌都是上帝的使者。後來伊斯蘭教在發展的過程中,教律逐漸嚴格,禁止飲酒、吃豬肉等。伊斯蘭教的聖城是麥加。伊斯蘭教後來發生內部爭鬥,分解成遜尼派和什葉派(領袖是默罕默德的後裔)。現在只有伊朗是什葉派當權,中東大多數穆斯林國家是遜尼派當權。

雖然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從猶太教演化出來的。但是猶太教人殺死了耶穌,所以基督徒都十分痛恨猶太人。而在中東主要的宗教勢力是伊斯蘭教,不可避免的與基督教和猶太教存在大量的衝突。三個宗教之間互相衝突不斷。又因為猶太人的商業天賦,他們在經濟上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比如歐洲的銀行家羅彼斯比爾德家族就是猶太人。在很長一段時間,猶太人都被排斥,在俄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都被驅逐。

由於在俄國的猶太人被壓迫和驅逐,猶太人逐漸發展出復國主義。希望猶太民族能夠像歷史上一直期盼的那樣,回到聖城耶路撒冷生活。他們盼望能在耶路撒冷建立起一個猶太民族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得到猶太人的支持,也為了讓俄國的猶太人不投入新成立的蘇維埃國家的懷抱。英國支持了猶太人在耶路撒冷成立復國主義的理想。猶太人大量移民到耶路撒冷,而此時的耶路撒冷處於奧斯曼土耳其的控制,阿拉伯人是耶路撒冷的主要民族,他們極度反對猶太人的復國主義,也反對英國同意的移民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希特勒戰敗以後,大量的猶太人倖存者移民到耶路撒冷,並建立起一個處在阿拉伯世界之中的猶太國家——以色列,得到了蘇聯和美國的承認。並打敗了來自埃及、敘利亞、約旦的阿拉伯盟軍。在70年代,在埃及和敘利亞發動的對以色列又一次進攻中,打敗盟軍,並佔領耶路撒冷的老城和約旦河西岸土地。

八十年代,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在「用土地換取和平」政策的影響下,將耶路撒冷的老城和約旦河西岸領土移交給約旦國王。後者將那些土地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巴勒斯坦。

但是由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家內部都存在極端的宗教主義者。兩個國家依然衝突不斷。

宗教之間的偏見、排斥、佔有慾使得彼此之間的包容和和平難以達成。如果宗教給人極端的痛苦和難以理解,那麼信仰宗教還不如什麼都不相信好,畢竟不信教的人會更寬容其他的宗教。


今天被隔壁的阿婆傳教,拿出聖經的舊約新約合訂本開始給我授課,我說進是東正還是天主,她說,我只信封上帝,來小夥子,留下電話,我會慢慢傳授你,不要信錯了別的教會,他們都是錯的。不要相信他們,只有信奉上帝就夠了。我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好了問題來了,她到底信奉的是什麼教啊!我有些迷茫。


應該說當今 綠教 紅教 猶太教 基督教有什麼相似之處?答案是:都是猶太人發明的宗教(默罕默德的宗教老師也是猶太人)紅教教主老馬

為何猶太人總是發明戒律宗教?這是一套很好的管理體系,因為用了 詛咒

我們來看看聖經舊約好了 伊斯蘭教教義基本等同猶太教教義 我們直接看聖經舊約好了

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 1:2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 1:3他的供物若以牛為燔祭、就要在會幕門口獻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 1:4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頭上、燔祭便蒙悅納、為他贖罪。 1:5他要在耶和華面前宰公牛、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灑在會幕門口壇的周圍。 1:6那人要剝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塊子。 1:7祭司亞倫的子孫、要把火放在壇上、把柴擺在火上。 1:8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把肉塊和頭、並脂油、擺在壇上火的柴上。 1:9但燔祭的臟腑與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燒在壇上、當作燔祭、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1:10人的供物若以綿羊、或山羊為燔祭、就要獻上沒有殘疾的公羊。 1:11要把羊宰於壇的北邊、在耶和華面前.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把羊血灑在壇的周圍。 1:12要把燔祭牲切成塊子、連頭和脂油、祭司就要擺在壇上火的柴上。 1:13但臟腑與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獻燒在壇上.這是燔祭、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1:14人奉給耶和華的供物、若以鳥為燔祭、就要獻斑鳩、或是雛鴿為供物。 1:15祭司要把鳥拿到壇前、揪下頭來、把鳥燒在壇上.鳥的血要流在壇的旁邊. 1:16又要把鳥的嗉子、和臟物除掉、〔臟物或作翎毛〕丟在壇的東邊、倒灰的地方。

要拿著鳥的兩個翅膀、把鳥撕開、只是不可撕斷.祭司要在壇上在火的柴上焚燒.這是燔祭、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這就是賦予咒語儀式感的部分

34:19凡頭生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頭生的、無論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

34:20頭生的驢、要用羊羔代贖、若不代贖、就要打折他的頸項。凡頭生的兒子都要贖出來。誰也不可空手朝見我。

戒律宗教靠詛咒來壓制人民,是赤裸裸的獨裁主義,戒律需要有儀式感,才顯得正式

34:12你要謹慎、不可與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約、恐怕成為你們中間的網羅.

卻要拆毀他們的祭壇、打碎他們的柱像、砍下他們的木偶。

35:2

六日要作工、第七日乃為聖日、當向耶和華守為安息聖日、凡這日之內作工的、必把他治死。

請問這不是邪教什麼是邪教?再看紅教,有異曲同工之處,出自猶太傳統,三觀不合立即打殺


古蘭經也不是最初的版本。現在流行的古蘭經版本是奧斯曼帝國欽定版。


相同點:都是十分極端的教義,只能信自己宣揚的神,強烈的排他性。且均採用傳銷方式進行宣傳,基本宣傳道理都相同,你祈禱會使你的神獲得能量,同時神會反饋一部分能量給你。而你如果拉更多的人來信神,你獲得神的反饋越多,哈哈。

不同點:信的神的名字不同罷了。

建議:信自己


耶穌 Jesus 本來是個普通名字,但耶穌之後再無耶穌,猶如元首之後再無阿道夫 Adolf

但是穆罕默德 Muhammad 之後遍地買買提


不慎了解。但感覺最初都是窮人的宗教,為了反抗統治者而創立的。基本理念就是平等和自由,但是適用範圍不同及誰當領導人的不同。猶太教認為只有猶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其它民族也想加入這個組織但有不平等,所以才有了基督教。不分種族的基督教是只要加入這個組織就都是兄弟了,所以基督教在更大範圍擴大了。但伊斯蘭教認為基督教的領導不具有合理性,所以自己封了個新領導。但三宗教的共性其實都是窮苦大眾為了抱團取暖反抗統治者的宗教,理念是平等。因窮人覺得現實不平等,加入宗教團體就平等了。其實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念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本質都是號召勞苦大眾反抗統治者的教義,只不過把上帝換成了勞苦大眾自己。問題是勞苦大眾的某些人變成了上帝,那還是勞苦大眾嗎?還能為勞苦大眾謀利益嗎?所以西方三大宗教發展到第四版(馬版)依然沒有解決誰當上帝(領導)的問題,以及如何制約上帝的問題。個人見解,見笑了。


怪不得信仰伊斯蘭的阿拉伯人要和猶太人玩命了,猶太人不承認他們的默罕默德


(⊙o⊙)哦


推薦閱讀:

基督教教義是否講人死後只能等待末日審判,在死亡之後和審判之前這段時間是不會上天堂和下地獄的?
基督教徒的父母不信教,進入天堂後如何見到父母?
大家對「自由意志」怎麼看?
忍耐是修行,可現實生活中有些事越容忍別人越欺負你怎麼辦?
對無神論者而言,為什麼有神論者犯錯就怪罪整個宗教,而無神論者犯錯卻不會認為是無神論的錯呢?

TAG:中東宗教 | 基督教 | 宗教 | 宗教哲學 | 宗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