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盈餘》中提到「你可以擁有大量的用戶、活躍的用戶群、志同道合的用戶群,但是只能三選二,因為你不可能將三者同時擁有。」為什麼必須三選二?

人人網有3個功能:

好友SNS

小組

小站、主頁

這不是分別代表了活躍的用戶群(好友)、志同道合的用戶群(小組)、大量的用戶(小站、主頁)嗎

可以3個都擁有啊。。


我覺得這是翻譯的不到位。原意應該是指不可能擁有一批海量的、活躍的而且志同道合的用戶群。

書中是舉了例子來說明此道理的,比如 facebook 就無法同時做到這三點,facebook 可以擁有高達 6.87 億的海量活躍用戶[1],但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人體驗過作為一個 3 億用戶的團隊中一員的感受。相反,facebook 的用戶都集合成了更小的團隊。再比如,你可以和 6 個人舉行一場親密的晚餐宴會,但對於 60 個人來說就不可能,多意味著不同。在一個小團體里,每個人可能都緊緊相連,但隨著系統的擴大,這種可能性便消失了。

其實我覺得重點不在這句話,而是這句話之後的結論「每一個希望大規模駕馭認知盈餘的服務都會面臨這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1] 截至 2011 年 6 月,據 Inside Facebook Gold 發布的數據,facebook 活躍用戶達 6.87 億。


關於克萊·舍基的原文。原文如下,我個人覺得譯文基本是直譯,算不上翻譯不到位。

You can have a large gourp of users.You can have an active group of users.You can have a group of users all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ame thing.Pick two,because you can"t have all three at the same time.

《Cognitive Surplus》P202

正如周源已經指出的,本段重點在於強調三者會面臨此消彼長的關係。克萊·舍基提到上面這段話正是在標題為」親密度從不擴大「的小節中,其意指顯而易見。克萊·舍基舉的例子,周源也已經引用了。


你舉了人人網的例子,但是解讀的角度有一點點偏。不是人人網有這三個功能,三個功能分別對應那三個變數(人數、活躍度、志同道合),是這三個功能都是獨立的產品,都要同等地面對這三個變數的考驗。所有的人類社群,包括狹義的社交網站交友APP,以及廣義的公司、政黨、社團、宗教團體,有人群的地方,這三個變數就發生作用。

以公司舉例,創業公司,人少,工作中大家各抒己見,但都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著,上市之後,公司規模擴張,人多了公司里山頭林立,各自盤算的東西也就不一樣了。極少數大公司,人員成規模以後依然保持共同信仰,一般這種公司都帶些許宗教色彩,習慣給員工洗腦甚至刻意對創始人樹立個人崇拜,在這種公司里有自己的想法是很危險的事情。

成功的社交產品是人類社會的虛擬建模,這三個變數必然發生效應。例如,2005年超級女聲李宇春如日中天之時,你在百度李宇春吧剛發的帖子就沉到兩頁之外,人潮洶湧的粉絲瘋狂地表達著對李宇春的愛,那時,大量用戶、志同道合兩個變數奇高,所有人都在對同一個人發表看法,你就發現自己的聲音完全微不足道,如此再三,多數人會喪失表達的慾望,選擇隨波逐流。玩SNS的時候你一定遇到過這種尷尬,一開始只有幾十個好友,你加的一定是你喜歡的人,彼此關心彼此的動態,這種被人關心的感覺讓你開心,你開始以搶好友沙發和朋友插科打諢為樂,但當你加的人越來越多時,你的愉悅感漸漸被稀釋,「朋友」越多,反而越孤獨,因為timeline里充斥了一些不相關人的新鮮事,反而疏遠了密友,你擁有了大量的活躍「好友」,但是親密的互動,反而越發稀少。這是社交網路發展的悖論。

所以,當你設計一款社交產品,或想創辦一間偉大的公司,如何處理好這三個變數是你一定要面對是問題,因為,你這是在跟人群打交道。既要保持創造力,又要保持戰鬥力,增加團隊成員幸福感,保持社群的穩定,是你的目標所在。事實上,人少、活躍,志同道合是社群的最佳狀態。所以我的建議是設計一個社群,務須降低信躁,使團體維持在較小的規模,如果用戶數實在太多,寧可將龐大用戶群無限切割,也要讓用戶方便地在人海中找到有限的,充滿活力的專屬於他自己的社群


感謝白小茉的英文原文引用和「親密度從不擴大」的上下文提及。

如此來看,我很贊成作者的觀點。我看到的本質點是:不可能有一個市場,它的使用量(=用戶數x活躍度)很大且成本低到能夠維持長期利潤甚至使得進入到關聯市場後仍然有利潤。

並分享幾個對歷年來一些所謂「怪」現象的體會:

1. 1999年,互聯網有發飆勢頭,催生WAP概念跟著發飆,當時圈內很少能聽到敢於質疑CSD-WAP的聲音。但事實上,僅1年功夫,徹底歇菜!即便沒有互聯網2000年泡沫,CSD-WAP也會因為不可能熬過3年左右的脆弱期而歇菜。因為,CSD方式不可能承載海量的用戶接入,也不可能迅速集結應用興趣群。總數、活躍數和忠誠度,CSD-WAP三者只能占其一,欲占其三,速死。

2. 中國移動GPRS網路,斥時4年運營至2005年了,收入額仍僅為電話業務的1%,網路帶寬利用率在北京仍不足10%,在二三線地區僅1%-5%。盈利故事一直講不出來,反看著簡訊這種「落後」技術在同期內,繼續扶搖直上,形成增值業務的故事光環。原因:由於過於關注於IP能力較之於SMS能力的靈活和開放,使得應用五花八門,而不能沉澱出大量的活躍的忠誠的用戶群。上網的人罵不上網的人「土」,不上網的人嘆上網的人「閑」,最終,冒出來的最大塊的應用僅為FreeWap群落並往黃色方向發展,最忠誠的用戶群為以北神卡為代表的WAP包月用戶群他們集結起來和移動公司打官司要維持老套餐功能不變因此這個「忠誠」只留下了諷刺意味。

3. 2003年5.17,在簡訊業務極其火爆的情況下,彩信推出,引若干人摩拳擦掌,欲占制高點。但事實情況是,時至今日,彩信業務量也沒能有機會達到簡訊的1/10,且近3年來,相對差距呈加大趨勢。其中的深刻道理,在於,媒體格式的豐富,帶來擴充體驗的益處的同時,也帶來了體驗無法預知進而無法控制應用規格的問題,負面影響之大,以至於即便MMS終端支持率已經超過50%(簡訊的終端支持率在SP火爆期多年來一度徘徊在80%-95%)很多年以後,仍然沒有一個公司一個業務能依靠MMS業務獨立生存,奇怪吧?今日按《認知盈餘》第七章的歸納,可理解為:無法聚集活躍用戶。潛在的MMS活躍用戶大多認為:有簡訊就夠了。因此,必須糾正彩信是簡訊的升級這個路線錯誤。個人觀點,首先需要丟棄:「彩信用戶普及率也要達到90%」這個目標。

4. 2008年,諾基亞普遍沉浸在成功狙擊微軟WM系手機入侵高端市場的勝利之中,但馬上發現蘋果系的出現,對自以為牢固的智能手機概念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竟致扼腕長嘆。根本原因在於,諾基亞系始終認為,高端娛樂休閑手機市場,也是該自己探囊取物的,所以它用賣饅頭的方式來開風味餐館,而最終,用戶終究因為長期沒有在其手機上找到一致的休閑娛樂體驗而迅速出現叛離。

5. 開心網的盛極而衰,這個我不說了,網上很多分析,我贊同。

將來還會有什麼「怪」呢?我今天預測一下新浪微博和安卓,分別最可能會出現上述第45和23問題。感謝樓主引出了《認知盈餘》這本書,感謝白小茉引用了英文原文和章節名稱。我認同這個道理。

BTW:如果哪位能提供《認知盈餘》更多的閱讀載體,不勝感激!搜了百狗,沒找到更多信息,馬化騰的序也沒有太多價值。


用戶的量上來了,各種類型的人多了,需求各式各樣,就沒有辦法做到志同道合了,肯定會出現各種小用戶群。


總覺得有些地方沒回答到點上,於是冒昧寫下自己看法,這個看法部分借鑒另外一位杭州互聯網圈子朋友看法。

《認知盈餘》中提到「你可以擁有大量的用戶、活躍的用戶群、志同道合的用戶群,但是只能三選二,因為你不可能將三者同時擁有。」 務必清楚這個說法的主體是誰?是平台還是個體?我傾向於前者,這是針對一個大型社交網站的「不可全定理」。

簡單幾個案例吧,之前口碑網去年大張旗鼓,聲勢浩大的發展用戶,特別一提是其中口碑卡的強勢促銷(戰術執行層面可圈可點,而且背後的目的更加讓人震驚,那是另外一個話題),引得很多心會員加入,但是稀釋了口碑網尚未完善的原有社群感,導致用戶數量陡然快速增長後,用戶內容貢獻數量也大幅上升,但是評論質量快速下降。終於在今年6月,邊緣化而且已不可復原的口碑網又被整合了。

豆瓣網去年至今,特別最近發生的幾起豆瓣熱門話題,又一次應證了這個悖論。我是眼見著二位當事人,從陌生人成為好友,在到知心好友,再到最近幾天互相取消關注,相互黑對方,但是這個過程當中二者的粉絲數都增加了不少。這裡面的機理到和書中提到的不同,是另外一個有趣的話題,涉及隱私和知情權,只是作為一個佐證。就這點而言,我還是很認同豆瓣無為而治的慢成長,希望他可以破解這個問題吧。


強連接和弱連接的悖論


早期的BBS都是大雜燴。

後來,BBS里一群人覺得很聊得來,於是獨立出來N各版塊。

bbs.sina的IT業界就是一群人志同道合跑出來了搞了一個板塊,後來被更為廣泛的認同後,一群老版主就離開了——IT99、醒客、胡狼,都是早期的斑竹。

現在,在投資中國的金建華是新浪科技的人;負責IT業界。後來,形成了一個清華幫的聚會——鄭治等都是這個群體的。

sohu旅遊,也衍生出了很多小群體。他們定期會線下聚會,形成熟人圈子。

不違背的。大群體的新增用戶,來了會尋找「熟悉的和火熱的」群體,加入。這是一個弱弱的小生。經歷了感知了,他自己也會成熟。一群小生,會演化出來一個龐大的「小群體」。

讓用戶自己去發現。


大量用戶=用戶

活躍的用戶群=社群

志同道合的用戶群=垂直社群。

產品初創時期可能會產生社群,那時候用戶群體並不是很大,所有用戶的興趣點還能夠大致相同,可以在一起玩耍。

但是當用戶量達到某個突破點時,就因為用戶社群的數量增大而分裂出更多垂直細分的社群,而這些社群的特點將會很明顯,根據更加細化的分類來進行劃分。


質疑這論點:首先,凡均有時間效應;其二,國家在面臨重大威脅時,早已將零零散散的個體捆綁在一起為之奮鬥;其三,行業的劃分;其四,現實中的幾例幾十例就算是公知,也無法將其結果當成辯證的唯一證據,理應是重要線索。故,本人暫時對此保留意見。


推薦閱讀:

簡歷中怎麼寫「項目經歷」最好?為什麼?
免費瀏覽器(例如 Chrome)如何盈利?
如何看待「男子穿旭日旗登泰山,遭憤怒群眾扒衣」事件?
神武對夢幻西遊來說,侵權嗎?如果不,為什麼。
如何發掘互聯網項目,互聯網暴利項目有哪些?

TAG:互聯網 | 社交網路 | 互聯網社區 | 社會學 | 社會 | 認知盈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