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怎麼看待應聘者在校成績?


就我個人習慣而言,面試之前我是不會看面試者的在校成績的,面試完畢之後寫完評語之後才會再看一眼,以免面試者的成績給我的面試和寫評語造成心理暗示。

然而,即使這樣,我也發現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面試者的面試表現和在校成績基本上是成正比關係。因此如果別的面試官很看重面試者的在校成績,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為一個曾經的差生,感情上我不是很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Update:

看了 @LonelyNight 的回答,我想再補充幾點意見。由於提問者問的只是面試官的看法,因此我一開始僅僅只從面試官的角度說了一下我的看法。但是後來看到大家開始討論學習成績是否重要的問題了,我想補充一下,雖然我在面試的時候從來不看面試者的成績,但能到達我這關的面試者,顯然是已經通過了之前的簡歷關了。如果你在篩選簡歷這一步就已經被剔除了的話,你就完全沒有機會遇到完全不在乎學習成績的面試官了,不是么?

必須要聲明的是,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是差生,因此我完全理解 @LonelyNight 在答案里提到的這些想法,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如果將站在招聘者的角度看問題的話,相信 @LonelyNight 的看法也會有很大改變的。

首先,必須明白一點:招聘是有成本的,而且這個成本很高。

給一個應聘者安排一次面試,需要佔用一個面試官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面試一小時,寫評語還要至少一小時。加上 HR、協調員等等若干人的勞動,這些人力成本折算成錢後將是相當高昂的一個數字。某些公司還會給應聘者報銷交通費,把這些加上去成本就更高了。

對於小公司而言,面試的時候問幾個問題發現應聘者水平很糟糕的時候,可以選擇直接結束面試節約時間,也不必再浪費時間寫評語,因此可以把篩簡歷的門檻放低,給更多人面試的機會。但對於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而言,如果允許以這樣的方式提前結束面試並且不寫評語,必然會出現面試官心情不好或者比較忙或者遇到什麼個人原因的時候,拿面試者出氣。為了盡量保證公平,公司對於面試會制定很嚴格的規範,要求無論面試情況何等糟糕,都必須按照完整流程進行到底,因此如果給不符合公司要求的應聘者安排面試的話,將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接觸過統計學的朋友應該知道,成績和絕大部分統計量一樣,是大致遵循正態分布的。成績非常優秀的這部分人是少數,但放低一點標準的話,滿足標準的人數量就會迅速增加。這就意味著,如果放低成績的門檻,招聘的成本將會提高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固然,在成績差的這部分人群裡面的確也包含一些非常優秀的人才,但作為公司而言,這樣提高几十倍的招聘成本換取少數幾個優秀人才,這樣的代價是否能夠承擔的起呢?或者說句更功利一些的話,這些成績不太好的優秀人才進入這家公司之後,是否能靠他們的工作把公司為了篩選出他們而額外浪費掉的大量多餘成本給賺回來呢?應該是相當有難度吧?

在理解了招聘的高昂成本後,我們要討論的下一個問題是,成績是否和能力具有相關性。如果沒有相關性的話,那根據成績來篩選面試者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了。我們來逐項分析一下 @LonelyNight 說的幾點現象:

先談談作弊現象。我不同意「作弊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說法,無論什麼理由,無論什麼情況,作弊都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並非所有大學都存在如此嚴重的作弊現象的,縱使在一個作弊現象很嚴重的地方,想靠作弊通過考試很容易,想靠作弊拿到優秀我覺得不太現實。或者說,想靠作弊拿到一門功課優秀很容易,想靠作弊拿到門門功課優秀我覺得不太現實。因此,縱使在一個學風很差作弊很嚴重的地方,學習成績仍然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在招聘的時候,如果一個學校的學風很差,作弊很嚴重,那麼公司在篩簡歷的時候就會大幅度提高這所學校的成績門檻。如果你所處的學校學風很差的話,很遺憾,你在應聘的時候不得不面對你被你不爭氣的隊友拖累了的這一事實,你必須比學風較好的學校的學生付出更多努力去看重的你的學習成績,而不是以「大家都作弊」為理由來證明成績完全沒有意義。

再談談大學階段是非常時期的問題。大學裡面要面對的種種困難,這些情況的確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面對同樣的困難的時候,難道有任何人可以有理由拿這些困難來說事么?固然有很多人水土不服,生活不適應,成績受了很大影響,但是難道所有成績優秀的人,他們都一直水土很服,生活自始至終都很適應,沒有遇到過上述困難么?如果你站在招聘者的角度看,就會明白,這些說法真的很難成立。

另外,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對國內的教育制度有很大意見,培養方案落後,教材和知識體系陳舊,教很多沒用的東西,而很多很重要的東西卻完全沒在教學中涉及。對於這樣的體系里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我是存在某種程度上的本能抵觸的。然而,在我參與過的面試中,面試者的表現和在校學習成績依然滿足嚴格的相關性。這個問題我目前無法做更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只能簡單列出這個現象,供大家參考。

關於成績的重要性,我就說這麼多。再次聲明一遍,我並不喜歡這個觀點,甚至可以說是很反感這一觀點。我僅僅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描述一個我非常不喜歡的現狀。接下來,我想說一下作為一名差生,你該怎麼做。

首先,既然成績不好,那你就必須有成績之外的足夠出彩的地方,有足夠耀眼的亮點,能夠彌補你在成績方面的缺陷,譬如豐富的實踐經驗、足夠優秀的個人作品、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比單純搞好學習成績要困難很多。而你能做好這些比搞好學習成績更困難的事情,對於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言也是很有說服力的。

其次,一定要重視內部推薦。很多公司為了節約招聘成本,會通過機器來進行簡歷的粗篩,只有通過粗篩的簡歷才會送到 HR 那裡做下一輪的精篩。成績不好的應聘者在粗篩這一步基本上都會被機器無情淘汰,沒有機會進入下一輪讓 HR 有機會看到你在成績之外的亮點,因此,一定要走內部推薦路線,避免被機器誤殺。如果你實踐經驗足夠豐富,個人作品足夠優秀,在業內具有足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想要獲得一個內部推薦的機會完全沒有難度。可以這麼說,如果在成績不好的情況下還沒有能力為自己贏得內部推薦的機會的話,那該應聘者「很優秀」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努力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為自己爭取內推機會吧。

校園招聘已經陸續開始了,祝各位在校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招聘者的心態:

作為招聘者,我當時的心態是,成績跟工作是一個非充分非必要條件,不過正如上面的人說的.成績基本上跟能力是成正比的,我會選擇先看一眼成績,如果成績非常好的,我會先確定他是不是書獃子,成績非常差的,我得確定他是不是來打醬油.

經驗:

去年面了應該有300個人吧,而且都是相當相當重點的大學的,沒有發現一個學習成績差,然後很nb的,而且我們是搞IT的.這類人猜想應該很多,不過,按我的經驗其實一點都不多.至少我一個都沒見到.所以單從經驗公式來講,成績確實反映出了一個很深刻的方面.

分析一下原因:

成績差又很nb,按我們的常識,從不以最壞的角度揣測中國人出發,這種人應該是偏才.只可惜,不是每一個大學都接受偏才的,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社會認識已經嚴格的篩選了一輪,所以你面到偏才的可能性非常的低,按概率的意思來說,這種基數的採樣,是跟本不可能碰到一個偏才的,所以,如果他成績很差,我只能說,很大原因是他在大學時候態度有問題


這個我覺得有個極端,要知道面試官閱人無數,想讓他們注意的無非是特別好或者特別不好,也就是極端。

特別好的包括若干門滿分或者極高分,這些人不是書獃子就是曠世奇才,特別不好的包括全零分或者全低分,如果這樣的同學還有勇氣面試的話,非呆才即天才。

其他的普適性分數,根據目前看到的十餘家公司的HR篩選結果來看,影響面相當有限,可以說不計入總評內。


跟學校名氣一樣的敲門磚作用,一個非常有效的比對工具。

但不能說明全部,可惜對於招聘這個流程來講非常短,所以這個工具所產生的影響非常大。


感謝題主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回答,我也想了很久。

我先說一個概念性的答案吧。就是,成績對於你的作用,隨著你畢業的年數,影響越來越小。

因為對於應屆生而言,你沒有太多工作經驗,我沒什麼可以考察你的地方,所以相對而言我看你成績看的比較多。特別是對於很多技術性崗位而言,你掌握的專業知識是否嫻熟,是你將來發展如何的一個重要依據。

但是,對於絕大部分人求職者而言,成績和你的社會發展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頂多證明,你在校期間是個對學習很認真很專註的人。但是這份認真專註是否能夠在工作崗位發揮作用,很難說,完全看各人發展。

為了讓這個答案不太枯燥,我來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我的同學C,男性。

高考時候勉強考入一所爛得不行的本科,居然連學位都沒拿到,可見成績爛到什麼地步了,連畢業論文都是答辯前一晚熬夜寫完的。不過他大學時候就專註於一件事情——學英語!確切的說是考四六級。他的英語成績在中學時代從來沒及格過,進入大學之後他的四級考試也是屢戰屢敗,考了五次之後終於低空飛過。不過六級倒是一次就通過了。畢業之後,他很快的考出了CPA(他學的註冊會計師專業)。所以,他找工作不怎麼費勁,進入了一個會計事務所。但是人家愛折騰啊,要考研,辭職了。在家複習兩年,沒考上!繼續出來很快的找到工作,又吵著要出國。工作三年之後,繼續各種英語考試,終於一嘗夙願,投奔美帝國主義的懷抱去了。前兩天回來,說明年就能搞定全家移民的大事兒了。ps,在這期間他還完成了結婚生子的大事兒。真是啥也沒耽誤。

第二個,我同事X,女性。

做財務專業的。南方某該專業王牌學校畢業,據說在校期間年年拿獎學金,成績很好。畢業後來魔都,七年都在一個單位原地踏步,做的是最簡單的學校收費工作的財務處理。後來來到我們單位,跟我說她連會計電算化都沒接觸過,以前單位都是手工做賬。工作風格是跟她無關的事情一點不想沾,有關的事情也是能推脫就推脫。腦子極其死板,財務需要的靈活一點兒沒沾上。工作到現在,也完成了結婚生子,但是財務需要的考證一點都沒考過,財務中級證書還沒拿到手。跟她搭配工作很累很累,非常辛苦。

第三個,朋友Y,男性。

從小成績優異,參加各類的競賽拿全國大獎,高考時候加分二十,考上了某省的一個最好的大學,理工男。在大學的時候,第一年不上心讀書,掛了一科。後面也是成績平平畢業了。畢業之後考了相關的證書。此人智商超高,情商欠奉。對於待人接物的能力幾乎為0,就算是跟同事在一個辦公室辦公都能半年一年的不開口說一句話。第一份工作三年之後離職,原因是跟同事沒處好關係。第二份工作做了三年,工作強度很大,最後不堪忍受徹夜加班之苦,辭職了。後來一份工作也是跟主管沒有搞好關係,被勸退。現在在家裡蹲中。

第四位,朋友D,女性

重點大學重點專業畢業,在校期間多次拿到獎學金,屬於班中成績優異者。據說,不太用功,只是考前突擊一下而已。國外留學歸國。在一五百強跨國企業工作了兩年,現在跳槽去了公關行業工作,如魚得水,事業順風順水,發展的非常好。年紀很輕月薪早已超過很多工作多年的人了。情商、智商都很高,待人接物也很陳懇善良,個性獨立自主。

好了,以上說了那麼多例子,有看出什麼嘛?

世界上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際遇也不同,或者說性格決定命運。在校成績神馬的,過了幾年你再看,不過是浮雲啊浮雲。


除非重本Top5,否則沒有

真實性靠面試基礎知識檢驗


作為學生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可能和HR有點不一樣。

1.大學考試作弊比較普遍,首先本人在985院校,很不幸的是我的班級該現象比較嚴重,其次,以前高中同學復旦交大的聽他們說作弊也是很普遍的。進一步包括所謂的學生會等各種學校組織也是存在各種問題和「潛規則」。

2.大學至少對於中國的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時期。大學之前都被中國的應試教育無限壓迫,同時18到22也是一個人各方面成長和成熟的期間,舉個簡單例子以前可能在家裡都是爸媽幫你把所有事都解決了,你學習就OK;但是現在一個人要去搭理自己的寢室,可能自己去洗衣服,去干這個,干那個。

所以無論是從學業還是人生都是關鍵時期,因此在這麼個時期犯點錯誤,走點彎路,吃點虧,經歷點挫折,各種各樣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都比較高。比如失戀了,比如到外地水土不服,人生地不熟和周圍人相處有困難,還有很多可能自己第一次去經歷的事情等等等等,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所以個人認為,太重視學習成績可能不是很合適,可能更多的是看這個人表現出來的整體素質,能力,潛力等等。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很難去定量的,或許這個就是招人時候的難題。


一直負責校園招聘,談一下我的看法。

面試官的困境:

如何在短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真實的實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直接催生出一個產業。

可以說這是HR領域的圖靈測試、P/NP問題、哥德巴赫猜想。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無數的HR都絞盡腦汁,設計出五花八門、自認為有效的方法,但誰也不敢說自己的方法對所有人才都適用。包括本文的方法也一樣。

什麼是人才最關鍵的指標?

個人認為是一個人的人格和長期穩定專註做事的能力,其他都是次要指標。

人格主要指價值觀、榮辱觀、道德觀和自控力,是一種元能力。

對一個靠團隊協作的企業來說,員工的人格很重要,但是再經驗老道的HR,在幾分鐘內,只能嗅到人格的味道,不可能徹底看清人格,因為人是會偽裝的,極有可能會出現最差的情況。

對有經驗的HR來說,有非常多的方法和技巧來識別,他們拋出的問題好像無足輕重,漫無邊際,但你的各種反應都逃不出他的法眼。

只是對剛入行的HR來說,並不具備這樣的洞察力,所以更傾向於考察應聘者的技能。

企業的招聘流程設計

考慮到面試者眾多,同時為了防範職務腐敗,很多企業設計了多輪面試流程。

整個流程里,初面是前置的,往往由初級HR來篩選。如果這一關都過不了,其他方面再好也沒機會展示了。

什麼樣的指標能快速看出一個人的能力?

最容易的就是看他的成績和實踐。

成績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而且不容易造假。

例如他作弊,但他不能在所有時間、在所有科目上都作弊,靠作弊也很難在所有科目上獲得最好的成績。

實踐會很容易出現吹牛、造假的現象,但有經驗的HR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快速分辨出來,所以面試的時候千萬別吹牛。

發展潛力更重要

進入社會後,人的知識和能力大部分是靠自學和發現來積累的。

如果一個人能連續多年優等或拿獎學金,說明他的學習能力是成熟和穩定。

即使實踐經驗少點,也可以通過快速學習彌補。

但成績不那麼優秀的人怎麼辦,那就只能看實踐能力了,比如在校期間特別能折騰,干過很多事情,參加競賽,或帶過團隊,或做過項目,這就是很好的證據證明你是能主動工作的人才。有很多公司更喜歡這樣的,而不是優等生。

兩者兼具的,就有一流人才的潛質了。

兩者皆無的,那就沒辦法了,拼人品吧。


做了超過10年校園招聘,事實證明學習成績還是跟個人潛質有聯繫的。而且,對於外企越來越重視所謂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是最直接的參考指標。但也有例外的,曾招過名牌大學優秀研究生,實際表現卻一般。所以,個人覺得還是"能力導向"與"行為導向"面試比較靠譜。具體做法是:

首先基於職位工作性質與要求定義出5個左右的"能力",如"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

基於每個定義好的能力準備"行為面試題目",即通過對面試者過往行為推測出相關能力的水平或潛質。

學習成績無疑是重要參考因素,但不要因此就拋開以上做法,對於這類人,要注意考察在性格上的可能問題。

以上經驗之談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與其說「怎麼看待應聘者在校成績」,不如去探討「如何應對成績不佳的應聘者」

成績好的自然不必說的,成績不好的呢?

這才是需要HR注意的,既然不發從成績看出好壞,就要去挖掘應聘者的真實能力,他有膽量不去做好加權換來的能力。

特別是IT業吧,這種現象最為突出。很多學生的技術和項目經驗都是以犧牲「自習」換來的。至少我目前還沒見過ACM拿金牌,加權還能上90的。

所以在決定是否看成績之前,先搞懂公司到底要招什麼人吧。

要工程師,就看重技術;要研發,就看演算法、數據結構等;要管理,就看成績吧(誤)。


我只能說在中國,大學成績真的不是一個公平的衡量標準。


根據我找工作的經歷,專業能力&>學校的名氣&>成績;

很多公司不看成績單,即使看的,只要成績不是特別差,影響並不大


還是學生,但是說件好玩的事。

前段時間面騰訊,和面試官聊得挺開心,到後來聊到些上課的時,他瞄了下我簡歷上的 GPA,是4.1/5,說你成績不錯啊。

我真的愣了一下,老實說這成績也就算還行,20-30%的樣子,反正在學校里真的沒什麼人誇我成績好。然後算是順口地說了句一般吧也就中等偏上。

面試官就繼續問大概排多少名,我就老實地說20-30%吧。

面試官一下就笑了,他說他面到現在之前來的人都說他們是前5%或者前10%的。

我們都笑了。


從一個985高校學生的角度出發:

我的成績還可以,另外一個同學成績不怎麼樣。今天面試出來後,我們倆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面試官不怎麼在意成績,他從宣講會開始就說過成績不是最必要的。但是那同學就覺得成績特別重要,因為他時間經歷超級豐富,但是掛課較多,面試官有些為難,最後他沒有進入二面。

這讓我想到關於本科期間成績重要性的問題,我想應該是這樣:面試官心中對於成績應該有一個門檻,過了這個檻就不看成績了;沒過這個檻可能就沒希望了,即使你實習經驗豐富。


這時候再提比爾大門等人的事迹不免有些俗套,建議HR捫心自問:

如果HR本身是從高等學校走出來的話,可以想想自己在十多年的寒窗苦讀中,有多麼重視成績。你是否曾經抱怨過學這些或者那些東西枯燥無味,當年學的東西又有多少你現在能用上,甚至記得。

如果HR本身沒有上過大學,那似乎這個問題更容易回答了。


從來不看。中國的現狀,讀書好不好,跟程序寫得好不好,基本沒有任何關係


作為一個學習成績一直都不算好的大學生,我也發表我的觀點。

在大學期間,除了大一第一學期,後面的幾年大學考試,基本都是突擊來的,很多人平時上課不去或者上課玩手機睡覺,到了期末考試的前一周,老師上完最後一節課,給出課本的重點,大家就按照相關科目的重點背誦,也有極少數老師給出的重點非重點外,大家都能在考前用一天兩天記憶,甚至相互合作做弊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在我看來這不是大家學習能力很強,而是他們記憶能力的強大。我感到些許悲哀的是大學成了不是研究學問的天堂而是成為了考驗大家記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地方。如果說記憶能力是那些公司企業想要的人才,我想那些大學成績優異的應聘者的確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那些成績差的也有不認真學習的成份,甚至他們記憶不佳,突擊的時候很好臨考時又忘記了,潔身自好,即使考不好也沒敢往別處作弊偷窺的人也大有人在吧。(此處就一些學校而言)。如果要選擇一個好的員工,成績單不能代表一切,考慮他們平常在學校都做了什麼,或者他們的興趣方面有著怎樣的成就不是更好嗎?

其實我或許是在為自己或者和自己一般人辯護吧!因為我也是這麼一類人。


這跟所想要進入的行業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你想要入體系,那麼成績相比來說是很重要的。

就快銷類外企而言,成績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你的真實個人能力以及能體現你能力的大學期間各種活動。

如果僅僅有非常好的成績而其他什麼都沒幹,這種簡歷馬上就會被扔掉並被打上Loser標籤。

理想的狀態是B到A-的樣子,輔以抓人眼球的其他經歷。以上對外企和創業行業是比較真實的。


做為一個小頭目,我會負責技術類崗位的應屆生招聘工作。我一般會讀一下他們的碩士論文。因為成績作假太多了,但碩士論文不是自己寫的還是少(除了領導幹部)。

要是自己讀書時應該認真做的事情都沒認真對待,我這麼相信他工作後會立刻變得認真努力了哪?大部分讀書時不認真努力的原因就是懶惰,這是天性,很難改變的。


這得看公司文化…


國企研究所喜歡要,IT公司有的要,有的無所謂…比如據說Google很看重GPA…


推薦閱讀:

那些大公司的面試官為何姿態這麼高?
為什麼出版社很少招人?
你為什麼辭職了?
面試後HR說回去等人事通知,代表沒戲了?
如果HR和用人部門面試官對應聘者評價不一致該怎麼辦?

TAG:求職 | 大學 | 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