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這種精英意識會對個人的發展產生哪些推動和阻礙?

我覺得知乎的用戶有很強烈的精英意識,不否認的是我個人也有些。所以想知道這種精英意識會對個人的發展產生哪些推動和阻礙?


在一個陽痿的男人眼裡,每一個正常的男人都是自大狂-----------------------by wang er


精英很好。

精英很好,和最近半年多來湧現出的只專註於在知乎呼喚「民主」和「平等」的新朋友相比,我越發覺得之前的知乎更正經和有用一些,哪怕是開玩笑或插科打諢,至少能看出發言者的素質和水平足夠上等。所以如果那種氣氛是問題中所說的」精英意識「,如果那些老用戶是問題中所說的」精英「,那精英很好,好得很。

哦,這真是太他媽不政治正確了,所以我也只是抱怨一下,其實自私的我寧可用600個哭號著呼喚知乎民主、廢除黑幕、振臂一呼的朋友換一個「精英」,哪怕半個都成。


我沒什麼精英意識。不知提問者能否舉個例子?哪些人有精英意識?

當然知乎肯定有精英。

我認為知乎更新的動力來自於提問,我自己的發問並不是很頻繁,但是一打開知乎,看到如此多的問題,我就有一種思考的衝動,一旦開始思考,我就自然有一種表達的衝動。我在知乎上常常見到的一些人都是這樣。未必是多難的問題,但是他們追求深度很最好的答案,甚至也可以是幽默感。

@霓奧未來 提到精英意識是知乎更新的動力,我認為是錯的。

一切文明的開始都是提問,這是個很好的良性循環。


所謂精英意識就是知乎內容得以持續更新的唯一源動力

一旦精英意識減少或消失,知乎的內容將得不到更新,也就是說:產品將不再更新

為此,只好不斷地煽風點火,不斷刺激那個已經虛不受補的精英情結

而過度的所謂精英的集中,將導致文人相輕的內耗現象,被崇拜環境的惡化也造就了蘇椰的出走等案例

知乎,在一群所謂精英的簇擁下,要麼渴死,要麼淹死,估計最後的結局會被收購。如果被百度知道收購,將成為其簡單回答的深化版本而成為有力補充。知乎加入百度知道對百度和用戶來說會是雙贏,主要原因:知乎過度深挖,方向單一,而百度渠道眾多,海納受眾,知乎將作為其眾多服務中之一個深化產品而存在,而知乎自己獨立發展得話,則不見得可以在原有問答模式上新擴展出多少條渠道。在知乎過分的精英主義網站文化下不可能再發展起簡單卻又非常實用化的問答——須知這類naive question積累起的用戶上的長尾效應是相當驚人的——而知乎的深刻恰恰構成了對百度知道的補充。

補充一點:之所以說所謂精英,首先領域內最頂級的精英肯定不在知乎上,這從各類熱點,深刻問題的回答的質量便可窺見。另外頂級精英的回答激勵模式就不是知乎的幾個喝彩,幾個圍觀就能刺激得了的。最大的可能是,知乎上一直是一群圈內人在玩,也試圖過擴大成員的多樣性,但看來很不成功。

我建議知乎未來的方向,專門做某一垂直領域的問答網站更佳:例如IT領域的垂直問答網站。現在改,可能還不算太晚。否則,就聯手百度知道好了

從用戶的角度而言,很感謝知乎填補了一個歷史空白,這是功能上的填空,但用戶不會在乎這是誰的知乎,誰擁有所有權,只需要源源不斷地能用就行。如果知乎陷入停滯,那用戶的第一反應是:天啊,去捐款支持它吧,長久的第二反應則是:上帝保佑一家更牛的公司把它收購了吧,上帝保佑這麼好的功能服務不要就此隨著公司倒閉而丟失了。。。

我說得可能很難聽,但我不是腹黑男,當然我更不是精英。呵呵,求摺疊算了。。。


連我都是精英了啊……哎喲,好棒棒……親,不要這樣嘛……

知乎上的人,大多都和我一樣……比普通人聒噪一點而已。

我們有啥水平?

一:知識不咋個,會說點道理,可是,尼瑪,道理那個不會說。

二:往往看到別人說什麼,只要對胃口了,就覺得是好的是對的,從來沒想過這為啥是對的……當然,也無法辨認。

三:憤青,個人覺得這不是個貶義詞,可是!尼瑪,如果是一個人云亦云的憤青,那就是……,

四:學校學了歷史,然後再其他社區或者就知乎上看了點關於歷史的東西,就「懂點歷史」。

學校學了政治,然後...................................................................,就懂點政治。

...........................................

很多東西,似懂非懂,有所謂,滿壺不響,半壺響叮噹!

五:如果一定要把意識把世界觀把判定標準分個界限,那我估計「直呼」上的人,都是偏右的。反思,凱蒂社區等BBS,感覺,直呼越來越像了。

一個社區,一個論壇,如果只有一種聲音,無疑是短視的!

六:以前總是盲目信任知乎上的大牛,大票……現在想來,唉……

想來,有多少學者在這上面?有多少……企業家在這上面?..............

又有多少學者在這上面激情飛揚?..................

知乎的氛圍,不進則退,斯以為,現在正在退……

所以,說直呼是(或者有)精英意識,那是在害人!這上面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即使比我好很多,但也上不了大檯面!不要讓人以為這裡是一群「自以為自己才是這個國家的脊樑」的人。

所以,千萬別給直呼安這樣一個大帽子。直呼還傷不起,知友也傷不起。


精英意識?精英品質!


  • 論述一:精英意識與小圈子政治

精英意識是資本權力整合、集中、主導社會下的一種共識。不論是在東方極權的非民主國家,還是在依靠武力威懾、貨幣本位和強勢文化輸出來建立對己方意識形態有利的國際規則的所謂「民主國家」,其本質都是統治慾望、功利主義激勵下的階級分離。而精英意識受不同的文化承襲和政治理念的影響表現有所不同。

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精英意識基本停留在執政黨的圈子裡(新民主主義時期範圍要大一些)。

66年前,衰敗的龍族帝國斷壁殘垣,戰爭持續不斷,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將封建地主統治下的農民階層徹底解放了出來,使之成為土地的主人,成為共和國領導階級——工人階級的忠誠盟友,也是通過這樣顛覆性的變革,中共獲得了政權,並且長時間依靠土地制度穩定了整個社會結構。可以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讓壓抑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的窮苦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去階級化帶來的幸福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通過官方輿論中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任何革命中的細節都不太經得起進步社會評論者的拷問(這是社會進步下歷史的必然):

格蘭特將軍在南北戰爭期間就宣布:「有必要滅絕全體印第安人部落」。南北戰爭的另一個英雄謝爾曼將軍說:「我見過唯一的印第安好人,就是死人」。

中共顛覆性的革命策略是毛澤東和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智慧結晶,但其中程序上存在諸多欠妥之處:對地主(產權所有者)人權上的非人道處理,給這種模式未來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階級的人工消滅看似走向了一種共同利益的社會,但是沒有獨立的裁決機構(如獨立的司法程序)的主權國家,很容易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引導下,對「階級敵人」展開慘烈的、缺失人道的、烏合之眾般的攻擊和殺戮。還記得電影《浪潮》中教室獨裁政治下整齊著裝的同學們制裁異己的狂熱和喜悅嗎?

文化大革命中,我們把國家的奠基人永遠開除黨籍,我們領袖的親密戰友逃跑,我們拿著小紅書衝擊政府,我們揭發自己的父母,我們批判傳統文化,嗜血般將它們破壞、批臭、如同嫌棄「精神污染」那般,致力將其徹底清出中國歷史的血脈之中,只為捍衛領袖,保存革命的果實。

今天我們再回頭看,作為歷史的締造者,我們愧對炎黃子孫,我們欠他們的不僅是國家身份的模糊,更是一部分血脈的斷流。

小圈子政治的精英意識,極容易將個人意志擴大化,引發社會動蕩。它和計劃經濟一樣,企圖用權力再分配而非市場再分配去決定個體的命運前途,不僅踐踏了自由的價值,更使得荒謬擺上了檯面,成為新時代的「皇帝新裝」。

努力在社會契約的框架內為個體爭取權利、尊重法律、建立制度,從而破除小圈子政治,是因為每一位歷史的見證者都已瞭然:

國家走一段彎路,對你來說可能就是毀了一生。

  • 論述二:改革開放與未來

「貓論」讓執政黨整掙脫了很多意識形態的束縛,認同了不少世界文明的優秀理念和制度,使得個人權利、私有財產權、法律制度重新受到重視。更重要的是,資本通過經濟制度不斷深入改革,成為了市場構成的重要力量。當前東三省經濟受困於勞動力壓力和國有企業消耗的尷尬境地,對比深圳、長三角等開放經濟區域的卓越表現,市場對於中國崛起的作用已不能被任何人所否認。當前的中國摸著石頭走到了河中央並且沒有被水沖走,是幸運的。但是走到河中央並不意味著過了河,反而後面的路,由於可以摸的石頭越來越少,必須做的改變越來越多,外部環境導致水流越來越湍急,潛在的機遇與風險是對等的。

經過三十年的探索和總結,我們的一些前路也越發明晰:

  1.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上屆政府的十年國企改革是倒退的,依靠權力屏障+壟斷讓許多大國企(電力、石油等)淪為某些家族的企業,竊取國有資源現象時有發生,這裡已然成為某些特權的名利場。近些年,經濟學家們對國有企業制度下產權模糊帶來的激勵不足(當然這不代表國企要全部私有化)提了很多意見,未來國有企業的改革也會隨著國資參與模式的更多樣性,獲得很大的改革空間。而更多的舞台將留給企業家們,這個曾經被扣上「資本家、剝削者、邪惡分子」頭銜的資本所有人。

  2. 中產階級的構建。高等教育的受眾將繼續擴大,提高整體國民的受教育程度,是擴大社會中產階級的必要前提。外資、國資、民資即競爭又合作,不斷提升產業的質量,讓很多1.5線2線城市迸發活力,吸引人才迴流,整體提升了中國經濟的效率,努力擺脫過去依賴政府投資衝量的粗狂發展模式。

  3. 凱恩斯主義的延續。儘管很多經濟學家都是自由派的倡導者,提出了不少好的觀點和建議,但在政治合法性的前提,即經濟發展沒有依靠制度改革發生變化之前,凱恩斯主義仍將成為經濟發展的理論嚮導。美國依靠QE和政府干預引導復甦,希臘斷了貨幣政策這隻手後的混亂不堪,都讓自由派的觀點無法得到太多的官方支持。目前東北經濟形勢緊迫,過去十年中不少短期政策引發的問題逐一凸顯,使得政府在財政政策上不可能有太多讓步。對於貨幣政策更是如此,畢竟現代貨幣只是一張白紙,如何構建政府信用並適時調整貨幣策略,要受到內因外因的共同影響。

  • 論述三: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精英意識在哪裡?

隨著資本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市場化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教育、住房、飲食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由於中產數量不足+制度上的諸多缺失,階級間流動性越來越差,致使馬太效應下貧富差距拉大

圖1:2003-2012基尼係數(補充:中國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2013年為0.473、2014年為0.469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註: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於191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基尼係數,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企業家重新獲得了社會的認可,他們作為精英群體的代表,充當著社會前進的引路人,也激勵著很多年輕人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依託互聯網的發展,他們是民意與政治圈交流的渠道,不斷影響著中國改革的進程。然而,市場化+消費主義也使得「精緻的利己主義」抬頭。

穿梭於城市之中,我看到,繁華的霓虹燈點亮了這座圍城,這個被文明包裹的野獸動物園賦予者人類物質文明的「自由」,讓我們自覺淪為城市的奴隸。

物質財富成為評價一個人心智、品格、品德、可靠性、是否值得上床的核心參考因素。

許多青年人都在成為精英的道路上焦慮著,連讀書、旅行、慈善甚至品嘗美食都帶著功利的目的,他們願意犧牲健康瘋狂加班。「你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多少成功」,這樣的句子一直縈繞在他們耳邊,他不願接受成功=個人能力+努力+運氣+家庭背景共同決定的觀點,當你對他說:「可能大多數人選擇的生活才是值得的,比如保持健康,關心你的家庭,能有時間陪陪父母。」他會拍桌子反駁你「年輕不努力去奮鬥你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他總是盯著那些真正的精英階層包裝出來的勵志故事,他為了成為精英背單詞,為了成為精英做慈善,為了成為精英去讀書,為了成為精英瘋狂加班,為了成為精英努力了解西餐、葡萄酒和手錶。後來他年薪15W,為此興奮不已。

但是他在知乎上看到了一篇長文,大致內容是:大學的時候我只考了TOP5的國內學校,大一開始不認真學習,荒廢了兩年,GPA只有3.8,我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太強求很累。直到發現一個很看不慣的學長去了耶魯,我覺得這種人也可以去耶魯?這個世界也太傻缺了吧。後來我開始振作,努力考托、刷GPAGMAT,當我拿了普林斯頓經濟學的offer之後我才明白,其實很多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了,都會好起來的。現在我在華爾街工作,這幾年還挺順利的,給父母在上海買了新房子,我有空就回國看看他們,給家裡的小弟弟帶幾個Mac,不過遺憾的是,我在同學裡真的算混得一般的,我還在制定計劃,希望能變得更好;人嘛,總要向前看。

他看完以後受了不小的刺激,直接放棄了周末和夥伴一起踢足球,放棄了聽相聲的愛好,不再打羽毛球,他開始覺得自己怎麼就這麼不務正業呢?聽到別的同學年薪20W了,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進行了深刻反思,終於意識到人生就是一場B格保衛戰,鬆懈了一天,就要承受一天的平庸,這太痛苦了。

後來。。。。。。。。。。。。。他睜開眼睛,問了一句:「誒。。。。。。今天歷史課點不點名啊?我做夢做了好久,現在幾點了,還去不去?我特么昨天刷知乎刷到3點才睡,頭疼死了。」

室友:「8點20了,班長發簡訊說已經點名了,去了也沒用,咱們接著睡吧。」

他:「早說啊,那我睡了,11點起來打Dota別忘了,今天大哥點外賣。」

大哥:「行,鬧鐘定好了,咱們接著睡吧。」

於是在遊戲時光中他又度過了一天,我想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狀態吧。

真的,不要想太多。那些看起來牛逼的人可能都是騙你的,讀完下面這篇我想你一定會認同我的觀點:怎麼才能找一個有趣的男朋友? - 代藝的回答


精英意識爆棚的人一般擁有姣好的教育背景,極少接觸社會現實,因此經常得出一些可笑的結論並且奉之為圭臬。此外,一群精英們會相互抱團,排斥與他們想法不同的人,通過自身爆炸的優越感來為自己加油打氣,所以你一般很難看到精英們有什麼真正的進步。


知乎上的大牛們的戾氣都太重


微博、貼吧、天涯、貓撲

和以上大社區相比,知乎用戶更冷靜。


見賢思齊的人,會在精英氛圍帶動下越來越優秀。

自以為是的人,會在精英氛圍壓制下越來越氣惱。

精英氛圍推動那些願意進步的,阻礙那些追求虛容的。


精英的話聽多了,就誤以為自己是精英。

結果就是眼高手低。或者年輕人應該學的衝勁沒學到,

職場油子的圓滑世故倒是學到不少。自誤前程。


最頂級的精英肯定不在知乎平台上回答問題。。獨孤求敗。。掃地僧。。黃裳。。西門吹雪。。早已過了華山論劍的少年時光。。。前輩們說。。汝是山。。吾是雲。。世界最高的山。。高不過九天外。。那片筋斗雲。。人類極限運動的王者。。不是《極道者》中突破人類體能極限的死士。。而是活生生的「載道之器」。。斯人若彩雲。。遇上方知有


我所認識的真正的精英都很謙虛,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的局限。而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往往是傻逼,或者是智商中上,但是內心極度自卑而表現出過分的咄咄逼人。

說到這裡,實在很想不友善一下。你仔細觀察,知乎上的一些技術專家,一些清北背景的畢業生,往往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精英意識,表現出來也很克制。表現出精英意識的常常是一些不知道是幹什麼的人,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月薪大概有兩萬左右?但是在北上廣並沒有置業。他們看了一些經濟財經類的科普讀物,經常關注經濟形勢和互聯網思維之類的東西,但是並沒有創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以我做乙方兩三年的經驗來看,但凡是經營著一個穩定事業的老闆,無論其資質如何,個性如何,人品如何,他們對於成功或者說財富這種東西都是有敬畏之心的。而且財富越大,這種敬畏之心會越強。知乎上的精英往往是剛剛改變自己的社會階層,正處在為自己的勝利而驕傲的階段。他們覺得自己是社會精英階層的一員,並希望從他人那裡獲得這樣的認同。

有的人上知乎多了會感到焦慮,感到鬱悶,因為知乎上的精英不但在實力上壓倒你,更在精神上俯視你。但是請一定記住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靠別人的激勵獲得成功,無論這種激勵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激勵唯一的價值是讓激勵者自己獲得名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你應該理性、務實、勤勉地做好一件件人生的命題。你沒有必要和別人比速度,重要的是你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世界最浪費時間的事情莫過於尋找成功的捷徑。與其鬱悶焦慮不如少刷點知乎,靜下心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


  • 會讓知乎變成一個小型的「日本」。

  • 會讓許多人被追殺。

  • 個人的話,不是你被變態搞,就是你變成變態去搞別人。

歡迎摻和:知乎文化和日本文化有多少區別?


能夠上到知乎網的,從別人的人生成長經驗中學習體會借鑒,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奮鬥,有所專長,也會擁有自己精彩的生活。保持包容、開放、謙卑、用心的心態,在現在的中國,一個普通人並不會活的太差,也有足夠的機會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認為自己是精英就會增加自身裝逼發生次數

根據菊園原則,從而會增大觸發性無能幾率


推薦閱讀: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進國企還是私企更有利於個人發展?
知友是如何投資自己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背負壓力工作,只為了在大城市買房定居下來?
我到底該不該去讀專升本?
女生怎樣才能學會不過度在意別人看法、不過度敏感?

TAG:個人發展 | 精英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