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效的溝通」?如何面對一個難以溝通的人?
相關補充: 什麼是「有效的關心」? - 心理學
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溝通,但溝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當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信息的理解是一致、準確、無誤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但現實的溝通卻總是充滿誤解,你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清楚,對方的理解卻南轅北轍;有時僅僅為了說清楚一件小事,你耗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有時一對非常相愛的伴侶會因為溝通不暢讓彼此都受傷,消磨對對方的感情。
面對以上這些情形,與其判定或是糾結於對方是個難以溝通的人,不如想想可能是哪些錯誤的溝通方式對關係或者工作造成了阻礙。借著此題和大家聊聊,在溝通中經常會犯的錯誤有哪些,以及成功溝通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6種不該犯卻經常出現的溝通錯誤
1. 不要用自己的猜測代替對方的真實想法。
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總是去猜想他人需要什麼,會同意或者不同意什麼,想要怎麼樣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直接問他們。
永遠不要說出「我以為你是這麼想的」,「我以為你同意了」,「我以為你肯定不會願意」這樣的話來。你是不可能替他人思考和做決定的,即便你覺得自己再了解對方。
對於這一點的解決辦法是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確認:哪怕你認為自己完全讀懂了對方的想法,明白了對方的意見,只要這些想法和意見不是由對方直接表達出來的,你就應該和對方進行確認。
無論是進行一場談話,做了一個發言,或者發出一個簡訊或郵件,只要你在傳達信息,你就需要確認對方是否已經明確地知道了你所說的信息,是否需要提出問題,ta對你的意見是認同還是反對。即便你覺得你「十分顯然」地「聽出了對方的暗示」,你也應該再一次提出直接的問題,尋求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有這樣,才會是最小的概率讓你們雙方可能留有遺憾。
2. 不要迴避直接的談話和表達,特別是進行負面反饋的時候。
學會清楚、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直截了當地「唱唱反調」,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在文化環境里,我們常被教育要「溫和」、「圓融」,但在工作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你需要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你持有負面意見時,不要因為害怕衝突,而去維護虛假的「和平」。最直接的表達不僅能夠節省大量時間、提高溝通效率,更能避免可能的小的錯誤變成更大的錯誤。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大局已定,表達出你的想法並不能改變事情的走向或者決定,但你依然需要這麼做,因為你需要讓對方明白你在想什麼,你的意見也同樣有可能影響今後的決策。
更糟糕的做法是,有的人在討論時沒有做出表態,但如果事情發生以後導致了不好的結果,便跳出來大肆發表言論,認為是誰犯下了錯誤,應該承擔譴責;還有的人,會將對某一個人的不滿告訴了所有人,唯獨沒有告訴Ta本人。這些溝通方式都可能給未來兩個人的關係埋下致命的隱患。
3. 但不要誤把「直接的」表達當做是「攻擊性的」表達。不要把你自己的情緒帶入討論。
「直接」和「攻擊」是非常不同的兩種表達意見的方式。直接的表達,需要建立在你考慮了事情的各個方面、尊重並分析對方的想法後,明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再將它們清晰地說出來,它是具有建設性和洞察力的;而攻擊,則是不考慮客觀狀況、雙方想法和需求的情況下,一味地進行反對。它是帶有情緒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溝通時,我們需要就事件本身進行討論,而不是用情緒裹挾自己和對方。越是針對重要的事情溝通時,越要確保你做出的是冷靜的回應(responding),而不是情緒化的反應(reacting)。不要因為自己生活中的沮喪情緒就對同事或下屬大吼大叫,也不要因為心情不好,就在沒有仔細看郵件或微信的情況下,進行迅速而敷衍的回復。任何時候,你的表達和回應都應該是冷靜的,這是對對方和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4. 就事論事,不人為擴大討論範圍。
當你在給予反饋意見時,不要將這種表達轉化為對對方私人的攻擊,脫離了正在討論的事實,而去指責關於對方個人人品、行為上的問題。比如,你因為知道對方在私生活上有過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就說「你是個混蛋」、「你人品有問題,因此我不同意你」,這是非常嚴重的越界行為。
永遠記得,溝通只在於此時此地,當你在談論這件事時,就僅僅談論當下,這件事情本身。有時,一場溝通變成了爭執,都是因為這場討論早已經跳出了原本談論的範圍,擴散到了其他方面。
5. 不要過分地侵入私人領域——Ta的和你自己的。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在涉及到他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時,你都要十分注意邊界。有的人很愛分享與自己的親密關係和過往經歷,可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和ex們的故事講給其他人聽,但這並不代表對方願意有同樣的暴露(也不代表對方就能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自我暴露)。
在溝通中,很多細節都是缺乏邊界意識的體現。有時候,你以為自己是「熱心腸」,但也許只是問一句「你有男朋友嗎?」,就已經構成了對他人的冒犯。當對方給你看手機里的照片時,不自覺地滑動手指翻對方的相冊,也可能讓對方很不舒服。
在侵犯私人邊界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隨意地談論關於他人的事情。你不應該用他人的八卦作為自己的談資,特別是在未經證實、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就向另外的人講述當事人私人的故事。
6. 不要總想著要在某一場討論中「勝出」。
溝通並不是競賽或者考試,不存在「贏」或者「輸」。無論你們是同一個團隊的成員,還是合作夥伴,或者朋友和愛人,你們在溝通時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以效率最高的方式使對方明白自己的信息,表達出各自的觀點。因此,即便你們在進行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你所提出的每個意見都應該是基於討論本身的,而不是為了「贏得」這場辯論賽。
沒有人會是永遠正確的,何況他人的意見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當對方提出負面意見時,永遠記得不要急著糾正對方,不要誤以為你的目的只是說服對方,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當你發現是自己錯了時,要勇於承認。承認錯誤不是示弱,不是說明你比別人差,相反,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有效的溝通應該具備的7個因素
人際溝通技巧的研究機構Mind Tools總結出,在日常的人際溝通中,無論是會面、電話、郵件、報告或是發言,你都需要做到7個」C」:
1. 清晰(Clear):無論是說話還是書寫,清晰傳達出你的信息和目標是第一步,無論是從口頭語言上,還是身體語言上。在開口之前想清楚:你為什麼要和對方溝通?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確定,對方就更難確定你的意圖了。
2. 簡潔(Concise):如果你想讓對方更明白你在說什麼,就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不要繞來繞去,能用3個句子表達的,就不要用6個句子來表達。
3. 具體(Concrete):描述一些必要的細節和事實(少量、有重點),讓對方更能夠理解你所描述的事情。
4. 準確(Correct):這裡的準確,指的是能夠讓對方準確地理解。你所使用的辭彙、語言要確保準確無誤,你的描述要使對方在理解時不出現偏差。
5. 連貫(Coherent):你的表述需要具有內在的邏輯性。你所說的所有要點都要能夠連接起來,服務於你所闡述的主題。
6. 完備(Complete):如果你的表述是完整的,對方就不會漏掉你的信息或是指令。比如,當你闡述了一件事情的背景後,還需要告訴對方去做什麼,以及Ta做這件事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做什麼準備。
7. 謙恭(Courteous):禮貌而謙恭的溝通不僅僅在態度上是友好的,而且是開放、真誠的,不存在暗藏的否認和侮辱,也沒有被動型攻擊。當你對對方進行回應時,已經對Ta的意見進行了充分尊重和考慮。
總之,如果面對的確實是一個難以溝通的對象,而我們也無能為力去改變Ta的話,那麼唯一能做的,不就是改進自己的溝通方法,盡量在最大範圍內有效化你們的溝通么?
以上。
原文發表於 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理解彼此 | 測試:你有沒有犯以下6個溝通錯誤?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技巧性的東西,有時並沒有什麼用。因為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兩個人的認知水平相差不大,並且利益沒有大的背離!
有些人是你用了所有溝通技巧都溝通不了的。之所以會有很難以溝通,甚至無法溝通的人,是因為:他可能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又或者是基於利益和立場的考慮,他根本就不願意跟你進行有建設性的實質交流。
比方說,我老媽,每天都給我發朋友圈裡的各種養生文,真的是每天都發!我媽會批評我的各種她認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養生堂,大家知道養生堂嗎?吃什麼,做什麼,都聽養生堂專家的。養生堂說的就是聖旨。這樣的情況,在中老年人里,真的很常見,很普遍。
跟她講西醫,講科學,講先進理念,完全是對牛彈琴,她不聽!我每次都心平氣和,運用溝通技巧講,結果呢,她不聽,她不聽!我已經放棄了在這方面跟她溝通了,真的是自找難受。我挺絕望的。我有時都在想,她要不是我媽,我一定拉黑她。
她們朋友圈裡,還有個奇葩阿姨,認為是葯三分毒,相信蜂膠能治療糖尿病,不吃降糖葯,不打胰島素,就只吃蜂膠。怎麼勸她吃藥打針都沒用,遇到這麼個情況,她女兒都快愁死了。
這就是認知水平巨大差異導致的溝通無效!這不是掌握有效溝通技巧就能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想要解決,首先要提高認知水平。雙方認知水平差不多了,再來說溝通的技巧。
再比方說,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丈夫性侵11歲侄女的問題。知友們在答題時,有講道理的,有講法律的,有現身說法的。我覺得有些答主講道理的方式真的很贊,溝通過程完全沒毛病。
但是,題主聽了嗎?沒有!她根本聽不進知友們的話。
為什麼呢?因為,道理,題主都懂的。她也能看出來很多知友真的是站在公義的角度在說話。但是,她壓根就不想要公義啊!
她要的是知友們說,你老公其實對你不錯,雖然他對你11歲的侄女做了禽獸不如的事,但看在孩子的份上,就原諒他吧!一家三口,手牽手走在夕陽下,場面美好得不要不要的。至於侄女被性侵後心理障礙什麼的,真的不要緊呢!
她要的是大家讓他原諒老公。她是來求認同的。不是來聽知友講法律,講道理的。這個時候,即便是溝通技巧爆棚,舌燦如花,也是然並卵。她不聽!她不想聽她不認同的話。
這就是利益和立場差異巨大,導致的溝通無效!
比方說,解救被拐賣的婦女時,整個村裡的人都出來阻攔。你以為這些村民不知道拐賣人口是犯法的嗎?他們很多都知道這犯法!
但,那又怎樣。他們要的是團結一致,一致對外,留下這個被拐賣的婦女。好不容易湊了錢買了女人傳宗接代,會讓你們警察,被拐賣婦女的親人講幾句道理,流一些眼淚,磕幾個頭,就帶走?
這也是立場和利益的巨大差異,導致這些人變成了難以溝通的人,在這些利益問題上,不會有想像中的有效溝通。
溝通的對象是極其重要的。如果選錯了溝通對象,任何溝通技巧很難發揮作用。
所以,選對溝通對象,有效溝通才有實現的可能,技巧才有用武之地。
遇到錯誤的溝通對象,遠離,有時是一種明智之舉。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能有效溝通,也就不需要法律了。
法律挺適合那些已經違法的溝通對象。比方說,那些鼓吹吃蜂膠就能治癒糖尿病的神醫;那個性侵11歲侄女的丈夫;那些阻攔警察解救被拐婦女的村民。
【end】
硬廣。公眾號:柳柳心理 (id: liuliuxinli) 心理情感、職場社交。傾聽心聲,謝謝喜歡。
說說親身經歷吧。我曾經應該就是題主所說的「難溝通的人」,我開始一直以為是周圍的人都「難以溝通」(呵,呵。)但是時間久了發現其實只是我自己是個不會溝通的人。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看了許多書,深度學習了該如何去和他人,包括」難溝通「的人如何溝通。你會發現一旦自己改變了以後,許多原先你認為「難溝通的人」也突然變得容易溝通了。換環境也是一種選擇,但是一種消極選擇,因為不管到哪裡你都會遇見「難以溝通的人」,逃避並不能解決終生問題。
下面簡單說幾點心得吧。
有效溝通的含義是:
- 信息發送者清晰地表達信息的內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確切理解。
- 信息發送者重視信息接收者的反應並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免除不必要的誤解。
雖然做到這兩點就夠了,然後接著可能就是是否要「說服」。但許多人一上來就會想著要「說服」而不是「有效溝通」,最後「說服」又變成了「攻擊」。
注意定義,定義中有的溝通是雙向的,信息發送者和信息接受者。
1.消除語言含混性
語言含混性(一句話或一個詞有多個意思或者有引申含義)是溝通中經常被完全忽略的一個東西。而許多複雜爭端的最初都是由於雙方並沒有完全徹底和明確的表達和理解對方的信息引起的。所以從自己角度出發,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對方完全明白你說的每一句話和確定自己完全明白對方說的每一句話。
大部分情況下很多人只為一吐而快,默認自己完全說清了,又默認對方完全了解了。最後開始吵了的時候又用「你完全沒明白我在說什麼!」這種攻擊性話語來惡化溝通。
在探索需求 這本書的開篇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個關於《需求調研》的講座上,開場前演講人的大屏幕上放了張背景圖,大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如下圖: 然後他就開始講需求和設計了,巴拉巴拉巴拉。。。。配了下圖:最後結束的時候他說要給大家做個注意力測試,然後就問了個問題:
How many points were in the star that was used as a focus slide for this representation?在場的人開始回答,答案被收集並統計。結果如下:
看到這張圖你一定要問了,哎怎麼有其它答案呢?好奇怪啊怎麼來的?這就是所說的「含混性」,一句話可能會有很多個意思,但是每個人看到的可能只有一個意思。比如說剛才的問題,可能會有的理解為:
僅僅是一句話都可能會引起這麼多理解,何況溝通的時候不可能只講一句話呢?解決含混性的方法就是「問」和「複述」。幾個常用的問題是:- 你剛才說的「XXX」指的是/包含哪些/在哪些情況下試用?
- 那我可不可以理解為:XXXXX?
發現對方有可能沒有理解你說的意思的時候不要說「你完全沒明白我在說什麼!」這樣會讓對方敵意大起。而應該說:「我發現可能我剛才沒有解釋清楚XXXXXXX,其實應該是XXXXX,你是不是理解成了XXXXX?」
先掌握這三條,你會發現溝通已經變好了許多了。
2. 溝通雙方價值觀、立場及溝通的最終目的,並在溝通中時刻提醒雙方。價值觀和立場是很難改變的,衝突的直接矛盾如果是發生在價值觀和立場上,溝通的難度會更大,但如果你能明確的意識到兩個事實:- 對方的價值觀和立場到底是什麼。
- 對方的價值觀和立場是不能夠短期改變的。
這會有助於你在這種情況下達到溝通最優的結果,也許不是皆大歡喜,但是你知道這已經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了。
比如說之前的咸甜月餅咸甜豆花之爭就是典型的價值觀衝突,這種情況下的爭論基本上是無任何意義的,誰也改變不了誰。再貼近個人一些的,父母的信仰和你的信仰,可能父母的價值觀中去政府機關工作才是最好的出路,但是你卻想要進一個創業公司,此時去改變父母的價值觀說些「根本不理解我」之類的話是毫無意義的,但是父母和你的立場是相同的,都是希望你過得更好,了解這一點,從情緒上埋怨父母也會變弱。
另外要注意的是永遠不要忘記當前溝通的最終目的。許多人特別喜歡「上綱上線」,「反咬一口」,和「翻舊賬」,這真是個惡習。
比如說某個女票現在溝通要解決的是男朋友約會總是遲到,那就去問他遲到的原因,以及以後的解決辦法,如果你好好溝通,說不定這種讓你不爽的事情下一次就不會發生了。
可女票偏要說:「你又遲到!我知道你就是不在乎我!」(開始上綱上線了)
然後男票怒了:「怎麼就不在乎你了?我在你宿舍樓底下等你一個小時的時候你就在乎我嗎?」(反咬一口)女票又說:「你剛剛見我的時候怎麼就那麼勤快!每次都提前好久的!你真的就是不在乎我了。。。(此處開始哭)」(翻舊賬)說過以上話中槍的請舉手。然後接著這個對話發生得越來越頻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許你換了個男朋友沒多久這樣的對話又會繼續,接著你就會想:哎,天下的男人都這樣王八蛋。。。
但其實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溝通好防止遲到啊。。。摔!
3. 消除敵對感
人是情感動物,很有可能在溝通前雙方就已經出現敵對情緒。此時如果你還想要一個「有效溝通」的話必須調整自己的情緒,即使對方情緒很糟,你也需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更進一步的,使對方也消除敵對的情緒,一旦情緒平和了,語言上的攻擊感也就小了,你語言上的攻擊感小了,對方也會相應變化。4. 冷卻決策
雙方都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聽完了各自的立場、目的和論點論據並且充分理解對方信息的情況下,不用馬上說服對方做決策,可以讓雙方各自有一個冷卻時間,比如說明天再來做決策。溝通的學問太大,這裡就不展開寫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些溝通類的書籍,至少這些書對我起了非常大的幫助。
-----------------------------------------------------------------------------------------------------------附送溝通類好書書單(人肉檢閱,本本經典):【器】關鍵對話談話的力量高難度談話談判力【術】批判性思維學會提問【道】溝通的藝術心理學與生活我不生產知識,我只是書本的搬運工。 進化論 - 知乎專欄面對一個難以溝通的人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好溝通的人,下面是我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阻礙溝通的戒備心理造成溝通困難的第一個誤區是過分的戒備心理。在人際交往當中,如果對方不了解我們的目的和動機,基於人類自我防衛的本能,而對我們產生警戒的態度。而在難以溝通的人身上,自我防備的本能已經超過了必要的限度,他們會隱藏在自己堅硬的外殼裡,以一種防備又疏遠的態度,對我們保持戒備。由於這種戒備心理,他們在心理上跟我們處於對立緊張地位,無論他人表達什麼內容,都會被他們的抗拒心理駁回。這時候就出現了溝通的障礙。
對他人戒備心強的人很少會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們害怕因為自己袒露了真心而被別人利用。因此,在交流中,這些人和他人的交流往往是停留在思維的層面,卻很少會跟他人進行情感層面的交流,會讓人覺得望而卻步,冷漠而疏離。
我曾經是這樣的一個人,因為對他人有著一種懷疑的態度,經常冷著臉,即使同學和朋友主動來找我說話,我也不知道怎麼對他人表現親昵而顯得有些冷淡。結果大學到大三才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即使跟親近的朋友,我也不會告訴太多他們關於自己的事情,而是默默的聽著他們說自己的事情。被問到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也是一兩句就略過。因為我當時覺得肯定不會有人理解自己,說了也白說。結果就是自己一直過的很孤單,從來沒能和別人建立過真正意義上的友情。
雖然說人人都有安全的需要,也會有防備心理,但過度的防備心理會讓我們在和別人的溝通中出現緊張、靦腆、甚至是恐懼心理,也造成了和他人之間的距離感
過分的戒心還會帶來第二個弊端——隱形攻擊他人
我有一個朋友,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但是她在和朋友的交往中,常常冷著一張臉,也很少對別人主動說起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的另一個朋友跟我提到我的這位朋友,跟我說:「我覺得小x常常會用眼神上下打量別人,大家會覺得挺不舒服的」。我很驚訝,因為在我的眼中小x是一個很善良很熱心的女生。我跟小x說了這個打量人的問題的時候,小x很驚訝,說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這樣看別人的。
所以,如果過分保護自己,會將自己和他人擺在一個對立的立場上,本身並沒有惡意的行為,但這種態度卻讓別人體會到了被排斥和質疑的感受,關係怎麼能融洽呢?人都喜歡輕鬆和愉快的氛圍,放下自己過分的戒心,不要把別人擺在一個「可能會傷害自己的敵人」的位置,會讓溝通更加融洽。
2,情感的支持是有效溝通的重要部分
我跟我的父母之間基本上無話不談,很多問題我們都能互相討論。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和父母的關係一定很親近。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父母雖然會給我的問題提出他們的建議,但他們卻從來都不會回應我的感情。記得有一次我跟別人發生了一點矛盾,當時的我特別難受。回去跟媽媽說了事情的經過,媽媽聽完之後說:「肯定是你哪裡不對,你自己好好想想,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話雖然沒錯,但是其實我那個時候最想要的就是媽媽能安慰我一兩句。結果聽完她的話,我更難受了。
在這件事上我明白了,有效的溝通,並不是說給對方講多少大道理,也並不是說能說出多少富有哲理和見地的話。溝通的目的除了傳遞信息之外,更重要的還有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才是人和人建立穩定深厚感情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就像遇到一個失戀的朋友,重要的不是跟她說你要怎樣怎樣,你就是因為太怎樣怎樣了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朋友真的不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嗎?她只是在受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了你,想要被安慰和支持啊。
人人都有被包容、支持和理解的情感需求。如果是對方一個快要渴死的人,他最需要的是一杯水,而不是如何改善他生活的建議。因此,為何不滿足人性的乾渴呢?
3,自然而然的態度
試想,如果你去商場購物的過程中,若是被店員一直緊緊盯著,也會覺得十分不自在,只想快速離開吧。同時,如果店員過分熱情的上來推銷商品,也會把顧客嚇跑。因此,自然而然的態度是最好的。
要消除他人的戒心的第一步就是要態度自然。你越想打開對方的殼,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和逆反心理,溝通遇到的阻力也越大。因此不可過分急切,而是保持輕鬆而從容的態度。人人都喜歡輕鬆的氛圍,更容易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放下自己的緊張和戒備心理。
在感情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男孩子在追求女生的過程中,要麼就為了獲得一個好印象而拚命表現自己夸夸其談,要麼就成天問東問西對女生的生活表現出過多的關注和熱情,這太刻意的討好反而被女生討厭了。不如自自然然坦坦蕩蕩的,對方至少覺得你是一個真誠的人。
4,勿將觀點上升到人身攻擊
我曾經有段時間因為直來直往的性格,和朋友因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不同而鬧的不可開交。我有以為朋友有個很喜歡的追了很多年的愛豆,而我卻不能理解她這麼喜歡這位明星的理由。當時我表面上聽她開心的說著自己愛豆的各種事,內心中卻是不以為然的。結果後來,朋友偶然知道了我對這件事的態度,好久也沒理我。
我找到我的另外一位人際關係非常好的好朋友,向她傾訴了我的煩惱。我跟她說:為什麼我和你也在很多問題上有爭鋒相對的觀點,但是你卻從來不介意呢?我的朋友告訴我:因為我知道我們討論的只是彼此的想法,所以我並不會用你表達出的想法而去評判你這個人啊。
我當時聽了大為感動。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溝通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要把問題上升到人格評判當中,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的想法是愚蠢的,或者嘲弄一個人的立場,對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就不得步和你抗爭,指責了別人的自尊,也會讓自己變成不受歡迎的人。因此,有效的溝通是能夠順暢自由的表達和交換彼此的想法,開放和尊重的心態會讓溝通更順利。
我的公眾號:恆變的解憂雜貨鋪
http://weixin.qq.com/r/nTnA2AjEHVVirUy792y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效的溝通的含義就是雙方信息暢通無阻,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沒有障礙。
達成有效溝通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首先,信息發送者清晰地表達信息的內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確切理解:其次,信息發送者重視信息接收者的反應並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免除不必要的誤解。兩者缺一不可。
我覺得世上沒有難以溝通的人,只在於你是否懂得面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所以我著重從自身來講講如何達成有效的溝通。
思維混亂不可能帶來有效溝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明白,又怎麼能夠清楚地表達給別人聽?然而,明確的觀念也並不會自動地保證有效溝通。或許我很清楚自己要說什麼,但是很可能一張口就詞不達意,表述混亂。
這裡我想強調一下,我所說的並不是什麼雞湯,而是我親身經歷的,這些年在職場,在創業路上,我自己總結出來的,當然了如果你有什麼具體的問題,或者細節的話,可以假如我個人職場交流裙:四舅思零四舊七吧久,驗正嗎:FS168。歡迎探討,好了繼續分享。
一、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
1、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你的聽眾會領悟你沒有直接表達的意思
問題越複雜,這個原則越重要。有時,我們想當然地認為聽眾和我們一樣了解問題的背景信息,可以牢牢把握所要討論的問題,但實際上,可能很多聽眾對這些信息根本一無所知。當我們拿不準的時候,最好能清楚地講明背景信息;嘮嘮叨叨總比掛一漏萬強。
2、說完整的句子
邏輯中最常見的是說明句,說明句類似於命題。如果我說「狗」、「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那座印第安建築風格的石灰石正面」,你可能會猜測我在試圖把不同的觀念聯繫在一起,但是你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聯繫的。這是因為我沒有做出完整的陳述。我需要用完整的句子,例如「那隻狗攻擊那隻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使小王很喪氣」,「那座印第安建築風格的石灰石正面被那幫流氓嚴重地損壞了」。
3、不要將主觀看法當做客觀事實
泰山在山東和山西之間,這是個基於客觀事實的命題,它要麼是真的,要麼是假的。但是如果我說泰山是秀美的,這個命題就糅合了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對主觀命題的真假做出隨意的判斷,就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客觀命題的真假判斷是沒有爭議的,但主觀命題有。如果我想讓某個主觀命題被大家接受,我就必須為它做論證。
4、避免使用雙重否定
在西班牙語中,雙重否定用來加強語句中的否定意義。在英語中,雙重否定相互抵消,句子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有時候,這會帶來困擾,因為語句表面上聽起來是否定但實際上是肯定。為了避免歧義,最好直接表達本意,不要使用雙重否定句。不要說,「這裡不是不歡迎她來」,直接說,「歡迎她來」。
5、根據對象選擇合適的語言
如果你是個物理學家,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與其他物理學家討論測不準原理,你可以自由地運用你的專業術語。但是,如果你是在向一群普通人解釋這個原理,就必須要用比較通俗的語言,方便大家理解。不要對著外行人使用業內行話,溝通的關鍵是理解。最忌諱兩件事:一是對人講話態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讓人云里霧裡。
6、避免使用模糊和多義的語言
模糊和多義是制約有效溝通的兩個典型因素。模糊和多義的語言並不能明確表達這個或那個特定觀念,而是遊走於不同的觀念之間。它們的共同的缺點是沒有一個固定的無可爭議的內涵。一個詞語的指代物不明確,那就是模糊的。如「人們不喜歡那樣的音樂」,我們都不會明白到底是哪種音樂。一些詞如「愛」、「公平」、「善良」、「邪惡」等都是抽象詞,本身含義並不是絕對統一的。因此,在使用這類詞語時,必須對其做出準確的理解。在你試圖說服別人某件事情是不公平的之前,你要告訴他們你是如何定義不公平的。另外的如多義詞,都包含多重含義,為了避免造成歧義,應該清楚地表明本意。
二、 溝通時的注意事項:
1、保持尊重的態度,這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尊重對方的人生價值觀,尊重對方的興趣愛好(除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尊重對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簡單說就是,不管對方是窮是富、是官是民、是國內人還是國外人,不管對方是信仰從善哲學還是叢林哲學,不管對方文化如何,不管對方身體有何殘疾,等等,都要把對方當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獨立人權的人來看待。平時很容易犯錯誤的一個極端自己是打著為對方好、一切為對方考慮的幌子,來強迫對方服從自己的決定,這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總之,你給別人面子,別人也會給你面子,你尊重別人的權益,別人也會尊重你的權益,這是溝通的良好開端。
2、製造熱情的氛圍。
情感是一種溫度計,冷冰冰的話語,或者過於理性刻板的交流會使人產生錯覺,好像到了公務機構,公事公辦,很是拘束和不自在。某些人很不擅長說話,可是那種熱情的態度和行為,就會使你感到溫暖和放鬆。為溝通加點熱度,加點幽默潤滑劑,營造出一個熱烘烘暖洋洋的氛圍,這是溝通的良好基礎。
3、言語溝通。
開始說話的第一步是傾聽別人說話,要全身心的傾聽,要參與性的傾聽,要共情般的傾聽。切忌一邊聽一邊看別處,一邊聽一邊和別人招呼,一邊聽一邊做小動作。特別是當別人說到他本人很關注的事情時,更要配合簡單的言語和簡單的身體行為去傾聽,恩,我明白,理解了,能再詳細說一點嗎。。。第二步是自己說話時語速要適中,突出重點內容時語速一定要慢,一定要穩重,重低音比較高音更具有震撼力!在說完一個話題之後及時尋求反饋:關鍵點是要突出我而不是對方,比如:我是否說清楚了?我是否再需要說一次?不要說:你聽明白了嗎?你理解了嗎?這樣的問話有低估對方的智力之嫌,敏感的人會反感這樣的詞語。第三是情感的表示,要根據人和話題來靈活表達情感。比如和一個情緒抑鬱或處於失戀的人說話就不能太樂觀和微笑,要保持淡定和溫和關注的表情。總之,溝通的效果不在於你說的多美好多正確多標準,而在於對方的如何回應!彼此的良好互動,促成彼此的目的,這是溝通的完美結果。
4、針對溝通阻礙。
如果彼此互動不暢,及時尋求原因,是言語表達不清的問題、是情緒干擾的問題、還是溝通目的反差太大?要尋求到彼此的一致性溝通目標。實在無奈了,可以暫時轉移話題,避免尷尬場面,也可以暫時離開,另找機會交流。總之,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彼此的友情與和諧,君子的交流可以和而不同,尊重彼此,這是維繫人際關係的良好紐帶。
什麼是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是指能實現預期目的的兩人或多人之間的談話。如,你去向老闆提加薪,談完漲薪成功。你實現了預期目的-漲薪成功,那麼你們的談話就是有效的。
或者,你希望閨蜜下定決心離開某渣男,你和她談完,閨蜜甩了渣男。你實現了預期目的-閨蜜離開渣男,那麼你們的談話就是有效的。
深諳有效溝通的高手都是怎麼做的呢?
掌握有效溝通的高手們都有清晰的溝通目的,他們會助推人們按照他們設置的目的展開行動。
如,高手懂得營造安全的氛圍,並為溝通創造一個「共同的目標」,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做的「共同的目標」不足以說服難以溝通的人時,他們會採取有效傾聽的方式,讓對方說出他們的想法,並在他們的想法上做補充對比,使對方按照他們做的「新共同目標」展開行動。
什麼是難以溝通的人?
難以溝通的人是指不易對你的溝通內容作出對話結果的談話對象。如,外向的人認為內向的人太過於保守、冷淡,難以溝通。
如何引導難以溝通的人說出他們的想法?
詢問對方的觀點,說明你對他們的想法很感興趣;
確認對方的感受,說明你高度認同他們的感受;
重複對方的描述,說明你願意傾聽並鼓勵他們說出更多想法;
用反問法引導對方,如果對方還是不願意說,你可以合理的猜測,讓他們對此作出解釋。
關鍵在於:關注他們,認同他們,肯定他們。
如何讓難以溝通的人做出行動?
當難以溝通的人說出他們的想法後,你不能否定他們的想法,你需要認同他們,肯定他們(但不代表你真的認為需要這樣做),你可以在他們的觀點上補充觀點,或者你可以將你們的觀點進行比較,然後取長補短。
你要做的是讓他們的觀點參與進來(即使你最後一點兒也不用),為你們的溝通做一個「共同的目標」,彌合分歧,使對方按照你們的「共同的目標」展開行動。
有哪些有效的溝通案例?
有效溝通:如何變得會聊天?
有效溝通:什麼樣的講話算「有水平」?
有效溝通: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補充你的觀點。
我的回答僅是我當下有限閱歷的總結,你可能是位閱歷豐富的人,對此你有自己的想法,歡迎你在評論區補充或指正,我會提煉並維護更新,讓我們一起幫助更多被這個問題困擾的人吧。
1.注意溝通中基本概念的定義保持一致
很多情況下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明白自己表達的需求,並且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溝通中存在一個很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造成了大量的無效低效溝通。那就是————「不同人對於同一概念的定義和理解存在巨大差異」
先從回鍋肉說起
比如你去飯店吃飯,點個回鍋肉。但是10家飯店會做出10種不同的回鍋肉,有的廚師對回鍋肉的定義是青椒+五花肉,那他做出來的回鍋肉就是青椒炒五花肉。有的廚師對回鍋肉的定義是,白菜+五花肉,那他做出來的回鍋肉可能就是白菜炒五花肉。 比如有的的廚師可能會認為回鍋肉要放糖,有的廚師可能會認為回鍋肉要放蒜薹。
但是可能你討厭又咸又甜的,可能你根本不吃放了糖或者放了白菜的回鍋肉。那麼這個廚師做出來的回鍋肉哪怕對別人來說再好吃,而對你來說其實跟一盆屎沒區別。你可能咬著牙都難以下咽。
所以如果你要想吃到你想像中的回鍋肉,在點菜的時候,就不能光說老闆我要點個回鍋肉。否則這樣做出來的菜是否合你胃口全憑運氣。如果你要吃回鍋肉,你可以先問清楚:「老闆你這的回鍋肉是怎麼做的?」會放哪些材料進去?
老闆可能會告訴你,我的回鍋肉了放了糖,放了白菜。。。 如果你不吃白菜,那就讓老闆不要放白菜,如果你想吃青椒炒的,那就跟老闆說清楚要放青椒抄。
當然,如果你的需求導致了原來飯店定義的原版回鍋肉的材料有巨大差異,並且造成了成本的提示,那你肯定也要提前跟老闆說清楚你願意為你定製化的需求來付費。
只有你的需求描述的越清晰,則廚師做出來的回鍋肉跟你想像中的回鍋肉才更為接近。
這裡只是舉了一個吃飯點餐的很常見的場景,其實生活中大部分的溝通我們都在表達很多基本的概念元素,而有時你覺得對方完全聽不懂你的話。這其中往往存在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雙方對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定義是不一樣的,而你先入為主的認為對方對某些基本概念的定義跟你一樣。這樣就導致了雙方看似暫時達成了一致,而其實根本沒有互相了解對方在表達什麼。我以為你懂了,你也以為你懂了,但是等到最後事情做出來的時候我發現你做出來的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在溝通中,先解釋清楚容易出現多種含義的地方,確保對方對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定義與你保持一致。
2.很多人溝通中缺失了重要信息,而他自己卻渾然未覺。需要換位思考,這句話到底有幾個意思。然後來修正和補充自己的表達信息。
這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很相似,但是又有點區別。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有時候談話說帶入了多個人物或事件。而很多人在表達的時候,只是單純的用他、這個、那個來表達。並且以為你懂了。而另外一個人壓根沒明白你說的他到底是誰,因為你一句話裡面的他可能指了很多個人中的任意一個,你的這個、那個也可能指了很多個事情中的任意一個。
有時候還會在前因沒有交代清楚的時候,突然問你後果的解決方案。非常之扯淡,這個一時沒有想到合適的例子,暫時沒法給大家舉例。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表達的人自己沒有換位思考。
3.重要的事情溝通時,表達完成後不要直接結束對話,跟對方確認一次他是否明白了你表達的話。如果可以最好讓對方複述一次。 跟對方確認其是否明白時,不要直接問你明白了嗎?這樣有時對方可能沒有明白但是會為了顧及面子說自己明白了。可以問他:「我表達清楚了嗎?」
溝通是橋,理解是路
兩個人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要做到有效、高效的溝通,情緒的控制是第一位的
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
說是要溝通,卻陰陽怪氣、冷嘲熱諷
說是要溝通,脾氣卻大的不得了
那麼到底是挑釁還是要吵架?
平和的情緒,誠懇的語氣,是做到有效、高效溝通的第一步
精鍊而容易理解的內容,是做到有效、高效溝通的第二步
大多數難以溝通的人,其實並不是多麼難以溝通
而是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對方表現的讓自己不舒服時,自己馬上轉換為針鋒相對的模式來對待
每個人都知道針鋒相對難有好結果,也都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但,卻總是在等著對方先退一步
所以,面對一個看起來難以溝通的人,不妨自己主動先退一步
面對不同的溝通對象,需要注意的方向也不同
面對男人,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面對女人,不要忘了她的情緒
面對上級,不要忘了他的地位
面對老人,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面對青年,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面對小孩,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審時度勢,在不同的情境,面對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
強硬、忍讓、堅持、妥協,本身都沒有錯,錯的只是採用時面對的情境、對象不同
如果你說的是在外企里的有效溝通和面對說英語的外國人,那麼在我評估某人的英語水平是否可以勝任我們公司的工作時,我會考慮三個關鍵要素。事實上,這三個要素和一個人的英語聽起來怎麼樣關係不大。我並不在意你們說英語辭彙有多深多大,口音有多重,說得有多慢。
相反,作為一個人才產業的專業人士和在中國工作的外國高管,在判斷人們英語水平時,我的評估方法既實際又直接。我主要看中以下三點。
1) 你是否能合理地向我表達觀點和想法?-在很多時候,我需要知道你對某件事的看法。例如,你會如何評估某個情形,打算如何處理某件事。在分享你的看法時,你要能清楚、簡單地告訴我你的想法和邏輯,為什麼這是個好主意,你會如何促成某事。
我不想再繼續追問你更多問題,再花好多時間和精力,弄清楚你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希望你能告訴我你目前工作的進展,以及你的想法。因此,只要我能明白你的關鍵要點,即便你英語說的不流利,我也可以接受。
小貼士:在用英語表達想法時,簡單、直接地表達就行了。不要過多考慮辭彙和句子,想著要讓自己的話更有表現力。在商務中,人們總是更喜歡簡單、直接的表達,尤其是高管和領導層。此外,作為職場人士,最終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你想法的質量,而不是你的表達。
2) 你能準確get到我的點嗎?-也許,比起清楚告訴我你的觀點和想法,你能多大程度理解我說的話更為重要。我語速正常,是美國人,口音不重,但我們的客戶有很重的法國、愛爾蘭、印度、英國口音。所以如果你連我的話都不能很好地理解,那我就會擔心你是否具備和這些重要客戶打交道的能力。
對我而言,你至少得理解我80%的話,否則就會出現很多溝通問題。在我告訴你該做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時,你會遺漏很多訊息。這些會使你為公司提供高質量、準確的工作大打折扣。
小貼士:在許多公司會議中,我們的員工會把我說的話錄下來。我一點也不介意,反而很樂意看到這種做法。這展現出他們的職業精神,希望能接收到我所有的關鍵信息,以防當時在會議中有所遺漏。此外,會後再聽我說的錄音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雖然這樣做會花費更多的時間,不過它能幫助你改善工作,提高英語水平。
3) 你能足夠清楚地進行英語書面溝通嗎?-在外企中,即便你的崗位不需要常常進行英語口語交流,也很有可能需要用英語進行書面溝通。即使你是技術和工程人員,也需要用英文郵件和外國同事交流。
因此在我們公司的面試流程中,有一部分內容是讓候選人書面回答開放性問題。這有助於我們評估他們書面表達想法的能力。
幸運的是,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書面英語比口語要好得多。此外,書面溝通不像口語溝通一樣,是個實時的情景。在書面溝通時,你有許多時間,司考該如何準確地表達內容。
小貼士:如今,有許多類似拼寫檢查、語法檢查的小工具,能幫你更好地寫英語。但出於某些原因,用這些工具的人並不多。其實想要消除、更正一些基本錯誤,你只要用這些小工具檢查你寫的內容就行了。這額外花費的2-3分鐘能使你的書面英語看上去、聽上去更好。
那麼你的英語能力阻礙你在跨國公司取得更大的事業進步和成功了嗎?你的英語能力好到能在有外國人的商業環境里有效溝通嗎?許多人花大量時間精力去擔心或提高本就足夠好的技能。你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能幫你更好地了解你現在的英語水平是否需要提升以及需要提升的程度。
最終,無論如何,如果你想在外企好好乾出一番天地,取得更多成果,那麼好好提高英語水平對你來說是值得的。事實上,職位越高,越需要和其他部門、事業部、總部的外國高管進行書面、口頭的溝通,對你英語溝通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
(譯)
-----------------------------------------------------------------------------
點擊鏈接訪問 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註: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
順便,我的知乎Live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提高你的職場意識和英文!
三場單次知乎Live:
如何有效地用英語與外國人溝通?
如何拿下重要的「英文面試」?
職場之路快速晉陞指南
知乎系列Live:職場英文溝通,這樣最有效: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
If you』re talking abou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national company and when dealing with foreigners inEnglish, there are three key things that I always lookat when considering if a person』s English level is good enough to work for meand our company. Actually, these threethings have very little to do with how a person sounds. I don』t really care how big your vocabulary is,how heavy your accent is, or how slowly you talk.Instead, as both a
talent industry professional and a foreign executive working in China, myassessment of a person』s English level is very practical and straightforward. Mainly, what I ask myself are these three questions.1) Can you reasonably
express your ideas and thoughts to me? -Of course, there are going to be many instances where Ineed to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something. For instance, where I needyour assessment about a situation, or how you plan to handle something. Foryou to share this with me, you need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your thoughts tome clearly and simply. You need to be able to share with me your logicsense and the reasons why what you』re telling me is a good idea, and how youplan to make it happen.What I don』t want
to do is to play 21 questions with you. I don』t want to have to put a lotof time and energy into pulling out what』s going through your mind. I needyou to be able to tell me what』s going on with what you』re doing and what you』rethinking. So I』m okay if what you say doesn』t sound so smooth. Aslong as I can understand your key points.A Good Tip: When expressing yourself in English, just keep what
you want to say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Don』t overthink your words andsentences, or try to make yourself sound more impressive. In business,keeping things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is always preferred, especially whenyou』re talking to senior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In addition, as aprofessional, ultimately, it』s the quality of your thoughts that impressesothers, not how you sound.2) Can you accurately
understand what I』m saying? - Perhaps even more critical than how well you cancommunicate your ideas and thoughts to me is how much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Isay. I speak at a normal speed. And as an American, I don』t have aheavy accent. However, we have clients who speak with heavy French, Irish,Indian, and British accents. So if you can』t understand me very well, Ihave big concerns about y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business withsome of our clients well.For me, if you
can』t understand at least 80% of what I』m saying, then there』s going to be alot of miscommunication. You』re going to miss important points of what Ineed you to know and details of what I need you to do. This will have abig impact on your ability to deliver high quality, accurate work for ourcompany.A Good Tip: In many of our company meetings, our people will
record what I say in the meeting. I don』t mind this at all. In fact,I like it. It shows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desire to catch all my keypoints, in case they can』t keep up with everything I say during themeeting. In addition, listening to what I』ve said later helps theirEnglish. While doing this takes more time, it will help you to do your jobbetter and improve your English abilities.3) Can you communicate
clearly enough in writing?- Even if you don』t need to speak English often in your role in a foreigncompany, it』s likely that most, if not all, of your written communication willbe in English. Even for 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you』llneed to often communicate by email with overseas colleagues.So as part of our
company』s interview process, we have candidates respond in writing to severalopen questions. This helps us assess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theirthoughts in writing.Fortunately, for
most people, their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theirspoken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communicating in writing is not a realtime situation like spoken communication is. When communicating inwriting, you have the time to think about exactly how you want to say things.A Good Tip: These days, there are tools like spell check and
grammar check that can help you. For some reason, however, many peopledon』t use them. But to eliminate and correct many basic mistakes, all youhave to do is run what you write through these tools. The additional 2-3minutes that this takes will help to make your written communication look andsound much better.So
are your English skills holding you back from achievinggreater success and advancing your career ina multinational company? Is your English level good enough to beeffective in business situations involving foreigners? Many people spend a lotof time and energy either worrying about or trying to improve a skill that mayalready be good enough. Your own responses to these three questions canhelp you know better whether or not your current level of English needs toimprove, and by how much.Ultimately,
however, if you want to develop your career and expect to achieve greatersuccess in a foreign company, of course, it』s worthwhile for you to invest inyour English skills. The reality is, the more senior your position, themore you need to interact with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foreign executives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business units, and headquarters. As a result,the more solid your English communication needs to be.------------------------------------------------------
For more grea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expertise, insights, and advice, follow Larry Wang"s personal account on Wechat, at Larry聊職商&
To get to get to know Larry Wang better personally and access his lates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articles, follow him on Weibo, @ &
-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參考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哈貝馬斯認為人與人間要建立「有效的溝通」一般而應該要滿足普遍語用學,即「溝通行動一般假設前提」。在他看來,人的行動可以分為社會的和非社會的。其中非社會行為是指的目的合理性行動;而社會行為分為策略行動和溝通行動,溝通行動又因以語言作為中介而被稱為語言行動。
- 所謂的「溝通行動的一般假設前提」是指溝通行動應該滿足的四個有效性:真實性、真誠性、正確性和領悟性。一般來說,由能溝通雙方都具使用同種語言因都具有對字面意義的理解能力所以在考慮「有效的溝通」時,只需考察真實、真誠和正確三個有效性,這個三個有效性分別指向三個不同維度的世界即「客觀世界」、「主觀世界」、「社會世界」。這裡舉個在書上看到過的列子來說明下,通過這個三個維度的世界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溝通」的。
一個教授讓一個他的學生幫他倒一杯水。這個時候這個學生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實行教授的指令;二是對教授的這個命令進行質疑。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這個學生就是默認了在這附近有水(真實性),教授有權對他提出這個要求(正確性)和教授說這句話是出於他確實需要水(真誠性);若是學生選擇了後者,則他就是可能是對這附近是否有水、教授是否有權要求他幫他倒水提出質疑或是認為教授說這句話只是玩笑。
-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想要建立起「有效溝通」必須要滿足三個有效性(領悟性已默認);而如果任一有效性遭到了另一方的質疑則就會導致整個溝通無法繼續。
- 這就有引出了哈貝馬斯關於溝通與理性討論的討論。他認為當溝通雙方在溝通中開始質疑對方有效性的時候,整個溝通行動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中斷溝通,轉向策略活動不再以相互間的理解為目的;試圖通過論證活動來達到共識已重新開始溝通——也就是所謂的理性討論,在此過程中雙方都試圖尋找最佳論據來證明自己的合理性。並不是所有的有效性都需要被討論,只有真實性和正確性能通過邏輯來被證明。而真誠性只有在進一步的互動中才能被發現。
溝通能力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可以給其他任何能力加分!一個人如果溝通能力強,那麼,哪怕他在專業技能上一般般,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這個人挺厲害的」。
那麼,溝通能力很強的人有什麼訣竅呢?
訣竅也是有層級的。
第一個層級 識別包裹
溝通能力強的人知道,一個人所說出來的話,不一定是內心所想的。上面有層層包裹。
比如,有人說「不想上班了」,內心所想的不是「不想上班」,而是:要找一個工作輕鬆,沒有壓力,可以遲到早退,收入豐厚的工作。
「不想上班」是知道以自己的現有能力明顯得不到內心真正想要的工作,而無奈之下提出的一個類似休克療法的解決方案。
如果覺得以自己的能力應該可以得到理想的工作,那他就不會說「不想上班了」。
而會說「現在的工作好像不太適合我」。
「現在的工作好像不太適合我」是一種建設性探討。
每個人所表達出來的語言,都經過大腦的處置,在真正的訴求上面層層包裹了自我保護、反擊、委婉的反擊、逃避、嘗試性提議、建設性探討、臨時性方案、情緒發泄等等,以希望得到回應,並期望回應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
溝通能力強的人不會直接面對對方的語言,而是快速分析層層包裹之下的真正訴求是什麼。
比如,溝通能力強的人絕對不會在「你怎麼會不想上班呢」這個問題上糾結。
第二個層級 協助「自我保護」
通常,最嚴實的那一層包裹是「自我保護」。
比如,提出「不想上班」這種情緒化的休克療法方案,是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收入增長太慢,自己沒有能力去對付,也沒有毅力去忍受。
呵呵,是不是沒有能力和毅力嗎?自己知道,能力和毅力有是有一點的,但不太強。
可是能向別人暴露自己能力不夠和毅力不強嗎?當然不能!
那豈不是會被鄙視?
所以,就要自我保護,不希望自己的弱項被人拿出來評點,不希望自己看起來不積極的價值觀遭到排斥。
溝通能力強的人,不會去揭發對方「自我保護」的意圖,而是會去協助維護對方的自我保護。
這時,對方就會覺得自己被讀懂了。「這個人懂我。」
比如,溝通能力強的人會對不想上班的事實上能力和毅力又不強的人說:「你知不知道,你還有一種價值沒有被發現啊!」
不想上班的能力和毅力又不強的人感到非常驚喜,「這個人懂我啊!」
第三個層級 讓對方「自我暴露」
止咳糖說,這不是溝通能力真正強的人。
溝通能力真正強的人,是讓對方自我暴露。
什麼叫自我暴露。
其實人們並不想掩飾,並不想自我保護,那太累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弱項,看起來不積極的價值觀能得到理解,
這樣才能確立自我意識,得到身份認同。
掩飾和保護是建立不了自信心的,自我保護,看起來是保護自尊,實際上保護的是自卑。
一個人如果能向他人或群體自我暴露內心的恐慌、負面的不積極的的需求,並且得到理解和認可。
那麼,就會對他人或群體形成極強的信任感,甚至歸屬感。
這就不僅是「讀懂」了,而是「我找到組織了」「我不信你信誰?」。
溝通能力真正強的人,就是要達到這種境界,那麼溝通就沒有任何障礙了,有什麼就說什麼。
電視劇《中國式關係》里的馬國梁(陳建斌),成為所有人最信賴的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人在他面前都自我暴露,不管暴露成什麼樣,他都接著。
止咳糖在《草根創業 庸者用錢 智者用腦》中曾描述過,招人的時候,我喜歡讓對方講一個自己最痛苦的事。
http://weixin.qq.com/r/-UPI0I3EB9B4rcmz9xbv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明確一點,這裡我們所探討的是人際交往中的有效溝通,而不是商業談判、組織行為中的有效溝通。因為後兩者中有效的溝通指的是能把信息無誤的傳遞給別人、不造成誤會。相信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是為了傳達信息的話,那愛情、親情、友情的意義可能要小得多了。
如何開展人際中的有效溝通?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經常會在工作中遇到這個問題。「我到底該怎麼才能讓對方明白我的意思?好像越解釋越混亂!「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每次被問到時,我總是會想起一個笑話:
兩個獵人去打獵,結果遇到了猛虎。猛虎和兩人上演了一出你追我逃的大戲。沒過多久,獵人就體力用盡。第一個人乾脆躺在地上裝死,另一個獵人正準備笑話他傻,卻見老虎真的放棄了他向自己奔來。於是他也從善如流的倒地裝死,沒想到被老虎毫不猶豫的一巴掌拍死了。看著已成死屍的獵人老虎冷笑道:你以為你也有狐臭嗎?
這雖是一個笑話,卻表達了一個在人際溝通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人際溝通中沒有戰無不勝的通用法則。對於某些情況、某些人管用的溝通方式,未必對其他人管用。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的言語風格和生活狀況,而且你所溝通的對象性格也都不盡相同。如果你希望學會某種話術,或是盲目的模仿別人的言語風格的話,就會成為那個被老虎拍死的倒霉蛋。
那麼是不是說關於如何開展一個有效溝通的話題就真的無解了呢?當然也不是,雖然沒有百用百靈的指導靈方。但是關於如何開展一個有效溝通的具體方向還是有的,簡單的說來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你要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2、你要知道你會在表達中體驗什麼
3、嘗試去和對方一起表達
首先是你要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人際溝通所要傳達的不僅僅是信息,否則人際交往就會簡化成「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這種信息推送。
良好的人際溝通中,除了傳達信息之外,還包括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傳遞情感。我們希望彼此接近、了解,而開展溝通。同時也因為溝通,我們增進了解,走得更近。
事實上很多時候,對於人際溝通來說,情感的傳達遠比信息的傳達重要得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離家多年的遊子,回到家後被母親深切的絮叨溫暖的熱淚盈眶,這是母親嘮叨所傳遞的信息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母親嘮叨中所傳達的那種深深思念。
因此如果想進行一個有效的人際溝通話,首先我們要深切的明白我想表達什麼,尤其是情感的部分。
喜怒哀懼,情緒感受無外如是。你是希望表達對他的深切的愛意嗎?還是希望表達對他無奈的憤怒,亦或是希望表達一種莫名的哀傷,再或者是對未來的焦慮。這些情緒感受,隱藏在我們所傳達的信息之中,但是其重要性卻又遠大於我們所需要傳遞的信息。其實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幫助你理解你希望傳達的情緒感受:如果對方能完美的理解你所說的,那麼你希望對方會做什麼,或者你希望對方會體驗到什麼?
某個妹子也許會這樣回答我:「我希望他要聽到我的聲音!他總是不聽我說話!我並不是矯情一定要讓他按照我說的做,我只是希望我的聲音被聽到!***¥¥¥%%%」
這是一個在溝通中經常被提及的願望,一邊聽你說話一邊看手機的男朋友,完全心不在焉、頻頻打斷你的父母,都會讓表達者感到無望和悲傷。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溝通對象僅僅是一個肉身出席、靈魂神遊的傀儡。那麼看來前面妹子想要傳達的是自己沒有被男友看到的失望。
或者某個16歲中二少年會如此回答我:「我希望父母要聽從我的意見!!因為我是對的,他那樣太傻了,為什麼就不聽我的呢?%%¥¥¥」聽上去這個少年郎是想要傳達自己的意見被父母忽視所引起的憤怒。看來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意見得到採納,這也是常見的孩子與父母間的家庭矛盾之一。
再或者某位已婚大叔會這樣回答我:「我希望她能理解我的苦衷,而不是這樣一味的向我抱怨我媽的不好!¥¥¥###%%%」人際溝通中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理解,這種被理解指的並不是單純的是你聽明白了我的話,更要聽明白我想表達的情緒。孩子考試考得不好,回到家哭著和父母說,我這次考得不好。結果母親直接炸毛了,指著孩子一頓罵,哭什麼哭,考得不好還有臉哭。顯然母親雖然聽懂了孩子表達的現實意義,而沒聽明白其所傳遞的情感意義,進而讓一場增進母子感情,甚至可能對孩子有極大激勵作用的談話演變成日後母子情感分裂的隱患。然而理解人際溝通中的情感非常難,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溝通之前就事先明白我想要表達什麼,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點,你要知道你會在表達中體驗什麼。
如果無法表達清楚個人內心情感是阻礙有效人際溝通首要原因的話,那麼無法承載、理解在表達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一定是阻礙有效人際溝通的第二大因素。道理很簡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即使我們內心明白我們需要表達什麼情感,但是如果對方非常難以溝通,讓你感到對你不冷不熱的話,那麼這場對話也很難繼續下去。
人際溝通是一場兩個人互相反應的過程,我們嘗試表達一些什麼,同時根據對方給予我們的回饋感受到一些什麼。我這裡並不是想說,你需要理解、包容、接納對方給你的一切,並且懷著感恩的心去繼續和對方溝通。我想說的是,對於那些真的對你不友好,或者明顯在撒邪火的、甚至用肉眼可以明顯分辨出其是因為個人原因而展現出極強攻擊性的溝通對象,有餘力的話就禮貌的理解一下,然後轉身遠離,沒有餘力的話乾脆直接祝你成功,然後換一個人相處。沒有人會喜歡和卑躬屈膝的人做真心朋友,也沒有人會總喜歡和盛氣凌人的人相處。平等,是人際溝通的基礎。這種平等指的不是你們收入、地位上的平等,而是你們彼此之間作為獨立成熟的人的平等。過分委屈的溝通是自我犧牲,而過分壓榨別人的溝通則顯然的就是欺負人了。
之所以把這點拿出來說事,是因為很多時候,這看似簡單的體會卻非常的混沌。很多時候你在人際溝通中所體會到的,未必真的就是實際事件帶給你的真實反映。舉個簡單的例子,桃子(男)和西紅柿(女)約會已久,桃子從第一次和西紅柿約會時就開始抑制不住內心希望和西紅柿翻雲覆雨的衝動,因此總是時不時地暗示西紅柿在結束約會後到家裡面「坐坐」。西紅柿最後終於忍受不了桃子的熱(NAO)切(TAN)請求,選擇和桃子分手。西紅柿真切的和桃子說,我非常喜歡你的熱情、博學、風趣,但是我想我們也許應該先從普通朋友做起。沒想到桃子聽後勃然大怒:你不就是看不起人嗎,我不就是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嗎?有什麼了不起的!你就是和前幾個女友一樣,仗著自己長得好看就看不起矮矬窮!
對於桃子和西紅柿的故事,我想首先在衷心祝願桃子同學未來戀愛一(gu)路(du)順(zhong)風(lao)的同時,探討一下桃子反應的由來。顯然桃子同學在與西紅柿同學的溝通中,有一些比較獨特的情緒體驗:
1、她因為我窮看不起我,
2、她認為我是個矮挫丑,
3、矮挫丑沒有人權,
4、我的人身受到了侮辱。
我想這幾點應該是桃子同學在聽到西紅柿的言語後被引發的感受。然而,這些感受並不來源於西紅柿同學的實際言語。它們其實是桃子同學諸位前女友,甚至從小到大不斷否定他的社會環境的共同作用結果。
人們會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帶入到現在身邊的人和事上。這就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移情。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只帶著自己,身處在現在當下,感受著對方與自己的溝通的。人來自過去,更加離不開過去。過去受到的委屈、遭受的羞辱、承受的痛苦,都會一定程度的左右我們對現在當下的感受,進而影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溝通的有效性。這甚至會造成讓人完全忽視眼前存在,而沉浸在內心強烈的情緒感受之中的極端情況。例子中的桃子君顯然就是這樣的典型案例。當然這樣的案例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說因為小事兒莫名其妙暴怒的男友,總是感到不安全不放心的女朋友,亦或是無論別人說什麼都讓自己倍感壓力的焦慮者等。
了解在這段溝通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對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去理解到底在這段溝通中,面對對方的反饋時我感受到了什麼,而我又因為什麼而感受到了這些,而不是直接的反應出去,甚至還沒理清自己到底怎麼了,就直接付諸行動了。
最後是第三點,嘗試和對方一起表達。
在弄明白前兩點後,你也許就開始著手準備對話了。在正式籌備對話之前,我想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這種溝通應當是能夠促進雙方進一步理解和促進真實關係發展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論個輸贏,分出高低的爭吵或者命令傳達。也就是說,這個溝通應當是促進雙方共同面對真實發生在雙方之間的事情,並且以理解彼此和增進關係親密度的前提進行的。
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六方面來努力:
首先你要始終以兩個人共同進行溝通為首要目的。很多時候無效的溝通都是從一方喋喋不休,而另一方神遊天外開始的。有效的溝通是兩個人的事情,那就意味著你們都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也都需要去聆聽對方的想法。畢竟一方的沉默是指責,雙方的沉默是靜坐,沒有人願意沉默則是打架。
其次要嘗試始終從雙方的立場上對問題作出考慮。兩個人的溝通,自然涉及到兩個人的觀點和利益,但是如果你僅立足兩個人各自觀點的話,那麼這段溝通勢必只能分出輸贏,丟了關係。這裡我要再次強調一下,我指的是人際溝通,也就是非組織行為等利益性談判。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興沖沖地旁徵博引,論證了女朋友向你索要鮮花是既浪費金錢,又不利於環保的愚蠢行動。那麼當你勝利的時候,也將是你重新回歸單身漢行列的偉大時刻。嘗試以兩個人的立場來看待問題,而不僅僅以自己的。和他/她一起思考,什麼才是對我們這段關係最好的。無論這段關係是愛情、友情或是親情。
第三,你可以試試看第二最好的(second best)。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溝通達到最佳效果,然而這往往在很多時候反而將溝通推向了無解的境地。你可以嘗試和你的愛人找到關於如何有效區分家庭中誰洗碗和誰做飯的完美平衡,當你們找到的時候我想你已經習慣了搓衣板的硬度和觸感了。最好的是很好,但是有時候第二最好的也不錯。不妨試試看在你們對於溝通結果的預期上,退而求其次,往往有奇效。
第四,千萬別忘了自己。之所以把這點加進來,是特別害怕有人在看了我這篇文章後,大呼一聲,我懂了!有效溝通就是理解別人,體諒別人!然後帶著迷之微笑,邁著堅定地步伐走上自我犧牲的康庄大道。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確實是要加強理解和磋商,但是請千萬別忘了自己的邊界和需求。尤其是在一段溝通中,很多時候你所遇到的不被理解,很可能是你的自我犧牲所激發出來的。當然這也是一個很長的話題,以後有機會會專門寫文章談談。
第五,盡量別令對方內疚。這點用句俗話說,就是千萬別得理不饒人。比起讓人內疚的指責,平和、完整、坦誠的自我情緒表述,往往更加有說服力,同時能引起人的反思。科胡特(Kohut)認為每個人都被真實的看到的需要,這就是鏡映(mirroring)的需要。因此真實坦誠全面的描述,很多時候就足夠引發對方的反思了。有效的溝通不是中國好聲音的比賽現場,過度的煽情往往會激起對方的內疚,而這個內疚則會因人性格的不同轉化成憤怒、沮喪、悲傷等負面情緒反饋出來。相信我,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會是對有效的人際溝通有幫助的。
最後,這不是一次性的溝通,而是一系列的溝通。一口不能吃個胖子,有效的溝通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會是單獨的一次溝通,而會是一系列溝通,耐心和嘗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關係中無法替代的決定性因素。
以上就是我對於什麼是有效的人際溝通的一些看法,同時也是如何面對一個難以溝通人的應對法則。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你照著做,就能搞定所有的人。我們會被一些人喜歡、接受,也註定著會被一些人討厭、疏遠。生活就是如此,你得到的同時一定也在失去。一不小心寫了這麼多。希望能對耐心看完的你有所幫助。
不要把結果等同於原因與過程。
1、什麼是有效的溝通。
交流看法,了解意見,達成了共識,或者正視了分歧。
2、為什麼要有效的溝通。
不然不溝通?或者無效的溝通?
3、如何實現溝通有效?
首先,看人緣。
其次,看因果。
最後,看自由。你們說的太他媽玄乎了。我就說一點。
溝通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雙向的互動。所以不管什麼溝通,有效性在於邏輯。
如果雙方都有邏輯,那麼溝通一定有效,根本不存在什麼無效溝通的問題。
只要有一方沒邏輯,就永遠不存在有效溝通。
不幸的是,生活中沒邏輯的傻逼非常非常多。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就要分開處理。
對有邏輯的人,深入談話就行了,你們的溝通討論不但不會有問題,還會激發很多新的思維和想法,過程會非常愉悅。
沒邏輯的人又分兩種。
一種是沒邏輯,但不強勢,或者決定權在你。那你需要的不是溝通,而是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讓他去干就是了。這種人不需要溝通,只需要清晰的指令。
另一種是又沒邏輯又強勢,或者決定權在他。這種傻逼你永遠沒法跟他溝通。你如果迎合他,後果一定是幫他擦屁股填坑他還不領情。如果不想迎合,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你他媽愛怎麼干怎麼干,干成什麼樣你自己負責,老子躲得遠遠的。
上面那些答主說的神馬溝通理論,全都建立在溝通對象的智商之上。如果對方是個純傻逼,你怎麼辦?純傻逼的腦迴路是一個閉環,永遠在一個圈子打轉,他會反覆強調自己的觀點一萬遍,你說的他根本聽不進去。我還曾經見過這樣一個人,當他講完之後,我把他的所有觀點逐條批駁了一遍。在場所有人都聽懂了,我以為他也懂了。誰知道他開口就說,「我覺得蘑菇叔剛講的很對,跟我剛才的觀點一模一樣」。我當時就覺得日了狗了,老子全程在否定你你還聽出認同來了。而且他也絕不是客氣,是發自肺腑的覺得你在認同他。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純傻逼很少,我再加一句。非常不幸,我們的世界主要是由傻逼和純傻逼組成的。你覺得自己有邏輯嗎?如果覺得有,那恭喜你,你永遠是少數派。我想如果填一個表寫上世界上你覺得最難溝通的人,這份名單上肯定有你爸媽,
很多時候父母真的是我們覺得最難溝通的人,到底為什麽這麽難溝通呢?從外在感受來看,不外乎是,1.把我們當孩子看。
2.過度的關心。3.用他們時代的觀點來看我們的事。4.頑固,不講道理。5.把孝順和聽話混為一談。尤其是在於生活經驗上的指導上,他們往往會覺得薑是老的辣,人生經驗絕對是最重要的,
但實際上現代社會的進步神速,遊戲規則時時在改變,如果用過去的想法來做現在的事。就像是在用五子棋的思維來下圍棋
雖然看起來都是一黑一白,兩個人玩,但實際上完全是兩碼子事情阿!
那怎麽樣可以讓他們改變呢?非常困難!
為啥呢?其實跟生物結構上有很大的關聯性。在快思慢想中,作者提到人類的大腦會為了可以更省力,就把思維變成了一種慣性,你認知越久的事情,就越難改變,所以年輕人的思維是很開放的,很容易改變,但老人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越來越困難,
因此,也別怪你的父母,為什麽他們想不通和想不開,原因就是如此,如果強迫他們轉換,就會造成認知失調,那對於心裡的負擔反而更重。
只能期待著讓他們慢慢的進行認知轉換,不過做不到也別責怪他們。
畢竟這是生物本能,還是給他們一個擁抱吧!員工管理的核心技能之有效溝通
溝通的本質就是傳遞信息,什麼是有效溝通?有效溝通就是將該傳達的信息準確傳達了。
這其中涉及到三個因素,
1.
明確哪些信息需要傳遞;
2.
信息如何能準確傳遞;
3.
確認信息已經傳達。
這三者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稱之為有效溝通。
一、 哪些信息需要傳遞
不同企業不同崗位不盡相同,但是其中有一些內容是所有管理者都需要傳遞的。
1.
溝通的渠道。管理者須要告知下屬有哪些溝通渠道。
2.
溝通的時間。管理者需要告知下屬溝通的時間是何時,溝通的周期是如何
3.
溝通的內容。管理者需要告知下屬,哪些信息需要哪些信息需要彙報
4.
溝通的級別。管理者需要告知下屬,哪些內容、哪些渠道、哪些時間代表著什麼級別的溝通,需要用什麼方式響應。
二、 信息如何能準確傳遞
1.
書面化。口頭溝通受限於時間少,內容多,環境亂,效率非常低,管理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量採取書面溝通,或依託書面文件進行口頭溝通。實在喜歡口頭溝通的管理者推薦用微信溝通,既可以讓下屬反覆聽確認信息,又可以有時間思考後嚴謹答覆。
2.
標準化。將渠道、時間、內容、級別,逐步標準化,不斷調整優化標準項目。
3.
積極給予反饋。積極給予溝通反饋,肯定正確的信息,質疑錯誤的信息。
4.
建立默契。持續堅持1、2、3點就會逐漸建立溝通默契,溝通效率越來越高。
三、 確認信息已經傳達
1.
信息傳遞必須是閉環。有人傳遞信息,必須要有人接受信息。發出的簡訊,必須收到確認回復;發出的郵件必須收到到達通知,開過的會議必須有可確認的會議紀要。每花1分鐘確認就會節約3分鐘猜測,節省5分鐘糾錯。
2. 傳遞信息必須面向行動。溝通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缺少了面向行動的方案,溝通就是走形式的無疾而終。只有通過面向行動的方案,才能為下一步的溝通輸入時間、內容和形式,由此反覆就建立了內部溝通的正循環。
談了不少溝通方法,其實更多管理者的溝通問題不在方法上,而在思維方式上。這些管理者總是期待下屬善溝通能領悟,認為提升溝通效率的責任在下屬而不是上司。
讓我們回憶一下組織管理中最重要的「權責對等」原則:管理者擁有的權力與其承擔的責任應該對等。管理者和下屬之間誰擁有傳遞信息,反饋的信息的權力一目了然,相應的誰應該為溝通效率負責也就顯而易見了。
很多答主給了方法論,很好。
不管用什麼辦法,目標大家都一致:有效溝通的判斷條件是信息是否被傳遞,就像電腦的信息傳遞一樣,三次握手,包送到了,結束。但在人與人溝通方面,你們概念里的有效溝通還談不上是個好的溝通。它只解決了信息是否傳遞的問題。但:
信息是否傳遞完整?
信息是否被曲解?我們都很難判別,也無從知曉,即便接收者有反饋,也不一定準確,因為人會撒謊。
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情況是我以為我懂了但其實我沒有。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在溝通的層面,還要落實到操作的層面。從結果中得到真實的反饋,他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那時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真正的有效溝通。換個溝通環境或氛圍;換位思考,成為他/她;不說服,不辯護,不打斷;保持好奇心,保持談話,要真實,要聆聽;難於溝通的人不一定異己,不以改變對方為目的;即使開始沒達成共識,也嘗試了解對方或被對方了解,為以後的溝通消除隔閡創造條件,在信任和真誠的基礎上再溝通,這樣就已經做到「有效」了。
我的經驗是,難以溝通的人永遠難以溝通,所以「有效的溝通」應該以解決具體問題為目的。
不要帶有偏見、提前想好他可能挑哪些刺、就事論事、點到為止、求同存異。解決了具體問題就好,如果始終不能解決,就找他老闆,或者自己換老闆。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有所感悟。我婆婆幫我帶小孩,她在公眾場合摳腳,在私下裡也摳腳,我發現之後非常氣憤,很想跟她說腳很臟,摸過的手摸小孩對小孩也不好,公眾場合很丟人,這是我內心真實的聲音,但我沒說出口,怕傷她自尊,畢竟婆婆答應從鄉下過來幫我帶孩子不容易,後來忍了幾天跟老公說了,老公說我應該站在關心婆婆的角度說這件事情,不能提小孩,應該關心婆婆是不是腳不舒服,老摳腳對她健康不好,我覺得他做的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年輕人會拍「紅衛兵」主題的結婚照?
※富人需要為窮人的貧窮負多大責任?
※為什麼部分國人懷疑歐洲古代歷史的真實性?
※你看到的同時代美國的青年與中國青年有哪些不同?兩個提供給社會給於年輕人的機會與空間、活力與文化存在哪些差異與差距?
※為什麼不同意識形態國家存在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