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者們有沒有享受女生節、婦女節這類帶有性別區別字眼的節假日的情緒?
隨意邀請的人,如果有女權主義者正面回答那是最好
--------------2017-03-08------------作為提問者針對問題及目前的回答情況簡單說明下以下幾點:首先,這是一個很不嚴謹的提問,於我自己而言,我並不在乎這個問題是否嚴謹。如果一定要嚴謹些的話,「女權」這兩個字我會考慮換成「懂得合理訴求個人許可權的人」,或者類似的短語,而不是簡單兩個字的、類標籤性質的詞語。
其次,感謝你們的認真回答。不過我並不希望這個問題被過於認真的對待,我不想挑起各類被打上標籤的人之間的爭論。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一位叫丸子的知友的回答。再其次,雖然我並無惡意,但如果問題本身讓你感受到了不快,我表示歉意。不是因為我提問措辭是否不當,僅僅是因為我認同受眾才是判斷說話人的詞句是否恰當的重要因素。就像我叫了某人的外號,雖然我實無惡意或者侮辱的意思,但如果他覺得有侮辱,那我就應該道歉並恰當的改正。最後,問題我做了下調整,如果你還覺得提問有惡意,可以隨意修改刪除此提問。再附上原提問的截圖,話題標籤有人調整過了,我最開始話題標籤是帶有「女權」二字的我都一股腦兒的全加上了。
女生節不喜歡,(單純的不喜歡這個名字)甚至我現在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從沒過過。
婦女節倒是很理所當然的享受,甚至覺得很棒,它提示我們勿忘歷史。(其實我也不喜歡「婦女」二字,但誰叫我們國家法律規定14歲以上女性統稱「婦女呢」)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遊行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餘年曆程。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
婦女運動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而開始興起;資產階級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啟蒙運動中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思想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思想條件,如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啟發了婦女爭取平等權利鬥爭的覺悟,是婦女運動產生的直接思想根源和理論基礎。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紐約婦女為爭取平等權利舉行示威遊行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十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最低工資標準)和享有選舉權(婦女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第二年有2000人參加雙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個婦女節集會。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 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中國人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 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為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為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
1922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關注到婦女問題,在中共二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中提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這一後來以一貫之的婦女運動指導方針。隨後,向警予出任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在隨後的幾年裡,她多次在上海領導女工鬥爭,僅1922年一年間就在上海的六十間絲廠、三萬名女工中先後發動十八次罷工。但是當 時中共內部婦女力量薄弱,1922年6月時只有女黨員4名,到1923年6月時也不過13人。建立廣泛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需求迫在眉睫,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中就提出「一般的婦女運動如女權運動、參政運動、廢娼運動等,亦甚重要」、「本黨女黨員應隨時隨地指導並聯合這種種運動,口號應是「全國婦女運動的大聯合」、「打破奴隸女子的舊禮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母性保護」、「贊助勞動女同胞」。這些口號之外,還應加入「打倒軍閥」、「打倒外國帝國主義」兩個國民革命運動的口號,以引導占國民半數的女子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以上來自「婦女節的起源」《百度百科》
今天上課年長的老師預祝女同學們婦女節快樂,班級女同學一陣鬨笑,因為她們不覺得三八婦女節重要吧。我卻真心的接受這個節日,也感激這個節日。
婦女節很重要,它在提醒我們先輩的努力,提醒我們要沿著先輩的腳步、沿著男女平等的目標繼續前行。
等到沒有婦女節那天,大概就是真正實現男女平等的那天。「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2]
[3]
。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1910年,第二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後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義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1912年至1915年,歐洲的婦女們也於3月19日作為國際婦女節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選擇這個日子是為了紀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婦女與工人反對梯也爾軍隊偷襲蒙馬特高地國民自衛軍大炮陣地而舉行武裝起義。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後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彼得堡女工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麵包、和平與自由」;彼得堡全市工人舉行政治總罷工,二月革命由此暴發。4天後,沙皇被迫退位,新成立的俄國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
1919-1921年,國際共產主義婦女節都選在了3月5日。這是為了紀念1918年遇害的德國黨的領袖羅莎·盧森堡的誕辰。
1921年9月9日至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召開,保加利亞代表建議為紀念俄國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把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從1922年開始,每年的三八節成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
你說說看,那些女性女權主義者有沒有權利享受三八婦女節?如果還看不懂五一勞動節的由來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勞動人民有沒有權利享受五一勞動節?
「享受」是享受什麼呢。
我上學的時候學校根本就不過女生節,沒人在3月7號給女生拉橫幅提水打飯幹活,全都正常上課。現在工作了3月8號不放假,公司給了個保溫杯,目測是我自己保溫杯十分之一價格的一個,有人想要嗎?到付給你郵過去。
我說真的,你們那些覺得女生特權很多,表示很憤怒的男生,你們不要給女生提水打飯幹活花錢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看見題主的表達方式和話題標籤,被逗笑了,彷彿一個懷著小心機的少年,拋出一個自以為高明的招式,然後暗暗等待魚兒上鉤……我一般不太喜歡回答擺明了是惡意的問題,不過看了我喜歡的兩位知友君子淮然、夙砂酒的答案,剛好覺得自己也有些話可以作為她們的補充,所以就來說一說好了。
先來正面回答題主:雖然不是女權主義者,但是,我的確會【理所當然】地過婦女節,如果你認為過節就是【享受】的話——即你認為中國人過春節端午節國慶節等等應定性為【享受春節】【享受端午節】【享受國慶節】——那我也同意你可以理解為我在【享受婦女節】。
#關於「女生節」和「婦女節」#
由於我比較老,上學時還不流行「女生節」,所以沒過過。現在也不喜歡什麼「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等等亂七八糟的說法,我只認「婦女節」。
原因很簡單,婦女節的經典意涵是追求平等權利、發出婦女聲音,而不是讓女性等著男性施捨小恩小惠、淪為商家營銷的獵物,甚至變成一個不倫不類的「情人節」,這些才是反女性主體意識的。
況且,「女生節」這種說法還暗含了對「婦女」一詞的污名化——婦女(或者被認為年齡偏大的女性)是被嫌棄的,年輕純潔的「女生」才配得到恩寵。比如像下面這樣的,大4歲的學姐沒有資格要「女生節願望」哦~↓
順便說一嘴,這種對於年齡大的女性的厭惡,你們改稱呼是不解決問題的,哪怕今天開始把全中國25歲以上女性都改成「花仙子」或者「女王大人」,早晚有一天,這個「花仙子」和「女王大人」也會變成一個「貶義詞」的。
#關於「理所當然」#
今天的女性所能享有的很多權利,都是前輩們實打實地爭取來的,這些君子淮然已經說了,不再贅述。我們過節,我們紀念,意味著不背叛歷史,也警醒自己權利的來之不易,要珍視,也要繼續為後輩們創造更好的環境。
那請問,為什麼不能「理所當然」?你會質問一個中國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不是「理所當然」嗎?
當然,為了我們能更加「理所當然」,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女性應該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不要光享受前人奮鬥留下的遺產,卻不思進取,甚至倒打一耙,那就太難看了。
#關於「我能做什麼」#
我能做的大概也就兩點:一、不被男權思想所束縛;二、不怕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明知道這些想法不是「主流的」「討人喜歡」的聲音。
以我寫內衣科普為例,這種會被不少人視為「曖昧」的話題,如果我想,可以寫得很有「吸引力」,可能還會圈一大票男粉。但是,我所有的內衣文章和答案都毫不「性感」,更沒有曝照,甚至在知乎第一次寫大胸妹子內衣答案時,由於不曝照且態度強硬,還被舉報刪過答案。
因為,我想做的恰恰就是打破女性身體被審視、被性客體化的傳統文化里的無意識。我希望能影響到更多女性覺醒,明白關心自身健康、悅納自己是天經地義,不需要吧審視權和評判權交給男性,女性身體不是男性的情慾對象。
很巧,這兩個月可能要參加一次講座一次分享活動,談談女性的乳房和內衣,而我正想從女性身體解讀和自我意識的角度去切入。儘管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未必不是給女權事業添磚加瓦。我喜歡功不唐捐這個詞,也希望我後輩的女性同胞們擁有比今天要好的生活。而這些,可不是今天享受了前人成果的女性們躺在前輩功勞上睡大覺就能得到的。
好了,無產階級勞動婦女準備明天理直氣壯地去享受婦女節了!
就醬。
===============
對了,放一篇我喜歡的文章,送給沉浸在粉紅泡泡里的女生們。
我很小的時候看電視,喜歡上一個美國女人,後來她一直是我最敬佩的女人之一,她叫瑪格麗特·桑格,1879年9月生於美國紐約,她曾經是一個父親最小的女兒,一個丈夫的妻子,一個小女孩兒的母親。
她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護士,直到有一天,她去給一個偷偷做了墮胎手術而失血過多的女人救治,當時沒有避孕的措施,很多女人結婚之後的命運就是一直不停的懷孕,生孩子。桑格覺得這樣對女人太不公平,她不想自己的女兒將來也要受這樣的痛苦。於是她決定開始教女人如何避孕,並主張女人有選擇生育的權力,從那天開始,這個平凡的女人就成了一個改變世界,改變我們無數女人一生的女人那一年,那年她33歲。在各種藥店都可以找到計生用品,書本上,網上都可以查到避孕知識和性知識的今天,也許你很難想像,在一百二十多年前,桑格想做的事是一件多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在當時的美國,避孕與人工流產都是犯法的。桑格因為開辦診所,散發雜誌,在報紙上寫性教育專欄,做公開的演講,認為女性有權認識自己的身體,懂得性知識和避孕知識,從而成為了最「有傷風化」的女人,她一生都在跟美國政府的查禁,監禁做鬥爭,曾幾次被捕,關進監獄,也曾被迫流亡國外,直到1936年,她在美國的處境才真正的好轉起來,而這時候的桑格也已經57歲了。從她之後,女性生育權才開始被人們漸漸的接受,女人才有了選擇自己是否做母親以及想做幾個孩子的母親的權力。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才有各種科學的避孕產品,避孕措施供我們選擇,讓女人能夠無憂無慮的享受性慾,不再被成為生育機器所困擾。可以說,桑格改變了我們每個女人的一生,雖然很多女孩從來不知道她的故事。常常有女孩來告訴我說,她們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不想去煩惱這個社會上的事,她們覺得女孩應該是溫柔的,與世無爭的,總關心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對自己的境遇表達不滿,想為自己爭奪權力的女人,太女權了,這有失一個女人的「本分」,讓她們覺得不可愛。對於這樣的女孩,我很希望她們有一天能夠讀一讀瑪格麗特·桑格的故事,也許讀完了,她們就會明白,自己今天想要過的與世無爭的生活,正是當年,那些「過分」的女人一點點為她爭取來的。如果沒有這些女人,我們女人今天有的地方還沒有遺產繼承權,我們還要裹著小腳,還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一輩子都不停的懷孕,流產,生孩子... ...
女人今天的生存狀態當然也並不完美,但是即便是這樣的生活,也來之不易。我覺得這也是每個女孩都應該知道的事。並不是每個女孩都需要去成為一名鬥士,但是對於那些曾為我們今天的生活,正在為我們未來的女兒們未來的幸福去努力的那些女性,我們至少應該懂得,理解,並心懷感激,而不是站在對立面說風涼話,便宜話,我覺得這是身為一個女人,最起碼的禮貌。 ——水木丁《每個女孩都應該知道的事》
謝邀。
女權主義者。
為什麼不享受女生節,婦女節?我們提倡女權主義,但是我們也承認男女差異。畢竟現在社會表象就擺在面前,我不可能說,我們都要像男人一樣。那我是對自己作為女性的身份有多看不起?
沒有男生說就要有男生的樣子,女生就要有女生的樣子,我們理應活出自己的樣子。
享受節日,和打著節日的幌子索取過分的利益,完全兩碼事。
要知道,女權主義者的敵人不是所有男人啊,我們並不想弄死世界上所有的男人然後稱霸整個星球。
我們的敵人是所有對女性有偏見,阻礙女性自我發展的群體,這個群體里有男有女。
如果過個節日都要上綱上線到,因為我是女權主義者,所以我不能理所當然地過節。
那和因為我是女權主義者,我就不能享受男生主動幫我開車門,主動幫我搬東西,主動在我穿高跟鞋的時候走路等我一下,有什麼區別嗎?你不能仗著自己女性的身份,向男性要東要西。但是這和享受自己女性的身份,沒有關係。
人家願意給是情分,不願意是應該。男女都一樣,做人都是這個做法。我們都應該驕傲於自己的女性身份,因為我們和男性一樣,是這個世界的組成份子,是因為我們和男性地位平等,都能給這個世界創造價值,而不是一味地拋棄女性特質。婦女節是紀念廣大無產階級人民群眾為自己權力奮力鬥爭的,女權主義者慶祝這麼充滿革命意義的節日勉勵自己繼續革命有啥問題嗎?說起來女生節是啥?我咋沒聽說過(笑)
謝邀。
有沒有理所當然我不知道。
只知道老婆能放半天假,我很開心。
全世界的勞動者們有沒有理所當然地享受著五一國際勞動節?
國際婦女節是不是一個道理?更何況婦女節還不是公休日
至於女生節,以及變體的女王節,則是我國無聊的營銷號和無聊的資本家為了商業利益用一些低劣的理由胡編亂造出來的,我這種嚴肅的人,是非常不屑的
當然也沒有義務在三月七日不上電商來避嫌
現在的人是不是對婦女這個辭彙有什麼偏見?
聽說陰陽怪氣在知乎是要打板子的,不知道這個問題算不算
我們全俄展覽館站的人對陰陽怪氣的傢伙一般都是直接用槍托招呼,你們脾氣可真好從另外一個角度講。
首先我個人作為一個在校女大學生,是反三七過三八的。因為很多專業都有全班男生給女生送禮物的情況,所以我當時的打算是:如果被送就拒收。還問了朋友,這樣是否合適。他們都說只要說「我不需要」就行,是合適的。
(不過最後因為我們專業太忙併沒有人記得這事233)但是,對於男生來說,所謂的女生節送禮存在大量道德綁架。有gay蜜被全班男生強行拉入一個討論組,在他反應過來之前他們已經決定好要買什麼,然後讓他也付一部分錢。而前一天還和我一起熱烈抨擊消費主義的男票在三七當天也向我抱怨,被(室友和其他同學)「要求參與」全班男生給女生送禮物的行動。最終他們只好參與,乖乖送禮。還有朋友被強制送禮,於是送了《女性主義思潮導論》,竟被掛論壇,下面一片嘲諷戲謔。我想說的是,作為個體,我可以拒收禮物,拒送禮物,但這並不能改變整個三七三八送禮物的風氣,甚至會給我個體帶來一定的麻煩(是的,哪怕是拒收,但這麼點我並不在意,可以接受)。因為很顯然,這種消費主義不是個別人也不是某個群體所能簡單推動的(正如有些人宣揚的表白日從來沒有被當真過,又如「全班女生許願全班男生女裝」也不可能實現)。消費主義滲入到全社會,人們只是,在它的推動下,潛意識地進行這種「必須」「送禮」的狂歡。之前提到的朋友們最終都還是送了禮物,但我認為不必苛責。他們沒有義務為反對狂歡而面臨遭受排斥的風險。但同樣,他們也不會去苛責那些深受消費主義影響的收禮者。畢竟,即使同樣是反三七,我作為女性,態度和想法也更能被人接受一些。我能做的也不多,消費主義的風氣是無法改變的,大概只能做一下科普,尤其是那些還不知道女生節的學弟學妹們吧。淘寶打折,京東打折,唯品會打折,小紅書打折。
商場購物送支花,學校掛個十塊錢的橫幅誇你一下,單位半天假不放一毛錢不發。
大V寫個軟文祝你青春永駐,然後教你買東西,搞個不值錢的抽獎永遠都不中。
常玩遊戲倒是搞活動了,只不過全體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能參加。
你問我享受什麼?你就說說有什麼可享受的?
所謂女生節,我看到的是滿世界一文不值的浮誇讚美,說你美,說你年輕可愛有活力。毫無內涵和紀念價值的節日,其目的不過是商家聯合刺激消費的把戲。
對於這種把戲,我並不反感。有人願意就著網路上的節日氣氛樂呵樂呵挺好的。東西打折,有人有需要的買一點也挺好的。無知無識有人捧「女生節」污名化婦女節,莫名其妙扯上女權,去撕逼也挺好的。
只是這個節日,沒什麼可享受的。就像男權社會對女性毫不吝嗇的溢美之詞一樣。沒有價值,談何享受。
—————————————————————婦女節起碼單位有福利,我享受的很,該我的節日我當然理所當然。我是女權主義者,好吧,來正面答。 鄙人早過豆蔻,脫了兒童世界裡的烏托邦,被安上了性別。混混度日,不覺已是大學,正常上課,或許今天婦女節也談不上享受。日程一如既往的無聊,上課圖書館食堂三點一線,在教室里聽著整點時,學校的鐘聲敲響,報一句:「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祝廣大婦女節日快樂。」然後想起讀過波士頓女性忍受不公,憤而遊行,要求同工同酬,可謂精神獨立,財務獨立,人海濤濤,何等波瀾壯闊。 中午祝媽媽節日快樂,被回了紅包;祝我小姐妹節日快樂,同喜同樂;發說說矯情地說懷念前輩們為自己的權益而奮鬥不息,可愛的男孩子們都點了贊。 我不知道過個婦女節犯了誰的忌諱,還要求描述感想,好像女性受到了多大優待。原本不想回這問題的,可不為自己發聲辯駁,好一口氣鬱結心口。 這節日不是靠憐憫得來的,多少先賢奮力抗爭才贏來了「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你問這問題無非是害怕了,震悚了,想詰責女權。我告訴你,勞動女性早就站起來了,她們不會停止步伐。我不願意惡毒的詛咒你,我只願你因為女性進步而繼續兩股戰戰,被時代的洪流淹沒拋棄。
不能,因為我是男的
節日不僅是用來享受的,也是一種提示和教育。
我們在春節回家,在情人節格外珍惜自己的愛人(對,憑什麼不能「過洋節」,現在的兒童節婦女節父親母親節不也是「洋節」?),在清明節祭奠離去的親友,在端午節緬懷屈原的家國情懷,順便快樂地賽龍舟掛艾蒿編五彩手鏈喝雄黃酒吃粽子(對,憑什麼端午節不能快樂?)
同理,我們也在「婦女節」對婦女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回顧婦女解放運動的歷史和現狀,紀念那些偉大的女性,向她們致意,也向我們身邊的,同樣偉大的她們——可能是她,是你的媽媽,你的朋友,你素不相識的同路人——致意。
節日給予我們儀式感,節日給予我們共通的意識的情懷。
不論你是否認同「性別平等,男女平等」,我想我們都得承認,自男權社會形成直至當下,社會的多數人,多數群體,是贊成或默認男性在社會和家庭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武則天的鳳閣鸞台,實質上是顛倒的男權。西方傳統的騎士禮節,實質上是坐擁力量之後讓開的一小步。到了今天,政治正確讓人們避免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並不能真正改變人們的思想。而我國還沒形成這樣的政治正確(不形成也未必是壞事)。那麼婦女節的存在,意義就更重要了。這一天帶給我們的,不是安然的享受,而是向世界發出的奮鬥的檄文。哪怕這一天只是發個便宜保溫杯(一位答主語),哪怕只是哼哼哈哈走個形式,哪怕是再微弱的一個提示,也會有人收到訊息:「人生而平等,而出生後不平等。」
「是為了你和他人的平等而奮鬥,還是踩著他人的腦袋站在不平等的塔尖,這是個問題。」我也嚮往塔尖,但我選擇前者。
我相信,在我之前,就有人意識到「男權是父權,君權和神權的三位一體,幾乎是所有不平等的起源」可惜我不知道誰這麼提出過,也只好用我自己的田園句子講出來。
我也相信,男權社會中的大多數男性,在享受性別便利的同時,其實付出了更多。而當他們聲稱自己不應該付出時,就得接受他人的鄙視和嘲諷,所謂「老爺們兒的面子」,所謂「男子漢的擔當」。同樣,男權社會中的少部分女性,在遭遇性別歧視的同時,其實享受了更多優待。而當她們覺得自己仍然被歧視,也得接受他人的鄙視和嘲諷,所謂「老娘們兒蹬鼻子上臉」,所謂「最毒婦人心」。我還相信,當我關掉平均月薪十萬,床邊一盆大棗,一盆藥丸,想吃哪個吃哪個的知乎,在現實世界中堅持我的立場,將會承受更大的壓力,面對更大的困難。我同樣相信,即使我們已經在避免使用性別化的意識去看待問題,但我們仍然不可能完全擺脫男權社會給我們打下的烙印,不可能完全完全擺脫我們固有的性別之影響。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空想的平等烏托邦,而是許多小問題,小目標的奮鬥和思索:——女性或男性在求職和升職過程中因性別產生的阻礙如何消除?如何判定,某一崗位的的性別要求是性別歧視還是需求所致,抑或二者都有?——夫婦雙方在房產,車輛,或其他共同支出上如何分擔?如有兩名子女,是否願意將其中一名冠母姓?是否願意將其中唯一的男孩冠母姓?如果只有一名子女呢?——當你身邊的朋友公開表達對女性的輕視,你以何策略應對?當你身邊的朋友公開表達對男性羨慕或身為男性的優越感,你以何策略應對?——當你的男朋友,你的丈夫表示你不需要工作,或者找個清閑又體面的工作即可,由他來養著你,你以何策略應對?如果是你的女朋友或者妻子提出的呢?——總而言之,面對某一社會現象,是先要扣上性別問題的帽子,還是先分析具體的情況,了解他的成因和實際運行情況,再做以評述呢?以問題中的「女生節」為例,這個「女生」究竟表達了對「婦女」的區別,排斥或污名化,還是僅僅作為校園內常用詞的沿襲呢?還是什麼其他的綜合的原因呢?……這樣的問題可說是無窮無盡,而我們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地趟過去。
所以回到開頭,這一天不是享受的一天,而是進軍的一天呢。擼起袖子加油干吶,達瓦里希。後記: 個人感覺,自己算是平權的支持者。以問題目前的文本和描述來看,默認「女權主義者」為女性,這本身說明了什麼呢?也不是非要展開來把題主批判一番。但是如果題主是個成年人的話,看看各路回答自我思辨一下,應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兒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男性也可以支持女權主義,也可以是女權主義者……
不請自來不是很懂女生節存在的意義,我甚至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權,與我一位朋友的想法不謀而合@zyy 小綠 女生節,或者女神節本身就是把一波年輕貌美,或者說在男權社會下受到廣泛喜愛的人剝離出來,在我眼裡,這只不過是迎合男性的又一個借口罷了。婦女節我是享受的,這是曾經的女權主義者們為廣大婦女爭取來的,對我而言與其說享受這一天給我們的特權,不如說,這是紀念,紀念女權的小小成就,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這條路還有很遠要走。不過,我不是特別喜歡婦女節這個名字,感覺自己真的老了…其實這也是對婦女名詞的一種誤解,婦女是指十四歲以上的女性,,莫名其妙被人污化成了中年婦女的形象。很多大學裡掛著各種各樣的條幅,慶祝這一節日,只是,為何三八婦女節反而慶祝的寥寥無幾?
首先說一句,婦女節這個名詞是我小時候很不喜歡的詞,尤其14歲以後沒有資格過六一,反而被男生們帶著壞笑說婦女節快樂,我怎麼覺得你們在罵人呢。但我媽媽還是蠻喜歡過的,因為工作累,有半天假還是好的,後來還有單位旅行福利唷。大學後進了男生超多的學校,成為了少數族裔,他們給我們過女生節,為期一個星期呢,不過我極其宅,除了收玫瑰和毛毛公仔,不需要任何男同學幫我打水打飯。但是起碼還是感受到善意的。所以,你問怎麼看,我只從有沒有感受到善意這個角度來判斷喜不喜歡。還有女權主義者在知乎好像越來越被污名化,他們說你們應該是平權主義者,不要自以為是女權主義,好像女權主義就該低人一等似的,其實有男權自然有女權,定義別人前不是先看看自己屁股坐在什麼位置再說嗎?女權進步必然會壓縮原來男權多佔了的空間,遭打壓是正常的,但是文明不就是這樣一步步爭取來的嗎?
婦女節?可以不開刀么?
三位數的手術量,一點都不享受。對了,我今天還是值班,24小時班。別說吃大餐了,連回家泡個澡都做不到。感覺麻醉科醫生根本沒有性別之分。女生節的由來是什麼?一日之差!
你覺得接受『女生節』概念的女性會是女權主義者嗎?
婦女節是一個有意義而且光榮的節日,是所有女性的節日。女生節只是一種消費主義垃圾!婦女節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沒什麼享受之說,而是在激勵女性,謝謝。
女生節是什麼?女權主義者多是反對這個所謂節日的。
婦女節上了一天班,區級機關單位,整個局裏就我自己值班,女同事們上午看電影,下午休假。我是男性,女權主義者。
我給幾個相熟的女性朋友發了小紅包,祝福語是「節日快樂,勞動最光榮」。
我希望女性享受這個節日,並理解節日背後的意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微博用戶煮肘的微博言論?
※「女性在電子遊戲競技上不如男性」是性別歧視還是事實?
※身材矮小、長相平庸但是能掙錢的男性,支持女權主義能得到什麼好處?
※Lean In是一個怎樣的組織?
※女性穿著暴露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