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該如何踏上學佛之路?聽說能解除煩惱。

難以描述


很好。

我學佛8年左右了,在第5年左右放下了許多執著,有許多愉悅的感受的美好的心境,但是有兩件事情我始終放不下。

其中一件是:某部門腐敗風太盛,氣憤。

氣憤一來,什麼都會毀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沒有辦法仔細觀察心。

這裡是有絕招的,幾次憤怒之後我覺得這個問題太難解決,但是腐敗的問題我又沒有能力解決,我認識到一個道理,並且作為自己的鐵律:嚴重超過自己能力,身份的事情,要完全去無視它。煩惱,對自己真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現在有什麼能力,什麼智慧,能做什麼。 之後,我再也沒有關注過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死心了,一心培養自己,才能解決問題。

這條原則真的非常重要,只有頭破血流的人,而且最後冷靜下來的人才能明白。

現在,打開上帝視角,憤怒的東西真的毫無意義。比如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如何如何殘忍,但是有沒有想過,比如,我們小時候8,9歲時,同班同學特別喜歡爬樹掏鳥窩,許多窩裡小鳥毛都是濕的,渣渣叫,有的同學會把他們摔死,有的用彈弓打下大鳥用毛線纏住一隻腳帶著完,最後鳥餓死,累死,摔死等等。其實,這和入室殺人,奴獄沒有區別。這世界都是循環的。

我從小什麼動物都不敢摸,豬貓狗都不敢。即使這樣,但也釣過蝦,殺過蚯蚓等。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題主,你可以試試「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具體做法是:

1.對觀世音菩薩生起恭敬心。

2.經常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讀音拿魔。


佛,是覺悟者。

學佛,是學習覺悟。

路,就是道。

學佛之路,用佛教內的話說,就是菩提道。

佛在世的時候,講過三十七菩提道品。

就是把學佛之路分了37個階段。

不斷深入,從一個普通的凡夫,到證得三摩地的菩薩。

第一個階段,分4個部分。叫四念處。

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心念安住在這四個方面:

——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簡單來說,

身體臭穢橫流,所有開口的,流出的都是惡臭的和污穢的;

我們所感受的一切,都是苦的。每種感受的本質都是苦,只是我們以此為樂。所謂新苦為樂。

站久累了坐下就舒服,我們以為是樂的,但是坐久了也累也不舒服;

餓了難受開始吃,各種吃我們認為是快樂的,但是一直吃下去,比餓著還痛苦……

我們的心念,永遠是躁動的,人坐在那裡安靜不動腦子裡比開奧運會還熱鬧。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經過「被允許」然後鑽出來的。永遠是一個接一個。而且一切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沒有常態。

一切物質境界以及意識境界里,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只是我們以為這個身體是真實的自己,那死了之後是誰?爹媽沒生之前又是誰?

四念處有點像一支章魚的四條觸手,順著任何一條,一直如此觀下去,

都可以摸到章魚的腦袋——就是出離心。

佛說這個世界的本質是苦的,修行解脫就是從一切苦和煩惱里出來。

再也不願意沉溺其中,這就是出離心。

而四念處,就是生起出離心的方法。

不管是不是憤青,只要是個人,是個眾生,

就永遠沉溺在無明和世間苦之中——而一切苦的核心,就是不做主。

觀到了苦,體悟到了無常,認識了煩惱——真實地願意出來,就上了菩提道

也就是您說的,踏上了學佛之路……


每個人都是經歷生長、學習、經驗,而累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大半的人都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牽著走,這種生活方式,在佛教被稱作"迷"。

我們學佛,練習覺觀,讓自己親身體驗體會,自己是如何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牽著走,如何的後續懲罰自己,而漸了解該如何不在妄中生活。

會煩惱,是因為自己被妄牽著走還以為自己在保護自己。能覺觀,就會清楚,只要能覺,不跟著妄走,實事求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煩惱就自然地漸漸不來找您了。

末學剛回答的這篇,有更詳細的說明,請參考:

適合科學工作者的覺悟流派或思想是什麼?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

祝福!


學佛的覺醒

無相念佛

南無佛法僧


多的不說,高的不說,複雜的也不說

先斷習氣,然後從親近善知識開始

希望有幫助

祝福你


我建議你南泉斬貓


@伯陽 先生,我實在不忍見這樣一個大好青年被佛教毀了,還是您來吧


體主,推薦你從南懷謹"南禪七日"的視頻看起,就當看故事也行,裡邊有你期望的答案。


推薦閱讀:

想出家的話,一定要考佛學院嗎?
成佛之前是不是先要得到佛的授記?
阿羅漢和佛的區別是什麼?菩薩和佛的差距在哪裡?
一行禪師說,要時時保持清醒覺知,工作時覺知自己在工作,但既然把心思用在覺知上了,那如何保持自己專註?
有沒有人想到過佛教全部都是「物理學」?

TAG:生活 | 心理學 | 佛教 | 佛法 |